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經>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解說:十二因緣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解說:十二因緣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解說:十二因緣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又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極為重要的經典。

  請大家復打我所說的!以攝身心,專心上課!

  題目:《心經》解說

  講次:第十講

  日期:2007年12月24日

  初校日:2007年12月27日

  主講:釋慧祥

  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祈願“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迴向:佛弟子(自己名)願以今天聽經功德,迴向給法界一切眾生,願令一切眾生,未種善根者,得種善根;已種善根者,善根增長;善根增長者,發菩提心;已發菩提心者,於菩提心不退轉;菩提心不退轉者,速成佛道;成佛道者,廣度一切眾生無有障礙。

  並願以此迴向之福,發願令佛弟子(自己名),業障消除,福慧增長,身體健康,家庭和樂,事業順利,生生世世不墮三途八難,生生世世見佛聞法隨佛修行,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成熟眾生,莊嚴淨土,早登正覺,廣度眾生。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三稱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法”三稱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三稱

  稱念並回向畢者,請放掌!

  【經文】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釋經】

  再也沒有因為“無明”所引發的苦厄了!也再也沒有為了令“無明消盡”所引發的苦厄了!乃至再也沒有“老死”的苦厄了!也沒有為了令“老死停止”所引發的苦厄了!

  【說明】

  眾佛友!

  這句經文,是略說。全文應是: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行,亦無行盡。無識,亦無識盡。無名色,亦無名色盡。無六入,亦無六入盡。無觸,亦無觸盡。無受,亦無受盡。無愛,亦無愛盡。無取,亦無取盡。無有,亦無有盡。無生,亦無生盡。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簡言之,就是沒有“十二因緣”所引發的苦厄了!也沒有為了令“十二因緣盡”所引發的苦厄了!

  眾佛友!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十二因緣”。

  但是,我要事先宣告,我今天所要切入的角度,可能不是您們一般所看過有關十二因緣的說明的方式。但是我保證是很實用的觀察方式之一。希望大家虛心學習!

  眾佛友!

  我現在自問自答,請您們依循我的說明派絡來如實觀照。

  自問:什麼叫“老死”呢?

  自答:“老”,就是年紀大了,身體衰敗,發白,齒落,皮皺,背僂,行步艱難!

  “死”,就是呼吸停止,心臟不再跳動,一切生命現象都沒了!神識離開了身體,只剩一個肉體的臭皮囊。

  自問:世間人,有沒有人不會“老死”的呢?

  自答:如果仔細觀察,世間人,沒有人不會“老死”的。

  自問:可是有些人,是在受精卵時就死了!有些人,是在孃胎時就死了!有些人,是在出生時死了!而不一定“老”了才死!因此如何能說每個人都有“老死”呢?

  自觀察:引聖言量來觀察:《首楞嚴經》載,佛說:“大王汝之形容應不頓朽!”王言:“世尊!變化密移我誠不覺。寒暑遷流漸至於此。何以故我年二十雖號年少。顏貌已老初十年時。三十之年又衰二十。於今六十又過於二。觀五十時宛然強壯。世尊我見密移雖此殂落。其間流易且限十年。若復令我微細思惟。其變寧唯一紀二紀實為年變。豈唯年變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遷。沉思諦觀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終從變滅。”

  自結論:眾佛友!因此,當知,身體老化,是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得停住的!人的身體的老化,是從受精卵就已經開始了!只是一般人,美其名,叫“長大”,而實際上就叫“老化”。因此,才說“每個人都有老死。”

  自問:就算每個人,從受精卵就開始“老化”,但如何得知每個人都會“死”呢?

  自答:這個問題是很容易觀察到答案的!

  自問:如何觀察呢?

  自答:依如下的方式來觀察,就可以得到答案:

  (一)問:“不能呼吸,會死嗎?”答:“會。”因為每個人都是如此,所以人一定會死。因為沒有人能保證可以永遠會呼吸!

  (二)問:“沒有水喝,會死嗎?”答:“會!”因為每個人都是如此,所以人一定會死。因為沒有人能保證永遠都有水喝!

  (三)問:“沒有食物,會死嗎?”答:“會!”因為每個人,都是如此,所以人一定會死。因為沒有人能保證永遠有飯吃!就算有飯吃,也不見的能消化。

  又有關這個沒有食物,就是連當生的悉達多菩薩,在六年苦行時,曾一度想要絕食。

  這時天人就對菩薩說:“菩薩如果您要絕食,就會死掉,我們不會讓您死掉,所以就會用天甘露來灌您的身體。令您活著!”

  這時悉達多菩薩心想:“如果我跟人家說我在絕食,而天人用甘露來灌我身,則我就成為妄語。我當日食一麻一麥,行此苦行,度那些苦行的人,於將來能行正道。”

  因此,可知,每個人都會死。

  自問:又如果有人說:“我不會死!”可能嗎?

  自答:“不可能!”

  自問:為什麼不可能呢?

  自觀察:引資料《婆藪槃豆法師傳》載:“毗搜紐天是那羅延身斫刺所不能入。天斫阿修羅頭斷即還復。手臂等餘身分悉爾。隨有斷處即還復。從旦至晚斫刺不息。阿修羅無有死狀。天力稍盡轉就疲睏。若至夜阿修羅力則更強。明妃恐其夫不如。取鬱波羅華擘為兩片各擲一邊。明妃於其中行去而復來。天即解其意捉阿修羅身擘為兩片各擲一邊。天於其中得去而復來。阿修羅由此命斷。”

  眾佛友!

  連天界所攝的阿修羅,那種化身的身都會死了,那我們這種肉身,怎可能不死呢?!

  又肉身再怎麼長壽,也還是會死,為什麼呢?因為這個世界毀滅時,色身也就會跟著死。

  再者,就算修行成道,這色身也是會死。如何死呢?

  (一)自殺而死,如很多阿羅漢以神通現神變將身體燒了!

  (二)他殺而死,如阿羅漢比丘尼被提婆達多打死,如目連尊者被砍死。

  自結論:所以聖凡都只要有這個肉身,就都會有死的現象。

  自問:凡人的死,與聖人的死,有差別嗎?

  自答:有。凡人的死,是投生的開始。聖人的'死,是將最後的苦捨棄而永不再被色身牽累!

  自結論:因此,既然凡人,聖人都會死,可見每個人都會死。所以我說:“每個人都有老死。”

  自問:既然如此,為什麼會有“老死”的現象呢?

  自答:有“投生”就會有“老死”。如果“不投生”就不會有色身,就不會有“色身的老死”。

  自問:為什麼有“投生”就會有“老死”呢?難道沒有“有投生而不老死”的例子嗎?

  自答:“以六道眾生為例,有投生必有老死。沒有例外!”

  自問:“如何知道,‘有投生,就必有老死’,沒有例外呢?

  自答:“眾生投生之時,或於受精卵時投生,或於胎兒在形成的過程中投生,或於胎兒出生之時投生,…。不論哪一種投生,這些都是會得到一個會死的身。所以有投生就一定會死。”

  這個答案,其實在之前在分析“老死”時,就已經得到了答案了!

  自問:既然如此,那麼要如何才不會有“老死”呢?

  自答:因為如此,所以如果想要不要有老死,請於這個色身死掉之前,修行到可以有能力“不再投生”。

  眾佛友!

  因為時間的關係,今天我們就只分析到此。現在給大家發問。

  請大家發問!

  一道1:請問師父:[天即解其意捉阿修羅身擘為兩片各擲一邊。天於其中得去而復來。阿修羅由此命斷。”中[捉阿修羅身擘為兩片各擲一邊]該如何理解呢?

  智慧吉祥:這資料只是要讓大家知道!天攝的阿修羅也是會死的而已!

  不好意思!臨時有事,我得出門去了!

  寫心得

  祝大家吉祥!走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