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二年級上冊語文《坐井觀天》教學設計模板(通用5篇)

二年級上冊語文《坐井觀天》教學設計

二年級上冊語文《坐井觀天》教學設計模板(通用5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年級上冊語文《坐井觀天》教學設計模板(通用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二年級上冊語文《坐井觀天》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沿”等三個生字,會寫“信”等8個生字,理解“坐井觀天”、“無邊無際”等成語的意思。

  2、技能目標:能運用新學的八個生字組詞。

  3、情感目標:透過學習“坐井觀天”的故事,讓學生懂得學習和做事都要眼界開闊,不能目光短淺。

  二、教學重點

  認識3個字,會寫8個字,並組詞。

  三、教學難點

  理解“坐井觀天”和“無邊無際”的意思。

  四、教學準備

  1、課文插圖若干張。

  2、自制生字卡片、詞語卡片。

  3、準備人手一張田字格的書寫紙。

  4、課前佈置學生帶字典。

  五、課型

  新授課

  六、課時

  兩課時,本節課是第一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匯入

  今天,我們將學習一個新的故事,名字叫“坐井觀天”。(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並提示課題意思:坐在井裡看天。)

  (二)、初讀課文,畫出生字

  學生齊讀課文,把不認識的生字畫出來。

  (三)、教師指導,認讀生字

  1、出示“井”的插圖,瞭解“井沿”指得是什麼地方,認識“沿”。

  2、透過查字典,理解成語“無邊無際”的意思,認識“際”。

  3、透過分析“信”的字形特點,認識“信”。

  (四)、寫字指導

  1、出示本課生字卡片,鞏固認讀生字。

  (教師提示並板書寫好字的五個秘訣:看、描、寫、評、改。)

  2、讓學生看:前六個生字有何共同特點(左右結構)?書寫時應該注意什麼(左窄右寬)?

  3、教師講解並範寫。

  1)、寫“沿”字,注意右上方與“幾”字不同。

  2)、寫“際”字,左邊要注意雙耳旁是兩筆完成,耳朵要寫得高而窄;右邊是“二、小”。

  3)、寫“還”字,要注意是半包圍結構,筆順規則:先寫“不”,再寫、。

  4、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5、公開表揚寫得好的同學,同時指出哪個字沒寫漂亮。

  7、學生仔細修改。

  (五)、鞏固生字:給八個組詞。

  (六)、課堂小結

  這一節課,我們認識了三個生字,會寫了八個字,並學了八個生字的組詞;理解了成語“坐井觀天”和“無邊無際”的意思。

  (七)、作業設計

  1、抄寫本課八個生字。

  2、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長聽,並給向家長請教:為什麼做人不能坐井觀天?

  八、板書設計

  坐井觀天

  沿、際、信、抬、蛙、錯、答、還

  井沿、天際、相信、抬頭、青蛙、錯誤、回答、還有

  寫好字的秘訣:看、描、寫、評、改

  二年級上冊語文《坐井觀天》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8個字。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3、發揮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學過程:

  一、遊戲匯入,激發學習興趣

  1、根據要求,做遊戲“紙筒看黑板”。

  師ppt:遊戲規則:

(1)左手把紙筒放在左眼處

(2)右手捂住右眼。

(3)頭不能移動,直視前方。

  師:透過紙筒,你看到的黑板是什麼樣子的?拿下紙筒,再看看你剛才看過的地方。你看出了什麼?

  過渡語:同學們,透過紙筒,我們發現,視角不同,看到的範圍也就不同了。

  今天,有一隻小青蛙,坐在了一口井中,仰望天空,它眼中的藍天又變成了什麼樣子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3.坐井觀天》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瞭解脈絡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找找課文有幾個段落。

  (2)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哪兩個小動物?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呢?

  2、學生反饋。(板書:爭論天的大小)

  過渡:這位同學概括簡單明瞭,以後我們也要學習他這種概括課文的方法。

  3、師:小鳥和青蛙在爭論天的大小,那小鳥和青蛙在井的什麼位置進行爭論的?你從文中的那句話知道的呢?

  5、青蛙在哪裡?誰來給老師擺一擺?小鳥又在哪裡呢?

  三、學習課文、深入體會

  1、透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小鳥和青蛙在井沿上發生了爭論,那他們是怎樣爭論的?文中出現了幾次對話?請你們再次默讀課文,用橫線畫出他們的對話。

  2、小朋友們認真讀書的樣子特別可愛,老師願意分享你們豐收的喜悅,誰來說一說,小鳥和青蛙之間發生了幾次對話?。

  學習第一次對話:

  師:他們的對話可有趣啦!請小朋友自由朗讀第1次對話,(課件出示)誰想讀一讀?

  指導朗讀。理解:小鳥飛了多遠啊?一百多里有多遠呢?

  學習第二次對話:

  3、師:小朋友們,讀得真投入,小鳥和青蛙的對話真精彩,下面我們來學習第二次對話。看看小鳥和青蛙又說了什麼?(誰來讀?)

  (1)、大話是什麼話?你說過大話嗎?你看青蛙多麼自信,它說小鳥在吹牛呢?讓我們來讀一讀這句話。文中青蛙為什麼說小鳥說了大話呢?

  (2)、小鳥是怎麼來反駁青蛙的呢?天有多大?讓我們來學習第二個生字?無邊無際是什麼意思?

  出示圖片練說:小鳥飛呀飛,飛過,飛過,還沒有看到天的邊。

  教師引讀:天真是無邊無際,大得很哪!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3)現實生活中還有什麼是無邊無際的?這些都是無邊無際的,大得很呢!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句話。

  (4)、同學們讀得可真棒,下面你能用因為……所以……的句式來說一說嗎?

  學習第三次對話:

  4、師:學到這裡,大家都已明白,到底是誰錯了?可自以為是的青蛙還和小鳥爭論不休,請小朋友自由讀第三次對話,邊讀邊想,青蛙和小鳥為什麼笑?

  (1)、誰來讀一讀,真不錯,青蛙為什麼笑了?它是多麼的自以為是啊!他是多麼的愚蠢啊!讓我們來讀一讀。

  小鳥為什麼笑了?是啊!小鳥見識多廣,誠懇地勸告青蛙,希望青蛙能改變它的看法,讓我們來讀一讀。

  (2)、師:同學們,我們都知道是青蛙錯了,可它自以為是以為是自己對了,要怎樣才能讓青蛙知道自己錯了呢?(跳出來,讓小鳥帶他到處走一走)

  (3)、師:對,眼見為實,青蛙真的從井口跳了出來,讓小鳥帶他到處走一走它會看到什麼?它自己對小鳥說些什麼?(生練說)

  這還是一隻的青蛙。

  師:小朋友們的想象真豐富,語言真優美,相信你們能用朗讀表達自己的感受,讓我們有滋有味地齊讀第三次對話。

  四、學寫生字。

  1、讀完了三次對話,下面我們來學習寫生字。出示生字:沿

  2、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沿字有什麼特別?

  二年級上冊語文《坐井觀天》教學設計3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九個生字,理解“井沿”“大話”“無邊無際”等詞語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理解“坐井觀天”這個成語故事的意思。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讀準“沿”字的音,掌握“觀、際、答、弄”四個字的字形。

  教學難點:

  理解這個成語故事的意思。

  教學準備:

  能活動的掛圖、玻璃板、投影儀或生字卡片。每個學生準備一張16開的白紙。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題解題

  (一)談話導題:

  今天咱們來學習第六課坐井觀天(教師邊說邊板書課題。)

  (二)學生齊讀課題後教師提出下列問題:

  “坐井觀天”中的“觀”字是什麼意思?“坐井觀天”又是什麼意思?課文中是寫誰坐井觀天?結果怎樣?(啟發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初讀課文,暫不討論。)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一)讓學生藉助拼音小聲自讀課文,邊讀邊想:

  這篇課文分為幾個自然段。

  (二)提問:

  青蛙與小鳥共有幾次對話。

  三、分段學習課文

  (一)讀第一自然段,說說這段有幾句話。

  1、青蛙坐在什麼地方?(教師板書:青蛙、井裡。並把剪好的一隻青蛙的圖片貼在黑板上放大了的插圖上的井底。)

  2、小鳥從哪兒飛來?落在什麼地方?(教師板書:小鳥、天上。並把剪好的小鳥圖片貼在插圖中的井沿上。)

  3、什麼地方是井沿?(沿,就是邊。井沿,就是井口的邊沿。教師指著插圖中的那口井來講解。)

  (二)青蛙和小鳥一共有幾次對話?(3次)

  1、學習它們的第一次對話。

  (1)青蛙問小鳥什麼了?(指導朗讀,要讀出問話的語氣。)

  (2)小鳥是怎麼回答的?小鳥為什麼要從天上飛下來,落在井沿上?(小鳥飛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來找點水渴。)

  (3)小鳥說“我飛了一百多里”說明什麼?(說明天很大很大。)

  2、學習第二次對話。

  (1)青蛙聽了小鳥的話又說什麼了?(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青蛙說的話,要讀出不相信的語氣。)

  (2)青蛙說小鳥說“大話”,這“大話”指的是什麼?(說小鳥的話是吹牛的話,是不符合實際的話。)

  (3)青蛙認為天有多大?認為天只有井口大。

  (4)“弄錯”是什麼意思?(是搞錯的意思)。什麼叫“無邊無際?”(“際”是靠邊的或分界的地方,也就是邊際,“無際”就是沒有邊際,“無邊無際”在本課是形容天很大,沒有邊際。)

  3、學習第三次對話。

  (1)讓學生小聲自讀六、七兩個自然段。

  (2)青蛙聽了小鳥的話後是什麼表情?這裡的“笑了”是什麼意思?(嘲笑)

  (3)青蛙說自己不會弄錯的原因是什麼?(天天坐在井裡,一抬頭就能看見天。)

  (4)小鳥為什麼“也笑了”?小鳥這時心裡會想些什麼?它是怎樣勸告青蛙的?(教師指導朗讀小鳥說的話,要表現出既覺得青蛙可笑,又仍然很耐心,很誠懇。)

  (5)假如青蛙真的從井底跳出來,(教師邊說邊把插圖上的青蛙圖片從井底移到井外來。)看看天,它會發現什麼?會怎麼說呢?(啟發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

  4、讓學生齊讀課文,讀後提問。

  在對天有多大這個問題上,青蛙和小鳥各是什麼看法?它們的看法為什麼會不同?(引導學生認識到小鳥是在天空中飛翔,所以它看到的天確實是無邊無際的;而青蛙天天坐在井底,它的目光受到限制,它也只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天空。)

  5、小結。

  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透過學習這篇課文我們懂得了什麼道理?(啟發和引導學生認識到青蛙天天坐在井裡,它目光狹小,所見有限,還盲目自信、自以為正確,不肯接受小鳥的幫助,這是不對的。我們要學會全面看問題,要接受別人的正確意見。)

  6、戴上青蛙、小鳥的頭飾,分角色朗讀課文。

  注意讀出青蛙、小鳥對話時的不同語氣。

  四、佈置作業

  (一)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把“坐井觀天”這個故事講給家長聽。

  第二課時

  一、指名朗讀課文

  二、學習生字

  (一)學習“觀”字。(教師板書:觀guān)

  1、“觀”字是什麼結構的字?

  2、“觀”字是什麼意思?“坐井觀天”怎樣解釋?

  3、用“觀”字組詞。

  (二)學習“沿”字。

  (教師板書:沿yán)

  1、“沿”字的聲母、韻母各是什麼?是第幾聲?

  2、“沿”字是什麼意思?“井沿”是指井的哪一部分?

  (三)學習“別”字。(教師板書:別bié)

  1、“別說大話了”,“別”字在本課的意思是表示禁止、勸阻,跟“不要”的意思相同。

  2、怎樣記住“別”字的字形?

  3、用“別”字組兩個詞。

  (四)學習“際”字。(教師板書:際jì)

  1、請同學們數一數,“際”字是由幾畫寫成的?

  2、結合課文講講“際”字的意思。

  3、用“無邊無際”說一句話。

  (五)學習“抬”字。(教師板書:抬tái)

  1、說說“抬”字的左邊、右邊各是什麼?

  2、請同學們做一做“抬頭”的動作。

  3、用“抬”字組詞。

  (六)學習“信”字。(教師板書:信xìn)

  1、說說“信”字是怎樣寫的?

  2、“信”字在本課是什麼意思?

  3、用“信”字還可以組成哪些詞?

  (七)學習“答”字。(教師板書:答dá)

  1、“答”字是什麼結構的字?

  2、與“答”字意思相反的詞是什麼?(問)

  3、用“答”字組詞。

  (八)學習“百”字。(教師板書:百bāi)

  1、仔細看一看,“百”字是我們學過的哪個字多一橫?

  2、“百”字在本課是指數目,除了可以組“一百”這個詞以外,還可以組哪些詞?

  (九)學習“弄”字。(教師板書:弄nòng)

  1、你打算用什麼方法記住“弄”字的字形?

  2、“弄”字在本課是什麼意思?

  三、鞏固

  (一)做猜字遊戲。

  (二)你能從字形結構上給這課的九個生字歸類嗎?(觀、沿、別、際、抬、信這六個字是左右結構的字,答、百、弄這三個字是上下結構的。)

  四、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觀、際、答、弄”四個字。(教師在玻璃板上寫這四個字,用投影儀映出。)

  (一)“觀”字的左半部是“又”字的變形,“捺”變成“點”。

  (二)“際”字的左耳旁中的“阝”要寫得稍小一些,不要超過田字格中的“橫中線”。

  (三)“答”字上面是竹字頭,不要寫成草字頭,寫時,竹字頭只佔田字格上半格的二分之一。

  (四)“弄”字的下半部“廾”,不要寫成“開”,第五筆“一”要寫得稍長些,還要注意“起筆”在“橫中線”下,“收筆”寫在“橫中線”上。(壓在“橫中線上”)

  (五)指導學生寫字頭(教師桌間巡視、指導)。

  五、綜合練習

  (一)讀卡片上的生字、口頭擴詞。

  (二)寫生字,每個字寫兩個,組一個詞。

  二年級上冊語文《坐井觀天》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10個生字,拓展“兩翼”教材中的10個生字正確書寫“井、觀”2個生字。

  2、能分角色朗讀青蛙和小鳥的對話,培養學生的美讀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一主兩翼”教材中的20個生字,正確書寫“井、觀”2個生字。

  2、分角色感情朗讀青蛙和小鳥的對話。

  三、教學過程

  (一)積累成語,激趣匯入

  《坐井觀天》整體識字課

  1、齊讀《你讀我誦》中的《成語(一)》、《成語(二)》,不認識的字用“ ”圈出來,藉助拼音多讀幾遍。

  2、男女生對對讀。

  3、成語釋義讀。

  4、解題引入新課,用“三點圖釋法”指導書寫“井、觀”2個字。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1、初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坐井觀天》整體識字課

  2、用“ ”圈出本課生字,同桌合作學習,認識生字。

  3、檢測識字。(a字卡檢測、b遊戲闖關、c隨文識字……)

  (三)再讀課文,訓練朗讀。

  1、批註課文中青蛙和小鳥的幾次對話內容。

  2、分角色朗讀對話,訓練不同標點符號句子的讀法。

  3、用我們積累的成語評價一下青蛙和小鳥。

  (四)背誦成語。

  1、多種形式讀成語。

  2、挑戰背誦,獎勵評價。

  四、板書設計

  12坐井觀天

  版畫 詞卡

  五、佈置作業

  練習規範書寫生字:“井、觀”。

  二年級上冊語文《坐井觀天》教學設計5

  教材分析:

  《坐井觀天》是統編教材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圍繞著“怎樣看問題,怎樣想問題”這個專題安排了三篇課文。《坐井觀天》是一則寓言故事,也是本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個故事透過青蛙和小鳥三次對話展開,第一次對話寫小鳥回答青蛙的問題,第二次對話是小鳥和青蛙對天的大小的`爭論,第三次對話是小鳥勸青蛙跳出井口來看看,才知道天到底有多大。透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知事物,要看得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10個會認的生字,會寫“井、觀、沿、話”等8個生字。

  2.鞏固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初步瞭解故事所闡明的道理。

  3.思維拓展,練習說話,能展開想象續編故事。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難點:正確理解“坐井觀天”的含義,能聯絡生活實際瞭解哪些是坐井觀天的行為。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有趣的故事。這個故事的名字叫“坐井觀天”。

  什麼是“井”呢?(圖片出示)

  就是以前人們取水的深洞。

  (圖片出示“井”字的演變過程)為了防止人們取水時掉進去,人們會在旁邊打上架子,這就是周圍是井欄的木條。最早的“井”字中間還有一個點表示井水所在的地方。經過幾千年的演變,到楷書時,“井”字又沒有了中間的那一點,成了我們現在見到的“井”字。現在它和我們學習的哪個字很像呢?“開”

  今天,我們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隻坐在井裡的青蛙。它坐在井裡幹什麼呢?請再讀課題找出答案。

  “觀”就是看的意思,還有哪些字也表示“看”?(瞧、瞅)“觀”還可以組什麼詞?學習書寫“觀”字,這是一個左右結構的字,可以用換一換,加一加等方法識記。書寫時注意“又”字的變化,“見”的第一筆豎要壓在豎中線上。

  (設計意圖:首先從引導學生理解課題開始進入學習,讓學生學會從課題中搜集資訊幫助學習。在對“井”這個指事字演變過程的展示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順勢過渡到對“觀”字的學習,透過對字義的理解,到字形的分析,再到書寫的指導完成課題中出現的生字的學習。)

  二、創設情境,走進故事

  (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全班齊讀。

  學習“沿”,井沿在哪裡?誰來指一指?是井的哪一部分呢?(井的邊上)(在課件圖中井沿的位置用紅色標出)

  井的邊上叫井沿,桌子的邊上叫什麼?河的邊上叫什麼?床的邊上叫什麼?(邊出示圖片邊引導學生說)

  老師把這口井“搬到”了我們教室裡,誰能讓小鳥飛落在井沿上?請一名同學將小鳥貼在準確的位置上。

  (設計意圖:透過課件中井沿的位置的標註讓學生理解“沿”的意思,再透過圖片出示,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地說出“桌沿”、“河沿”、“床沿”等詞語,然後,用“貼出小鳥的位置”檢驗學生對“沿”字的理解。這樣的隨文識字,讓生字學習在語境中完成。字不離詞,詞不離句,邊識邊悟,既能激發學生的識字學習興趣,也能使生字的學習紮實有效。)

  三、初讀故事,整體感知

  看到飛來的小鳥,青蛙很有禮貌地與它打了招呼,聊了起來。他們聊了什麼呢?

  出示朗讀要求:

  請藉助拼音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用“——”畫出青蛙說的話,用“~~”畫出小鳥說的話。

  學生彙報。(課件出示青蛙和小鳥的三次對話。)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不同標記畫出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既是對課文內容的梳理,也是為下面對三次對話的學習的準備。)

  四、分角色讀,理解對話

  1.學習第一次對話。

  分角色朗讀第一次對話。

  理解“一百多里”。我們學校的操場一圈有兩百多米,一百多里就是要圍著這樣的操場跑上兩百多圈。假如你是小鳥,你飛了一百多里後會是什麼感覺?請帶著你的感受再讀一讀小鳥的這句話吧!

  小結:青蛙聽小鳥說飛了一百多里,一點兒也不相信,它是怎麼說的?

  2.學習第二次對話。

  指名讀青蛙的話。(只出示青蛙說的第一句話)

  理解“大話”。什麼樣的話是大話呢?(吹牛、誇張、不切實際)

  於是,青蛙和小鳥爭吵了起來,誰也不讓誰,它們在爭論什麼呢?請自由讀讀它們的第二次對話,找出答案。

  青蛙的觀點是什麼?它眼中的天是什麼樣?

  學習“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還用飛那麼遠嗎?”(這是一個反問句,就是用疑問的句式表達肯定的觀點。指導讀出不相信的語氣。)

  3.學習第三次對話。

  聽了對方的話,青蛙和小鳥都笑了,為什麼?(出示第三次對話)

  它們都認為自己說的對。青蛙的笑是對小鳥的話不以為然。小鳥的笑在笑話青蛙,並再一次強調青蛙弄錯了。

  它們的說法為什麼不一樣呢?那麼你認為誰說得對?

  我們來玩個小遊戲好不好?請同學把書卷成圓筒狀,告訴老師你都看到了什麼?(強調“一部分”,你只看到了一部分,那小青蛙會看到什麼呢?天的一部分)井壁擋住了青蛙的視線,所以他只看到天的一部分,就認為天只有井口那麼大,誰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小青蛙呢?(目光狹窄、自以為是)我們也把這樣的人,稱為“井底之蛙”。

  (設計意圖:在第三次對話的學習中,用一個小遊戲讓學生來感受青蛙和小鳥的說法為什麼會不一樣更加直觀。)

  五、拓展想象,續編故事:

  假如有一天,青蛙真的跳出水井,它會看到什麼?說些什麼呢?試著說一說吧。

  青蛙鼓足了勇氣,跳了出來。它看見……

  它說:“……”

  (設計意圖:適當運用文字中的留白,讓學生嘗試表達,是對學生說話練習的訓練。學生能夠在原文的基礎上想象和推測,運用對課文的理解續編故事,說明他們讀懂了這則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