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找朋友》含反思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找朋友》含反思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找朋友》含反思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找朋友》含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找朋友》含反思1

  活動設計背景

  在小班學習活動“好朋友”的主題中,我們熟讀教材,並進行一系列活動,其中發現孩子們對“好朋友”的話題比較感興趣。本次活動來源於主題“好朋友”中二級主題“朋友在哪裡”的一個點“找朋友”。期望本次活動透過各種形式,注重過程,與幼兒生活經驗相貼近,符合幼兒的興趣,滿足每一個不同孩子的合理需要。於是我們進一步進行課程化環境的添置,以支援幼兒對好朋友的情感體驗與認知發展。

  活動目標

  1、體驗與老師、同伴一起活動的樂趣。

  2、感知常見事物的主要特徵,嘗試配對。

  教學重點、難點

  怎樣分類與配對

  活動準備

  1、家長資源的利用:

  家長與孩子一起豐富日常生活中常見事物間的聯絡。

  請家長與老師共同製作幼兒操作材料。

  2、教師資源的利用:

  操作材料製作:飯碗、勺子的實物;枕頭、被子、小鳥、大樹等相匹配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我們寶寶在小班都找到了自己的朋友對嗎?今天我們來找朋友吧!

  寶寶音樂遊戲“找朋友”。

  師:你的好朋友是誰呢?為什麼找她做好朋友呢?×××的朋友是×××。好朋友親一親,抱一抱吧!

  師:我們再去找一位好朋友好嗎?再次遊戲。

  (二)、基本環節:

  我們都有自己的好朋友,我這裡有幾位客人,他們也想找朋友,他們是誰呢?

  1、實物:(飯碗、勺子)

  師:這是誰?(出示飯碗)。飯碗的朋友是誰呢?

  小結:飯碗的朋友是勺子(筷子、桌子……)

  2、圖片:(枕頭、被子)

  師:我們來看看還有什麼客人!(出示圖片)。枕頭的朋友是誰呢?

  小結:枕頭的朋友是被子,引導幼兒和老師一起說說。

  3、聲音:(小鳥、大樹)

  師:我們再來看看還有什麼客人!小鳥的朋友是誰呢?

  小結:小鳥的朋友是大樹。

  (三)、結束環節:

  師:我們小五班裡還有許多好朋友在自己家裡,他們也想找好朋友!我們來幫幫忙好嗎?寶寶去看看,客人是誰?你願意幫誰找朋友呢?

  老師巡迴,關注孩子,和個別孩子交流。

  (四)、延伸環節:

  區域活動中繼續讓幼兒嘗試配對。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找朋友》含反思2

  活動目標:

  1、透過撕報紙、傳球等遊戲,感知歡快樂曲中的延長音,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增強對音樂的敏感度。

  2、感受傾聽音樂、合作遊戲帶來的快樂。

  3、增強思維的靈活性。

  4、遵守遊戲規則,掌握遊戲的玩法。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報紙、記錄紙、筆。

  2、教師操作的大記錄紙。

  活動過程:

  一、情景匯入,初步感知延長音。

  1、 在《十個小矮人》音樂聲中幼兒邊唱歌邊進教室。

  2、 欣賞小矮人找朋友的樂曲,初次感受音樂。

  3、 教師帶領幼兒第一次欣賞音樂。I教師:這首曲子有什麼特別之處?小矮人在什麼樣的音樂聲中找好朋友的?

  4、 聽音樂用手指做小矮人在身體上跳舞,延長音時找朋友(呼喊好朋友)。

  二、在撕報紙、傳紙球、做記錄遊戲活動中感知延長音的次數和延長音不同的時值。

  1、聽音樂玩"撕報紙"遊戲,自主感知延長音出現的次數,並在"撕"的過程中感受延長音的延續。教師:發現小矮人找了幾次朋友?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記錄?如果只給你一張舊報紙,你有什麼辦法?來記錄?什麼時候撕報紙?一起聽音樂試試。

  2、聽音樂玩"傳紙球"遊戲,合作完成遊戲過程中加深對延長音的理解。

  教師:要讓紙球有秩序的傳,每位小朋友手中都要有一個紙球我們怎麼做?(同一個方向,同一時間傳)老師唱出樂曲,你們聽音樂在小矮人找到朋友後開始傳紙球

  3、聽音樂找找在每次延長音中小矮人找到了幾個好朋友並用符號記錄下來。

  4、再次玩"傳紙球"遊戲,聽音樂找到好朋友,結束活動。

  三、討論"小矮人開火車"遊戲的玩法。

  四、教師帶領幼兒第一遍遊戲,根據音樂延長音時的節奏來邀請朋友。

  五、請一幼兒做火車頭,帶領大家遊戲。

  六、感受每次延長音時值的不同。

  教師:在剛才傳紙球的時候,你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小矮人找到的朋友一樣多嗎?

  七、教師清唱第一段延長音,幫助幼兒瞭解小矮人喊到了三個好朋友,並請一幼兒上前在黑板上用短線記錄。

  八、教師清唱第二段延長音,幼兒自己找出小矮人喊道四個朋友,老師示範記錄方式。

  九、幼兒傾聽音樂,自己記錄每次小矮人找到朋友的個數。

  十、幫助幼兒檢驗,分析第三,第四次找到幾位朋友。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找朋友》含反思3

  活動目標:

  1、學會對話的句式。

  2、理解一一對應配對關係,會仿編對話的句式。

  活動準備:

  1、實物:牙膏、牙刷、蘋果、梨、鉛筆、本子、玩具小鳥、玩具鳥籠

  2、實物卡片若干

  3、實物卡片掛件

  活動過程:

  1、以舞蹈“找朋友”形式匯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2、出示實物:牙膏、牙刷、蘋果、梨、鉛筆、本子

  1)“今天有許多客人來到我們班,看看誰來了?”

  2)“這些好朋友也想來跳舞,可是一個人怎麼跳呢?”

  3)“現在請小朋友來為它們找好朋友吧。”

  請個別幼兒上來配對並提問:

  A、“你為什麼認為它們一對是好朋友?”

  B、“它們願意成為好朋友嗎?”

  3、師:“小朋友真能幹,這麼快就為它們找到了舞伴,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怎麼說的?”

  師唸對話句式,幼兒欣賞:“牙膏對牙刷說你是我的好朋友,牙刷說是的我們是一對好朋友;蘋果對梨說你是我的好朋友,梨說是的我們是一對好朋友;鉛筆對本子說你是我的好朋友,本子說是的我們是一對好朋友”

  4、出示玩具鳥籠

  1)提問:“鳥籠的朋友是誰?”

  2)出示玩具小鳥,提問:A、“小鳥願意和鳥籠做朋友嗎?”

  B、“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小鳥怎麼說的?”(小鳥對藍天、白雲說:你們是我的好朋友,藍天、白雲說:是的我們是一對好朋友)

  師引導幼兒理解小鳥更願意與藍天、白雲做朋友

  5、師完整唸對話句式,幼兒學念

  6、幼兒操作

  1)“還有許多小客人也來了,它們都在小朋友的桌子上,可它們沒有找到好朋友,請小朋友幫它們找一找。”幼兒操作配對並學說對話句式

  2)請個別幼兒上來演示

  提問“為什麼你們一對是好朋友?”“好朋友互相怎麼說?”(幼兒互相仿編對話部分並學說)

  7、結束

  1)“今天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圖片,現在請你把圖片掛在身上。”幼兒掛圖片

  2)大家一起找朋友“現在請每個小朋友按照你的圖片去找個好朋友,我們一起再跳一個找朋友的舞蹈吧!”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主要運用了聽聽,說說,身體節奏,體態表現等方法來引導幼兒感受體驗幼兒園的快樂生活,也鼓勵幼兒與同伴之間交往,並隨著音樂找到朋友。活動中教師也透過自己的語言,動作,和神態,營造相應的氛圍,不斷推進幼兒的感受和體驗。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找朋友》含反思4

  活動目標

  1、喜歡聽故事,感受理解故事有趣的情節。

  2、發展幼兒的音樂節奏感。

  3、培養幼兒樂於與人交往的能力。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 透過肢體語言幫助幼兒理解“小鴨會跑不會跳、青蛙會跳不會跑、小貓會跑也會跳”的走路特徵,

  難點:引導幼兒運用故事裡的短句來回答問題。 最後再透過讓幼兒試著跟老師講述故事,在此鞏固故事裡的短句,並透過體會鼠寶寶找到朋友前後的心情,體會找到朋友後的快樂情緒。

  活動準備

  1、事先認識過故事中動物的一些主要特徵。

  2、背景圖一幅、有關故事角色的操作教具一套。

  3、磁帶、錄音機、各種動物頭飾若干(老鼠、青蛙、 小雞、貓、鴨子等)

  活動過程

  一、律動《誰在叫》,引出故事名稱。

  二、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

  提問:1、故事的名字叫什麼?

  2、 故事裡有誰?

  3、鼠寶寶為什麼找不到會跑又會跳的朋友?請小朋友再聽劉老師講一遍。

  三、教師結合背景圖,同時操作教具,邊講邊問,幫助幼兒熟悉理解故事內容。

  提問:1、鼠寶寶為什麼找不到會跑又會跳的朋友?(引導幼兒用故事裡的短句回答,並用動作體驗)

  2、鼠寶寶找到小青蛙,為什麼說不要、不要?

  3、討論:小花貓會跑又會跳,鼠寶寶為什麼要趕快逃?

  四、提出問題,啟發幼兒積極思考。

  提問:想一想,鼠寶寶能不能找到一個又會跑又會跳的朋友(再次理解“會跑又會跳”的含義)

  五、欣賞音樂,讓幼兒進一步鞏固對小動物們走路特徵的認識。(分段欣賞樂曲,隨音樂表演。

  提問:

  1、這段樂曲象故事中的哪一種小動物?它是怎麼走路的?

  2、配樂表演故事《鼠寶寶找朋友》。

  幼兒自由選擇角色,聽音樂扮演小動物。

  七、以遊戲“貓捉老鼠”自然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活動中孩子們的興趣很濃厚,注意力也很集中 ,而且在學本課中的重點句式時,孩子們大多都能邊說邊用肢體語言表示出來了,由此可見孩子們已經掌握了本科的重點。音樂遊戲的使用也很好的帶動了我班幼兒的情緒,透過的遊戲,孩子們都能說出找到朋友後覺得開心情緒 ,初步體會到了找到朋友後的那種愉悅的情緒。結尾的《貓捉老鼠》的遊戲使活動很自然的結束。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找朋友》含反思5

  一、活動目標:

  1、透過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做實驗,從而知道兩種顏色加在一起會變成別的顏色,初步培養幼兒的好奇心和觀察能力。

  2、體驗探索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黃色的水若干,紅、黃、藍三色顏料。

  2、演操作圖若干,透明示記錄卡和操作記錄卡若干。

  3、毛筆若干,抹布若干。

  三、活動過程:

  1、設定懸念,以變魔術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師:看,這是一瓶什麼顏色的水呢?(黃色)今天,老師來當回魔術師,來變個魔術,你們想不想看?

  請小朋友仔細看魔術師要開始變魔術嘍!我們一起喊一、二、三!(教師搖晃瓶子)黃色的水變成什麼顏色的水了呢?

  2、自由討論:

  師:誰知道魔術師是怎樣把黃色的水變成綠色的水的?請大家討論,然後告訴老師!

  3、①究竟加入了什麼顏色的寶寶了呢?請每位小朋友也來當回魔術師:你們看老師幫你們請來了紅色寶寶、黃色寶寶、藍色寶寶三種顏色寶寶,請你們選擇其中的一種顏色寶寶把瓶子裡的黃色寶寶變成綠色寶寶?

  ②誰變出了綠色寶寶?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變出來的?(幼兒回答)

  ③總結:我們現在一起來試一試,然後用記錄卡把它記錄下來。

  (教師邊講解邊調色,並出示記錄卡進行記錄)

  4、操作師:咦!剛才有的小朋友還變出了什麼顏色?(認識橘黃色)師:那又是怎麼變出來的呢?先不要說出來,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顏料,請小朋友試一試,怎樣可以變出橙色?再把它記錄下來。(幼兒調色並記錄)教師總結:請幼兒說一說,教師出示大記錄卡邊講解邊示範。

  5、引導幼兒發現並記錄

  1、藍色寶寶和紅色寶寶,那它們又會變成什麼顏色呢?請你們自己在盤子裡用顏料調一調,試一試。

  2、然後把你們的發現用記錄卡記錄下來!(幼兒自由操作並記錄)變出了什麼?請你把你的記錄卡講給大家聽聽。

  6、幼兒自己用不同顏色顏色搭配試試能跳出什麼顏色7、教師總結:出示大記錄卡進行記錄。幼兒說出一種,教師記錄一種。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並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找朋友》含反思6

  設計思路

  《找朋友》是一首歌詞簡單,旋律輕快,更是為大家所熟悉的音樂,一直以來都被大家用來進行音樂遊戲。此次,我以音樂遊戲《找朋友》為基礎,加入了隊形的變化,把之成為了一個集體舞教學活動。我在選擇一首有重複式,中間帶有明顯不同節奏感間奏的音樂,使整個音樂的表現更加豐滿。而圓圈舞隊形的加入,不僅添了一份遊戲的趣味性,還讓幼兒的動作表現更具整體性。

  活動目標

  1、學習隨音樂有節奏地做找朋友動作,並能在間奏音樂時大膽創編動作,表達對朋友的愛。

  2、看懂圖示,學習內外圈分別按順時針或逆時針的方向走。

  3、體驗不斷變換新朋友帶來的快樂,體會表達和接受友愛。

  活動準備

  1、已熟悉《找朋友》音樂,會做簡單的動作。

  2、可活動的佇列圖示。

  3、貼花人手一個貼於右手手臂上(紅圓點、綠圓點貼花均為幼兒人數的一半)。

  4、音樂、電腦。

  5、場地佈置:事先畫好內外兩個圓圈(一個上貼圓點標記,一個上貼五角星標記)。

  活動過程

  一、複習歌曲《找朋友》,大膽用動作表達歌曲內容。

  播放音樂1,請小朋友跟著音樂玩找朋友的遊戲吧!二、間奏音樂的創編遊戲。

  1、播放音樂2,提問:這和剛才的音樂有什麼不同?引出間奏音樂。

  2、播放音樂3,提問:是不是這段不一樣?聽了這段音樂你想做什麼的動作呢?

  3、播放音樂2,“連著找朋友的音樂一起玩一玩吧!”遊戲重複兩次。

  三、學習集體舞《找朋友》。

  1、出示佇列圖1,觀察理解佇列圖所表達的意思。

  (1)根據圖示,理解隊形的秘密,即站成單圈、雙圈、面對面站好的概念。

  (2)轉動裡圈,理解外圈不動,裡圈按順時針方向走。(教師邊清唱歌曲邊移動圖譜,移動一個位置,請幼兒觀察後說說自己的發現)

  (3)請幼兒根據自己佩戴的貼紙形狀站到相應的圓圈上,並嘗試變化佇列,即裡圈幼兒朝著貼紙的那隻手的方向移動一個位置。(先嚐試變隊形時教師清唱歌曲進行兩遍,再加入音樂4進行遊戲)

  2、出示佇列圖2,觀察理解佇列圖所表達的意思。

  (1)根據圖示,理解內圈不動,外圈按逆時針方向走。

  (2)請幼兒猜猜這樣走,下一個朋友你會找到誰呢?

  (3)請幼兒嘗試變化佇列,即外圈幼兒朝著貼花的'那隻手的方向有節奏的走動,方法同上。

  5、聽音樂完整遊戲,比一比哪一對朋友跳得好也說得好。

  四、結束活動,和好朋友手拉手離開。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找朋友》含反思7

  活動目標:

  1、 能聽清並願意回答教師提出的提問。

  2、 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願意學講故事中的對話。

  3、 體驗角色扮演帶來的樂趣。

  4、 透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5、 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彙。

  活動準備:

  1、 小金魚、小兔、小鳥布偶。

  2、 小金魚、小兔、小鳥頭飾。

  3、 故事課件。

  活動過程:

  1、 出示小金魚布偶,提出問題,引出故事。

  師:“小朋友們,看看它是誰?小金魚現在在煩惱一件事情,請小朋友仔細聽老師講故事,猜一猜小金魚在想什麼?”

  2、教師講故事1―2段,幼兒傾聽理解故事

  邊出示布偶邊講故事,教師提出問題:

  1小金魚先找的朋友是誰?

  2小兔能和小金魚做朋友嗎?它們是怎麼說的?

  3小金魚又找的朋友是誰?

  4小鳥能和小金魚做朋友嗎?它們是怎麼說的?

  引導幼兒學說小金魚、小兔、小鳥之間的對話。

  3、播放課件,講故事。

  教師再講一遍故事,講到第三段“他們一起在水中玩得非常開心”時,教師提出問題:“最後,小金魚找到朋友了嗎?(幼兒若答不出,教師進行適當引導、提示)

  4、進行角色扮演。

  教師再一次結合課件完整地講一遍故事,請幼兒仔細聽故事的內容加深印象,出示小金魚、小兔、小鳥及小蝌蚪的頭飾,讓幼兒自己選擇想要扮演的角色,進行故事演繹。教師當旁白,引導幼兒說故事中的對話,並加上動作。

  5、活動結束。

  “小金魚終於找到了好朋友,大家高不高興?小金魚跟它的好朋友小蝌蚪玩累了,它們一起結伴回家了,我們一起跟它們說再見。小朋友們也玩累了,去喝水、小便休息休息吧!”

  附:故事

  小金魚找朋友

  池塘裡有一條小金魚在游來游去,想找好朋友。它遊啊遊,看到岸上有一隻小兔,它對小兔說:“小兔小兔,我們一起玩,好嗎?”小兔說:“對不起,我不會游泳,你找別人吧!”

  小金魚又遊啊遊,看到一隻小鳥在天上飛,他對小鳥說:“小鳥小鳥,我們一起玩,好嗎?”小鳥說:“對不起,我不會游泳,你找別人吧!”小金魚嘟著嘴又遊開了。

  他遊啊遊,看到前面有許多大腦袋、細尾巴、全身烏黑的小東西在遊,他趕快游過去說:“你們好,我是小金魚。”那些烏黑的小東西說:“你好,我們是蝌蚪。” 小金魚說:“我們一起玩好嗎?”“好的。”小金魚終於找到了朋友。他們一起在水中玩得非常開心。小朋友,你們說,小金魚的朋友是誰呀?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找朋友》含反思8

  遊戲準備

  配套材料:條形磁鐵2塊、環形磁鐵2塊、分類盒1個、鐵屑2盒、魔法盒1個、骰子1個、迷宮圖卡1套、太陽系圖卡1套、操作記錄表32張、探索圖冊《磁鐵找朋友》。

  園所自備:

  其他形狀的磁鐵(如U形磁鐵)、鐵球、回形針、布條、白紙等。

  遊戲方法

  玩法一:淘寶

  取一些自然界的沙粒,用磁鐵在其中來回移動。看能找到哪些可以被磁鐵吸住的“寶貝”。

  玩法二:找好朋友

  (1)將分類盒裡裝滿物品,如回形針、小圖釘、羽毛、布塊、石頭、紙片、細繩等。

  (2)用磁鐵分別靠近物品,看看哪些會被磁鐵吸引,哪些不會(如圖2)

  (3)根據磁鐵與分類盒中物品不同的反應將材料進行分類。

  玩法三:回形針走迷宮

  將回形針放在迷宮圖上,把磁鐵放在迷宮圖卡的反面,透過移動磁鐵帶動回形針走迷宮(如圖3)

  玩法四:太陽系

  將鐵球放在太陽系圖卡上,把磁鐵放在太陽系圖卡的反面,透過移動磁鐵改變小球的位置(如圖4)

  遊戲價值

  1、在遊戲中培養分類與比較的能力。

  2、透過探索瞭解磁鐵吸鐵的特性,透過遊戲與實驗的方法瞭解磁的穿透性。

  3、激發探索磁力現象的興趣,培養關注周圍事物的習慣。

  4、在探究中發展溝通能力。

  5、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教學反思:

  今天的活動時科學《磁鐵找朋友》,磁鐵對於幼兒來說並不陌生,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今天的科學活動主要讓幼兒對磁鐵的想象感興趣,並初步瞭解不同形狀的磁鐵都能吸鐵和鐵製品的特性。讓幼兒藉助對磁鐵的探究,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幼兒用磁鐵玩一玩,吸一吸。去感知磁鐵的性質,幼兒再透過自己的觀察結果,會生成很多有關磁鐵的問題。充分讓幼兒自己探究並在探究中發現問題。特別是我在問他們為什麼不能吸布條時,有幾個小朋友告訴我說,我能吸住布條,從而使讓我能為下一步隔著物體吸鐵有了明確的指引。

  在實驗操作時,小朋友能認真參與到實驗中,但是出現過於關注實驗,等實驗結束後,才發現忘記記錄了。說明小朋友還不太習慣記錄,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記錄這種方法用得太少了,以後要讓小朋友多記錄。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找朋友》含反思9

  活動目標

  1、能完整演唱歌曲,掌握歌曲的間奏。

  2、大膽用動作表現歌曲,掌握節奏型X X X X¦X—¦。

  3、能遵守遊戲規則,體驗遊戲帶來的樂趣。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白板課件《找朋友》,大灰狼胸飾。

  活動過程

  一、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內容。

  1、學習第一段歌曲,初步瞭解歌曲旋律。

  2、熟悉第二段歌曲,練習節奏X X X X¦X—¦。

  3、學唱第三段歌曲,大膽用動作表現歌曲。

  二、完整演唱歌曲,掌握歌曲的間奏。

  1、教師完整示範,瞭解歌曲間奏。

  教師:三層樓的小動物都找到了好朋友。我們把它一起來唱一唱吧!教師:每段唱完以後還有一個敲門的節奏,這是歌曲的間奏,等會兒你們唱的時候不要忘記哦!

  2、幼兒學唱歌曲,掌握間奏。

  3、個別幼兒演唱歌曲,瞭解幼兒掌握情況。

  教師:這首歌曲你最喜歡唱哪一段?你能來試試嗎?

  教師:你在演唱時有沒有什麼困難?需要幫助嗎?

  三、遊戲“找朋友”,遵守遊戲規則。

  1、和幼兒一起遊戲,瞭解遊戲玩法。

  教師:我們在3樓都找到好朋友啦,還有4樓沒有去呢,想到四樓去嗎?

  2、再次遊戲,提出相關遊戲規則。

  教師:小朋友逃回去的時候不能碰到小朋友,也不能碰到小椅子。

  3、完整遊戲,能遵守遊戲規則。

  教師:(出示大灰狼胸飾)等會兒大灰狼掛在誰的脖子裡,誰就是大灰狼了。等小動物敲好門,大灰狼就要去抓小動物啦!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在音樂區投放動物頭飾,幼兒嘗試創編歌曲,進行表演唱。

  教學反思:

  透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透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透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找朋友》含反思10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數字口袋找朋友

  活動目標:

  1.鞏固幼兒對7以內數量的認識,能按數字匹配實物並比較數量的多少。

  2.能仔細地觀察和尋找實物卡。活動準備:

  1.教具:1~7的數字大口袋(口袋既可以用粉筆畫在黑板上,也可以用紙剪個空心口袋貼在磁板上,並在袋口寫上1~7的數字),大展示板(磁性),磁鐵(與實物卡的數量相等)。

  2.學具:提供幼兒製作的1~7數量的實物卡(卡片數量為幼兒人數的兩至三倍,形式有點卡、實物印章卡,有用皺紋紙製作的紙球卡等)。

  3.活動前將卡片藏在活動室的每個角落。

  活動過程:

  (一)提問匯入。

  1.教師:每個人都需要朋友,因為只有和朋友在一起才不會感到寂寞和孤獨。

  2.教師出示數字口袋:可是昨天數字口袋的卡片朋友生氣了,結果卡片朋友就從口袋裡跑出來,躲起來不想見它。數字口袋沒有朋友玩,覺得很寂寞,想請小朋友幫助它找到自己的卡片朋友。

  3.教師引導幼兒思考:卡片會躲在活動室的哪些地方呢?

  (二)幼兒尋找實物卡片。

  1.教師:你找到了幾張卡片?是在哪裡找到的?

  2.教師:哪個小朋友找得最多,是幾張?哪個小朋友找得最少?是幾張?

  (三)按數字匹配實物卡片。

  1.引導幼兒根據數字逐一匹配相應數量的實物卡片。

  (1)教師:誰找到了數量是1的卡片?請你把卡片貼在數字口袋的下面。

  (2)教師:誰找到了數量是2的卡片?也請你把卡片貼在數字2的下面……

  2.教師引導幼兒逐一檢查數字與實物卡片上的數量是否一致。

  (四)比較卡片數量的多與少。

  1.教師:哪個數字的朋友最多?哪個數字的朋友最少?

  2.教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在益智區提供釣魚竿和“小魚”,讓幼兒進行釣魚比賽,比較數量的多少。在數學區提供撲克牌,玩“抽烏龜”的遊戲,鞏固對數量的認識;提供幼兒用書第15頁的操作材料進行“數物接龍”遊戲。在結構區提供各種插塑玩具,讓幼兒拼搭數字。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找朋友》含反思11

  活動目標:

  1、能用根據圖形的大小、顏色、形狀特徵選標記。

  2、透過觀察、比較、判斷圖形之間的相同和不同特徵。

  3、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4、激發幼兒樂於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黃色小蘑菇、紅色大蘑菇、黃色和紅色標記、大小標記若干

  2、各種顏色、各種大小、不同形狀的圖形若干。

  3、標記卡若干

  活動過程:

  一、比較蘑菇的大小和顏色師:(出示紅、黃蘑菇)小朋友看這是什麼?這兩個蘑菇有什麼不同?(大小、顏色不一樣)師:用什麼辦法可以把不一樣的地方記錄下來?(標記)師:(出示標記)小朋友你們還認識這些標記嗎?現在請小朋友來給蘑菇送標記,一邊送一邊說什麼顏色的蘑菇我送你什麼顏色的標記。

  二、比較大的紅色的圓形卡片和小的黃色的正方形師:(出示大的紅色的圓形卡片和小的黃色的正方形)小朋友看,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什麼?他們有什麼不同?(大小、顏色、形狀不一樣)師:現在請小朋友也來給這兩個圖形寶寶送標記,一邊送一邊說一句好聽的話?

  三、看圖形找標記卡師:(出示各種形狀、大小、顏色不一的圖形)小朋友,你們看這些圖形寶寶一樣嗎?你們認識它們嗎?他們有什麼不同?

  師:老師給每個小朋友發一個圖形寶寶,請4個小朋友一組,去找老師給你們準備的和你們圖形相應的標記卡做朋友。

  師:小朋友找好了把他們貼在黑板上介紹你找的是什麼?

  四、師總結:這個長方形寶寶找到了大的藍的長方形標記卡做朋友

  五、找朋友遊戲

  師:小朋友真聰明!幫圖形寶寶們都找到了朋友。現在我們也來玩一玩找朋友遊戲。老師給你們發圖形和標記卡,如果你拿到的是圖形就去找和你相應的標記卡做朋友,如果你拿到的是標記卡就去找圖形寶寶做朋友。

  師:現在我們帶著你的朋友一起去玩吧!

  六、活動評價小結

  教學反思: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為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找朋友》含反思12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部分動物的生存環境。

  (2)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並能夠進行情景表演並能續編故事。

  (3)培養幼兒的傾聽、表達能力,養成懂禮貌的好習慣。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透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重點難點

  教學難點:幼兒續編故事。

  教學重點:瞭解部分動物的生存環境,培養幼兒禮貌用語。

  活動準備

  教學課件、動物圖片若干張

  活動過程

  (一)新課匯入

  1. 教師以小白兔的身份出現,和全班小朋友交朋友,並一起玩耍,讓幼兒感受的有朋友的快樂。

  2. 一隻小魚來敲門,嗚嗚大哭起來,“怎麼了?小魚”,”你們都有好朋友,都有人玩,可是我孤孤單單的沒有小動物和我玩”“那我們幫你找個小夥伴吧”

  (二)新課講授

  (1)小魚在不同的角落找到小雞、小鳥、最後找到蝌蚪。有了小玩伴。

  (2)教師提問,幼兒回答:

  “小魚先找到了誰?他們說了什麼?”

  “小魚第二個找到了誰?他們說了什麼?”

  “小魚第三個找到了誰?他們一起晚了”嗎?為什麼可以一起玩?“

  (3)教師總結“小魚的家在水裡,小雞和小鳥的家在陸地上,小蝌蚪的家在水裡,所以它們可以一起玩”。

  (4)小朋友相互之間討論一下,還有那個動物可以和小魚一起玩。教師正確引導幼兒。

  (5)觀看幻燈片,倒敘故事並講述生活在水裡的動物,擴充套件幼兒的知識。

  (6)師幼兒帶幼兒進行續編故事。

  (7)幼兒分組進行表演,教師在旁指導。

  (8)佈置今日任務

  教學反思

  1.能夠完成課前所定目標,幼兒能夠自己主動地進行模仿對話,自主創編

  2.有禮貌的提出和回答問題

  3.擴充套件幼兒的知識面,認識了水母,貝殼,海星等動物

  4.利用多媒體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培養幼兒的專注力

  5. 教師應該引導幼兒自己進行對話,沒有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

  6.在情景表演時教師不應固定幼兒思維,讓幼兒自由發揮。

  小百科:魚類是體被骨鱗、以鰓呼吸、透過尾部和軀幹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和憑上下頜攝食的變溫水生脊椎動物,屬於脊索動物門中的脊椎動物亞門,一般人們把脊椎動物分為魚類(53%)、鳥類(18%)、爬行類(12%)、哺乳類(9%)、兩棲類(8%)五大類。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找朋友》含反思13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瞭解不同花的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等。

  2.讓幼兒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認識事物。

  3.引導幼兒能按照老師指定的花的某一特徵對不同的花進行分類。

  4.讓幼兒感受到花,大自然的美,獲得美的體驗。

  活動準備:

  迎春花盆栽一盆,ppt,ppt中所介紹的花朵的彩色卡片畫各一張,不同花朵的帽子每位小朋友一頂。

  活動過程:

  一、教師讓幼兒猜一謎語,匯入。

  1.小朋友們,老師請你們猜個謎語,猜猜是什麼幾根枝,開滿花,葉子小,開黃花。

  遠看蝴蝶在飛舞,迎來春天喜洋洋

  二、認識不同的花。

  1.老師展示迎春花,從迎春花的顏色,形態(花朵大小,有無尖刺),生長環境來引導幼兒進一步認識迎春花。

  2.ppt展示一些常見的但具有不同特點的花,老師按照花朵顏色,花朵大小,有無尖刺,生長環境這四個角度的順序來幫助幼兒一一認識這些花朵。

  三、幫助小花朵找朋友。

  1.老師在黑板上畫兩個房子形狀的圖,並將迎春花的圖片貼在一個房子裡,將白牡丹花貼在另一個房子裡,“現在有兩朵小花要找好朋友去它家玩,老師這裡呢有很多的小花朵都願意去它們家玩,但是呢小花朵們又不能同時去他們家,所以啊老師想了個辦法,把小花朵們安排好了去哪家玩”老師將所有紅色的花貼到迎春花一起,白色的花貼到白牡丹一起,請小朋友看看老師是按什麼規律分的。

  2.這是老師幫小花朵找的朋友,現在老師要請小朋友們除了用老師這個方法來給迎春花和白牡丹找朋友,還能從我們剛剛認識到的小花們其他的什麼特點來分?跟幼兒一起從花朵大小,有無花刺兩個方面一起再給小花朵找朋友。

  3.換兩種花(白荷花與紅玫瑰)請客,老師讓幼兒從顏色,有無尖刺,生長環境(水裡還是土壤),來給小花朵找朋友。

  四、遊戲---我是小花朵。

  1.“剛才小朋友們一起幫小花都找了好多好多的朋友,現在老師要請小朋友們自己來扮演小花朵,並給自己找朋友”。

  2.老師說明遊戲規則:小朋友們全部蹲下,聽清老師說的花朵特徵,帽子上的花朵擁有這一特徵的小朋友可以站起來。

  五、活動總結。

  我們發現當我們按照不同的標準來給小花朵找朋友的時候小花朵找到的朋友也是不一樣的,小朋友們回家後可以幫媽媽給家裡的衣櫥裡的衣服按照不同的標準分分類,做個能幹的小寶寶!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找朋友》含反思14

  目標:

  1.能根據瓶、罐口的大小及其它一些特徵,選擇合適的蓋子匹配。

  2.嘗試用瓶、罐、蓋子及一些輔助材料進行創造性的造型活動。

  3.能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愉悅的情緒。

  準備:

  1.圓形蓋子和瓶子、罐子若干

  2.與幼兒共同收集圓形的東西。

  3.彩紙、剪刀、雙面膠、橡皮泥等。

  過程:

  1.出示蓋子,感知蓋子的不同。

  (1)老師帶來了很多圓圓的蓋子,小朋友可以摸一摸、看一看,把你的發現告訴旁邊的小朋友!

  (2)請3—4名幼兒說說。

  (3)教師總結。

  2.選擇合適的瓶罐和蓋子匹配。

  (1)這些圓圓的蓋子躺在地上多孤單呀,我們一起幫它們找好朋友吧!它們的好朋友是誰?找找看在哪裡?(逐一排在場地四周)(讓幼兒說說)請小朋友幫助蓋子找到最好的瓶寶寶或是罐寶寶朋友,找的時候要擰一擰、按一按,蓋子與瓶子能緊緊抱在一起的才是好朋友!先給你最喜歡的蓋子找朋友,然後再幫其他的蓋子找朋友!

  (2)幼兒操作。

  (3)分別展示找對和找錯的瓶子和蓋子,讓孩子說說是怎麼讓蓋子找朋友的?並幫助找錯的瓶子和蓋子重新找朋友!提問:剛才你們是用什麼好辦法幫助蓋子找到好朋友的?

  (4)在總結了蓋子找朋友的經驗後,請幼兒檢查是不是都幫蓋子找到了最好的瓶寶寶和罐寶寶朋友了?

  (5)教師小結。

  3.瓶子、罐子、蓋子找朋友

  (1)剛才小朋友幫助蓋子找到了最好的朋友,你們的本領真大!這些瓶瓶罐罐也想找朋友。看,老師今天還帶來了許許多多的圓形的東西!(與幼兒一起看一看、說一說)老師找了一個瓶子,然後我再找了兩顆圓圓的紐扣和一個瓶蓋,小朋友想想看,這些圓圓的東西和瓶子交朋友後它們會變成什麼?小朋友也來幫助瓶子找這裡的圓圓的朋友,和老師來比一比,看看誰讓它們交朋友後變得東西更好玩、更有趣!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欣賞幼兒的作品,結束活動。

  做好的小朋友可以先去告訴客人老師:你讓瓶子找了什麼作朋友,他們交朋友以後變成了什麼好玩的東西?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找朋友》含反思15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學習相鄰數。

  2、進一步培養幼兒分析問題的能力。

  3、幫助幼兒理解相鄰數之間多1少1的關係,能說出2和3的相鄰數。

  4、透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根據主題活動製作的課件。

  2、1~4的數字卡若干。

  3、《找朋友》的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教師演示課件,便設計小魚找朋友的情節,請幼兒數一數,都有什麼顏色的魚?各種顏色的魚都有幾條?教師用數字表示。

  2、設疑討論:

  (1)白鯉魚今天要找好朋友,一個比它少1的,一個是比他多1的,請小朋友找出是哪兩種魚,他們各有幾條?幼兒說出答案後,教師用數字表示。

  (2)請幼兒仔細觀察,分析比較紅鯉魚、白鯉魚和金鯉魚之間多1少1的數量關係,知道3的好朋友是1和2。

  3、幫助金鯉魚。用金鯉魚也要找兩個好朋友的情節,引導幼兒找出3的好朋友是2和4。

  4、請幼兒用數字卡快速擺出2的好朋友、3的好朋友。

  5、遊戲:找朋友。播放《找朋友》的背景音樂,幼兒胸戴1~4的數字卡,請掛數字2和3的好朋友說:“我的好朋友在哪裡?”與他們相鄰數的邊說:“你的好朋友在這裡。”邊迅速站到他的兩邊。交換卡片,反覆遊戲。

  6、教育幼兒要關愛水裡的小動物。

  教學反思:

  這個活動自始至終讓幼兒探索性發現問題,使幼兒一直處於活躍、積極的學習態度,透過遊戲化教學,結合找朋友,把相鄰數的概念滲透在其中,儘量讓抽象的數的邏輯概念在具體的事物中理解,幫助幼兒在遊戲活動中快樂地學習、體驗、理解,從而提高幼兒學習相鄰數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