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培訓方案> 鄉鎮統計培訓方案4篇

鄉鎮統計培訓方案

鄉鎮統計培訓方案4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進行,時常需要預先開展方案准備工作,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後所制定的書面計劃。那麼大家知道方案怎麼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鄉鎮統計培訓方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鄉鎮統計培訓方案1

  一、引言

  鄉鎮統計工作是指蒐集、整理、提供本鄉鎮行政區域內各單位的歷史和現實統計資料,向有關部門提供統計資訊、統計資料,定期公佈本鄉鎮社會經濟發展情況的統計公報。統計工作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治國和管理的需要而產生並逐漸發展完善,在當前新歷史背景和發展形勢下,鄉鎮區域經濟社會成分日益多元化,影響因素也日益複雜化,決策者對統計資訊的要求日益嚴格,不僅體現在大資料時代對“量”的要求上,也體現在對“質”的重視程度上。

  二、當前鄉鎮統計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事多人少的矛盾日益突出。首先,近年來隨著城鄉經濟的高速發展,國家建設的重心日益向城鎮化轉移,涉及到鄉鎮社會經濟發展情況的統計報表日益增多,統計專業分類也越來越細,統計調查專案也日漸繁多,同時週期性普查任務的不斷開展,這使得使原本薄弱的基層統計力量雪上加霜,鄉鎮統計員往往應接不暇,不堪重負,工作量劇增與統計人員缺乏的矛盾成為制約鄉鎮統計工作開展的瓶頸。其次,上級決策部門對統計工作的重視程度和要求標準越來越高,這對鄉鎮統計工作和資料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也進一步增加了統計工作的難度,加劇了上述矛盾。

  (二)預算經費顯著不足。當前情況下,鄉鎮統計部門多是按照“實報實銷”的原則解決統計經費問題,對於統計經費的撥付缺乏預算決算,導致統計經費嚴重不足,進而影響了統計工作的提高。經濟發達的鄉鎮,基本可以保證統計經費的正常報銷,但經濟條件較差的地區,基本的統計開支都難以報賬,特別是我們這些邊遠鄉鎮,大型普查基本上沒有經費投入,甚至有些鄉鎮往往由統計人員自己墊付統計開支,大大影響了統計人員對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制度建設和執行效果不佳。從現狀看,現階段鄉鎮統計工作部門普遍存在制度建設缺位等現象,甚至沒有細化的職責分工,缺乏系統、科學的規章制度,管理模式較為粗放。統計人員主動意識較差,對於重要的統計資料明顯缺失卻瀆於補全完整,損害了統計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導致統計資訊缺漏,從而影響了決策。

  三、如何做好鄉鎮統計工作

  (一)加強組織建設,打造精幹高效的統計隊伍

  (二)完善鄉鎮統計經費預算制度

  針對現狀,縣級統計部門應積極依縣委、政府和縣級財政部門,完善對鄉鎮統計工作經費的專項預算。首先,完善預算基礎工作,明確鄉鎮統計部門工作目標,使統計預算能夠正確反映鄉鎮發展的實際,根據鄉鎮發展戰略配置統計資源。其次,確定各項統計工作開支標準,並對該標準定期進行檢查、分析、考核和修訂。第三,完善鄉鎮統計預算管理制度,使統計預算真正落實併發揮其應有效益,為鄉鎮全面預算管理提供製度上的保證。

  (三)完善制度建設,強化制度執行實效

  首先,完善鄉鎮統計工作責任制度,落實崗位職責分工,切實扭轉統計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失職、瀆職行為,強化統計資料資料的`收集管理和及時報送力度。其次,完善競爭上崗制度,選拔專業人才,充實鄉鎮統計工作崗位,培養具有“創造型、複合型、協作型”多素質人才。第三,完善統計工作經費支付預算制度,保障統計工作經費供給,保證教育培訓經費,從硬體和軟體兩個方面不斷提升統計工作的現代化水平和服務質量。

  (四)強化依法統計,保障統計資料客觀可靠

  依法統計包含雙重含義。首先,要求全社會依法配合統計部門工作,統計資料是對社會真實執行狀態的反映,是決策者據以制定決策的依據,統計工作對於國計民生意義深遠,各單位部門均應

鄉鎮統計培訓方案2

  一、活動目的

  新幹部、新氣象,為全面提高新一屆學生幹部的綜合素質,進一步培養學生幹部求真、務實、爭先的工作作風,順利開展各項工作,不斷加強全院學生幹部的團結協作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時進一步提高全院學生工作的效率,更好的服務全體同學。

  二、培訓時間及地點

  時間:待定;

  地點:機電樓會議室

  三、培訓老師

  xx老師、xx老師

  四、培訓物件

  學院團委學生會主席團及所有部長、副部長

  五、培訓內容

  1、學生幹部意識

  主講:

  內容概要:正確認識學生幹部的地位和作用、樹立良好的學生幹部形象,如何加強學生幹部之間、幹部老師之間的溝通交流,如何加強團委、學生會內部管理,完善自身建設,更好的服務同學。

  2、活動組織、策劃

  主講:xx老師

  內容概要:內容包涵對集體活動的組織,製作活動策劃書,公文撰寫,對活動的通知及宣傳方式等一些基本的組織、策劃能力。

  3、學生工作應用技能

  主講:辦公室

  內容概要:熟悉office辦公軟體(Word、Excel、PPT)的基本操作;

  六、培訓流程

  1、學生幹部提前十分鐘到處簽到;

  2、保持培訓期間會場秩序、全體成員上課認真聽講、做好筆記;

  3、所有培訓結束後每位學生幹部上交書面培訓心得;

  七、工作安排

  1、辦公室負責會議室申請、培訓簽到、及培訓所需資料準備;

  2、宣傳部負責活動記錄、宣傳;

  3、資訊權益部負責老師用水;

  4、其他各部門按需協調配合好培訓工作的開展。

鄉鎮統計培訓方案3

  鄉鎮統計人員是統計重要的基礎力量,提高其崗位知識與技能水平對於提高統計資料質量意義重大。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教育培訓中心《關於開展全國鄉鎮統計人員和輔助調查員崗位知識培訓的通知》(教育函字〔20xx〕50號)和江蘇省統計局《關於開展全省鄉鎮統計人員崗位知識培訓的通知》蘇統字〔20xx〕59號的精神,制定我市鄉鎮統計人員崗位知識培訓方案。

  一、培訓物件

  全市鄉鎮、街道(園區)所有從事統計工作的人員。

  二、培訓課程和教材

  1.培訓課程:主要包括鄉鎮統計工作職責與規範、統計法案例分析(含《江蘇省統計條例釋義與解讀》有關內容)、基本統計方法三個專題。

  2.培訓教材:培訓教材為國家統計局統計教育培訓中心編寫的《鄉鎮統計人員崗位基礎知識》。

  三、培訓方式

  (一)全市鄉鎮統計人員崗位知識培訓以縣(區)為單位,由縣(區)統計局具體負責組織。

  (二)堅持“在職學習,隨崗培訓,自學為主,面授為輔”的原則。在自學的基礎上,各地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短期集中培訓,面授學時不得少於16學時。

  (三)培訓考核採用線上考核。參訓學員登陸江蘇省統計系統線上學習平臺,在“鄉鎮統計人員崗位知識培訓專欄”進行線上考核。

  四、培訓時間和任務

  全市鄉鎮統計人員崗位知識培訓時間為***年7月-10月,具體安排如下:

  7月中旬:市局下發培訓教材到各轄市(區),組織各轄市(區)師資培訓;

  7月下旬:各轄市(區)擬定實施方案,組織授課人員備課試講;

  8月上旬-10月上旬:各轄市(區)上報培訓時間,開展培訓,市局組織督查培訓開展情況。

  10月下旬:培訓考核。

  五、培訓管理

  (一)培訓分工。全市鄉鎮統計人員崗位知識培訓實行分級管理、分級負責、責任到人的原則。具體分工如下:

  1.市統計局負責制定全市鄉鎮統計人員崗位知識培訓方案;組織落實全市培訓方案的實施;督導、檢查各轄市(區)培訓進展情況。

  2.各轄市區統計局負責制定本地鄉鎮統計人員崗位知識培訓方案;組織實施鄉鎮統計人員學習培訓、考核等具體工作。

  (二)培訓師資。市統計局負責對轄市區輔導教師的培訓。各轄市區要認真挑選熟悉基層情況、具有專業水平又能勝任教學任務的骨幹擔任課程輔導教師,負責本地鄉鎮統計人員的面授輔導。

  (三)培訓聯絡。各地統計局要及時瞭解培訓情況,研究解決培訓、考核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加強工作資訊溝通。省局聯絡人:***,聯絡電話:***,市局聯絡人:***,聯絡電話:***。

  (四)培訓總結。培訓結束後,各地要認真做好培訓效果評估和總結。各省轄市11月底前上報全市鄉鎮統計人員崗位知識培訓工作總結,我市各轄市區11月中旬前上報鄉鎮統計人員崗位知識培訓總結,培訓情況將作為年度教育培訓考核的重要內容。

鄉鎮統計培訓方案4

  一、指導思想

  為了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依據全縣關於推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結合我校教師實際情況,特制定新裕學校教師專業化發展實施方案。

  二、總體目標和思路

  我校教師專業成長總目標是:在反思中提升自我,在同伴互助中發展自我,在專業人員的引領下完善自我,努力爭做勝任型、特色型、專家型教師。我們的總體思路是:一箇中心(以教師專業水平不斷提高為中心),兩個轉變(教師教育觀念與教學行為的轉變),三個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提高、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透過開展紮紮實實的研究、探討、合作、交流、互助活動,搭建一個平等、和諧、共同學習和共同提高的教師專業成長平臺。

  三、工作思路

  開展自主學習、研究、合作、交流、互助等活動,搭建一個平等、和諧、共同學習和共同提高的教師專業成長平臺。

  四、組織領導

  為了切實加強教師專業發展的實施與管理,強化責任,明確任務,使每一項工作都能落到實處,成立教師專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李賜祿

  組員:全體教師

  五、具體發展要求

  (一)30歲以下教師專業發展與培養要求

  年輕教師是學校的新生力量,是學校發展的重要基礎。有計劃地指導培養這部分青年教師,使他們在三年內成長為勝任型教師是學校的職責。

  1、上崗未滿三年青年教師,必須拜師。

  (1)跟班備課、聽課學習,掌握常規教學基本功;

  (2)每學期上2節彙報課,並學會撰寫課後反思、教學案例或教學故事等,透過持續的教學反思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

  2、以學年為單位制定符合個人特點的專業發展計劃。

  3、積極閱讀教育專著,每學期業務學習筆記不少於5000字。

  4、積極參與教育科研,三年內至少申報課題一個,並紮實開展課題研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效。

  5、在教學過程中必須不斷進行反思,做到一課一個小反思;一學期至少二次大反思,並撰寫出相應的論文、案例,並積極參加各類各級評選;每年上交論文和案例至少各二篇。

  (二)40週歲以下教師專業發展要求

  30週歲以上40週歲以下的教師是學校教學的中堅力量,其專業發展需要繼續提升,目標是成為個性鮮明的特色型教師。

  培養髮展的方式方法是:自定發展計劃,開展基於實際問題的教學研究,個體創造特色,合作體現優勢。

  1、以學年為單位制定符合個人特點的專業發展計劃。

  2、每學期精讀一本教育教學專著,寫出有質量的讀書心得。

  3、提交研究課題。研究的指向應該是指向解決學科教育實際的問題。研究課題獨立設計承擔。

  4、提交1篇有代表性的教學案例、教學故事(或1篇專題研究論文)。

  5、每學期至少上公開課1節,並主評1節課。聽課不少於6節。

  6、每年做一次專題講座、經驗介紹。

  (三)40週歲以上教師專業發展要求

  1、每學年制定個人成長計劃。

  2、看一本教育理論專著,寫出不少於5000字的讀書筆記。

  3、每年上一節組內公開課,每學期聽課不少於15節。

  4、積極總結教學經驗,爭做專家型教師。

  六、具體措施

  (一)加強教師業務培訓,提升教師專業知識結構

  加強教壇新秀和骨幹教師的培訓,積極支援教壇新秀和骨幹教師外出學習和培訓,同時把培訓內容和心得與青年教師做交流,定期開展教壇新秀和骨幹教師與青年教師的幫扶活動,結

  對教師對青年教師要認真指導,教研組要關心本組的青年教師的成長,重視基本功訓練,促進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期中與期末分別召開青年教師教學反思座談會。

  (二)以讀為本,提升教師專業知識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