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實習日記> 關於測量實習日記模板合集九篇

測量實習日記

關於測量實習日記模板合集九篇

  很快一天又過去了,我們對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寫一篇日記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日記頭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測量實習日記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測量實習日記 篇1

  XX年x月x日 星期一

  今天是測量實習的第一天,在領過儀器,檢查過儀器以後,我們又一起學習了實習指導。在保證沒有問題的情況下,我們開始了一週的測量工作。 在選擇測量地點以後,我們小組開始了導線測量的外業工作的第一步:踏勘選點並建立標誌。在實地選點時,我們注意到了以下幾點: 1. 相鄰點間通視良好,便於測角和量距; 2. 點位選於便於儲存標誌的地方; 3. 視野開闊,便於施測碎步;

  接下來開始做量邊、測角的外業工作,因為小組人數充裕,我們分工進行,在做測角外業工作時,嚴格按照要求做業, 用測回法觀測導線內角二測回,滿足上、下半測回

  角值之差不得大於±40′的要求;但是閉合導線角度閉合差不得大於±n06,n為導線觀測角數這項要求還有誤差,所以再次進行測量,直到減少閉合差,使誤差減到最小。

  在今天的實習中,我感覺到了理論與實際的差距,透過一天的體驗,我更明白了理論的實際意義。明天接著實習,接著學習。

  XX年x月x日 星期二

  第二天的實習開始了,我還是帶著興奮勁兒跑來跑去。 按要求,今天依然進行導線外業測量並做導線測量內業計算。

  緊接著昨天的外業測量,今天先將昨天存在過大誤差的量邊和測角外業工作,重新進行測量,再做一系列的連測工作。同時也做了圖根水準測量的外業工作和內業計算。因為控制點的高差很大,在測量時會有避免不了的誤差。另外還有讀數的差錯。一樣的進行測量,還是會出錯,誤差不滿足要求。所以還要進行反覆測量。

  測量工作的基本原則是:1.從整體到區域性;2.先控制後碎步;3.複測復算,步步檢核。應該說我們已經可以做到理論聯絡實際,規範的做測量工作。

  XX年x月x日 星期三

  先控制後碎步,今天就是要做碎步工作了。天冷不是困難,測量工作依然堅持。碎步測量要很熟悉建築主體的結構。我先做了一個草圖,由小組成員測量,我記資料。事實證明,我們還是不夠了解二號服務樓的拐拐角角,所以一邊測量一邊對建築的輪廓進行修改。 碎部測量就是測定碎部點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很明顯,我和兩個小組成員只是做的碎部測量工作之一---平面位置碎部點的測定。另外幾個人做高程測定。然後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碎部點的總體工作。

  有必要說明一下方法:經緯儀測繪法的步驟1.安置儀器2.定向3.立尺4.觀測5.記錄6.計算7.展繪碎部點。

  每天工作不同,開始著手都可能生疏出錯,當然我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進步。

  XX年x月x日 星期四

  今天是測量實習的第四天了,外業測量工作基本上都做過了

  由於前三天的測量外業比較集中,內業計算,資料統計可能會有不可避免的偏差,今天我們大家一起將我們的外業測量資料以及內業計算進行檢核、校正。

  透過計算發現還是有誤差,所以有派成員有針對性的進行復測,再次複測復算。我們便將原始草圖進行修改並著正圖,以便在緊跟指導的腳步前提下,精確我們的測量工作。

  我們一邊學習並複習工程測量這門課,透過實習把原來丟下的東西又給撿回來了。

  XX年x月x日 星期五

  今天是週五,測量實習的最後一天,今天就是要做收尾工作。

  接著昨天的工作繼續整理資料,繪製地形圖,同時也加強了和其他小組之間的溝通、交流。

  透過層層復算檢核,我們把資料按要求填入正式表格中,並將地形圖完善,將周圍環境按實際概況標在地形圖上。透過校正檢核、補充,將作業完善

測量實習日記 篇2

  今天我們準時來到圖書館附近,風很大,天氣有點冷。

  因為第一天程序太慢,大家決定進行分工,幾個人測角,幾個人測高程。這樣就大大提高效率。在工作分配方面我們也作了調整,因為總不能總是讓那幾個人跑尺,加之拿著鋁質標尺很冰冷,拿的時間長了手會麻,這樣跑尺員很容易感到煩燥的,所以在對測量程序影響不大的前提下偶爾換一下角色,輪流跑尺。

  今天我主要是讀數,我之前以為讀數是個比較輕鬆的工作,其實讀數眼睛很容易疲勞的,這可能會導致讀數誤差較大,所以讀數員必須十分集中精神才行,而且視差消除要花很大的耐心。

  在上午測完控制點後,我們中午依舊馬不停蹄地測碎部點,包括經管樓的四十幾個點和草坪外圍的點。測草坪時比較麻煩,滿山坡跑,還要把樹枝樹葉拉開。下午的時候太陽很曬,曬了一個下午,五點收工時感覺比昨天疲憊很多,但成果也頗豐。只剩圖書館週圍幾個點沒測,明天一天應該可以比較輕鬆的測完,拭目以待吧。

測量實習日記 篇3

  20xx/11/5星期二

  今天是測量實習的第一天,天氣晴朗,上午老師帶著我們領取了測量實習所用的儀器並給我們示範了一下儀器的使用方法。學習完之後我們拿著儀器來到了綜合樓下,我們這組領的是測距離的水準儀,我們先把儀器架起來,但是這個水準儀真的很複雜,調平弄了半天,雖然老師平時教過快速調平法,到了實際操作確實很困難,熟悉儀器之後,天色漸漸晚了起來,第一天就感覺什麼也沒做,就熟悉了一下儀器,瞭解了水準儀上一些按鈕,調鈕的一些作用。

  20xx/11/6星期三

  今天我們早早的就來到了測量的場地,似乎大家對於剛開始的測量實習都很新奇,興致都很高漲。由於昨天對儀器已經進行了練習,選擇好點後,我們很快就調好了儀器,開始了測量。我們選的是綜合樓前面的一個封閉四邊形進行了測量,xx架好儀器後,xx拿著其中一個水準尺走到了第一個點,我們讓xxx拿著另一個水準尺以同樣的步數走到了四邊形的相鄰邊,對好中絲後,xxx開始了讀數,由xxx記錄讀數,為了防止讀數的不準確,我又對其進行了二次的檢查,就這樣我們來來回回,一天測了四五個點,還算比較滿意。在傍晚即將來臨的暮色之前我們結束了今天的實習,收拾好儀器離開了。

  20xx/11/7星期四

  今天是實習的第三天,風特別大,毫不誇張的說我們是在風中搖擺著測的那些點,由於測量過程中出現點小問題,我們耽誤了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由於扶著水準尺特別累,我也加入了扶水準尺的行列,為了練習水準儀的使用,我們輪流進行的水準儀的調平,每個人在學會之後都感覺好有成就感。

  20xx/11/8星期五

  實習的時間過的真快,不過也發現自己學到不少東西,今天自己調平越來越來快了,有了自己的套路,首先支腳架是就要看好使腳架上平面大致水平,對中,固定儀器後,扭動兩個腳支,對中,不用把腳支移動太多,扭動就行,對中之後調平,看圓水準器,氣泡在哪個腳支方向,就把那個腳支稍稍降低,氣泡居中後,再精對中,看螢幕上的水泡,緩慢微調一下就可精平,螢幕上有水平氣泡,和垂直氣泡,連轉動再調,都可省略,只是轉動檢驗一下罷了。

  20xx/11/9星期六

  今天我們的任務是在宿舍整理測量好的資料,然後休息一天。當然在休息的同時我們要準備一下下週經緯儀的測量,以防到時候手忙腳亂。

  20xx/11/10星期日

  昨天已經把測量高程的資料統計完,今天準備方位角的測量,早晨起來預習一下測量該如何進行並練習了一下水準儀的使用方法,仔細研究了一下,另外還請教了幾位同學。根據安排,一個點共要測兩個測回,一個測回分上半測回、下半測回,上、下半測回分別取平均值(兩平均值相差不大於40秒),再取這兩平均值的平均值作為這點的方位角,測量順序為先盤左再盤右。盤左時先對準測測站點的下一點後把視數調為0度附近,再開始對該點進行測量,讀數後順時針旋轉到測站點的上一點進行測量;盤右:測量測站點的上一點,讀數完畢後再逆時針旋轉到測站點的下一點(——完成了第一測回的測量);第二測回方法與第一測回相同,只是把視數調到90度附近。

  在選擇測量地點以後,我們小組開始了導線測量的外業工作的第一步,踏勘選點並建立標誌。在實地選點時,我們注意到了以下幾點:

  1相鄰點間通視良好,便於測角和量距; 2點位選於便於儲存標誌的地方; 3視野開闊,便於施測碎步;

  我們先測的綜合樓前的點,這是我們測的第一組資料,也是花了時間和精力最多的一個點,因為大家對儀器都不太熟,第一個測回重測了好幾次才勉強完成任務,時間花了比較多,但效果不太理想,把扶尺的他們給急壞了,大家便商定輪流測量和扶尺。

  20xx/11/11星期一

  今天早早的來到實習場地,還好沒有被佔,迅速的架好儀器,經過討論,我們像第一次水平角的實習一樣,每個人測一個測回,透過計算測回差,來看我們的讀數是否正確。測站設定,輸入站點座標,再輸入後視點座標,引出兩點座標,靠近今天要放樣的地方,因為昨天晚上做了準備,討論了今天該怎麼做,所以一切都很順利,很快。然後在根據引出的兩個點,同樣的操作,定向,再輸入座標放樣,輸入放樣座標,出現水平偏差,轉動照準部,使水平偏差儘量最小。

  教學樓與綜合樓之間那個臺階上的那個點是最難測的,因為那個點在臺階上,不太好架儀器,好一番折騰才把儀器給架好,但最難的倒不是這裡,而是接下來的那個點,因為那個點根本無法觀測到,只有用鉛垂線將點引出,而當時光線又欠佳,後來把那根線給塗上色,另外憑藉手機的光作為光源,才順利的完成任務。

  20xx/11/12星期二

  今天還是在用經緯儀,組內產生了一些分歧,是用這個先弄地形圖測繪,還是弄一個閉合導線出來,究竟在哪個範圍弄,這幾天也確實有點累累了,感覺進度也有點慢,一些組員就在這邊放座標,另一些組員在另一邊看別的組怎麼做,發現一些誤差,對誤差容忍程度不一樣,也產生分歧,今天因為一些分歧,爭論,導致今天只得到6個座標,檢驗好像不是很精確,感覺合作才是做好事的前提。

  20xx/11/13星期三

  今天天氣很晴朗,心情也很不錯,早晨我們吃完飯後,拿著儀器來到了測量地點。在實習中為了避免大的誤差我們也都總結了不少經驗,例如我們採用盤左和盤右觀測取平均數的方法,可消除照準部偏心誤差、視準軸不垂直於橫軸、橫軸不垂直於豎軸的殘餘誤差。又如在短邊上的端點觀測角度時要特別注意對中,照準目標時要儘量瞄準目標的底部,因為它們對測角的影響與距離成正比。為了消除度盤的刻劃誤差,需要配置度盤的位置,每測回變換進行配置。

  在今天的實習中,我感覺到了理論與實際的差距,透過一天的體驗,我更明白了理論的實際意義。明天接著實習,接著學習。

  每天工作不同,開始著手都可能生疏出錯,當然我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進步。

  20xx/11/14星期四

  經過一早上的休息。我們是從下午1點半開始實習任務的。今天下午,我們需 首先選定了圖書館前的點作為補測點。早上我負責立標尺。就幾天以來的經驗,對於立尺這個看似單純需要體力的工作,我有了一些新的認識。首先必須協助選點人員找出最合適的點。同時在選定點的地方,要儘量減少觀測人員的誤差。比如尺一定要立直,然後就是在觀測的過程中避免尺子的搖晃,否則就會使觀測人員的讀數有較大誤差。碰到類似於花圃一樣的地方,要測四個拐角點時,將尺子放在哪個地方也是需要思考的。

  下午我負責點的觀測。現在我已經能夠很熟練地進行觀測了。但是中途還是出了一些問題。就是記數人員的點號跟跑尺人員的點號突然對不上了。不知道是否是立尺人員換位置時,我以為沒換,所以漏測了點,還是其他原因,導致兩方對不上。為了找出遺漏的點,我們只能從頭檢測。整個過程耗費了小組不少時間。

  我們的實習到了尾聲了。雖然兩星期來幾乎每天都會抱怨實習很累,可是真正要結束時,還是很懷念我們這兩個星期為了同一件事而努力的過程。

測量實習日記 篇4

  經緯儀導線測量在每一站上都要進行盤左盤右讀數、一測回的資料是否超限進行檢驗,如果超限立即重測,直到符合限差再進入下一站。在實習中為了避免大的誤差我們也都總結了不少經驗,例如我們採用盤左和盤右觀測取平均數的方法,可消除照準部偏心誤差、視準軸不垂直於橫軸、橫軸不垂直於豎軸的殘餘誤差。又如在短邊上的端點觀測角度時要特別注意對中,照準目標時要儘量瞄準目標的底部,因為它們對測角的影響與距離成正比。為了消除度盤的刻劃誤差,需要配置度盤的位置,每測回變換進行配置。

測量實習日記 篇5

  今天是測量實習的第一天,在領過儀器,檢查過儀器以後,我們又一起學習了實習指導。在保證沒有問題的情況下,我們開始了一週的測量工作。

  在選擇測量地點以後,我們小組開始了導線測量的外業工作的第一步:踏勘選點並建立標誌。在實地選點時,我們注意到了以下幾點:

  1. 相鄰點間通視良好,便於測角和量距;

  2. 點位選於便於儲存標誌的地方;

  3. 視野開闊,便於施測碎步;

  接下來開始做量邊、測角的外業工作,因為小組人數充裕,我們分工進行,在做測角外業工作時,嚴格按照要求做業, 用測回法觀測導線內角二測回,滿足上、下半測回角值之差不得大於±40″的要求;但是閉合導線角度閉合差不得大於±60??n,n為導線觀測角數這項要求還有誤差,所以再次進行測量,直到減少閉合差,使誤差減到最小。

  在今天的實習中,我感覺到了理論與實際的差距,透過一天的體驗,我更明白了理論的實際意義。明天接著實習,接著學習。

測量實習日記 篇6

  今天是實習的第八天,也是我們進入補測的第二天。今天根據畫出的圖,我們首先選定了圖書館前的A6-1作為補測點。早上我負責立標尺。就幾天以來的經驗,對於立尺這個看似單純需要體力的工作,我有了一些新的認識。首先必須協助選點人員找出最合適的點,同時在選定點的地方,要儘量減少觀測人員的誤差。比如尺一定要立直,然後就是在觀測的過程中避免尺子的搖晃,否則就會使觀測人員的讀數有較大誤差。碰到類似於花圃一樣的地方,要測四個拐角點時,將尺子放在哪個地方也是需要思考的。

  下午我負責A7點的觀測。現在我已經能夠很熟練地進行觀測了。但是中途還是出了一些問題。就是記數人員的點號跟跑尺人員的點號突然對不上了。不知道是否是立尺人員換位置時,我以為沒換,所以漏測了點,還是其他原因,導致兩方對不上。為了找出遺漏的點,我們只能從頭檢測,整個過程耗費了小組不少時間。

  整個補測的過程,我們儘量擴大了外圍的面積,增加了一大片是草地,空地,噴泉,假山等一些佔地較大,描圖較為簡單的地物。比之前的測點來得更加仔細。大概5點左右,我們完成了對A7點的補測。組長將資料分工,要我們帶回宿舍對資料進行計算後,於是我領了三張資料回宿舍,結束了今天的實習任務.

測量實習日記 篇7

  實習日誌:

  一 6 18,晴 週日

  今天是實習的第一天,感覺好像又回到了大一下學期期末實習的時候。這次我們的任務是側控制網,首先是選好控制點,圍繞著我們一教和運動場佈下包括一個小三角網在內的兩個大環作為我們的控制網,控制點包括一個已知資料的起始點。萬事開頭難,我們將儀器搬到目的地,對實習環境情況進行分析,首先對以一教為中心的上環進行觀測的小組很多,地形也比較複雜。所以我們決定從以運動場為中心的下環開始著手。我們將全組分成兩個小組,水準儀小組觀測下環閉合高差,全站儀小組就測閉合環的角度和邊長。工作開始時,我們以為測量高差的工作會比測角度和邊長的工作快一些,就讓水準儀小組先進行觀測,然後全站儀小組緊隨其後。但是就在前兩個控制點之間的高差落差太大,需要設定轉點測量,這樣要花很多時間,速度反而比全站儀小組的速度慢。於是全站儀小組就先測。

  可剛測不久就遇上了其他的測量小組,由於組長當時所選的控制點有的與其他小組的控制點是公用的,這時,稜鏡重位的時候就只好等前一小組測完的之後才能進行觀測,再則今天我們早上第一天實習,測出的資料也不是很精確。於是我們決定今天早上的工作就當是熟悉一下儀器,下午另選將和其他小組重合的控制點。按照計劃,今天下午我和組長範賢斌出去買油漆和鋼釘。買回剛釘之後我們就直接去選控制點,以觀測工作能順利進行為原則,保證控制點之間的通視,其他組員在寢室等待出發工作的命令。

  二 ,6月19 晴 週一

  今天的天氣還算很好,雖然早上後兩節課是工程力學,但我們早上早早就起來了,從六點到十點還可以觀測四個小時。為了儘快完成任務,我們不放棄這麼好的時間段。昨天晚上工程力學的老師說了今天不上什麼內容,把前兩年的考試卷給我們看一下。所以到了上課的時間,我們派小組的一個同學留守儀器,其他成員去上課,回來繼續工作。

  上完工程力學的課之後,也就到午飯的時間了,吃過午飯過後,我們叫上其他組員,開始開展工作。考慮到昨天我們遇到的狀況,我們就先讓全站儀小組先測,然後水準儀小組緊跟其後。我是分在水準儀小組裡面的,因為剛開始觀測,所以測量的速度不是很快,等了有一段時間,全站儀小組測走之後,我們水準儀小組就開始觀測。前兩個點高差很大,而我們的水準尺僅僅只有2米長,我們架在中間的水準儀後方下絲看不到尺子,前方上絲又看不到尺子,於是我們只好在中間設定了必要的轉點,設定轉點的,又不斷地架儀器觀測是否保證前後的上下絲都能看到尺子。就這樣速度變得很慢了,最後收工的時候沒測幾個控制點。

  三 6,22 晴 週二

  昨天由於天氣的原因,我們沒有出去測,週二完成的工作已測完下環大半的觀測工作,總體的觀測工作還是比較順利的,我想今天應該完成下環的閉合測量工作了吧。但在從運動右邊世紀苑食堂到老圖書館(四教)之間這一段側程是一段艱鉅的側程,不但高差的落差非常大,而且路線綿延得比較長,我們只好採取每20米作為一個測站的方法,在測量的過程中又不斷出現數據誤差超限的問題,當一個測站出現資料誤差超限,我們就立刻重測。有時候水準儀物鏡的分叉絲出現向上夾不住水準尺刻度,向下也夾不住刻度,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只好採取重新調節儀高方法重測,直到分岔絲能夠夾到刻度快為止。這樣反覆的折騰,我們一直測到下環剩下最後一個測站的時候,天已經漸漸暗下來了,為了避免由於光線帶來的一些列誤差,所以決定收工,明天再繼續下環的閉合觀測工作。

  四 6月23日 晴 週四

  我們今天早上有一節數值計算方法的課要上,而天氣非常好,我們上完了課,回來後馬上拿上儀器出去繼續測量。到了三號門下面,我們立刻將下面的環閉合了,把最後一站的高差測了之後,就將下環的所有高差求和,算出閉合差,差值在可接受的範圍內,上環的測量工作也就立刻展開。剛測到上環的第二個控制點時,發現第二個控制點毀掉了,是由於三號門外面到四號門之間的人行道正在修建,將之前的鋪路瓷磚撬掉了,幸好外面的另外兩個控制點選在了地下排水溝的井蓋上而沒有被毀掉,這一邊的控制導線只有一個點被破壞,於是得重新選點,組長立刻回寢室將鋼釘和油漆拿來重新標註控制點。這樣上環的導線有一些變動,都不影響我們的觀測工作,全站儀小組也在計算下環的角度閉合差,上環的測量工作也就還沒有開始。準備工作做好了之後,下一輪的工作一如既往的開始了。

  五 6月24日 陰 週五

  昨天上環也已經測了一小部分的控制點,今天我們一大早就出發了,天氣還不錯,沒出太陽,不是很熱。但是意料之外的是,當我們測到了上午十一點的時候,天開始下起了濛濛雨,考慮到工作進度,此時其他的測量小組已經領先,而且這點小雨影響不大。於是我們就叫一個組員回到寢室將雨傘帶來保護儀器,不讓儀器被淋溼,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繼續工作。午飯過後,與也就停了,更有利於我們的觀測工作,這是其他小組也紛紛出來工作了。

  在今天一天的努力下,上環的高差也完成了閉合的觀測工作,在二十四號和二十五號點之間的梯子上費了不少功夫。這樣外夜的觀測工作算是高於段落。這幾天一直連續地觀測,大家都覺得有些疲憊,明天決定休息一天,之後再對測得的資料做進一步的處理。

  六 6月26日 晴 週日

  昨天休息了一天,今天應該把外業測出的資料處理一下。看著資料量還是挺大的。是、組要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水準儀小組測得的高差資料,將所有的閉合環的高差閉合差算出來,然後再按距離定權的辦法給每一個測站的高差反號分配改正數,距離的資料由全站儀小組測出四次平距的平均值,算出加上改正數之後的高差,最後根據已知點的高程推出各控制點的高程;另一部分是由全站儀小組測出的角度和平距的資料,也要將所有閉合環構成的閉合多邊形的內角閉合差算出來。然後將閉合差平均分配到每個角上,算出加上改正數之後的角度,根據已知一條邊的方位角推出其他的方位角,並且算出平距的平均值,再由已知點的座標和算出的方位角和平距用座標增量的計算公式推算出各個控制點座標。今天整整在寢室呆一天處理資料,但是計算量有點大,還是沒有處理完。

  實習心得

  這次實習說難也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每一次實習之後,我們都獲益匪淺,學到了許多課堂上我們不能學到的知識。這一次我們學會了導線的控制測量的實踐,我們都知道,真正野外的導線龍之測量遠遠比在學校裡的實習艱難得多,至少地形環境比校園複雜得多,選點的通視條件會比較差,架儀器都比較困難。但在實習的過程中,我們掌握了導線控制測量的方法,以及如何處理在測量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例如:控制點之間的高差落差很大,我們就必須設定轉點進行觀測;儀器目鏡分岔絲出現上下都夾不住刻度快的時候,我們就重新調整儀器,改變儀高來測量。這些都是在實習的過程中總結出來的經驗。

  實習的目的就是培養我們學生的動手能力,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透過這次實習,我們不但對測量的儀器構造原理和用途更加了解,而且對儀器的操作更加的熟練。實現了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來,即進一步鞏固了課堂上的理論知識,又增強了我們的實踐技能。另外我們還認識到了接到任何一個專案,首先頭腦裡面要有清晰的工作流程,做完了這部分工作,下一步該做什麼,這樣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保證工作的流暢性。並且要做好分工合作的方案,這樣才能更好,更快的完成任務。

  不管這次我們實習的成果怎麼樣,我們在實習的過程中學到的將又是一次寶貴的經歷。老師說過,測繪專業的學生要具備“三德”的素質,所謂的三德就是“吃得”、“累得”、“餓得”。“吃得”就是要求學生能吃,吃飽才能精力旺盛,雖然說學校培養的不是“測工”,但“測工”是我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或是在剛畢業後的必經階段。“累得”就是要求我們學生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眾所周知一切的輝煌成就都是從基層做起,只有學會走路了之後才能奔跑。而萬事開頭難,起步的工作總是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發現問題,人後再逐一的解決。所以不怕勞苦,不怕苦困難是必備的素質。“餓得”就是有時候為了工作的需要,長時間的工作是必要的,所以有些情況吃得比較簡單或者吃一點就餐。當然這只是在事業生涯發展之初的要求,但這種精神將灌注我們整個事業生涯。

測量實習日記 篇8

  6.20

  今天是實習開始的第一天,前一天咱們的工測鄧老師給咱們補了一個上午的課講完了所有的課程,到了下午做完了本學期最後一個單獨的實驗:四等水準儀的測量,然後到了今天我們就要獨自面對一整個:B01沿著銀杏路得測量。說實在的,在這之前我才覺得原來咱們的學校有這麼大。

  在今天的實習中,我感覺到了理論與實際的差距,透過一天的體驗,我更明白了理論的實際意義。明天接著實習,接著學習。開始的時候我們選擇了老師的兩個已知點然後用油漆畫出了屬於我們組的控制點,從李子湖的外延到銀杏路,開始了我們集中實習的第一步。我們組說好了早上六點鐘集合,然後組長講了一下大致的分配任務,然後大家一起去了教育超市那個圖紙。男生們走一起去書香買了油漆和毛筆。開始的時候大家還覺得也許比較簡單,男孩子

  們還大度的說讓四個女生先回寢室做計算準備,然而不一小會後我們還是被聊了出去。我們開始了真正的測量。這便是我們工程的第一天,進度很難,錯誤很多,天氣超級熱,大家雖然都懷著滿腔的熱血開始,但是畢竟難度比較大,還無從下手。我們一天都屬於空蕩蕩和急忙忙的狀態。很累,可是我們很有信心。

  6.21

  第二天的實習開始了,我還是帶著興奮勁兒跑來跑去。按要求,今天緊接著昨天的外業測量,今天先將昨天存在過大誤差的量邊和測角外業工作,重新進行測量,再做一系列的連測工作。。因為控制點的高差很大,在測量時會有避免不了的誤差。另外還有讀數的差錯。一樣的進行測量,還是會出錯,誤差不滿足要求。所以還要進行反覆測量。測量工作的基本原則是:

  1.從整體到區域性;

  2.先控制後碎步;

  3.複測復算,步步檢核。應該說我們已經可以做到理論聯絡實際,規範的做測量工作。

  我們組的成員都非常有激情,來得很齊,這似乎是一個很好的兆頭。因為這是我們大家第一次做這樣的工作,一點也不懂,完全不知道怎麼去做。以前只是在課堂上聽課,做作業,到了實地操作,確實是很難,不知從哪裡下手。所以,我們商量大家先回寢室看一個小時的書後,先熟悉一點之後再出來。之後,我們又出來了,首先,我們先選好外圍控制點,用油漆做好標記,然後圍著外圍控制點的前進方向,用全站儀測量。當我們測量了一大半的時候,天也快黑了。這時卻聽說要用盤左盤右來測量。這使我們都非常灰心,但是灰心沒有用,我們決定收工回寢室,第二天再繼續進行。

  有了第一天的經驗和教訓,我們明顯成了很多。但是,在用全站儀測量的過程之中,我們發現速度有些慢,很拖我們測量的.進度。因此我們商量,大家分成兩個小組,一組繼續用全站儀。另外一組就用四等水準高程測量的方法進行測量高程。這樣的分工方式真的很好,我們也在一天之內把外圍控制點測量了出來,這真的很讓我們高興,心想著明天繼續加油。

  6.22

  今天是工程測量的第三天,今天六點就集合了,因為今天註定是忙碌的一天,為了避免日曬,我們寧願犧牲睡覺的時間。今天小組的任務主要是測角、量邊。我和幾個人主要從事測邊工作,其他人員測角。測邊也需要一定的技巧,比如遠距離的用水準儀測,短距離的用鋼捲尺測。

  我們早上早早集合在一起,對發到手的表進行了熟悉,結合之前課本上的知識,我們一起研究了有哪些測量工作要做,並對我們要測的區域進行了一個初步熟悉。我們知道了我們要把主教樓做一個閉合的導線迴路,測出各點之間的高差,角度,距離等,在明確了這些工作之後我們又針對這些工作進行了明確的分工,分別制定出負責各部分的責任人。由於b01周圍地勢高低起伏,地面不是很平整,所以在水準儀整平方面花費了很長時間。在測量當中沒有什麼通訊工具的時候50m真的很遠很遠,有的時候指揮起來相當困難。僅僅是想讓立尺的人前後移動都得喊,有的時候還聽不到。特別是有一條邊要穿過主樓門

  口到前廣場,由於上早課來往的人很多,也給測量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測完大框邊長,開始量各個草坪邊長,還有草坪與各個建築物之間的距離。在測量範圍內有大大小小的草坪,還有路燈之間的距離、花壇、臺階。真的很多很多工作,還好我們分工明確,而且目標明確,所以測量工作順利完成了。在昨天裡,我們已經解決了外圍控制點的問題,畫圖也開始了,我們也就要開始從外圍控制點往裡面走了。我們商量首先定下B01的位置,這樣後面的就很好畫了。所以,我們從外圍控制點引了三個點進來,分別在兩個入口的中間處。測量那個入口前後兩個點共22個點,定下B01的大致輪廓。用了一天的時間,把B01掛了出來。

  雖然很忙、很累、很熱、很餓,但看見大家都一樣的承受,一起工作,所以很開心。明天還要起早,加油!!!

  6.23 今天是工程測量的第四天,雖然前兩天測了很多,以為很熟練了,想的也很周全,但還是忘記了一些測量工作。經過昨晚老師的講解與指點,今天早上組長由給我們開了一個小會,然後一天的測量工作。一開始我跟著測量方位角了,後來就去測高差了。這一工作持續了很長時間,因為一直不太明白。由於草坪內有樹,而且圖也比較疏鬆,不好選點與架立儀器。兩點之間距離太近了,就已花費很長時間,工作效率不高;兩點之間距離太遠了。有不好描繪等高線。真的花了很長時間討論,後來我們按照老師規定的距離測的。當時等高線不知道具體怎麼畫。雖然老師在上課時講了,但是我們都沒太在意,沒想到會畫。所以後悔莫及,今天又查的資料,又問的同學,還好弄明白了。

  雖然感到有點疲憊了,但是我們還是依舊6點集合,繼續努力。今天是測量實習的第四天了,外業測量工作基本上都做過了由於前三天的測量外業比較集中,內業計算,資料統計可能會有不可避免的偏差,今天我們大家一起將我們的外業測據以及內業計算進行檢核、校正。透過計算發現還是有誤差,所以有派成員有針對性的進行復測,再次複測復算。我們便將原始草圖進行修改並著正圖,以便在緊跟指導的腳步前提下,

  精確我們的測量工作。我們一邊學習並複習工程測量這門課,透過實習把原來丟下的東西又給撿回來了。

  6.24

  今天是工程測量的第五天,我們就開始分工畫大圖了,昨天剩下的別的工作都由男生去做。最後一個艱鉅的任務了。由於我們沒學過畫圖,對一些細節或小的東西不知道怎麼體現在圖上,所以一開始工作進展的很慢。但 我們畫的地形圖比例尺採用1/500的,實地量距只需取到5cm,一位若量的在精細,在圖上也無法 表示出來。比起畫大圖,對我來說地物、地貌符號和表示更有學問。既要簡單明瞭,又要使人看懂。更重要的是要符合標準,所以我又仔細的看了幾遍書,再加上 與同學探討才明白。終於我們經過了整整一天的努力,大家分別把各自的分工完成了,一幅大圖呈現在我們面前,很有成就感。

  今天一開始就下了很大的雨,所以我們休息了一會,等雨小一點。等到雨小一點之後,我們就抓緊時間開始工作了,今天我們的任務是教學樓後面的花臺和教學樓前方左邊的草坪。雖然雨小了一點,但還是會時不時的颳風,颳得最大的一次的時候,把我們的傘都吹倒了,衣服也被打溼了,但是大家還是非常努力地工作,不怕苦,不怕累,在下午3點之前就測完了,之後,我們就在圖紙上畫了出來。然後我們抓緊時間測量教學樓左邊的草坪,但沒有測量完,我們就收工回寢室了。

  6.25

  今天是工程測量的第六天,我們也早早地起床,在三號入口集合,抓緊時間進行測量。接著昨天的工作, 我們在早上9點左右就測完了教學樓左邊的草坪。然後就是右邊的停車場。停車場看著好測,但卻不是這樣的,彎曲的點很多,折點也很多,這給我們畫圖造成了一定的困擾,但也很快解決了。最後我們在下午4點30分的時候,開始對教學樓左邊的那個廣場進行測量,並且掛在了圖紙上。就這樣,我們的測量和畫圖工作就大致結束了,就差高程和一些井蓋,我們決定在努力一天,把工程測量的工作圓滿結束。

  我們在6點鐘就早早地來到了測量的地方,但是今天我們卻不是來測量的,而是要把我們昨天測量的外圍控制點進行校核和誤差分析。開始,我們的高程資料還是吻合的,但是到了角度校核,算座標時,就發現k值一直不對。開始,我們一直不在糾結角度問題,是已知方位角不對,但也怎麼也不對。最後我們才發現,我們使用的是四等高程測量的資料,這樣距離的誤差就很大。就這樣,我們資料就校核了一天。

  6.26

  今天是工程測量的第七天,測量實習的最後一天,今天就是要做收尾工作。接著昨天的工作繼續整理資料,繪製地形圖,同時也加強了和其他小組之間的溝通、交流。透過層層復算檢核,我們把資料按要求填入正式表格中,並將地形圖完善,將周圍環境按實際概況標在地形圖上。透過校正檢核、補充,將作業完善。測量實習的外業測算和內業計算的完美結合,我們透過實習又學到了不少東西,鍛鍊了動手能力。 這七天的實習讓我學到了很多,就像老師說的,一開始你可能什麼都不懂,但你親自去測量、計算、去實踐了,你就會發現許多問題。當問題一個個的解決,自己的思路也就漸漸成熟了。

  這個實習時我懂得一個道理,沒有不會做的工作,只有遇不到的問題。很開心,實習順利完成了,說實話,每一天我自己都是充滿期待的等待著一次鍛鍊自己提升自己實習動手能力的機會,並想能充分利用每一天的每一刻。但不可能每一天都是很順利的,因為我也是透過實習才切實的感覺到,實踐活動的另一個舉足輕重的目的:培養並加強大學生之間的合作。只有每一個人都能夠達到協調和默契,只有大家之間能夠很好的配合跟合作,測量工作才能夠進

  展的很順利,因為大家的知識掌握的不同,大家看問題的視覺不同。而測量工作又是需要綜合考慮很多方面次才能很好的完成的一項工作。不知不覺一天又過去了,這一天雖然沒有什麼實質性進展,但我們每個人對今後要做的工作有了一個明確,各項作也都有了負責人方便管理。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們的“刀”磨得很快,相信我們的測量工作能準確高效的進行!

測量實習日記 篇9

  12月15日 星期一

  今天是測量實習的第一天,天氣晴朗,上午老師帶著我們領取了測量實習所用的 儀器並給我們示範了一下儀器的使用方法。學習完之後我們拿著儀器來到了綜合樓 下,我們這組領的是測距離的水準儀,我們先把儀器架起來,但是這個水準儀真的 很複雜,

  調平弄了半天,雖然老師平時教過快速調平法,到了實際操作確實很困難,熟悉儀器之後,天色漸漸晚了起來,第一天就感覺什麼也沒做,就熟悉了一下儀器,瞭解了水準儀上一些按鈕,調鈕的一些作用。

  12月16日 星期二

  第二天的實習開始了,我還是帶著興奮勁兒跑來跑去。

  按要求,今天依然進行導線外業測量並做導線測量內業計算。

  緊接著昨天的外業測量,今天先將昨天存在過大誤差的量邊和測角外業工作,重新進行測量,再做一系列的連測工作。同時也做了圖根水準測量的外業工作和內業計算。因為控制點的高差很大,在測量時會有避免不了的誤差。另外還有讀數的差錯。一樣的進行測量,還是會出錯,誤差不滿足要求。所以還要進行反覆測量。

  測量工作的基本原則是:

  1.從整體到區域性;

  2.先控制後碎步;

  3.複測復算,步步檢核。應該說我們已經可以做到理論聯絡實際,規範的做測量工作。

  12月17日 星期三

  先控制後碎步,今天就是要做碎步工作了。天冷不是困難,測量工作依然堅持。碎步測量要很熟悉建築主體的結構。我先做了一個草圖,由小組成員測量,我記資料。事實證明,我們還是不夠了解二號服務樓的拐拐角角,所以一邊測量一邊對建築的輪廓進行修改。 碎部測量就是測定碎部點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很明顯,我和兩個小組成員只是做的碎部測量工作之一---平面位置碎部點的測定。另外幾個人做高程測定。然後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碎部點的總體工作。

  有必要說明一下方法:經緯儀測繪法的步驟

  1.安置儀器

  2.定向

  3.立尺

  4.觀測

  5.記錄

  6.計算

  7.展繪碎部點。

  每天工作不同,開始著手都可能生疏出錯,當然我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進步。

  12月18日 星期四

  今天是測量實習的第四天了,外業測量工作基本上都做過了

  由於前三天的測量外業比較集中,內業計算,資料統計可能會有不可避免的偏差,今天我們大家一起將我們的外業測量資料以及內業計算進行檢核、校正。

  透過計算發現還是有誤差,所以有派成員有針對性的進行復測,再次複測復算。我們便將原始草圖進行修改並著正圖,以便在緊跟指導的腳步前提下,精確我們的測量工作。 我們一邊學習並複習工程測量這門課,透過實習把原來丟下的東西又給撿回來了。

  12月19日 星期五

  今天是週五,測量實習的最後一天,今天就是要做收尾工作。

  接著昨天的工作繼續整理資料,繪製地形圖,同時也加強了和其他小組之間的溝通、交流。 透過層層復算檢核,我們把資料按要求填入正式表格中,並將地形圖完善,將周圍環境按實

  際概況標在地形圖上。透過校正檢核、補充,將作業完善。

  測量實習的外業測算和內業計算的完美結合,我們透過實習又學到了不少東西,鍛鍊了動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