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計劃> 幼兒園小班春季教學計劃

幼兒園小班春季教學計劃

幼兒園小班春季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決定著教學內容總的方向和總的結構,並對有關學校的教學、教育活動,生產勞動和課外活動校外活動等各方面作出全面安排,具體規定一定學校的學科設定、各門學科的教學順序、教學時數以及各種活動等。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春季教學計劃,一起來看一下吧。

  幼兒園小班春季教學計劃篇一

  加強2-3歲幼兒保教工作的研究,初步形成學前教育整體、系統、科學管理幼兒一體化的格局,已成為當前學前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根據幼兒園工作計劃,結合新《綱要》的要求及我班課題計劃,並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我們確立了新的發展目標。在實際工作中,我們重點要做好我班的課題研究工作(行為習的培養),我班的幼兒都是新入園的孩子,作為老師我們應充分利用這段時間,為幼兒提供多元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注重多元智慧的開發教育。因此,我班將制定教學計劃如下:

  一、本班情況分析:

  (一)幼兒情況:這學期小 小班的幼兒都是新入園的幼兒並且年齡都在三歲以下。新入園的孩子情緒不穩定,他們對新環境不熟悉,有的幼兒哭鬧現象嚴重。這個年齡段的幼兒與親人的情感依戀是很正常的,又是很重要的。因此,老師就要象媽媽一樣去抱抱他、逗逗她、和他說話、與他玩耍,在濃濃的親情中讓幼兒健康成長。

  (二)幼兒人數:全班人數25人,平均年齡在二歲至三歲之間。

  (三)教師情況分析及分工合作:

  教師情況:在教學中兩名教師要積極配合起帶頭作用,創班級特色,要注重家園聯絡,並能利用家長資源來協助園裡及班級的工作。教師要關注班級幼兒的語言發展、認知方面的開發,負責開展教學內容有:小 小班五大領域的教學。能主動參與思考研究主題活動,注重幼兒的個別差異,鼓勵幼兒參與體育活動,協助幼兒發展大腦功能,注重身體、運動智慧的開發。

  二:教育教學方面

  2~3歲幼兒發展特點是生長髮育快,但動作協調性差;處在口語發展的關鍵期,自我意識開始萌芽;直覺行動思維,情緒不穩定。根據託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區域活動應體現分散、自由、自主、寬鬆等特點,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徵,我們將幼兒的區域活動和常規教育滲透到教育教學的五大領域中,將教學劃分為:健康、語言、數學、科學、藝術。

  (一)、 健康:

  1、激發幼兒上幼兒園的積極情感,適應幼兒園有規律的生活,學習秩序,體驗集體生活的快樂。

  2、初步認識日常用品,養成良好的進餐,飲食,睡眠,盥洗,遊戲,排便等習慣,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讓幼兒瞭解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認識身體的主要器官名稱,瞭解其主要功能及最基本的保護方法。樂於接受預防接種及疾病治療,並學習保護自己。

  4、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願意並能愉快地參加體育活動,發展幼兒基本的活動技能和身體素質,動作協調,靈活。

  (二)、 語言:

  1、能學習說普通話,逐漸發準易錯音。

  2、注意安靜地聽別人講話,能用簡短完整得語句表達自己的願望。學會使用禮貌用語。

  3、願意和別人交談,能用簡短完整語句表達自己的願望。學會使用禮貌用語。

  4、樂意聽老師講述故事和朗誦兒歌,能初步理解作品的主要內容。能獨立地朗誦兒歌。

  (三)、數學:

  (1)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興趣。

  (2)透過多種感官感知的方法,引導幼兒觀察周圍事物,學習按物體的名稱或某種特徵(顏色,大小等)進行分類。

  (3)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遊戲中簡單的問題。

  (4)喜歡擺弄操作材料,能在老師的幫助下,按要求拿取,擺放操作材料。

  (5)學習按物體的量的差異進行4以內物體的排序。

  (6)認識最基本的數量關係,對物體進行初步的比較。

  (四)、科學

  1、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願意接觸大自然。

  2、學習感受大自然的美,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3、能對自己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4、培養幼兒初步動手動腦,探索問題。

  5、學習感受與周圍環境接觸的愉快情感,願意與成人,同伴分享和交流。

  6、對感知活動有興趣,初步學習運用感官認識事物。

  (五)、藝術:藝術領域包括美術教育和音樂教育兩部分內容。

  美工:

  1、關注周圍美好事物,願意欣賞作品。

  2、喜歡美工活動,並在美工活動中有愉快的體驗。

  3、初步學會正確的握筆方法和作畫姿勢。

  4、在活動後,培養幼兒整理自己的繪畫用具,養成良好的繪畫常規,逐漸到願意主動地整理。

  5、認識紙、筆、剪刀等多種繪畫,手工工具和材料,初步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

  6、初步學會撕紙盒貼上的方法,學會用膠棒貼上一些簡單的物體形象。

  7、能用簡單的線條,色彩表現自己熟悉的事物。

  8、能分辨幾種不同的顏色,願意用自己喜歡的顏色作畫。 音樂:

  1、能初步按音樂的節拍,喜歡用肢體作簡單的律動。

  2、培養對音準與節奏的初步認識,體驗音樂活動的興趣。

  3、學會用正確的姿勢,自然的聲音歌唱。

  4、學會欣賞音樂,舞蹈的興趣安靜,專心地聽音樂。

  跟老師聽音樂做動作:點頭、彎腰真好玩聽音樂做動作,踢踢腿、轉一轉、跳一跳。和老師做的一樣美

  (六)、 社會

  1、新生入園穩定其情緒,幫助熟悉幼兒園的環境,能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

  2、樂意與人交往,保持愉快的情緒,與同伴一起參加 集體活動和遊戲。

  3、願意學習力所能及的消失,不怕困難。

  4、養成基本的個人衛生和公共衛生習慣。

  5、具有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和品德。

  6、懂得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7、培養幼兒在參與各項活動中能有自信心。

  三、教研課題:

  我班幼兒的年齡小,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就非常重要,因此,我班的課題研究定為《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

  1、 為幼兒提供一個安全豐富有序探索的環境,讓幼兒喜歡幼兒園。

  2、 能夠安靜進餐、午休,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良好習慣。

  3、 樂意嘗試運用多種技能和多種材料創造性地表現美的事物,並積極參與。

  4、 能和小夥伴友好的相處,不打架、不罵人。養成良好的盥洗習慣。能對社群及周圍環境進行觀察並能夠操作。

  5、 集體活動時,幼兒能夠較安靜的聽講,不隨便下位置,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6、 初步瞭解一些自然現象及它們之間的關係,渴望去探究。

  7、能關心愛護周圍環境,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8、建立適宜區域活動的常規,適時、適度、適量地投放不同層次的活動。

  四、安全工作:

  1、 教師應認真做好晨檢工作,認真做到一摸,二看,三問、四查。

  2、 教育幼兒友好相處,不打人,不罵人,不抓人,不咬人,玩玩具時不爭搶,互相謙讓。

  3、 加強安全教育,避免觸電,摔傷,燙傷、吃錯藥、走失等事故的發生。

  4、 定期或不定期每月對外大型玩具進行檢查,及時維修,養護。。

  5、 教育幼兒不帶危險品進幼兒園。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五、衛生保健工作

  1、培養幼兒飯前便後洗手的好習慣。

  2、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衛生習慣。

  3、教育幼兒自己吃飯,能夠安靜的進餐,並保持桌面、地面衛生,不掉飯粒。

  4、培養幼兒良好的午休習慣,有正確的睡眠姿勢。

  5、培養幼兒良好的大小便習慣,能主動入廁。

  6、透過參與多種多樣的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養成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情感。

  7、 提醒幼兒多喝水,並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

  六,日常生活:

  抓住每日生活中的點滴,將安全教育、德育、教學、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滲透在日常生活中

  幼兒園小班春季教學計劃篇二

  新學期新氣象,新的學期也要有新的計劃,為了工作更好的進行,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需要,制定的工作計劃如下:我們班是蒙氏班所以以蒙臺梭利教育理念為主,展開教育教學活動,一切以幼兒的發展為中心,為幼兒創設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依據蒙氏理念對班級環境進行創設,豐富幼兒的.活動區域,為幼兒設計更加豐富的蒙氏延伸教具和活動材料。堅持不懈的進行分割槽教育,把蒙氏教育滲透到分割槽活動中,透過教師的示範,幼兒練習的形式掌握多種材料的操作方法。

  在教學活動中儘量的關注到每一位幼兒,在課前做充分準備,教學內容要生動有趣,盡多的以遊戲的形式呈現,同時也加強對幼兒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鼓勵幼兒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如:舞蹈、美術等興趣班,激發幼兒的智力,培養德智體多方面的興趣。在學習方面更加註重幼兒聽、說、讀、寫等能力的培養為幼兒的大班學習打下基礎。

  經過中班上學期的學習每一位幼兒都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對園內開展的各項活動充滿興趣,對數字數量、圖形、顏色、形狀、大小等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並能認讀簡單的常見漢字,但是也有許多不足之處,如:許多幼兒的握筆姿勢需要糾正,在工作中不能安靜下來,課堂活動中紀律性不強,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待加強,數學活動開展不夠,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較弱。

  在家園聯絡方面,真誠的對待每一位家長,經常與他們交流對孩子教育方面的看法,儘量滿足家長們提出的每一個合理要求,問題出現第一時間與家長聯絡,共同探討解決方法,讓每一位家長滿意。

  在保育方面,讓幼兒積極的參加學校組織開展的各項體育活動,增強幼兒的體制,豐富幼兒的體育活動內容,做到每日午飯後散步,課間活動時進行“日光浴”,呼吸新鮮空氣。在日常生活中,教幼兒樹立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在生活衛生方面,幼兒餐前洗手意識不強,有的幼兒習慣什麼東西都往嘴裡面放,在不好意思時愛咬手指等這些不良的習慣都有待改進,讓他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