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課文《梅花魂》的優秀教學設計範文

課文《梅花魂》的優秀教學設計

課文《梅花魂》的優秀教學設計範文

  第一課時

  ↘激發情感,匯入新課

  1.看梅花圖,說梅花特點。

  2.是啊,別的花大多春暖才開花,只有梅花在冬天開放,越是寒冷,它越開越精神。今天,我們又來學習一篇和梅花有關的課文《梅花魂》(板書課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自由讀文,讀準字音。

  2 認讀生字詞。

  3 分段朗讀課文,檢查字音是否準確,句子是否讀通順。

  4 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外祖父非常喜歡梅花,作者回國前外祖父將自己最珍愛的墨梅圖和繡著梅花的手絹送給作者,並告訴作者要向梅花學習。)

  ↘品詞讀句,感悟“梅花魂”

  1 默讀課文,用“──”劃出表現外祖父非常喜歡梅花的句子,讀一讀並說說體會。(重點指導以下句子。)

  a“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爾擺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獨書房裡那一幅墨梅圖,他分外愛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找出句子中的一對反義詞。(不甚留意──分外愛惜)

  古玩和一幅畫哪個更值錢?從這對反義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相機指導朗讀。

  b“我五歲那年,有一回到書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個髒手印,外祖父頓時拉下臉來。有生以來,我第一次聽到他訓斥我媽:“孩子要管教好,這清白的梅花,是玷汙得的嗎?”訓罷,便用保險刀輕輕颳去汙跡,又用細綢子慢慢抹淨。看見慈祥的外公大發脾氣,我心裡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畫梅,有什麼稀罕呢?”

  用“▲”標出句子中外祖父動作的詞,你體會到了什麼?

  讀讀外祖父訓斥我的話。這是反問句,如果改成陳述句怎麼改?他為什麼不直接說:“不要弄髒梅花。”而說:“清白的梅花玷汙不得。”(強調梅花高潔、清白的秉性)

  相機指導朗讀。

  2 轉入第13段,直接感悟“梅花魂”。

  a 在眾多的花兒中,外祖父為什麼對梅花情有獨衷?(他欣賞梅花的秉性)

  b 相機引出第13段,從相應的句子中總結出梅花的秉性。(不畏嚴寒、傲骨凜凜、堅忍不拔、頂天立地……)(板書)

  c 第13段除了講梅花的秉性外,還講了哪幾層意思?(中華民族出了許多像梅花一樣的人物;作為中國人應該具有梅花的秉性。)

  d 舉例說明像梅花一樣有氣節的人。(岳飛、戚繼光、江姐……)

  e外祖父把自己最珍愛的墨梅圖和繡著梅花的手絹送給作者的目的是什麼?(向梅花學習,做個有氣節的中國人。)

  f 有感情地朗讀本段。

  ↘引導背誦,積累內化

  第二課時

  ↘複習舊課,匯入新課

  1 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出了許多像梅花一樣有氣節的人,正是這樣,我國把梅花訂為國花。所以外祖父喜歡梅花,其實是借梅花來寄託自己對祖國的熱愛和思念。默讀課文,從哪些具體事例中還可以看出外祖父思念、熱愛祖國。

  2 生默讀課文。

  ↘小組合作,體會遊子之情

  1 教念古詩,悲傷落淚。

  理解古詩的.含義。

  “老人總是搖搖頭,長長地籲出一口氣,說:‘鶯兒,你小呢,不懂!’”

  為什麼外祖父說作者不懂?在外祖父眼裡年幼的作者不懂什麼?(不能理解外祖父強烈的思鄉之情;不能切身感受到一個身在異鄉、遠離故土的海外赤子的眷戀祖國的心情。)

  2 無法回國,失聲痛哭。

  “想不到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樣,‘嗚嗚嗚’地哭起來了……”

  這句話把外公比作什麼?(小孩子)

  外祖父和小孩子應該說在年齡上相差甚遠,作者為什麼作這樣的比喻,你體會到了什麼?(外祖父無法控制自己的悲傷之情,從他的失態中體會到外祖父思歸難歸的悲痛心情。)

  3 送別親人,思歸難歸。

  “赤道吹來的風撩亂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齊齊的銀髮,我覺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許多。”

  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許多僅僅是因為風撩亂了老人的頭髮嗎?(思歸難歸,愁苦變老)

  當你讀到這句,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一位滿頭銀髮的老華僑望著遠去的親人,想到自己再也無法回到祖國,抑制不住心中的悲傷,愁苦使他愈加的衰老。)

  ↘回顧整體,暢談收穫

  1 (指課題)什麼叫“魂”?

  2 本文以“梅花魂”為題想告訴讀者什麼呢?(梅花的稟性;外祖父思鄉、愛國之情……)

  3 透過學習,你有什麼收穫?(明白了梅花的秉性:感受到海外赤子強烈的思鄉愛國之情,積累了好詞佳句……)

  4 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課外拓展,內化積累

  自己選擇一首思念親人或家鄉的古詩背誦下來,在班上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