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故鄉> 【熱門】描寫故鄉的作文五篇

描寫故鄉的作文

【熱門】描寫故鄉的作文五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描寫故鄉的作文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描寫故鄉的作文 篇1

  學過魯迅的《故鄉》,便也想寫寫我的故鄉。

  我的故鄉可美了,村口是一株株挺拔的楊樹,不經意的一個轉彎,映入眼前的是一片清澈。一條小溪從遠方山的盡頭蜿蜒而下,日夜不停唱著一首《泉水叮咚響》的老歌……

  一座簡單質樸的木橋架在小溪之上,一條原始樸實的土路從村口一直延伸到遠方。村子後面的那座山,連綿不絕,翠綠之間毫無間隙,眼瞳裡好似被這樣的綠色浸染,聚上一層淡淡清新,別樣溫暖。

  曾記得,我在村口的小溪肆意遨遊,與魚兒打鬧嬉戲;曾記得,我在鄉間的田壟上來來往往,踏青漫步,與蝴蝶追逐玩耍;曾記得,我在後山的樹林中放聲高歌,歌唱生命的春天……

  今天,我回來了。

  可我實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所見,小溪還是那條小溪,不見清澈,而是透出一股詭異的顏色。垃圾充斥其中,再也聽不見《泉水叮咚響》的悅耳樂音,代之以“嘔啞嘲哳難為聽”的嘶啞與乾癟。

  田間漫步,寫滿荒蕪,蝴蝶是沒有了,曾經的野花也垂下了頭。我帶著最後的希望來到山上,除了枯黃還是枯黃。

  這不是我的故鄉。

  地上堆滿了水泥,散亂著鋼筋,旁邊壘起了基柱,據說這裡正在建設秀美鄉村。一陣狂風吹過,沙土飛揚,我眯著眼睛看不清眼前的路。

  離開故鄉好幾年,故鄉變化已萬千。只願我的故鄉有金山銀山,也有綠水青山。

描寫故鄉的作文 篇2

  故鄉有很多獨特的美食,比如,清明時的青團、端午時的粽子、過年時的年糕、元宵節時的湯圓……不勝列舉。尤其到了春天,田野裡的野菜足以令人垂涎欲滴。

  而最讓我難忘的就是清明時節的青團,那散發著清香的青團,是我最愛吃的。

  清明節前,媽媽早早地採來了艾草。這個時節的艾草是最嫩最綠的,這些艾草當然是用來做青團的嘍!廚房裡燒好了水,把洗乾淨的艾葉倒入水裡,加上一些鹼,過水焯一下。焯過之後,嫩綠的艾葉就變得碧綠而柔軟了。然後再用糯米粉兌水和麵。這時,只見媽媽的手靈巧地把麵糰推壓開去,再折過來,再推壓開……一遍又一遍。這動作看起來簡單,可做起來一點都不簡單,我就親自嘗試過。

  看著媽媽和麵那麼輕鬆隨意,我的手也癢了,真想試試身手。媽媽看出了我的想法,就讓我把手洗乾淨試試看。我早就等不及了,捋起袖子,歡快地跑去洗了手就揉起麵糰來。一開始我還揉得像模像樣的,可不一會兒,原本光滑的麵糰,在我手裡卻變得凹凸不平、又幹又癟了。我一下子就懵了,怎麼回事?我明明模仿過很多次了,這動作應該跟媽媽一般無二啊,難道說這麵糰跟我有仇?無奈,我只好向媽媽投去了求助的目光。媽媽接過我手中的麵糰,輕柔地潤了一層水,又開始揉起來。媽媽邊揉邊告訴我:“和麵這種事,力道可比動作要緊多了。”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和麵要注意的是力道而不是動作啊。看來,和麵真不是件容易掌握的技術活啊!

  面揉得差不多了,媽媽就加進焯好的艾葉,把它揉進麵糰裡,然後再用石錘錘打麵糰,裡邊的艾葉就會變得十分細碎,這就是之前焯水時放鹼的效果了。面和好之後要醒一醒。醒過面之後,把麵糰分成小塊,再把這些小塊按壓成餅狀,包上先前準備好的豆沙餡或是白糖芝麻餡,然後,小心翼翼地捏住口,團成一個個光滑的圓球,再滾上一層糯米,就算做好了。

  媽媽包餡的時候,我看著簡單,又忍不住想摻和一把,但是我包出來的青團都不是正圓形的,跟媽媽手裡團的圓球相比實在是相差甚遠!好不容易包了個滾圓滾圓的`吧,偏偏還有不少裂口!可憐的青團們,到我手裡就只有被虐的份兒了,將就一下吧!做好了所有的青團,然後把它們放入高壓鍋中蒸15分鐘就能出鍋了。

  剛出鍋的青團熱騰騰的,透著一股水靈靈的綠色,散發著清淡的艾草香,外邊的一層糯米也變得晶瑩剔透的。好吃要趁熱呀,我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個就往嘴裡送。還是太急了,舌頭都快被燙得沒知覺了!再吃,只好耐著性子把它吹涼。一口咬下去,最外層的糯米飽滿香軟,中間的一層很軟,黏而不膩,最裡邊的餡更是香甜爽口,彷彿整個舌尖都被一股春的氣息喚醒了,清新的鮮艾草味兒充溢著整個口腔。就是這樣的美味,才值得我們代代相傳呀。

  家鄉還有一個習俗,就是在清明節時,將這些青團供奉給逝去的親人們。或許,這青團,更代表著一種懷唸吧。

描寫故鄉的作文 篇3

  故鄉的臭豆腐,其名雖有些俗氣,但俗話說得好:豆腐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它外陋內秀,做法也十分的複雜需要經過泡豆、磨漿、濾漿、點滷、前期發酵、醃製、灌湯、後期發酵的七七四十九道工藝和九九八十一難才製成了一塊。

  光有這塊四四方方的的豆腐是十分單調的,如果沒有甜醬(本人愛吃的口味),就好比獵豹失去了奔跑能力;雄獅失去撕咬能力;袋鼠失去了跳躍能力,十分單調。但如果你沾上了有著畫龍點睛般作用的醬,那你就有口福。當然,口味不同,沾的醬也有不同。比如你喜歡吃辣的就可以選擇辣醬;那酸酸甜甜的味道與嫩嫩的質感時常會讓你欲罷不能。這就是聞起來臭,吃起來香;外酥內嫩;鮮而多汁、清鹹奇鮮紹興的臭豆腐。

  說了這麼多,它的口味究竟怎麼樣呢?接下來我就為你細細品嚐:第一口下去,原本圓滑細潤的豆腐因為有著非同凡響的味道讓你感覺豆腐在你的舌頭裡跳華爾茲,這簡直是味蕾的饕餮盛宴。用現代話來說臭豆腐在你嘴裡duang!duang!你會一直把豆腐含在嘴裡,都不捨得嚼碎但滑滑的豆腐還是順著食道滑了下去。

  臭豆腐味美無以倫比,亦臭亦香的特色更是獨領風騷,凡吃過不讚譽其美味絕倫、前所未有。臭豆腐之所以如此火,是因為它有著家鄉的味道,悠久的文化歷史造就了它的不滅歷史。

描寫故鄉的作文 篇4

  什麼聲音?是鬧鐘,我迷迷糊糊睜開眼睛,關住電子鬧鐘,看己經6:30了,我洗漱完,吃過旱餐,下樓。騎上自己的太陽能電動腳踏車往學校趕去,

  說了這麼多,忘了介紹自己了,我今年36歲,是某中學初二教師兼班主任,

  不一會兒,我到了學校,往初二(三)班走去,今天有個美國教育代表團到我們學校參觀訪問,不知道大家都到齊了沒有。學生們一個個都坐在自己的多功能電腦學習桌前,安撲地自習。我看樸學生,不禁在內心感嘆道:現在祖網的發展真是日新月異,旱在五年前(20xx年)我國已經被世界公認為發達國家了,而且綜合國力世界排名第二。中國現在還有許多外國移民者,他們都來中國發展,看,光我們班就有十幾位外國學生。

  “同學們,請將你們的語文磁卡捅入識別器中。用電子筆將課文翻到第九課高爾基的《海燕》。”——孩子們的課本現在都變成一張張小小的磁卡,孩子們旱已告別沉重的書包。雖然現在是資訊時代,人人都用電腦,但沒人近視,因為電腦上的玻璃是特製的,防止輻射。下課後,我拿著磁卡走出教室,磁卡很重要,因為學生們的作業和我的教學內容全在其中。

  中午放學後,我騎著太陽能電動腳踏車往家趕,經過路邊的網路健康餐館,進去吃午飯,我從餐館門上的健康識別器走進去時,餐館主臺上的電腦己顯示了我今天的健康狀況,報據我的健康狀況,他們會建議我吃什麼東西,這就是現在最流行的網路營養配餐。最近,我們中國人利用這個專利在全世界開了許多連鎖店,比我們小時候的麥當勞“火”多了。

  午飯後,我心情特別愉快,公路兩邊綠樹成蔭,一群孩子在草坪上嬉戲,我抬頭望著蔚藍的天空和明媚的陽光,心中感到自己身為一箇中國人的驕傲。

描寫故鄉的作文 篇5

  月兒斜掛在深邃的夜空,沐浴著柔情似水的清輝,星星隱匿了許多,晚風習習,有了些涼,北國的秋天,總是遙遙領先。

  我與母親坐於庭院,嗑著瓜子,閒聊著,這時,母親遞與我一個石榴,頓覺稀奇,舉至眼前細看,拳頭大小,粉紅的皮光滑圓潤,欣然咧開了嘴,籽兒晶瑩剔透,稜角分明,擁擁擠擠。不由想起韓愈的石榴詩,“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葉見子初成”。好多年不曾吃到它,掰下一粒送入嘴中,酸甜可口,餘味長留。

  我把玩著手中的石榴,思緒盈然回到過去,那個遙遠的故鄉。

  老屋

  一座清幽簡樸的農家小院,兩間土屋,緣子相扣壘起的土牆,經了風雨的侵蝕,凸凹分明,屋頂用茅草鋪沾,長了些苔蘚與小草。由於久住年深,室內四周的牆壁,失了本色,空中瀰漫著濃濃的旱菸味兒,窗欞也是黑色,夏天開啟,冬天用稻草堵塞,以卸寒冷。主人是一位老太太和一位老爺爺,老太太在村裡輩份最大,我們喊她太奶,常年梳著髮髻,一雙小腳又尖又細,像沒成熟的苞米。老爺爺的鬍子半尺多長,雪一樣白,弓著背,拄著柺棍,看管著村裡的一片竹林,家裡排行第二,我們叫他二爺。

  那個時候,我們都以為他們是老兩口,後來才知道,他們是叔侄輩,二爺沒兒沒女,是村裡的五保戶,寄住在嬸子家。太奶奶沒有兒子,三個女兒嫁到外村,隔三差五來看看。太奶奶不在家裡住,每當夜幕降臨時,到後院雪兒家(雪兒是我的好姐妹)過夜。二爺的身體不太好,於是,我們小字輩是這裡的常客,院子裡的水缸整日清澈滿盈,映著藍天白雲,小鳥、蝴蝶、蜜蜂把它當做鏡子,小院落清清爽爽。太奶奶喜歡養花:粉豆花、地瓜花、芍藥、雞冠花…… 牆角下,石桌邊,或粉紅、或潔白、或奼紫、或嫩黃,蝶飛蜂舞。每年的春天,都有一對燕子來此安家,生兒育女。

  所有的一切都不重要,唯有那株碗口粗的石榴樹,是我們的心怡,每年的五月間“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然……”這些都是古人書寫石榴花的詩詞。

  二爺告訴我們,石榴花有雌雄兩種,雄花花謝落地成埃,雌花結果。每每撿到樹下的落花,極心疼,為它們惋惜。

  我們盼著,像盼年一樣,盼著小石榴一天天長大,等到八月中秋,月兒飽滿,石榴也成熟,笑開了嘴。太奶把它們摘下來,她會送我們每人一個又大又紅的石榴,手捧此物,猶如捧著珍奇的寶貝,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也是我們一年勞動所得到的獎勵。

  後來,二爺去世,太奶奶被女兒接走。小院沒人住,孤寂蕭條,茅屋年久失修,開始漏雨,牆頭的茅草隨風而搖。門上常年掛著一把鎖,我們再沒有去過,透過門縫,齊腰深的茅草和狗尾草在院子裡瘋長。那顆曾給予我們無限希望的石榴樹,默默孤獨地守著小院。

  那是一個古老的故事,融進我們的童心和天真,融進多少年對故鄉的那份濃濃的戀情,那份親切的回憶。

  河邊共處

  我喜歡熱鬧,也喜歡獨處。農家的中秋之夜,以秋收的忙閒而論,遇上節氣晚的一年,需要八月十五過後收花生,那便可以靜心悠閒地吃月餅、賞月兔。吃過節日裡才能品嚐的晚餐,手裡拿著母親自做的月餅,拿著集市上買來的石榴,一個人悄悄地穿越散發著濃濃幽香的村街,獨坐於小河邊的椿樹下。中秋的月兒像一隻玉盤,鑲嵌在廣漠深邃的夜空,盤內雕刻著淡淡的的花紋,一顆樹一個人的剪影,拼出千古的神話:吳剛輕砍桂花樹。任你凝神遐邇,串綴出萬千的疑惑。月兒離你很近很近,就在不遠處,稍一用力,飛躍起來,便可摘取,置於室內做黑夜的照明。

  柔和、清麗的月光流瀉著。對岸的村莊朦朦朧朧,村樹在風的搖籃裡,變幻出一串流動的波紋。有大人的吆喝聲,小孩的哭叫聲,犬吠聲,一道並送過來。坎下的溪水,月光攪動碎銀一般,流水潺潺,蛙聲低吟,秋蟲唧唧,演奏著一首心曠神怡的輕音樂,仰或有魚兒跳動落水的聲音,又加了一道高音符。

  月光似母親慰撫的手,我自迷戀陶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無酒缺水,舉起月餅,拿起石榴,共邀明月!質樸憨厚的鄉村,也獨我有此雅興,與你共品共舞共暱語。遠處有母親的尋呼聲,秋月也漸行漸遠,道一聲別,各自相安睡下……

  與你相伴勞作

  如果你不小心惹惱了節氣,它便會來搗亂。中秋的夜晚,讓你不得悠閒,不得浮想聯翩。匆匆吃過夜飯,拿一件遮擋塵土的外套,邀上明月,一同去自家的場院,摘日間從地裡刨來的花生,秋月很夠朋友,不緊不慢,不離不棄,我與它嬉戲著,或走或停。夜風吹拂熟透的莊稼,豆莢似一串風鈴,碰撞出串串音符,玉米葉又似一把把鋼刀,互相切磋。

  幾十戶人家的場院相擁在一起,雖有明月相照,有人還嫌月光不夠亮,點一盞煤油燈。空氣裡瀰漫著花生潮溼的氣味,也是豐收的氣味。噼噼啪啪摔打的聲音,此起彼伏。相鄰兩家的場院,可以互相閒聊,天南海北,日裡瑣碎,任馬由疆,手卻不能停下,兩手抓一把果秧,往鋤頭掀柄上,拼了命又像和誰賭氣摔摔打打,沾了泥土的花生蹦跳著,躲避著,最終灘堆在一起,小山似的。這一夜的勞作很辛苦,要把日間的收穫清理乾淨。父親怕我們迷睏,時不時來一句日語,他青年時在東北,小日本逼著學過幾句日語,或者講他的東北老家,深山老林,講爺爺奶奶,講他的兄弟姐妹。明月懸掛在高高的夜空,皎潔、明亮。它喚起父親的思鄉之情,闊別二十多年,父親也是有情有愛的漢子。

  我的故鄉便在這兒,舉頭望月,它在默默地傾聽,默默地給我照明。它也在勞作,為我、為鄰家,為這個幾十戶的農家場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