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七單元]寫一篇讀後感> 【必備】寫讀後感作文集合9篇

寫讀後感作文

【必備】寫讀後感作文集合9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寫讀後感作文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寫讀後感作文 篇1

  《童年》的主人公阿廖沙在7歲父親去世後,隨母親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過歲月。其間,他得到外祖母的疼愛、呵護,受到外祖母所講述的優美童話的薰陶,同時也親眼目睹兩個舅舅為爭奪家產爭吵打架以及在生活瑣事中所表現出來的自私、貪婪。這種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善與惡、愛與恨在他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阿廖沙的生活是多麼悲慘啊:四歲喪父,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與慈祥的外祖母到專橫的、瀕臨破產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卻經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他。

  阿廖沙的生活多麼黑暗啊,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她勤勞、堅強、善良,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神話故事。

  與阿廖沙相比,我們是幸福的,我們的童年的燦爛的,多彩的:每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聽老師講課;回家有大魚大肉等品嚐;想要什麼,就有什麼;被人欺負,家人會毫不猶豫地狠狠地教訓那人一番但擁有這些,我們似乎並不知足,我們總是奢求更多。因為,在我們眼裡,大人們掙錢是那樣的容易,似乎都不費吹灰之力。我們多天真啊!的確,我們不用似阿廖沙那樣只十一歲就到人間獨自闖蕩。但讀過《童年》之後,我們應該悔過自己曾經的奢侈。

  所以,我們更要珍惜如今美滿、幸福的生活。我們要抓住童年的尾巴,努力學習,千萬別身在福中不知福。這樣優秀的學習環境,這樣美好的童年生活,我們再不好好學習,那就太對不起父母了。

  如今,眼看童年就要走了,迎來的是充滿活力的少年,使我們珍惜童年的最後一刻,稍不留神,童年就會離我們遠去,抓住童年最後的時光,留下我們對童年最美好的印象吧!

  從現在開始,我們應該珍惜童年,珍惜如今這幸福的生活!

寫讀後感作文 篇2

  作為一名耕耘在幼教第一線11載的普通老師,有的更多的是教育教學經驗,這些教學經驗無疑成為了我撰寫論文肥沃的土壤,憑藉這些教育經驗,我不斷的提升和凝練,嘗試著寫各種各樣的論文,這些論文都離不開實踐。然而當一篇論文寫完了以後,我常常被自己寫的論文的固有模式限制,一篇論文雖然會反覆的修改,但是修改的更多的往往是一些細節和一些詞句是否有矛盾,對於自己論文中真正存在的一些實質性問題把握不到位,這樣導致了一個嚴重的後果就是我的論文有量無質,如何能夠撰寫出一篇有質,含金量比較高的論文呢,我想修改是關鍵。今天有幸閱讀了《教師如何寫教育論文》一書,對第108頁“修改定稿”篇有了很深的理解。

  “文章不厭百回改,一詩千改心始安”,正如魯迅先生說的“好文章是改出來的。”修改是論文寫作的重要環節,而我在寫論文的時候缺乏的就是修改的環節,或者說是自己根本不知道如何修改,一篇論文完成了以後,只會修改一些詞句,不能很好的抓住論文的核心問題修改。

  其實修改的方式有很多,修改的時候正確把握論文的結構是關鍵,那麼如何修改論文的結構呢,透過學習,我得出三個方面的結論。

  第一,層次是否清楚,思路是否通暢。一般可以先從大小標題之間的關係來看文章的思路和層次。如果論文不設小標題,則必須從內容去判斷。例如,文章在內容上是否符合“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聯絡;全文的佈局、層次和段落的安排是否有條理;層次的脈絡是否分明、順暢;各段的分論點是否明確、協調;對雜亂無章的闡述要疏理通順;刪去重複和矛盾的地方,補上缺少的部分,達到全文意思上連貫通暢。

  第二,結構是否完整。論文要有一個完整的結構。一篇論文要有緒論、本論、結論三大部分,協調一致,即要有引人入勝的開頭,有材料有分析的論證,有鮮明有力的結尾。同時還要審視各個部分的主次、詳略是否得當。

  第三,結構是否嚴密。一篇論文必須是論點與論據,大論點與小論點之間有嚴密的邏輯性。如果論文結構鬆散,要加以緊縮,刪去那些多餘的材料,刪去添枝加葉、離題太遠或無關緊要的句段。為使結構嚴謹和諧,對全文各部分的過渡和照應、結構的銜接、語氣的連貫等方面,也要認真地考慮和修改。

  結構修改的差不多以後,我覺得接下來就可以抓論文的一些細節,比如語言的推敲和錘鍊,為了使語言準確、簡潔、生動,不能不錘鍊字句,而錘鍊字句,必須要有正確的指導思想。對語言的錘鍊加工,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表情達意,所以錘鍊不能脫離內容的需要,去孤立地雕琢文詞,追求華麗。這是在指導思想上必須明確的。另外,在修改中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要儘可能利用準確、生動、簡潔的語言,對生造詞語、詞類誤用、詞義混亂等用詞不當、詞不達意的毛病,要堅決改掉,堅決消滅錯別字和不規範的簡化字、自造詞。魯迅說他自己寫文章“不生造除自己之外,誰也不懂的形容詞之類”,“只有自己懂得或連自己也不懂的生造出來的字句,是不大用的”。這樣一種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精神,是值得我們認真學習的。

  第二,對結構殘缺、結構混亂、搭配不當等不合語法的句子,要注意改正,使之合乎語言規範。杜甫說:“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唐代作家皮日休說:“百鍊成字,千煉成句”。字句要好,就必須反覆錘鍊、反覆琢磨修改。

  第三,要注意句子之間的邏輯聯絡,力求上下貫通,語氣一致,通順流暢。

  第四,檢查標點、規範書寫。標點符號是文章的構成要素之一,是文章的有機組成部分,用得恰當,能夠準確地表達內容;反之,就會影響內容的表達,甚至產生歧義。檢查標點符號,主要是看標點符號的用法是否正確,以及調整點錯位置的標點符號。修改時,要按約定俗成的用法,嚴格按規定的格式進行書寫。另外,修改時,一定要把潦草的字和不規範的字改正,抄寫時要書寫工整、字跡清楚。還有,在修改中,對論文中的圖表、符號、公式要檢查,要合乎規範,對比較複雜的容易出錯的,更應仔細校正。

  一篇好的論文,修改是關鍵,今天我透過學習“修改定稿”篇,對修改論文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刀不磨不快,文章不改不好”古往今來好文章都必須透過反覆的修改才能夠完成的,借鑑書中一些好的修改方法,把它們活用到自己的寫作中,相信一篇真正有質的論文一定能夠在全錘百“改”中成型。

寫讀後感作文 篇3

  《小抄寫員》是我們這學期要學的一篇課文。

  讀《小抄寫員》後,我被敘利奧父子互相體貼,互相疼愛的真情深深地感動了。我覺得,山雖然高,不及敘利奧父子情高;海雖然深,不如敘利奧父子情深。

  敘利奧的父親是個貧窮的鐵路職員。為了一家老小的生活,更為了能讓幾個子女讀書,他白天在鐵路上工作,晚上又從別人手裡接東西來抄寫,指望賺到幾角錢補貼家用。這樣夜以繼日的操勞,使他的身體越來越差。

  敘利奧很心疼父親,他提出幫父親抄寫,但父親無論如何都不答應。“不要,你應該用功讀書,功課是你的大事。就是一個鐘頭,我也不願意佔用你的時間。”父親意味深長的說。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敘利奧為了幫父親維持一家人的生活,於是每晚偷偷幫父親抄寫,結果影響了睡眠,影響了功課。父親卻不知真情,反而責罵他,而且一次比一次罵得厲害,最後父親竟然不管他了。每次敘利奧見到父親都想說明一切,可是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因為在他的腦海裡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哎呀,不能說,還是一直瞞下去,繼續幫父親做事。雖然學校的功課是非學不可的,但是現在更重要的是幫助父親養活一家人,稍微減輕一點父親的疲勞。對,這樣做對!”讀到這裡,即使是鐵石心腸的人,也不會無動於衷。敘利奧是多麼的懂事啊!

  現在的少年兒童,能為父母分擔憂愁的恐怕沒有幾個。這篇課文並沒有用什麼優美、華麗的詞語去修飾,但文章的字字句句都飽含著深深的情意。

  我後要像敘利奧那樣,做一個理解和體貼父母的.孩子!在這裡,我要告訴天下的父母和孩子們,你們一定要珍惜父母子女之間那種至真至純的、血濃於水的人間親情。

寫讀後感作文 篇4

  世人皆對我有誤解,誤解我蠻狠、霸道、囂張,其實,我只是太過愛一個人,愛到忘卻了自我,忘卻了善良。

  我是虎妞,洋車廠長劉四的女兒,我在畸形的社會、畸形的家庭中成長,耳濡目染了太多,沾染了剝削階級家庭的好逸惡勞、善玩心計和市儈習氣,漸漸缺乏教養、粗俗刁潑。

  但這一切,都在我遇見祥子後改變了,我義無反顧地愛上了祥子:愛上他的健壯清秀,愛上他的敦厚老實,愛上他的賣力工作,愛上了他的一切。我多想像一個正常求愛的女孩子一樣,讓他喜歡我,憐惜我,呵護我;但祥子對我十分厭惡,我的嬌蠻、任性,成了讓他拒絕我的理由。

  可我只是缺乏最溫馨的母愛的呵護和滋潤呀!我從小就失去了母親,從未感受過母親溫暖的懷抱,母親慈愛的甜笑只在冬夜的夢中出現,甚至,母親的面容也是依稀難辨的,她到底長什麼樣,我從不知道。而父親,只把我當成替他掙錢的機器!從懂事起,我就充當了“母親”,幫助管理父親的“人和車廠”,成為家裡廠裡的“內當家”。從小混跡於人力車伕,身邊是清一色的臭男人,他們酗酒、粗魯、骯髒,這樣的環境造就了我的強悍、厲害、精明,使我成為一個潑辣、野蠻、霸氣的女人。我什麼都和男人一樣,連罵人都有男人的爽快。我把“人和車廠治理得像鐵桶一般”,成為“洋車界的權威”,卻也在不知不覺間耽誤了自己的愛情和青春。我慢慢悲劇地發現,我的醜、我的虎頭虎腦嚇住了男人,我幫助父親辦事是把好手,可是沒有人敢娶我作太太!

  可是,我實在實在太愛祥子了!我只能灌醉祥子,事後用假懷孕來使他就範。我知道他恨我,但是我不得不這樣做,因為我從來沒有得到我這個年齡應該得到的東西--愛。

  我知道我這樣做很自私,但我必須為自己而活一次!因此,為了與比我小許多歲的祥子成婚,我不顧爹的反對,與他抗衡,離開廠子。我拿這幾年的積蓄,為祥子買車,為自己準備嫁妝、婚事。我終於如願以償地嫁給了祥子。

  後來,祥子認識了小福子,小福子人長的小巧,性格溫柔。我從祥子的眼睛裡看到了愛意,我真是嫉妒呀--他從未用這樣的眼神看過我!於是,在二強子逼小福子為妓時,同樣作為女人和朋友、本該幫她的我落井下石,威逼著小福子還錢,不惜成為把小福子逼上絕路的幫兇。我忍受著世人的唾罵,我只想守護我和祥子的愛情。

  到我懷孕了,我是多麼興奮啊!只要有了孩子,祥子一定會在意我的,我和祥子的愛情就有救啦!孩子,你一定要好好的!

  可是,命運又一次與我開了個殘酷的玩笑!我一次次拼盡全力,一遍遍疼得死去活來,一次次冒著冷汗喝下接生婆的神符,一遍遍在心裡向神靈祝禱,但無濟於事,我知道我的孩子完了,我的生命也在一點一點的流逝,漸漸離我而去……

  氣已若遊絲,一切努力都已停止。這樣,也好!我想起了與祥子的過往:我與他第一次見面;我用假孩子威脅他與我結婚;我懷孕時的驚喜……祥子,與你走一趟,不後悔。

  世人皆說是我害了你,那只是因為我太過愛你,祥子!如果有來生,我願我美麗、溫柔、善良、賢淑,得爾真心,與你相守一生!

寫讀後感作文 篇5

  雖然小說中的梁山好漢最終造反失敗,接受朝廷招安後更是成為朝廷鷹犬,奉命鎮壓其他造反者。於是,這便順理成章地引起後世論者的爭議,處不同政治立場或持不同價值觀的人對《水滸傳》有截然不同的評價。各派論者更是紛紛提出自己的獨特見解,一時眾說紛紜,梁山好漢真是忠奸賢愚兼而有之。那麼,梁山好漢們真如世人所說的一般,是真英雄、真豪傑麼?籍此問題,我來說兩句。

  梁山泊好漢均是英雄麼?

  何謂英雄?出類拔萃謂之“英”,有長才不世出,洞燭先機,明察世事,卓卓然如鶴立雞群,英姿勃發,可得其“英”字!

  “雄”者!父權千姓萬家,志於九州,氣吞海內,識人而又復容人。天下群豪無分男女老幼,甘願納側棲身。如此霸氣,吾得尊其“雄”!

  “英”這個字,說的便是有出類拔萃的大本領。“雄”這個字,則是魯智深、林沖、武松等豪傑的大氣概!

  少了“英”字,志向再大,也抑鬱難作。反之,沒了父權萬家的擔當,無論闖下多少豐功偉業,都只是自個兒淫樂業,百年後墳前淒涼,天下誰還會懷念他?

  梁山一百零八條好漢中,吾認為只有一個人堪當“英雄”二字,他便是“耗國因家木,刀兵點水工”——宋江!看小說中如何描述?曾有一道《臨江仙》贊宋江好處:

  “起自花村刀筆吏,英靈上應天星。疏財仗義更多能。事親行孝敬,待士有名聲。濟弱扶傾心慷慨,高名水月雙清。及時甘雨四方稱,山東呼保義,豪傑宋公明。”

  而在潯陽樓的一首反詩,更是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道盡平生英雄志!

  “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全謀。恰如猛虎臥丘,潛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又頰,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潯陽江口。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面慢嗟吁。他時若逐凌雲之,敢笑黃巢不丈夫!”

  天道不公,奸佞橫行。宋江要造反,但他卻無帝王之夢,只反貪官,不反皇帝。他本著一片忠義之心,矢志報效朝廷,幫助天子誅除奸佞,恢復朝綱。否則,他亦不會把晁蓋的“聚義廳”改為“忠義廳”,多次奉迎朝廷欽差,接受朝廷招安。並在招安後四出鎮壓其他不忠於宋朝的造反者,如抗遼、徵方臘等。但他卻非一味的“愚忠”,他不甘心當一個貼貼服服、碌碌無為的順民。否則,他亦不會在何濤前往捉拿晁蓋之前,擔著“抄家滅族”的危險去通風報信,也不會在成為梁山一員後多次領兵攻打州縣。

  宋江有英雄之志。他久有凌雲志,胸中雄心萬丈,一心要幹一番大事業。奈何奸佞當道,最終落得個刺配江州,凌遲處死的悲涼結局。當他迫不得已,反上梁山後,仍然心繫朝廷、渴望招安,為兄弟找一條理想的出路——為朝廷效力。

  宋江有英雄之氣。他仗義疏財、義薄雲天,常常救人於水深火熱中,並贏得“及時雨”的美名,街坊鄰里無不對他尊敬有加。當上梁山之主後,更是友好對待兄弟,四處招賢納士;虛懷若谷、各取所長、嚴於律己。

  如此一條鐵錚錚的好漢,難道不能稱之謂“英雄”?

  宋江既是“英雄”,那麼其他一百零七人呢?歷來歌頌《水滸傳》的人都把梁山人物說成是鋤強扶弱、劫富濟貧的英雄好漢。的確,在梁山泊眾多頭領中,不乏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真豪傑,如魯智深、武松等便是。尤其魯智深,為了幫助素未謀面的金老頭父女三拳打死鎮關西!他這樣做,丟了官職不說,還得連夜逃亡、削髮為僧。此外,也有本性善良,但為奸人所害,不得不迫上梁山的好漢,如林沖便是這一方面的典型人物。

  不過,若細心考究。在梁山眾多頭領中,亦有許多是綠林大盜、土匪流氓出身的。他們有些人的行徑實在難以稱上是“好漢”。如十字坡孫二孃和揭陽嶺李立迷暈過路客商,並拿來作人肉叉燒包(人肉饅頭)。人家與你無仇無冤,你又何必作此上天害理之事?他們也幾乎因此而害死宋江、武松和魯智深。更有甚者是濫殺無辜、殺人如麻、強搶民女、逼良為娼。

  若要數梁山泊第一兇徒,那麼黑旋風李逵真是當之無愧了!此人上應天罡殺星,生來似乎只為殺人。李逵在戰場上奮勇殺敵,這是為世人所稱道的。但當他殺得性起時,往往是敵友不分,亂殺一通。如果李逵在戰場上錯殺戰友可以解釋是混亂環境所致的話,那麼下面三宗殺人事件實在是難以解釋了。

  第一宗。李逵為迫朱仝上梁山,竟任意殺害滄州知府的小衙內。這殺害兒童本非好漢所為,更是有傷天理。何況這小衙內甚得朱仝所愛,弄得一向敦品仁厚的朱仝一見李逵便氣炸了胸膛,勢要與他拼個你死我活。

  第二宗。李逵為迫公孫勝上梁山,竟企圖謀殺其師傅——羅真人!天幸羅真人身負驚世仙術,只見他腳踏七星、手捏法決,反而把李逵耍得團團轉,也是對他的一點懲罰了。但李逵如此行徑,當真是有違朋友之道,毫無義氣可言。

  第三宗。正當三打祝家莊戰事快要完結時,李逵竟把已和梁山泊達成協議並且正要把祝家三少爺擒獻梁山亦示友好的扈家莊老小殺個精光!此一行徑不僅殘忍,而且違反了梁山與扈家莊的協議,有損梁山泊忠義之名。看來,李逵真是嗜血成性、掠殺成貪了。更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那“一丈青”扈三娘在血海深仇前,竟還加入梁山泊,嫁給那個矮得像冬瓜似的“矮腳虎”王英!這……這也未免太不符合實際了吧……

  若問誰是梁山第一採花賊?除了“小霸王”周通強搶民女外,便要數這身居馬軍五虎上將之一,自號“風流萬戶候”的“雙槍將”董平了。董平之所以上梁山除了因為被梁山軍生擒而被迫投降外,主要還是為了搶奪東平府程萬里的女兒。為此,他竟在平東府城破時徑自殺害程萬里全家,奪其女兒!由此可見 ,董平實在難以稱得上是“英雄”,他的所為比起垂涎林沖妻子的高衙內來說,真是有過之無無及。

  看來,梁山泊中真非人人皆是英雄好漢,但這也恰恰反映出中國古代農民造反者真實的一面。他們往往有兩面性,亦俠亦盜。在品流複雜的造反隊伍中,有為勢所迫、鋌而走險的善良百姓;亦有生性強悍、憤世嫉俗的好漢;更有窮兇極惡、兇殘成性的惡匪。

  可是,人是會變的,這需要一個過程。當那些綠林大盜加入梁山泊,成為一直“替天行道”的起義軍,性格變會逐漸改變,再也不幹那種打劫村坊、傷天害理的勾當,以免有損梁山泊的聲譽。於是大魔頭便搖身一變,成了人人津津樂道的大豪俠!正因為有這個過程,才造成他們的兩面性。

  吾幼年愛讀此書,總認為這個世界便由乾坤利劍劈成兩瓣一般,從此正邪黑白,是非對錯便含糊不得。如今吾虛長十七,重讀此書,方知這複雜的世界亦可存在亦正亦邪的人,亦有一個黑白參雜的地區——灰色地帶,供那些在江湖中身不由己的人小憩一會兒、喘口氣。根本就沒有真正的對與錯、忠與奸!有的只是真理與強權的長期對抗罷了!人生,總是充滿無奈與驚喜……

  以上乃吾讀《水滸傳》後的一點感想,願與大家分享。

寫讀後感作文 篇6

  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童年,而且都會有不同的“精彩”,可能是快樂的,可能是悲傷的,可能是富裕的,可能是貧窮的……就連高爾基也擁有一段令他難忘的童年,之所以難忘,還要歸功於《童年》這本書吧,仔細地翻閱本書,靜靜地走進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的童年……

  這本書的個個角落都體現出了阿廖沙家境的貧寒,不過,他的外祖父是開染房的,但隨家業的衰落就變得脾氣特別、極其的暴躁,似個爆竹一樣,一點就,還動不動就打阿廖沙。當然了這種環境未必能使阿廖沙成為前蘇聯最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之所以,使她這樣功成名就,那得歸功於他的外祖母,以及小茨岡(伊凡)等一些心地善良的人,就是在他們的鼓舞下,造就了一個充滿愛心的高爾基。在有一段時間中,外祖母與阿廖沙相依為命,每每讀到“外祖母拿阿廖沙掙來的錢默默地留下了眼淚”,我也會情不自禁的被書中的情節感動而與書中說的那樣,留下了眼淚。

  書中還有幾個比較受我關注的兩個人物,其一就是“外公為阿廖沙講述伏爾加河上的縴夫”裡的卡希林。她的兇惡殘暴已經是出了名的。她其實也有個性麼,例如:唯利是圖,薄情寡義等等,我不說大家也能看得出來這些詞全是貶義吧,她,就是一個這樣的人。她呢,在整本書中與阿廖沙成了對比,也是市井小市民的典型形象罷了。

  那另一位呢,便是伊凡諾夫娜了,也比較有名,不過,她可是俄國文學史上最鮮明最富有詩意的形象。她也比較勤勞、善良、樂觀,有時也比較聰明,而且還十分剛強果敢嘞。

  這本書不僅僅只在情節上跌宕起伏,曲折動人,描寫方法上也是值得一提的。《童年》運用了從兒童觀念與成人的視角。一方面,從兒童視角光差描寫生活,使童年更加生動活潑,活活鮮鮮展現在我們的眼前。另一方面,作者有偶爾以成人的視角評點現實,是文章富有思想性與哲理性。

  語言上也有藝術的腳印,特點便是活潑,經常經常將場面描寫得栩栩如生,讀後給人一種身臨其中的感覺,這既是語言上精華。

  或許,你的童年經歷不同樣的遷變,或許你的童年已經遠去,我想說的是,不論,你的童年是快樂是悲傷,都請你珍惜,更何況已經逝去童年的人們,因為,童年,屬於你的只有一次。

寫讀後感作文 篇7

  他胸中充滿無限的懊悔和慈愛,一動不動地站在那裡..... ——題記

  敘利奧為了減輕父親的負擔,而不顧惜身體,反而被父親責罵。父親為什麼要責罵他呢?是不是不愛他了呢?不,不是的,父親只是因為“我”的學習下降而生氣。終於父親發現了這個秘密,充滿了懊悔。

  我被深深地感動了,他小小年紀就懂得為父親分擔,而當被父親責罵時,“我”卻保持沉默,心中仍然充滿對父親的尊敬之情,這是他對父親的深深的愛。想想我自己,我是獨生之女,在父母親的呵護下成長,習慣了他們對我的關心和疼愛,好像認為這時理所當然的。是的,父母親是應該關心疼愛我,但我就不應該尊敬關心他們嗎?然而,我平時這樣做了嗎?當父母親向我提出批評意見時,我虛心接受了嗎?當父母親帶著一身疲憊回到家時,我能為他們消除煩惱嗎?想想自己平時的表現,同敘利奧相比,我真為自己感到害羞。

  從敘利奧身上,我懂得了什麼是責任,什麼是真愛。愛是相互的,父母親對我的愛,我一定要用我對父母親的給予回報!

寫讀後感作文 篇8

  我從課文《小抄寫員》中感受到了那感人肺腑的父子情愛。

  課文的主要內容是:敘利奧的家很貧困,父親為了維持家人的生活,夜裡為別人抄寫籤條。敘利奧非常心疼父親,就利用晚上12點爸爸睡著以後的時間,偷偷地抄寫籤條。父親不知情,反而責罵他。一天晚上,父親看到是兒子在抄寫籤條時,真是悔恨交集。就這樣,他們的父子之情更深了。

  父子之間的感情是寬廣博大的。不記得是誰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愛別人,同時也被別人愛,那麼這個人是最幸福的。”難道不是嗎?敘利奧為了愛父親,竟忍受委屈。他把一切深埋在心底,因為他愛他的父親,他也知道父親也是愛他的。

  課文並沒有用什麼華麗的詞語去修飾,但文章的字字句句都飽含著深深的情意,讓人感受至深,有時甚至熱淚蓋眶。

  當父親知道敘利奧是為了讓他減少點壓力,每天晚上偷偷抄寫籤條,4個月競沒睡過一宿好覺時。他被深深震動了。他撫摸著兒子的頭,嗚咽說:“孩子,是爸爸對不起你。”他是那麼的懊悔,因為幾個月來,他競對兒子用了那種冷漠的態度。可敘利奧沒有一句怨言,因為他深深地愛著自己的父親。讀到這裡,縱然是鐵石心腸的人,也不會無動於衷。

  一篇文章的精華之處在於以情感人。因為這篇課文處處都洋溢著深厚的情誼,使我不時地流下感動的淚水。=

  誰都知道。當一個人失去那個深深愛他的人以後,將是什麼樣的滋味。當敘利奧聽到父親說不再管他的時候,心裡真是好難過啊!可他卻不把真情告訴父親,因為他太愛父親了,他願意為父親分擔些勞累,可以說他把自己那質樸純真的愛全部奉獻給了父親。愛,平常我們說得很隨便,可在敘利奧與父親之問、這“愛”一字值千金啊!

  讀這篇課文最大的感受,就是使我懂得了一種世界上最偉大的愛——父子之間那寬厚的愛。在這裡,我要告訴天下的父親們、兒子們,請你們珍惜這偉大的愛吧!它比山高,比海深,用什麼也代替不了!

寫讀後感作文 篇9

  《水滸傳》是一部非常經典的中國名著,與它相媲美的還有《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稱"中國四大名著".《水滸傳》它真實地描寫了宋代農民起義,發展和失敗的全過程,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及統治階級的罪惡.它以傑出的藝術描寫手段,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的發生,發展和失敗過程的一些本質方面。

  《水滸傳》寫英雄們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況,但是在逼上梁山這一點上,許多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於生活不下去,他們不滿官府的剝削,積極參加劫取"生辰綱"的行動,從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寶是由於受地主的掠奪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魯智深是個軍官,他嫉惡如仇,好打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結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貧民,為打抱不平和報殺兄之仇,屢遭陷害,終於造反,勇猛地向統治階級進行衝擊.他是從血的教訓中覺醒過來的.

  水滸一百零八將,人物形象中令我記憶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吳用"和"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智多星吳用"幾次獻策:吳用為晁蓋獻計,智取生辰綱,用藥酒麻倒了青面獸楊志,奪了北京大名府梁中書送給蔡太師慶賀生辰的十萬貫金銀珠寶;宋江在潯陽樓念反詩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場,快行斬時,吳用用計劫了法場,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莊失敗;第三次攻打祝家莊時,吳用利用雙掌連環計攻克祝家莊.宋江鬧華州時,吳用又出計借用宿太尉金鈴吊掛,救出了九紋龍史進,花和尚魯智深.一生屢出奇謀,屢建戰功.受招安被封為武勝軍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後,吳用與花榮一同在宋江墳前上吊自殺,與宋江葬在一起.真不愧為"智多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