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時間像小馬車》教學設計

《時間像小馬車》教學設計

《時間像小馬車》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最佳化。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時間像小馬車》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材出處: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藝術第三冊第六單元

  教學內容:音樂知識"漸強記號"、"漸弱記號";歌曲

  教學目標:

  1、透過感受"小馬車""由遠到近"和"由近到遠"的聲音變化,引 導學生體驗和表現聲音的漸強與漸弱。

  2、透過學唱歌曲的活動,讓學生初步懂得珍惜時間的道理,並提高學 生的節奏感。

  教學重點:

  1、漸強記號、漸弱記號的認識與其聲音效果的感受與體驗。

  2、教唱歌曲,培養、提高學生的節奏感與多聲部合作的能力。

  3、讓學生初步懂得珍惜時間的道理。

  設計理念:

  1、以興趣為導向,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點對於低年級的學生尤其如此。由於他們獨特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只有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才能寓教於樂,調動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本課設計的"看動畫"、"畫聲音"、"創造聲音為小馬車 伴奏"、"與時間賽跑"等活動,不僅能時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與熱情,而且極大地豐富了課堂情趣。

  2、融合多種教學方法,激勵學生主動探究新課程要求教學要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思想。教師應該是課程的策劃者、設計者和開發者,教師要儘可能地創設教學情境,融合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在課堂中真正"學有所樂,學有所得"。本課的設計中,教師運用啟發、引導、鼓勵等方法讓學生用多種藝術形式(表演、畫畫、唱歌、演奏樂器、遊戲等)參與教學活動的始終,不僅能讓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教學環境中完成各種教學活動,而且還能使學生在學歌以後,主動探究對歌曲內容更深層次上的理解。

  教學過程:

  第一階段: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興趣,啟發、引導學生大膽參與學習

  1、讓學生感受"小馬車""由遠到近"、"由近到遠"的畫面以及聲音變化。

  教師導言:同學們,你們都喜歡看動畫片吧?今天老師就給你們帶來了一段,請看螢幕(多媒體展示"小馬車""由遠到近"、"由近到遠"的動畫畫面以及相應狀態下的音響效果)

  師: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學生觀看後交流所見所聞。

  師:請你再仔細看一遍剛才的畫面,看看"小馬車"在行進的途中聲音有什麼變化?(引導學生髮現聲音的變化)

  學生觀看後交流所見所聞。

  師:小馬車離我們越來越近的時候聲音變大了,小馬車離我們越來越遠的時候聲音變小了,生活中聲音的"大"和"小"在音樂中用"強"和"弱"來表示,剛才的馬蹄聲是一下子變強,變弱的嗎?(啟發學生髮現聲音變化的逐漸性)

  學生髮表自己的認識。

  師:你能用動作來表現這種慢慢的`變化嗎?(鼓勵學生大膽表現)

  學生大膽嘗試用各種肢體語言表現這種逐漸變化的過程。

  2、介紹"漸強","漸弱"兩種音樂記號。師:同學們能用自己想象的動作來表現聲音的強弱變化了,真不錯!在音樂中,有這樣一個記號是用來表現聲音慢慢地變強,(出示" ")這個記號叫"漸強記號"(出示"漸強記號"),"漸"的意思就是慢慢地,表示聲音慢慢地變弱的記號叫"漸弱記號",它是這樣的(出示" "漸弱記號)

  3、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現漸強、漸弱的聲音變化。

  師:剛才同學們用自己的動作表現了聲音的漸強、漸弱變化,老師用兩個音樂記號表現了聲音的漸強漸弱變化,你想試試用圖畫的形式來表現聲音漸強,漸弱的變化嗎?請你選擇一種簡單的圖形來畫,畫好以後可以和周圍的同學交流你的想法和做法。學生作業。師生共同講、評學生作品。

  師:出示節奏:2∕4 × ×× ∣×× ×‖ 要求學生擊掌拍出節奏。

  生:練習

  師:指揮學生以小組一組一組加入和退出的形式擊拍出2∕4 × ×× ∣×× ×‖的節奏來創造、體驗聲音的強弱變化。(以六個自然組為例:第一組從頭到尾要擊拍十一遍 2∕4 × ×× ∣×× ×‖的節奏;第二組擊拍十遍;第三組擊拍九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