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思鄉> 小學思鄉的作文集合九篇

小學思鄉的作文

小學思鄉的作文集合九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思鄉的作文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思鄉的作文 篇1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這句陶淵明的《歸園故居》讓我腦海裡浮現出了故鄉的一幕幕情景。

  在我五六歲的這個季節跟爺爺在田野裡挖花生時,總會看見一株株奇特的植株,高高的立在土地上面,植株上掛著一顆顆的小燈籠,那是果實,它的外面總是包著一層黃黃的、薄薄的皮,剝開果皮裡面就是跟小黃番茄差不多的果實,咬一口滿嘴都是甜甜的味道,那是故鄉的的味道。

  煙囪裡的炊煙,隨風飄揚,奶奶做的可口飯菜,馬上就可以上桌了,嘎嘎叫的鴨子在招呼朋友一起回他們的家,新生的小羊羔還在媽媽身邊一蹦一跳的喝羊奶呢!奶奶的飯菜也是無比的美味。吃飯時小檸檬在我身邊一蹦一跳的,有時還在我身上一蹭一蹭的,好玩極了。

  當冬天如期而至地走來,大雪紛紛,哈氣成霜,把我們這安詳的家鄉打扮得銀裝素裹,白茫茫的一片。房頂上、大樹上和田野裡堆滿了積雪。當北風呼嘯時,裸露的皮膚如刀絞,使人生痛。風停後,我和幾個小夥伴會在雪地裡翻跟頭、堆雪人、滾雪球,分為兩派打雪仗,留下了歡快的笑聲。

  大自然賜予給我們的一切,就像爺爺的手給我非常幸福的感覺,又覺秋意來襲,讓我又想起了家鄉。故鄉,你好嗎?爺爺奶奶你們好嗎?……

小學思鄉的作文 篇2

  故鄉的天很藍,少了城市尾氣的汙染,也少了高樓森林。一下子,天是那麼廣闊,我彷彿清朗了許多,連雲朵也不那麼妖嬈的炫麗多姿,變得純樸起來,還有那屬於陽光的風,風中總有一絲讓人不易察覺的甜味,倘若你中午時分在野外休息,那是一件十分愜意的事,清涼的風吹得你人清氣爽;陽光也最溫暖,照得你全身暖融融的,這是鄉村的風景。就算是下雨,故鄉的天空也會散發一種惆悵的灰色,雨聲彷彿也是優美的旋律,或許在窗邊聽聽雨也是一種不錯的享受。

  故鄉的水很清,是一種特有的清。蜿蜒曲折的小河彷彿把鄉村環抱起來。記憶中,我常與表叔到河邊釣魚,河底有許多五彩繽紛的鵝卵石,小魚小蝦常躲在其中。它們很滑,用手是抓不到的,所以只好用蚯蚓來釣魚。我坐在河邊,看著魚兒在水中盡情的舞蹈,可它們就是不上鉤。表叔早就沒耐性了,下河涼快去了。不會游泳的我只能眼巴巴地看著清澈的河水環抱著他。太陽將最後的一抹餘輝撒向大地,我收起魚杆回去了。我沒有釣到幾條魚,卻釣回滿滿的一桶家鄉的晚霞。

  故鄉的油菜花很美。立春過後,地裡的油菜花全開了,黃豔豔的,一大片一大片地燦爛著,把整塊田野佈滿不留一點空隙。撲面而來的清香,是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最喜歡輕風拂過,那些花兒宛如盪漾在海岸的細細的波紋、滾動著、跳躍著,仿若掬不住的水,仿若閃爍著陽光色彩的細緞,每一朵花彷彿在對我微笑,我經不住誘惑,倒在一片花海里。

  故鄉的人很純樸。在家中,每一個親人的臉上都寫滿了親切,在飯桌上,他們時不時的給我夾菜,問我有什麼需要,他們少了那種客套,卻多了一份溫馨,鄰里之間的關係也很融洽,你來我往,現在都市生活就是缺乏這種情感,或許,這就是難以割捨的一份鄉情。

  現在我已經不常回去了,但心中卻常常飄蕩起那份濃濃的鄉情……

小學思鄉的作文 篇3

  離鄉遠了,離鄉的年數也多了,當明月當頭的時候,不知是什麼靈感觸動了跳動的心,忽然想起了故鄉,想故鄉的山水,想故鄉的父母,想故鄉的兄弟姐妹,想故鄉的同學還有朋友,還有鑲嵌在心中永遠忘不掉的小妹,還有特別可愛都忘掉名字的夥伴,還有一縷理不清剪不斷的深情,離故鄉有些年頭了,但還有一顆心還在那裡,記載著童年的往事,記載了青春的回憶。

  故鄉的山是那樣的美,一山比一山高,它是夢中的海浪,它是海浪凝固的真實夢想,它見證著四季的變化,春天裡,沉醉在花的海洋,風輕輕的一吹,香飄萬里,不塗脂粉的少男少女渾身都浸泡著青春的氣息,摘一朵插在頭上,姑娘們的美麗就融進了搖曳的花叢中,折一枝搖呀搖,顯得青春的少年朝氣就直上雲霄,故鄉的山春天花朵燦爛奪目,裝點了自然,少男少女的心,你們可以想象,那是多麼美妙,多麼的精彩。

  故鄉的水,清澈的如一面鏡子,映著藍藍的天,有鳥飛過,勿須抬頭,觀水就知道它飛翔到那裡,那是一隻雄鷹,那是一對白鷺,那是一對鳳凰,它們在天上飛翔,在我的眼裡,他們就在我眼前的水域裡,故鄉的水,它是一副大自然熒光屏,演視著大自然的一切變化,大自然的千變萬化,都映在了水的中央,大自然就是怎樣的變化,它都在我的心上,因千姿百態的變化緊緊的牽動著我的心。故鄉的水是那樣的美,水中的藍天,水中的白雲,無憂的小魚遊動,魚和水能相會相融相連。

  故鄉的水,在夏天的時候在我的眼裡是一條柔軟的輕紗,飄動的是那樣的漂亮,在夏天到來之際,河水嘩嘩,象是給人說話的聲音,多少次我坐在河邊的石頭上,水聲悄悄的流淌,我似乎懂了水在說什麼,可我有無法用語言去表述,不可表述的語言裡水聲中,又對我的囑咐,又對我的希望,又對我人生的情愛,那種愛是甜甜的,閉上雙眼,好象有一位天仙般的少女在給我述說赤誠的愛,如水般的情,故鄉的愛化作了水,表現的是那樣的美,表現著溫柔,表現著清澈,表現著夢幻般的色彩,它可以流入你的心房,讓你感受溫柔,它可以進入你的夢境,讓你感覺生活的甜蜜。

  故鄉的水在冬天裡,惠顧是美不勝收。凝固成一條哈達,彎彎曲曲,象是在在熒屏上定格了,讓你靜靜的欣賞,冬天的日子裡慢步在河邊,河水凍著冰凌,一層薄薄的冰上,能看清冰下的流水,流的很歡暢,流的很有感情,溫柔的水,清澈的象是一個透明的孩子,薄冰悄悄的呵護著,仔細觀賞,美妙的情節,真是用心才能體會到,只有身臨其境,才能弄明白大自然和人相通的情愫。

  故鄉還有父母,離開故鄉的時候,父母還年輕,父如山,母如水,全是大自然的風貌,爸爸能擔起大山,母親的汗水能流成小河,真的,那時候的爸爸媽媽,天下在大的苦都能吃得下,在重的擔子都能擔得走,歲月變化著四季,流水也送去走了青春,年年回家,爸爸的頭髮一年只白一根,媽媽的頭髮跟著爸爸,一年也只白一根,不知過去多少個春秋,也不知過了多少個年,爸媽的頭髮白了,白的如雪,每當回家看父母的時候,看到爸媽的形象,慈善的象菩薩,那白白的頭髮,我總以為那是冬天的雪,還在爸媽的頭上沒有融化,爸媽見了我,那笑意,燦爛的象剛剛升起的太陽,象故鄉歡騰的小涼河。

  故鄉的同學,有的一直沒有走出大山,回家的日子,串串東家,串串西家,品幾盅酒,喝幾杯茶,說說過去的童年,談談上山下水的歡樂,上樹摘果子,下水捉王八,那種樂趣,好象還在眼前,彼此一笑,如夢一樣,都過去幾十年功夫了。一塊長大的童年夥伴,儘管變了模樣,但是相見,心中的模樣,還是沒有變的童年印象裡,相見依舊拍拍打打,笑聲中都流下了淚,都知道再也不能回到無憂的童年了。

  離開故鄉時,笑對父母,笑對同學,馬上就要出去創天下了,有了自己的天下,好好孝教父母,和同學去大碗喝酒,大碗吃肉,嚎言壯語,全是情感,唯獨和小阿妹,小河邊哭的傷心,淚滴兒融進了小河,唯有蒼天可鑑真情。那時候的情透明的如水一樣清亮的如月,沒有一絲的汙染,這就是和小妹的真情。

  走出了故鄉,把真情深深的珍藏在心上,封存在記憶裡,只有蒼天知道,待到山花爛漫時,小妹嫁人了,一步一回首,淚水擋在了眼上,都說那是對父母的牽掛,誰也想不到是對我的懷念,其實多少次向父母透露真情,都一笑說,不要開玩笑,當我真的表達深情時,小妹給人了,那邊的情況,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就是知道有怎麼樣。

  記得那年回家,去看小妹,小妹把我堵在了村口,咬住我的指頭,幾乎咬斷,沒有說一句話,哭著就離開了,這就是人生最透明的愛。

  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月亮透過窗楹,我就睡不著了,因為故鄉讓我牽掛的事情太多了,有人情,有對故鄉山水的眷戀,有對故鄉一草一木的懷念。思鄉的深情,不由人淚水溼了枕頭,朦朧中,我好象看到了一個大舞臺,一個純情美麗的少女拿了一把小提琴,一個熱情奔放的帥小夥坐在鋼琴邊,姑娘輕輕的點一下頭,思鄉的曲調就開始在我的耳邊迴盪,琴聲在迴盪,展現著故鄉的輕輕的風,藍藍的天,幾片悠悠的白雲,故鄉的山在琴聲中起伏著波浪,花兒在搖曳,河水在流淌,父母在遙望,小妹在搖手歸來,還有同學們的笑臉,真情在心上漫進思鄉的心胸和腦海。

小學思鄉的作文 篇4

  一陣肅殺的秋風吹來,帶來陣陣涼意。張籍轉過身,突然聽到一個孩子叫:“媽媽,看,大雁!”詩人抬頭一看,一群大雁正從天空中飛過。張籍不禁想起自己客居洛陽,常年不歸。這大雁明年會回來,而自己什麼時候才能回到家鄉呢?這時,街上已空無一人,只有風吹落葉的沙沙聲。

  回到家中,張籍突然想到,自己雖不能回到故鄉,但可以寫信呀。可是,提起筆千言萬語卻不知從何寫起。詩人的腦海裡,不斷湧現著當年離別時的情景。恨自己那時年輕氣盛,與老母離別時竟頭也不回的走了,但不知這一別何時才能再見面。。。想到這裡,詩人不覺熱淚滿盈,一時間,所有的感情都似泉水一般湧了出來,詩人把所有的思念都寄於這一段段文字中。

  終於寫罷書信,張籍又將這封信仔細地讀了數十遍,深怕自己的思鄉之情不能表達出來。這時,忽聽打更人打了三更,已是三更天了,詩人才戀戀不捨地放下信,封好,和衣睡下,可他又翻來覆去睡不著,他是多麼想讓家人快點看到這封信呀!

  清晨,詩人早早地起了床,揣著信在門口等候捎信的人。不知何時,街角傳來馬蹄聲。“來了,來了!”詩人心裡激動萬分。只見送信的年輕人跳下馬,接過信說:“您放心,我一定會送到的!”說完,正要上馬,只聽見背後一聲大喊:“請留步!”他忙回身問:“先生你有事嗎?”“我。。。我想再看一下信。”年輕人猶豫了一下,把信交到了詩人的手裡。詩人急忙開啟信,仔仔細細又查看了一遍,這才又封好交給年輕人。年輕人跨上馬,揚鞭而去。詩人站在原地,眼中已滿是淚水。一陣秋風吹過,吹落了他的淚,一滴、一滴、一滴......

小學思鄉的作文 篇5

  窗外是綿綿的細雨;今夜風聲又敲打著我的窗欞,思鄉的心猶如一粒浸透了的種子,無端地膨脹起來。漂泊了許多日子的夢就模糊地爬上了村中那條彎彎的小路。

  那是誰,在月夜裡用笛聲吹奏著那支思鄉的歌,憂傷的曲調不經意塞滿了我心中的荒原;是誰在夜夜釋讀那首思鄉的古詩,憂傷的平仄滴動著無垠恬靜的鄉愁。曾一度認為自己在這陌生城市過慣了朝八晚五的日子,在流水般失意的日子裡,故鄉的山山水水,已漸行漸遠。驀然回首,才發現那塵封於心底地芳香,才明白,自己是一隻放飛的風箏,無論身置何方,身在何處的心靈之繩永遠栓在故鄉門前的梧桐樹上。

  一場霽雨打溼了我所有的記憶,鄉愁尤如滿園的韭菜;長了割;割了又長。故鄉的一切都在我的記憶中閃爍在我孤寂的心靈中思緒如魚在暢遊。一度沉湎於生活的失意,然而那山那水,那純樸的人家,故鄉的恆古不變的姿態,在詩歌中演譯著淡化成一首無字的歌,一篇無韻的詩章,而我的靈魂早已遊離出去,透過千山萬水,迴歸了故里,正和憨厚的鄉親們一起品嚐那純純的米酒。

  當空中再也望不到南飛的雁群,當梧桐樹上的葉子黃了又青,我那不變的鄉愁卻又如此悠盪蕩地演奏著,一如故鄉那清遠的笛聲,縷縷不絕;亦如李後主的“離恨恰如青草,更行更遠還生”。

小學思鄉的作文 篇6

  每年夏天,我都隨媽媽去外婆家。外婆家在隴南徽縣,村名叫楊河村。村子不大,百餘戶人,可數目不少,都是參天大樹。村子中央有一條終年不斷的小河,就像象棋中的河界一樣,一下子把村子分割為上村、下村。

  小河的水很清,清的發綠,不知名的小魚,一個個成群結隊,逆流而上、河面上常有野鴨、小鳥嬉戲逗留。調皮的兒童扔一個小石子,野鴨、小鳥便奔出好幾米,換個姿勢繼續做遊戲。小河順村而下,拐了好多彎。有的淺水處,孩子們在游泳、打水仗,我怕水,只能站在岸邊,隨他們遊劃的動作一起歡樂。

  小河的旁邊,有外婆家一塊菜地,用水盆從河裡盛水,一轉身,便澆到地裡,用不了幾天,鮮紅的番茄,碧綠的辣椒,燕子的茄子,就到了廚房,多的吃也吃不完。

  村子的邊緣就是漫無邊際的大山,一到夏天,滿山的草莓、野果,吃得我嘴都是紅的。等回家的時候,再做上幾瓶草莓醬,夾在麵包上,上學時,就是可口的早點。

  我常盼望暑假,好再去外婆家,那兒還有我養的小刺蝟呢!

小學思鄉的作文 篇7

  與其說是鄉情,卻不如說是鄉愁。對於家鄉那股斬不斷,理還亂的情愫,早已跨過愛憐的地步,變成了一種對家鄉的思念,使人牽腸掛肚,反倒成了一種愁苦,因為這是很麻煩的,這是很累的。

  我心心念唸的家鄉,到底怎樣了呢?這真的是一件麻煩的事。自從搬家後,我就天天思念家旁邊的小樹林,雖然環境很差,甚至還有些貓狗的屍體,卻讓我魂牽夢繞。我曾在這裡,和閨蜜摘過桃花,摘過桑椹,這裡的點滴回憶,覆蓋恐懼,覆蓋嫌棄,似乎這片小樹林勾住了我的心。

  想起那片小樹林,就想起我的那些花了!

  不得不說,我的'花長的並不好看,彎著腰,垂著頭,頗有些猥瑣。但這些並不完美的花,卻讓我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激動。她們的發芽我是沒想到的,隨手播撒的種子,突然長了出來,令我對她們愧疚,不由得多敬她們幾分:這花長得醜,但也不能剪,誰叫我當初沒照顧好她們呢!?隨手丟棄在野外,卻就這樣長出來了!

  今天回到故居,卻不知不覺泛起了淚花,這個家,這個住了十餘年的家,就要拆遷了。

  啊,再見,我的樹,我的花,我的家,我的故鄉!

小學思鄉的作文 篇8

  “呼……”刀子似的寒風無情地呼嘯而過,割得人臉生疼。路上一片蕭瑟。樹枝被積雪壓得不堪重負,頹然落地。棲在上面的烏鴉“嘎嘎”地叫著,又落到另一枝上。微醺的陽光洋洋灑灑地落下來,幾莖桔草搖搖欲墜。更添了幾分悽美。

  納蘭性德帶領著將士們,在一片荒蕪中艱難前行。心中五味雜陳:這幾天,將士們跋山涉水,歷經千辛萬苦前往邊防,前幾天下了暴雨,行進速度慢了不少,又遇上了山賊,將士們死傷不少……

  天邊,出現了一汪淡淡的圓月,天地一片朦朧。將士們依山搭起帳篷,點亮了蠟燭。那星星點點的燭光,在山坡上匯成一片,恰似那滿天的繁星,又似夏夜的螢火蟲。漸漸地,燭光消失了,山坡一片死寂,只有呼嘯的風聲。

  寒風夾雜著細雪。狂放不羈地在空曠的山野橫衝直撞。夜,深了。納蘭性德與將士們都醒了,點點燭光再次亮起。他聽著枯木的哀鳴,心中卻深深地思念著故鄉。老母的風寒,兒子的近況,妻子溫暖的淺笑,老父的咳嗽……他堂堂七尺男兒,卻熱淚盈眶:故鄉,是沒有寒風朔雪的啊!

  天微亮了,親人的身影,似乎若隱若現地出現在眼前,可那只是他的幻想,伸手去碰,便頃刻間碎為千萬片。對著第一縷陽光,他流下了兩行熱淚……

小學思鄉的作文 篇9

  我出生在瀘沽湖畔古老的摩梭山寨裡。這裡的青山秀水是祖祖輩輩的驕傲,但有時也成了我們面前的屏障與天塹。我們走出大山的人,比別人更早、更深地認識到一個人成長曆程中奮鬥的重要意義。

  我的作品是我人生的一面鏡子,在這面“鏡子”裡,故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美好而神聖的。那裡有像孩子眼睛一樣清澈的瀘沽湖,有保留至今且引起世界眾多人類學家關注的奇特的婚俗,有根植於歷史深處的無以計數的故事和傳說。隨著鄉情在心中不斷“發酵”和知識水平的日益攀升,我對故鄉的情感早已不再停留在熱愛和讚美的表層上,而是在對故鄉人情物感的點點滴滴的回憶中探尋著“文化”因子。故鄉人們代代相傳的堅定樂觀的生活態度、與勞動相伴相隨的生動優美的民間歌舞、不經意間創下的豐富多彩的民俗,以及人們與生俱來的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秉性,在我的心中都打上了“文化”的烙印。

  我注意到,我的家鄉一次次成為旅遊者的目的地。他們或帶著對這片山水的好奇,或帶著對“文化 ”的關注,從一座座城市出發越山過嶺,來到瀘沽湖畔。有關專家稱此類現象為 “文化的返璞”、“心靈的迴歸”。年少時,生活在大山褶皺裡的我曾把目光投向遙不可知的山外。而現在,幾十年軍旅生活之後,我又與那些“遊子”一樣,一次次把目光投向故鄉的大山裡———懷著一位摩梭之子對母親的熱愛,帶著一位軍人對故鄉的依戀。再回首故鄉時,便在對鄉情鄉戀鄉思鄉愁的梳理、沉思、審視和開掘中不斷接近文化的根鬚,找到了作為軍人對故鄉的真性情。

  故鄉的輪廓是大山,奮鬥的歷程也是大山,我把茂盛的鄉情移植到了奉獻青春和熱血的地方,並在軍營寫下了摩梭人的驕傲和自豪。今天我依然能夠感觸到跳蕩在自己雄健脈搏中的故鄉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