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小樹教學設計

小樹教學設計

小樹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樹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樹教學設計1

  教材簡說:

  課文以孩子的口吻講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的事。非常適宜孩子朗讀,孩子在朗讀中可以潛移默化地受到爺爺愛護小樹行為的感染,從小養成愛護花草樹木的意識。

  一、教學要求:

  1、 認識10個生字,會寫“不 開 四 五”4個字。認識1種筆畫和5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 懂得樹木是人類的朋友,人人都要愛護它。

  二、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12個生字。會寫“了 子 門 月”4個字。認識2個筆畫和4個偏旁部首。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三、課前準備:

  生字詞卡、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方法:

  採取觀察法和發現法。

  五、教學時數:

  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認識十個生字,5個偏旁,理解課文,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引入

  1、 啟發談話:人們為保護樹木做了哪些事?

  2、 揭示課題:爺爺和小樹

  二 自讀課文

  要求:

  1、 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 思考:爺爺為小樹做了什麼?小樹又是如何“報答”爺爺的

  三 檢查朗讀

  1、 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 認識自然段

  3、齊讀。

  四、 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 看圖:小樹在寒風中會說什麼?

  2、認識其中的7個生字;3個偏旁。

  3、爺爺在做什麼?為什麼?

  4、、 理解“暖和的衣裳”指的是什麼?(稻草)為什麼要給小樹包上稻草呢?說明什麼?(爺爺非常愛護小樹)

  5、小樹的心情如何?如果你是小樹,你會說什麼?

  3、 指導朗讀

  五、 學習第三自然段

  回憶第二段的內容、學習過程,學習第三段

  1、看圖:這是什麼季節?小樹有什麼變化?小樹為什麼有這麼大的變化?

  2、小樹又是怎樣幫助爺爺的?

  1、 認識其中的三個生字,1個偏旁。

  2、 理解“綠色的小傘”指的是什麼?為什麼小樹能長得那麼好呢?

  3、指導朗讀。先讀第三段,再讀全文。

  六、擴充套件

  想一想:人們為數木做了什麼?樹又為人們做了什麼?

  七、佈置作業: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給同位聽聽。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生字,認識新筆畫。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做送信遊戲,認讀要求會認的字。

  2、指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鞏固練習

  1、 認記生字(選部件拼字)

  2 、完成課後的“讀讀說說”。

  三、 指導寫字

  1、 認識要掌握的新筆畫

  2、 指導書寫。

  四、 把課文內容表演一下

  五、 拓展練習

  1、 你知道為什麼要保護小樹嗎?

  2、 說說你還知道哪些保護小樹的做法。

  六、再次鞏固生字

  1、 認讀。

  2、 擴詞。

  七、佈置作業:

  把學寫的生字寫一行,每個生字練習口頭組詞。

小樹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能學會演唱歌曲《小樹快長高》;

  2、能用充滿童趣天真的動作進行歌表演;

  3、在聽賞《綠色的小兵》中,用彩筆為荒山新增綠色,體會植樹的快樂和種植樹木的重要,培養保護自然環境的責任感。

  教學重點:

  唱準歌曲中的切分節奏、八分休止節奏。

  教學難點:

  1、學習用輕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

  2、參與《小樹快長高》的歌表演活動。

  教學物件:

  二年級

  教學用具:

  課件、電子琴、圖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1、師生問好,組織教學

  2、聽音樂律動,播放《綠色的祖國》

  3、教師匯入: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三位朋友(多媒體出示三棵小樹圖片)大家觀察一下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絡嗎?

  生:小樹一棵比一棵高。是小樹生長的過程

  師:大家回答的非常好,第一棵小樹它的名字叫作1(do),第二棵剛發芽的小樹是3(mi),長得最高的小樹是5(sol)。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它們吧!

  生:演唱135

  師:大家都記住它們的名字了嗎?老師來考考大家(指樹唱音並板書旋律)

  3501|30|3501|30|生:(參與活動,認識135)

  師:旋律中除了出現了135還出現了什麼音呢?生:休止符

  師:遇到休止符我們該怎樣演唱呢?(學生髮言)師:說的很好,請大家跟著老師的要求做:遇到休止符嘴巴閉上,手指握拳,一起演唱旋律。現在老師給這條旋律加了歌詞,大家來試著唱唱。(學生演唱)3501|30|3501|30|

  小樹小樹,

  快快長高,

  其實這句旋律是一首歌中的歌詞,大家想學嗎?讓我們一起學唱歌曲《小樹快長高》。

  4、板書課題小樹快長高

  二、教授新課

  1、聆聽歌曲《小樹快長高》

  思考:(1)聽聽剛才我們唱的旋律在歌曲中出現了幾次?

  (2)這首歌曲表達的情緒是歡快的還是悲傷的?

  2、再次聆聽

  思考:歌曲中唱到了什麼?

  生:小樹、春風、小鳥、小星星…

  (教師在黑板上貼同學們說出來的景物圖片)

  3、觀看歌譜

  認識歌曲的調號1=D,拍號2/4

  4、學習歌詞

  按節奏朗讀歌詞

  5、學唱歌曲

  A:生隨電子琴輕聲哼唱歌曲

  B:教師範唱歌曲

  C:生加歌詞學唱歌曲

  6、處理歌曲

  思考:

  1、歌曲中的“抱”字出現了幾次?唱的時候時值一樣嗎?

  2、在家裡誰抱過你?感受如何?那麼,帶著這份溫暖來唱一唱歌曲吧!

  3、歌詞中哪句可以讓我們感受到小樹長高了?(啦啦啦)

  過渡語:同學們的歌聲不僅把老師溫暖了,更把小樹也溫暖了,小樹越長越高了,你們開心嗎?除了用歌聲,我們還能用什麼方式來期盼小樹長高?

  7、歌表演《小樹快長高》播放音樂小組自由進行創編表演。

  8、師生隨音樂進行歌表演

  9、畫一畫在《綠色的小兵》的背景音樂下為祖國的荒山添上一份綠色吧!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會了演唱《小樹快長高》,小樹是我們的朋友,讓我們期盼有更多的小樹快快長高,為祖國增添更多的綠色吧!

小樹教學設計3

  一、教材分析

  《爺爺和小樹》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課文。它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視覺、孩子的語言,敘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的親密和諧的關係。冬天,熱心、慈愛的爺爺為小樹禦寒;夏天,懂事、善良的小樹為爺爺遮陽。這是一幅多麼美麗、動人,富有人情味的圖畫。人與樹的關係是親密的,互相幫助,互相關心的;人與自然也應當是和睦相處的,而我們小朋友與小朋友之間更應當互幫互助。

  二、設計意圖

  1、小學1——2年級要認讀生字1600——1800個。同時又要讓學生在起始的閱讀教學中,感受到閱讀課文興趣,因此,本課教學中,力求落實好10個生字以及5個偏旁的教學,同時,把認讀生字放在課文中去理解體會;讓學生在整體的朗讀中,鞏固生字的認讀。力圖很好地體現語文教學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結合。

  2、充分發揮學生合作學習的優勢來解讀課文,認讀生字,掌握偏旁。教學設計中,透過讓學生“說、認、讀、找、比”等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透過質疑、討論,來突破“暖和的衣裳”、“綠色的小傘”這兩個閱讀理解的難點。

  3、運用想象,延伸課外。小學生是最富想象力的。本課富有童趣,從而設計“假如你是小樹,你會說些什麼?”“爺爺和小樹之間會說些什麼?”來啟用學生的思維,充分利用學生平時生活經驗的積累,給小樹加以人物化的想象。本課結束,以樹木對我們人類的作用,作為課外的延伸,從而激發學生熱愛樹木,珍惜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不、開、四、五”四個字。認識1筆畫“乚”和五個偏旁“父、刂、冫、人、灬”。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情感目標:

  (1)培養合作互愛的情感,學會與人共處。

  (2)懂得樹木是人類的朋友,人人都要愛護花木。

  四、教學流程

  一、由圖片引出課題

  1、貼“小樹”請學生用“小樹”一詞說一句完整的話。

  2、貼“爺爺”出示詞語“爺爺”教學生字“爺”(1)比較爺——爸(2)教“父”字頭

  3、在兩幅圖中貼上“和”,齊讀課題。你們想編一個爺爺和小樹之間的故事嗎?

  4、出示圖一、二,讓學生說。(什麼時候,誰在幹什麼?)

  (1)自由說(2)指名說

  看課文是怎麼寫的。

  二、讀通課文

  1、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

  2、同桌互讀,檢查。

  5、出示詞語(請學生讀準“和”兩種讀音,以及“不”的變調)爺爺和小樹暖和不冷了不熱了

  4、齊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

  1、在課文中找到生字,圈出來,讀讀字音,看看你能記住它嗎?你是怎麼記住的?

  2、四人一組合作

  (1)拿出生字卡片互相讀。

  (2)說說用什麼辦法記住生字

  3、教師把生字貼在黑板上,指名上臺說說你認識哪個字?是怎麼記住的?領讀(組詞讀)

  4、師隨機出示新偏旁“刂、冫、人、灬”讓學生認認、讀讀、記記

  四、再讀課文

  1、四人合作一起讀2、比賽,指名小組讀

  五、遊戲“當小小啄木鳥”

  1、師在黑板上帖一棵“流著淚”的小樹,告訴學生,小樹上有許多蟲子,讓學生當啄木鳥醫生給小樹捉蟲。

  2、學生拿出信封裡的畫,樹上的“小蟲”上都有一個生字或偏旁,讀給同桌聽,讀對了,就劃去一條小蟲,看誰捉的小蟲多。

  3、最後老師在黑板上貼出“有笑臉”的小樹

小樹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爺爺和小樹》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課文。它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視覺、孩子的語言,敘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的親密和諧的關係。冬天,熱心、慈愛的爺爺為小樹禦寒;夏天,懂事、善良的小樹為爺爺遮陽。這是一幅多麼美麗、動人,富有人情味的圖畫。人與樹的關係是親密的,互相幫助,互相關心的;人與自然也應當是和睦相處的,而我們小朋友與小朋友之間更應當互幫互助。

  【設計意圖】

  1、小學1~2年級要認讀生字1600~1800個。同時又要讓學生在起始的閱讀教學中,感受到閱讀課文興趣,因此,本課教學中,力求落實好10個生字以及5個偏旁的教學,同時,把認讀生字放在課文中去理解體會;讓學生在整體的朗讀中,鞏固生字的認讀。力圖很好地體現語文教學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結合。

  2、充分發揮學生合作學習的優勢來解讀課文,認讀生字,掌握偏旁。教學設計中,透過讓學生“說、認、讀、找、比”等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透過質疑、討論,來突破“暖和的衣裳”、“綠色的小傘”這兩個閱讀理解的難點。

  3、運用想象,延伸課外。小學生是最富想象力的。本課富有童趣,從而設計“假如你是小樹,你會說些什麼?”“爺爺和小樹之間會說些什麼?”來啟用學生的思維,充分利用學生平時生活經驗的積累,給小樹加以人物化的想象。本課結束,以樹木對我們人類的作用,作為課外的延伸,從而激發學生熱愛樹木,珍惜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⑴ 認識10個生字,會寫“不、開、四、五”四個字。認識1筆畫“乚”和五個偏旁“父、刂、冫、人、灬”。

  ⑵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情感目標:

  ⑴ 培養合作互愛的情感,學會與人共處。

  ⑵ 懂得樹木是人類的朋友,人人都要愛護花木。

  【教材分析】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由圖片引出課題

  1、貼“小樹”:

  請學生用“小樹”一詞說一句完整的話。

  2、貼“爺爺”出示詞語“爺爺”:

  教學生字“爺”:

  ⑴ 比較爺──爸。

  ⑵ 教“父”字頭。

  3、在兩幅圖中貼上“和”,齊讀課題:

  你們想編一個爺爺和小樹之間的故事嗎?

  4、出示圖一、二,讓學生說。(什麼時候,誰在幹什麼?)

  ⑴ 自由說。

  ⑵ 指名說。

  看課文是怎麼寫的。

  二、讀通課文

  1、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

  2、同桌互讀,檢查。

  3、出示詞語(請學生讀準“和”兩種讀音,以及“不”的變調):

  爺爺和小樹 暖和 不冷了 不熱了

  4、齊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

  1、在課文中找到生字,圈出來,讀讀字音,看看你能記住它嗎?你是怎麼記住的?

  2、四人一組合作:

  ⑴ 拿出生字卡片互相讀。

  ⑵ 說說用什麼辦法記住生字。

  3、教師把生字貼在黑板上,指名上臺說說你認識哪個字?是怎麼記住的?領讀(組詞讀)

  4、師隨機出示新偏旁“刂、冫、人、灬”讓學生認認、讀讀、記記

  四、再讀課文

  1、四人合作一起讀。

  2、比賽,指名小組讀。

  五、遊戲“當小小啄木鳥”

  1、師在黑板上帖一棵“流著淚”的小樹,告訴學生,小樹上有許多蟲子,讓學生當啄木鳥醫生給小樹捉蟲。

  2、學生拿出信封裡的畫,樹上的“小蟲”上都有一個生字或偏旁,讀給同桌聽,讀對了,就劃去一條小蟲,看誰捉的小蟲多。

  3、最後老師在黑板上貼出“有笑臉”的小樹。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抽讀生字、偏旁(採用開火車)

  二、初步認識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看看你們發現了什麼?(自由說,及時肯定學生的新發現)

  2、老師也有一個新發現:認識“自然段”。

  3、教師和男女同學合作讀課文三個自然段。

  三、學習課文

  1、出示圖一:

  ⑴ 指名讀相關的句子。

  ⑵ 齊讀第二自然段。

  ⑶ 想想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① “暖和的衣裳”指什麼?

  ② 假如你是小樹,這時你會說什麼?

  ⑷ 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

  2、用同樣的方法學習第三自然段:

  ⑴ 理解“綠色的小樹”。

  ⑵ 讓學生想象,爺爺和小樹之間會說些什麼?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自由讀。

  2、齊讀。

  五、讀讀說說(完成課後作業)

  1、指名說。

  2、挑選你喜歡一個,說一句完整的句子。

  六、我會寫

  1、請學生看田字格里的生字,讀一讀。

  2、師範寫。

  3、學生寫。

  七、課外延伸

  1、人們為了保護樹木做了哪些?

  2、樹木為人類做了哪些?

小樹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鞏固本課的生字,學會寫四個字。

  2.能力目標

  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

  透過朗讀來感悟人與自然的互相幫助,和諧共存。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人

  1.這一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第5課——爺爺和小樹(學生)。誰能把課題念得好聽一點(指名讀課題)。他念得真好,我們也像他一樣,再念一遍。

  (全班齊讀課題。)

  2.上一節課,我們瞭解到,在冬天,小樹一開始——(哭了),是因為——(太冷了),後來小樹——(笑了),是因為——(爺爺給小樹穿上了衣服)。

  那就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冬天發生在爺爺和小樹之間的故事吧。(全班齊讀第一、二自然段。)

  3.過渡:小樹穿上了衣服,不冷了,它快樂地長著。春天到了,小樹長出了嫩嫩的新葉,它多高興呀。小朋友,讓我們把這些綠葉也送上枝頭去吧(遊戲:把樹葉送回家。)

  二、學習新課

  1.過渡:小樹的葉子越長越多,過了幾個月,夏天到了,現在的小樹長成什麼樣了呢?出示圖(指名說)。唉,夏天可真熱呀,熱得我直想躲在家裡不出來,就算出來也要戴上太陽帽,不敢走在太陽底下。你們還記得今年的夏天是怎麼過得嗎?(指名說。)

  2.夏天可真是熱得讓人難熬啊,那爺爺和小剛在幹什麼呢?(出示圖)仔細看看他們的表情,你發現了什麼?(指名說)是呀,他們笑眯眯的,怎麼好像一點兒也不熱呢?快到我們的課本里面去找找答案吧。把你找到的部分自由讀一讀(學生自由讀課文)。

  3.誰已經會讀了?(指名二人讀)這麼熱的夏天,爺爺和丁丁為什麼不熱了呀?再去看一看圖,讀一讀課文,想想你明白了嗎?(自由讀課文。)你們明白了嗎?(指名回答。)

  4.你們再讀一讀這句話,想想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嗎?

  A學生提出問題,誰能幫幫他?(指名說。)

  B老師有一個地方不太明白,你們願意幫幫我嗎?(課文中說到的綠色小傘,老師在圖中找了半天也沒找到,這傘究竟在哪兒呢?)指名說。如果你們也講不清楚,那就在圖上指一指,到底綠色的小傘在哪兒?(你能不能讀一讀這句話呀。)

  5.那你們想想在這把綠色的小傘下,爺爺會想些什麼?說些什麼?還可能做些什麼?(你可以選一樣來說一說)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指名說(啊,你說得真好,就好像你自己也在樹蔭底下一樣,那就請你來讀一讀這兩句話吧,把你的舒服,把你的高興讀出來)看到你讀得這麼高興,我心裡真癢癢,也真想來讀一讀,你們願不願意支援我?如果你覺得我讀得好,可以送給我掌聲,如果你對我的朗讀不滿意的話,你也可以站起來讀。(師範讀加動作。)

  6.你們想讀嗎?可以看著螢幕自己練一練,喜歡加動作的小朋友可以加上動作來讀。(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

  7.小樹看見爺爺和丁丁這麼快樂,它會想些什麼呀?(指名說)這個夏天爺爺很快樂,小樹也很快樂,讓我們也快快樂樂地來讀一讀這兩句話吧(齊讀)。

  8.你們讀得真好聽,現在我有一個小小的願望,你們願意幫我實現嗎?我想聽你們美美地讀一讀整篇課文。(全班齊讀。)

  9.讀了爺爺和小樹的故事,你是喜歡爺爺呢,還是喜歡小樹,或者你既喜歡爺爺又喜歡小樹?為什麼呀?(冬天爺爺給小樹付出了愛,到了夏天小樹回報給了爺爺愛,他們互相幫助,在院子裡快樂的生活。)

  三、課間操。《我家門前一棵樹》

  四、拓展延伸

  1.小院子裡的故事還很多很多,瞧,這又是什麼季節呀?你是從哪裡看出來的?那看這幅圖,你想說什麼呀!(和你的同桌說說)指名說。

  2.講完了春天的故事,那秋天的小樹又怎麼樣了呢?這個故事就留給你們回去講給你們的爸爸媽媽聽。(出示秋天圖。)

  五、複習鞏固

  看到你們學得這麼好,老師有一份禮物要送給你們,瞧,他們來了。誰會讀這些詞語,請你來做小老師帶著大家讀一讀。(卡片讀課外一些詞。)

  六、寫字指導

  1.今天我們還要學寫四個生字,它們是(出示四個生字)你仔細看一看,覺得哪個生字最難寫呢?(隨機教學。)

  2.你有什麼想提醒小朋友要注意的?師範寫。

  3.學生練習寫。

小樹教學設計6

  《爺爺和小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課文以孩子的口吻講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的故事:冬天,爺爺給小樹穿上暖活的衣裳,小樹不冷;夏天,小樹撐開綠色的小傘為爺爺遮涼,爺爺不熱了.表現出人與樹之間的關係的密切,和諧。教學的重點是:認識生字,理解重點詞句和練習朗讀。第一段是總起句,交代“我家門口有一棵小樹”,第二段和第三段是對比描寫,從冬天爺爺給小樹穿衣到夏天小樹為爺爺遮陽這兩個方面敘述人和樹之間的親密關係。兩段的結構方式相同,句式也一樣,教學時,我用重點閱讀其中一段,引導自悟另一段的方法來進行教學。藉助句式:“什麼時候,誰幫誰做什麼。”來弄懂課文。在看圖說話的基礎上,再進行朗讀訓練與指導,使學生在讀正確,讀通順的要求上,能讀出恰當的節奏與重音,然後在各種形式的讀的訓練中,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讀書能力。在課堂操作過程中,我覺得對於第二段的理解與朗讀指導,時間是充裕的,學生能在課內從讀不通順到讀出感情來,足見讀的指導是到位的。在教學第3段的時候,學生能很快地理解內容,並能將朗讀的方法遷移運用於第3段,費時少而收效大。從總的課堂節奏來看,第一課時顯得冗長緩慢,第二課時內容豐富而緊湊。這可能對學生的情況,比如紀律性,表現預計不足,還有老師放手讓學生自讀的無效訓練,導致第一課時有些內容沒按預設的完成。

  反思一:以識字寫字教學為重點。在課文教學時,重視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認識漢字,瞭解字詞的意思,並運用多種方式幫助學生識記漢字。如這個“傘”字的教學,引導學生髮揮想象,再以實物形象幫助識記字形,這符合了學生的認知規律。但是寫字教學的時間,是安排在下課前十幾分鍾呢,還是安排在專門的寫字課來指導比較好,這個問題我也不很清楚。總覺得在一堂課中,寫字的地位並不是非常的突出。

  反思二:以讀好課文為教學目標。重視朗讀與識字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要把讀書的權力交給學生,充分信任學生能讀懂課文,打破老師教閱讀的思路,樹立學生學讀書的意識,尊重學生的想法,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一年級朗讀指導,先聽錄音,然後老師教讀,最後由學生自己讀,這樣讀書效果會更好。學生有個先入為主的概念,一開始給他一個良好的示範,為他順利地讀好課文打下基礎。“教學在借鑑中進步,學生在模仿中成長。”為什麼不發揮老師的模範作用,讓學生獨自在黑暗中摸索呢?

  反思三以培養習慣為重要任務。低年級課堂教學,我一直在努力營造一種活潑生動,動中有序的學習氛圍,但是,如果常規紀律沒抓好,生動會是一句空話。所以對於一年級學生,抓好課堂常規,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至關重要。

  《爺爺和小樹》這篇課文的教學,使我深感到:要使學生有豐厚的語言積累,必須透過多種教法和學法的巧妙結合,使學生在輕鬆的環境中動腦動手,身心愉悅.才能實現尊重兒童,發掘童心,童趣的課程價值.

小樹教學設計7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認識三個偏旁:又、糹、宀。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小樹在春天茁壯成長,體會小樹的堅強以及對小鳥的情意。

  4、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口語表達能力,教育學生要愛護小樹。

  二、教學重、難點

  1、圖文結合,以讀為主,從讀中感受小樹的成長,體會小樹的可愛、堅強。

  2、識記、書寫生字,積累詞彙。

  三、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

  四、教學方法

  情境法、談話法、講授法、朗讀指導法。

  五、課型

  看圖學文

  六、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

  1、教師導言:昨天,我們學了《山青青》這篇課文,欣賞了春天美麗的景色,今天,老師要帶大家走進春天,去認識那一棵棵可愛的小樹。

  2、板書課題:小樹謠(學生齊讀課題)

  3、認識生字“謠”,理解題意:小樹謠即寫小樹的歌謠。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藉助拼音,試讀課文。

  要求:(1)讀通句子;(2)數一數,課文一共有幾小節,標上序號;

  (3)畫出生字。

  2、認讀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生字。

  (2)出示文中生字組成的新詞。

  嫩芽 樹梢 花苞 召喚 狂風 吹不倒 溫暖

  (3)引導學生理解詞義。

  3、朗讀課文。

  (1)指名學生分小節朗讀課文。(學生評議)

  (2)齊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主要是介紹了哪個季節的小樹?

  三、圖文結合,讀懂課文

  1、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看圖,想想課文每一小節主要寫什麼?

  2、同桌合作、交流:把你讀懂的課文內容讀給同桌聽,並告訴你的同桌你從中讀懂了什麼?

  3、指名反饋,引導理解課文,加以朗讀。

  (1)文中有3個小節,你讀了哪一小節課文內容?

  (2)請你讀一讀這一小節,並介紹一下你從中讀懂了什麼?

  (3)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引導理解。

  (4)讀懂文中的關鍵詞句,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①“綠了嫩芽,綠了樹梢。”換一種方式怎麼說?

  ②遷移:“紅了花蕊,紅了花苞。”——“花蕊紅了,花苞紅了。”

  ③第三小節中的“我”、“你”分別指的是誰?

  ④讀第三小節,畫出小樹對小鳥說的話,想一想:小鳥聽了小樹的話,會說些什麼?

  四、總結提升,讀好課文

  1、談話、交流:小朋友們喜歡小樹嗎?為什麼?

  2、教師總結:多麼可愛的小樹,它在這美好的春光裡,開花、長葉,不斷長大。它要讓自己長成大樹,擋住狂風暴雨,讓小鳥們有一個溫暖的家。其實,小樹不僅關心、保護著小鳥,它還讓我們呼吸新鮮空氣,我們更應該好好愛護小樹。

  3、學生有感情地齊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鞏固全文,練習背誦

  1、分節指名讀課文。

  2、男、女比賽讀課文。

  3、教師指導學生表演讀課文。

  4、出示教學掛圖,圖文結合,練習背誦。

  二、識記生字,積累詞彙

  1、開火車讀要求認識的生字,並練習口頭組詞。

  2、引導積累、運用詞彙。

  (1)指名讀“詞語花籃”中的四個詞語。

  (2)練習用“溫暖”說一句話。

  三、指導書寫生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八個生字。

  2、指名讀字,並加以擴詞,引導理解字義。

  3、教師邊講演邊板演生字。

  4、學生仿寫,教師巡視。

  5、作業展示,評議。

  四、佈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2 小樹謠

  嫩芽 花蕊

  綠 紅

  樹梢 花苞

  等小樹 大樹(小鳥築巢)

小樹教學設計8

  課題:11小樹死因調查報告

  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1.理解文章內容,弄清文章的結構,說說各部分的聯絡。

  2.樹立環保意識。

  3.理解調查報告是什麼?

  教學重點: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弄清這篇調查報告各部分的內容,以及 它們之間的聯絡。

  教學難點:讓學生知道調查報告的意義,教會學生如何利用提到的方 法蒐集、分析、處理資訊。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1.談話引入: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可是我們應該謹記:在享

  受生活得同時,一定要注意保護好我們的生存環境,你看,春天枝繁葉茂的小樹,到了盛夏卻枯萎了,這是什麼原因呢?走進課文,相信你一定會找到原因的

  2.板書課題:小樹死因調查報告

  解讀課題意思

  二、自主學習,整體感知

  自由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瞭解主要內容。 課文一共分幾部分?各個部分都寫了什麼內容?(原因 調查 分析 結論 建議)

  三、細讀課文,理解感悟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找出兩個表示作者心情的詞語 高興 奇怪)

  (1)指名朗讀,讀後評議。引導:讀出高興的語氣和疑問句。

  (2)作者高興什麼? 又奇怪什麼?找出有關的句子,指明朗讀。 春天(發芽、長滿綠葉) 夏天(枯萎、木棍、剩下半截)

  (3)有感情地讀出情感變化。

  (二)學習“調查”部分。

  不僅作者感到奇怪,我們也很奇怪,一起看看作者是怎樣進行調查的?

  默讀“調查”部分

  (1)作者用什麼方法調查的?步量法

  (2)透過調查小作者有什麼發現?請畫出這部分課文中表示數字 的詞語。

  (3)小組討論:透過小作者的調查,你發現了什麼問題?

  (三)默讀“分析”部分。

  小組討論:作者進行了哪些方面的分析?

  (1)說說國槐樹有什麼特點這些小樹在正常情況下應該生長得怎樣,為什麼?

  (2)然而,實際卻比正常情況多死了三十三棵,這說明什麼?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小樹是非正常死亡的

  (3)小樹生長的不利因素是什麼?

  (四)自由朗讀“結論”部分

  1.說說小樹非正常死亡的原因。

  2.作者得出了什麼結論?這個結論正確嗎?為什麼

  3.小組合作朗讀這部分內容,注意要讀得具有說服力。

  (五)學習“建議”部分,體會意義

  1.齊讀。作者提出了哪些建議?你還有什麼好的建議和措施來保護綠化成果?

  四、回顧全文,總結方法

  1、學習了的這一課,我們知道了什麼是調查報告、如何寫調查報告了。說一說,寫調查報告的步驟有哪些?

  2.你受到了什麼啟發嗎?

  六、當堂練習

  本課的練習冊一、二、四題。

  七、拓展實踐

  咱們班的衛生經常打掃的不徹底,保持的也不樂觀。同學們在課餘時間寫份調查報告。

小樹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認識10個生字和立刀旁、兩點水、四點底、人字頭四個偏旁。

  2.情感目標

  能讀通課文,讀懂讀好課文第1---2自然段。

  3.情感目標

  初步感受樹木是人類的朋友,人人要愛護它們。

  教學重點

  認識10個生字,讀懂讀好課文第2自然段。

  課前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

  1.看圖談話揭題:出示爺爺圖,問:他是誰?和爺爺打聲招呼,板書:爺爺,讀讀“爺爺”這個詞;出示小樹圖,問:他又是誰?和小樹也打聲招呼,板書:小樹,板書:和。

  2.讀課題。

  3.質疑:爺爺是老人,小樹是一種植物,把他們放在一起,你們想到了什麼?有什麼問題嗎?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1.自學課文,問:碰到不會讀的字怎麼辦?

  2.檢查自學。

  (1)說說課文大意:小朋友會讀這個故事了,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故事嗎?(同桌說說故事大意。)

  (2)自由讀讀生字。

  (3)解決難讀的字,集體正音(隨機)。

  (4)小老師帶讀生字。

  (5)指名讀課文,評議。

  三、指導讀懂課文第1、2自然段

  1.自由讀讀第二自然段。

  2.指導觀察課文插圖。

  (1)說一說:冬天到了,小朋友有什麼感覺?小樹有什麼變化?它也會感到怎麼樣?(出示小樹冷得發抖的圖)小樹冷得怎麼樣?它會說些什麼?小樹冷成這樣,你們說怎麼辦呢?(指名說)把這句話找出來讀一讀。

  (2)指導學習句子:冬天到了,爺爺給小樹穿上暖和的衣裳。

  請小朋友讀讀句子,看看課文裡的插圖,找找看暖和的衣裳在哪兒?理解暖和的衣裳就是小樹身上綁的稻草。

  問:爺爺給小樹穿上了衣裳,小樹怎麼樣了?(出示課文插圖)從圖上哪裡看出來?請把這句話找出來讀一讀。

  (3)指導學習句子:小樹不冷了。

  4.練習想象說話:如果你就是這棵小樹,冬天,樹葉落光了,在寒風中光著身子會怎麼樣,閉上眼睛做做看,爺爺給你穿上了衣裳,現在你感覺怎樣?請你們讀讀這段話,把你剛才的感覺說出來。(冬天到了,爺爺給小樹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樹不冷了,高興地說(?)

  5.討論:你們覺得爺爺怎麼樣?(隨機板書)

  6.指導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過渡引出課文第一自然段:課文中講的這棵小樹在哪裡呢?

  7.指導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1)學生找到這句話。

  (2)讀讀這句話。

  存疑:冬天,爺爺給小樹帶來了溫暖,到了夏天,小樹給爺爺做了什麼呢?我們下節課學習。

  四、課中操:我家門前一棵樹

  春天到,天氣暖,秋天到,天氣涼,

  樹哥哥,穿新衣。樹哥哥落葉飄。

  爺爺給它來上肥,爺爺給它掃落葉,

  樹哥哥點頭笑。樹哥哥把手招。

  夏天到,天氣熱,冬天到,天氣冷,

  樹哥哥綠蔭蔭。樹哥哥有點冷。

  撐開大傘把陽遮,爺爺給它穿棉衣,

  爺爺樂得哈哈笑。樹哥哥真暖和。

  五、鞏固生字

  1.拼字遊戲:把“熱、冷、到、傘”分別拆成兩部分組成拼盤,請學生把字拼起來,同時還要學四個新偏旁。

  2.開小火車讀讀其他幾個生字。

  3.聯絡生活學生字:小朋友,這些生字在平時的生活中你們有沒有看到過、聽到過或用到過?

  4.讀新詞,豐富詞彙:把剛才學生說的一些新詞儲存在電腦裡,並寫在樹上,讓學生邊讀新詞邊種樹。

小樹教學設計10

  一、講故事匯入新課

  小朋友,你們喜歡聽故事嗎?現在老師就給你們講個故事好不好?故事講的是有一個爺爺種了很多很多的樹,他天天給小樹澆水施肥,小樹漸漸長大了。眼看冬天來臨了,北風呼呼地颳著,小樹在寒風中瑟瑟發抖,還不停地哆嗦著說:“好冷呀,好冷。”爺爺聽見了不慌不忙地說:“別急別急,我來給你穿衣服。”小樹不冷了。夏天到了,太陽火辣辣地炙烤著大地,爺爺熱得汗流浹背,還不停地扇著扇子。小樹見了,關心地說:“爺爺,爺爺,快到樹蔭底下涼快涼快吧。”爺爺不熱了,笑了,小樹笑了,我也笑了。

  這個故事好聽嗎?它已經被編書的叔叔阿姨編到書裡面了,小朋友想不想讀?(想)但是小朋友在讀課文的時候會碰到很多的生字寶寶,小朋友有信心克服嗎?下面請小朋友自己讀讀、學學這些生字寶寶,呆會兒我們來做摘果子游戲。

  二、遊戲識字

  (貼果子圖)生字寶寶很害羞,都藏到蘋果裡面去了,在跟小朋友捉迷藏呢。

  那隻要小朋友能叫出生字寶寶的名字,能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這個蘋果就屬於你,比一比誰摘的蘋果最多。

  (啟發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例如:加一加,減一減,編字迷,編兒歌,講故事等)

  三、研讀課文

  1、第二自然段

  我們已經順利通過了生字這一關,來祝賀一下,現在小朋友們讀課文肯定容易多了。請小朋友自由地讀讀課文,並找出哪一段是寫爺爺關心小樹的?指明讀。

  ⑴冬天到了,天氣會怎麼樣?北風呼嘯,雪花紛紛揚揚地飄下來,這時候,小朋友會穿什麼衣服?

  ⑵此時的小樹已落光了葉子,光禿禿地站在那裡。他會怎麼做,又會說些什麼話呢?誰來做做小樹,演一演,誰來做做北風、雪花。

  ⑶寒風中的小樹真的很冷呀,我們該怎麼辦?好心的爺爺聽懂了小樹說的話,瞧!他笑咪咪地走過來了,爺爺來幹什麼?(看圖說)

  ⑷爺爺給小樹穿的衣裳是很暖和的,讓我們透過朗讀把這暖和讀出來。(指名讀──比賽讀)

  ⑸小朋友都喜歡當演員嗎?(喜歡)那我們把這個故事演一演。(請三名同學分別演爺爺、小樹、寒風)

  演後採訪:小樹你在寒風中覺得怎麼樣?

  爺爺給你穿上衣服後你又覺得怎麼樣?你有什麼話想對爺爺說嗎?

  2、第三自然段

  冬天,爺爺給小樹穿上暖和的衣服,小樹不冷了。夏天裡,小樹又會為爺爺做什麼事呢?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第三段。

  ⑴夏天到了,小樹變得怎麼樣?(指導生說出:樹葉茂盛,鬱鬱蔥蔥,像一把傘等等)

  ⑵爺爺在這樣的樹蔭下,一邊喝茶,一邊扇扇子,覺得怎麼樣?這時候爺爺會說什麼話呢?

  ⑶指導朗讀,讓我們把爺爺的涼快透過朗讀讀出來。

  四、總結

  冬天裡,爺爺給小樹穿上衣服,小樹不冷了。夏天,小樹為爺爺撐開小傘,爺爺不熱了,爺爺還會為小樹做什麼?小樹還會為爺爺做什麼?

  所以人和樹的關係可密切了。爺爺保護了小樹,小樹就能茁壯成長,為人們做很多事情。像有些小朋友在小花園裡亂搖小樹,這是不對的。小樹會疼的,多少我們不僅要像爺爺那樣保護小樹,也要愛護學校裡的一草一木,使我們生活的環境更美。

小樹教學設計1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和立刀旁、兩點水、四點底、人字頭四個偏旁。

  2、能讀通課文,讀懂讀好課文第1、2自然段。

  3、初步感受樹木是人類的朋友,人人要愛護它們。

  【教學重點】 認識10個生字,讀懂讀好課文第2自然段。

  【課前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看圖談話揭題:出示爺爺圖,問:他是誰?和爺爺打聲招呼,板書:爺爺,讀讀“爺爺”這個詞;出示小樹圖,問:他又是誰?和小樹也打聲招呼,板書:小樹,板書:和。

  2、讀課題。

  3、質疑:爺爺是老人,小樹是一種植物,把他們放在一起,你們想到了什麼?有什麼問題嗎?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1、自學課文,問:碰到不會讀的字怎麼辦?

  2、檢查自學。

  ⑴ 說說課文大意:小朋友會讀這個故事了,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故事嗎?(同桌說說故事大意。)

  ⑵ 自由讀讀生字。

  ⑶ 解決難讀的字,集體正音(隨機)。

  ⑷ 小老師帶讀生字。

  ⑸ 指名讀課文,評議。

  三、指導讀懂課文第1、2自然段

  1、自由讀讀第二自然段。

  2、指導觀察課文插圖。

  ⑴ 說一說:冬天到了,小朋友有什麼感覺?小樹有什麼變化?它也會感到怎麼樣?(出示小樹冷得發抖的圖)小樹冷得怎麼樣?它會說些什麼?小樹冷成這樣,你們說怎麼辦呢?(指名說)把這句話找出來讀一讀。

  ⑵ 指導學習句子:冬天到了,爺爺給小樹穿上暖和的衣裳。

  請小朋友讀讀句子,看看課文裡的插圖,找找看暖和的衣裳在哪兒?理解暖和的衣裳就是小樹身上綁的稻草。

  問:爺爺給小樹穿上了衣裳,小樹怎麼樣了?(出示課文插圖)從圖上哪裡看出來?請把這句話找出來讀一讀。

  ⑶ 指導學習句子:小樹不冷了。

  4、練習想象說話:如果你就是這棵小樹,冬天,樹葉落光了,在寒風中光著身子會怎麼樣,閉上眼睛做做看,爺爺給你穿上了衣裳,現在你感覺怎樣?請你們讀讀這段話,把你剛才的感覺說出來。(冬天到了,爺爺給小樹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樹不冷了,高興地說(?)

  5、討論:你們覺得爺爺怎麼樣?(隨機板書)

  6、指導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過渡引出課文第一自然段:課文中講的這棵小樹在哪裡呢?

  7、指導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⑴ 學生找到這句話。

  ⑵ 讀讀這句話。

  存疑:冬天,爺爺給小樹帶來了溫暖,到了夏天,小樹給爺爺做了什麼呢?我們下節課學習。

  四、課中操:我家門前一棵樹

  春天到,天氣暖, 秋天到,天氣涼,

  樹哥哥,穿新衣。 樹哥哥,落葉飄。

  爺爺給它來上肥, 爺爺給它掃落葉,

  樹哥哥點頭笑。 樹哥哥把手招。

  夏天到,天氣熱, 冬天到,天氣冷,

  樹哥哥綠蔭蔭。 樹哥哥有點冷。

  撐開大傘把陽遮, 爺爺給它穿棉衣,

  爺爺樂得哈哈笑。 樹哥哥真暖和。

  五、鞏固生字

  1、拼字遊戲:把“熱、冷、到、傘”分別拆成兩部分組成拼盤,請學生把字拼起來,同時還要學四個新偏旁。

  2、開小火車讀讀其他幾個生字。

  3、聯絡生活學生字:小朋友,這些生字在平時的生活中你們有沒有看到過、聽到過或用到過?

  4、讀新詞,豐富詞彙:把剛才學生說的一些新詞儲存在電腦裡,並寫在樹上,讓學生邊讀新詞邊種樹。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鞏固本課的生字,學會寫四個字。

  2、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透過朗讀來感悟人與自然的互相幫助,和諧共存。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人

  1、這一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第5課──爺爺和小樹(學生)。誰能把課題念得好聽一點(指名讀課題)。他念得真好,我們也像他一樣,再念一遍。

  (全班齊讀課題。)

  2、上一節課,我們瞭解到,在冬天,小樹一開始──(哭了),是因為──(太冷了),後來小樹──(笑了),是因為──(爺爺給小樹穿上了衣服)。

  那就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冬天發生在爺爺和小樹之間的故事吧。(全班齊讀第一、二自然段。)

  3、過渡:小樹穿上了衣服,不冷了,它快樂地長著。春天到了,小樹長出了嫩嫩的新葉,它多高興呀。小朋友,讓我們把這些綠葉也送上枝頭去吧(遊戲:把樹葉送回家。)

  二、學習新課

  1、過渡:小樹的葉子越長越多,過了幾個月,夏天到了,現在的小樹長成什麼樣了呢?出示圖(指名說)。唉,夏天可真熱呀,熱得我直想躲在家裡不出來,就算出來也要戴上太陽帽,不敢走在太陽底下。你們還記得今年的夏天是怎麼過得嗎?(指名說。)

  2、夏天可真是熱得讓人難熬啊,那爺爺和小剛在幹什麼呢?(出示圖)仔細看看他們的表情,你發現了什麼?(指名說)是呀,他們笑眯眯的,怎麼好像一點兒也不熱呢?快到我們的課本里面去找找答案吧。把你找到的`部分自由讀一讀(學生自由讀課文)。

  3、誰已經會讀了?(指名二人讀)這麼熱的夏天,爺爺和丁丁為什麼不熱了呀?再去看一看圖,讀一讀課文,想想你明白了嗎?(自由讀課文。)你們明白了嗎?(指名回答。)

  4、你們再讀一讀這句話,想想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嗎?

  ⑴ 學生提出問題,誰能幫幫他?(指名說。)

  ⑵ 老師有一個地方不太明白,你們願意幫幫我嗎?(課文中說到的綠色小傘,老師在圖中找了半天也沒找到,這傘究竟在哪兒呢?)指名說。如果你們也講不清楚,那就在圖上指一指,到底綠色的小傘在哪兒?(你能不能讀一讀這句話呀。)

  5、那你們想想在這把綠色的小傘下,爺爺會想些什麼?說些什麼?還可能做些什麼?(你可以選一樣來說一說)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指名說(啊,你說得真好,就好像你自己也在樹蔭底下一樣,那就請你來讀一讀這兩句話吧,把你的舒服,把你的高興讀出來)看到你讀得這麼高興,我心裡真癢癢,也真想來讀一讀,你們願不願意支援我?如果你覺得我讀得好,可以送給我掌聲,如果你對我的朗讀不滿意的話,你也可以站起來讀。(師範讀加動作。)

  6、你們想讀嗎?可以看著螢幕自己練一練,喜歡加動作的小朋友可以加上動作來讀。(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

  7、小樹看見爺爺和丁丁這麼快樂,它會想些什麼呀?(指名說)這個夏天爺爺很快樂,小樹也很快樂,讓我們也快快樂樂地來讀一讀這兩句話吧(齊讀)。

  8、你們讀得真好聽,現在我有一個小小的願望,你們願意幫我實現嗎?我想聽你們美美地讀一讀整篇課文。(全班齊讀。)

  9、讀了爺爺和小樹的故事,你是喜歡爺爺呢,還是喜歡小樹,或者你既喜歡爺爺又喜歡小樹?為什麼呀?(冬天爺爺給小樹付出了愛,到了夏天小樹回報給了爺爺愛,他們互相幫助,在院子裡快樂的生活。)

  三、課間操:《我家門前一棵樹》

  四、拓展延伸

  1、小院子裡的故事還很多很多,瞧,這又是什麼季節呀?你是從哪裡看出來的?那看這幅圖,你想說什麼呀!(和你的同桌說說)指名說。

  2、講完了春天的故事,那秋天的小樹又怎麼樣了呢?這個故事就留給你們回去講給你們的爸爸媽媽聽。(出示秋天圖。)

  五、複習鞏固

  看到你們學得這麼好,老師有一份禮物要送給你們,瞧,他們來了。誰會讀這些詞語,請你來做小老師帶著大家讀一讀。(卡片讀課外一些詞。)

  六、寫字指導

  1、今天我們還要學寫四個生字,它們是(出示四個生字)你仔細看一看,覺得哪個生字最難寫呢?(隨機教學。)

  2、你有什麼想提醒小朋友要注意的?師範寫。

  3、學生練習寫。

小樹教學設計12

  活動目標:

  1、能助跑跨跳寬度為30-40釐米的平面障礙。

  2、掌握用力蹬地、展腿、落地屈膝的動作要領。

  3、感受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掌握助跑跨跳的動作要領。

  活動準備:

  1、長布條一根、接力棒做成的小樹若干根、墊子2塊、小旗一面、紙箱2個。

  2、音樂《彩虹的微笑》、《彩虹的約定》

  活動過程:

  (一)玩遊戲,做熱身活動。

  師:小朋友們好,喜歡玩遊戲嗎?我們來玩一個“魔法布”遊戲。

  (幼兒站在佈下隨布左右移動、彎腰、跳躍、蹲起等動作,來熱身。)

  (二)玩“魔法布”,掌握跨跳技能。

  1、原地跨跳“魔法布”,熟練應用原地跨跳技能。

  師:魔法布又要考驗大家的跨跳本領了,大家能不能跨過去?將布條展開寬30釐米放在地上,引導小朋友一個一個左右跨跳練習。

  師:大家跳得很輕鬆,下面魔法布又要變了,它要變寬了,大家還能跳過去嗎?(魔法布增加到40釐米寬,幼兒加力跨跳依次練習,增強跨跳能力。)

  2、迫著跳“魔法布”,幼兒學習掌握助跑跨跳技能。

  師:魔法布要出大招了,大家敢不敢迎接挑戰?魔法布要移動起來,讓大家追著它跳。先請一個小朋友來試一試。教師指導動作要領,幼兒分組練習。

  (三)創設遊戲情境,鞏固所學技能。

  1、創設“幫熊大熊二種小樹”情境,激發遊戲興趣。

  師:大家長本領了,真牛!連熊大熊二都聽說了。他們看想請大家幫個忙,你們願意嗎?原來,光頭強趁熊大熊二冬眠的時候把山坡上的樹全砍光了,春天來了,正是種樹的好時節,熊大熊二想把小山坡重新種上樹,他們想請小朋友來幫幫忙,這個忙我們幫不幫?

  2、介紹遊戲場地,示範遊戲玩法。

  找小朋友(或是教師)示範,先跨過小河,再爬過山坡,再種樹。

  請孩子們依次練習。

  3、幼兒比賽“種小樹”。

  (1)教師交代遊戲規則,男女兩組幼兒種樹,教師重點觀察、指導幼兒用力蹬地、展腿、屈膝落地的動作,督促幼兒遵守遊戲規則。

  (2)教師小結。

  (四)放鬆運動。

  教師引導幼兒做放鬆活動。

  (五)教師指導幼兒整理活動材料,收放整齊。

小樹教學設計13

  一、激趣,揭題。

  1、出示一棵樹圖讓學生觀察,說話。

  你看到了什麼?(看到了一棵小樹。)出示詞語小樹

  2、小樹旁邊還有一個人,是誰呢?爺爺,注意輕聲。好,你們來看看,爺爺的爺和哪個字長的很像?父字頭長的最像.那麼,爺爺是誰啊?爸爸的爸爸是爺爺。原來爸爸的爸爸是爺爺,怪不得他們長的很像,那麼地方不同呢?爺的下半部分像什麼呢?

  3、那麼小樹是什麼啊?是人還是動物?

  4、今天我們來學學爺爺和植物樹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5、師出示課題《爺爺和小樹》,請學生讀準“爺爺”。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爺爺和小樹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我們來讀讀課文。

  (一)初讀課文劃出生字。

  大家自由讀課文,把生字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劃出來,然後藉助拼音讀讀。

  一邊畫一邊讀,做完的舉手告訴老師。

  (二)自主識字。

  1、大家看,在這一片綠色的大森林裡,生長著許多小樹,小樹上的這些字,你認識了嗎?自己藉助拼音讀讀這些字,看看你能認識多少。

  2、好了,現在我請一位小朋友來當小老師,請其他小朋友跟著他讀一讀這些生字!抽領讀。(爺、棵、到、給、穿、暖、冷、開、傘、熱)。

  3、說說自己的識字方法,並選擇好的方法,向全班介紹。師隨機進行偏旁教學。

  誰能說說冬天太陽照下來是什麼感覺?

  暖:很暖和所以和太陽有關的是日字旁。太陽暖暖地照下來,小朋友心裡多快樂啊!右邊的部分像個愛字。

  冷:下雨了,水弄到身上冷冷的,所以是兩點水旁。

  熱:夏天好熱,我們會流汗,所以這個字下面就有了這4點底。

  傘:上面的那個人是傘面,那一豎就是傘柄。

  那讓我們一同來撐傘吧。生讀生字.

  4、在小朋友認字時,拼音寶寶幫了我們的大忙,現在拼音寶寶要走了,你還能認出這些字來嗎?指名讀一讀。小火車開起來。

  (三)感受課文

  1、課文有幾段。指導學生標自然段的方法。

  2、指名分段讀課文。學生評議

  3、感知課文主要內容:讀了這篇課文,又聽小朋友們讀了一遍。我想說:爺爺對小樹真好啊!小朋友你們想說什麼呢?

  三、細讀課文,理解句子。

  (一)學習第一段

  1、這棵小樹在哪兒呢?出示第一段,請小朋友讀一讀。

  2、自己練習讀。指名讀。

  3、你能像這樣用上“我家門口有……”說話嗎?

  4、再讀課文第一段。

  (二)學習課文第二段。

  1、(課件演示冬天的情景),北風呼呼地刮,你發現小樹在寒風裡怎麼樣了呢,為什麼?小樹在寒風裡會說些什麼呢?

  2、爺爺聽懂了小樹的話。你看爺爺做了什麼?指名讀句子。

  3、暖和的衣裳是什麼?看看圖,說說“暖和的衣裳”指什麼?是可以保暖的衣服?有什麼用?你還知道暖和的……?

  4、請小朋友想一想,這時候小樹會對爺爺說什麼話?

  5、板書:穿衣,不冷。

  6、指導讀第二段,讀出爺爺的關心和小樹的高興。

  7、是呀,爺爺給小樹穿上了暖和的衣裳,給小樹帶來的溫暖。小樹過得可快樂了。它會怎麼感謝爺爺呢,我們下一節課繼續學習。

  四、寫字:指導書寫“不”字。

  1、出示帶田格中的“不”字,看電腦中書寫的筆順,書空一遍。

  2、學生觀察重點筆畫的位置,老師範寫:第二筆撇在豎中線右邊一點起筆。第三筆豎寫在豎中線上,上邊出一點小頭。最後一筆“點”要與左邊的撇對稱。

  3、學生獨立書寫,寫後與範字進行比較。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4、展示學生書寫的“不”字,進行評改。

小樹教學設計14

  教材簡說

  課文以孩子的口吻講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的事:家門口一棵小樹。冬天,爺爺為小樹禦寒;夏天,小樹為爺爺遮陽。人與樹之間的關係多麼親密、和諧。課文是以孩子的口吻寫的,非常適宜孩子朗讀。學生在朗讀中,可以潛移默化地受到爺爺保護小樹的行為的感染,從小養成愛護花草樹木的意識。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理解重點詞語和練習朗讀。

  學習目標

  1、認識10個字,會寫4個字。認識筆畫豎彎,和父字旁,立刀旁,兩點水,四點底4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懂得樹木是人類的朋友,人人都要愛護它。

  課前準備

  1、學生自制生的卡片一副。

  2、課文插圖兩張。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揭題

  1、師: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新課文,請同學們認真看老師寫課題。(板書:爺爺和小樹。)

  2、學生讀題目後,教學“爺”,誰能記住爺?

  3、出示:“爸爸──爺爺”學生觀察後,說說你有什麼發現?

  (讀音上:第二個字都讀輕聲。字形上:都有“父”字頭,學習偏旁“父”字頭。你還知道哪些父字頭的字?)

  4、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過渡:帶著你們的問題,走進課文。

  二、初讀

  1、大聲自由地讀課文,提示:遇到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拼一拼,也可以問問同學、老師,把生字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

  2、學習生字詞。

  ⑴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詞:一棵、到了、給、穿上、暖和、爺爺、不冷、撐開小、小傘、小熱。

  ①自己拼拼讀讀。

  ②小老師帶讀,並說說讀時要注意什麼?(“穿”是翹舌音,“冷”後鼻音,“傘”是平舌音,“暖和”的“和”不要讀成“he”)

  ③小組裡說說你是怎麼記住這些生字的?並選擇好的方法,向全班介紹。教師隨機進行偏旁教學。教學新偏旁:“刂”、“穴”、“兩點水”“……”

  ⑵遊戲:玩卡片。

  ①同桌互玩:你考我,我幫你。

  ②擺長龍:師讀一個,學生擺一張卡片。

  3、指導寫字:“不、開”:

  ⑴指導學生觀察這兩個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書空“不、開”的筆順,先描再獨立寫二個。

  ⑵同桌比比,誰寫得好。

  三、再讀

  1、同桌互相對讀課文,比一比誰讀的好。

  2、分自然段指名讀。

  ⑴講解“自然段”:這篇課文和前面的課文不一樣,出現了自然段。(另起一行,前面空兩格的為一自然段)

  ⑵標出自然段序號:大家找找,課文有幾個自然段,給他們標上。

  ⑶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注意:生字讀音,難讀的句子可多讀幾遍)。

  四、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交流:你讀懂了什麼?

  2、指導朗讀,注意停頓。

  3、用“我家門口有……”說話。

  小結:這棵家門口的小樹和爺爺會發生什麼故事呢?我們下節課學習。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1、出示生字詞:齊讀──開火車讀。(可以在學生讀的過程中結合複習生字,如:“熱”的偏旁是什麼?誰能用“給”說一句話?“冷”的反義詞是什麼?“開”的筆畫怎麼寫?)

  2、猜一猜:樹上結果子。(棵)爸爸老了一柱柺杖(爺)

小樹教學設計15

  【教學目的】

  1、認識10個字,會寫“不、開”。認識偏旁“人、刂、灬、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認識10個字,指導“不、開”的書寫。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爺爺和小樹的故事,開啟書,自己讀一遍課文,看看這些字你都會認了嗎?一邊讀一邊牢牢地記在心裡。

  2、按自然段讀:老師讀第一自然段,男生讀第二自然段,女生讀第三自然段。

  3、導語:你們看這棵小樹長得多好呀!那你們知道嗎?樹葉下面可藏著許多秘密呢!誰願意揭開秘密?

  二、新課:

  1、師將深色葉子翻開(書上詞)

  小傘、爺爺、撐開、穿上、暖和、一棵樹、冷熱、給我、來到

  ⑴兩人互讀:誰有不正確的及時幫他糾正。

  ⑵請學生當小老師,會讀哪個就帶著大家讀哪個。

  2、這些詞裡有咱們這節課要認的10個字,他們也在樹葉下面藏著呢,快看看都是誰?

  傘、爺、棵、到、冷、熱、給、開、穿、暖

  ⑴你都認識他們嗎?自己快認一認。

  ⑵指名當小老師,帶讀這些字。

  ⑶重點字挑出來,再讀,“爺、到、冷、熱、傘”認識“父、人、刂、灬、冫”偏旁。

  ⑷透過圖,用基因識字的方法講解“父”:古時候,兒子犯錯了,爸爸教訓兒子的時候,手裡要拿著一根棍子,就是父。“爺”的下面部分好象是腿骨彎曲的樣子。

  還學了哪個字有“父”?(爸)擴字:爹、斧、釜

  3、遊戲:試試誰的反應快!

  將本課要認的字發給學生(兩人一組,一組一個字)

  學生說字,拿這個字的學生站起來,帶讀。

  4、兩人一組用字組詞,再說一句話。

  5、朗讀課文,把這些字記住。

  6、我會寫。

  “不”:

  ⑴觀察:有幾筆寫成?

  ⑵每一筆是什麼?

  ⑶觀察每筆的位置。

  ⑷師範寫。

  ⑸生描紅筆順,再獨立寫一個字。

  “開”學生自己觀察自己寫。

  三、練習

  聽老師說詞或句子,有今天學的哪個字,請你把它挑出來。

  暖風、暖氣、暖洋洋

  冬天到了,天氣冷了。

  我有一把漂亮的雨傘。

  熱水、熱氣、熱毛巾

  小紅送給我一支鉛筆。

  開車、開門、開燈、開啟

  教室門口有一棵樹。

  我扶爺爺過馬路。

  穿衣、穿戴、穿鞋、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