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魯濱孫漂流記教學反思優秀範文(通用5篇)

魯濱孫漂流記教學反思優秀

魯濱孫漂流記教學反思優秀範文(通用5篇)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魯濱孫漂流記教學反思優秀範文(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魯濱孫漂流記教學反思優秀 篇1

  《魯濱孫漂流記》是英國作家笛福寫的長篇小說,魯濱孫是書中的主人公,本課是該書的縮寫。課文按魯濱孫歷險的時間順序記敘,寫了魯濱孫“遇險上島”“建房定居”“養牧種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國”。這些故事情節,處處緊扣“險”,塑造了一位不畏艱險、機智堅強、聰明能幹的主人公。在教學時,我主要圍繞“險”字展開教學。

  一是用語言創設情境感受險。

  在我們的面前有這樣一個荒島:沒有名字,沒有人居住,到處是亂石野草。當你意外地來到這個荒島時,你感受到的是什麼?你最需要的是什麼?這兩個問題使同學的興趣被激發了起來,他們紛紛說出自身的答案。小朋友們在各抒己見中感受到荒島的“險”,認識到在荒島上生存下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需要堅強的意志。

  二是抓住重點詞句品讀險。

  在教學時,我首先提出問題:文中的主人公---魯濱孫,他在這個荒島上是怎樣解決“居所、食物、平安、孤獨”這四大問題的呢?請小朋友們邊讀邊劃邊寫體會。然後透過討論交流,找出重點詞句,藉助“引讀、小組讀、個人讀、集體讀”等多種形式指導同學品讀,在讀中品味其中的險,感受魯濱孫敢於戰勝困難的積極的生活態度。

  三是聯絡生活實際談勝險。

  為了使同學感悟魯濱孫面對厄運的積極的人生態度,並從魯濱孫在荒島上獨立生存的非凡經歷中悟出學會生存的道理。我首先組織同學談談從魯濱孫的經歷中想到什麼,從魯濱孫的身上學到什麼。然後引導同學討論: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社會,人們應該如何“學會生存”“學會競爭”?最後總結出遇到困難應該毫不畏懼,利用周圍可以利用的一切,想方法去克服它,以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戰勝困難。

  魯濱孫漂流記教學反思優秀 篇2

  第四單元,這組課文是外國名篇名著的閱讀欣賞。選編的四篇文章呈現的方式有兩種:一是《賣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它們是安徒生和契科夫短篇小說中的名篇;一種是外國名著《魯濱孫漂流記》和《湯姆索亞歷險記》的片段,是採用梗概加精彩的編排方式。作為單元整組教學中的一節感悟課,我力圖以單元整組教學的理念來指導教學設計。如果說我以前的導讀課是屬於策略型的學習形式,學生透過學習交流補充,達成學法上的共識,為後面的學習做鋪墊,那麼我今天的感悟課就是實踐和運用這學習的方法。基於此,我的這次教學設計從以下幾點進行落實。

  1.以導讀課上的學習計劃展開過程。上課一開始便回顧出導讀課上制訂的學習計劃,並交流課前學習情況。課中圍繞學習計劃中的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人物情感,關注人物命運開展學習。在課快結束時引導學生關注學習計劃中的學習後策略展開活動。同時,教學過程總注意提醒學生積累學習方法,為《湯姆?索亞歷險記》、《口語交際》和《習作》積累經驗,以體現教材內容和學習方法的整合。

  2.用讀“整本書”的要求進行指導。本課“作品梗概+精彩片段”的呈現形式,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教科書中還沒有出現過,這一形式對於學生來說是全新的。其特點在於,引導學生在瞭解作品全貌的基礎上讀其中的精彩片段,由感知整體到深入部分,讀精彩片段後更想讀整部的作品,驅動學生讀“整本的書”。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透過學習梗概把握作品主要內容,透過學習精彩片段體會人物情感,並學會尋找梗概和精彩片段的連線點。這樣,課上讀梗概,讀片段,課後讀原著,不斷加強對讀“整本的書”的引領力度。這些學習方法將遷移到下一課的學習中。

  3.圍繞三維教學目標切入教學重點。精彩片段中“好處”、“壞處”對照表,是本課最具特色的表達方式。透過這一內容和形式,既體現了魯濱孫在極度困難的條件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又能幫助學生今後用這樣的方法克服困難。透過自讀自悟----對照比較---對讀感悟,落實知識、方法、態度三維目標的整體達成。這個教學重點的突破,也為學生在口語交際中“學會生存”的話題交流打下基礎。

  課堂是活生生的,有靈性的,在實際的操作中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透過今天的教學我覺得幾個大的框架和流程走得比較順利,學生學習狀態還是很棒的,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積極性都很高,發言非常積極活躍,只是自己太在意教案的過程,在精彩片段的預設還不夠精細,在個別環節的連線上,語言不夠流暢簡潔,繞來繞去廢話多了點,原因主要是對教案還不夠熟悉,預設還不夠充分,太依賴教案的流程。今後的教學中還要精心備好每一堂課,紮紮實實鍛鍊自己的課堂教學藝術。

  魯濱孫漂流記教學反思優秀 篇3

  對於一篇略讀課文,我們通常會選擇一個課時的教學,我今天也是如此,但上完課之後,我發現,對於這樣一篇篇幅較長的文章,而且要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文章,我原本可以把梗概和精彩片段分成兩個課時來教學。反思整堂課的教學,以下方面有待改進:

  1.這篇課文的文題中出現了書名號,課堂上我沒有特意強調這個題目與其他我們學習的'課文文題的區別,即使學生也很容易理解,因為這是要介紹一本書。

  2.匯入部分用這樣一幅圖片,讓學生無從著手,也許可以換種思路,直接用海明威的話來匯入,然後引出課題。

  3.有關於梗概部分內容概括的方式有待改進,雖然是六年級學生了,但班級大部分學生的課文概括能力差,或者很多同學不能脫離課本回憶著概括內容,所以在今後的課堂中可以加強這方面的訓練,適當的時候讓學生合上書本來概括內容,在學生不能概括的情況下透過反覆朗讀,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瞭解。4.關於魯濱孫這個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以在課文習文過程中進行,而不用單獨用一個教學環節展開,最後還可以根據板書說說這個人物。

  5.還是我教學的瓶頸,課堂上學生朗讀太少了,這是我還需努力突破的,加強學生的朗讀訓練,提高自身的朗讀素養。

  6.時間分配不夠恰當,前松後緊,導致後面的問題給學生討論思考的時間不夠充足,課堂上的引導也做的不夠好。

  從魯濱孫身上我也感受到我們面對困境應具有的人生態度:用平和的心態面對學生犯的錯誤,積極引導也許勝過無盡的責罵。凡事不要過於苛刻,用積極良好的心態面對一切!

  魯濱孫漂流記教學反思優秀 篇4

  《魯濱孫漂流記》是英國作家笛福寫的長篇小說,魯濱孫是書中的主人公,本課是該書的縮寫。魯濱孫因乘船遭遇暴風失事,漂流到荒島,一個人在荒無人煙的小島上戰勝了種種困難,生活了二十多年。

  本文屬歷險小說類,重點是魯濱孫在島上艱難、驚險的經歷。魯濱孫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困難,是關係到生死存亡的困難,是驚心動魄的,“難”中處處透著“險”。

  課文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這樣一個荒島:沒有名字,沒有人居住,到處是亂石野草。魯濱孫孤獨無助,面臨的是嚴酷的生存問題。要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下去,需要怎樣的意志和創造力!課文敘述魯濱孫在荒島上選擇合適的容身地方:有水源、有樹陰、能防野獸,蓋起簡陋的住所,解決了生存的重要條件──居所。描寫魯濱孫“把捕到的活山羊畜養起來”“用這點兒麥種反覆種收”解決了生存的必要條件──食物。透過這些敘述,展現了主人公的聰明才幹和堅強的意志。

  在荒島上生活,還要面對被野人屠宰的恐懼,這也非常驚險。發現野人的腳印,“恐懼萬分”“不安的心情”,並不是說魯濱孫膽小,而是突出遭受野人宰割的恐怖。魯濱孫在荒島為生存所做的種種努力,不外乎解決食物、住所、安全和孤獨這四個最基本的問題。而在與世隔絕、荒無人煙的海島上,一個人要解決這四大難題,無疑是一種極其嚴酷的挑戰。魯濱孫面對困難毫不畏懼,自己想辦法,利用周圍可以利用的一切,積極改善生存環境。這種生存的勇氣和經驗,對於處在生存競爭日趨激烈的現代社會的人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啟示。

  本文的教學使學生感悟魯濱孫面對厄運的積極的人生態度,並從魯濱孫在荒島上獨立生存的非凡經歷中悟出學會生存的道理。要達到這一目標,關鍵在於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熟悉魯濱孫戰勝各種困難的經歷。因此,應讓學生反覆讀課文重點部分,練習講述魯濱孫荒島生存的故事。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談談從魯濱孫的經歷中想到什麼,從魯濱孫的身上學到什麼。進而討論一下,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社會,人們應該如何“學會生存”,學會競爭。

  《魯濱孫漂流記》屬於歷險小說類。記敘探險、歷險的故事,以“險”扣人心絃,情節跌宕曲折,向來擁有眾多的讀者。尤其青少年,具有很強的好奇心,這“奇”與“險”相結合,形成一股不可阻擋的魅力。本文教學後,在班中掀起了讀原著的熱潮。從學生所寫的讀後感中,可以看出本文對學生思想上的觸動是很大的。

  魯濱孫漂流記教學反思優秀 篇5

  《魯濱遜漂流記》這篇課文分為故事梗概和精彩片段兩個部分。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一是透過閱讀課文,使學生了解外國名著的內容,瞭解人物遇到的困難及戰勝困難的辦法,關注人物的命運,體會人物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二是激發學生讀整本書的興趣。

  課文篇幅很長,學生完整朗讀課文一遍需要18分鐘的時間,45分鐘也就只能把課文走兩個來回。於是,我安排了兩個課時教學這篇課文。第一課時,自讀課文,弄清生字詞的讀音,並積累四字詞。接著,讓學生讀梗概,用簡練的語言概括主要內容。最後,讓學生自由讀精彩片段,找出自己感受自己的片段,進行批註。第二課時進行交流,針對他們感受最深的片段,走近魯濱遜,瞭解他是個什麼樣的人,可以帶給我們哪些深遠的人生啟示。

  第二課時的課堂是比較開放的,學生暢所欲言,他們愛談什麼談什麼。透過交流,我知道學生第一課時的自讀自悟還是有不少收穫的。有的孩子談到了魯濱孫在孤島上的孤單寂寞,他們是透過課文多處的描寫加一體會,從而體會出魯濱孫生存下去的不易!孩子們說,這樣的孤單寂寞是常人無法想象的,但是,魯濱孫能堅持活下去,他一定還想了許多其他排遣寂寞的辦法,從而認識到主人翁那種在逆境中不屈服的可貴精神。透過體會魯濱孫列的“幸”與“不幸”的明細帳,學生領悟了魯濱孫永不放棄,樂觀向上的精神實質。

  透過大半堂課的交流,我覺得不少孩子瞭解了主人翁,對這本書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課後,我覺得我對本課的資源的挖掘不夠,我應該在課前安排學生朗讀原文的,而不是在課後安排學生去找原著來看。魯濱孫這個人可以對孩子們的成長產生深遠的影響,但是我的孩子們究竟從他身上學到了什麼,我實在是心虛。雖然他們談起來滔滔不絕,但是,他們到底有沒有真正走近主人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