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文化大智慧需要證得》閱讀習題及答案

《文化大智慧需要證得》閱讀習題及答案

《文化大智慧需要證得》閱讀習題及答案

  ⑴王道這個概念,在中國文化史上自然是很重要的概念。但孟子當年向各國的國君推銷此義,口乾舌燥,效果渺渺。結果自己還要解釋動機,說什麼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今天雖不是孟子所處的戰國時期,世界總體大勢,如俞曲園老人易簀之時所作絕句九章,則第六章幾家玉帛幾家戎,又是春秋戰國風。太息斯時無管仲,茫茫殺氣幾時終,庶幾近之。設若今天有策士向世界各國的國君推銷王道,效果會如何呢?我以為那後果,比當年氣得發牢騷的孟軻好不到哪兒去。

  ⑵以此我們不妨將目光由國君轉到國民,轉到人,轉到人的個體生命。然而一提到人,我不得不說,如今人類正面臨空前的危機。具體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大自然的劇烈反彈給人類帶來的始料不及的災禍;二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膨脹給人類自我損毀帶來的危難。兩者均迫在眉睫,時不我待。一個月前日本地震、海嘯、核洩,是造化發給人類的警示訊號,而且是把兩個方面的危機交織在一起的一次預警。此時此刻,我們想到了中華文化的大智慧。但大智慧不會自然現身,而是需要人類去證得。

  ⑶何以中華文化大智慧需要證得?《華嚴經》雲: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這是說,人類本身並非不具備擁有大智慧的條件,只是由於自身的妄想和執迷,不能夠證得。我說過,大智慧是和德範聯絡在一起的。《華嚴》使用智慧德相一語,真是恰到好處。證得就是證悟,亦即俗所謂覺悟。不能證得,就是不能證悟,也就是不得覺悟。孟子說:人之有德慧術知者,恆存乎疢疾。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盡心》上)疢,讀chn,即患病的意思。故鄭玄注:猶病也。按孟子的本義,人的德慧存在於人的疾病之中。換言之,也可以說人的疾病是使人獲得(或證得)德慧的必要條件。

  ⑷說白了,就是人類要有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才有可能達到德慧的境界(故達)。否則不過是小術私智,與大智慧根本無與。所以馬一浮說:私智不可以為德,小慧不可以為道。大家熟知的孟子的另一段話: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告子》下)講的是同一道理。關鍵的關鍵,在於能不能證得。能夠證得,多難也可以興邦。不能證得,執迷不悟,大智慧固然不能獲得,立志興邦也是枉然。

  ⑸中華文化大智慧,是人類的美善境界,是上善若水,是止於至善。也可以說,是和君子之道、和人類的道德理性連在一起的。而六經,則是中華文化大智慧的淵藪,其最主要的價值理念敬、誠、信,是中華文化大智慧的源泉。特別是敬,不僅是對他人的尊敬之意,主要是人的自性的莊嚴。敬這個概念,已經體現了中華文化的信仰之維。中國人立國和作人的文化精神依歸,主要在六經,在敬、誠、信。當然還有和和同,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價值理念。有不同,才有和。和而不同之義在此。張載的四句話:有象斯有對,對必反其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仇、對、反,是象的流動不息,是事物的.過程。最後,人類總是要和而解的。(選自《名人傳記》2011年第7期)

  12-13題為選擇題,請在答題卡選擇題答題區作答。(12題選對兩項給5分,選對一項給2分,多選不給分)

  12.下列說法中不符合文意的兩項是()()

  A.如果今天的策士向世界各國的國君推銷王道,也如當年的孟軻一樣效果渺渺。

  B.作者引用俞曲園老人所作的絕句,目的是為了證明王道是沒有必要提出來的,它在中國文化史上並沒起什麼作用。

  C.既然當下推行王道效果不好,作者主張把目光轉向國民,轉到人的個體生命。

  D.作者認為人類正面臨著空前的危機,要化解迫在眉睫的危難,則要運用中華文化的大智慧。

  E.大智慧是和德範聯絡在一起的,而德範來自疾病與災難,因而多難興邦。

  13.根據文意,下列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大自然的劇烈反彈帶來的災禍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膨脹給人類自我損毀帶來的危難,是給人們的一次預警。

  B.私智不可以為德,小慧不可以為道,人類如果沒有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得到的只是小術私智,與大智慧根本無與。

  C.敬,不僅是對他人的尊敬,更是人的自性的莊嚴。它體現了中華文化的信仰之維。

  D.張載的四句話,肯定了任何事物都是處於與它物的對立和鬥爭之中,對立雙方鬥爭的結局只能是折中、和解。

  14.面對人類面臨著的空前兩大危機,作者為什麼想到了中華文化的大智慧?(4分)

  根據文意,大智慧是如何證得的?(4份)

  閱讀答案:

  12.BE(B引俞曲園老人的絕句是了證明無論任何時候推行王道效果都是渺渺的,人類總停不了爭鬥。E根據文章多難未必能興邦)

  13.D(只能是絕對化)

  14.因為中華文化大智慧,是人類的美善境界,敬、誠、信、和、同是中華文化的重要價值理念,(2分)有了這樣的境界與理念,不會因私慾、野心而破壞大自然的平衡,破壞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的和諧,這樣就可以避免大自然的劇烈反彈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膨脹給人類的危難,因而,作者想到了中華文化的大智慧。(2分)

  15.①人類要自覺擺脫自身的妄想和執迷。(2分)②人類要有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2分)(如果答人的疾病是使人獲得(或證得)德慧的必要條件。得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