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反思(精選6篇)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反思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反思(精選6篇)

  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反思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反思(精選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反思1

  有人說,一堂好的語文課,存在三種境界。第一種佳境:“人在課中,課在人中。”第二種佳境:“人如其課,課如其人。”第三種佳境 :“人即是課,課即是人。”細細回味此次教學基本功比賽課——《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勉強也只能算是第一種境界。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節選自丁肇中的一份報告,是一篇漫談式的議論文。文章的結構層次是常見的議論文模式: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思路清晰,邏輯縝密。因此,我緊緊圍繞本 文的論證思路設計教學過程。教學本課之路雖已走過,但我有必要重新審視自己留下的腳印,得以教學反思如下:

  一、豐富認識,集思廣益

  我反覆研讀教材,深入理解教輔資料。因為課堂教學重在準備,做到有備而教。“備”不但要教材、備重點難點、備 教學方法,更應該備學生。在備課過程中我們準備得越充分,在課堂中應對意料之外問題的把握就越大。不斷豐富自己,是語文教師將課上得輕鬆自如的必要階段。

  此外,一節成功的課,無疑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在備課過程中,我時時徵求同行的意見,尤其是在試講的時候,林志雄主任高屋建瓴,從宏觀上把握,提出了許多寶貴的建議;語文組的老師從不同的角度提出許多改進的地方,從細節上耐心指導,每 個環節都認真推敲,使本課生色不少。所以一節好的課一定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二、精心設計,突出重點

  作者開門見山提出了論題:“中國學生應該怎樣學習自然科學?”全文就是圍繞著這個論題進行論述的。作者在文章第二自然段闡明自己的觀點,學習自然科學應該要有格物致知精神(即實驗),因此如何“領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內涵及其在科學上的重要作 用”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我在安排教學環節時設計了“揭示題意(釋題)”,旨在讓學生理解格物致知在文中的真正含義。因為我認為儒家所說的“格物致知”是虛的,它主要是指精神方面,適用於社會科學研究,因為萬物可給人以啟迪,可陶冶人的情操;而丁教授所賦予的“格物致知”的新的含義,它是實的,主要是指科學實驗,指靠實踐來發現事物的真相,從而讓學生初步明確了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作用。

  文章運用事實論據 ,言之有據,剖之有理,有力的論證了文章論點,而且靈活地運用各種論證方法。因此在研讀課文中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作者圍繞問題進行幾個方面的分析?舉了哪些事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這裡是文章“分析問題”的主陣地,也是突出本課教學重點的最好途徑。這個問題既涵蓋了對文中三個事實論據的分析,也讓學生掌握了各種論證方法在文中的表達效果,經過教師引導、學生分析、自主回答、概括歸納,收到預期的效果。

  三、凸現亮點,學科滲透

  時間的長短並不是課上得好壞的關鍵,關鍵是在確定的時間裡你怎樣展示了你的課堂。因此,我大膽利用物理實驗(生雞蛋在等量的清水和鹽水中的不同反應)來匯入新課,達到“課伊始,趣亦生”的效果;同時,在拓展延伸環節利用多媒體演示“伽利略—— 自由落體實驗”來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促動學生對學習和生活例子的發掘,不但能讓課堂多出一些亮麗的瞬間,也加深了學生對文字的解讀,同時也注重學科與學科之間的滲透。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對於學生而言,閱讀首先得鑽進去,但文字的字數有限,從文字中折射出來的內涵、價值才是無限的。

  四、樂中思定,不足之處

  一是對課堂環節掌握還不夠熟練。在開課前由 於自己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備課及課件上,但卻沒有系統的把整節課的內容和幻燈 片的連線在腦海裡多次回顧,熟記。導致在上課時有些環節的連線顯得很生疏,不夠自然;過渡也顯得生硬,銜接不夠緊湊。。

  二是課堂語言還不夠精練。教師的課堂語言要走向精練,需要經過不斷地打磨。因為廢話只會降低語文教師的教學水準,只會告訴他 人你內心世界的貧乏。本人的教學語言還有待繼續錘鍊,使之言簡意賅。

  三是沒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當碰到學生在課堂上不想回答問題或回答問題聲音很小時,如何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課堂走向活躍與和諧,還需認真的思索,不斷完善課堂上的各個細節。

  語文課堂,一個永遠呼喚教師課堂魅力的舞臺。它最能展示一名教師的知識素養和精神風采了。語文教師應當身配利劍,以深刻獨到的思想為質,以精彩暢達的語言為鋒,舞出世間最美的劍花。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反思2

  之前,學生已學過講讀課文《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已有一定的基礎。另外學習小組由分工,有合作,有記錄員,就不存在思考題太多使學生沒辦法一下子把五個問題合作完成這一問題,當然也要根據學生情況而定,如果學生缺乏合作探究的能力也可把合作探究中的問題分兩次完成。除了在合作探究時忘了讓點評小組進行點評這個環節不足外.另外一個就是張雪同學在接受採訪時說到“高才低能”這個有語病的詞時,李老師本想著在張雪同學說完之後給予糾正.可當時張雪同學被採訪時那種氣氛包圍著,滿臉的喜悅,因而她沒有及時糾正,事後想這是對的,這也是作為老師不可忽視的地方。

  今後,我們每一位教師要認真反思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為,探究先進的教學模式、教學策略和課堂結構.把課堂的主體地位和學習過程還給學生,真正體現課堂教學的價值和作用.讓課堂教學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反思3

  對於九年級學生來說,議論文的閱讀,重點是把握和學習作者說理的技巧,弄清作者說理的思維層次,讓學生在接受文字特點的同時,使自己的思維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並形成學生自己的能力,強調學會運用,強調聯絡自己的學習實際。因此,教學中,我從具體的事例入手,讓學生感知課文,引導他們發現並抓住提綱性的語句,然後經過討論、分析,並對文章特點作精要的概括,使學生學有所獲。同時,將“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引導學生切實感受富有實驗精神、創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覺培養“格物致知”的精神,爭做一個注重實踐,有開拓精神的人。

  但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我感覺自己對課文的處理過於傳統,放不開。教師在課堂上還是講的過多,教師的角色把握不夠準確,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夠突出,課堂氣氛顯得有點沉悶。課後我想:在議論文教學中除了重點把握和學習作者說理的技巧,弄清作者說理的`思維層次,讓學生在接受文字特點,使自己的思維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的同時,能否多在形象性上去做文章,學會解讀議論文中的一些抽象和概括的判斷,使議論文教學不至於味同嚼蠟,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生的能力。在這一點上,我覺得我做的很不好。現將本課教學設計附上,以供各位專家、同仁批評指教。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反思4

  一、議論的閱讀,重點是把握和學習作者說理的技巧,弄清作者說理的思維層次,學生在接受文字特徵的同時,要使自己的思維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對於作者嘗試成功了的那些說理方法,也要讓它們形成學生自己的能力,強調運用,強調聯絡自己的表達的實際。為此,教學應該從具體的感知課文入手,引導他們發現提綱性的語句,然後經過討論、分析,並對文章特點作精要的概括,使學生得到有用的經驗,讓他們學有所獲。

  二、議論文的教學,要多在形象性上去做文章,要學會化解抽象的和概括的判斷。做到這一點,要求我們注意時常地運用聯想和想象,只有如此,我們的議論文教學才會味嚼蠟,也只有這樣,才會激發學生學習這類文章的興趣,才能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才能使他們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在教學中,學習的方式方法至關重要。教師不能獨霸課堂,更不能包納學生的思想。要注重他們的個性,關注他們鮮活而新異的見解。在教學過程中,處理好教材、學生、教師的多邊對話,突出學生的立體地位,演好教師自己的引導角色。這樣,學生即可在一種平等活潑的時空當中取得進步。

  四、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培養其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要力避空洞的訓誡,要在現實的情景之中,薰陶學生、感染學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有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進來,他們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才會得到洗心革面的提高。

  五、提倡有創意地解讀文字,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形成其創新能力。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反思5

  教了《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我恍然大悟,應讓學生怎麼樣獲取知識,其實我們的老祖宗很早就告訴了我們:格物致知,第一,尋求真正的惟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第二,探索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袖手旁觀,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計劃的探索。明確的給我們指出了追求真知、增益不能的正確方向和途徑。

  縱觀我國基礎教育優點是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缺點是忽視了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但我認為這和我們教師本身沒有格物致知地教,沒有讓學生格物致知地學有密切的關係:

  1、教師跟著教參上課。

  我們的許多老師是依據專家撰寫的教案、教學用書上課,專家撰寫的教案、教學用書是很好,但客觀地說,那些只是專家們格物致知的結果。能選入教材的文字本身內涵是非常豐富的,我們教師格物致知和專家一樣嗎?其次,教案、教學用是死的,而我們的教育物件是活的,他們的心理承受力、知識基礎水平,我們的教學硬體、軟體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差別,如果我們不格物地照搬教參上課,又如何能讓學生去致知呢?

  2、教師上課為學生格物致知搭建的平臺太少。

  有人用講風不止,問風不停,學風不興,讀風不起來概括我們的閱讀教學,是有一定道理的,這種教學最根本的弊端在於,為學生格物致知搭建的平臺太少。可喜的是,新的課程改革為基礎教育如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給出了一個全新的定位,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對話過程,閱讀教學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這就是要求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能力,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敢幹讓學生自主學習,讓他們去格物致知,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江澤民同志說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為了使我們的學生適應時代的需要,為了民族的振興,國家的前途,我們應牢記老祖宗的教導,在教育教學中努力實踐格物致知,充分培養學生格物致知精神。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反思6

  在準備教學丁肇中的《應有格物致知精神》這一課時,因為備課時間比較匆忙,我只是看了課文,參考了教參,知道了課文的層次結構和論證方法後就去上課了。但在上課過程中,我卻不想照丁教授的說法來貶低儒家的經典理論格物致知,我說,老師認為儒家所說的格物致知是虛的,它主要是指精神方面,因為萬物可給人以啟迪,可陶冶人的情操;而丁教授所賦予的格物致知的新的含義,它是實的,主要是指科學實驗,指靠實踐來發現事物的真相。然後我佈置了課後作業。練習二是要學生寫寫在探索客觀事物的過程中有趣的經歷,練習三是要學生寫在人文科學和個人行動上也要重視實驗精神,我說:古代就有許多這樣的詩句,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請你們就此寫寫自己的看法。

  但是教完之後,待我再去檢視資料時,再看丁教授的論證,我有幾點自己的看法:

  1、我認為《大學》所講的格物致知的範疇在社會科學領域,主要是講人與社會的和諧,是儒家學派為實現自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政治思想而提出的階段性行為目標,是儒家的入世態度。而丁教授所講的格物致知則是在科學範疇,是顯微鏡下的科學世界,兩個範疇的理論怎麼可以同日而語,厚此薄彼呢?我慶幸自己上課時沒有照本宣科,不然可能就會誤導學生了。

  2、丁教授還舉了王陽明格竹的例子,認為他是把探察外界誤認為探討自己,他認為我們要知道竹子的性質,就要特地栽種竹子,以研究它的生長過程,要把葉子切下來拿到顯微鏡下去觀察,而不應該袖手旁觀。但我想,這是哲學家和科學家探討世界的不同角度,他們的著重點不一樣,看待事物的眼光也不相同,怎麼可以放在一起比較呢?孤陋寡聞若我,也知道鄭板橋就創作了許多竹詩竹畫,如大家耳熟能詳的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就是一首借物詠志詩,在中國文人的眼裡,萬物都是有靈性的,有生命的,以我看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會達到物中有我,物我兩忘的境界,所以才有李白的相看兩不厭,惟有敬亭山的詩句。科學給人類社會帶來進步,哲學文學給人類帶來思想和生命的色彩,孰優孰劣真的不能妄下斷語。

  3、最後,丁教授還把中國學生的高分低能歸咎於儒家思想的影響,歸咎於中國的文化背景,可能有些道理吧,但我想最主要的原因還應該歸咎於考試製度,它剝奪了學生的實踐時間削弱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使我們的學生不能適應時代的需求。

  當然,我還是非常贊同丁教授提出的要讓實踐精神真正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可能有國外學習研究經歷的人對中國學生的動手能力弱有更深的感受,有更強的急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