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雨巷> 《雨巷》“丁香”研究性閱讀

《雨巷》“丁香”研究性閱讀

《雨巷》“丁香”研究性閱讀

  《雨巷》透過對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的描寫,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並給人一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雨巷》“丁香”研究性閱讀。希望大家喜歡。

  “丁香”意象的研究性閱讀

  教學目標:1、探討“丁香”在古典詩詞中的常見寓意,並藉此解讀現代詩詞作品,加深寓意的領會。

  2、啟發有意識地積累一些常見意象的寓意,以便準確把握其他詩詞作品。

  3、實踐詩歌的一般閱讀規律,培養自主閱讀、自主鑑賞的能力。

  教學重點:探討“丁香”在古典詩詞中的常見寓意,並藉此解讀現代詩詞作品,加深寓意的領會。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時間:

  教學過程:

  一、 匯入:

  (2002年普通高等學校夏季招生考試語文全國卷)

  17.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春夜洛城聞笛

  李 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曾說,“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詩中“折柳”的寓意是什麼?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麼?

  答案 :“折柳”這首曲子寓有惜別懷遠之意。本詩抒寫了思鄉之情,而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

  據統計,這一題的得分普遍低下。原因是許多考生不知道古典詩詞的許多意象是有著特別的含義的。因此,我覺得,咱們在平常的學習過程中,尤其是現在在學近體詩,更應該有意識地去積累一些常見意象的寓意。以便準確把握其他詩詞作品。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圍繞丁香花來作一個研究性閱讀。看看這一意象在古典詩詞、現代詩文中寓意。

  (一) 認識丁香:丁香類似於百合,是純潔、美好的象徵。(美麗、高潔)。丁香的花是白色的,也有紫色的,它的花形很特別,一結一結的,人們習慣地稱為丁香結。

  (二)瞭解在古詩詞中丁香的象徵意義

  明確:如李商隱的《代贈》詩中就有過“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的詩句。南唐李璟更把丁香結和雨中惆悵聯絡在一起了。他的《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裡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

  這首詩裡就是用雨中丁香結作為人的愁心的象徵的。

  丁香開在暮春時節,很容易引發文人的傷春情緒,所以丁香很自然地和感傷連在一起成為高潔、美麗、憂傷的代詞。用丁香結,即丁香的花蕾來象徵人們的愁心,是中國古代詩詞中一個傳統的表現方法。

  過度:我們瞭解了“丁香”在古典詩詞中的基本意象,或許能幫我們更好地把握現代詩詞中的其他內容。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戴望舒的《雨巷》,在詩中作者創造了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看看是否有同樣的意味。

  二、欣賞《雨巷》

  雨巷[1]

  戴望舒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

  像我一樣地

  默默彳亍(chì | chù)著

  冷漠、悽清,又惆悵。

  她靜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飄過

  像夢一般的,

  像夢一般地悽婉迷茫。

  像夢中飄過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飄過這女郎;

  她靜默地遠了,遠了,

  到了頹圮(pǐ)的籬牆,

  走盡這雨巷。

  在雨的哀曲裡,

  消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悵。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三、誦讀、整體感知。

  (一)聽錄音,初步感知詩歌的感情基調。

  (二)自由朗讀。回答以下問題:

  1 讀完全詩,你最強烈的情感體驗是什麼?

  明確:憂愁的,哀傷的。

  2 這首詩中,詩人用了哪些詞語著意表現詩歌的這種憂愁、感傷的基調?

  ①詩人在描寫"我"時,用了"彷徨""彳亍""冷漠" "悽清" "惆悵"等詞語來表現詩人的孤寂、迷惘的心情。

  ②在描寫"姑娘"時,用了"哀怨又彷徨""結著愁怨" "悽婉迷茫"表現了"姑娘"像"我"一樣的迷惘、彷徨。

  ③在描寫雨巷時,用了"頹坦" "寂寥"兩個詞,描繪了一幅寂寞、悽清的"雨巷"圖

  過度:大家讀了一遍,便有了這麼多的感覺。的確,我們感覺到這首詩很低沉、傷感,充滿著愁緒和無奈。"我"為什麼會這樣哀怨?為什麼會產生這樣失落、惆悵的情感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創作背景與作者生平 。

  四、創作背景與作者生平

  明確: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縣人,現代詩人。主要有詩集《我的記憶》(包括《舊錦囊》、《雨巷》、《我的記憶》三輯,與1929年出版)、《望舒草》等。他是中國新詩發展中“現代派”的代表詩人,成名作《雨巷》被葉聖陶先生譽為“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的紀元”,作者也由於此詩獲得“雨巷詩人”的稱號。

  《雨巷》這首詩寫於1927年夏天。當時全國處於白色恐怖之彙總,戴望舒因曾參加進步活動而不得不避居於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著大革命失敗後的幻滅與痛苦,心中總充滿了迷惘的情緒和朦朧的希望。《雨巷》一詩就是他的這種心情的表現,其中交織著失望和希望、幻滅和追求的雙重情調。這種情懷在當時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五、明確《雨巷》中意象的象徵意義。

  雨巷:陰冷、灰暗的社會現實。

  丁香一樣的姑娘:《雨巷》想象了一個如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般的憂愁,也有丁香一樣的美麗和芬芳。這樣就由單純的愁心的借喻,變成了含著憂愁的美好理想的化身。這個新的形象包含了作者的美的追求。包含了作者美好理想幻滅的痛苦。

  六、《雨巷》一詩中重疊和反覆手法的運用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雨巷》這首詩音調和諧,節奏舒緩。全詩七節,每節六行,每行雖然長短不一,有的一句一行,有的一句排成幾行,但詩句的停頓卻很有規律。詩中多處運用重疊和反覆的手法,如“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默默行著”“像夢一般的,/像夢一般的悽婉迷茫”。而首尾兩節,除“逢著”換“飄過”外,其他語句完全相同。詩句的重疊反覆,構成聲音和感情的迴環往復,強化了節奏,增強了詩歌的抒情色彩全詩每節第3、6行押韻,一韻到底,保證了音韻的和諧一致,使詩從頭至尾保持了一種鮮明的音樂效果。

  七、詩作鑑賞

  《雨巷》1927年夏天,寫成後差不多一年,作者將它投寄到《小說月報》。當時代理《小說月報》編輯的葉聖陶一看到這首詩就非常喜歡,稱它“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的紀元”,並送給作者“雨巷詩人”的稱號。這一年,作者才22歲。

  一首好的抒情詩,應該是藝術美的結晶。它會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喚起人們審美的感情。然而多年來,《雨巷》和戴望舒的其他一些詩作,卻被視為象徵派和現代派的無病呻吟而排斥在文學史的視野外;直到最近,人們才像觀賞出土文物一樣,把這些作品從遺忘的塵土中挖掘出來,又重新看到了它們身上的藝術光輝。

  戴望舒在坎坷曲折的二十多年創作道路上,只給我們留下來九十多首抒情短詩,《雨巷》,就是他早期的一首成名作。

  戴望舒的詩深得中國古典詩詞中婉約詩風的遺韻,又受到法國象徵詩派的影響,因而他的早期詩作總體上表現出孤獨、抑鬱和消沉的特點。《雨巷》就是這樣。這首詩寫的是梅雨季節江南小巷中的一個場景。細雨濛濛中,“我”懷著一種落寞、惆悵的情緒和一絲微茫的希望,撐著油紙傘在悠長寂寞的.小巷中踽踽獨行。

  “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果然,夢幻般的姑娘出現了。她有著“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像“我”一樣撐著油紙傘,“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中。走近時,“我”看到她是那樣地哀怨、憂愁,投出的目光“像夢一般的悽婉迷茫”。她並沒有停下來,而是“像夢中飄過/一枝丁香”一般,飄過“我”的身旁。姑娘最終消失在雨巷盡頭“頹圮的籬牆”邊。雨巷裡又只剩下“我”一個人,孤獨地行著,繼續渺茫地希望著、期待著……

  這首詩寫得既實又虛,朦朧恍惚。“我”似乎有著滿腹的心事,無限的煩憂,但又不願明說,或者是說不出來。“我”似乎在期待什麼、追求什麼,而期待和追求的目標又顯得那樣遙遠而渺茫。“她”出現了,這或許是在幻覺中,或者是真的,但“她”的出現是那樣地快,逝去也那樣地快,一剎那間擦肩而過,消失在前方,“像夢一般的悽婉迷茫”。“我”只有自怨自艾,自悲自嘆。詩中的“姑娘”,我們可以認為是實指,是詩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麗、高潔而憂鬱的姑娘。但我們也可以把這位“姑娘”當做詩人心中朦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詩人陷入人生苦悶時,對未來渺茫的憧憬。

  八、從形式美的角度感受詩歌的音樂美

  1、葉聖陶先生曾經盛讚這首詩:“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紀元。”如果我們從音樂性的角度來欣賞這首詩,你有什麼美的享受?

  明確:①讀起有一種一唱三嘆、迂迴反覆、迴腸蕩氣的感覺。

  ②聽起來悅耳、和諧,讀起來像一首輕柔而沉思的小夜曲。

  2、那麼,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效果呢?

  明確:①從全詩看,第一節和最後一節除“逢著”改“飄過”之外,其它語句完全一樣,這樣,同一主調在詩中重複出現,起結復見,首尾呼應,不僅加重了詩人彷徨苦悶的心境,也增強了全詩的音樂性。

  ②全詩從頭至尾沒有換韻,每一節共六行,每節押韻兩次到三次,在相隔不遠的行裡重複一次韻腳,如“雨巷”、“姑娘”、“芬芳”、“惆悵”、“眼光”等,有意地使一個音響在人們的聽覺中反覆,這樣,就造成了一種迴盪的旋律和流暢的節奏。

  ③另外,語言上用反覆,如“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迂迴往復,悅耳和諧,一個寂寞而痛苦的旋律在全曲中反覆迴響,縈繞在我們的心頭。

  六、佈置作業。

  結合詩歌,寫一段文字。你可以假設自己是詩人,也可以假設自己是那位丁香一般的姑娘,也可以假設自己是雨巷中的一塊青磚。總之體裁不限,大家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九、板書設計。

  雨 巷

  戴望舒

  雨巷 我 丁香般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