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致女兒的信說課稿

致女兒的信說課稿

致女兒的信說課稿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致女兒的信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尊敬的老師:

  你好!

  我本次說課的課題是《致女兒的信》。我的說課有八個內容:教材分析、學生分析、教學方法、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課前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

  一、教材分析:

  《致女兒的信》一文是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8課的自讀課文,作者是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面對正值花季的女兒,一個對愛情充滿好奇與遐想的少女,針對“愛情”這一既簡單又深奧的問題,身為父親的作者沒有迴避,沒有敷衍,更沒有說教,而是用了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故事,闡釋了愛情的真諦。信中主要談了人的“精神性”與“生物性”的聯絡,強調人類高尚的愛情應該遠遠超越“傳宗接代”的生理需要。從而啟發和培養了女兒正確的愛情觀,這篇課文對於成長中的青少年學生來說有很重要的意義。

  二、學生分析:

  本文所涉及的話題“愛情”對於中學生來說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中學生正值青春期,異性之間會產生微妙的感覺,但還未必真正懂得愛情。學生如果處理不當,思想認識不足,就容易踏上早戀的航船。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可由於中學生“涉世未深”,缺乏相關的生活經驗,理解愛情的本質有些困難,加上現實生活中對待早戀的觀念。一方面使得情感內斂的學生不太願意就這一敏感話題發表看法,另一方面他們又希望有人指點迷津。而教書育人是語文教育應盡的責任,因此,要對學生多加引導和鼓勵,讓他們放下包袱,輕鬆參與到討論中來。

  三、教學方法:

  首先利用多媒體,實現資訊科技與課堂教學的整和.在教學中發揮多媒體的優勢,調動最適宜的教學資源,增大教學的容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其次運用對話教學: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先提出閱讀的要求,然後讓學生自讀課文思考,再與組內同學交流思考結果,對於疑難之處教師要加以點撥引導。同時圍繞本文涉及的話題“愛情”,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早戀”這一討論的話題,透過討論,使學生的思想、觀點在對話中迸濺出“火花”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也有助於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的養成。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①積累“忐忑、繁衍”等詞語和有關“愛情”的名言警句。

  ②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理解這個民間故事的巧妙構思,體會故事背後的寓意。

  2、過程和方法目標:

  ①學習聯絡西方文化背景在語境中領會語句含義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②透過蒐集有關“愛情”的詩詞、名言警句和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讓學生進一步受到啟發和感悟,逐步形成正確的愛情觀。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引導學生了解“愛情的真諦,感受偉大愛情的美好”;幫助學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確把握萌動的情感。

  五、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

  ①體會故事背後的寓意和運用故事闡述道理的寫法的好處。

  ②品味含義深刻的語句。

  ③瞭解愛情的真諦,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2、教學難點:

  ①品味含義深刻的語句。

  ②瞭解愛情的真諦,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六、課前準備:

  1、蒐集有關蘇霍姆林斯基的資料,同時蒐集有關愛情的詩詞、名言警句及感人的故事。

  2、掌握本課生字,生詞的`音、形、義。

  3、讀課文,思考:上帝在創造了人後,幾次來到人間?他從人的眼神中先後讀到了哪三種不同的東西?這三者之間有什麼聯絡?作者為什麼把他們放在一起來解釋“愛情”?

  4、讀文時,找出含義深刻的語句或自己不理解的語句。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導語:莎士比亞曾經在一首詩當中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告訴我,愛情生長在何方?是在腦海,還是在心房?它是怎樣發生?它又怎樣成長?”這是每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的問題,可能也是同學們想知道的。當你遇到這樣的疑惑時,你會問你的父母嗎?(不會)可有一個14歲的小姑娘代我們向她的父親提出了這個問題。她的父親是如何回答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她寫給女兒的這封信。(板書課題,作者)

  (二)預習檢測:

  1、關於作者,你知道哪些?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在這裡,將學生蒐集到的有關文學常識進行交流,實現資料共享。)

  2、利用螢幕顯示本文的生字、詞,找學生讀並要求在練習本上寫出加點字的讀音,然後對正,再交流釋義遇見困難的生詞。

  3、讀文反饋:(用螢幕顯示思考題,找生回答)

  (1)故事中的上帝在在創造了人後,幾次來到人間?他從人的眼神中先後讀到了哪三種不同的東西?

  (2)你認為這三者之間有什麼聯絡?為什麼把他們放在一起來解釋“愛情”?

  (利用這一環節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長此以往促使學生養成語文學習的良好習慣。對於這裡的第二個思考題,學生回答起來可能困難,由此匯入下一環節。)

  (三)讀文感知,把握大意:

  要求邊讀邊完成下列要求:

  1、“我”為什麼沒有正面回答女兒的提問,卻說到了我的少年時代和祖母瑪利亞所講的故事?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2、你能為大家概述這個充滿詩意的故事嗎?

  (提示:複述時應抓住關鍵詞語:上帝、三次、人間、愛情、忠誠、心靈的追念、勃然大怒、怒不可遏、佇立離去)

  3、故事中為何要把這對男女的愛情放在五十多年的時間歷去表現呢?在這五十多年裡是什麼維繫了他們的愛情?

  4、現在你明白“愛情”、“忠誠”、“心靈的追念”這三者之間的聯絡了嗎?

  5、作者在文章的結尾告訴我們該如何對待愛情?

  (這是一篇自讀課文,先丟擲這些要求,然後讓學生有目的地讀文思考,堅持以讀為本的策略,讓學生在自讀自思中感知內容要點,在讀中領悟故事的寓意,體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策略。)

  (四)讀後交流,合作探究:

  1、學生組內交流思考結果。

  2、班內交流,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適時點撥疑難之處。

  (鼓勵學生對課文的內容有自己的心得,並運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體現學生與文字的對話,學生間的對話及教師與學生的對話,真正實現師生的互動。)

  (五)品味語言:

  學生齊讀最後的兩段。

  師:這幾句話道出了愛情的真諦,其實文中還有許多含義深刻的語句值得品味。請再讀課文,找出這樣的語句並揣摩其含義,也可以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語句,與組內的同學交流。然後班內交流,教師點撥引導。

  (提示:結合“研討與練習二”進行。)

  (透過品味關鍵語句的含義,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加深對愛情的理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六)拓展延伸:

  1、交流學生蒐集到的歌詠愛情的詩詞和名言警句。

  (透過這一環節,豐富學生的語言材料,加深對愛情的認識,同時培養學生蒐集處理資訊的能力。)

  2、愛情是如此的美好,那麼過早摘取愛情的果實,我們能收穫甜美嗎?請大家就早戀現象談談自己的認識。

  (在此引入對“早戀”的探討,引導學生走好青春的第一步,別走入“早戀”的誤區,從而形成正確的愛情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七)小結:

  師:愛情是美好的,可中學生不是戀愛的季節,過早的摘取戀愛的果實,品嚐到的不是愛情的甜蜜,而是酸澀。正象文中所說的:做一個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為有智慧的人的時候。送給大家一句話:把握應有的愛是幸福的,放棄不應有的愛是輕鬆的。(螢幕顯示)

  課程進行到此,你應該對愛情有了一個重新的認識,那你認為什麼是真正的愛情,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愛情呢?請表達出自己的看法。

  (利用這一環節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同時提高學生對愛情的認識。)

  (八)佈置作業:

  1、積累有關愛情的詩詞、名言和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2、把自己對愛情的認識寫在日記中。

  (為了讓學生將課堂的學習熱情保留到課後,不斷增強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設計此作業。)

  八、板書設計:

  (本著簡潔、直觀、醒目的原則,我的板書設計如下:)

  致女兒的信

  蘇霍姆林斯基

  愛情≠友情

  愛情=忠誠+心靈的追念

  (時間的考驗)(死亡的考驗)

  (利用這一等式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瞭解愛情的真諦;利用這一不等式引導學生走出早戀的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