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方案> 精選調查方案模板9篇

調查方案

精選調查方案模板9篇

  為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闡明具體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企劃案。優秀的方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調查方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調查方案 篇1

  1、直接面向企業調查

  我們可以透過各種渠道與目標企業達成一致,共享相互之間的薪酬資訊。我們可以得到目標企業的薪酬水平,同時向對方提供一些我們掌握的資訊,這樣達到合作共贏的目的。這種調查可以是一種正式的調查,可以採取座談會、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也可以是非正式的調查,比如電話溝通、私下面談等形式。這種調查方式得到的資訊往往真假摻半,需要甄別或以其它資訊來印證。

  2、委託專業機構調查

  現在,一線大城市均有提供薪酬調查的專業機構。透過這些專業機構調查可以大幅減少調查的工作量,省去了很多協調成本,但同時需要支付一定的服務費用。這種途徑得來的資訊一般可信度較高,但一定要注意選擇令人信任的專業機構來做,以免得到的是過時的甚是是編造的資料。

  3、從公開的資訊中瞭解

  有些企業在釋出招聘廣告時,會寫上薪金待遇,某些城市的人才交流部門也會定期釋出一些崗位的薪酬參考資訊,另外透過其它企業來本企業的應聘人員可以瞭解一些該企業的薪酬狀況。由於招聘企業或應聘人員傾向於誇大薪酬,所以這些途徑得來的資訊可信度比較低,經常是偏高的。

  再有,在進行薪酬調查時,需要注意什麼事項呢?以筆者的專案經驗來看,我們在進行薪酬調查時,需要重點注意以下幾點原則:

  1、對某企業進行薪酬調查,可以和被調查企業合作進行

  由於薪酬政策及薪酬資料在許多企業屬於商業秘密,不願意讓其它企業瞭解。所以在進行薪酬調查時,要由本企業人力資源部門與對方人力資源部門,或企業總經理與對方總經理直接進行聯絡,本著雙方互相交流的精神,協商調查事宜。

  2、對薪酬調查得來的資訊要嚴格甄別

  由於很多企業對本企業的薪酬情況都守口如瓶,所以,有些薪酬資訊很可能是道聽途說得來的。這些資訊往往不全面,有些甚至是錯誤的,準確性較差。另外,在取得某崗位的薪酬水平的同時,要比較一下該崗位的崗位職責是否與本企業的崗位職責完全相同。不要因為崗位名稱相同就誤以為工作內容和工作能力要求也一定相同。

  3、薪酬資料必須與時俱進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和人力資源市場的不斷完善,人力資源市場的各種變動會越來越頻繁。企業的薪酬水平也會隨企業的效益和市場中的人力資源供求狀況而變化,所以薪酬調查的資料要隨時注意更新,如果一直沿用以前的調查資料,很可能會做出錯誤的判斷。

調查方案 篇2

  一、簡介

  (一)研究背景

  近幾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作為國民經濟動脈的交通發展也非常快,城市規模也越來越大。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日益加快,快速幹道、立交橋、大容量公共交通系統等大規模的交通建設專案日益增多。同時,隨著城市化程序的加快,城市人口逐漸增多,城市交通需求也越來越大。所以目前國內大多數城市存在著交通供給和交通需求的矛盾日益激化的問題。交通系統作為服務系統,更要有效的滿足交通需求,就需要對交通需求特徵,也就是出行特徵有充分的瞭解,從而合理引導交通的發展,科學的安排交通設施的建設,進行有效的交通需求管理。而要分析研究交通出行的特徵,即交通源流的產生及其在地理空間上的流向,以及以一定的交通方式在交通網路上的分佈形態,最基本也最全面的手段就是進行交通調查。對於城市交通需求,居民出行調查能全面地反映出行者的社會屬性資訊和出行資訊,刻畫城市交通出行的特徵。

  (二)居民出行調查的含義

  城市居民出行,是指居民為完成某一目的,使用某一種交通方式,耗用一定的時間從出發點經某一路徑到達目的地的位移過程。居民出行調查,是指對居民一天內出行的詳細情況(目的、時間、距離、路線、交通方式、起訖點等)進行調查,透過分析和尋找相關的變化規律,作為城市交通規劃、建設的依據。對居民出行隨時間、空間、目的、方式變化規律的分析,也是城市客流流量、流向分佈以及交通結構方式預測的基礎,可為最佳化現有城市公交線網以及科學制定公交線網規劃提供依據。一般出行的定義是:“為完成某一目的,在可通行車輛的道路上步行超過5分鐘或使用交通工具單程距離超過500米,稱為一次出行”。

  (三)居民出行調查的重要性

  居民出行調查是交通規劃中OD調查的重要內容,是交通規劃中需要收集的最基礎資料之一,是進行交通需求預測和制定交通規劃方案的重要依據,在城市綜合和專項交通規劃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國內外調查實踐表明:居民出行調查可以全面地再現城市交通隨即易逝、變化多的特點,能揭示城市交通結症的原因、內涵交通需求與土地利用、經濟活動的規律。

  透過對居民出行調查資料的整理和分析,可以把握城市交通需求與土地利用以及經濟活動之間的相互關係,對全面掌握城市的交通建設、執行和發展狀況,瞭解現狀交通特徵和潛在問題都大有裨益。同時,基於現狀居民出行特徵進行的交通需求預測是城市制定交通政策、變質交通發展規劃最具影響力的定量依據。

  二、居民出行調查中所運用技術

  (一) 抽樣技術

  抽樣方法和抽樣率直接關係到調查資料的精度。在調查目的和抽樣方法確定的情況下,僅從保證資料精度的要求出發,抽樣率一般與以下3個因素有關:總體引數的變異性、精度的要求(抽樣誤差和置信度)和總體的大小。

  1、常用抽樣方法及抽樣率的計算

  不同的調查目標對應不同的統計量,對樣本的數量要求不同。常用的調查目標有:均值、總值、兩個均值的比率或兩個總體的比率、屬於某一特定類的單位所佔的比例。下面以均值為例,僅從調查精度對樣本量要求的角度出發,用誤差分析的理論對其計算進行討論。

  對精度的要求通常以允許絕對誤差(絕對誤差限)d或允許相對誤差(相對誤差限)r來表示。

  在對總體未做任何假定的情況下,y的精確分佈很難求得,已經證明,當n增大時,具有有限標準差的任何總體樣本均值的分佈趨於正態分佈(這個結果是關於無限總體的),這時絕對誤差限 ,而相對誤差限 ,式中,t為標準正態分佈的雙側α分位數。在實際問題中,當Y未知時,可以用其估計量代替。因此,根據對d或r的要求以及1-α所對應的t可推算出所需要的樣本量。

  (1)簡單隨機抽樣

  從一個簡單隨機樣本所得的均值y的方差是:

  式中,f=n/N是抽樣率。

  在機率論中已經證明,從一個無限總體中抽取一個含量為n的隨機樣本,樣本平均數的方差 。當總體有限時,唯一變化的是引入因子 分別稱為方差和標準差的有限總體校正係數(fpc)。假如n/N任然是低的,fpc就接近於1,這樣總體樣本含量對樣本均值的標準差就沒有直接的影響。

  根據不同精度的要求,將бy帶入d或r的表示式,可得到不同條件下所需的樣本量的計算公式。

  (2)分層抽樣

  分層抽樣就是將母體分為若干互不重複的型別(層次),然後再每個層中分別獨立的進行抽樣。如果每層都是簡單隨機抽樣,則稱為分層隨機抽樣,所得的樣本稱為分層隨機樣本。

  假如共分為L層,用下標h(h=1,2,…,L)表示層號,關於h層的記號如下:單元總數Nh;樣本單元總數nh;層權Wh;抽樣率fh;總體方差S2n;樣本方差s2n。

  下面重點討論的是如何確定總的樣本數和每層的樣本量nh,記wh=nh/n。

  同樣的樣本量在各層中不同的分配(nh由調查者選取),產生的標準差是不同的。根據分層隨機抽樣理論,可求得n的一般公式 ,其中V為總體平均值的方差,又根據 ,可得 ,根據這兩個公式,對其進行變換可得任何一種分配情況的總體樣本量。

  在居民出行調查中,各層經常採用相同的抽樣率,即 ,也就是說按各層單元數佔總體單元數的比例(各層的層權)進行分配,稱作按比例分配的分層隨機抽樣。

  (二)調查技術

  入戶調查

  目前,我國城市所進行的居民出行調查,基本是採用家訪時抽樣調查的方法。這種調查方法以居民的戶口為基礎,以家庭為單位,透過調查員家訪的方式進行

  家訪式抽樣調查的優點

  第一、 由於我國城市都建有比較完備的戶籍制度,戶籍管理集中,所以便於掌握樣本的總體情況及分佈狀況。在此基礎上,可運用各種抽樣技術手段進行樣本的抽樣。

  第二、 我國各大、中城市所進行的居民出行調查,其調查機構和調查隊伍的建立,以及調查中各部門工作的協調、組織管理和全部的調查經費等,都是由市政府負責。這樣,調查的組織實施工作基本上是在一種有序、協調的環境中進行,這種環境對調查工作的順利進行是非常有利的。

  第三、 這種透過培訓調查員,並由他們到居民家中進行調查的方法,在我國各城市中已被廣泛的應用,且在不斷總結和吸取經驗的基礎上,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備的實施方法。

  三、居民出行調查的主要內容

  城市居民出行調查是對城市居民出行從起點O(Origin)和終點D(Destination)的出行過程的調查。城市居民出行調查應該包括的資料有居民的基本特徵資料和一次具體出行的資料,具體包括:

  (一)居民個人特徵資料

  主要包括家庭住址、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是否為本地戶口、職業以及公交IC卡持有情況。

  (二)家庭基本特徵資料

  主要包括家庭地址、家庭人口、六歲及六歲以上人口的數量、暫住人口的數量、暫住人口的來源地,家庭收入情況、家庭腳踏車擁有量、家庭摩托車擁有量、家庭小汽車擁有量、家庭三輪車擁有量。

  (三)居民一日出行記錄資料

  這裡的資料是選擇一天作為調查日,調查抽樣居民的一天出行記錄,主要包括出行方式、出行目的、出行地址、出行時間、到達目的地地址及其用地性質、到達時間,這些資料要具有連續性,確保居民的出行有始有終。

  四、Access在居民出行調查中的應用

  (一)ACCESS的定義

  ACCESS是微軟公司推出的基於Windows的桌面關係資料庫管理系統(RDBMS,即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Office系列應用軟體之一。它提供了表、查詢、窗體、報表、頁、宏、模組7種用來建立資料庫系統的物件;提供了多種嚮導、生成器、模板,把資料儲存、資料查詢、介面設計、報表生成等操作規範化;為建立功能完善的資料庫管理系統提供了方便,也使得普通使用者不必編寫程式碼,就可以完成大部分資料管理的任務。

  ACCESS能夠存取Access/Jet、Microsoft SQL Server、Oracle(甲骨文軟體公司),或者任何ODBC相容資料庫內的資料。雖然它支援部分面向物件(OOP)技術,但是未能成為一種完整的面向物件開發工具

  (二)居民出行調查資料處理的設計

  居民出行調查資料處理主要包括三個環節:資料的輸入模組、資料處理模組以及資料的輸出模組。

  1、資料錄入

  取得居民出行調查資料後,首要的工作就是要對資料進行轉錄,由調查表格錄入到資料處理系統中,這其中就包括資料的檢錯,調查問卷中的資料基本都是靠調查員手寫,難免會出現資料的錯填,漏填。資料的轉錄過程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對資料的糾錯。

  2、資料處理模組

  資料的處理包括兩個指標:OD指標,即生成OD矩陣;單項指標,中OD表的生成較其他單項指標的統計分析更為複雜。

  生成的OD表後,要進行OD表的擴算才能反映總體的情況,從抽樣資料推匯出整個調查區域的OD出行特徵,就要對交通小區的產生量、吸引量以及OD矩陣進行擴算。

  除了OD表的計算和擴算以外,還需要一些單項指標的統計計算,一種是總體特徵:包括平均出行次數及各職業,年齡段的平均出行次數及各職業等;另一個是特徵結構分析,即具有某項特徵的出行的某一項特徵結構,如某種出行方式的年齡結構等。

  總體特徵統計分析比較容易實現,具體計算流程如下。

  其它的指標演算法和上面的指標一樣,這裡不再贅述。

  在進行特徵結構分析時,首先讀取這種出行對應的查詢,如分析各種出行方式的年齡結構,再透過此記錄集進行年齡結構的統計分析。出行時耗特徵分析相比於其他的特徵結構分析比複雜。下面是出行時耗特徵分析計算的流程。

  3、輸出圖表

  這個模組的關鍵是OD(可按目的和方式劃分)、出行時耗等圖表的輸出,ACCESS佈局別空間資料庫的功能,因此這部分輸出主要靠別的軟體來實現。

  五、結束語

  本論文主要闡述了居民出行調查的基本理論和抽樣的方法。居民出行調查系統的資料處理系統的設計,明確了各種分析指標的演算法,並利用VB和ACCESS資料庫系統建立了資料處理系統軟體,提高了資料管理的效率。

調查方案 篇3

  一、主要任務

  對我鎮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社會工作人才等六支人才隊伍情況進行調查統計。調查的物件是在鎮內的法人單位和農村住戶中16週歲及以上居民。調查的範圍為我鎮所有行政村、駐地單位。調查時點為20xx年10月20日24時整。

  二、任務分工

  人才資源統計調查工作是省委組織部安排的重要任務,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面廣,調查任務重,參與部門多,工作難度大。各部門要按照全省的統一部署和要求,明確職責分工,強化工作落實,突出重點,最佳化方式,創新手段,認真做好調查的宣傳動員和組織實施。

  1、黨建辦:負責全鎮人才資源統計調查全面工作。統籌協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所、財政所、招商辦、農業辦、民政所、統計所、國稅分局、地稅分局、工商所等部門共同做好全鎮人才資源調查統計工作。

  2、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所:負責對鎮人才資源統計部門及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和指導。

  3、財政所:做好統計調查工作經費落實工作,確保調查工作順利進行。

  4、統計所:協助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所做好人力資源調查業務指導稽核、微機錄入等工作。

  5、民政所:負責做好全鎮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統計調查工作。

  6、農業辦:負責做好全鎮農村實用人才統計調查工作。

  7、國稅分局、地稅分局、工商所、金融等部門:協助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所進行人才資源統計調查,督促全鎮非公有制經濟領域企業及時填報人才資源統計調查報表。

  三、組織實施

  1、成立調查工作領導小組。成立鎮人才資源統計調查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成員名單附後),負責調查的組織實施工作。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所。

  2、制定工作方案。制定全鎮人才資源統計調查工作方案,分解任務、明確時間進度和目標要求。鎮人才資源統計調查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結合工作實際,制定具體工作方案,明確各環節完成時限。

  3、動員部署。10月28日組織召開全鎮人才資源統計調查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動員會議,安排部署工作任務。

  4、加強培訓。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所要加強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確保工作順利開展。

  5、加強宣傳。要充分利用廣播、標語等新聞媒體進行宣傳,取得調查單位和個人的理解與支援。

  6、開展調查。動員會議結束後,人才資源統計調查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各村、各企業要迅速啟動調查工作,整個調查工作11月17日前全部完成。

  7、彙總統計資料。彙總人才資源統計資料,對統計資料進行分類整理、分析和評估。紙質表格經單位法人(負責人)簽字蓋章後於11月17日前上報鎮人才資源統計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同時上報電子統計資料。鎮人才資源統計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對資料進行彙總整理後,於11月20日前報縣人才資源統計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四、組織保障

  1、高度重視。各單位要把此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精心組織,周密安排,確保工作順利開展。黨建辦要認真組織開展好本次人才資源統計調查工作,切實發揮好統籌協調作用,協調解決相關經費,營造宣傳輿論氛圍,確保人才資源統計調查工作順利開展。

  2、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所要切實履行好職責,牽頭安排部署本次人才資源統計調查工作,創新工作方式方法,認真制定具體工作方案,全程掌握工作進度,加強稽核把關,確保資料科學合理、真實準確。

  3、經費保障。財政所要強化工作保障力度,確保工作順利進行。

  4、統計所、民政所、農業辦、經濟發展辦公室要按照任務分工認真組織開展工作,加大對人才資源統計調查工作的指導力度;國稅分局、地稅分局、工商所、金融等部門要密切配合辦事處、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所,加強協作,共同做好人才資源統計調查工作。

  5、各部門要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和《省統計管理條例》相關要求,依法行政,依法統計,做好統計資料的開發利用工作,及時釋出相關報告。

  6、鎮人才資源統計調查領導小組要加強資料稽核和質量把關。對資料出現異常情況的,要會同相關部門進行核查,及時解決資料調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鎮人才資源統計調查領導小組將適時進行督促檢查,對問題嚴重且拒不整改的,將在全鎮範圍內進行通報。

調查方案 篇4

  國家衛生服務調查是我國政府掌握城鄉居民健康狀況,衛生服務利用、醫療保健費用及負擔等資訊的重要途徑,是中國衛生調查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衛生服務調查結果對政府制定衛生政策和衛生事業發展規劃、有效調控衛生服務供求關係、提高衛生管理水平、促進我國衛生改革與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國家衛生服務調查開始於1993年,每五年開展一次,20xx年將進行第五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本次調查在保持與以往連續性的基礎上,通過了解居民衛生服務需要、需求和利用以及對醫療服務的滿意度等資訊,客觀反映衛生改革與發展成就及問題,預測衛生服務需要、需求及利用的變化趨勢,為制定衛生事業發展規劃、評價醫改實施效果提供依據。

  一、調查目標

  (一)瞭解城鄉居民衛生服務需要、需求及利用的水平及特點,分析衛生服務需要、需求及利用的變化趨勢及其影響因素,為評價醫改實施效果,合理配置衛生資源提供依據;

  (二)瞭解城鄉不同醫療保障制度的覆蓋水平,分析不同醫療保障制度對居民醫療衛生服務利用產生的影響及對減輕居民醫療經濟負擔的作用,為進一步完善醫療保障制度提供依據;

  (三)瞭解重點人群衛生服務利用情況,分析重點人群對衛生服務的特殊需求以及在利用衛生服務過程中的障礙,為進一步健全衛生服務體系提供依據;

  (四)瞭解居民對醫療衛生服務利用的滿意度,分析居民滿意度的變化及影響因素,為評價醫改實施效果及進一步改善服務提供依據;

  (五)瞭解醫務人員的工作狀況與感受,測量醫務人員的工作投入、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等,評價醫改對醫務人員產生的影響。

  二、調查內容

  (一)城鄉居民人口與社會經濟學特徵;

  (二)城鄉居民衛生服務需要:健康狀況的自我評價、居民兩週病傷情況、慢性病患病情況等;

  (三)城鄉居民衛生服務需求與利用:疾病治療情況、需求未滿足程度及原因、居民利用公共衛生服務情況、門診和住院服務利用型別、水平及費用等;

  (四)城鄉居民醫療保障:不同醫療保險制度的覆蓋程度、補償水平、居民對醫療保障制度的利用等;

  (五)城鄉居民對醫療衛生服務提供過程和結果的滿意度;

  (六)婦女、兒童、老年人口等重點人群在衛生服務利用方面的特殊需要;

  (七)醫務人員工作特徵、工作感受、執業環境等。

  三、調查物件與範圍

  國家衛生服務調查為全國性的抽樣調查,調查物件為被抽中住戶的實際人口(凡居住並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員和其他人,或單身居住、生活的,均作為一個住戶)。家庭健康詢問調查問卷主要由家庭一般情況、家庭成員個人情況、調查前兩週病傷情況、調查前一年內住院情況、5歲以下兒童、15-64歲婦女等調查表組成。

  調查樣本遵循經濟有效的抽樣原則,採用多階段分層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進行抽取。此次調查對前四次調查樣本進行了擴大調整。調整後的樣本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有156個縣(市、區)、780個鄉鎮(街道)、1560個村(居委會)。家庭健康詢問調查最終的抽樣單位是戶,在每個樣本村(居委會)中隨機抽取60戶,全國共抽取93600戶(近30萬人口)。調整後的調查樣本可以對全國、城鄉、不同地區具有代表性。

  四、調查方法與資料錄入

  國家衛生服務調查以家庭健康詢問調查為主,機構調查為輔。

  家庭健康詢問調查採用入戶詢問的方法收集資料,由經過培訓合格的調查員按調查表的專案對調查戶所有成員逐一進行詢問。家庭調查設調查員和調查指導員,調查員負責入戶調查,調查指導員負責調查的組織、指導、檢查及驗收工作。調查員和調查指導員應為鄉鎮衛生院或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及以上衛生機構的衛生人員。

  樣本地區(省或縣)負責本地區調查資料的錄入。資料錄入軟體由衛生部統計資訊中心提供。為保證資料錄入質量,家庭健康詢問調查資料採取兩遍錄入的方式。省(自治區、直轄市)負責收集和稽核本省(自治區、直轄市)樣本地區的調查資料,稽核無誤後提交資料庫。

  五、調查組織與時間

  衛生部統計資訊中心負責國家衛生服務調查的組織和實施。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統計調查部門負責本省樣本地區衛生服務調查的組織實施、質量控制、資料驗收、監督指導和技術支援等工作。樣本縣(市、區)衛生局負責組織調查指導員和調查員的培訓、組織實施本地區現場調查和調查資料的質量控制工作。20xx年第五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任務時間安排如下:

  1-6月調查準備;印製培訓材料、調查指導手冊和調查問卷;

  7-8月完成國家級師資培訓、樣本地區調查員及調查指導員培訓;

  9月開展現場調查、調查督導及質量控制;

  10月資料錄入、資料稽核和報送;

  11-12月資料清理、分析。

  六、調查質量控制

  為了保證調查質量,必須在調查的每一環節都實行嚴格的質量控制,包括設計階段(含調查表的設計)的質量控制、調查員質量控制、現場調查質量控制和資料整理分析階段的質量控制,其中抓好現場調查階段的質量控制尤為重要。

  (一)調查方案設計、論證和預調查

  本次調查方案設計遵循科學可行的原則,圍繞調查目標對調查指標進行認真篩選和清晰界定。調查內容在保持與前四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具有連續性和可比性的基礎上,參考和借鑑了國際上其他國家和地區類似調查的核心指標。多次召開研討會,廣泛徵求專家及各有關方面的意見。同時,開展了預調查,檢驗調查設計的科學性、有效性及可行性,進一步完善方案。

  (二)調查人員的選擇與培訓

  調查人員的挑選和培訓是取得準確、可靠資料的保障條件。由於調查內容多、專業性強,故要求調查員既要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還應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工作認真、耐心細緻並具有一定的社會交往能力,調查員由縣(市、區)衛生機構及鄉鎮衛生院或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的衛生人員共同組成。

  每位調查員透過嚴格培訓,明確調查的目的和意義,瞭解調查設計原則和方法,掌握指標含義及填寫要求;此外,調查員還要了解調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掌握訪問程式,明確現場調查工作紀律,以保證調查工作的質量和程序。

  調查人員培訓按統一的培訓計劃、統一的培訓教材分兩級培訓。衛生部統計資訊中心負責培訓省和縣級的調查負責人及師資,省和縣級的調查負責人及師資負責組織和培訓樣本地區的調查指導員和調查員。培訓結束後,應對培訓效果進行考核,合格後方能參與正式調查。

  (三)調查人員工作職責及調查質量核查

  明確調查人員職責與任務是保證調查質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提高調查人員的責任心和積極性,防止出現由於分工不清和責任不明導致的任務遺漏和資訊誤差等。調查指導員和調查員必須按照調查人員職責及現場工作準則開展工作。調查質量核查制度包括:

  1、現場調查中,在每戶詢問並記錄完畢後,調查員都要對填寫內容進行全面檢查,如有疑問應重新詢問核實,如有錯誤要及時改正,有遺漏專案要及時補填;

  2、每個鄉鎮(街道)的調查指導員要對每戶的調查表進行逐項稽核,從正式調查開始後的當晚就應逐日檢查每份調查表的準確性和完整性,發現錯漏項時,要求調查員應在第二天重新詢問予以補充更正,認真核實無誤後,方可簽字驗收;

  3、每個縣(市、區)設立質量考核小組,全程監控調查質量,調查完成後進行復查考核,家庭健康詢問調查的複查考核應在已完成戶數中隨機抽取5%,透過電話或再入戶的方式對複核調查表的內容進行詢問,複核調查結果與原調查結果進行比較,計算符合率;

  4、在現場調查過程中,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組織專人進行現場督導;

  5、國家衛生計生委將組織國家衛生服務調查質量督導組,分赴各地進行質量考核。

  (四)質量要求

  1、調查員調查技術一致性:要求經過培訓後,調查人員調查技術達到一致;

  2、調查完成率:在三次上門未調查成功而放棄該戶時,應從候選戶中按順序遞補。調查完成率應控制在85%以上;

  3、本人回答率:原則上調查內容應全部由本人回答,如調查期間內本人確實外出不在家或者本人無應答能力者可由熟悉其情況的人代替回答,但育齡婦女的問題必須由本人回答,要求成年人的本人回答率不低於70%;嬰幼兒一般應由直接撫養者回答;

  4、複查符合率:複查考核中,同戶複查專案與原調查結果的符合率要求在95%以上,符合率達不到95%的地區應對全部調查戶進行回訪,重新調查。

調查方案 篇5

  為貫徹落實區殘聯關於在全區開展殘疾人基本生活狀況與需求調查工作的相關檔案精神,切實瞭解我街道殘疾人基本情況,為制定殘疾人優惠和特惠政策提供依據,制定本方案。

  一、調查目的與任務

  透過調查,掌握我街道各類殘疾人的數量、結構、分佈及其康復、教育、勞動就業、家庭和參與社會生活等情況,及時、全面、準確的掌握街道殘疾人基本生活與需求,為實現街道殘疾人小康工程提供資料支援。

  二、調查範圍與物件

  調查範圍和物件是戶口在街道範圍內的持證殘疾人和未持證殘疾人。

  三、調查內容

  省殘疾人基本狀況和需求調查問卷所涉及的全部內容。

  四、調查的組織領導

  街道成立殘疾人基本狀況和需求調查領導小組,負責本次調查工作的組織實施。同時,組建街道調查隊,各社群殘協專職委員或殘協工作者擔任調查員,另抽調1-2名熟悉社群住戶狀況社群工作者擔任陪調員,共同組成調查組,負責本社群的殘疾人現場調查全部工作以及問卷錄入工作,保證問卷資訊的準確採集和正確填寫。

  (一)街道殘疾人基本狀況和需求調查領導小組成員組長:

  五、調查的主要實施步驟

  (一)準備階段(20xx年2月28日前)

  1、進行嚴格、規範的崗前培訓。街道殘聯將對確定的調查員進行專門培訓,確保讓每個調查員弄清調查目的和要求,掌握調查交流技巧,尤其是要掌握調查問卷的填寫要求、問卷各項內容的邏輯聯絡。

  2、進行宣傳發動。透過群眾喜聞樂見又行之有效的宣傳形式,大張旗鼓的宣傳本次調查的目的、意義、內容和要求動員各社群所有殘疾人朋友積極支援配合調查,為調查的順利進行營造良好氛圍。

  3、劃分調查小區和編制調查物件底冊。在廣泛宣傳動員的基礎上,嚴格按照社群範圍進行調查物件摸底。然後以中國殘聯殘疾人基礎資料庫中資料為基礎,對比摸底調查上報的物件,編制調查物件底冊。

  (二)入戶調查和抽查階段(20xx年3月3日—4月1日)

  1、入戶調查。各社群組織調查員在陪調員的陪同下,分別入戶調查並詳細填寫問卷。對調查小區內已登入在調查物件底冊的殘疾人物件要力爭全部走訪調查,不要有漏訪現象。如果發現有沒有登入的殘疾人也應該走訪調查,同時將該殘疾人補錄進調查物件底冊。如果因特殊原因失訪,須說明原因。失訪原因填寫在調查物件底冊以及交接單上。填寫問卷要求卷面清潔,字跡工整,標誌清晰,邏輯正確。填寫內容客觀、真實、準確、全面。

  2、各社群自查。調查員應該對當日填寫的調查問卷進行自查,及時發現和改正錯誤。社群可以對調查員的調查情況進行抽查,也可以在調查進行一個階段後,組織一次交換檢查,及時發現問題,改正錯誤,總結經驗教訓,提升後續調查工作質量。

  3、街辦調查工作機構抽查。街辦調查工作隊將不定期到社群巡查,隨機抽查調查問卷,檢視問卷填寫質量,必要時,抽查人員可以重新走訪一些調查物件,核查問卷填寫是否客觀、真實、準確、全面。抽查中發現的問題,反饋給各社群改正,並將錯誤通報引以為誡。

  (三)問卷稽核、交換檢查階段(20xx年4月2日—4月30日)

  1、問卷稽核。街辦對問卷進行稽核,稽核內容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卷面稽核,看卷面是否破損,是否清潔工整;二是6項個人資訊的稽核;三是失訪原因的稽核;四是問卷各專案關係的稽核,主要是邏輯關係、有無漏項、有無跳填錯誤等。

  2、交換檢查。街辦殘聯將統一安排各社群之間進行交換檢查。既對調查物件進行抽查,又核查問卷填寫的客觀性、真實性、準確性、全面性和失訪原因的真實性。隨機抽查不少於調查總量8%的問卷,核查問卷填寫的清潔度、邏輯關係的準確性。

  3、糾錯返工。對交換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被檢查單位及時改正,對差錯率超過驗收標準的,該單位及時重新返工,直至達到標準為止。

  六、工作要求

  本次全省殘疾人基本生活狀況與需求調查是一項專業性和技術性很強的系統工程,工作覆蓋面廣,涉及人員多,各社群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爭取被調查戶的配合與支援,確保此次調查任務圓滿完成。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各社群要將此項工作作為近期的重點工作,配齊配強社群調查人員,確保調查任務的圓滿完成。二是加大宣傳力度。要充分利用電子顯示屏、板報、宣傳單等多種宣傳形式,開展殘疾人基本生活狀況與需求調查的宣傳活動,取得廣大殘疾人對這次調查工作的大力支援與配合。三是利用調查的機會向公眾普及殘疾預防知識,提高全社會的健康意識。使調查過程成為扶殘助殘的過程,使殘疾人朋友體會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調查方案 篇6

  根據市衛生局等四部門《關於印發〈市職業健康狀況調查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全國職業健康狀況調查實施方案》及省衛生廳等部門《關於印發<省職業健康狀況調查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檔案精神,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調查目標

  透過實施職業健康狀況調查,摸清我鎮主要行業職業病危害情況、職業病危害接觸人群分佈、職業病發病人數及主要職業病發病特點,研究職業病的發病規律,為制定職業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學依據。

  二、組織機構和職責分工

  為確保全鎮職業健康狀況調查工作順利開展,成立牟山鎮職業健康狀況調查工作領導小組(附件1),負責全鎮職業健康狀況調查工作的領導、協調、組織和實施,定期組織檢查、開展督導檢查和評估。

  領導小組下設調查工作小組,具體開展本轄區內的調查工作。

  三、調查範圍、調查物件、內容與方法

  1.調查範圍與物件:轄區內20xx年12月31日前,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註冊的職業病危害企業(附件2)。

  2.調查內容:調查轄區用人單位職業健康基本情況,填寫用人單位調查表(附件3)。

  3.調查方法:職業健康狀況調查工作小組具體實施轄區調查和資料錄入工作。

  (1)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提供20xx年12月31日前註冊的,被確定為職業病危害企業的基本資訊。

  (2)職業健康狀況調查工作小組對調查物件進行職業健康狀況調查的培訓,並透過檔案、電子郵件、調查員入廠調查等方式將調查表分發到各企業,()由企業填寫用人單位調查表(附件3)

  (3)基本情況調查表返回後,職業健康狀況調查工作小組將隨機抽取2%的企業調查表,由調查員入廠複核,並按照全國統一的編碼及程式軟體,錄入調查資料。

  四、工作步驟

  (一)組織部署階段(20xx年7月)

  7月20日前,組織建立職業健康狀況調查工作領導小組和調查工作小組,制定職業健康狀況調查實施方案,並上報市職業健康狀況調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二)職業健康狀況基本情況調查、複核、資料輸入、總結上報階段(20xx年7——8月)

  1.7月22日前,職業健康狀況調查工作小組將調查表以檔案、電子郵件、調查員入廠調查等方式分發到各企業,由企業填寫用人單位基本情況表(附件3),7月25日前寄回到工貿辦。職業健康狀況調查工作小組確定由徐建苗同志負責職業健康狀況調查的技術諮詢。

  2.8月5日前,職業健康狀況調查工作小組將隨機抽取2%的企業調查表,由調查員入廠複核,並填寫《質量控制檢查結果抽查記錄表》。8月10日前完成職業健康狀況基本情況調查資料的錄入、資料稽核、結果分析和總結上報工作。

  五、質量控制和技術保障

  職業健康狀況調查工作領導小組對調查情況、調查資料錄入進行抽查稽核。並配合上級職業健康狀況調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技術指導組對職業健康狀況開展情況進行指導、抽查和督查。

  六、工作要求

  本次職業健康狀況調查的工作人員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把本次職業健康狀況調查作為貫徹落實《省職業病防治規劃(20xx-20xx年)》的一項具體行動,作為促進我鎮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內容和實際舉措,切實加強領導和部門間的協調配合,認真研究,並結合今年正在開展的粉塵與高毒物品危害治理專項行動,認真落實《全國職業健康狀況調查實施方案》和相關措施,做好質控記錄,確保調查工作質量。

調查方案 篇7

  一、調研前言

  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健康和環保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xx因其特殊的物理特性,可以在能量激發下釋放對人身體有益處的遠紅外線,同時具有防輻射功能。xx還可以淨化空氣和水質,抗菌、除菌和除臭。為此,公司計劃開發以xx為原料的產品,本調研就是了解市場對產品的接受程度、購買力和競爭程度等。

  二、調研目的

  1、調查xx產品市場的行業現狀、同類產品的競爭狀況。

  2、調查xx產品的市場購買力及消費者的職業和年齡分佈等。

  三、調研內容

  1、行業現狀、競爭情況

  (1)行業的政策、法規。

  (2)相關產品及服務的市場接受程度。

  (3)同類產品的名稱、售價、生產廠家及銷售情況。

  2、消費者的購買力

  (1)消費者對xx原料的認識程度。

  (2)是否願意購買相關產品及服務。

  (3)願意花費在相關產品上的花銷。

  3、消費者的性別、職業和年齡。

  四、調研範圍

  1、本地區的各大百貨、超市。

  2、同類產品的特許經銷商。

  3、銷售同類產品的分銷商。

  五、調研方法

  1、現場問卷調查,請消費者或者經銷商填寫調查問卷。

  2、網路調查,透過e-mail和網上調查問卷調查。

  3、觀察法,觀察各賣場的銷售人員如何向消費者介紹和推銷同類產品。

  4、訪問法,對購買同類產品的消費者進行現場訪問,如為什麼購買該產品,對該產品有什麼意見和建議等。

  5、二手資料蒐集法,對其他同類產品的銷售策略、產品效能、目前的消費環境等進行調查,訪問產品生產商、經銷商網站,蒐集二手資料。

  六、調研物件及樣本確定

  1、現場問卷調查。

  (1)問卷樣本數:500份。

  (2)調查區域:市內各大百貨商場。

  2、網路調查,有針對性傳送e-mail500封,統計網上調查問卷。

  3、其他方法,對獲得的資訊進行分類整理。

  七、調研程式及進度安排

  1、2月1日-2月3日:制定調研計劃,確定調查方案。 2、2月4日-2月7日:根據調研方案進行調研準備,設計調查問卷,以及培訓調研人員。

  3、2月8日-2月16日:進行實地調查。

  4、2月17日-2月22日:彙總調研資訊,進行整理分析,形成調研報告。

  八、調研經費預算

  1、調查問卷及其他文件列印費用:xxx元。

  2、預售產品成本及物流費用:xxx元。

  3、調研人員交通、餐飲費:xxx元。

調查方案 篇8

  一、調查目的

  摸清我區固體廢物產生、收集、貯存、排放、處理處置及綜合利用狀況,整合各類固體廢物專項調查工作,建立和完善固體廢物管理動態資料庫,推行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和資料申報制度,督促企業按照危險廢物規範化考核要求建立健全危險廢物管理臺賬,強化固體廢物環境管理,為建立長效、動態監管機制提供基礎保障。

  二、調查範圍和物件

  (一)固體廢物調查

  依託省固體廢物管理資訊系統,對全區產生固體廢物的單位進行調查。調查內容包括:

  1、一般固體廢物(指未被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者根據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鑑別標準和鑑別方法認定的不具有危險特性的固體廢物)。

  2、危險廢物(指被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者根據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鑑別標準和鑑別方法認定的具有危險特性的固體廢物)。

  3、參照危險廢物管理的城鎮、園區等汙水處理廠的汙泥。

  (二)永續性有機汙染物(以下簡稱”POPs”)調查

  依託《全國永續性有機汙染物統計年報資訊管理系統》開展調查。主要內容為10個主要行業二噁英排放情況。

  (三)汞汙染源排放源調查

  依託《全國主要行業汞汙染排放源資訊動態更新系統》開展調查。主要內容為20xx年全國汞汙染排放源現狀調查的14個行業的汞排放情況。

  (四)企業已生產化學品環境調查。

  三、調查方法與步驟

  (一)調查方法

  採取定期填報、動態統計的辦法,由企業自報,我局稽核上報。

  (二)調查步驟

  1、成立固體廢物調查領導小組,組織開展調查工作。

  2、彙總本轄區內的專項調查統計資料,並撰寫固體廢物專項調查技術報告,上報市固體廢物調查領導小組。

  四、時間安排

  (一)固體廢物調查

  1、每年3月初制定調查計劃,將調查工作落實到轄區內產生固體廢物(包括危險廢物)的企業。各企業應在3月底前完成資料申報工作,上報區環保局。

  2、每年4月份,區環保局彙總有關報表及調查報告並上報市環保局。

  (二)POPs調查

  每年4月份,根據省廳、市局的安排以及《省永續性有機汙染物統計報表制度實施方案》的要求佈置我區調查工作,於7月15日前完成上年度POPs資料統計和工作報告,並上報市固體廢物調查領導小組。

  (三)汞汙染源調查

  每年8月份,根據省廳、市局的安排佈置本轄區上年度汞汙染排放源資料核查更新上作,11月15日前完成資料更新,撰寫汞汙染排放源觀狀分析報告和汞汙染防治實施與考核方案並上報市局。

  (四)企業生產化學品環境調查

  按環保部《全國生產化學品環境情況調查技術指南》開展調查工作。

  五、調查工作注意事項

  (一)調查所使用的技術規範,以20xx年環境保護部總量司下發的《第一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業汙染源產排汙係數手冊》(以下簡稱《產排汙手冊》)為準。

  (二)國民經濟主要行業類別程式碼以國標(CB/T4754—20xx)表為準。

  (三)危險廢物的名稱及類別程式碼表按《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xx年版本)為準。

  (四)各產廢單位填報的資料必須是上一年度發生的資料。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加強對各項調查統計工作的領導,針對調查中可能存在人員變動、部分資料遺漏誤差等問題,制定相應的工作計劃,認真稽核有關資料,形成常態化的動態系統申報機制。

  (二)按時上報。認真稽核上報的資料,並彙總上報區環保局。對資料應逐表、逐項進行稽核,確保資料的可靠性、合理性,及報表的完整性。

調查方案 篇9

  為了進一步瞭解和掌握我社群未拆遷房屋及相關人口資訊,規範房屋建設和拆遷工作,根據區管委會的要求,結合我社群實際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組織領導

  為了順利開展此項工作,社群成立專項工作領導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領導組下設辦公室,任辦公室主任,建設管理辦公室全體工作人員為成員。以村(居)為主體開展調查登記工作,社群城管中隊網格隊員負責網格村(居)具體業務指導工作。

  各村(居)成立工作組,村(居)負責人負責所在村(居)全面調查登記工作,並指定專人具體落實調查登記工作,同時安排好丈量人和登記人。

  二、工作安排

  (一)第一階段(20xx年3月1日前)為調查準備階段。建設管理辦公室根據區相關要求結合社群實際,制定調查摸底實施方案及業務所需資料準備;完成辦公用品的採購工作。

  (二)第二階段(20xx年3月11日前)為宣傳動員業務培訓階段。各村(居)根據工作要求,抽調人員參加業務培訓,同時召開村組動員會,廣泛深入進行宣傳,讓未拆遷房屋戶(或單位)瞭解此項工作的意義及目的。

  (三)第三階段(20xx年4月22日前)為資訊採集階段。城管中隊網格責任人及村(居)相關工作人員深入村組,對未拆遷房屋進行實地丈量,並做好登記工作,要求準確無誤,不得漏丈漏登,做到村不漏戶(或單位)、戶不漏項、丈實相符。

  (四)第四階段(6月底前)為整理彙總,建立臺帳階段。各村(居)將前期工作中的丈量登記資料梳理彙總,完善相關手續後將調查資料整理上報社群建設管理辦公室。建設管理辦公室將各村(居)上報的調查資料進行核實,整理成冊,建立臺帳。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認識到位。全體工作人員要充分認識到此項工作的重要性,認真對待,不得馬虎懈怠。

  (二)明確責任,抓緊落實。各村(居)及相關單位要明確專人負責此項工作,並在既定時間內完成調查摸底任務,不得推諉扯皮。

  (三)注重配合,發揮主動性。全體工作人員既要相互協作,又要充分調動積極性,及時調查未拆遷戶的相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