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三年級《古詩兩首》教學設計優秀模板

三年級《古詩》教學設計優秀

三年級《古詩兩首》教學設計優秀模板

  【教學目標】

  1、認識古、詩等13個字,會寫古、聲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課文插圖,錄音),學生自帶水彩筆,做風箏的材料(棍子、彩薄布)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

  1、學了前面幾篇課文,你覺得春天是怎樣的?

  (指名說)

  2、古代的人也喜歡春天,他們寫了好多的詩篇來歌頌春天、讚美春天,今天我們將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

  3、板書課題,認讀生字古、詩、首。

  4、下面我們學習第一首古詩,誰能讀準?

  (板書:春曉,指導讀準春的讀音)

  二、初讀感知

  1、老師範讀。

  2、學生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互相糾正讀錯的生字。

  3、分小組互相檢查生字的讀音,互相糾正讀錯的生字。

  4、誰勇敢地站起來讀給家長聽聽?

  (可多請幾位學生讀)

  三、再讀感悟

  1、出示課件(課文插圖):

  ⑴ 你看到了什麼?

  (指名說)

  ⑵ 詩中哪裡講了鳥?讀給大家聽聽。

  (處處聞啼鳥)

  ⑶ 同學們,瞧(師指畫面:動畫演示鳥飛,鳥叫),你想說什麼?

  (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說)

  ⑷ 哪裡講了花?

  (學生讀出:花落知多少?)課件演示花落地的過程。

  ⑸ 學到這裡,一個疑問難住了老師:花怎麼頑皮地落到地上去了?請小朋友讀讀整首詩,用一句詩來告訴我。

  (夜來風雨聲)哦,我明白了,是夜晚風吹雨打的原因。

  2、這麼美的畫面,大家一定很喜歡吧!那該怎樣讀這首詩呢?

  3、指導朗讀。

  四、讀詩想畫面,指導背誦

  1、把眼睛閉上,聽老師讀古詩,你的眼前浮現出什麼?

  2、指導背誦。

  五、擴充套件活動

  這麼美麗的畫面,拿出你們手中七彩的筆,畫出七彩的春天吧!

  第二課時

  一、猜謎激趣

  1、小朋友,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請大家聽清謎面:

  一隻蝴蝶輕輕飄,

  順著風兒上九霄。

  一心向著雲外飄,

  可惜繩子栓住腰。

  2、這是什麼?

  (指名說)

  3、大家經常放風箏嗎?覺得有趣嗎?

  (指名說)

  二、揭題

  1、出示課件(課文插圖)

  瞧,圖上的幾個小夥伴正玩得帶勁呢!

  2、詩人把他們寫進一首詩中,大家想讀讀嗎?

  三、初讀感知

  1、自由讀古詩,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2、同桌互相檢查生字的讀音,互相糾正讀錯的生字。

  3、指名讀,齊讀。

  四、圖文對照,讀中感悟

  1、看圖,幾個小夥伴在幹什麼?大家看詩中是怎樣寫的`?

  (指名回答: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2、全班齊讀。

  3、看看圖中的景物怎樣?

  (指名用自己的話說)

  4、詩中是怎樣寫的?

  (引出: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5、小夥伴在這麼美的風景下放風箏,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詩人寫成了一首富有情趣的詩,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吧!

  五、讀詩想畫畫,指導背誦

  1、師配樂朗誦,小朋友閉上眼睛聽,再說說剛才彷彿看到了什麼。

  2、看圖背誦,全班齊背。

  六、擴充套件活動

  有條件的班級可小組合作製作風箏,開展放風箏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