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觀後感> 《背起爸爸上學》的觀後感(通用5篇)

《背起爸爸上學》的觀後感

《背起爸爸上學》的觀後感(通用5篇)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體會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背起爸爸上學》的觀後感(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背起爸爸上學》的觀後感1

  前幾天,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看完了《背起爸爸上學》這部電影,我的心猶如澎湃的大海,久久不能平靜。

  這部影片的主人公是石娃。他從小失去了媽媽,與爸爸、姐姐相依為命,過著貧窮的生活。爸爸只能勉強地可供一個人上學,但又不忍心讓誰停學,於是,就用一把銅勺的轉動來決定石娃和姐姐誰去上學。最後結果,勺柄轉向了石娃,因此。石娃上學,姐姐輟學……

  幾年後,石娃家的家境窮得不能再供石娃上學了。怎麼辦呢?父親只好讓姐姐嫁人,用聘禮使石娃讀完小學。石娃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讀書機會,學習更刻苦了。石娃不負眾望,最後終於考進了師範學校。石娃手捧錄取通知書時,高興萬分。但是,他想到癱瘓的爸爸需要有人照顧,如果在家照顧爸爸,自己就不能繼續深造,他左右為難。父親不想再拖累石娃,就跳井自殺,幸虧石娃及時地把爸爸救起,才免遭大難。石娃為照顧爸爸。毅然背起爸爸去上學。

  最令我感動的是石娃爸爸投井的那個片段,那個片段使我感受到石娃爸爸對石娃的無私、偉大的愛。在我的記憶裡,我好像從來不知到什麼叫艱辛,只有豐衣足食和享受父母和百般寵愛。生活在這片無憂無慮的天空下,而我卻不知足,我為了爸爸媽媽的幾句批評而賭氣,為了沒得到的禮物而埋怨,為了飯菜不可口而大發脾氣——一想起這些,我是多麼的慚愧呀!

  當我看到電影的最後一幕,石娃揹著癱瘓的爸爸,一步一挨地向河的對岸走去時,我哭了石娃在艱難的學習生涯中,不但背起了一個多病的父親,而且背起了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石娃所做的雖然是一些平凡而瑣碎的小事,但石娃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卻深深地感動了我,使我增強了克服困難的勇氣,增添了進取創新的力量。

  石娃的毅力與孝心,姐姐的善良與無私令我感動,爸爸的艱辛與無助更讓我感到心酸。石娃求學的艱辛,學習的刻苦,還有他的勤勞、懂事、堅強、孝順,又一次感動了我,對比之下我又感到深深愧疚。透過對比,使我更珍惜今天的學習生活,更覺得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

  我們比石娃幸福,所以我們更應該懂得珍惜,珍惜幸福,感恩父母。如果今後碰到困難,就要像石娃那樣,振作精神,不斷克服困難,勇敢的肩負起自己的責任,做生活的強者,做學習的主人!讓我們的生命奏出更加動人的樂章。

  《背起爸爸上學》的觀後感2

  星期六晚上,我和媽媽去看《背起爸爸上學》這部電影主要寫的是一個字——愛,我覺得這是一部非常有意義的電影。

  這部電影的主角是石娃,他是一個偏僻的、貧困山區的孩子,他上學的機會是他爸爸(石大)用轉大勺子的方法轉出來的。他逃了三天學,因為有一天下起了暴雨他們班的一位女同學被水淹死了。從那天開始石娃走到河中央就不敢向前走了,他爸爸就揹著石娃走過了這條河了。他的成績非常優秀,有一次還拿到了全國奧林匹克化學一等獎。後來他考上了縣城裡的師範學校,他想上學又想照顧癱瘓的爸爸。最後石娃決定揹著爸爸上學。

  我看完這部電影,我覺得很感動:石娃回到家裡還什麼家務活都要做,因為他爸爸癱瘓了姐姐又出嫁,而我們小朋友都一點家務活都不用做;還有我們想上學就有學上,石娃還要用轉勺子的辦法,其實是她姐姐退了學把上學的機會讓給了他,他才能上學;石娃上學還得經過兩個小村子和一條一下雨就可能淹死人的大河才能到學校。而我們不是有摩托車就是有小轎車接送,最少也有爺爺奶奶接送。我覺得我們很幸福,我以後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一定要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

  《背起爸爸上學》的觀後感3

  《背起爸爸上學》中的主人公叫石娃。石娃從小家境貧寒,母親早逝,父親沒錢讓他和姐姐都讀書,只得用“轉勺子”的方法來決定誰上學。就這樣,幸運的石娃得以去上小學。

  去上學的路上要經過一條大河。一個雨天,石娃親眼見到班上一個女同學過河時被河水淹死。這件事給了石娃幼小的心靈很大的觸動。出於對那條河的恐懼,石娃一連三天沒去上學。被父親發現後,受了一頓毒打。第二天,小小的石娃又要上學去了,父親如以往一樣送他到河邊。面對看著大河躊躇不前以至於大哭起來的兒子,這位父親背起兒子,揹著他過了河,並對石娃說了這樣一番話:“河水有漲有落,學還是要上的。你是男娃,做事要有始有終。”

  石娃深深記住了父親的'這番話,從從此他努力學習,終於以自己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城裡的重點高中。可是,父親在這時得了中風,身體行動極為不便,連吃飯都困難,加上姐姐出嫁,家裡沒人照顧父親。懂事的石娃雖很想上學,但還是放棄了學業,選擇承擔起照顧父親的責任。石娃的父親得知此事,很是內疚,便想一死了之,不想給石娃這麼重的擔子。深夜,石娃的父親偷偷地跳進了自家的水井,不料,被細心的石娃發現,並救了回來。在月光下,石娃最終答應父親,自己要繼續上學。

  石娃進城那天,村長和幾個鄉親來看望他,當他們說到他們會好好的照顧石娃的父親時,石娃告訴他們,自己要每天揹著爸爸一起去上學。就這樣,父子倆第無數次的佔到了那個熟悉的河邊,石娃又像許久之前父親揹著自己那樣背上父親,走向遠方......

  故事中的石娃是一個極普通的孩子,但同時,他又是一個極不普通的孩子。也許是因為石娃的家境,石娃是一個會“承擔”的孩子。他承擔著對河水的恐懼,承擔著對父親的照顧......石娃雖須承擔這麼多的東西,他卻異常堅定的堅持了下來,只是因為父親對他的一句話:你是男娃,做事要有始有終。是的,石娃最初選擇了照顧父親,他就一刻也沒有停歇過,即便是上學也不例外。請同學們想一想,我們是否也應為我們的家庭、學校承擔一些什麼呢?承擔也許只是飯後幫父母撿撿碗筷,或拾起掉在地上的紙團。

  同學們,讓我們也學會承擔。因為只有一個會承擔的人才能成人、成事。

  《背起爸爸上學》的觀後感4

  一個小小的銅勺陀螺似的在桌面上飛快地旋轉,三雙期待的目光緊緊地盯著它。轉轉停停,銅勺終於顫悠悠地停了下來,勺把兒正指向石娃。“我要上學嘍!我要上學嘍!”石娃高興得蹦了起來……

  電影《背起爸爸上學》講述了一個真實而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石娃從小就失去了母愛,和含辛茹苦的父親、姐姐相依為命。為了供石娃上學,爸爸幹活時不幸摔壞了腿,這對於本就貧困的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無奈之下,小小年紀的姐姐含淚嫁給了比石娃還矮一頭的有錢人家,換來了一疊帶著心酸和屈辱的鈔票,勉強維持生計……隨著病情的加重,爸爸癱瘓了,家庭重擔沉沉地壓在了石娃那稚嫩的雙肩上。然而,他並沒有被這些連大人都難以承受的困難擊倒,始終一邊勤奮學習,一邊無微不至地照顧爸爸。功夫不負有心人,石娃考取了師範學校。就要遠離家鄉了,爸爸怎麼辦?他毅然決然地做出選擇——背起爸爸上學!

  看完這部電影,我已淚流滿面泣不成聲了。同為祖國的花朵,我和石娃似乎生活在兩個天地裡。逆境中的石娃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求知求學仍是那樣的頑強,生活信念仍是那樣的堅定,對親人的愛仍是那樣的至真至純……我們平時都做了些什麼呢?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學費不用愁,零錢天天有,還覺得這也不好,那也不滿足,對親人的愛心從來沒有想到過回報,哪怕是一點一滴……真是慚愧!

  石娃是我們少年兒童的驕傲,更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在他身上體現了這樣一種精神——困難再大,也能挺起胸膛;條件再苦,也能發奮學習;親人再窮,也會真誠相待。這是無價的精神財富,這種精神不正是我們生長在溫室的孩子所缺少的嗎?

  新的世紀裡,讓我做一個無愧於時代的小“石娃”!

  《背起爸爸上學》的觀後感5

  星期四下午,老師給我們放了一部電影,叫《背起爸爸上學》。這部電影非常感人。

  電影的主人公是石娃,他生活在一個很貧窮的小山區,姐姐和石娃都想上學,可是爸爸供不起兩個人的學費。就用轉勺的辦法來決定,結果勺把指向了石娃。姐姐雖然很喜歡讀書,但是,還是把上學的機會讓給了石娃。當時石娃還小,他太調皮了,上課經常逃學。爸爸知道後嚴肅地說:“河水有漲有落,學是要天天上的,男孩兒做啥事都要有個結果。”石娃聽了以後,決定刻苦學習,後來參加了奧林匹克競賽,拿了一等獎,爸爸很開心。石娃不斷的努力,終於考上了師範大學。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爸爸卻得了中風,需要人照顧。石娃為了完成學業,做出了一個勇敢的決定,背起爸爸去上學。把家賣了,用這些錢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套房子。他克服了重重困難,堅持不懈地學習。

  我想到了自己,現在的條件比石娃好得多,要吃的有吃的,要喝的有喝的,學習條件也很優越,雖然我學習也很刻苦,但是和石娃比起來,還差很遠,平時一遇到困難,就問家長。以後我要學會自己解決問題,多家思考,努力學習,長大當一名律師,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