查文庫>說課稿> 初中音樂欣賞課說課稿(通用11篇)

初中音樂欣賞課說課稿

初中音樂欣賞課說課稿(通用11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中音樂欣賞課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中音樂欣賞課說課稿 篇1

  一、課程價值

  本教科書作為課程資源的主體,它的課程價值主要表現在對學生的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注重培養學生欣賞音樂的能力,多層次多角度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及想象能力。

  1、知識構建功能。本教科書提供了豐富的古今中外的優秀作品,有翔實的作曲家生平、貢獻等資料,並附有清晰的圖片,設計了很多鼓勵學生動手動腦的音樂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探索中增長知識,在賞析中淨化心靈,在活動與思考中提高能力,增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奠定了基礎。

  2、能力培養功能。本教科書能夠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在內容的安排上,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積極性,學生會逐漸掌握音樂欣賞的方法,養成好的學習習慣,而且能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透過大膽地想象,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情感教育功能。本教科書的內容注重音樂的教育功能,教育學生繼承中國乃至世界優秀音樂文化,無論是對中國音樂還是對世界音樂的探究、賞析,無不滲透著對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的教育和影響,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道德情操及心理健康教育。

  二、課程價值達成度

  1、內容選取對課程價值的支撐度。本教科書中的大量音樂作品,使學生在感受體驗的同時,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透過對各國偉大作曲家生平及貢獻的探究,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透過中國傳統音樂的欣賞,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透過浪漫主義音樂的欣賞,讓學生感受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對學生進行激勵教育。

  2、內容組織及形式特徵對課程價值的支撐度。

  (1)本教科書內容的安排,按照中、外、古、今的順序,本著由簡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能使學生感受世界優秀音樂藝術的魅力,逐漸提高欣賞能力,培養高尚的審美情趣。教材每個單元都安排了實踐活動內容,給學生廣泛活動、探究的空間,如唱歌、思考,學生會在動手、動腦、動嘴的同時,增長音樂知識,提高欣賞能力,促進音樂課堂的師生互動。

  (2)教材收錄了大量的曲譜、歌詞、圖片、文字材料,可供學生探究,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於學生理解音樂作品。

  三、對教材的加工與改造

  根據課改精神,音樂課要從學生的發展角度著眼,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的審美、想象、創造能力。但是,學生的音樂底子較薄,高中音樂欣賞又十分抽象,所以在確立了高中欣賞課“賞、悟、論”總的教學模式下,對教材進行大膽的加工和改造。

  1、遵循規律,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空間。比起其它學科,音樂欣賞課更具抽象性,更需要教師調動學生主動思考。但是,如果課堂內容的安排超出了學生的接受能力,學生就會失去興趣。在課堂內容的安排上,我遵循由簡到難、由淺入深的學習規律,將本教材各單元的順序作了大膽調整,把第四單元的“中國近現代音樂”聲樂曲部分,提到了第二單元,而且作為本書的重點,當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欣賞能力後,再去欣賞貝多芬的交響曲、柴柯夫斯基的《天鵝湖》,學生會在教師搭設的一個個認知平臺上,順利行走。讓學生探究中國近現代音樂與政治、經濟、文化的聯絡,從而達到學音樂、看歷史、想己任的目的。

  2、大膽批判,保證傳授知識的科學性、準確性。高中音樂欣賞課除了培養學生技能、技巧(歌唱)和鑑賞美的能力外,還具有教育功能,書上的每一幅圖片、每一詞彙,甚至教師的每個動作、每句話,都是重要的教育素材。我將本教材第二單元《漢族民間音樂》這一題目改為《中國民間音樂》,因為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各民族音樂文化豐富多彩,比如哈尼族的《漁歌》,舞蹈家楊麗萍已將其帶上世界大舞臺,而且很受歡迎,這也正體現了優秀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書上僅收編了漢族民間音樂,顯然與民族大團結背道而馳。

  3、積極探索,充分發揮教師的創造才能。音樂教學是一門獨特的學科,課堂上教師創造性地用語言啟發學生思考。在內容的安排上,我根據需要,大膽增減。如當欣賞江蘇民歌《茉莉花》時,增加了河北民歌《茉莉花》,兩首作品對比欣賞,使學生體驗不同地區民歌的風格特徵,瞭解南方人細膩委婉、北方人粗廣豪放的不同性格。課堂上教師將自己的知識經驗、生活經驗,轉化成促進學生理解分析作品的催化劑。教師還充分利用豐富的肢體語言,幫助學生理解作品,提高欣賞能力。

  初中音樂欣賞課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天地在我心》是小學人音版第十冊第三課《幻想》中的欣賞曲,對於《寶蓮燈》這部動畫片學生都很熟悉,卻很少有學生知道這部電影取材於民間神話《劈山救母》。影片中的插曲《天地在我心》由男高音獨唱,旋律優美、抒情,抒發了思念和深愛母親的真摯感情。歌曲為三段體結構。第一樂段包含兩個樂句。前句(“天上的星星……一切都沒生氣”)低迷緋徊,後句(“每一個孤獨的……默默地思念你?”)旋律上揚,委婉動盪。這一段表現了魂牽夢縈、思念母親的痛苦心情。第二樂段以前一樂段的音樂為基礎,旋律提高了一個八度,情緒變得亢奮、強烈,宣洩出對母親熾熱的感情,並表達了“相信我會創造奇蹟”戰勝邪惡、劈山救母的堅定決心。最後,“天地已融化在我心裡”的音樂是省略的再現,氣氛寧靜,情緒由激動轉為平和,蘊含著對自己擁有的力量的自信和對光明的未來的嚮往。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我制定了三個教學目標:

  1、透過聆聽《天地在我心》進一步拓展學生的幻想力,促進思維的發展。

  2、透過對動畫片《寶蓮燈》的插曲的欣賞,瞭解神話故事是人們對生活的一種幻想寄託。

  3、聆聽中由電聲音樂演奏的作品所造成的神奇氣氛中,讓學生感受幻想的意境。

  三、說教學過程

  根據以上三個目標,我制定了四個教學環節,分別是情境匯入、聆聽感受、拓展感受、課堂小結四個教學環節。下面我就四個教學環節作具體介紹。

  (一)情境匯入

  1、由電影故事匯入。

  如教師設問:誰能介紹一下動畫片《寶蓮燈》的故事?(在學生的回答之後教師歸納)[這樣的設計其主要目的是能夠在一開始就引起學生的注意力,為課堂教學打下基礎。]

  (二)聆聽感受

  1、透過故事引出動畫片的插曲《天地在我心》,進行第一次聆聽。[透過第一次聆聽,讓學生初步感知音樂的風格,明白是動畫片中的哪個主角在表達情感。]

  2、透過討論第二次聆聽歌曲,讓學生體會歌詞的情感,並讓學生談談感受。[此環節的設計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體會旋律的情緒是怎麼樣的。]

  3、再聽歌曲。[安排學生第三次聆聽全曲的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透過音樂進行想象,演唱這首插曲時的影片畫面及描述的故事內容會是什麼。]

  (三)拓展感受

  1、設問學生,聽到這樣的音樂的為什麼會展開如此想象呢?是什麼樣的音樂表現出這麼豐富的畫面呢?以這樣的問題引出電聲音樂。[透過設問,再次激發學生的興趣,拓展學生的幻想能力,讓學生了解電聲音樂。]

  2、聆聽動畫片《寶蓮燈》另一個音樂《望月節》。[此環節設計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更加深刻的瞭解電聲音樂。]

  (電聲音樂是電子高科技的產物,是電子科學運用在樂器上並轉化為音響,透過演奏進行音樂表現的。

  電子合成器是先用電子採集各種音源,把幾百種音源的分析,透過高科技合成後做成整合晶片。在演奏時透過操作鍵盤、鍵紐發出各種模擬的音響。)

  (四)課堂小結

  安排學生觀看動畫片片段[這個片段就是在演唱《天地在我心》的片段,[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學習聆聽之後,再透過觀看畫面感知其歌曲的情緒,讓學生更深一步地體會音樂的魅力。]

  四、設計理念

  本堂課是一節欣賞課,因此是以聽為主,所以在每次聽之前都設計了問題,爭取不讓學生在一遍遍聆聽的過程中失去對音樂的興趣。同時透過聆聽《天地在我心》和《望月節》讓學生感受音樂的神奇,並且初步了認識什麼是電聲音樂。最後透過聆聽和討論拓展學生的幻想力,感受到音樂的魅力。

  初中音樂欣賞課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小鳥,小鳥》是山東教育出版社初中音樂第二冊第二單元的教學內容。這是一首優秀的兒童歌曲,6/8拍,短小的樂句使歌曲很有生氣,它以小鳥為題,抒發了少年兒童“愛春天,愛陽光、愛樹木、愛花香”的心情。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和我對教材的理解,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我將本課的目標定為以下三個:

  1.知識目標:用富有彈性、優美舒展的歌聲唱好這首歌。

  2.技能目標:使學生學會正確的呼吸,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情感目標:透過創編動作培養學生創造力,以及團結合作的精神,進而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說重點、難點

  基於以上教學目標,本課教學重點是:教學生用富有彈性、優美舒展的歌聲唱好歌曲。

  難點:第一、三句讓學生做到“聲斷氣不斷”,充分體會歌曲的旋律美

  四、說學情

  初中一年級學生已經具有初步的音樂審美感知能力,對音樂的學習大多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上。

  五、說教法

  我所用到的教學方法主要有創設情境法、欣賞教學法、討論教學法、視聽結合法等。我使用這些教學方法,讓學生更加形象直觀地感受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儘可能使課堂更加生動有趣,讓他們自主的參與到學習中來,同時可以使教師與學生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都有好的交流。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本節課我會引導學生用“欣賞、感受、討論、表演、合作”等多種方式學習,讓學生去感知、去演唱、去表現,使他們在愛學、樂意學的基礎上獲得知識。

  六、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能主動積極的學習,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據大綱要求及教材內容,我在學習指導時圍繞學習目標,主要透過看、聽、唱等要素,讓學生去感知歌曲形式及感情色彩。讓學生嘗試討論、表演等方法融合在一起,達到快樂教學的目的。

  七、說教具

  在這節課中,我會運用到一些教具,有鋼琴,多媒體,以及一些裝飾教室的東西輔助教學,以便更好的達到教學效果。

  八、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課堂匯入

  我首先在教室裡進行場景佈置,將能代表大自然的各種景觀,如樹、小草、小花、等貼在教室四周的牆面上、地面上,讓學生一走進教室就被這種氣氛所吸引,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設計意圖:我創設“大自然”這一情景,給學生提供具體生動可聯想的環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引入歌曲。

  (二)教唱

  1、用多媒體播放《小鳥,小鳥》的課件,(設計意圖:讓學生隨著媒體畫面,完整欣賞歌曲,視聽結合、動靜結合、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啟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激發他們的興趣與求知慾。)

  2、學唱《小鳥,小鳥》,根據大綱要求,五年級學生要求識譜,所以我先帶領學生一起學習歌譜,學會樂譜後,接著代入歌詞,要注意的是最後的“啦”字很多、很密,我會先帶領學生跟著琴把速度放慢了唱,等唱清楚後,再回到原來的速度。

  3、解決難點

  在學唱前幫助學生在譜子上標上換氣記號,在唱的時候,要求學生按照換氣記號來換氣,中間的休止符要做到“聲斷氣不斷”,(示範)

  這樣就可以避免學生在唱第一、三句的時候將樂句唱的支離破碎,喪失美感了,同時也解決了本節課的難點。

  九、創作與思考

  請同學們幾個人一組來創編動作,然後伴著《小鳥,小鳥》的音樂向全班同學展示,再由同學們來說說,哪組編得好,為什麼好,也可以向別人提出自己的意見。(設計意圖:這個過程可以鍛鍊學生的創新能力、表演能力、欣賞和評價的能力以及同學之間的協作能力)

  十、小結

  讓學生們回憶這節課學到了什麼,討論應該怎麼以實際行動保護大自然。在討論中結束本課。(設計意圖:這樣做不但讓學生回憶了今天多學的內容,還強調了德育方面的內容,充分體現了新課標準中學科整和的特點,也將內容延伸到了下節課。)

  初中音樂欣賞課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八年級教材上冊第三單元欣賞課《卡門序曲》。《卡門序曲》是一首管絃樂曲。法國作曲家比才於1874年創作的歌劇《卡門》中的前奏曲,是該歌劇中最著名的器樂段落,常單獨演奏。一般的歌劇序曲都是用交響方式縮寫或提示歌劇內容,這首序曲結構簡單,僅僅描寫了歡樂氣氛和劇中次要人物鬥牛士的英勇形象。

  二、說學情

  這一學段的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參與意識和交往願望較強,在學習上已形成自己的初步經驗,表達情感的方式較之小學生有明顯變化。因此音樂教學需要透過多種形式的藝術實踐活動,鞏固和提高表現音樂的基本技能。擴大音樂欣賞的範圍和深度,有意識地將音樂的人文內涵融入到學習中。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設計以下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瞭解《卡門序曲》,學生體會樂曲不同段落的思想感情,學生能夠對歐洲歌劇音樂產生興趣。

  過程與方法:完整而充分地聆聽音樂,以小組探究、合作的方式,探究音樂的音樂風格,提升欣賞音樂的能力。

  知識與技能:透過分析《卡門序曲》,對樂曲結構有一定的把控能力,並提高對歌劇音樂的欣賞力。

  四、說教學重難點

  我的教學重點是分析《卡門序曲》各段落音樂,瞭解每個主題的音樂情緒。教學難點是瞭解《卡門序曲》採用的曲式結構。

  五、說教法、學法

  根據中學生年齡特徵,在學習中實行多聽多想多討論,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活躍學習思維,加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能夠更準確的表現和感受作品的內容及情感。

  我主要採取創設情境教學法,運用現代資訊科技,利用其視聽結合、聲像一體、形象性強、資訊量大等特點,為學生創設了與課程相關的音樂情境,激發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對知識的吸收和掌握。基於本課的特點,我還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創設情境法、設疑法、引導法。

  六、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思考的,設計思路分為五個環節:

  第一環節是新課匯入環節

  為了培養學習興趣。在匯入環節,我採用影片方法進行匯入,創設情境,播放鬥牛場景的影片,並播放幾段不同的音樂,學生為鬥牛場景的影片配上認為最適合的音樂。學生透過音訊、影片直觀感受到鬥牛的場景及鬥牛音樂的基本特點。

  這樣設計可以鍛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同時匯入內容與本節課的新課內容相關聯,為順利開展新課教學做好鋪墊和準備。

  第二環節是初步感知環節

  這一環節是新課講授的第一個環節,我將結合學生的特點展開教學。

  學生隨著多媒體畫面,完整欣賞歌曲,視聽結合、動靜結合,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充分調動多種感官,啟發聯想和想象,激發學習興趣與求知慾。

  我先播放樂曲《卡門序曲》,感受音樂並介紹作品背景與作者背景。並請同學為樂曲進行分段。

  第三環節是探究學習環節

  在這一環節我將採取分段欣賞的方式,對全曲進行分析。學生反覆聆聽不同分段的音樂,感受各段音樂的旋律變化。

  根據分段結果,播放第一段旋律並提出問題,這段旋律的情緒是什麼樣的,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情緒。接著分小組欣賞、討論,播放第二段和第三段旋律,對比第一段旋律分析各段旋律、情緒有什麼不同,分別表現了什麼形象。

  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為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可以更加清晰地理清學習思路。學生主動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參與音樂教學實踐活動,能夠更快速、準確地掌握新知。

  第四環節是拓展延伸環節

  在拓展延伸環節,介紹《卡門序曲》曲式結構,瞭解迴旋曲式的結構和特點。

  第五環節是課堂小結環節

  在這節課的最後,我採用了歸納式的收尾。

  我們欣賞了比才的作品《卡門序曲》,對歌劇《卡門》有了一些瞭解,同時又瞭解了一位優秀的作曲家——比才,並且對迴旋曲式有了一些初步的認識。

  作業:對比欣賞《卡門》的其他選段。

  七、說板書設計

  最後,就是我今天的板書設計,透過板書學生可以直觀的捕捉到本節課的核心內容和思想主旨,知識點呈現較為清晰明瞭。

  以上是我今天的說課內容,感謝各位老師的耐心聆聽,請老師們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初中音樂欣賞課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在初中二年級音樂欣賞課《卡門》序曲中有兩個主要的教學內容:一是欣賞作品《卡門》序曲;二是講解音樂知識迴旋曲和序曲。

  這節課的教學目的有兩個:一是透過對音樂作品的欣賞,使學生初步認識什麼是“迴旋曲”和“序曲”;二是透過對音樂作品的欣賞,加深學生對浪漫主義音樂的瞭解,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能力。

  在整節課來說,教學重難點並不多,主要是對音樂作品《卡門》序曲的曲式結構的辨別。

  二、說學情

  初中二年級學生處在一個想象思維到邏輯思維的過度階段,好動、好奇心強,對音樂的學習大多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上。學生透過本課意在初步瞭解歌劇音樂的基礎知識,曲式的基礎知識,但是在把握音樂情緒和表現音樂的能力上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三、說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瞭解《卡門序曲》,讓學生體會樂曲不同段落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對歐洲古典音樂的興趣。

  【過程與方法目標】

  讓學生聆聽《卡門序曲》並引導學生對全曲進行分析,綜合瞭解全曲。

  【知識與技能目標】

  透過分析《卡門序曲》,讓學生對樂曲結構有一定的把控能力,並提高學生對古典音樂的鑑賞力。

  四、說教學目標

  【重點】

  分析《卡門序曲》的曲式結構分析,瞭解每個主題的音樂情緒。

  【難點】

  《卡門序曲》曲式與傳統的曲式結構不同,後面加入了與歌劇部分的連線段落。

  五、說教學方法

  我主要採用了討論法和講授法。將作品的內容,作者的資訊及迴旋曲的特點講授給學生,並且還採用了分組討論的形式,為了是在保證專業知識完整講授的同時能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上來,使學生更好的記憶知識,提高學生對西方古典音樂的興趣。

  六、說教學過程

  環節一:匯入新課

  1、為學生播放《卡門序曲》,在投影儀上播放鬥牛士的圖片,使得音樂與影象相互結合,目的是讓學生在腦中塑造畫面感。並且讓學生在聽得過程中思考作品整體的情緒。再提問學生,在學生回答完之後給出最後的答案。目的是讓學生積極思考,儘快的進入課堂的狀態。

  2、告訴學生這段音樂描繪的鬥牛場的場景,它選自歌劇《卡門》。《卡門序曲》是歌劇開幕前的短曲,它綜合的敘述了全劇發展的重要關鍵場面,奏出劇中代表主角的旋律。為了讓學生對今天要講的《卡門序曲》與《卡門》歌劇的關係有一個初步的瞭解,讓學生知道序曲是歌劇的引子。

  環節二:新課教學

  (一)劇情介紹

  為學生講述歌劇《卡門》的大致劇情:唐霍賽鍾情於卡門,並參與了卡門的菸草,但卡門卻與鬥牛士埃斯卡米洛熱戀起來,在一次鬥牛活動中,埃斯卡米洛獲勝。當群眾正在歡呼的時候,唐霍賽殺死了卡門。隨後,他自己也自殺身亡。所以整首歌劇塑造了卡門這個追求個性解放的婦女形象,最終卻以她的死來結束,充滿了悲劇色彩。這個過程的目的是讓學生對整首作品的背景有一個瞭解,這樣在後面欣賞的過程中才更能好好的理解作品。

  並且告訴學生本劇以女工、農民出身計程車兵和群眾為主人公,這一點,在那個時代的歌劇作品中是罕見的、可貴的。因為作者的刻意創新,本劇在初演時並不為觀眾接受,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部作品的藝術價值逐漸得到人們的認可。

  (二)作者簡介

  對作者喬治·比才進行介紹,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瞭解作者,並告訴學生他是法國作曲家,生於巴黎,世界上演率最高的歌劇《卡門》的作者。九歲起即入巴黎音樂學院學習作曲。後到羅馬進修三年。1863年寫成第一部歌劇《採珍珠者》。1870年新婚不久參加國民自衛軍,後終生在塞納河畔的布基伐爾從事寫作。在音樂中他把鮮明的民族色彩,富有表現力的描繪生活衝突的交響發展,以及法國的喜歌劇傳統的表現手法熔於一爐,創造了十九世紀法國歌劇的最高成就。其它作品還有歌劇《唐普羅科皮奧》。

  (三)作品欣賞

  讓學生再次聆聽全曲,並詢問學生:

  (1)樂曲給了你們怎樣的感受?

  (2)樂曲一共分為幾部分?

  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全都參與到學習中來,集思廣益。並且讓學生初步瞭解樂曲的曲式結構。

  (四)分段聆聽

  1、為學生播放樂曲A段,並讓學生思考:

  (1)這段音樂是什麼情緒?(向學生提問後對學生的答案做一個總結,並說出音樂表現了歡快熱烈的情緒,表現了西班牙鬥牛場上的喧鬧、狂熱的氣氛)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討論,開動腦筋,共同得出答案。

  (2)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情緒?(A段音樂節奏緊湊,連續的十六分音符快速地奏出形成了這種熱烈歡快的場面)目的是為了向學生介紹節奏對於音樂的重要性。

  再為學生播放一段鬥牛士影片,目的是從視覺角度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其中的場面,增強對主題音樂的記憶力。

  2、為學生播放樂曲B段,播放完之後為學生分組,並讓每小組派一個代表回答:主題B表現的是什麼情緒?

  提問其中幾個小組代表,最終總結答案得出:表現的是婦女、兒童活潑歡快的場面。目的為了讓學生在互相競爭中積極討論,最終得出結論。

  請其中音樂基礎不錯學生哼唱B段主題,目的是為了讓大家更好的記住B段主題。

  3、再為學生播放樂曲C段,並告訴學生這段音樂表現了鬥牛士的英勇形象。

  在螢幕上給出《鬥牛士之歌》的譜子,並帶著學生學唱這首歌曲,《鬥牛士之歌》是一首世界名曲,帶著學生學唱這首歌可以更好的讓學生更好的記住第三段旋律,並增加了學生的歌曲積累量。

  4、打亂三個段落的順序為學生播放,並找學生回答播放的是第幾個段落。(引導學生說出正確答案並點評學生正確與否)這樣可以讓學生對剛才三個段落的旋律加深記憶,更好的瞭解樂曲。

  環節三:鞏固提高

  為學生講解迴旋曲式:迴旋曲式是主題週而復始地迴圈往復,在其重複之間,插以對比性格的“插部”(副題),在迴旋曲中,主要主題至少要呈現3次。這首樂曲的迴旋曲式部分的結構是ABACA,透過對迴旋曲式概念介紹並結合樂曲讓學生對迴旋曲式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為學生播放樂曲《鮮給愛麗絲》,聆聽過程中依次為學生講解這首迴旋曲的曲式結構是如何劃分的,這樣可以讓學生對迴旋曲式進一步的認識,瞭解迴旋曲式的基本結構。

  再告訴學生由於序曲是歌劇的引子部分,所以這首樂曲在迴旋曲結束之後又插入了一個展開性樂段,目的是為了與歌劇主體部分相連,對這首曲子曲式部分最後一段的介紹,讓學生明白了這首曲子曲式與傳統迴旋曲式的不同之處。

  七、說課堂總結

  最後我會對課堂進行一個總結,告訴學生這節課我們欣賞了《卡門序曲》,對歌劇《卡門》有了一些瞭解,同時也瞭解了又一位作曲家—比才,並且對音樂中常出現的曲式—迴旋曲式有了一些初步的認識,讓學生對西方古典音樂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提高對歌劇的興趣,增加了音樂的鑑賞能力。

  初中音樂欣賞課說課稿 篇6

  薩克斯管教學《搖籃曲》

  一、說理念

  器樂是音樂的重要表現形式,在當今普及音樂教育過程中,器樂教學已成為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沒有器樂教學的音樂教育絕對是不完整的教育。器樂教學對於學生來說,既是很好的音樂實踐,又能促進知識向能力的轉化,而器樂演奏對於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對音樂的理解、表達和創造能力等方面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本課旨在透過薩克斯管的教學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

  二、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課根據教學實際,學生能力,我自選教材《薩克斯管演奏教程》,並精選入門小曲《搖籃曲》,作為學生演奏學習的曲目。這是一首具有搖籃曲風格的四三拍子的曲子,一段體結構,旋律優美簡單,全曲只有G、A、B三個音符,學生容易掌握。

  2、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瞭解薩克斯管及歷史。

  (2)能力目標:掌握薩克斯管的基本演奏。

  (3)德育目標:引導學生體驗演奏的樂趣,樹立信心陶冶情操。

  3、教學重點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掌握薩克斯管的基本演奏(包括姿勢、口型、手型及簡單的指法),並演奏樂曲《搖籃曲》。

  本課的難點是:學生對樂器的控制及能奏出輕鬆而美的聲音。

  三、說教法、學法

  七年級學生是學習管樂較佳時期,身體發育等已經具備學習條件,只是薩克斯管看似複雜,,一般學生望而興嘆,認為挺難學,其實越複雜的樂器,越易上手。我根據多年的實際教學經驗及學生實際設計如下教學方法:

  1、教法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創造最佳心理狀態,樹立信心,創造愉快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多動腦、動手、動眼、動口、用心去演奏、去感受和表現音樂,多啟發學生用自己的樂器去“歌唱”。

  具體運用以下教學方法:

  (1)探究發現法,

  (2)器樂講解示範法,

  (3)實踐練習法,

  (4)模仿、接龍,

  (5)欣賞體驗等。

  2、學法

  (1)學生要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主動探究,大膽地去模仿,去演奏,去競爭,充分表現展示自我。

  (2)注意與他人和教師溝通合作。

  (3)注意養成良好的器樂學習習慣,慢練是學習最好的方法。慢的過程中能更好的去聆聽,去體驗,去感受正確的演奏。

  四、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3分鐘左右)

  首先,我用bβ高音薩克斯管演奏《回家》片段,激發學生對薩克斯管的興趣及求知慾。

  二)新課教學

  1、認識瞭解薩克斯管(5分鐘左右)

  [課件] 

  1)薩克斯管的簡介(阿道夫—薩克斯的頭像掛圖)

  2)薩克斯管的種類及音域(五種薩克斯管的掛圖)

  3)薩克斯管的構造(bE薩克斯管示範)

  (薩克斯管主要有:上段管體、下段管體、喇叭口、連動杆、彎勃、笛頭、掛帶。笛頭又分為哨片、卡子、笛帽。)

  2、掌握薩克斯管的基本演奏(12分鐘左右)(包括姿勢、口型、手型及簡單的指法、吐奏與連奏等)這個環節中,主要透過教師本人規範而科學的示範演奏,以及自我探究,師生交流、互動,引導解決本堂課的重點,教師在這一環節中既要講清演奏要領,又要及時糾正學生錯誤。

  3、學習吹奏《搖籃曲》(15分鐘左右)這是一個實踐練習的過程,學生興趣濃厚,可以採取模仿接龍等教學方法讓學生很快的掌握樂曲的演奏。注意樂曲三拍子的律動,及連奏,儘量啟發學生用自己的樂器去“歌唱”,儘可能的用美的聲音去表現音樂。練習時可以分組合作探究與他人和教師溝通。

  4、展示自我表現自我,並進行創造性的表演。這是本節課的高潮部分,課程進行到這裡,學生都躍躍欲試,表現自我展示自我,將得到更好的體現。這時可以進行生生評價、自我評價、教師將給與更多的是肯定和鼓勵,表現特突出的,教師將贈與爵士名盤給與獎勵。

  (三)拓展延伸

  欣賞爵士薩克斯的演奏片段《母雞公雞》,介紹薩克斯管演奏風格(古典與爵士),並介紹我國薩克斯管演奏現狀及國際水平,激起學生努力學習併為我國管樂事業做出貢獻。

  (四)結課

  同學們在《回家》的樂曲中走出教室。

  五、設計自我評價

  本節課是一堂實實在在的器樂教學課,就從薩克斯管那金燦燦的外型就會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讓他們滿懷探究之情主動學習,使學生在活動中參與,在參與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另外,本科設計背景:在我校,學生大多家庭條件較好,一件初學樂器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不存在困難,並且在我校管樂學習氛圍很好,學校有一百多人的管樂團,因此完成此節課的教學是可能的。

  我的說課完了,不當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各位專家、領導、老師斧正!謝謝!!

  初中音樂欣賞課說課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人音版初中音樂教材第15冊第四單元中的一首京歌——《唱臉譜》。我的說課包括以下幾個部分:說教材分析、說學生分析、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點難點、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流程、說教學效果、說我個人的作為音樂教師的基本功。

  本節課教材對學生了解和認識國粹京劇極其重要的引領作用,著重讓學生體驗和感知京劇的特點和獨特魅力,特別是對京劇藝術進行深入的探索與感知。使同學們願意探索與京劇藝術有關的文化知識並參加創造性的實踐活動。

  八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樂於接受新鮮事物,京劇藝術對他們來說很新奇,八年級還是世界觀和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對京劇興趣產生與否,決定了他們對音樂審美的態度。為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夠感受、體驗京劇的行當、臉譜、服飾、唱腔、情緒,能初步分辨京劇的行當、角色、文武場等音樂文化識。

  2、能力目標:提高學生對京劇行當、唱腔、情緒的判斷力,增強對京劇藝術的理解能力,感受、體驗京劇的美。模仿京劇的韻味,演唱戲歌《唱臉譜》,能夠伴隨鑼鼓經走臺步及亮相。

  3、情感目標:能對京劇藝術感興趣,喜歡聆聽和觀看京劇,願意探索與京劇藝術相關的文化知識

  【教學重點】

  瞭解京劇的相關知識並能用一定的京劇韻味來演唱歌曲《唱臉譜》。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在多種審美實踐活動中初步感受京劇的特點,培養學生對京劇的興趣。

  【教法】我運用了講授、演示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做多種形式的參與和感受。啟發學生透過觀察、分析、歸納來獲取知識、培養能力。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做到聲像結合、視聽結合,很好的調動學生的興趣,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充分利用多媒體,使之貫徹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更直觀的感受音樂的意境。

  【學法】體驗、比較、探究、合作的學法

  對於音樂課,我的設計理念是:給學生創造一個寬鬆和諧的音樂氛圍,讓他們藉助已有的知識獲得新的感受。在本節課上我一直以激發學生對京劇藝術的興趣和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為主線,喚起每個學生的心靈共鳴,使他們盡情地暢遊在戲曲藝術的海洋中。

  為此,我是這樣設計教學流程的:

  【環節一:創設情境,匯入主題】

  我採用了動感時尚的表演京劇節目形式,歌曲《粉墨人生》不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上課伊始,就對本課充滿了好奇。激發了學習熱情。精彩的教師示範,引發學生共鳴。

  設計意圖:創造氛圍,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情感。

  【環節二視聽感知,走近京劇】

  精彩京劇選段影片欣賞,引出京劇的行當。徹底征服學生的注意力,接著完成對京劇行當及相關知識的認知,在合作體驗中引發學生的思考。流暢的完成從興趣到知識的過渡。

  教學意圖:學生經過視、聽、演加強對京劇藝術知識的理解。

  【環節三勇於實踐,提升審美】

  1、整體聽賞歌曲《唱臉譜》,用學過的知識來感受歌曲。

  2、欣賞美麗的臉譜圖案,並引匯出臉譜圖案的含義。

  3、完整演唱歌曲,難點部分教唱。

  4、“我是小戲迷”環節,實踐中提升審美能力。

  教學意圖:在實踐學習中,進一步體驗京劇的樂趣和美妙。

  【環節四:拓展延伸,情感昇華】

  完美的課堂應該能夠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和投入,通過幾個有特點的戲歌例項向學生表明,美妙的京劇離我們並不遙遠的,在流行音樂中完美結合,產生精彩的效果。只要大家積極的探索,夢想總會實現。

  【環節五:教師寄語——小結】

  京劇讓我們音樂更加絢爛;音樂讓我們的人生更加美麗多姿;音樂為我們插上尋找夢想的翅膀,讓我們在音樂的曼妙天空下,自由的翱翔!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喜歡、熱愛音樂,用音樂美化我們的人生!這也是我這樣設計這節課的目的。

  【板書】我的板書展示出了這節課的知識要點——京劇的相關知識及教學流程。

  【效果】我認為我的這節課能夠讓學生體驗和感知京劇的特點及獨特魅力,能夠讓學生在實踐中認識到戲曲的美,是一種享受。同時能激發學生學習京劇的興趣,使同學們願意探索與京劇藝術有關的文化知識並參加創造性的實踐活動,也因為我個人的教學和藝術功底與課堂教學的融合,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初中音樂欣賞課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九年義務教育初中七年級音樂課的一首作品。這首民歌是由有"西部歌王"之譽的著名作曲家王洛賓先生,在20世紀40年代從一個高階知識分子口中學得,並加以整理而成。全曲是由五個樂句都是基本相同的節奏,同樣的旋律重複而讓人百唱不厭,只在第三樂句的旋律上稍許變化,就能給人以新鮮感。最末兩小節是樂段的擴充,在稍許變化的旋律中,用鄉間土味的虛詞襯字渲染,又回到主旋律中去結束全曲。

  (二)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學唱歌曲使學生體驗作品中輕快活潑的情緒。

  能力目標:透過音樂活動,瞭解新疆民歌的風格特點,增強學生熱愛民族音樂的感情。

  情感目標:透過學唱歌曲,使學生懂得青春易逝的道理,啟發學生珍惜光陰。

  (三)教學重點:體會新疆民歌的風格特點。

  (四)教學難點:感受歌曲的音樂表現形式,理解歌曲的歡快情緒,鍛鍊對新疆民族舞蹈動作的創編能力。

  二、說學情

  對於七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已經初步掌握了音樂的基礎知識,但他們把握音樂的情緒和表現音樂的能力還有待進一步的加強和提高。對於我們所教的學生,都是鄉鎮的學生,他們從小就很少跟音樂接觸,因此,對學習音樂的興趣不夠濃厚,還缺乏一定的主動性、積極性。想要讓學生很好而又迅速的掌握音樂知識,那必須要培養學生的興趣,因為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生有了動力,就能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說教法

  針對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中主要採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創設情境法、談話法、討論法、表演法等。

  四、說學法

  從本課的教學目標出發,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確定如下學法:整體感知法、視聽法、討論法、小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實踐法。

  五、說過程:

  (一)情景匯入引情激趣

  1、教師範唱新疆民歌《掀起你的蓋頭來》。

  2、要求學生聽後說出它是哪個民族的歌曲,並說說歌曲的音樂情緒。

  設計意圖:課前學生的注意力都比較分散,因此,運用提問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透過情景創設,運用視聽法、提問法,讓學生感受新疆民歌歡樂的歌舞場面,激發他們的興趣,為新課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從而引入新課教學《青春舞曲》。

  (二)整體感知引導掌握

  1、教師範唱《青春舞曲》

  設計意圖:讓學生全面感受歌曲的音樂情緒,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他們的學習慾望,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

  2、學唱歌曲

  (1)隨老師跟唱歌曲旋律。

  (2)教師唱旋律,學生唱詞。

  (4)教師根據學生在學唱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講解、分析、糾正。

  (5)完整演唱歌曲(要求唱出歡快的情緒和拍的韻律感)

  (6)分小組和組合進行歌曲的演唱

  設計意圖:七年級學生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都已經趨向於成熟階段,已經具有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同時在學唱歌曲的過程中能夠感受、體驗歌曲的風格特點。

  (三)音樂活動———探究表演展現自我

  教師教授新疆舞蹈基本動作。

  設計意圖:透過教授舞蹈動作,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提高學生表現音樂的能力。

  (四)拓展

  1、思考:《青春舞曲》這手歌曲揭示了一個什麼樣的人生道理?

  2、討論(師生、生生互動)

  設計意圖:音樂也是一門學科,它滲透著情感教育、道德教育;透過師生、生生之間進行交流、討論,不僅能夠掌握歌曲中蘊涵的人生道理(告戒人們青春易逝,一寸光陰一寸金,要好好把握時間,珍惜時間。)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鑑別、分析和表達能力。

  (五)小結:

  今天我們從學習《青春舞曲》這首歌曲中,對我們美麗的新疆已經有了一些瞭解,我們要熱愛我們的民族音樂文化,繼承和發揚具有我們民族特色的音樂文化。同時還要謹記歌曲給予我們的人生道理:珍惜時光,展現自我。

  總之,在整個教學設計中,力求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著眼於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以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為主線,貫穿整堂課。

  初中音樂欣賞課說課稿 篇9

  我是重慶市第四十二中學的音樂教師黃曉樂,今天我給大家說課的內容是一堂唱歌課綜合課《採金秋》。

  說教材:

  本課我所用的教材是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學音樂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金色的藤籃》中的第三課時《採金秋》。《採金秋》是一首歡快活潑、富有朝氣的鄉村兒童歌曲,它的旋律給學生們勾畫了一幅色彩斑斕的秋天景象。本課時就是以學習這首歌曲為主,讓學生充分感受秋天的美景。

  說教學目標:

  包括我對學生音樂技能技巧的訓練,創編能力的培養以及思想品德的教育。透過對歌曲《採金秋》的學習,讓學生能用輕快明朗的聲音,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同時激發學生熱愛秋天、熱愛豐收的良好情感,從中領略音樂的無窮魅力,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操。

  說教學重難點:

  歌曲中的節奏練習以及大跳音程的學習。

  說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我主要採用提問匯入法、互動學習法、分組遊戲法等等,同時運用現代資訊。

  音樂課應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的音樂實踐活動,所以在學習歌曲後,我讓學生用各種打擊樂器給歌曲配上自己創編的節奏,同時分組進行表演,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式來展現秋天的美,從而使學生對歌曲的學習產生比較濃厚的興趣。

  本課的教學過程由節奏訓練、歌曲學習、創編表演三個環節組成。

  首先,我採用提問的方式匯入新課:“同學們,我們剛剛度過了一個愉快的'暑假,同時也度過了一個炎熱的夏天,現在我們即將進入什麼季節呢?”這個問題和學生的生活聯絡很緊密,所以學生肯定會回答“秋季”;而後我接著提問:“那你們喜歡秋天嗎?”這時大多數學生應該回答“喜歡”;緊接著,我引導學生說出一系列喜歡秋天的原因,比如“景色迷人、氣候涼爽”等等;與此同時,我藉助學生的回答繼續引導:“秋天是涼爽的,秋天是金色的,秋天不光景色美,而且秋天的聲音更美!不信,你們聽:淅瀝瀝瀝瀝瀝淅瀝瀝瀝!”這樣,我就順利引出了這節課的第一條節奏訓練,同時大螢幕上也出示了這條節奏,然後我讓學生跟我一起模仿秋雨的聲音來朗讀節奏。接著,大螢幕上出現歌詞,我讓學生根據剛才的節奏有感情地朗讀歌詞:“今年又是大豐收喂!”並且要突出強弱,這樣促使學生對歌詞的旋律產生興趣;隨即大螢幕出現旋律,學生隨著琴聲演唱這一樂句,在演唱中即時糾正學生在音準或節奏方面的錯誤,從而順利解決了大跳音程這個難點,也讓學生對歌曲有了初步瞭解。接下來,我採用同樣的方式,讓學生進行第二條節奏訓練以及樂句演唱,從而讓學生進一步掌握了節奏難點,也讓學生對整首歌曲的學習產生了一定的興趣。

  節奏訓練結束後,本課進入了第二個環節:歌曲學習。由於前面已經進行了兩條節奏訓練以及樂句演唱,所以學生對整首歌曲的學習不會感到很陌生。大螢幕出現了《採金秋》的完整歌譜,我首先採用童聲的演唱方法給學生範唱了一遍歌曲,同時讓學生想象這首歌曲描繪的情景;接著,又讓學生聽一遍教學磁帶中學生演唱的這首歌曲,讓學生進一步熟悉歌曲,並順勢鼓勵學生:“現在我們也來唱一唱這首歌曲,我相信我們班的同學們會比他們唱得更好!”接著,由我彈伴奏,並帶著學生演唱《採金秋》,在演唱的同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如此反覆幾遍,學生對這首歌曲逐漸熟悉,最後要求學生富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最後,進入本課的第三環節:創編節奏。學習完歌曲後,我拿出準備好的三角鐵、雙響筒、鈴鼓等打擊樂器,把學生分成五組,每組學生領取一部分打擊樂器,要求學生利用樂器為歌曲創編節奏,同時完整地進行歌唱表演。在這一環節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充分體現,由於有了多種打擊樂器的加入,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得到提高,學生在歌唱中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從而更加熱愛秋天,熱愛大自然。

  這就是我的整個課堂設計思路,不足之處敬請指教!謝謝大家!

  初中音樂欣賞課說課稿 篇10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走進京劇大世界》。它是人音版初中音樂教材第十五冊的內容,適用於八年級的學生。下面,我將從六個方面談談這堂課中資訊科技與音樂學科整合的設計思路和教學意圖。

  一、說教學分析

  1、教材分析:唱(藍臉的竇爾墩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京劇藝術是我國的國粹藝術,它是一種綜合性舞臺表演藝術,僅靠老師的語言介紹,或聽唱段欣賞,對學生認識其綜合性表演藝術特徵有很大的侷限性,因此,採用資訊科技多媒體手段能拓展學生的認識視野。

  2、學生分析:八年級學生對京劇瞭解不多,他們對拖著長腔的京劇不是很喜歡,但他們具有求知慾望強、表現慾望強、好奇心大、積極性高的特點。能熟練使用Internet,有較高的資訊獲取、分析、處理、應用的能力。且具備一定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3、教學環境分析:本節課在多媒體教室授課,便於使用視聽結合的教學手段,這是滿足學生情感與認知需求的最有效、最實用的途徑。

  二、說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

  以典型範例欣賞激發學生興趣,喜歡聆聽和觀看京劇。

  2、認知目標:

  藉助資訊科技手段,瞭解京劇的行當、臉譜、表演特點及京劇的伴奏樂器。

  3、能力目標:

  啟發學生積極體驗與感受京劇音樂,從而提高學生鑑賞京劇的能力。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京劇藝術的四大行當、四大功夫等相關知識,初步感受京劇的藝術魅力。

  難點:調動學生將課堂變成展示自我的舞臺,積極參與欣賞、模仿和富有創造性的藝術活動。

  四、說教學方法

  為了突破課的重點、難點,本課採用的教學方法是:情景教學法、談話法、體驗教學法。

  五、說教學過程

  (一)、課前——營造濃郁的京劇氣氛

  為了營造濃郁的京劇氣氛,激發學生對京劇的興趣,課前,多媒體播放京劇《蘇三起解》影片片斷,學生隨京劇音樂進教室,營造課堂濃郁的京劇氛圍。

  (二)、課中——創設情景,加深感受。

  第一環、談話法提出問題,引出課題。

  課開始,我問學生“你知道剛才播放的是我國戲曲中的哪個劇種嗎?”結合學生回答,引出課題“走進京劇大世界”。

  第二環、自主合作,瞭解京劇常識。

  課前我把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並給他們提供了三個主題學習網站:“中國臉譜網”、“走進京劇”網、“時代國粹”網,讓學生課外在網路上搜尋相關京劇常識,然後整理所查到的資料,分別做成圖文並茂的簡報發到我的郵箱,我挑選其中幾個較好的,由學生在課上給大家展示、分享,這時的學生儼然成了老師,教與學角色的變換,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在熱烈、高漲的課堂氣氛中,透過自主合作,大家瞭解了京劇的四大行當,四大功夫,臉譜特點,伴奏樂器等京劇基本常識。學生對京劇藝術的熱愛之情也由然而生,初步達成了課的認知目標和情感目標。資訊科技網路象本大百科全書,大大拓展了教學內容的資訊量,簡報展示方便了教學內容的呈現,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學習變得主動積極。

  第三環、創設情景,加深感性體驗。

  老師使用多媒體出示唱、念、做、打四大功夫的影片片斷,為學生創設看得見、摸得著,京劇就在自己身邊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跟著媒體示範念一念有音調的京劇韻白、看一看精彩的武打動作、做一做京劇的表演程式,這是學生感受和體驗京劇的良好途徑與方法,使他們在輕鬆愉快中學到了知識和技能。資訊科技多媒體影片的演示解決了一般音樂老師無法達到的京劇表演專業水準的難點,體驗教學法能便於調動學生將課堂變成展示自我的舞臺,積極參與模仿和富有創造性的藝術活動,更好地感受體驗京劇的表演特點。

  第四環、綜合欣賞,提升能力

  在前面各環節的基礎上透過影片欣賞京劇《鍘美案》選段《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試圖利用學生各種感官參與,在直觀性、趣味性、富有感染力的情景下,透過觀其形,辯其色、聽其聲、會其意來學習欣賞。資訊科技多媒體的使用給學生展現了京劇表演的舞臺,讓課堂充滿戲臺的味道,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視聽結合,聲像一體,提供的外部刺激多樣化,能使學生獲取更為清晰的音樂形象,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大大激發了學生興趣,從而使學生的審美能力也得到提高。

  (三)課後延伸

  為了拓展京劇文化視野,提議學生在班裡辦個京劇藝術牆報。可提示學生在網路上搜尋有關京劇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京劇故事,藝術家的軼聞,可用文字、圖片、唱譜等各種形式。

  六、說教學反饋

  1、教學氛圍和諧,學生學習興趣濃厚。課堂上有師生熱烈的討論聲,也有學生激情昂揚的發言聲和學生髮自內心的由衷感嘆“京劇,你真ok!”。這一切說明,資訊科技多媒體手段在這節課上起了橋樑的作用。

  2、活動形式豐富,學生實踐成效顯著。聽一聽、念一念、看一看、做一做,學生的實踐活動串連了本堂課。

  3、交流方式多樣化,師生交流,生生交流,師機交流,生機交流,使課堂生機勃勃,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必將帶領學生成為網路的主人,成為學習的主人。

  本節課中,資訊科技運用的創新點是:憑藉資訊科技手段,營造京劇氣氛,最佳化音樂教學過程。以上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謝謝您的指導。

  初中音樂欣賞課說課稿 篇11

  一、說內容

  人教版教材七年級《雪絨花》,主要教學內容是唱《雪絨花》,欣賞《Do—Re—Mi》、《孤獨的牧羊人》

  二、說教材

  歌曲介紹:《雪絨花》是美國電影《音樂之聲》中的一首插曲,隨著電影的播放而傳遍全球,成為全世界人民喜愛的歌曲之一。歌曲為帶再現的單二部曲式,採用四三拍子和中等的速度,就決定了它的格調優雅恬靜,情緒沒有較大的起伏,歌曲透過對雪絨花的讚美,抒發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寄託了主人公對親人、對家鄉深深的懷念和祝福。我設定本課的教學目標之一就是指導學生用優美的聲音唱好歌曲,這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在本課中,還有兩首情緒歡快活潑、演唱形式多樣的欣賞歌曲,因此本課第二個教學目標設定為透過欣賞電影《音樂之聲》插曲,感受歌曲形象和情緒,擴大音樂視野。

  三、說教法、學法:

  1、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體驗作品的意境、領略音樂的無窮魅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熱情,本課教學環節進行如下設計:介紹電影劇情——聽《Do—Re—Mi》——猜謎雪絨花——學唱歌曲——用英語演唱——欣賞片段《孤獨的牧羊人》。

  2、本課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以欣賞電影片斷為手段,引導學生在欣賞過程中注重對歌曲的表現形式、演唱形式以及歌曲風格方面進行對比,拓展學生思維。

  3、在學習歌曲時,以教師語言啟發為主,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透過操作、歌唱比較分析歌曲旋律,使學生能夠唱準相似樂句,解決歌曲難點。並透過演唱歌曲,再從歌詞中感受旋律,以表達歌曲的情緒。

  4、始終注意引導學生的思維,在欣賞電影片斷和聽老師演唱前,都先向學生提出的要求和問題,讓他們明確欣賞目的,以便更好地理解作品。

  四、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

  《雪絨花》這首歌曲的旋律許多學生都很熟悉,。七年級的學生由於年齡大了一些,音樂課的氣氛已不像小一點的孩子上課好調動,我安排了由教師抑揚頓挫的語氣講故事,70多年前的奧地利薩爾斯堡。在一座古老的修道院裡,有一位叫瑪麗亞的年輕修女,她性格活潑、美麗善良,喜歡唱歌,會彈吉它。一天瑪麗亞來到一位退役的海軍上校家當家庭教師,上校的七個孩子很調皮、每次家庭老師都會被他們氣走,瑪麗亞是他們的第十二為老師,她用愛心與音樂和七個失去母親的孩子建立了良好的關係,瑪麗亞教會了孩子許多歌曲,使孩子們受到良好的教育,並得到慈母般的溫暖。介紹《音樂之聲》的劇情入手,講到這裡一下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影片產生好奇感,自然過渡到聽電影中瑪麗亞教孩子們的一首歌曲《Do—Re—Mi》。

  2、猜謎匯入歌曲

  一說到猜謎,學生積極性一下子提高了,出示圖片,讓學生猜植物,我再介紹雪絨花的得名。《雪絨花》的歌聲隨著影片的放映受到廣大人民的喜愛。我們看歌詞(多媒體出示歌詞)你能試著把歌詞中人們對雪絨花的喜愛之情讀出來嗎?學生帶著自己對歌詞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讀。

  3、學唱歌曲:

  (1)首先聽老師演唱歌曲,再帶問題聽錄音,回答老師的問題看看這首歌的調號和拍號,幾拍子的?強弱規律是什麼?學生透過反覆聆聽熟悉歌曲旋律,很快能解決剛才的問題,再透過用“lu”哼唱旋律後,讓學生提出節奏有不太順的地方,老師拿節奏卡片指導練習八分休止符用“噠”演唱節奏,再讓學生唱準相似樂句,解決歌曲難點。

  (2)在進行歌曲處理時,也是從歌曲所表達的主題,歌曲的旋律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啟發,以使他們從內心感受到歌曲的魅力,更好地表達歌曲的情緒。學生唱好歌曲後我提問:“我們怎樣才能將這首歌唱得更富有感染力呢?歌聲很動人!老師還要告訴你們一個歌唱的好方法:那就是“要想把歌唱好,情感的表現很重要”。指導學生把三拍子的強弱關係唱得明顯一點。

  4、拓展感受:

  學生唱好歌曲後我發給學生英語歌詞,我用英語演唱歌曲,讓學生欣賞後說說英文發音和中文不同感受,使學生產生也想用英語學唱歌曲的願望,我給學生介紹漢語、英語發音的不同,英語裡有些音要連讀。教讀Edelweiss,evry,greet,Blossom,bloom,grow,Bless等英文單詞後。讓我們帶上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跟著音樂伴奏分別用中文和英語演唱《雪絨花》。

  5、欣賞電影歌曲片段

  學生已經學唱好歌曲後,我繼續介紹在一次家庭音樂會上,瑪麗亞和孩子們一起表演了一出木偶戲,把歌曲《孤獨的牧羊人》表演得非常有趣,我們一起看一看這個電影片斷。(播放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透過分析比較,對歌曲的表現形式、演唱形式以及歌曲風格有一定的瞭解,正是有了這三首優美動聽的歌曲貫穿於整部電影,才使《音樂之聲》更加吸引人。音樂課帶給我們快樂、歡笑、願同學們都能唱出歌曲中對祖國的愛。最後回到本課的重點《雪絨花》,學生演唱歌曲走出教室,使他們能夠領略到音樂的無窮魅力,同時受到愛國主義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