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稱讚》課後教學反思(精選12篇)

《稱讚》課後教學反思

《稱讚》課後教學反思(精選12篇)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透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稱讚》課後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稱讚》課後教學反思 篇1

  《稱讚》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這是一個有趣味的故事,課文洋溢著時代氣息,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文質兼美、語言典範,既能使學生學習語言,又能使學生在思想上得到啟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薰陶。一堂課下來後,回想起和孩子們一起渡過的短短的40分鐘,品味著和孩子們的真心交流,感情的真誠碰撞,我享受到了快樂,嚐到了收獲的喜悅。現結合課堂教學環節,談談教學中的得與失:

  一、微笑教學,真誠稱讚。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輕鬆愉快,他們就會主動參與,積極思考。所以,我努力在課堂上始終面帶微笑,對學生每一個積極的表現都給予真誠的稱讚,創設愉悅的氛圍,如:課始,我對學生積極準備上課的狀態進行了點面結合地稱讚(你坐得真好,像個小戰士似的!)(你的學習用品放得多整齊啊!)(你們的精神飽滿,眼睛一直注視著老師!老師稱讚你們!);接著又根據圖片認識了“刺蝟”等詞語。指導學生在讀中積累語言,自悟道理。這樣、課堂自始至終都充滿了情趣、學生興趣的激昂。

  二、快樂學習,積極自主。

  新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意識、創新意識的實踐能力。於是,我努力將這一理念體現在識字和閱讀教學之中。

  1、讀,特別是朗讀,是語文教學最傳統、最基本、最能體現自主學習的方法。以讀帶悟,朗讀中理解詞語的意思,朗讀中體會句子的語氣,增強語感,體會真誠的稱讚能帶給人自信。多種形式的朗讀:如指名讀、加上動作讀,對著螢幕讀等,既避免枯燥,又加深了對句意的理解,還提高了朗讀能力。同時,教師注意處處、時時稱讚學生的感悟理解,點滴進步。這樣,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作為引導者和參與者,為學生更積極地投入學習,注入了激情和活力。

  2、我鼓勵學生自主識字,交流識字的經驗。如“這個字你是怎樣認識的,有更好的辦法記住它嗎?“;鼓勵學生大膽猜字如:學習“採”字。透過多種識字方法的運用,提高了學生識字的興趣,識字能力得到鍛鍊。

  再回過頭來反思課堂,我有以下幾點做的不夠完善,應改進:

  1、在教學中,在學生回答問題時顯得有些急躁,有搶學生話的現象。

  2、時間分配有點不合理,造成前松後緊的課堂節奏。

  3、預設與生成有著一定的距離。

  4、課堂評價有時不夠到位。應注意教師評價的多樣化和對學生的點撥和指導。

  《稱讚》課後教學反思 篇2

  上了《稱讚》一課,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我覺得孩子們都自然地走進了課堂,融入進了課文,課堂教學較成功。我想,成功的原因在於:首先我以清新自然的匯入方式,“誰受過別人的稱讚?你們喜歡被別人稱讚嗎?”讓學生很快地進入課堂, 找近義詞幫助理解,書寫“稱讚”一詞。接著在初讀感知階段,給學生充分的閱讀課文的時間,我設計了師範讀、自由讀課文、分段朗讀課文,而且給每一次讀書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圍繞“小獾和小刺蝟是怎樣相互稱讚的?構建一個大閱讀話題,再加以建構解構。

  同時抓住識字教學這一低段教學的重點,讓學生隨文識字,開火車讀,齊讀,指名讀,給生字組詞語等有趣識字小遊戲,還讓學生做“小老師”的方法介紹自己識字時的好辦法,讓孩子們輕鬆學字、記字。在最後,我還設計了,把識字和課文融合一起,變成兒歌形式的內容。學生在讀的過程中,不僅鞏固了生字,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在品讀的教學環節中,我突出了創設情景為主導,以情導情,步步鋪墊,讓學生進入角色,入情入境,與文字的主人公同快樂、共思考,從而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努力將學語文與學做人有機地結合了起來,我引導學生找出小刺蝟和小獾互相稱讚的句子,然後重點指導朗讀,培養學生從朗讀到感悟。如:小獾的板凳做得很粗糙,小刺蝟為什麼還要稱讚他呢?我抓住了“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認真”這句話,引導學生理解肯定別人的認真態度;又如“小刺蝟走到小獾身邊,拿起板凳仔細地看了看”,重點引導學生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在我有點兒洩氣的時候,是你稱讚了我,讓我有了自信”。我又設問:你懂得了什麼?應該怎樣讀?培養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自信心;“瞧,我已經會做椅子了”,這裡引導學生明白從粗糙板凳到會做椅子,這一過程,是被小刺蝟稱讚後,小獾才有這麼大的成就,這是來之不易的。又如“謝謝你,你的稱讚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勞!”要讓孩子們體會到,這就是好心情帶來的奇效和價值。

  在這次課上,我把讀好對話為突破口,採用了分角色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品讀和師生評議,讓學生自讀、自悟、自得,能切身體會體會句子蘊含的真諦,使學生受到美好情感的薰陶。

  《稱讚》課後教學反思 篇3

  稱讚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很有啟迪意義的童話故事。在小獾有點洩氣的時候,小刺蝟稱讚了它,使它有了自信,小獾稱讚小刺蝟的蘋果香極了,使小刺蝟消除了一天的疲勞,所以稱讚的效果多麼神奇啊!文中的小刺蝟和小獾相處得多麼融洽,多麼富有人情味兒!只要是發自內心的稱讚,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話,也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習這篇課文,讓孩子學會發現別人的優點,學會稱讚別人是非常有意義的。

  我是上的是《稱讚》的第一課時,其中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字詞方面:第一課時,主要是學習課文中的生字,詞,打好識字基礎。課堂開始,先請出了文中的兩個任務小刺蝟和小獾,要刺蝟和獾帶著生字寶寶來和大家見面,然後,我列出了課文中的4個關鍵詞來進行認讀。這個挑選的四個詞語來認讀的方法來引出課文的方法,有些許的不足,這樣就會遺漏其他比較難的生字認讀。同時,優點就是可以緊緊銜接著課文內容。然後請同學識記這些生字的時候,提出了同是"木"字旁的"椅""板"兩字,但是這個環節裡有點不足,我沒有給同學識記其他生字的時間,有同學正好說到了我要距離的生字,我就直接跳過去了,太倉促。在課堂裡,開火車比較常見的遊戲還是很吸引學生的,舉手來認讀生字的小朋友也比較多,同學們也比較積極合作。

  閱讀教學

  因為是第一課時的關係,所以這個閱讀不是課堂的重點。我利用了四個關鍵詞來引出課文內容,能促使同學們更簡單的瞭解課文內容,將這個四個詞語聯絡起來完整課文。首先,指名讀詞語,隨後加快速度開火車讀,然後連貫的透過詞語帶出課文內容。可是,剛開始引導進入課文的時候卻落下了一個環節,直接跳到了講故事去了。然後透過兩個問題來引出課文的中心,小刺蝟和小獾互相稱讚,列出了他們互相稱讚的話語,原本練習讀句子是第二課時的重點,但是我覺得在第一課時也可以相應的讀一讀它們的語氣,這點沒有很到位。最後一個環節是合作讀課文,因為時間把握不準,給他們練習的時間我認為還不夠充足,很唐突的就要他們開始合作讀課文。

  總的來說,這堂課上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是我發現了,孩子們對生字還是比較在行一點,關於生字那些舉手的就特別的多,應該要多鼓勵他們在深入課文也能這麼積極的跟著老師才對。

  《稱讚》課後教學反思 篇4

  《稱讚》是二年級上冊第18課,本單元的主題是:“別人有困難,我們應該熱情幫助,新世紀的小主人就應該友好相處,團結合作。”愛聽好話,這是人們的正常心理,獲得他人和社會的認可,這是人的正常需要。這是一篇很有啟迪意義的.童話故事。在小獾有點洩氣的時候,小刺蝟稱讚了他,使他有了自信;小獾稱讚小刺蝟的蘋果香極了,使小刺蝟消除了一天的疲勞。可見,“稱讚”的效果是多麼神奇啊!文中的小刺蝟和小獾相處得多麼融洽,多麼富有人情味兒!只要是發自內心的稱讚,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話,也會產生想不到的效果。學習這篇課文,讓孩子學會發現別人的優點,學會稱讚別人,是非常有意義的。

  一、自然揭題,營造氛圍。

  在課伊始,我對學生每一個積極的表現都給予真誠的稱讚,創設輕鬆愉悅的氛圍,如:課始,我對學生積極準備上課的狀態進行了稱讚(你坐得真端正!老師稱讚你!)(你的學習用品放得多整齊啊!)這樣,課堂讓孩子感到輕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讀中悟意,讀中悟情。

  我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重點詞句,採用自由讀、同桌對讀、分角色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指導朗讀,使學生在多層次、多角度、多元化的讀書中領悟到稱讚帶來的快樂,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如: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找出小刺蝟和小獾互相稱讚的句子,“你真能幹,小板凳做得一個比一個好!”和“你的蘋果香極了,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好的蘋果。”這兩句話。透過抓重點詞“真”“一個比一個”“香極了”等指導學生朗讀。老師在評價中不時地稱讚和表揚學生,讓學生體會稱讚帶來的好心情。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身臨其境地朗讀,體驗人物的心情。

  三、創設情境,指導寫字。

  學會生字並會運用,這是我的這一環節的教學初衷。如何讓學生輕鬆地識記生字呢?我嘗試讓學生先學寫,再製作稱讚卡。這樣,字詞教學和文字拓展想結合,效果還不錯。

  想一想上課的過程中,我還有許多的不足。比如:在課堂中營造的稱讚氛圍,而孩子們朗讀相互稱讚的句子時,總覺得不到位。這時如果是我自己範讀,這樣再讓學生朗讀的效果會好些。在講到小刺蝟的稱讚帶給小獾自信這個難點時,如果更深入挖掘一下,讓同學們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談談:當你有點洩氣的時候,你得到過別人的幫助和稱讚嗎?那時你心情怎樣?這樣,不知不覺中,學生就能理解“洩氣”、“自信”的具體含義。同時,學生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別人做得好,需要稱讚,別人做得不好,更需要鼓勵”的道理

  《稱讚》課後教學反思 篇5

  學習《稱讚》這一課,為了讓學生明白稱讚的真正意義,我做了最後的總結,說:“你看,課文中的小刺蝟和小獾相處得多麼融洽,多麼富有人情味兒!他們互相欣賞,互相稱讚,小獾有了小刺蝟的稱讚,使已洩氣的他馬上有了自信,而且還做了比板凳更難做的椅子;小刺蝟有了小獾的稱讚,使本來已很疲勞的他,消除了一天的疲勞。他們兩個不但心情愉快,而且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緊接著我提出了最後的一個問題,“同學們想一想,假如小刺蝟一開始不是稱讚小獾,而是取笑他的板凳做得很粗糙,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學生們紛紛舉手,有的同學說:“那板凳做的會一個比一個粗糙。”也有的同學說:“那小獾就不會做出椅子了。”還有的同學說:“小獾會更洩氣。”這時,有個學生突然站起來說:“我要是小獾,我才不會洩氣,我要把板凳做得更好給小刺蝟看看。”不知是受到了這個同學的啟發還是感染,接下來一個個舉手起來回答的同學都說:“我也不會洩氣,我會更努力。”

  聽了學生的回答我很吃驚,因為這種答案是我在備課時所沒想到的,從這幫學生嘴裡能說出這樣的話,真是不敢相信!嬌生慣養的他們也會有這樣的堅強,我低估了他們。

  仔細想來,孩子們的成長需要有正確的教育引導,而新教材正是學生受教育的源泉。讓我們的孩子在新教材中汲取豐富的營養,伴隨他們的將是新教材領航的新課改的風帆。

  《稱讚》課後教學反思 篇6

  《稱讚》是一篇很有啟迪意義的童話故事。故事中,小刺蝟和小獾相互稱讚,讓對方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課伊始,我對學生每一個積極的表現都給予真誠的稱讚,創設輕鬆愉悅的氛圍,如:課始,我對學生積極準備上課的狀態進行了稱讚(你坐的真端正,你們的學習用品擺放得多整齊啊等)。這樣,課堂上讓孩子們感到輕鬆,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講授本課時,我引導學生從文中找出這兩句相互稱讚的句子“你真能幹,小板凳做得一個比一個好!”“你的蘋果香極了,我從來沒見過這麼好的蘋果。”

  教學中,我以情感為紐帶,以讀為主線,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出重點詞句,在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感情朗讀,並展開想象,感悟稱讚的真誠和因此帶來的神奇效果。透過抓重點詞“真”“一個比一個”“香極了”等指導學生朗讀,並在評價中不時地稱讚和表揚學生,讓學生體會稱讚帶來的好心情。如:理解“一個比一個好”是什麼意思,然後引導學生思考:小獾的板凳做得很粗糙,小刺蝟為什麼還要稱讚他呢?進而抓住“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認真”這句話,引導學生理解肯定別人的認真態度。理解“粗糙”時,讓學生透過觀察小板凳,透過親自摸桌面,自己感受粗糙是什麼樣子的。接著,讓學生想一想:小刺蝟說這句話時是什麼樣的語氣?並透過自己的朗讀表現出來。最後,讓學生展開想象:假如小刺蝟當時沒有稱讚小獾,而是嘲笑小獾的板凳做得很粗糙,結果可能會怎樣?學生在想一想、說一說、議一議中,深入地走進了課堂中營造的稱讚氛圍。

  《稱讚》課後教學反思 篇7

  《稱讚》是一篇很有啟迪意義的童話故事。故事中,小刺蝟和小獾相互稱讚,讓對方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上課,我對學生每一個積極的表現都給予真誠的稱讚,如:我對學生積極準備上課的狀態進行了稱讚(你坐的真端正,你們的學習用品擺放得多整齊啊等)。讓學生從文中找出這兩句相互稱讚的句子“你真能幹,小板凳做得一個比一個好!”“你的蘋果香極了,我從來沒見過這麼好的蘋果。”

  教學中,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出重點詞句,在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感情朗讀,並展開想象,透過抓重點詞“真”“一個比一個”“香極了”等指導學生朗讀,並在評價中不時地稱讚和表揚學生,讓學生體會稱讚帶來的好心情。如:理解“一個比一個好”是什麼意思,然後引導學生思考:小獾的板凳做得很粗糙,小刺蝟為什麼還要稱讚他呢?進而抓住“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認真”這句話,引導學生理解肯定別人的認真態度。理解“粗糙”時,讓學生透過觀察小板凳,透過親自摸桌面,自己感受粗糙是什麼樣子的。接著,讓學生想一想:小刺蝟說這句話時是什麼樣的語氣?並透過自己的朗讀表現出來及時指導朗讀。最後,讓學生展開想象:假如小刺蝟當時沒有稱讚小獾,而是嘲笑小獾的板凳做得很粗糙,結果可能會怎樣?

  不足之處:本節課,過渡語言不夠簡潔,不準確,引導學生看圖說話時,過於急切,沒能很好地引導學生看好圖,當預設與生成有差距的時候,缺乏對整個課堂的調控,應加強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

  《稱讚》課後教學反思 篇8

  一、真誠稱讚,微笑教學。

  課堂上,我努力面帶微笑,對學生每一個積極的表現都給予真誠的稱讚,創設愉悅的氛圍,如:課始,我對學生在複習生字環節時表現出的認真,利用自己的真誠的語言稱讚他們,並獎勵他們“搭乘小火車”課堂中,對學生的精彩發言均給予及時鼓勵和評價。這樣,課堂自始至終都充滿了暖人的情誼。

  二、抓住重點詞句,品讀感悟。

  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找出小刺蝟和小獾互相稱讚的句子,然後重點指導朗讀。如“你真能幹,小板凳做得一個比一個好!”和:“你的蘋果香極了,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好的蘋果。抓住了小刺蝟和小獾對話的其它句子,培養學生從朗讀到感悟。如:小獾的板凳做得很粗糙,小刺蝟為什麼還要稱讚他呢?進而抓住“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認真”這句話,引導學生理解肯定別人的認真態度。

  再回過頭來反思課堂,有以下幾點做的不完善,應改進:

  1、課堂節奏過快,語速也超快,導致學生沒能很好聽清老師的要求,也沒能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思考時間。

  2、過渡語言不簡潔,不準確。

  3、引導學生看圖說話時,過於急切,沒能很好地引導學生看好圖,發出精彩的言。又能體會到課文語言文字的生動和傳神。

  上課很長時間感覺到自己似乎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也很難融入到課堂當中,對於我近一個多月的教學,我上的最好、令我最滿意的一顆是《難忘的一天》。在備課時,我感覺這篇文章較長,生字較多,課文的對話也較少,對於學生來說,準是一篇比較難啃的課文,也很難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所以在設計這篇課文過程中我感到很困難。

  《稱讚》課後教學反思 篇9

  這篇課文內容既生動有趣又寓意深刻,是一篇很有啟迪意義的童話故事。課文主要寫了小刺蝟和小獾之間相互真心實意的稱讚,使對方增強了自信,消除了疲勞,真誠的稱讚為他倆之間搭起了一座友誼之橋。可見,“稱讚”的效果是多麼神奇啊!文中的小刺蝟和小獾相處得多麼融洽,多麼富有人情味兒!學習這篇課文,讓孩子學會發現別人的優點,學會稱讚別人,是非常有意義的。

  1、學會生字並會運用。如何讓學生輕鬆地識記生字呢?我先讓學生在自由讀課文時把生字圈畫出來,以不認識的字求助課文下面的小樹葉、請教同學或老師的形式展開學習。課堂一開始出示“稱”、“贊”兩個字,生認讀並提問:什麼是稱讚?在現實生活中受到過別人的稱讚嗎?透過這樣的對話方式匯入新課,激發學生興趣,增強學生想自主獲得知識的願望。接著讓學生走進文字,自己讀課文,同時提出要求,讓學生有目的的學習,然後玩兒“摘蘋果”的遊戲,帶拼音領讀、去掉拼音讀、指名讀等形式檢查讀音,最後用學生非常喜歡的猜字謎方法檢查識字的效果。這樣由淺入深,由簡單到複雜,在語言環境中識字,紮實、有效。

  2、課文教學1至4自然段中,利用圖片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在開心的教學中理解“粗糙”等詞語的意思,小獾的板凳做得很粗糙,小刺蝟為什麼還要稱讚他呢?進而抓住“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認真”這句話,引導學生理解肯定別人的認真態度。從而讓學生學會發現小獾是值得稱讚的。

  總而言之,這節課課堂節奏有些過快,導致學生沒能很好聽清老師的要求,也沒能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思考時間。而孩子們朗讀相互稱讚的句子時,總覺得讀的不到位。這時如果是我自己範讀,這樣再讓學生朗讀的效果會好些。特別是在寫字教學這個環節中用的時間相對少了一些;沒讓孩子自己練習寫字,這是一大遺憾。

  《稱讚》課後教學反思 篇10

  《稱讚》這篇課文不僅是一篇語言質補、不失生動、寓意深刻的文章,更是一篇可以讓孩子透過朗讀課文去感受稱讚的神奇魅力的文章!教學中我嚐到了收獲的喜悅也感到有不足。

  學生能處在一個寬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他們就會主動參與,積極思考。在課堂上我始終面帶微笑,對學生積極的發言給予真誠的稱讚,創設愉悅的學習氛圍,這樣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習的興趣,教學效果很好。

  這次的教學也有不足之處:

  1、學了《稱讚》這篇課文以後,在教學中我讓學生說一說在生活中,我們同學應該怎樣去做呢?這一問題創設有些空洞,應該讓學生在具體的環境中說一說怎樣發現別人的優點,或者當別人做得並不太好的時候,我們怎麼去發現閃光點,及時地給予稱讚。這樣學生就會有話可說,說起來也會更加具體。

  2、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我感覺我還不能完全的放開手腳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宰著,教師成為引導著和參與者,使學生的自主學習受到一定的約束。

  3、整節課我都重在挖掘學生對文字的理解,顯得有些繁瑣。忽視了利用學生學習生活中的點滴進行有效的教學,使學生的學習有些形式化,即感悟道理多,親身實踐少。

  《稱讚》課後教學反思 篇11

  《稱讚》是一個有趣味的故事,從細節處見真誠,從平淡中見深情,每個人讀後都會有觸動或啟發。

  教學中我抓住“刺蝟”和“小獾”互相稱讚的話,指導學生在讀中悟意,在讀中悟情,透過語言文字去具體感受課文中的真情。我把朗讀訓練貫穿於閱讀教學的全過程。我把朗讀的機會放手給學生,在分析和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和內容時,與朗讀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透過表情達意的朗讀,以直覺去發現和領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在教學中也有不足之處,如我對學生評價性語言不是很到位。我應該多多用適當的語言或肢體語言等來鼓勵稱讚學生,讓學生體會稱讚帶來的好心情,使學生在多層次、多角度、多元化的讀書中領悟到稱讚帶來的快樂,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另外因為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中心環節,它除了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外還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這節課中我只是強調了學生:邊讀書邊思考及如何交流和評價,並沒有強調學生讀書動筆能力及專心傾聽習慣,這是我在今後的語文教學課中要多多注意的方面。

  《稱讚》課後教學反思 篇12

  一、這篇課文其實是相互稱讚,小刺蝟稱讚小獾,小獾稱讚小刺蝟。

  不過在上課之初我發現,請他們說一說稱讚的方式這種想抱著教會他們稱讚的方法太過愚蠢,找幾個生活中的例子就可以了,我那樣還把事情弄複雜。還可以有層次的進行,先說你受到過的別人的表揚,再說你表揚別人。

  二、從題目到讀課文這個過渡語,太過生硬。這個方面可以注意一下。

  三、讀生字時,我才發現學生對這幾個詞把握不夠“凳、糙傍”,我覺得自己這塊也把握得不夠,在找一找,記一記這個環節,有點在做無用功的感覺,雖然本著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特點和記字的方法,但還是基本我在自導自演完成。在這個環節我認為變為更簡單的環節。

  四、在課文的最後環節應該還得去理解小刺蝟是一隻怎麼樣的動物?本來我是要抓住“我怎麼能要你的椅子呢?”這句話來問小朋友的,可這話不知道怎麼問,才能問出來這個有關謙虛的好品質啊,因為在他們的眼裡一個人怎麼樣?除了善良就是好。哎,被打敗了。增加點這方面的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