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傳統> 傳統美德作文(彙編15篇)

傳統美德作文

傳統美德作文(彙編1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傳統美德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傳統美德作文1

  “文化在於美德,人無美德則失文化,人有美德則得文化。”文化是一種精神,是文明的象徵。當然,文明不等同於文化,而文化不等同與文明。有一種人,他知道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要還給別人。

  大年三十的那一天,陽光明媚,春天來了,鳥兒回來了,在樹枝上歡唱,好像是在歡迎春姑娘帶來到!這天,我和爸爸來到街上買蘋果和橘子。我和爸爸走在街上,好像是一對兄弟似的。走了一會兒,我和爸爸來到一家水果店,這家水果店今天特別多人,因為過節了,很快,那位老闆很熱情地招待我們,問我們需要什麼水果,我笑著對老闆說:“叔叔,我們要一箱蘋果和一箱橘子。”老闆開心地說:“好,我馬上幫你們拿。”於是,老闆用力搬著這兩袋水果給了我們,爸爸算完錢後,就搬著水果走了,但是由於我和爸爸趕著回家和家人過年,那袋蘋果忘記拿了,直到傍晚才知道忘了拿!

  於是我又和爸爸開車去那家水果店,一路上,我發現大部分店都關門了,便對爸爸說:“爸爸,你說那家水果店有沒有關門呀?”爸爸說:“有可能呀,還是去看看吧。”我點了點頭。剛到那家水果店,我驚呆了!那位老闆還在店門口,拿著一袋東西,好像在等待什麼似的,我和爸爸走了過去,老闆見了我們,馬上把他手中那袋東西(就是我們忘了拿的那袋蘋果),便說:“你們終於來了,今天我的水果店特別多人,你們剛付完錢,我就去招待其他客人了,真是對不起了!”爸爸笑著說:“沒關係,是我們他大意了,你這麼晚了還在等我們,你人真好呀!”站在一旁的我,心想:這位叔叔人真好,其他店都關門了,叔叔為了把這袋蘋果還給我們,不惜自己的休息時間,為了一小袋的蘋果,在店門口等我們。假如我們沒有來拿這袋蘋果,難道他會等到晚上嗎?答謝完老闆,我就和爸爸拿著那袋蘋果,開車回了家。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雖然這件事小,但是這件事烘托出水果店老闆的高尚品質。他不會貪圖一些小便宜,即使別人忘記了,永遠沒有來拿,他也不會忘記,因為他知道什麼是見利忘德!這種高尚的品質永遠值得我們新一代的青少年學習!

傳統美德作文2

  陸隴其素以孝聞名。據說,他父親去世的時候,他正在京城考試,一聽說父親去世了,立刻赤足步行往家趕。到了家裡,日夜哭泣,每天也不入內室,只是席地而臥。 他在靈壽當知縣的時候,為政清簡,深得人民愛戴。有一天,一位老婦人來告她的兒子不孝,那是一個20歲左右的青年。陸隴其對老婦人說:“我還沒有小僕人,你的兒子可以暫時來幫忙,如果我找到合適人選了,我就給他施用杖刑然後遣送回家。”從此以後,這位青年每天侍奉在陸隴其左右。每天早晨,陸隴其都恭候在自己老母的門外,等母親起來了,就照應著母親洗漱、吃早飯。午飯的時候,他在旁邊服侍著,時常逗母親開心;母親吃完了,他才吃剩下的東西。晚飯也是這樣。如果有點空餘時間,就陪母親說笑,講些故事讓母親高興。母親稍有不適之感,立刻找醫生,買藥煎藥,幾夜不睡也不知道累。這樣過了幾個月,這個青年跪在陸隴其面前,請求回家看望母親,陸隴其問:“你不是和母親不和,為什麼還要看她呢?”這位年輕人哭著說:“過去我不懂事,對母親不好,現在好後悔啊!”於是陸隴其讓他們母子相見,兩人抱頭痛哭。青年和母親回家後,與以前判若兩人,後來因為孝順在鄉里聞名。

傳統美德作文3

  五千年的滄海桑田,五千年的華彩樂章,演繹了東方文明古國的燦爛與輝煌。3月12日下午,我們在藝海電影院觀看了一場大型綜藝音舞詩《中華神韻》。

  從演員們的表演中,我不禁聯想起:我國是一個文化古國,早在遠古時代出現了許許多多偉大的詩人和聞名中外的詩:李白的《靜夜詩》;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孟浩然的《春曉》;杜甫的《春夜喜雨》……除了詩人,我國古代還有舉世聞名的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四大發明。

  如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已成為一個發展中的國家,我們的科學家們已經實現了古代人們的夢想——飛天夢和奔月夢。

  看完這臺演出,讓我明白: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和民族精神是正在燃燒的火焰,我們必須學好文化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將雄雄燃燒的火焰,一代代傳下去。我相信,我們偉大的國家的將來必定是一個繁榮富強的國家!

  今天,我們作為21世紀的兒童,應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做新世紀***人。然而,事情總是不會像我們想的那樣美好……有一次,我到姑姑家玩,看到的情景卻使我大吃一驚,弟弟坐椅子上寫作業,還要讓父母來督促著,寫了一會兒,又撒謊說作業寫完了……大這太陽底下,在這大千世界裡,我們被看成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未來,祖國的希望。可見,我們肩負的責任有多麼重大,然而我們看看身邊的某些同學:不是勤奮學習,而是在老師地督促下,家長的逼迫下,勉強的完成作業;不是拾金不昧,百向錢看齊;不是誠實守信,而是撒謊騙人;不是勞動光榮,而是鄙視勞動等等現象。照這樣下去,我們這一代將來如何勝任建設祖國的歷史重任呢?難道我們是溫室裡的花草?是時代的弱者嗎?不!我們要做新世紀的***人!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改陋習,樹新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吧!向雷鋒叔叔學習,學習他那種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樂於助人、勤勞節撿的美好品德;向航天英雄楊利偉學習“懼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學習他敢為人先,開拓進取的精神;向“兵壇巨星”鄧亞萍學習,瞭解自己的優點,正確認識並發展自己的長處,增強自信心,不斷克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在學習和各方面取得更大的進步,將來為祖國贏得榮譽。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是新世紀的兒童,我們要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雖然現在我們還不能為祖國做貢獻,但我們要向英雄人物那樣自強不息、堅強不懈的精神去戰勝學習上的一個個困難。我們要勤奮學習,為祖國明天更“美好”的讓“傳統美德之花”永遠盛開,讓我們一起拼搏一起奮鬥吧!

傳統美德作文4

  金孝以賣油為生,家中只有個老母。一天金孝偶然撿到一包銀子,約莫有三十兩。他高興得回家告訴老母。但金母卻以“裴度還帶”的故事教育金孝,讓把銀子還給失主。 於是金孝回到事發地,恰好遇到一個外地客人正在尋找。金孝告訴失主是他撿到的銀子,並帶著失主回家去銀子。不料失主卻說銀子原來有五十兩,誣陷金孝貪汙了他的銀子。二人相持不下,告到官府。那縣令是個清官,問明案情後,說:若是金孝賴了銀子,為什麼不全拿了?卻止藏了一半,又自己尋找失主?若是金孝不招認,別人又怎麼知道?可見金孝沒有賴銀之情。接著縣令判道:外地客人丟失的銀子是五十兩,金孝拾的是三十兩,這銀子不是客人的,這銀兩判給金孝,奉養母親;客人的五十兩,自去尋找。”金孝得了銀子,幹恩萬謝地跟老孃回去了。大家無不稱快。

傳統美德作文5

  美德夏令營活動開始了,高橋小學副校長陸老師娓娓動聽地給小記者們講述了季羨林平易近人;呂霞光把自己畢生所收藏的文物獻給國家;高小師生幫助白血病患兒;公車上集體讓座等美德故事。透過這些美德故事,陸老師給小記者們解讀了美德的深刻含義:感恩、責任、勇敢、孝順、樂觀、公正、勤奮……陸老師希望小記者們提高對美德的認識,增強對美德的實踐,在平時的言行舉止中培養自己的美德意識。

  結合陸老師的講話,小記者們就美德這個話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小記者們列舉了許許多多古今中外的美德故事:韓信用千金報答一飯之恩;孔子的大弟子顏回吃有灰塵的米飯,偉人不忘恩師,好軍醫華益慰……在激烈的討論中,我們被這些美德故事深深地感染著,對美德有了更深的認識。

  小記者美德夏令營活動結束了,我們意猶未盡,紛紛表示要用自己的筆宣揚發生在周圍的美德人物、美德故事,用自己的雙手在以後的生活與學習中踐行美德,讓美德之花綻放在每個人的心裡。

  美德無處不有:有堅強內心的人、最美鄉村教師吳金承……美德可以讓我們的社會、生活更美好,讓我們作一個有美德的人吧。

傳統美德作文6

  孝是什麼?孝,是中華的傳統美德;孝,是鴉雀的反哺之義,孝,是羊的跪乳之恩。

  在中華的歷史裡,古人的百善孝為先,小黃香替父溫席,孟宗寒冬哭竹,陳毅為母洗腳,這些都是歷史上一段段孝的佳話。

  說到孝,母親的身影出現在我的眼前,我的母親最然平凡,但在她身上體現著中華的傳統美德----孝。

  一次,外公在幹農活時,不小心把自己的腳給扭傷了。原本就瘦小的腳瞬間腫脹得跟小饅頭般大。母親知道後,急忙送外公去了醫院。

  在簡單的包紮後,母親攙扶著外公回家,在路上母親責備外公:“叫你不要去幹活了,在家玩玩看電視就好了啊。”母親表面上雖是責備,但攙扶的動作更是小心。

  母親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外公,每天的換藥、換紗布母親都不會忘記。

  就這樣過了好幾天,外公腳上的腫似乎沒怎麼散去。母弟給外公換紗布時,看著還沒有消腫的腳,皺起眉,輕柔地摸著外公的腳低聲說:“怎麼還沒有消腫啊,怎麼辦啊。”母親一臉地不放心,害怕出什麼事,多次帶外公去看醫生,醫生每次都說沒關係。可母親就是不放心,也不知從哪兒聽來的偏方,說把螃蟹碾碎糊在腳上就能夠治好。

  母親真的弄來幾隻螃蟹養在了水桶裡,又從哪兒借來了搗螃蟹的工具,準備給外公試試,母親先把螃蟹煮熟了,再拿出工具,把螃蟹放在裡面,開始搗碎。可哪有那麼容易,儘管是已經煮熟,可還是很硬。母親用力搗著螃蟹,額頭佈滿細汗,手中的動作不停歇,汗順著臉頰滴入螃蟹中。好不容易把螃蟹搗碎,母親將它輕輕地抹在外公的腳上,母親看著外公的腳,雖然腫未消去,但還是看得出這雙腳飽含滄桑,羞澀的展現在母親眼前,母親抿著嘴,臉上露出一些自責,希望這個方法對外公真的'有用。

  母親一直為外公搗螃蟹,在她換紗布時看見外公的腳腫一點點消去後,母親為外公搗螃蟹搗的更賣力了,之後,她聽外公說感覺好多了,不痛了時,她臉上才露出久違的笑容。

  每當別人說到母親時,外公總是說:“我女兒可孝順了。”然後驕傲地抬起頭。

  現在我懂得了孝是什麼,是母親對外公的款款情深,我相信我也會像母親一樣,傳承這份美德,併為中華的傳統美德孝,感到驕傲。

傳統美德作文7

  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我國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我國是禮儀之邦,曾是周邊國家乃至世界其他國家學習的楷模。

  “百善孝為先”。這是中華民族龍的傳人從古至今一直的信仰。我從小在姥姥家長大,舅舅、舅媽還有我的父母善待老人的言談舉止對我耳濡目染,讓我從小就懂得孝敬老人是傳統美德。

  古人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之說,可見古人是多麼尊重老師啊!我們的校園生活是幸福和快樂的,我們視老師如家長,我們對老師的話誇張點說是言聽計從,之所以這樣,不是因為我們沒有主見,而是因為我們對老師無比的信任和尊重。

  公交車上,乘客之間互相讓座屢見不鮮。小時候經常有人給我讓座,現在我長大了,我也經常給老人讓座。每當聽到老爺爺或老奶奶誇我是個好孩子的時候,我的心裡總是美滋滋的。

  我國擁有諸多傳統美德,我們從中受益良多。我們要以身作則,把美德傳承下去。我們不僅要成為有知識、有文化的好學生,而且要成為懂禮貌、有教養的好孩子。

傳統美德作文8

  “少小淳樸胸有志,山花爛漫香無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理想猶如浩瀚海洋中的燈塔,為我們指明瞭前進的方向。古往今來,多少成功人士以他們執著奮鬥的足跡像我們驗證了“成功=立志+奮進”這個永恆的道理。當我們胸懷信念,追求目標的時候,無論道路多麼崎嶇,稚嫩的腳步一定要堅實有力。

  古代有許多的成功名人,如宋濂,小時候家境的貧困沒有消磨他的意志,也沒有打退他的信念,求學之路的坎坷沒有阻擋他前進的決心。他博覽群書,終於成為一名開國功臣

  古時候有那麼多立志奮進的人,那麼現代更是數不勝數了。

  眾所周知,袁隆平爺爺在雜交水稻研究領域取得了傑出的成就,被國際同行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獲得了國內迄今為止獨一無二的特等發明獎在榮譽的花環背後,袁隆平爺爺,奮鬥了多少個春秋?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袁隆平爺爺發現了一株小小的天然雜交稻,促使袁隆平爺爺萌發了研究雜交水稻的大膽設想。科學探索的道路上充滿了艱辛,但是袁隆平爺爺為了能實現自己的目標執著地前進。盛夏的稻田裡驕陽似火,氣溫高達40多攝氏度,袁隆平爺爺常常耐著酷熱,踩著爛泥,忍受著密密匝匝的稻葉的切割之痛與昆蟲叮咬之難受,這一切,袁隆平爺爺都聽了過來。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幾年後,袁隆平爺爺的雜交水稻研究獲得了突破性的發展,在國內國際都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袁隆平爺爺之所以會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靠的就是他那立志奮進的美好品德。

  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與別人共處艱難時,別人失去了信心,他卻下決心實現自己的目標。

  只要我們心中有理想,只要我們立志奮進,只要我們知道有信念的人生之樹,終將結出碩果。

  啊!立志奮進即是我們的中華美德,讓我們將這些美德永遠傳承下去,引領著我們幸福成長。

  李嘉誠曾說:“力爭上游,雖然辛苦,但也充滿了機會。我們做任何事,都應該有一番雄心壯志,立下遠大的目標,用熱忱激發自己幹事業的動力。”所謂“有志者,事竟成。”就是這個道理。

傳統美德作文9

  中華民族有著注重團結的悠久歷史和優秀傳統。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各民族人民之間相互融洽、和睦相處……形成了一種崇高的民族意識。正是這種民族團結意識,始終傲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活著一直的慶祝》是首屆“中國達人秀”總冠軍劉偉的首部個人傳,這也是一本動人心靈成長史!一個“忘年交”點燃了他的夢想,在衝擊20xx殘奧會的最後時刻,因為自己身體的殘疾,他不得不放棄了比賽,告別了泳池,他坐在鋼琴旁,從第一次嘗試有腳扯鋼琴,到登上維也納大廳,十年追夢路,他終於可以讓含辛茹苦的母親感到欣慰,讓母親既微笑又流淚!

  他為什麼會如此的成功!因為他有一種自強不息的精神,這是對一個人成長和成功有著巨大作用。自強不息是我們民族幾千年來熔鑄的民族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是中華民族歷經滄桑而不衰。在無數優秀的炎黃子孫的人生軌跡中,都鮮明的可這矢志不渝、拼搏向上,自強自立的人精神品質。

傳統美德作文10

  中國是一個有悠久歷史的古國,尊老愛幼,默默無聞、無私奉獻則是自古以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美德。這種美德的行為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為下一代做好了榜樣,感動著我們、激勵我們向大人們學習,立下遠大目標,延續優良傳統和美德。現在就由我給大家舉個例吧!

  12月的一天,我和媽媽乘公交車去公園玩。老天爺不作美,風可真大,街上的樹木花草頻頻搖頭,汽車上的車牌搖搖欲墜,趕車的人“人山人海”,似乎是因為公交車裡很溫暖吧。在站臺,人們焦急得等待著,而公交車卻一直沒來。1分鐘過去了、2分鐘過去了、3分鐘過去了、4分鐘過去了······車子終於來了。“刺啦”一聲響起,人們爭先恐後得往前擠,這時一個青年推開人群自己一躍上了車,佔了個“好位置”,我想這人真不懂規矩,連先來後到都不懂。我有些討厭他。不知不覺中,車又到站了,一位年過八旬的老奶奶上了車,正好站在青年身邊,我滿以為他會讓座,結果,他只是把身子往窗子那邊挪了挪,對老奶奶說:“您請坐吧!”“謝謝你,小夥子”老奶奶便坐了下來。我憤怒的瞪了瞪他,十分厭惡他,我想:你要讓座就起身讓座唄!何必只挪挪身子,充當好漢呢?

  “刺啦”車又進站了,那青年走了下去。車門剛關,老人叫到真冷啊,咦?這可是空調車,怎麼會冷呢?突然一股冷風朝我刮來,我不禁打了一個寒顫。我馬上尋找風口,原來那青年旁的窗戶有幾個洞,我恍然大悟:原來那青年並不是不想起身讓座,而是要用自己的身體擋住冷風,使車內溫暖些,因為老奶奶不能著涼,所以他才只把身體往旁邊挪挪。我對他的厭惡霎時煙消雲散,對他無比崇敬,我感到無地自容,感動不已——如果是普通人,一定會躲在溫暖的地方,而不是為了使車內更溫暖一些而擋風。

  我被他那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甚至被人厭惡也要堅持的精神所感動。將來,我也要做一個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人。

  這就是生活中平常的“小事”,它卻代表了13億中國人民的優良傳統和美德——尊老愛幼,默默無聞、無私奉獻做好事被誤解也要堅持到底。

傳統美德作文11

  我們不能希望人能百分之百的消除私念;但應該在牽涉到別人利益的時候,能退讓一步,不損害別人。

  利己也不是罪惡,利己而不損人就是美德的起點。能夠捨己為人就是善性最可貴的發揮了。

  一個人,能不過分的患得患失,就是減少了利己的念頭。減少了利己的念頭,心上就會感到坦然而清涼。

  能夠了解到“自己”雖然重要,但這“自己”的價值卻必須在群體的利益中才可現,就自然可以把群體利益放在自己的利益之上,而不致過分斤斤計較,煩惱不堪了。

  所謂的“光彩”,是一種知道自己行為正直而受人尊敬的感覺。所以凡是自覺問心有愧而可能會被人責罰輕視時候,就都不會覺得光彩。

  當一個人感到自己活得很光彩的時候,就會覺得步履輕快,一切阻力都可由於他的活力,迎刃而解。

  真正品德良好的人,他的感情自然、適度、而且真純,不必有一點約束與造作,但決不會過分。這樣的人不但自己快樂,別人和他在一起時,也會如沐春風。

  感情不但使生活滋潤豐富,更是許多創造的原動力。

  初步的品德教育我們如何用理智來約束感情。進一步的品德教育是教我們如何讓感情不必經過理智而能夠適當的出現,來顯出人生真正的樂趣與活力。

  缺少身體的活動,是體能的浪費;缺少思想的活動,是心智的浪費。不活動是懶惰;不思想也是懶惰。

  思想並不一定是艱深孤高的。正相反,許多透徹的思想是由最接近我們的日常生活而來,也最能由眼前手邊的小事得到印證。

  由於現代交通工具的迅速,生活的節奏也跟著加快。這種快速度的生活節奏,使人們一切都急於爭取時間,唯恐一旦慢下來會落伍,或被別人超越,這種心理上不敢慢下來的緊張,是使人們無法深入思想的最大原因。

  一個人,如果一心只願向前追趕,而沒有心情去辨認是非,分析問題,會變成盲目的匆忙。這種盲目的匆忙,反而妨害了真正的創造與發明。

  我們在工作上要爭取速度,在心情上卻要不慌不忙。

  能夠在單獨一個人的時候,不覺得孤單;在冷清的時候,不覺得寂寞;在空閒的時候,不會無所事事,所靠的是內心的豐富與充實。

傳統美德作文12

  我們中華民族在自己的發展歷程中,形成了代代傳承的美德。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大家都聽說過這句好學的傳統美德格言吧。在我們小學不認真學習時,老師和父母教導我們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是告訴我們青少年不要荒廢大好時光而應該抓緊時間好好學習,在你小的時候沒有付出真正的努力去學習,那麼,當你人到中年或老年的時候,回想起自己在少年時代沒能好好學習,將會成為永久的遺憾。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女孩子從小不努力學習,每天只知道怎樣玩,怎樣瘋。從小不知道學習,以至於她的學習成績一落千丈。女孩媽媽知道後,對小女孩講了許多古今中外關於“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故事,小女孩深有感觸。她不想在晚年的時候留下遺憾。於是,從此小女孩變了,她每天上課積極的舉手回答問題,放學回家後認真完成作業。從此,小女孩的成績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同學們,想知道那個小女孩是誰嗎?那就是我。

  我國古代許多名人都是從小就養成了勤學的好習慣。唐代的大師人李白在十歲前久讀完了《尚書》《詩經》,後來又讀了《楚辭》《莊子》,對《史記》裡的故事能講的頭頭是道。這就是知識的力量,雖然我不能做到像李白那樣十歲之前讀完許多書,但是我至少將自己該學的知識學好,學透,學精,不要老了的時候回想起自己少年的時候還抱有遺憾。知識是無窮的海洋,永遠也學不完。但還是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學好每一科,只為了以後的回憶會更加美好。“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作為我的座右銘。它將每時每刻激勵我前行。而在成功的路上,困難是不可避免的,那麼遇到了困難與失敗,我們要自己勇敢的戰勝所有的失敗,那才是真正的勝利者。俗話說的好:“失敗乃成功之母。”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還要告訴我們珍惜時光。時光流逝了,卻不會挽留。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確,時間是無價之寶,金錢難以買到,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時間是公平的,要看你會不會利用時間,要做時間的主人。利用有限的時間,創造有價值的一生,今日事,今日做,不要明日復明日,這樣只能萬事成蹉跎。

  從現在起,我真正懂得了學習,怎樣去學習,怎樣更好的學習。我要抓緊一分一秒的時間,絕不讓時間從我身邊白白流失。牢牢的記住這句格言:“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傳統美德作文13

  公元前654年前後,有人誣告晉獻公的兒子重耳死刑,重耳為了逃命,連夜帶著親信家臣逃出晉國逃亡到了衛國。但是剛到衛國,晉兵又馬上趕來,重耳只能逃到齊國。可是在慌亂之中,管家又帶著所有財物逃走了。他們身上沒有半文錢財,大家只好忍著飢餓,那時候,連剩稀粥都成了救命寶貝。就這樣他們忍飢挨餓,終於到達了齊國。

  後來,重耳又流亡到了秦國,做了秦穆公的女婿。公元前636年,秦穆公打算送重耳回國。重耳在收拾行李時,打算把那些以前用過的破爛全部扔掉,看此情景,壺叔連忙勸說,可重耳不聽。這一切,全被孤雁聽到了,他捧著一塊白玉,要重耳把自己這樣的老臣當成那些破爛扔掉,與重耳告別。重耳很是吃驚,思索一番後,便命令兵士把破爛都撿回來,一再表達悔改之意。回國後,重耳做了一國之君,他沒有忘記孤雁和壺叔的教誨。因為這樣,他很快把晉國變成了一個強國,使它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重耳成為一國之君還聽從教誨,不忘以前患難與共的朋友,不忘記曾經的苦楚。願大家都向重耳學習,勤儉節約,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傳統美德作文14

  記得那一天,我剛從輔導班出來。風無情地吹打著樹梢,發出呼呼的吼叫聲,差點沒把我吹倒。我站在公交車站牌那兒焦急等待著公交車。公交車緩緩駛來,我急匆匆地奔上車,車上的人可不少,只剩下兩個座位,我很慶幸地找了一個坐了下來,大口地喘著氣。車開了,但又停了,只見一個小男孩,揹著一個又大又重的藍色書包,步履匆匆地上了公交車,他好像也是剛下課,小小的身體坐在了最後一個座位上,他用袖子輕輕撫去頭頂的汗珠。我想這麼大的風,他是得多匆忙才會出汗呀!又到了一站,上來了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奶奶,老奶奶緩慢地上了車,那個小男孩看看自己又看看那位老奶奶,連忙揹著沉重的書包大步上前,輕輕扶著那位老奶奶,坐到了那個座位上,而他瘦小的身體扛著重重的書包站在老奶奶身旁。老奶奶看看他,親切地問:”你的書包好像很重,要不你坐把?“男孩雙手扶著書包往上提了提,說:”不沉不沉,奶奶您坐。”“當時我心想:怎會不沉呢?只見那位老奶奶摸著小男孩兒的頭說:”孩子,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啊!“小男孩摸摸後腦勺,笑了笑。那是,我不禁心頭一震:這個小男孩真“美”!我也要把這種美傳遞下去!

  就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媽媽讓我下樓去買一袋鹽,我一蹦一跳的下樓去了。我剛走到院門口,便看見一位老奶奶正站在馬路邊,左顧右盼。此時我心中浮現出那天小男孩給老奶奶讓座的一面,我想如果小男孩可以做到的話,我難道就做不到嗎?我飛快的跑過去,對著老奶奶笑了笑,急忙說:“老奶奶您好,我扶您過馬路吧!”老奶奶微笑著摸著我的肩膀,用顫顫巍巍的聲音說:“謝謝你了!”我雙手扶住老奶奶的一隻手,在過馬路時我左右看,老奶奶還時不時的提醒我,我扶老奶奶到了馬路對面,老奶奶摸著我的肩膀,連聲說:“好好好……“還一直向我表示感謝,我不好意思地笑著說:”老奶奶,這還是一個小男孩教給我的。”說完,我跟老奶奶揮了揮手,像只蹦跳的小兔子,歡欣雀躍地買鹽去了。

  是啊!這一個小小舉動不正是對中華傳統美德的傳承嗎?也許美德就產生於生活的點滴小事,我們的一個舉手之勞就可以弘揚我國的傳統美德,讓我們行動起來吧!爭做中華最美時代少年!

傳統美德作文15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我們身為中國人不僅應該學習優秀文化,還要傳承傳統美德。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古埃及,被羅馬帝國所佔領,其文化也被阿拉伯文化所代替;古代印度,基本民族歷史的文字記載早已喪失殆盡;古巴比倫,也早已被波斯帝國所消滅,其文化也被迫中斷。人類文明的四大發源地,有三個都分別衰落了,或者分裂成許多國家,唯獨中華民族的歷史和文化的發展經久不衰,至今仍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這是什麼原因?原因方方面面,但其中有一個重要的根由,就是中國不僅有著共同祖先遺傳下來的血統,而且有著共同的優秀文化和美德傳統。就是這些血統與傳統,培育、造就了我們世世代代的炎黃子孫,使得中華民族的文化與美德代代相傳。

  我國是有幾千年文明歷史的古國,吃苦耐勞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勞動創造了世界,勞動創造了人類。古往今來,湧現出多少勤勞向上的名人,成為世人學習的楷模。

  但據調查,現在的中小學生,愛勞動、有較好勞動習慣的約佔1/3,另外的2/3是不愛勞動或不太愛勞動的。有些孩子,懶得疊被子,懶得洗襪子、洗衣服,懶得收拾書包、收拾書桌,甚至於懶得洗臉、洗腳,連喝水也懶得自己倒。

  事實上,家長並不太重視對孩子從小培養熱愛勞動的品質。 現在,我國幾千萬個獨生子女家庭中,有不少家庭把獨生子女視為“小皇帝”,凡事都圍著獨生子女轉。現在的青少年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處於優越的生活環境,祖輩父輩們過多的溺愛、寵愛和放縱,使得獨生子女們從小養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不良習慣,產生了父母寵愛自己是天經地義的錯誤思想。而一些學校只顧傳授知識和能力,卻嚴重地忽視了對學生進行民族精神與民族道德素質的培養。結果,成績上去了,道德下來了。一些青少年思想品質開始出現問題,見利忘義、騙財害人,不講人格、自私自利、損害公德、不講孝敬的現象時有發生。要扼制和消除這些社會的非文明、非道德現象,必須進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而傳統美德的教育除了家庭、學校的教導以外,更需要整個社會的配合。

  無論是什麼中華文化,我們都應該傳承下去,從現在開始,"讀聖賢書,立君子品,做有德人。“要行得正,坐得端。”要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精神,“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無私奉獻境界。努力學習中華文化,傳承傳統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