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安全教案> 【實用】中班安全教案模板彙總九篇

中班安全教案

【實用】中班安全教案模板彙總九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安全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班安全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皮膚在不同環境、運動前後的變化。

  2、初步瞭解皮膚的功能,學習保護皮膚的方法。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身體小衛士》

  2、木偶表演《皮皮歷險記》,準備木偶"皮皮"、溫度計、冷毛巾等。

  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感知皮膚在不同環境中、運動前後的變化。

  (1)、啟發幼兒說說在戶外操場運動後皮膚的變化。

  教師:皮膚在運動後有哪些變化(如變得紅紅的、有汗等。)(2)、教師帶領幼兒來到有冷氣的空調房間,引導幼兒說說皮膚在冷氣房間裡的變化,如感覺很冷、汗毛都豎起來了等。也能夠先去冷的房間,後去鍛鍊防止感冒。

  (3)、教師總結皮膚在不同環境、運動前後的變化,引導幼兒瞭解它的特徵。

  2、啟發幼兒感知皮膚是人體的"外套",讓幼兒學習保護皮膚的方法。

  (1)、引導幼兒討論皮膚的作用。

  教師:我們全身到處都是皮膚,皮膚對我們的身體有什麼作用呢

  (2)、教師和幼兒一齊看幼兒用書:《身體小衛士》。透過觀看皮膚被燙傷、劃破等圖片,啟發幼兒說說皮膚損傷時的感受,明白皮膚能夠保護我們的身體,就像人體的健康外套。

  (3)、引導幼兒說說日常生活中保護皮膚的方法。

  3、比較皮膚在身體生病與身體健康的不同變化,讓幼兒學習簡單的處理方法。

  (1)、組織幼兒討論皮膚在生病時的變化。

  教師:我們發燒時皮膚會發生什麼變化(如:皮膚很紅、身體很燙等)(2)、教師和幼兒看木偶表演:《皮皮歷險記》。

  教師:當小朋友發燒的時候,感覺皮膚是怎樣的當小朋友身體健康的時候又有什麼感覺

  (3)、教師總結:皮膚能夠調節人體的體溫,皮膚在發燒時和身體健康時會不同。

  (4)、引導幼兒討論簡單的保護皮膚的方法:當發現皮膚有變化的時候,能夠及時高數成人;在成人幫忙下使用溫度計,瞭解身體的溫度;發熱時用溼毛巾冷敷,儘量去醫院等。

中班安全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透過活動,使幼兒瞭解廚房裡的危險有哪些,並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識。

  2、學會保護自己,避免不安全事故的發生。

  【活動準備】

  幼兒每人一套《安全伴我行》手冊、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一),提問並引出主題。

  1、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廚房)

  2、從什麼地方看出來是廚房?(有刀、鏟、爐等物)

  3、你家有廚房嗎?(有)廚房在什麼地方?

  4、小結:廚房裡有這麼多東西,小孩子個子矮,應少到廚房裡去玩,為什麼呢?因為廚房中隱藏了很多種危險。

  二、知道:第一種危險:廚房中刀具的危險。

  1、出示實物刀:玩具刀與真刀的對比。輕和重、大和小的對比。

  2、提問:廚房裡的刀是拿來做什麼的?如果小朋友去廚房玩刀,刀不小心落在自己的腳上,會怎樣?

  3、出示圖(二):一個小孩玩廚房裡的刀,刀落地,差點落在幼兒腳上,真危險。

  讓幼兒看圖和感知一下真刀,讓其明白:廚房裡的真刀不能玩,如果不小心落在地上,腳上都會受傷,還會砸著腳趾,很危險!

  三、第二種危險:廚房燃氣爐的危險。

  1、讓個別幼兒找出燃氣爐玩具,讓小朋友想想廚房中燃氣爐有危險嗎?有哪些危險?

  2、出示圖(三):一個小孩在廚房裡自己去開燃氣爐,爆出了火光,射在小孩臉上。

  3、師:小朋友自己不能開燃氣爐,因年齡小,掌握不好開關,燃氣洩漏會中毒,還會引發燃氣爆炸的。

  四、第三種危險:炒菜時油爆在臉上,眼睛裡的'危險。

  1、出示圖(四),讓幼兒觀察後講出:媽媽在炒菜,個子矮、年齡小的孩子不能靠近鍋邊,油爆在臉上、眼睛裡,小朋友哭了。

  2、知道炒菜的油爆在臉、眼上,會燒傷、會瞎眼等。

  五、第四種危險:用熱水瓶自己倒水,從爐子上取放的危險。

  1、出示圖(五):一小女孩手抱開水瓶自己去廚房倒爐子上的開水。

  2、讓小朋友說出圖中的危險。

  3、師:燒開的水或剛做好的飯菜溫度高,不小心碰倒了會被燙傷的。

  六、要避免這些危險,有什麼辦法?(遠離廚房,不一個人在廚房裡玩……)

  七、看《安全伴我行》手冊,讓小朋友一邊看一邊講出廚房中有哪些危險,並把看到的故事說給小朋友們聽,幼兒一起交流。

  【活動延伸】

  回家到廚房裡看看還會有哪些危險,和爸爸媽媽一起交流避免危險的辦法。

中班安全教案 篇3

  遊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一種活動方式,但是每個遊戲必須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基礎上,因此遊戲的設計要多費些功夫。下面介紹中班遊戲的方案,這些方案是在實踐中總結的,對於中班比較有意義。

  活動目標:

  認識遊樂設施的安全使用方式

  享受玩遊樂器材的樂趣

  活動準備:

  戶外遊樂器材

  活動過程:

  1.老師帶著幼兒到戶外的遊樂器材繞一圈,並在每個遊樂器材前停留一下,向幼兒說明玩遊樂器材可能發生的危險,再指導幼兒正確的玩法。

  三輪車:

  (1)不用跑的幫小朋友推車。

  (2)要輪流玩,不搶著玩。

  滑梯:

  (1)不從滑口處爬上去。

  (2)不用頭倒著溜滑梯。

  (3)在溜滑梯上不推擠碰撞。

  鞦韆:

  (1)不要盪太高。

  (2)不幫小朋友推鞦韆。

  (3)不站在鞦韆後面。

  2.接著請幾位幼兒示範該遊樂器材的正確玩法。

  3.問幼兒當很多人想玩同一個遊樂器材時,該怎麼辦?引導幼兒排隊等待或先玩人較少的,比較不會浪費時間,再讓幼兒在遊樂區玩一番。

  4.回到教室,請幼兒分享遊戲的專案及心情,最喜歡哪一樣遊樂器材,再與幼兒回顧剛剛玩遊戲器材的安全事項,看看自己是否都做到了,給自己鼓鼓掌。

  活動評估:能遵守遊樂器材的使用常規;能開心的玩遊樂器材。

  活動結束後,讓幼兒學習排隊等待的常規。

  這個遊戲教案可以在保證孩子的安全的基礎上,讓孩子學會排隊,學會謙讓,以及一些安全意識,比較值得學習。

中班安全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的探究慾望,體驗活動的樂趣。

  2、豐富幼兒安全保護經驗,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3、使幼兒懂得危險物品容易給人帶來危害,學會簡單的自救方法。

  二、活動準備:生活物品若干(包括有危險因素的物品,如:打火機、插座、電線、風扇、熱水器、小刀等)

  三、活動重點與難點:活動重點: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學會簡單的自救方法。

  活動難點:引導幼兒瞭解哪些物品容易給人帶來危害,學會簡單的自救方法。

  四、活動過程:1、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說出這些物品的名稱,瞭解這些物品在生活中的應用。

  2、請幼兒結伴討論: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有危險?為什麼?教師指導幼兒結合經驗積極表達自己的看法。

  3、幼兒分組操作活動:從圖片中找出有危險的物品,向本組小朋友介紹自己圖片的內容,並說出如果亂動這些物品會造成什麼樣的危害。

  4、請幼兒分組討論:如果發生意外,應採取自救自護的方法,瞭解學習意外事故的自救方法。

  (1)發生火災時迅速撤離現場並大聲呼救,用溼毛巾捂住鼻子,彎腰撤離到安全的地方。

  (2)燙傷時可先用冷水衝一會兒,然後用乾淨的紗布或毛巾蓋在上面不動,再請成人幫助去醫院治療。

  (3)誤服藥物及時告訴大人。

  (4)小刀劃破了皮膚,應請成人正確包紮。

  5、請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自由討論:還有哪些地方不安全?我們應該怎樣做等。

  擴充套件閱讀:

  小班安全教案《小心門》

  活動過程:

  1.匯入活動

  (1)遊戲“找門”,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①教師:小朋友,請你找一找我們班級的門在哪裡?

  ②教師:他們都一樣嗎?哪裡不一樣?

  ③教師:想一想,家裡的門是什麼樣子的?和幼兒園裡的門一樣嗎?

  (2)觀看DVD,引導幼兒觀察片中小朋友使用門時的各種行為。

  ①教師:大家要仔細看看片中都出現了什麼樣式的門?

  ②教師:小朋友是怎麼關門的?手放在了哪裡?發生了什麼事?

  ③教師:片中的小男孩在玩什麼?你覺得這樣做對嗎?玩著玩著,小男孩發生了什麼危險?

  (3)交流討論,引發幼兒思考並討論使用門的注意事項。

  ①教師:開關門的時候,手放在門縫處會不會有危險?為什麼?

  ②教師:隨便推拉擺弄門玩對不對?這樣可能會發生什麼危險?

  2.概念學習

  (1)觀看動畫,瞭解使用門時一些安全與不安全的行為。

  教師:使用門時,哪些行為是安全的,哪些行為是不安全的?來看一段動畫吧。

  (2)交流並學習安全使用門的方法,知道不安全地使用門將會出現嚴重後果。

  ①教師:用力地開關玻璃門,會發生什麼危險?

  ②教師:開門時要注意什麼?

  ③教師:為什麼不能爬到門上或把自己掛在門上玩?(會撞到別人。會摔傷。。。。。。)

  ④教師:大家再想一想,除了這些,使用門的時候還有那些安全要注意?(引導幼兒遷移生活經驗,說出其他關於門的使用安全,教師可及時提示,如:不在門後玩耍等。)

  3.教師小結。

  4.教師:開關門動作輕,慢推拉靜無聲,不攀爬不掉掛,不在門後玩遊戲。家裡的門有很多不同的式樣,在使用這些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這樣才不會讓自己受傷,也不會傷害到別人。

中班安全教案 篇5

  目的:

  1、透過製作安全標誌,貼上安全標誌,引導幼兒知道要保護自己身體的安全。

  2、初步懂得避開危險物,不做危險動作。

  準備:

  安全標誌一個、蠟筆、紙。

  過程:

  (一)講講:

  1、出示安全標誌

  A、小朋友,這是什麼?

  B、這是安全標誌,有了這個標誌,可以提醒大家這個地方要小心。

  C、這是警告標誌,有了這個標誌,代表這裡有電,要小心!不要碰。

  D、上個月,孫豔小朋友在廁所摔了一跤,如果,廁所裡貼了這個安全標誌,她肯定會小心的走上臺階,就不會摔跤了。

  E、現在我們把這個標誌貼在廁所門上,提醒大家小心好不好?(請一幼兒去貼)

  F、我們教室裡還有許多需要提醒的地方,大家動動腦筋自己來做一個安全標誌。

  (二)做做:

  1、幼兒設計製作,老師巡迴指導,重點提醒園點在下方。

  2、鼓勵幼兒製作與老師不同的安全標誌。

  3、幫助個別完成作品。

  (三) 貼貼:

  1、貼到你認為不安全的地方。

  2、請幼兒說說自己設計製作的標記,為什麼貼在這裡?

  3、我們幼兒園還有許多需要提醒的地方,以後,我們在多做幾個安全標誌去提醒其他小朋友,好嗎?

中班安全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初步明白在日常生活、教學中容易出現危險的事情,明白防止的危險的簡易方式。

  2、明白不做危險的事,有初步的安全知識。

  教學預備:

  1、教學掛圖:《十隻小貓咪咪》。

  2、36K卡紙,水彩色筆數個。

  教學過程:

  1、聽《十隻小貓咪咪》的小故事,初步明白在日常生活、教學中容易出現的事。幼兒教師展示掛圖說故事。幼兒教師:這一些小貓咪都做了些何事情?結果怎樣?

  2、說一說自個兒在日常生活、教學中發生或遇見過的危險的事,探討防止這一些危險事的簡易的方式。幼兒教師:你曾受過傷嗎?

  幼兒教師:在我們日常生活與教學中另外還有沒不安全的物品與事?孩子應當怎樣做方可防止這一些事發生?例如:那著小刀在嬉鬧會怎樣哩?跑時鞋子帶散了會怎樣哩?等等

  3、找尋危險的物品幼兒教師與孩子一塊兒找一找班裡或教學區存在危險的物品,例如插座、電源開關。

  啟發孩子怎樣去比開它們,不讓自個兒受傷。

  4、為危險的地方帖標識。

  探討:有何方法能叮囑我們大夥兒在此些地方要留意哩?

  確定製作標識的內容,例如紅點、大紅叉叉等。孩子製作標識。幼兒教師與孩子一塊兒在容易危險的地方帖上做的標識。

中班安全教案 篇7

  教學內容及學情分析

  在集體活動中增加了幼兒的規則意識,滿足孩子好奇好動的特點,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給予適時適宜的引導,加強孩子的安全意識,從而獲得更多的生活經驗。

  活動目標

  1.知道110、119、120幾種特殊的電話號碼及其作用。

  2.不隨意撥打特殊的電話號碼。

  3.引導幼兒根據號碼找對應的車

  重點難點

  1、引導幼兒知道特殊的號碼在平常的時候有幾種有什麼用處。

  2、根據現實生活特殊的號碼引導幼兒找出相應的車輛。

  活動準備

  1、玩具電話電話

  2、玩具電話一部。119、110、120號碼的卡片各一張。

  3.掛圖《特殊的號碼》一幅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幼談話,講講電話的作用。

  二、基本部分

  1、師; 出示電話,引起幼兒的興趣,小朋友你知道家裡的爸爸媽媽的電話號碼嗎?我們在玩打電話遊戲好嗎?(引導幼兒說號碼並模仿打電話。)

  師; 有幾個特殊的號碼,會給我們很大的幫助,你們知道這幾種特殊的號碼嗎?(引導幼兒自由講述)

  2、引導幼兒瞭解特殊的電話號碼及其作用。

  師;出示110號碼,引導幼兒圍繞問題開展討論;

  這是什麼號碼?他與我們家裡的號碼有什麼不同呢?(請幼兒上臺說一下有什麼不同)師;在什麼情況下需要這個號碼呢?他對我們有什麼幫助?(請幼兒互相探討,在請幼兒自己總結一下)。在什麼情況下撥打這個號碼?依次出示;119、120號碼。

  教師引導幼兒瞭解使用這些號碼的具體情況,知道不能隨意撥打這些電話號碼。

  3、利用電話遊戲,進一步感知特殊的號碼的作用。

  結束部分:

  教師讓幼兒根據PPT情景電話號碼回答問題並找出相應的車輛。

中班安全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透過活動,讓幼兒瞭解幾種常見的滅火方法,初步瞭解簡單的消防知識。

  2、教育幼兒不玩火,避免發生火災。

  活動準備:

  1、蠟燭2根,打火機一個,水、沙子、溼布、扇子等。

  2、有關滅火的錄影。

  3、人手一份操作圖片(圖上畫的是在著火的時候,幾個小朋友採取的不同的滅火方法)。

  活動過程:

  1、遊戲:滅蠟燭教師出示蠟燭,點燃。 “請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用什麼辦法能把蠟燭熄滅呢?”幼兒想出辦法後,教師提供備有的材料,請幼兒到前面試一下,教師小結。

  2、討論:“出現了火情,該怎麼辦?”“現在天氣乾燥,如果出現火情,我們小朋友該怎麼辦呢?”引導幼兒說出各種滅火的辦法。

  小結;剛才小朋友想出的辦法都不錯,如果出現了火情,我們可以用水潑滅火、用溼布撲滅火、用沙子滅火、用滅火器滅火……但小朋友要記住,如果出現大火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先撥打119電話。

  3、請幼兒看錄影。

  “前幾天,有個地方著火了,我們來看看他們想出的辦法和我們想出的辦法一樣不一樣?”

  看完錄影,提問:“他們想到了哪些辦法?”“哪些辦法是我們沒想到的?”(開窗,捂著嘴、鼻跑出煙火區)。

  小結:火小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採取開窗,用水、沙子、溼棉被、滅火器等滅火,火很大的時候,我們撥打119電話,消防叔叔還沒到,我們小朋友一定要把嘴巴、鼻子捂上,以最快的速度跑出煙火區,學會保護自己。

  4、幼兒操作“請小朋友看操作圖片,圖上畫的是幾個小朋友在著火的時候採取的不同的辦法,每幅圖的左下方有一個圓圈,你認為辦法好的就在圓圈內打上勾號。”

  討論:用扇子扇,是不是最好的辦法?

  “小朋友想一想,爺爺、奶奶生爐子的時候,用扇子輕輕地扇,火就越扇越旺了。如果火很大,用扇子扇來滅火行不行呢?著火的時候,我們可以想別的辦法。”

  5、怎樣避免火災?

  “一旦發生了火災,對我們的危害特別大,房子沒有了,人也受傷了。那我們平時怎樣做才能避免火災呢?”

  幼兒討論回答。

  小結:小朋友說的都很好,但是光我們知道還不行,還要讓別人都知道。那我們現在就到外面去,告訴別的小朋友,好嗎?

中班安全教案 篇9

  活動意圖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庭中的電器種類越來越多,為了便於電器的使用,各房間會有許多插座,插座上那黑黑的洞,最能引幼兒好奇,儘管許多家庭都採取了一些防範措施,如:移動傢俱擋住插座、用透明膠帶封住插孔等,但還是時不時會有意外發生。幫助孩子認識電線和電插座存在危險非常重要。本次活動藉助生動形象的小故事,讓幼兒看一看,聽一聽,畫一畫的過程中,瞭解簡單的安全用電常識,學會保護自己。

  活動目標

  1.知道電線和插座藏著“咬人”的電,不能用手觸控。

  2.認識“有電危險”的標誌。

  活動準備

  1.“有電危險”的標誌。

  2.電線一段,電插座一個。

  3.自制幻燈片,故事 《會“咬人”的電》。

  活動過程

  1.播放幻燈片,欣賞故事《會“咬人”的電》。

  (1)欣賞故事第一段,並理解故事進行簡單的提問:

  猜猜故事裡的“寶貝”是什麼?

  “寶貝”裡藏著什麼?為什麼大家都喜歡這個“寶貝”?

  (2)教師出示電插座請幼兒觀察並小結:

  電插座是用來接電的,裡面帶電,它能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

  2.欣賞故事第二段,根據故事內容提問:電插座可以碰嗎?狐狸把手伸進電插座後發生什麼事了?

  教師小結:電源插座是不能隨便碰的,尤其不能把手放進插座的插孔裡,一旦碰到電,電就會“咬人”,是很可怕的。

  3.欣賞故事第三段,請幼兒相互交流

  以後狐狸還會亂動插座嗎?它會怎樣教育他的小狐狸呢?

  4.教師出示電線,向幼兒介紹有關知識。

  (1)這是什麼?你在哪見過?仔細看看裡面和外面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2)教師介紹:這是電線,裡面有銅線(或鋁線),能傳電。外面的塑膠是保護層,包裹著銅線(或鋁線),如果沒了保護層,點就會傳出來,不小心碰到它,這位“電”朋友就會發脾氣傷人。

  5.找找教室裡的電線、電插座,知道生活中不能碰出這些危險的物品。

  6.認識“用電危險”的標誌,知道看見這些標誌就引起注意,不能靠近。

  活動延伸:

  1.請幼兒數數家裡共有幾個電插座,家長協助記錄下來。

  2.自制“用電危險”標誌,貼在家中有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