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重陽節> 重陽節的作文集錦六篇

重陽節的作文

重陽節的作文集錦六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重陽節的作文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重陽節的作文 篇1

 九月初九是重陽節,那天我給爺爺、奶奶、姥爺和姥姥每人畫了一幅畫。給爺爺畫的是漫遊太空,因為爺爺愛看科學節目;給奶奶畫的是夢幻花園,因為奶奶喜歡種花種草;給姥爺畫的是一個照相機房子,因為姥爺愛照相;給姥姥畫的是夢幻體育場,因為姥姥愛鍛鍊身體。

  祝爺爺、奶奶、姥爺和姥姥健康快樂!

重陽節的作文 篇2

  雖然重陽節已經離我們而去,但是重陽節不就是敬老節嗎?可是兩個節都過了,怎麼辦?沒關係,照樣給外公外婆做點家務事,給他(她)們買幾件新衣服,外公每天下午都要去田裡割稻子,外婆那,每天做家務事,都來不及喝水。所以啊,我今天要在家裡舉辦一個“敬老節”。

  首先,我要給勤勞的外公外婆買衣服,可是我不知道衣服的尺碼怎麼辦?呵呵,猜吧,猜對有獎。買好衣服之後,我回到家,正看到外公外婆勞累地睡著了,我不禁流下了感動的眼淚。趁這個時候,我悄悄地把衣服放在床頭邊。就跑到樓下去了。

  這就是一個值得感動的重陽節。

重陽節的作文 篇3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之間又到了這年的國慶節,並也迎來了我們的傳統佳節——重陽節。

  九月初九重陽節,又被稱之為“重九節”和“老人節”。重陽節的活動十分豐富: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放風箏、吃重陽糕、插茱萸……

  說到重陽節,它源自於戰國時期,原是一個歡樂的日子。古人將天地萬物分為“陰”“陽”兩類,“陰”代表著黑暗,“陽”則代表著光明與歡樂。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九為奇數,因此屬陽。九月初九,兩陽相重,便稱之為重陽節。

  重陽節,敬老是必不可少的。尊敬老人,先要從我們身邊做起:比如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他們奮鬥了一生,都是為了我們。現在他們老了,我們身為他們的晚輩,身為他們的子孫,是時候該我們孝順他們,幫助他們了。將我們中華民族的孝道發揚光大。

  孟子說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老人,不止侷限於我們的親人。如今,有許許多多的空巢老人。他們因為各種原因,沒有人陪伴,沒有人關心。但我們都是祖國的一份子,都同為炎黃子孫,也可以給予他們關心,也可以給予他們溫暖。

  孝敬老人,不要只在乎形式,不要在節日的時候才表達關懷,無需用金錢和物質去衡量關心的'程度。身在外地的,一條簡訊,一通電話,只要是流露真心的問候,老人也會很高興。經濟不太好的,平時多幫老人做些家務,和老人聊聊天,也是的孝道。

  孝敬老人,這不只是義務,是一份責任,更是一種源自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重陽節的作文 篇4

  自古以來,中國便把“九”這個數字視為陽數,九月初九,兩陽相聚,便把這天定為“重陽節”,又因為“重陽節”是老年人過的節日,所以,又把這天稱為“老人節”。

  九月初九重陽節這天,家人相聚,一起登高望遠,插茱萸葉子,飲菊花酒,在歡笑聲中度過這一天,孟浩然的《過故人莊》:“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王維的《九月九憶日山東兄弟》中“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都給我們描述了的先輩過重陽節的溫暖幸福的情形。但是是,今日的重陽節,已經失去了往日的風采。

  儘管日曆上鮮紅的九月九日下面清晰地標註著“重陽節”,但是是絕大多數人家中卻沒有一點過節的氣氛的影兒。不少老人依舊呆在屋中,洗衣做飯,替兒女子孫分憂。巍峨挺拔的大山上寂靜無聲,只有偶爾傳出的幾聲風吹樹葉的聲音記錄著昔日重陽的歡聲笑語。學生父母們口中吟誦著“遍插茱萸少一人”,最後卻連“茱萸”到底為何方神聖都不知道;孩子們像寶貝一樣捧在手裡的東西不是獻給老人們的一杯清茶,而是一本厚厚的語文書……這一切的一切,無不告訴華夏子孫正在淡忘這個中華的傳統節日。

  如今,已經邁入資訊化社會的我們,是否真的不再需要傳統社會的習俗了呢?父親節、母親節、教師節、重陽節……這些為我們身邊最親近、給予了我們最多關愛的人所設立的節日,真的不需要了嗎?恰恰相反,這些節日中所包含的親情倫理道德,這是我們這些人最需要學習的。孝敬長輩,為其分憂,是我們在重陽節這天最應該做的,也是我們每天的必修課。因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值得欣慰的是,在重陽節這天,仍有不少人還記得它——這個老人的節日。在大山裡側耳細細傾聽,還能聽見腳踩在落葉上的沙沙聲;老人的耳畔,還回想著女兒的祝福之音;在一些家人的陽臺上,撒著兩三顆茱萸杆和黃中帶青的茱萸葉子;在一些孩子的日記本上,字跡中還能看見“歡度重陽,為爺爺奶奶做事”的記錄,在老人的床頭櫃上,慢慢的茶杯裡飄出了縷縷菊花的清香氣息……

  重陽節,希望在不久之後的九月初九,會重新飄起菊花酒的氣息,響起老人們的歡笑,拾起兒女的孝心,更拾起的是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美德和悠悠的燦爛的歷史文化。

重陽節的作文 篇5

  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老人節”,正值中秋之節,金秋送爽,丹桂飄香,是登高遠眺,舒暢胸懷的最佳時機。詩人楊衡讚道:“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斯。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詩題為《重陽》的詩中也有這麼九句:“菊並猶阻雨,蝶意切於人。亦應如暮節,不比惜殘春”是的,重陽節很美好。

  那我又能在這大好時光做些什麼呢?賞菊。品茶。放風箏。盪鞦韆。。。。。。思來想去,我鄭重其事決定為年過七旬的奶奶洗一次腳——過一個重陽節。

  放學回到家,我把書包放到一邊,一蹦一跳地來到奶奶的房間。“奶奶……”望著奶奶那瘦骨如柴的身體,又聯想起爸爸口中年輕時身強力壯的大漢奶奶,一個鮮明的對比啊!我張口結舌,感到一股淚湧又在眼眶裡打轉兒了,心裡也酸溜溜,難過極了,也許女孩子就是這樣多愁善感一些吧。“什麼事啊?”耳邊又傳來了奶奶聲如洪鐘又堅定有力的話語。“我·····暫時保密。”我調皮的一笑。“小滑頭!”奶奶溫和地摸了摸我的頭 。我跑出房間,拿了一個洗腳盆,放了點水,試了試溫度,笨手笨腳地端起來,也許是因為水太重,我走起來簡直像個搖搖擺擺的企鵝,還潑一地的水,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回到奶奶的房間,奶奶拍了拍我這隻“落湯雞”不禁哈哈大“又有什麼鬼注意啦?咳,咳……”我知道奶奶的氣管炎又犯了,喉嚨裡像個風箱,呼哧呼哧地響,便輕輕地拍 了拍奶奶那像弓似的背,有禮貌的說:“請。”奶奶瞪大了眼睛,愣了愣,我呢,將計就計,幫奶奶脫了那破爛不甚的布鞋,把他早已乾燥的腳挪到盆裡,搓了搓,又為奶奶敲了敲腿。這時,我偷偷地看了看奶奶,奶奶臉上笑開了花,意味深長地說:“長大啦!懂事啦!小寶貝親一個!”我沒有像往常一樣推辭,而是輕輕地吻了吻奶奶的臉頰,奶奶也吻了吻我額頭,頓時我心裡像吃了蜜一般甜,一股溫暖從心底發出,“我愛您,奶奶,我這輩子一定要對奶奶好!”我閉上眼睛許了個願。

  在我們身邊有許多老人,我們應該去關心他們,尊重他們。在這重陽節裡,我要祝他們身體健康,天天開心,晚年幸福!願我祝福他們一生。

重陽節的作文 篇6

  今年重陽節媽媽帶我去上虞鄉下外婆家做客,媽媽有三個哥哥,也就是我有三個舅舅,外婆和二舅舅家離得很近。鄉下二舅舅家的院子很大,房子旁邊有一個池塘,池塘裡水很清,裡面養了很多魚,過年的時候會抓起來吃。房子的前面後面種了果樹和蔬菜。有梨樹、有桔子樹,還種青菜、蘿蔔,要吃的時候自己拔一些,十分新鮮-------。我很喜歡二舅舅家。

  二舅媽帶我去她媽媽家(姐姐的外婆家),他們家也很大,院子裡種了桔子樹、桂花樹,外公說:“今年的桔子長的特別多!”我看見他們家的桔子真的很多很多,但是桔子還很青,我很調皮看到這麼多的桔子就伸手摘了好幾個,媽媽和我嚐了一下很新鮮但還是很酸可能還沒熟透,真是可惜!看到他們家的狗我很害怕,都不敢再院子裡走動。他們家的桂花雖然快謝了,但是時時還有一陣陣桂花的香味飄來。田裡的稻穗已經長的很高了,可還是很青很青,我摘了一個把它寶貝似的帶到了紹興。我還採到了玉米棒,看到了玉米的鬍鬚,非常漂亮,像美麗女人染過得頭髮,上面是白的漸變成棕色的。

  吃過晚飯,外公舅舅舅媽要我表演節目,我就給他們表演了唱歌、跳舞等,他們都說我表演的好,我很開心!我還認識一個新朋友,一個大哥哥,他讀初三了,他和我一起玩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