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學習方式的轉變是課程改革的基本目標和理念,是課程實施的重點,也是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徵。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在當前推進素質教育的形勢下具有特別重要的現實意義。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更應該在教學實際中不斷探索,尋求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的良方和實踐操作經驗。經過最近一段時間的摸索,我發現,引導學生採用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能夠讓學生更深入地走進文字。新教材第一冊展示了一片神奇的天地:上下幾千年,縱橫幾萬裡,人生、社會、自然……生動優美的語言展現的是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一篇篇短小精美的課文如同一道道精神的美味,散發著芳香,等待著我們的學生去盡情享受。那麼,在教學中如何才能讓學生走進文字,體驗文字的美味呢?這就需要轉變學習方式,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他們的情感,引導他們展開豐富的想象,使他們能夠將自己的情感融於文字之中。我主要著眼於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走進文字。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得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自主學習是現代學習方式的首要特徵,具體表現在學生具有一定的學習興趣及學習責任。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學習活動對他來說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學生會越學越想學,越學越愛學,有興趣的學習事半功倍。同時,如果學生自己能把學習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長、發展有機聯絡起來,自覺地擔負起學習的責任,這種學習才是一種自己主動的真正的有意義的學習。

  合作學習方式,是指學生在學習群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現在的社會越來越需要加強合作,人與人的合作、人與自然的合作、群體與群體的合作,對於今天的學生,從小就應該開始培養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應該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合作,開展合作學習,要給學生群體一個共同的任務,讓每一個學生在這任務中積極地承擔個人的責任,學生在活動中相互支援,相互配合,遇到問題能協商解決,能透過有效的溝通解決群體內的衝突,對各人分擔的任務進行群體加工,對活動的成效共同評估,透過合作,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合作精神。

  我在教學七年級上冊《行道樹》這篇課文時,就採用了這種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我首先讓學生自讀文字,用不同的方式讀文字,以前後四人小組為單位研究讀法。結果學生髮現,以前後或左右一排四個同學組成一個小組,分工合作朗讀課文的效果最佳。只見他們一字站立,正符合了一列行道樹的形象,首尾兩段四人齊讀,突出了“我們是一列樹,立在城市的飛塵裡”的情感力度,第2、3、4、5段分別由四位同學輪讀,既抒發了行道樹不同的心聲,又展示了學生不同的閱讀的情感體驗。當然也有就以前後兩排為單位進行朗讀表演的,也有兩人一組的、三人一組的。學生的這種自主組合選擇朗讀模式,合作進行表演,極大地調動了他們的閱讀興趣和朗讀激情。最後,有四個學生主動要求站在講臺上,聲情並茂地朗誦出全文,那神態、那氣勢彷彿就是一列行道樹站在那裡,向大家訴說心聲,這組學生的表演贏得了全班同學的熱烈掌聲。此時,學生已經將自己與行道樹融為了一體,如果學生沒有走進文字、沒有對文字的深入準確的研究和理解,是不可能讀出那意境的。

  在此基礎上,學生仍然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對文字進行質疑、討論、研究,教師予以少許點撥,學生就可以迅速地完成學習任務了。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教師先引導學生讀題,一讀準“仲”字,二讀好停頓,三讀出感情。

  再讀課文。自由讀,讀準字音,指名讀;教師點示,範讀;學生模仿朗讀;教師重點訓練“日扳”“固”“耶”等詞的朗讀。

  提問:王安石為何“傷”仲永?

  學生回答:“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

  教師追問:“如何賢?”

  學生進一步從第一段裡找依據。教師點示:出身平凡,年齡小,不識書具,書詩四句,自為其名,秀才傳閱,句句寫奇,句句寫賢。

  教師再問:“受於人者不至,怪誰?”

  學生或說怪父,或說怪邑人,或說怪秀才。

  教師啟發:“方仲永自己有沒有責任?”

  如此一來,學生的思維得到開闊,也從中懂得了道理。教師再去引導:“方仲永這麼聰明的人不讀書尚且成為普通人,那我們有沒有仲永這麼聰明呀?”

  順勢學習最後一段的最後幾句,水到渠成。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關於這堂課的設計,最讓我猶豫的是主題的提煉,總想不好一個更好地走向。其中關於“不因個人喜好而影響對人、對事的客觀公正的判斷”的確定是毋庸置疑的。其實本篇文章可以多角度挖掘。所以最後設計讓學生自己說收穫,來引導總結。可能因為時間長空不夠到位,導致主體探究提升方面並不深入,學生只提到了一兩點,而且我也來不及拓展,造成了本堂課最大的遺憾。

  非常有幸能接受陳為群老師的意見指點,使我對這堂課有了更全面、客觀地認識,結合陳老師和前輩們的意見,做了以下幾點反思。

  1、語感教學有個過程,這個過程包含於文字解讀。具體包括,如何透過品味語言解讀文字,挖掘語言背後的內容,感受語言的魅力。在《貓》的教學過程中,抓住關於三隻貓的不同性情以及“我”和家人對他們不同的態度語言,作為感知主題的兩條線緩緩推進,意在水到渠成感悟主題。

  2、設計替“我”說出幾句話的環節(可以書面或口頭的形式展開),本身也是一種語言的訓練,這是語感教學除了品味語言外的另一種形式。這些中間環節的設計,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創造都是來自本體,不要搞一些形式化的“作秀”,或是脫離文字的內容。任何課堂形式的創造都要體現有效教學的原則。

  3、讀——要成為語感教學的手段,不要為讀而讀,或是隨行所為,想到了就讓學生讀一下。朗讀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知語言、理解語言。具體在課堂中,如當學生無法理解而造成“僵局”,可以透過“我們來讀讀這些句子”化解。或者當品味了一些精妙語句後,可以透過朗讀感知其中的妙處或情感。真正做到以讀促解,以解帶讀。

  4、除了朗讀訓練外,字詞的敲打需要更注重精讀、細讀,停留的地方還需要多。例如,抓住3只貓“是怎麼來的”。前兩隻都是自己或家人主動要來的,而第三隻貓是在門口撿到的,從而得到花貓地位的卑賤。又比如“曬太陽”的細節也各有不同,花貓是“蜷伏”,感覺很悽悽,可能平時對它並不好。又比如“若有若無”引出後,可以追問,“還有那些此配合它”。總之,這些“點”應該再明確、最多點、再停留。又如,在引導“為什麼冤枉,是因為不喜歡”這個問題時,抓住“一定是……一定是……”,表現這種偏見已經是根深蒂固了。

  5、主題探究方面,學生可以領會的部分,可以簡單的提到,甚至是不講,教師更要去考慮一些學生不能瞭解的。如本篇文章可思考:這三隻貓他到底喜不喜歡?有人認為它其實對三隻貓都不是喜歡,純粹是興趣愛好,當作寵物看待,人並不尊重這些生命。主題可以引向同情弱小上來。結合作者的寫作背景,揣摩其寫作的意圖,這點主題的提升是合乎情理的。這也就給我們這樣一個啟示:解讀文字,要對文章的寫作背景、目的進行了解。

  正如我的導師趙飛燕老師所說,語文課堂永無滿足,永遠在不斷修改完善中的前進,她的這種精神對我觸動很深。就好像在修補一條路,我們應該不時地看看我們曾做過的:不平的地方再磨一下或填補一下,或者在道旁栽一些花草樹木。如此下去,相信有一天當我們回過頭去看,這必定會是條花團錦簇的康莊大道!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一、學生方面:

  1、學生基礎差,錯別字多,拼音錯誤多,一些知識點沒有掌握。所以在教學中仍應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在新課程中,生字拼音的教學仍是必須的。

  雖然在新課程教材中,並沒有將拼音和錯別字作為一個專門的知識點,但教師仍需重視其教學。另外在練習中出現一些老知識點(如成語積累等),學生不懂,教師也要合適講解。

  2、學生的口頭、文字表達能力較差。在上課過程中,有些學生對問題答案心知肚明,卻不知該用如何的詞語來表達,往往表達出來的意思並不是很確切,與原意有一段差距。在作文過程中也是這樣,學生很難找到好詞好句來美化自己的文章,結果寫出來的文章乾巴巴的,不夠生動形象。由此可見,學生的詞彙儲存量是很小的,課外閱讀明明偏少。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多閱讀美文,多摘錄好詞佳句,以提高詞彙儲存量,並多開展一些口頭和書面表達訓練,最終提高口頭、文字表達能力。

  3、學生的閱讀能力差,閱讀只停留在表面,沒有深入思考下去。甚至有時連大方向也把握不好。因此教師要多開展一些閱讀練習,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4、學生的兩極分化危機,形成了活躍和默然兩派。活躍的經常是這幾個,活躍人數較少,大多數學生甘於默然,不願發言。因此教師要想辦法讓更多的學生參與發言,參與課堂討論,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5、學生在進行自主合作探究時,特別是在進行討論時,有時討論會偏離中心,提出一些無關課文內容的問題。因此教師有時要事前框定討論的範圍,對於討論的程序作一些合適的調整,對於學生新生髮的問題要有所準備。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效率。

  6、新課程教材基本上沒有框定統一的答案,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但並不是說學生的答案是漫無邊際的,最起碼要言之有理。教師在這方面也要做好引導工作,對有些問題的答案要指導學生做好筆記。

  二、教材方面:

  1、教材中有的課文難度太大,七年級學生無法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來解決,教師這時要合適講解,以幫助學生答疑解惑。對於一些難的地方,教師也不必挖掘得太深,問題要設計得淺薄些,儘量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知識基礎相貼近,以利於學生的理解。

  2、教材中有的研討與練習題難度太大,教師也要靈活處理,要有選擇性的做題,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

  3、新課程教材中的課文人文性加強了,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也要對學生加強人文性教育,培養學生優美的情感、健康的人格,讓學生學以致用。

  4、新課程教材中的課文涉及的知識面廣了,所以作為語文教師要不斷給自己充電,擴大自己的知識面,要做好語文與其他學科的整合工作,加強語文與其他學科的聯絡。我知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更知道“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但我相信,只要我堅持“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我一定會讓自己所帶班的語文成績有所進步。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秋天》是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一篇詩歌,描寫了秋天農家秋景圖、江面深秋圖、原野深秋圖三幅畫面,表達作者對秋天喜愛讚美之情。

  詩歌具有很強的節奏感,詩歌的朗讀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重音、停頓、感情都要把握到位,我先範讀課文,然後拿出一小節讓學生和我共同感悟,欣賞詩歌的音韻美,最後給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讓他們愛上朗讀、學會朗讀。

  詩歌的語言精煉生動,品味語句、賞析詞語可以讓我們真正的去懂得詩的美。例如:“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用“飽食”來形容鐮刀,鐮刀飽食什麼了?“稻香”很容易讓人想到沉甸甸的稻穗。這些都讓人想到秋天的豐收之景。為了有比較的賞析,把“飽食過稻香的”去掉,再讓學生體會,加上和去掉的不同,更易看出作者用詞的生動形象。然後學生自己品味詞語的美,這樣,學生探索的激情產生了,聰明的智慧得已在課堂中閃爍。

  總的來看這節課有以下幾點值得今後借鑑:

  1、使語文課堂充滿詩情畫意,利用圖畫、音樂及教師本身富有情感的語言,創設出一種既能愉悅學生的目光又能愉悅學生心靈的教學情境,使課堂呈現出一片流光溢彩的景象。這樣的教學情境是學生樂於學習之境,有效地滿足了他們的生理感官與心理需求,同時使科學和藝術得到完美的結合。

  2、真正做到課堂師生角色的轉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處於一種平等的,合作的關係,彼此還架設起一座相互溝通的橋樑,使得課堂成為師生、生生相互對話的平臺。對於學生的回答,只要是能夠反映其內心世界的真情實感的,教師都加以肯定與表揚。

  3、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公,整堂課都是以學生的學習為主,或合作學習,或獨立思考,或朗讀課文,或描述畫面,或分析語言,或改寫詩歌。學生的主體性得到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成為課堂風景圖中的最亮點,與詩情畫意的教學設計渾然融為一體。

  4、給學生提供了詩歌學習的方法。透過本堂課的學習,學生可以明白品味語言是學習詩歌的基本方法,朗頌是品味語言的極好手段,朗頌時必須掌握一定的技巧,並且要投入情感,使自己成為詩歌的一部分,為了更好地體會詩歌內容,還可以讓詩與畫與歌和諧交融。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6

  對於七年級xxxx年語文新教材的教學,早已經過了半個學期了,七年級新生也漸習慣了這部新的教材。對於自己來說,作為新的教師,站在教師的立場上,也漸習慣了這部新的教材(其實是無選擇地以之教學,因而也就無所謂什麼新老教材教學過程中的矛盾問題了)。

  然而,不得不承認的是,對於這部新教材的教學實施過後所獲得的反思,卻也值得自己一再深究。

  有鑑於這部教材是一部國家級課程教材,其編寫自然也是以我國初中學生的整體水平為著眼點,無法考慮到各地區的學生認知水平的個性差距,倒也無可厚非。然而一旦施諸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國家的課程綱要所設定的教學目標與現實的學生素質所決定的教學目標完成度可就有些兩樣了,而且往往表現為前者目標過高或後者完成度過低。

  且就課本中本人已教過的莫懷戚的《散步》為例。新教材的預習目標如下:

  課文說的是一家人散步的瑣事,內容好像比較淺,但仔細品味,會感覺到正是這平常生活中流淌著的親情,滋潤著家人的心靈,承托起一個溫暖的家。你的身邊一定不乏這樣的溫馨場景,回憶一下,感受其中的溫情。

  這所謂“溫情”也者,即強調學生關注本課文的人文性,感受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情味。這是本課文在人文性方面對學生的學習度提出的初級要求。

  在當下學生的認知水平與認知度來說,達到“品味溫情”這一程度,對學生來說其實是比較容易的。然而,新的教學綱要以及同步的新版配套練習卻都將要求上升到了另一個層次,即“品味出作者所代表的年輕一代人在贍養上一代以及撫養下一代的過程中所承擔的家庭責任”。這自然是對《散步》這篇文章的最好解讀,但竊以為卻並非是對《散步》這篇課文的最好解讀。何也?究其原因,正在這兩個層次的要求的創設者所考慮到的物件即學生的水平不同,甚至可以認為,後者過於拔高了學生的認知水平。後者的創設其實是來源於《散步》的末尾作者畫龍點睛的一筆: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於是乎,學生也不得不隨著老師去深究其中的“深層意蘊”,而其本身卻只能達到“品味溫情”的地步。於是乎,教師的教學工作也就陷入了尷尬境地。

  這尷尬便來自教學目標在理念與實踐中的反差。教學目標的設立當然要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但同時卻又不得不深以教學大綱為基礎,使得教學工作處於兩難的境地。更何況當現實中學生的認知水平意外地偏低時,這其間的反差就更加的明顯,因而也就更加需要教師在教學上游刃有餘。這對於一個職初教師來說,如何儘量解決這反差帶來的諸多問題甚是重要。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7

  《孫權勸學》是一篇精短的文言故事,全文只有119個字,但人物形象生動傳神、呼之欲出,在敘事方面,全文只寫了孫權勸學和魯肅“與蒙論議”兩個片段。故事性很強,文詞句方面的障礙少,適合學生自主學習,培養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對剛剛步入初中的弱班同學,我想不會有太大難度,我把教學目標定得比較低。從施教過程看,有啟發之處,有不足之處。

  聽課老師指出本堂課的優點是:重難點突破較好;環節設定到位。缺點是:問題設定比較寬泛,針對性不夠明確,讓學生無所適從;老師在匯入、教學環節銜接方面還應講究些藝術性,小結時要有針對性地突破重難點。

  經過認真反思,我不僅認識到本堂公開課的缺陷,而且意識到平時的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首先,對學生的能力估計過低,不敢放手讓他們去探索去嘗試,總是試圖設計一個個框框把他們圈住,希望他們按照我的思路去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最後到達我的預定目標。這對於學生創新意識、自主能力的培養是極大的障礙。

  其次,新課改強調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有助於培養髮展型、學習型的人才。可我在教學中“沉”得不夠,往往是充當教材解說者的角色。總想把教材提供的知識全都灌輸給學生。細想之下,才明白知識是無窮盡的,是學不完的,教師不能以傳授知識為主要任務,而應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教會他們學習,對他們的學習成果,學習過程作出恰當而又富有激勵性的評價。

  再次,對一些新的教學模式,學習方法生搬硬套,結果只學到皮毛未掌握其精髓。其實,方式方法好不好,並不在於它新穎不新穎,而在於它適合不適合教材和學生。最後,我還感覺到自己的知識結構已經不很適合二十一世紀的學生了,因此,多接觸新鮮事物,多與學生交流,瞭解他們的想法和需求也是今後工作中不可忽視的方面。

  總之,開課、聽課、評課,這一系列的教研活動對每一位教師,特別是對青年教師是大有裨益的。我希望這一活動開展得更有活力,更有針對性,營造出更加濃厚的教研氛圍。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8

  《羚羊木雕》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一件有關子女和父母之間的事情,很貼近學生的生活,而且和現在社會中孩子如何與父母溝通的熱點話題緊密聯絡,學生對它很是感興趣。根據本教材的特點和本年級的教學目標,我選擇了從人物入手的方式,將朗讀、情節分析和主題的感悟作為此文主要的教學內容,在教學方式上,將更大的自由給學生,讓學生聯絡自己的家庭生活和成長經驗,透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去體驗人物的思想情感,從而欣賞文中的人物形象,把握作者的創作意圖,並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認識,學會如何與他人、家人溝通。我在教學實踐中注意了以下幾個教學策略的實施:

  一.我讓學生在日記中談談自己上初中後在家中的變化,並且讓他們寫了一篇週記《我和我的父母》,說說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和父母之間的一件事情。

  這次的課前準備,學生很感興趣,也做得很認真,很多同學透過這次的日記和週記向我說了許多的心裡話。透過這次的課前準備,我更加了解了學生,和他們的距離也拉得更近了,這讓我對課文有了更深的感悟,對我的教學幫助很大。學生透過這次的課前準備,對此文也更加感興趣了,對課文的理解也更進一步了。

  二.分角色朗讀,讓學生融入課文,演一演文中的故事,更進一步地貼近人物,理解內容。

  在這次的教學中,我把朗讀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子上,強調“以讀為本,以讀帶講,以講助讀。”課前,先讓學生自己選擇自己認為最適合的角色,然後每六人為一組,進行各組間的朗讀比賽,讓學生自讀、自評、自講,並評選出最佳的一組。透過這種比賽的形式,學生讀得異常的認真,也很快、很準地總結出了各個人物的語氣和性格,對課文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

  三.情節結構的學習,讓學生將自己的寫法和作者的寫法進行比較,從中學習此文情節結構的巧妙。

  在整體感知課文時,我安排了一個讓學生評述此文的環節,同學在發言中很機靈地說出了一個看法——課文很精彩,於是我順藤摸瓜,抓住情節這一重要的內容,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時間和相應發生的事情,一一列出後,讓他們以自己的方式來安排情節,將眾多的安排方式進行比較,在比較中體會本文情節結構安排的巧妙。

  四.主題思想、作者創作意圖的把握,學生各抒己見,發表自己對此事的一些看法,談談自己從中獲得的啟示。

  學生在前面的分析中獲得了很多的感觸,因此,在這個環節上表現得很活躍,提出了很多可以很好地避免這次爭執的方式,也說出了自己很多的真知灼見,很多觀點甚至是很精闢的,我都沒能考慮到。

  透過以上的各個環節,這篇課文我感覺上得很靈活,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出發點和立足點,做到了講課以學生為主的原則。學生的積極性也很高,課前課後都十分活躍,思維得到了很好的開發。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9

  《化石吟》是一首科學抒情詩,詩歌講的是人類透過對化石的研究,展現出億萬年前的天地景象,表達了詩人對人類偉大以及科學神奇的讚歎!相對於本學期的《在山的那邊》和《理想》,這首詩要容易得多。我感覺《化石吟》是一篇絕好的能激發學生想象也可以訓練學生寫作能力的文章!於是就對教案教參進行刪繁就簡的處理,明白課文的實際功用,結合學生的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明確一兩個教學目標,爭取透過對目標任務的訓練達到培養能力的目的!讓每一篇課文都發揮出應有的示範功能!讓每一篇課文都生髮出激發學生能力的導火索!

  我設定了兩個目標:1,透過朗讀,學會想象,展現畫面

  2,理解詩意,概括主旨,掌握難句

  初一的學生畢竟剛從小學上來,你能指望他們有多大的理性分析能力?他們正處於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的年紀,這個時候透過詩歌的教學來喚起他們的想象力,讓他們學會思考,在思考中學會表達,不但培養了想象力,也訓練了表達能力。完全符合學生的生理發展特點,也符合從感性到理性的思維訓練過程。 “透過朗讀,學會想象,展現畫面”就是我本節課訓練的重點,接下來,教大家理解幾句難句,結合詩意,把句子放進全詩來把握。理解詩意的同時把握難句,引導同學們概括主旨!一節課不就悄悄的結束了嗎?潤物細無聲,關鍵是春雨能滋潤會滋潤!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0

  這節課總的看來,我覺得符合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接近素質教育對課程與方法的要求,採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我感到較成功之處 :

  一、用《一個美麗的傳說》創設情境,然後由此匯入。“石頭怎麼會說話,他怎麼說,說什麼?”這樣匯入,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產生探究這首詩的慾望。同時,利用化石圖片也同樣可以起到 激發學生求知慾的目的。帶著激動、興奮、急切的心情去探究課文。

  二、在教學中注重了詩歌韻律的教學,在朗讀的過程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朗讀。我覺得詩歌教學,採用這種方法效果較好。

  三、在研讀賞析和拓展延伸中,鮮明地體現了想象的層次性。

  如:老師示範性地提出了三個問題,目的是;一抓住重點,二是讓學生學會怎樣提問。

  然後由學生質疑提問,這樣可以訓練學生學會提問,學會思維。再加上“你喜歡那一句,品味賞析”進一步訓練積極思維,同時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及促進其對知識的掌握。拓展環節,讓學生髮揮想象談談“逝去萬載的世界”是怎樣的世界。這些內容都可以啟用學生的求異思維,讓學生暢所欲言,明確體現了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思想。

  四、我覺得這節課,體現了人文性與工具性的有機結合的特點。如:在教學中我注重學生對一些問題的認識和感悟,象讓學生認識到愛護自然,保護自然的重要;讓學生產生科學鑽研的精神,產生求知慾等。對課文知識性問題的探究,體現工具性。

  不足之處:

  1、時間控制的不好。我本打算在電教室上,使用投影讓學生展 示 自 學 字詞。這樣就不會浪費時間,而且效果也好。

  2、朗讀時,我本計劃用《一個美麗的傳說》音樂配樂,學生討論時 也 放這個曲子,但沒找到。準備工作做的不好。

  3、由於時間不夠,練筆只能課後做。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1

  《秋天》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四課,屬於“關注自然”單元。《秋天》是學生進入七年級後接觸到的第三首新詩。和前兩首相比,這一首,更加註重意象的選擇和意境的表達。詩不長,僅三節。但很精粹,容量大,而且畫面感很強。詩人將視野投向農家生活,採用直陳其事的寫法,在明朗純淨的詩意中表達了對秋天、對生活的熱愛與讚美之情。全詩以“秋”為主軸,平行地展開三幅畫面。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七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初步感知課文和聯絡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對語言文字也具有一定的感悟能力。但學生對於秋天的認識比較少,因為溫州的地理位置以及氣候特點,秋天的季節特點並不明顯,而對於生長在城市裡的學生來說,農家的秋天更是遙遠,所以如何增強學生的對秋天認識,讓學生感受到濃濃秋意,感受詩歌所營造的氛圍,是本課要突破的一個難點。

  本文用現代資訊科技以多媒體和網路技術為核心,本課主要採用多媒體的教學環境,創設教學情境。把資訊科技運用於語文教學中,實際上是打破了傳統的“一書、一板、一粉筆”較為枯燥的教學模式,而把優美的詩文、美妙的音樂、美麗的畫面等美好事物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發現美、感受美、欣賞美並進而創造美。

  這堂課主要包括了引入秋天——尋找秋天(看秋天——品秋天——聽秋天)——感悟秋天幾處環節。在正式上課之前,我就用一曲《秋日私語》配上一幅充滿秋意的唯美畫面,開始秋的旅程,一下子將學生的情緒帶入秋日的寧靜悠遠中,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在這片寧靜悠遠的秋意中正式上課,揭開了秋的第一幅畫面,我用帶著恬靜而又悠揚的曲子,用藍天、白雲、蜻蜓、稻穀等組成的'FLASH動畫,用詩般的語言營造一個詩意的秋天,既讓學生沉靜在詩意之中,又為下面學習詩歌、解讀秋天做好了鋪墊。假若用傳統的方式匯入,是將秋天“講”給學生聽,那麼秋天也就不能快速地走進學生的心理。有了資訊科技的加盟,運用多種媒體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等感官,學生的情感就會隨資訊科技在語言文字的海洋裡自由馳騁。

  “尋找秋天”是本課的主要環節。本環節主要讓學生尋找詩歌中有秋天意象的詞,透過對這些詞的品味,透過對學生朗讀的指導,感受到作者所營造的秋天的意境,並品味到作者優美的語言。傳統的教學僅能依靠文字,解讀方法單一,學生會越學越枯燥,而我藉助了多媒體手段,介入圖片、文字、音樂,運用對比的手段,不僅讓學生欣賞到美,更讓學生在圖片與文字的比較中,在文字與文字的對比中,在不同音樂的選擇中,更深入理解文字。從而達到對詩歌語言的感悟。以第三節詩歌為例。前兩節詩歌側重於描寫外在的景物和人事,第三節詩歌則重在寫人的內心微妙的變化、感覺,提升了全文的情感。而這種微妙的情感定要藉助於多媒體的手段幫助學生解讀。在這個環節中我選擇了用音樂,因為音樂最能走進人的內心。我用了兩首不同的音樂,一首是明朗歡快、情感激烈的樂曲,而另一首則是略帶憂傷,情思飛揚的《少女的祈禱》,讓學生在兩首具有強烈對比的樂曲中感加深了對詩歌的理解,將詩歌中含蓄表達出的少女的思戀之情解讀出來。在這三個環節中,我始終以學生的朗讀為基本步驟,用個別讀、配樂讀、朗讀評價、朗讀技巧指點、集體讀等多種朗讀方法穿插使用,在課堂最後以仍以學生的配樂朗讀為高潮,避免在運用多媒體的過程中忽略語文所強調的文字本身。課堂結束時我將秋天進行到底,仍用詩文、音樂、圖片相配合,點出秋天在每個人的心裡。秋天遲早會離去,但秋天也永遠不會有終點。每個人的心裡都有著自己對秋天的理解,因而我讓學生將秋天的感受延續下去,在網頁上提供學生大量的與秋天的有關的圖片、音樂、文章等,供學生課後學習,豐富學生對秋天的認識,通過了解不同型別的秋天而逐漸形成自己對秋天的理解。上完課後,我有如下體會。

  1.本課成功運用多媒體手段創設情境。這我想是本節課的最大特色與亮點,優美的、處處瀰漫秋天的氣息的課件,尤其適合詩歌的教學,極大地幫助學生理解與體會詩歌的意境。優美的課件為學生的品味、朗讀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課件用落葉、楓葉、藍天、白雲、稻穀、蜻蜓、果實等等秋天的典型事物渲染秋天的氛圍;用音樂渲染秋天的意境;對於學生提高興趣及體會詩歌語言和情感起到了促進的作用

  2.恰當使用多媒體介入圖片、音樂、文字幫助解讀。圖片、音樂、文字都不是單純地介入,而是運用比較的手段,促進學生對文字的理解。而大量優質資源的提供,將課內延伸到課外。詩歌的語言不能過多地去分析,所以我藉助其它手段引導學生去體會。在三段的詩歌中,我分別藉助圖片、文字、音樂的介入,引導學生去體會、去品味。如在“看秋天”這環節中用圖片和文字相比較,圖片既表現了文字,又有很多文字的留白需要自己去想像;在“品秋天”這一環節中,透過文字的刪減比較,學生馬上領悟到詩歌的意蘊;在“聽秋天”這一環節中,透過兩種不同音樂的比較,學生既提高了音樂的鑑賞力,又提高了學生對詩歌的意境的體驗。多種方法、多種角度,提高了學生的興趣與積極性。

  3.以朗讀貫穿始終,體現語文味。以朗讀為主線,就避免多媒體教學中經常碰到的喧兵奪主的尷尬。使多媒體起到真正的輔助教學的作用。詩歌重在朗讀。本堂課以朗讀貫穿始終,在朗讀中品味,又在品味之後又能指導朗讀。每一節的朗讀指導,為下文的朗讀作鋪墊;個別朗讀與集體朗讀相輔相成;最後的配樂朗讀又使整堂課的情感達到了高潮,培養了學生的表演能力與自信心。朗讀與品味相輔相成,互相配合,互相提高。

  4.尚缺少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指導。課堂總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這節課還是缺少學生寫的能力的培養。這首詩歌的形式學生比較容易模仿,若能在課堂上展開,讓學生查詢到不同的關於秋天的文章,能拓展學生對秋天的全面的認識,接觸到不同型別的秋天。然後再讓學生寫寫,這樣就能昇華學生的情感,並將之表達出來。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2

  剛剛過去的一年是我任職的第一年,作為一名剛走上崗位的青年教師,我深知自己有許多不足與缺陷,如基本功不夠紮實、教學經驗尚淺等,蘇教版七年級語文教學總結。因此,我對教學工作要求非常嚴格,不敢有任何怠慢,認真鑽研教材,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地向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學習。經過一學年的努力,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以下是我對七年級語文教學的一點不成熟的看法:

  一、瞭解題型,把握方向

  要想考出好的成績,作為老師,首先要將七年級語文考試的出題型別弄清,這樣才能明確目標,找出教學的重點,做到有的放矢。

  七年級語文試卷大致分為三塊:語言積累運用、閱讀、作文。其中閱讀和作文佔得分數比例較大,也是學生得分的關鍵所在。因為語文是一個重在積累的學科,語文成績的提高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那麼老師能抓住的只有語言積累運用部分的字詞、病句修改和古詩文默寫題以及古文閱讀部分。

  二、狠抓落實,反覆鞏固

  七年級語文通常有對字詞的考察和對古詩文默寫情況的考察,為了學生能使學生在這些題上不失分。我重點要求學生對字詞課前預習,對於古詩文默寫要求人人過關,課後聽寫,單元複習時再聽寫,周清時再抽查,直到學生默記於心為止。

  三、開卷有益,學在課外

  在剛接到七年級語文的時候,我覺得只要把課上好就可以了,可是幾次考試過後我發現學生的成績都不很理想,追本溯源,是學生的在閱讀理解和作文兩大板塊失分嚴重。

  所以,要想徹底提高語文成績,閱讀和作文的分數必須上去。根據我自己多年學習語文的經驗,我給學生制定了一個提高語文成績的計劃:

  每日課前寫一頁的鋼筆字,這樣一來可以讓學生在答題的時候字跡清晰,卷面整齊,二來可以培養他們的耐性;

  每週安排一節閱讀課,在這節課上,學生可以相互借閱自己感興趣的圖書,可以是漫畫,可以是作文書,可以是名著,還可以是他人的讀書筆記,教師不干涉學生,只從旁指導。

  每週三篇日記四篇摘抄,學生在課外閱讀到好的文章、段落、詞句可以把它抄在摘抄本上,摘抄和日記穿插寫,可以避免有些同學覺得寫日記的當天沒什麼可記的,並且可以仿照摘抄的文章來寫自己的日記。

  用紮實多樣的訓練,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努力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使學生獲得一定的終身學習的本領。

  四、步步引導,潛移默化

  在講解課文的過程中,教給學生做題的方法,比如分析句子先看它的修辭手法,分析修辭手法的作用(比喻使句子更加生動形象,排比的運用使句子更加有氣勢等),然後再才揣摩文章的感情。

  學習課文中的寫作方法,比如學習課文《往事依依》,我告訴學生們可以仿照這篇文章寫童年的一件事。"年華似流水。幾十年過去,不少事情已經模糊,有的搜尋枯腸而不可得,但有幾件事仍歷歷在目,至今記憶猶新"。這樣的開頭我們完全可以借鑑,"年華似流水",我們可以使用其他的形容時間逝去很快的句子來代替。

  學生們於是開動腦筋,把自己平時在課外閱讀看到的句子說了出來:"時光如水,生命如歌""時間如白駒過隙""斗轉星移,物是人非""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在下一次作文的時候,我驚奇的發現,同學們把這些詞語用在了自己的作文裡面,我想這就是進步吧。

  這樣的慢慢引導,潛移默化,讓學生覺得其實作文也很簡單,自己也可以寫出有這漂亮語言的文章,對作文不再懼怕,對閱讀理解不再反感,語文成績自然上去了。

  寫下這些文字,我其實很是惶恐,不知道作為一個教育戰線上的新兵,我的這些自己摸索出來的所謂的"經驗"是否正確,是否切實有效,只希望能同其他同行們交流,共同取得更大的進步。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3

  《化石吟》這堂的教學,使我深有感觸,讓我深深地懂得,作為一個語文老師要上好一堂課,實在不容易,要做很多的準備。這篇課文我抓住了重點性的語句展開教學。“逝去萬載的世界又重現,沉睡億年的石頭說了話。”那麼,沉睡億年的石頭說了什麼話?問題丟擲,學生陷入沉思,教室陷入靜寂,連一根針掉到地上都能聽到。突然,教室後面跳動起極不和諧的音符——幾個學生騷動起來,甚至在竊竊私語。我正要發怒,轉念一想,已經第四節課了, 學生能坐到現在也不容易,於是,我壓住火氣問: “你們幾個幹啥呢?” “照片,恐龍照片。” 什麼,恐龍照片?我一激靈,來了精神,馬上讓學生把恐龍照片傳到講臺上。沒想到,這個貌不驚人的女生竟然送來厚厚的一疊照片,翻開一看,全是恐龍照片。 這可真是天賜良機啊,我何不趁此機會挖掘出我的課堂需要的資源呢?於是,我讓這個女生介紹了與這些照片有關的旅遊見聞。 “我在公園裡看到了巨大的恐龍化石,它鑲嵌在高高的山崖上。我還欣賞了栩栩如聲生的恐龍,由此我想,在幾百萬年以前,一定生活著很多恐龍” 一石激起千曾浪,臺下不少學生爭先恐後地發言: “我在公園裡看到了三葉蟲化石和魚化石,我想,在遠古時代,一定是一片浩瀚的海洋,後來,地殼發生運動,板塊之間的擠壓讓我們這個地方隆起,成了連綿不斷的山脈。” 如及時的甘霖,輕輕揮灑在乾涸的土地上,所有學生都睜大好奇的眼睛聆聽著這美麗的神話一樣的遐想。是啊,這不是活生生的教材嗎? “化石,讓逝去萬載的世界又重現,化石,向我們展示了生物進化的過程,揭示了生命的起源,這是多麼奇妙的事情啊。”至此,這堂課的難點在生成的資源中化解了。它之所以化解得那樣自然,那樣輕鬆愉快,不著痕跡,我想是我的教學機智幫助了我自己。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4

  初一語文期中教學反思 本學期我擔任了七年級1班和2班的語文教學工作。與初二、初三年級的教學相比,初一年級的教學有許多不同之處,值得好好反思。初一年級是一個過渡年級,有時會存在一些“尷尬”的地方。比如,從初一年級開始識字不是教學重點,但生字學習對一部分學生來說確實又有困難,沒辦法輕視;閱讀應該逐步成為學習的重點,但由於學生認知水平的侷限,對問題的理解不夠深入、不夠全面,閱讀學習的“度”很難把握;初一年級開始練習習作,不拘形式的寫出自己見聞、感受和想象。但新教材中跨越太大,學生一下子對作文感到非常頭疼,老師的指導有時顯得蒼白無力……面對這些問題,面對全新的教材,我在摸索中前進、在實踐中反思。

  一、鑽研教材、瞭解學生.一切從實際出發教材是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的依據,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讓學生喜歡教材、喜歡學習,是首先值得考慮的問題。只有這樣,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教師才會有一個正確的教學預測,使教案更貼近學生、更合理。我想,這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還要從實際出發,根據學習情況不斷調整是從學生的“學情”出發進行備課的一個方面吧。

  二、不斷實踐,不斷完善,最佳化課堂教學。 課堂是教學改革的主陣地,在課堂上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的形成,真正學會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初一年級剛剛從小學過渡上來,教師的指導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在課堂上的自主學習還是要透過老師的組織、引導進行。

  三、正確處理自主學習和主導作用的關係

  新課程下的教學設計注重生成與建構,淡化預設與講授。課程改革要求課堂教學要體現以學定教,因需施教,增加靈活度。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組織課堂教學,把主要的時間讓給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把語文課堂交給學生”,許多教師經過短暫的困惑後馬上接受下來並付諸實踐:既然要把課堂上的時間交給學生,豈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嗎?於是出現了一種我們不願意看到的現象:老師講授少了,課堂上亂哄哄的討論看似熱烈卻沒有主題,學生海闊天空胡言亂語還受表揚說有創新。然而語文教學長期的“多樣性”“模糊性”“獨特性”會給學生什麼樣的影響?”長期“不假思索地說”,“無根據地說”,“任意地說”,“編造著說”,“不負責任地說”,致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新的誤解,不少學生無所適從、無從下手,表面上獲得了自由,實際上卻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

  學生的自主學習是有條件的。這就要求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教師要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當好“組織者和引導者”。透過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愛學語文;透過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使學生對學習語文充滿自信;透過在教學中引導、發現,使學生不斷習得學習語文的方法。學生有了學習興趣、自信心和基本的學習方法,自主學習便會落

  到實處。因此,要使課堂高效,學生的“自主”一定要與教師的“主導”有機結合。教師要具備在課堂上進行“二度備課”的能力。

  四、要正確處理合作學習和獨立思考的關係

  提倡學生的合作學習不能忽視學生的獨立思考。

  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被老師們廣泛採用。那種人人參與、組組互動、競爭合作、時有思維碰撞火花閃現的課堂確實能給人以享受與啟迪。

  實施合作學習是有一定條件的,要以學生個體的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為前提。

  而時下不少教師片面地理解合作學習,追求所謂小組學習的形式,做無用功的甚多。在學生沒有充分閱讀、思考的情況下進行合作學習,由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不深入,認識也不很深刻,小組合作加工整理的結果與所得也是膚淺的、片面的,這樣的合作只是為個別優生提供展示的機會。有的把合作討論當作學生活動的唯一形式,一堂課下來,表面上熱熱鬧鬧,實際上收效甚微。有的教師不管在公開課還是平時教學動輒就安排四人小組討論,不管內容有無討論的必要,有些甚至一節課討論到底。也有的教師讓學生合作學習,但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看到一兩個小組有結果就匆匆收場,完成一次合作。以上種種的合作學習,未能充分發揮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熱熱鬧鬧,實質上是流於形式,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師沒能真正理解合作學習的含義,未處理好合作學習與獨立思考的關係。

  五、正確處理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的關係

  這次課程改革,要建設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其中重要一點,就是樹立大語文教育觀,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我們至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努力:一方面要大力改進課堂教學。課堂教學不應僅限於讀書、寫字、答問,而應充盈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讓“小課堂連著大世界”。另一方面要拓寬語文教學的途徑、形式。教學內容、形式、途徑要向自然、社會、現實生活開放,也就是說,必要時語文教學要走出去。還要重視課外閱讀、課外習作的指導,使學生把課內學習所得遷移到課外學習中去。閱讀教學離不開課外閱讀,二者必須相互結合,互補互助。課文閱讀教學是基礎,對課外閱讀起著指導作用;課外閱讀是課內的延續和補充,反過來豐富並深化課文的閱讀學習。真正做到 “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

  當前應當重視的是,課堂上,特別是低年級課堂上,過於注意形式,表面上快快樂樂、熱熱鬧鬧,用大量的非語文活動擠佔了學語文的時間,結果快樂有餘,收效不大,沒能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學習的基礎,這是與課程改革的目標背道而馳的。至於課外語文活動,有的目的不明,組織不利,時間花了不少,學生在學語文、用語文上收穫不大。這就需要加強目的性,減少盲目性;加強計劃性,減少隨意性;要切實可行,講求實效。

  存在問題及措施

  課上到現在,真的覺得是和學生在一起成長,有得有失。但最近卻不斷地發現經常在教學中遇到“瓶頸”,已有的知識、經驗已無法滿足不斷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課文如果只用那麼幾種教學模式去上,學生馬上會感到枯燥、無味,甚至有時對你的教學思路一清二楚,這樣的課還有什麼味?作文的教學有時會感到“束手無策”,只是透過講講要求、讀讀例作、

  嘗試寫寫、作後評價,學生怎會對作文感興趣呢?……如何穿越“瓶頸”領略更寬廣的教學天地,這又是我最近在不斷反思的問題。如果僅僅禁錮在自己小小的教學天地裡,對曾經的成績沾沾自喜,那隻會有一個結果——不進則退!我想是到了及時充電、補充的時候了。多讀一些教育理論方面的書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蘊、向有經驗的老師多學習、多請教,對自己的教學多反思,提高自己對教材的把握、對課堂的駕馭能力。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5

  本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業已即將結束了,在這學期的語文教學實踐中,對於我來說,無論是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的形成與接受,還是教學方法和教學能力的積累和提高,以及教學內容和教學理論的豐富和拓展,都有了較高的程度地提高。反思才能進步,溫故方可知新——現將本學期的工作的得失情況具體而詳細的加以總結。

  第一、教學思想先進,教學理念與時俱進

  意識反映實踐,科學的思想意識可以指導實踐活動。前期的崗前培訓加上後天的自我努力,使我掌握和領會了素質教育的思想;新課程改革又讓我的教育理念與時代同步。因而,在教學工作過程中充分顯示出“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教學的思想,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新模式。

  第二、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化、教學能力全面化、深層次化

  年輕是我們的資本,另一方面年輕又是幼稚的代名詞。熱情是工作的必要前提條件,但如果過分的熱情就容易形成武斷與莽撞的性格。但通過了學校的安排的以優帶新活動及積極有效的教學實踐,加上個人後天努力,我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情景的設定、靈活的互動設計、情感教學、心靈對話的教學方式等等多樣化教學方法使得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良好,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也遊刃有餘。

  第三、教學內容和教學理論日益豐富和深化。

  經驗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人的發展的步伐,同時有時也可能阻礙人的潛能的發掘。剛畢業一年,我的確年輕,但這也意味著我沒有老的模式的拘泥和影響,特別是處在一個有傳統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型的時期,處在一個新課程改革的新時期:新人、新事、新面貌;天時、地利、人和。正如,零代表著沒有,也意味著有更大的接受和發展空間。因而,我可以自由的全面推行自己的教學計劃。首先,抓積累、夯基礎。開展三字一話、名言積累等活動。其次,重說寫、練能力。透過即興演講、寫心得體會、習作練習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說寫能力。最後重運用、拓視野。透過連詞造句、仿例造句及現代文閱讀訓練等方式加以培養。

  與此同時,我還透過朗誦名家名作的方式,適時對學生進行情感滲透和美學教育和一定寫作訓練。另外,我還注意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我們都深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我在平時補充一些知識性與趣味性統一的習題,讓同學們在說笑中受到了知識的灌輸和美的薰陶。

  實踐是認識的唯一來源。正是在教學實踐這一過程中,我得到了豐富的理論知識及材料積累,為以後的教學、教研工作奠定了結實的基礎。

  在總結收穫的同時,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第一、在處理已有的知識與傳授的知識的時候,有時不能協調好兩者之間的關係。

  第二、對部分教材內容把握不全面、有時只求形式,忽視了內容實質。

  第三、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有時教學難重點處理的有偏差。

  總結經驗可以充實自我,反思不足可以提高自我。相信在反覆的總結和反思中,我會不斷的完善自我和提高自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