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計劃> 【精華】政治教學工作計劃四篇

政治教學工作計劃

【精華】政治教學工作計劃四篇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一起對今後的學習做個計劃吧。好的計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政治教學工作計劃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政治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 教材分析

  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感受到孩子們對父母的關愛似乎無動於衷。設計此次活動,旨在喚醒孩子們的心靈,潤澤他們的情感世界,感受到親情的溫暖,讓孩子們感受到自己生活的家庭充滿了愛心,充滿了溫馨和快樂,培養感恩意識。

  二、 學情分析

  針對於低年級大多是獨生子女的特點,多數子女在倍受父母和家人的愛護同時,漸漸地有些學生變得自私,冷漠,只要求別人關心自己而自己卻從沒想過如何關心別人。尤其是二年級的學生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感受到孩子們對父母的關愛似乎無動於衷。設計此次活動,旨在喚醒孩子們的心靈,潤澤他們的情感世界,感受到親情的溫暖,讓孩子們感受到自己生活的家庭充滿了愛心,充滿了溫馨和快樂,培養感恩意識。

  二、教學目標

  認知與技能:教育學生走進父母的世界,激發起學生關注父母的積極心態,明白瞭解父母,關心父母,熱愛父母的道理。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提高愛父母、愛家人的意識,能夠用實際行動報答父母養育之恩。

  行為:透過活動,引導孩子從小孝敬父母.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夠用行動感恩父母和家人,懂得愛父母,尊敬和關心家人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難點:認識在家中父母的辛苦和偉大,提高學生對父母、對家庭愛的意識。

  四、教學流程

  一、匯入

  聽音樂《讓愛住我家》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家,家是我們的樂園,是我們的避風港,是我們成長的地方。如何正確的面對家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第九課《我愛我家》。

  【設計意圖】學生帶著輕鬆愉快的心情進入活動主題。

  二、活動過程

  (一)掌握家的概念

  1、 你的家裡都有哪些成員?

  媽媽+爸爸+我=家

  【設計意圖】使學生初步接觸家的概念。

  2、介紹家庭成員

  課前準備家庭照片背面寫上調查內容,介紹內容包括:姓名、年齡、生日、工作、愛好等。

  同桌間相互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

  找學生代表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

  看出每位同學在介紹自己的爸爸和媽媽時都那麼幸福,這就是家的感覺。家由媽媽+爸爸+我組成。那你知道你是從哪裡來的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透過調查表走進父母,初步瞭解父母。

  (二)父母對我的養育之恩

  1、“我”是從哪裡來的?

  爸爸、媽媽共同給予我生命。我們出生那天就是我們的生日。你知道自己的生日嗎?請將它寫在課前發的紙上。

  請你閉上眼睛回憶一下過生日時的每一個場景,“你看到了什麼?你想到了什麼?”把你此時此刻想到的也寫在紙上。

  你生日的那一天正是媽媽受苦的時候,播放生命孕育和誕生的短片。看完短片後你又想到了什麼?請你將此刻想到的寫在紙上。

  請同學來回答問題。希望同學們在我們過生日時,別忘了受苦的媽媽。

  【設計意圖】透過回憶自己的生日場景,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愛,播放生孩子短片,使學生感受到媽媽生我時的艱難,學會,體會父母的偉大,激發學生產生感恩的行為。

  2、說一說,父母給你哪些愛。

  爸爸媽媽不但生我,還養育我,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受到過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愛,有很多事情讓我們感動,讓我們終身難忘。給大家兩分鐘想一想你最難忘的一件事,或最感動的一件事。

  誰願意先來談一談?

  【設計意圖】學生結合自己實際情況,回顧父母對自己的愛。

  3、短片《地震中的母親》

  我們每一位父母都是一樣的,父母有多偉大,請看短片,看完短片,談一談你有什麼感受?

  父母為了我們可以不顧一切,那麼你打算怎樣報答他們呢?

  【設計意圖】感受父母的偉大,激發學生報答父母的急迫心情。

  (三)用實際行動報答父母

  1、故事啟迪《世上最美味的泡麵》

  聽完故事,你有什麼感受?故事的小男孩做的事情對你有什麼幫助?

  關心父母、熱愛父母,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為我們的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設計意圖】榜樣作用,使學生認識到關心父母從小事做起,學會感恩,報答父母。

  2、完成“親情樹”

  課前準備一個“樹”,貼到黑板上。

  請在紙上寫一句話,你想為父母做什麼?或者你能為父母做什麼?表達對家的感情。

  最後請將你寫的紙貼到親情樹上。教師相機找幾個代表性的念一念。

  【設計意圖】透過製作親情樹,讓學生明確自己在家中的責任和義務。

  三、總結

  播放課件

  同學們,讓我們一同回顧一下我們成長的過程,看到這一張張承載著爸爸媽媽對我們愛的照片,聽著那一段段令我們感動的故事,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愛,我們已深深牢記,感謝父母,他們給予你生命,撫養你成人。

  現在請同學們看著自己的家庭照,你還記得你紙上寫的那句話嗎,讓我們看著我們的爸爸媽媽,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和無私的關愛,是他們在一次次牽扶與放手中,讓我們健康成長。讓我們大聲的對他們說出你寫的那句話。

  【設計意圖】回顧成長曆程,達到情感共鳴,使學生再次感受家的溫暖,並學會感恩父母。

  四、拓展

  希望同學們將紙片上寫的事情化作實際行動,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報答父母,感謝父母。請同學們將照片放在胸前,希望同學們永遠將父母放在心上,最後讓我們用這首歌來感謝爸爸媽媽這些年來對我們的愛吧!

  播放《感恩的心》

  【設計意圖】課外延伸,用行動感恩父母和家人。

  板書:我愛我家

  爸爸+媽媽+我=家

政治教學工作計劃 篇2

  寒來暑往間,我們又迎來了一個新的學期。為了更好的完成本學期教學工作。現將本學期工作做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社會生活的資訊化和經濟的全球化,使政治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政治已成為我國對外開放和進行國際交流的重要工具,在基礎教育階段中,政治教育也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透過政治學習,激發學生的興趣,掌握知識,提高口語水平和交際能力,同時又能磨礪意志,陶冶情操,拓寬視野,發展個性。

  二、重點工作

  (一)合理安排教材,因材施教。

  本學期我擔任四年級和六年級的政治教學任務。四年級班容量少,學生基礎比較好。為了今後更好的學習政治,在每堂課上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滲透音標教學。前十週使學生能夠認讀48個音標,後8周在熟悉掌握音標的基礎上練習主動拼讀音標詞。六年級在原有的音標基礎上有所提高,練習書寫部分音標。

  (二)落實教學常規,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1.進一步落實“教學常規”和實施工作。學習常規,學習校內外先進典型,加強檢查督促,使學習常規、實施常規成為自覺行為。

  2.繼續加強集體備課。集體備課是發揮群體優勢,提高備課質量的重要途徑,也是落實教學常規,提高教學效率的必要措施。因此這學期要繼續加強集體備課,做到有計劃、有組織、有目標,有實效。

  (二)重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政治教學工作計劃 篇3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根據本屆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了更有效地搞好政治高一的教學,提高政治課的教學質量,我們高一政治備課組特制定本學期教學計劃:

  一、確立指導思想

  以《課程標準》為教學依據,結合當前教學改革的新形勢,學習和實踐新的教學理念,探索以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學模式。切實提高教學工作和課程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二、確立工作目標

  1.以課本和課程標準為基本,充分研讀考綱,從整體上把握複習的要求。讓學生詳讀教材,記憶和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2.轉變教學觀念,大膽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給予學生以思考和消化的時間和空間。

  3.加強教研,研究高考和高考試題,把熱點與教材知識的有效結合,注重知識的遷移與運用,精選習題,避免陷入題海中。

  4.進行有效的知識落實。把課堂的知識落實做為主渠道,及時進行“章結”、“單元過關”和“月清”。

  5.學生的學科成績在優生率、平均成績和及格率和匹配率上有明顯提升。

  三、教學進度安排

  略

  注:如果遇到法定假日或學校重大活動的安排,會隨時變動,也可能由於實際的授課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出調整。

  四、學情分析和方法措施

  由於這個學期高一班級情況不同,要完成的教學任務也不同故制定以下方法措施,有針對的開展教學工作。

  1、創設典型的情景材料,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促進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理解。

  2、構建學科知識體系,幫助學生整合知識點,進一步夯實基礎知識。

  3、加強練習和解題方法的指導,進一步規範學生的答題習慣,努力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4、結合時政熱點,幫助學生提高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

政治教學工作計劃 篇4

  高中的政治教育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確立時期,三觀的正確確立有助於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小編準備了高三第一學期政治備課組教學工作計劃,希望你喜歡。

  一、學生知識基礎現狀分析:

  透過提問了解到部分學生對課本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的較好,有少政治生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比較高,但絕大部分學生對課本非常生疏,基礎知識較差,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極差。

  二、本學期教學的主要任務及要求:

  1、完成高三全一冊的教學任務、複習高一上下冊和高二的上策;

  2、透過政治常識的學習,使學生初步掌握國家、民主、政黨、民族、宗教、國際關係的有關知識,具備一定的政治思維素質。

  3、透過高一內容的複習,使學生能夠進一步說明常見的經濟現象,提高參與經濟活動的能力。

  4、使學生能夠在首輪複習中打實雙基,一步到位,較熟練地掌握好課本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答題的技巧,初步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繼續完善發展上學期愉快教學方法,充實新的內容,以點帶面,使學生能夠在輕鬆愉快的教學環境中掌握知識。

  2、根據各班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需要與不同的教材內容,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3、採用各種科學方法提高學生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更多的討論,鼓勵學生勇於探討,培養他們的興趣,使他們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4、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指導思想,精講巧練,培養能力。

  5、精選習題,適量佈置作業,既要照顧大多數,又要使尖子生吃的飽,既不加重學生負擔,又能提高教學質量。

  6、認真批改作業,全面掌握教學質量,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培優扶差。

  7、每教完一部分內容都要對學生進行一次檢測,並認真進行教與學的分析,查漏補缺,夯實基礎,章節過關。

  8、加強現代教學手段與政治教學的結合,培養學生的直觀思維,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四、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

  (一)教學難點:

  1、針對高三思想政治課的性質、內容及教學目標的要求,實現知識、能力、思想素質的三統一 ,把其中的理論觀點和理論知識與我國當前的政治生活和學生的思想結合。

  2、根據經濟常識的學科特點確定學生的學習目標,把具體教學內容和課後理解測試以及社會現實的結合。

  3、哲學上冊物質和意識辯證關係原理、唯物辯證法的三個基本觀點的具體運用。

  (二)教學重點:

  1、政治常識第1、2、3、5課,尤其是第3第5課。

  2、經濟常識複習,細、全、熟,夯實基礎。

  3、哲學常識中物質和意識的關係、唯物辯證法的三個基本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