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觀後感>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800字小學生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800字小學生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800字小學生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你好李煥英觀後感800字小學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800字小學生1

  《塵曲》所言:“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人生路漫漫,有人前程似錦,鮮花滿地,有人卻墜入深淵,鬱郁終生,只有一種愛,無論你是登高遠眺,遙望輝煌前路,還是流水潺潺,靜聽平凡生活,它總在那裡,不散不滅,永恆不變。

  李煥英的背影,在電影裡出現了三次,那些背影是溫暖的,是柔和的,那是母愛的真實再現,是一顆包容女兒的心,正熠熠閃爍。

  電影中的世界,似幻,是面對現實備受打擊的黃粱一夢;似真,是跨越時間溫柔體貼的相互成全。在我的世界裡,也有一位這樣的母親,她也曾是少女,也愛草長鶯飛,山間松月,碎花荷葉。

  因為我們,她們褪去了少女的青澀,襲上了那世塵的滄桑。

  我從她的背影裡看到了歲月的痕跡。

  許多記憶已經模糊不清,仔細回想,也只有那個午後,藍天清澈,黃昏悄無聲息的在天上望著,白雲醉的四處打滾,崎嶇不平的街道,在電線杆影子的映照下顯得更加凌亂。她推著車,載著我重重的書包,緩慢的走著,時不時四處看看,儘管我們都清楚,這條回家的路很偏,很少有人走,更不要說有車輛透過。我在她身後,看著她紛飛的衣角,再緩緩向上,暖白色的日光肆無忌憚的照在她的背影上,漸漸與她融為一體,在她的肩膀處暈開了溫柔一朵,她走入一棵樹下,透過樹葉的斑駁,她的背影也變得斑駁又脆弱,我突然停了下來,我想叫住她,卻不敢開口。

  也許是聽到了身後沒有腳步聲的響動,她轉過頭,我清楚的看到她鬢角的絲絲銀髮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著光,那是歲月在她身上鐫刻下的痕跡,她輕聲對我說:“走吧,早點回去。”我不肯移走我的目光,倔強的點了點頭。

  我自詡不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但看到她鬢角的那一刻,彷彿是大夢初醒,我想起母親叮囑下的決堤愛意,它們經過歲月蜿蜒成河,在那一瞬間,透著絲絲白髮向我湧來,刻骨銘心,仿如昨日。

  “打我有記憶起,我媽媽就是一箇中年婦女的樣子。”“所以我總忘記,媽媽曾經也是個花季少女”在電影的最後,李煥英去世,寬廣的街道上只有她的女兒開著車,我想她應該已經實現了當初答應她媽媽的事,“你的女兒會比他們更優秀。”

  得時不待,時不再來。沒有什麼輪迴百轉,更沒有什麼穿越時空。燈塔總會被海水侵蝕,盾牌也總會利劍穿透,我只懂得,凌空展翅,破浪乘風,那一片星辰大海,由我為您摘來。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800字小學生2

  辛丑牛年,大年初一,我隨家人在影院觀看了喜劇演員賈玲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你好,李煥英》。影片借穿越時空帶觀眾找尋時代記憶,充滿喜樂笑聲;也是借穿越時空演繹母女深情,充滿悲苦感動。

  《你好,李煥英》改編自賈玲的親身經歷和20xx年出品的同名小品,由賈玲擔任編劇,賈玲、沈騰、陳赫、張小斐等主演。賈玲自20xx年開始準備劇本。為了這部電影,她自20xx年起就漸漸減少工作,專心寫劇本。劇本初稿於20xx年年初完成,歷時三年。

  故事開始於20xx年的某一天,剛剛考上大學的賈曉玲經歷了人生中的一次大起大落。一心想要成為母親驕傲的她卻因母親突遭嚴重意外,而悲痛萬分。在賈曉玲情緒崩潰的狀態下,竟意外的回到了1981年,並與年輕的母親李煥英相遇,二人形影不離,宛如閨蜜。與此同時,也結識了一群天真善良的好朋友。曉玲以為來到了這片“廣闊天地”,她可以憑藉自己超前的思維,讓母親“大有作為,彌補遺憾,找回快樂”。

  故事的前半程充滿喜劇色彩,讓你笑,笑得前仰後合,死去活來。笑點由現代人和舊時代的衝突造就,用“購物票”搶電視,用“犬毛”補禿髮,男女朋友羞羞地“電影院”看《廬山戀》,用“補丁”補牛仔褲的“漏洞”設計……

  隨著劇情的推進,事態發展完全沒有賈曉玲想得那麼簡單,結果讓曉玲感到意外:母親李煥英帶領的排隊比賽失力,給母親安排“美滿姻緣”失敗,母親李煥英的死敵王英更為得勢……最後更是非賈曉玲所願,母親李煥英和父親賈文田幸福牽手。賈曉玲猛然醒悟,原來此時的母親絕非年輕時母親,眼前的母親也是穿越時空來給女兒道別。女兒一心為母彌補遺憾,母親全心為女故裝不知。在母親面前,賈曉玲發現自已永遠是那個被呵護、被關愛、被成全的物件,不禁淚如雨下,泣不成聲,一路狂奔。穿越迴歸,冰冷的病房依舊,賈曉玲俯臥床邊守護著永遠睡去的母親。為什麼讀懂了母愛,而母親已經不在?為什麼理解了母親苦心一片,母親卻已經撒手人寰?為什麼一個“讓母親快樂”的小小心願實現起來卻如此艱難?為什麼“為了孩子”母親會如此這般、毫無怨言?

  所以,故事的後半程充滿悲劇色彩,讓你哭,哭得稀里嘩啦,不可自拔。自中段影院便笑聲停止,漸漸安靜。尾聲處觀影人更是啜泣不止,直至息屏而不願離場。

  《你好,李煥英》,是一部好電影,值得一看。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800字小學生3

  我未來的女兒,我就讓她健康快樂就行了。

  ——題記

  相信這句話看哭了許多人,包括我在內。隨著新年的鐘聲響起,影視行業也呈現了許多好看的賀歲電影,供大家欣賞,其中有一部,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你好,李煥英》。

  影片是由廣大觀眾喜聞樂見的喜劇演員賈玲自導自演,根據自身經歷創作的一部電影。她用一部電影彌補了自己對母親內心的遺憾,電影中講述了“賈曉玲”在經歷了“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痛之後,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回到了1981年,回到她母親年輕的時候,展開了一場讓人笑中帶淚的故事,令人回味無窮……

  人們都說最害怕喜劇演員演悲劇,因為一個懂得製造快樂的人,一定是嚐遍了這世界的苦,賈玲將自己對母親的遺憾想極力挽回,讓母親不吃苦受累演得淋漓盡致。電影中用“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句臺詞貫穿著整個故事情節。

  電影中有很多讓我淚流滿面的情節,比如賈曉玲和英子喝醉酒時,賈曉玲對英子說“下輩子咱倆必須得做母女”,還有李煥英說的那一句“我未來的女兒就讓她健康快樂就行了”這一句話表達了一個母親對女兒的愛惜,不圖別的,只圖她健康快樂,我就安心了。當時我和我的母親對視了一下,不用說什麼我也知道,她也只希望我能健康快樂,不貪圖什麼榮華富貴。

  在電影中,李煥英看到賈曉玲和沈光林的小品表演,但其實賈玲的母親並沒有見到過她的表演,就意外去世了,這也是賈玲的一大遺憾。電影中賈曉玲也和李煥英說過“媽,我現在是喜劇演員。”“媽知道”這句話也讓我淚奔了,賈玲的最大希望就是想讓她的母親去看她表演一次。

  電影中也穿插著許多搞笑的情景,很好地把握了觀眾什麼時候該喜、什麼時候該被電影中人物感化,影片同時還加入很多場景描繪,比如夕陽西下和金黃色的稻田及他們在草地散步的情景描繪的出神入化。

  這部電影歌頌了母親對孩子的那種無私的愛,同時也表達出賈玲在母親在世時,沒有讓母親感受到關愛而感到無比自責的情緒。

  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我緊緊的握住媽媽的手,哭得淚流滿面。其實每個年代的母親都是一樣的,她們總是想著把最好的留給自己的子女,自己卻默默承受著生活的艱辛。

  在此,我希望天下所有的母親都能夠健康長壽,也能平安喜樂。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800字小學生4

  一部春節檔電影《你好,李煥英》的上映,瞬間溫暖了整個寒冷的初春,它是賈玲為懷念意外去世的母親而自導自演出來的作品。記得五年前,賈玲以小品的形式演出這部《你好,李煥英》,沒想到五年後,觀眾依然為這部真情流露的作品而買單。這部影片在搞笑的基礎上透露出人性最為柔軟的一面,那就是情感。

  賈玲19歲那年,深愛的媽媽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而意外身亡,從此與母親天各一方,不能再相聚,留下太多的遺憾與愧疚。多少年後,賈玲勇敢的把內心的情感透過舞臺表達出對母親最深的思念。

  影片採用時空穿越的方式,回到母親年輕時的場景,來講述那個年代的故事。花襯衫、大喇叭褲、老式收音機、國產二八扛腳踏車、搭邊頭,無不充斥著80年代的氣息,讓我這個快奔四的同志,看著感覺那麼親切而又溫馨。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從咿呀學語時,耳邊灌輸的就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是自古幾千年來的孝理。小時候,父母可以無條件的陪著我們長大,當父母變老時,作為子女有可能為了夢想、為了愛人,為了工作而遠離父母,但父母家中的那一盞燈永遠都會為我們亮著。

  “我的女兒啊,我就讓她健康快樂就行了。”這是影片母親李煥英說出的一句話,想必也是全世界的父母心中的一句話,也包括現為人母的我。媽媽常說,“眼淚都是往下流的”,對於子女,他們可以傾其所有,甚至是生命。在父母眼裡,我們永遠都是那個長不大的心頭牽掛。

  “媽媽,我不要讓你變老。我長大了,會給你買不老的藥藥,媽媽就能特別高興了!”這是五歲兒子說出來的話,望著兒子眼裡流露出堅定且渴望的眼神,即使這是不可能實現的一句話,我的心也很暖。因為知道,兒子是真實的想讓媽媽開心。回頭想想,作為女兒,我又做過什麼事情讓父母高興的呢?

  父母在,人生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剩歸途。

  “人生就是不斷地放下,然而難過的是,我都沒能好好的和他們道別”。“子欲養而親不待”是多少人過不去的坎,人生當中,不知道明天和未來誰先到來。《如果有個直達天堂的電梯》,相信每個人都會放棄財富,換來一次機會,彌補內心深處的那個遺憾。

  時光,從不為誰而駐留,歲月,從來對誰都是無情。莫等了,請珍惜身邊人、眼下人,因為那才是最愛你的人。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800字小學生5

  大年初七,我看了電影《你好,李煥英》,劇情搞笑又有新意,片尾的反轉更是整部電影的亮點,發自肺腑而又感人至深。

  整部電影融入悲劇亦融入世態百象,有愛與溫情,又不乏遺憾。

  這部電影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臺詞是:“我的女兒,只要她健康快樂就行了。”這是劇中李煥英對女兒僅有的一個希望,沒有過多的要求,只有這簡單、質樸的願望。

  賈曉玲是一個平凡而普通的女孩,在上大學之前,她認為從沒做過一件讓母親開心的事。她為了哄母親開心,偽造了名牌大學錄取通知書,卻被識破。

  即使這樣也好,只要和母親能相依為命,就是幸福的。“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遺憾的是,在回家的路上,出了車禍,賈曉玲,永遠失去了母親。母親的意外去世,成了賈玲內心永遠的痛,沒來得及帶母親坐敞篷車,沒來得及看到她女兒更有出息。

  失去母親,就失去了快樂,也是失去過年的意義。為了彌補生命的遺憾,賈曉玲穿越到1981年,即她出生的前一年,在母親正值青春之際相遇。她要重來一回,也是自己的贖罪之旅,決定要做讓母親開心的事。她讓母親買回了全廠第一臺電視,參與排球比賽,安排母親與廠長兒子沈光林相親。

  她想憑藉未來人的身份,重新書寫媽媽的命運,讓母親過上好日子。在她即將回到現代的時候,她看到褲子上的補丁,才發覺母親也穿越回來了。

  雙開門的.冰箱,嶄新的綠皮大衣,都只能成為賈曉玲永遠的回憶,對母親的回憶。

  回憶裡的點點滴滴,母親在她摔之前,想要接住她;母親捨不得買車票,在大雪裡走著回家;母親在她喝醉的時候揹她回家,給她補褲子;與沈光林表演二人轉把觀眾逗得哈哈大笑時,坐在臺下的母親卻淚流滿面……

  這是賈玲的處女作,為了懷念她的母親,專門拍攝的作品。

  看完這部電影,它喚醒了我們對母親的愛。

  我們要趁著現在,有時間,有機會,不錯過陪伴父母的每一天,珍惜與父母在一起的時光,想法設法讓父母開心起來。我們可以帶父母去看一場電影,帶他們體驗一次新時代的高科技,無條件支援父母的業餘愛好,尊重父母的選擇和決定,而不是意氣用事,做一些讓父母傷心,自己遺憾的事。

  為了愛我的父母,我們要學會感恩,斂去一身桀驁,淋著星光向愛我們的父母走去,為他們捧起世上最溫柔的海,陪伴就是我最長情的告白!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800字小學生6

  愛之深,情之切。

  ——題記

  過去一個月,全國人民都認識了李煥英。

  截止3月1日,電影《你好,李煥英》票房近50億元。賈玲成為全球票房第二的女導演,並有望衝冠,一戰封神。

  可以說,這是賈玲人生的巔峰時刻,但這份喜悅卻缺了一角。這部電影的主角——李煥英永遠的離開了人世。

  每次談及母親快落淚時的賈玲都會及時給出笑臉,露出兩個深深的酒窩。

  電影院裡,無數觀眾感動於這份母女情。哭溼了口罩。“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無奈、後悔無疑像一道無解的題,懸在每一個人的心中。

  電影改編自賈玲的親身經歷,剛剛考上大學的賈玲想讓母親高興一回,沒想到,母親突遭車禍。賈玲崩潰之際,穿越回到1981年,成為賈曉玲,遇到28歲的母親李煥英,兩人以表姐妹的身份度過了最後的時光。

  其中,賈玲和李煥英喝酒時的對話深深打動了我。

  “你的女兒可有出息了!大學是在國外讀的導演系,月薪八萬。”賈曉玲說道。李煥英不可思議的說:“真的?”“真的!”賈玲露出兩個深深的酒窩。李煥英毫不在乎地說:“我的女兒只需要她平安快樂就行了!”聽了這句話之後,賈曉玲再也忍不住了,兩行滾燙的眼淚順著臉頰落下。“原來,媽媽只想讓我快樂就好了……”賈曉玲想。是啊,天下父母的願望都是這個啊!如此簡單、樸實的話,在孩子看來,卻是十分真情實意的話語,傾注了父母所有的關心和愛。

  但回到現實,真實的母女關係並不是“歲月靜好”,往往存在各種各樣的“相愛相殺”。

  “三天一小架,五天一大架”,這就是現代社會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寫照。在平常學習的時候,我往往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和父母爭吵。我們表面上說著孝順父母,可實際我們又什麼時候讓父母“省過心”?在這場愛的變奏曲中,父母和孩子在不斷的衝撞中求和解。隨著時代的鉅變,母女關係迎來了新的挑戰。如何愛對方,也有了新的答案。在日常生活中,母親和女兒總是在各種瑣碎的小事中,試探著對方的底線。

  表達愛意,從不容易!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800字小學生7

  假期結束上班的第一天晚上,去影院看了《你好,李煥英》,一個“笑中帶淚,淚中帶笑”的真實故事,記得電影結束的時候,前排的小女孩抱著媽媽涕不成聲。

  影片中的“媽媽”其實是中國千千萬萬個母親的縮影。她們就像一條辛苦的河,在生活的暗流洶湧中起伏不定,歷經艱難坎坷,嚐盡酸甜苦辣,在風雨交加的人生路上潺潺不息,為家人,為子女,付出了自己辛勞的一生。她們平凡而偉大,隱忍而堅強,為子女撐起了一片天,是世界上最疼愛我們的人。

  我們就像母親手裡的風箏,他們不管飛得多高多遠,她們都在那頭,牽掛著我們。

  歲月催人老,時光一路追趕,我們從牙牙學語到為人父母,母親也從花信年華邁入垂暮之年,兩鬢的白髮,臉龐的皺紋,步履蹣跚的背影總是在提醒我們,她們真的老了,她們再也不是那個在我們小時候幹活利落、健步如飛的媽媽,而是需要我們兒女關心和照顧的老人。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希望我們"遠走高飛",成家立業的同時,也能多回頭看看,一直在原地守護,等候我們回家的母親。

  電影的構思雖然沒能逃過“穿越”的套路,個別段落處理得也略顯侷促,好不容易最後觀眾進入故事情緒高潮卻突然結束了。講電影故事就像寫文章,但就這部電影,骨骼(結構)–講故事的各種手法交錯連結通暢;肉體膚容(故事語言)–真實平凡幽默悲情;但內在的精氣神(主題內容)還是稍微欠缺了一點,簡單來說,就是隻達到了生活的狀態,還沒到達生命的層次,但最後螢幕上那段話還是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但電影的構思拍攝手法還是值得一提,影片中的順徐,倒敘和插敘的無縫切換連結,自然流暢,毫無違和感,笑點不斷的前半段和催淚悲情的結尾形成明顯的對比,首維一些細節的一一呼應,其中蘊含的感人至深的親情也很能打動人心,這也是這部電影票房一路高升主要原因吧。

  其中最戳中我的,還是是電影最後那段話:“打我有記憶起,媽媽就是個中年婦女的樣子,所以我總忘記,媽媽曾經也是個花季少女。”

  其實這句話也可以昇華一下,我們每個人除了社會,工作和家庭賦予的角色之外,首先是我們自己。照顧好自己,讓自己快樂,才能更好地承擔其他“角色”。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800字小學生8

  如果現實生活,能像電影一樣重新來過,該有多好。那些逝去的親人,那些曾經的遺憾,那些來不及的陪伴,就都能換一種方式去彌補。可生活就是這樣子,沒有重新一次來過的機會,有的只是無盡的遺憾和來不及的悔恨。

  看完電影,還有些走不出來的情緒,愛,被愛。愛你,所以願意義無反顧的告別。

  電影開頭便是人生常態,從一個呱呱落地的嬰兒,成長為一個萬千凡塵中平凡的普通人。這裡或許刻畫出了很多人的模樣,我們在愛的包裹中成長,在青春各種打擊面前逐漸平庸。而成長中媽媽這個角色,也為青春添上最絢爛的一筆。你或許是她嘴中不成氣候每天都想吃喝拉撒的“小王八蛋”;又或是從未讓她驕傲,為她長臉的“女兒”我們雖平凡如塵埃,她們愛卻依舊燦爛如暖陽。

  而比起“我們還未長大,她們已經老去。”更令人心碎的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遺憾像是一顆澀口的糖,入口甜蜜的過往四散而開,但與之而來還有無限苦澀的回味。遺憾又似那無邊的泥潭,是夢幻時無盡的回望,是腦中每一次回憶引流著心靈隱隱作痛……

  就像電影所說的,我一次也沒讓我媽高興過,我沒有考上高中,沒有成為所說的高中生,沒有成為一個貼心小棉襖,沒有讓你成為別人的羨慕物件,沒有讓你感到驕傲自豪,我滿懷愧疚,而她總是笑的安慰我,“條條大路通羅馬”,其實她只是希望我健康快樂,這可能就是一個母親最大的心願吧。

  天冷了,記得多穿點,多吃點,長身體的時候呢,我們總嫌棄父母嘮叨,總想遠離父母。等到長大後才發現,這些嘮叨,滿含父母的關心;這些管束,是對子女的愛護的另一種表達。他們不懂表達,用他們自己笨拙的方式,來表達愛,但子女卻從未認真去傾聽。直到父母的離開了,才察覺到遺憾,總要經歷傷痛,才懂得父母的疼愛;只有撞了南牆,才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

  所謂父母,子女,不過是一場美麗的遇見,一場盛大的離別。我們總得好好想想,等到自己功成名就,等到自己家和人圓,等到自己實現夢想,等到自己有足夠的時間。從未想過,自己在努力奔跑時,父母也在慢慢老去,時間不等人。我們總以為與父母有大把時光,其實,有的時候親情,真的只有一瞬間。我們什麼都可以等,唯有愛父母不行。

  珍惜當下的時間,電影中屬於她們的結局像是為現實的遺憾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這份愛無私卻又光亮。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800字小學生9

  星明夜朗,正如我的心情一樣,今天,我和爸媽一起去看了場電影,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踏入了電影院的大門。

  這部電影的劇情比較簡單,但卻讓人潸然淚下。

  主人公不讓媽媽省心,小時候非常淘氣,但是他高考前幾天突然懂事了,想努力學習,但卻早已“白了少年頭”,但是主人公為了讓媽媽高興,就辦了一張假的大學證書,可是“躲得過一時躲不過一世”,很快,媽媽就發現證書是假的。可她沒有生氣,還騎車送主人公去玩。可悲劇也就在這發生了。

  一輛大貨車撞向了他們。

  畫面一片空白。漸漸地,畫面清晰了起來。映入眼簾的只有捂在床上哭的主人公和“與凡塵隔絕”的母親。

  可是,故事還有轉折,主人公穿越了,她穿越到了她母親上班的時候,她就以為這是老天給她的機會。她下定決心去幫助媽媽,也算是為了使媽媽高興的一個遺願了。事情進展的非常順利,但卻有一個疑點,這個時候的媽媽是什麼都不會,但是卻非常熟練的縫好主人公的褲子。

  直到最後,這個謎才被揭曉。

  原來,主人公的母親也穿越了,而且還在暗中幫助了主人公許多。主人公理解了這一切。

  畫面又是一片空白,慢慢的,顯現的還是在哭的主人公和早已“不聞人間語”的母親。

  全劇終。

  看完電影,我內心的感觸非常深,從始到終,一個愛字貫徹到底,可這愛到底是什麼?是母愛。是無私的母愛,是純潔的母愛,是高尚的母愛,這母愛可能僅僅是一次微笑,一個鼓勵,但卻是最使人開心,最鼓舞人心的了。

  母愛因何而偉大?看完電影后,我知道了,母愛因無私而偉大,在喧鬧的人世間中,母愛,她放出磅礴的光芒,引領我們走出黑暗,用最清脆的音樂,使我們從紛亂中掙脫出來。

  無論何時何地,總有一座名叫母愛的燈塔指引你,總有一處名叫母愛的港灣守候你。

  電影中的主人公想報答母親卻來不及,也是穿越,才讓她完成心願,然而我們不會穿越到過去。所以,現在,我們就應該去報答那無私的母愛。洗一次碗,捶一次背,拖一次地。可這和媽媽付出給我們的愛相比,實在使微乎其微,我們不能再等待了。別讓“子欲養而親不待”形成你終生的遺憾。

  這無私的母愛,聖潔,美麗。讓我們淋浴母愛時回報以最赤誠的愛。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800字小學生10

  《你好!李煥英》一部春節檔的電影,票房據說已經突破了50億,周圍看過的人,同齡的都說值得看,戳中了淚點;年輕的說還行吧,基本沒掉眼淚。

  我大體瞭解了劇情,本來想“引誘”孩子來看看,達到我教育他孝順我的目的,沒成想如今的孩子機靈的很,連我潛意識裡想的事他也能察覺到,結果他就沒上這當。我哪,一個吆喝著要有邊界感卻跟孩子老劃不清界限的70後媽媽,就一直拖著沒去花這買電影票的錢。

  3.8節,單位組織看這部電影,本來還在糾結看與不看,幸虧老鐵一拍即合要陪我觀看,機緣已到,趕緊吧…看!

  無論電影是否真套用了開始笑後來哭的老舊陳設去獲取觀眾的口碑和眼淚,作為觀影的我來說,笑的確實開心,哭的也確實淋漓。這些都是真實的,也就值了。

  一段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故事,透過穿越回到過去,用這種彌補遺憾的方式,來表達母子各自未來的及表達的愛。最終,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媽媽的愛總是要比女兒的更加深厚,更加包容,更加的默默無聞。讓作為兒女的我們切身的體會到,父母的愛到底有多無私和深沉,而做了父母的我們,對自己的孩子是否也能一樣的無私和寬容?

  回想我剛工作那會兒,看到路上母親一樣年紀的人,揹著好看的真皮包,我就想,等我有條件也給媽媽買個…當時就轉念想等我有條件,等我有錢了,等我有時間了…所有的等是否真的沒有期限?我們的奮鬥可以再久些,成功也可以再晚些,但是…是否就錯過了更重要的東西?

  如今我的孩子都比我高了,父母也已經年邁,他們卻還在為我做著力所能及的幫助…我心裡貌似有著慚愧,卻又好像還是離不開這份依賴,我啥時候能長大哪?還是有他們在,我內心就不想長大哪?

  電影的場景勾起了我對小時候街道屋舍,音樂人物的回憶,情節讓我想起人生40年來父母對我時間精力金錢和情感的付出。

  看完電影,我跟老鐵探討…是否每個年齡段的人看過電影都跟我們感受到的一樣?我心裡想但願吧…感情,感情感到了才是情!一部讓我們能開懷大笑又能內心柔軟的電影,咱也別太貪心了,有這些收穫就夠了!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800字小學生11

  “前面有多好笑,後面就有多好哭。”未看電影《你好,李煥英》之前,太多感人的評論讓我先入為主,這也讓我對這部電影充滿了好奇和期待。大年初三,我與母親一同來到電影院,觀看這部火遍全網的親情電影。

  走出電影院,手中攥著的紙巾早已浸溼,眼裡的淚花還在打轉,電影中感人的情節似乎還在眼前縈繞,久久未散。

  影片主要講述的是,在20xx年的某一天,剛考上大學的賈曉玲經歷了人生的一次大喜大悲。一直想讓母親李煥英高興的她卻因母親突遭嚴重意外,而悲痛萬分。她傷心而後悔,思緒混亂,竟意外地回到了1981年,與她年輕時的母親相遇。經過一段時間相處,她們宛如閨蜜,也結識了一群善良的好朋友。

  一心想著讓母親高興,賈曉玲總是想方設法要讓母親過上更好的生活,但結局還是沒有改變,年輕時的母親還是選擇了和年輕的父親在一起。最後,她發覺母親和自己一同穿越回來,她們相擁而泣。賈曉玲哭著求母親不要走,但回到20xx年,母親還是永遠地離開了。

  “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做子女的最大遺憾,而日常的種種遺憾都會在無意中出現。面對父母的全力付出,身為孩子的我們或許身負父母的太多期待,或許從未讓父母放心過。電影中的賈玲便自稱是後者,面對生命垂危的母親,她是多麼無能為力。她心中滿是內疚與後悔,她多希望自己能成為母親的驕傲,能為母親長回臉。

  我們慢慢長大,父母漸漸變老。花白的髮絲出現在他們頭上,滄桑的皺紋爬上他們的眼角。他們不再是年輕氣盛的小夥子小姑娘,而是為人父母多年的“超人”。小時候,我總覺得父母是超人,長大後發現超人也會老。

  父母是我們心中永遠的偶像,也是他們自己口中事無鉅細的保姆。他們的付出在我們眼前,更多時候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他們習慣於默默地為我們付出,為我們著想,照顧我們;為我們遮風擋雨,給我們依靠。父母的愛,永遠是我們的後盾。

  電影兩小時,人生一輩子。有人說電影是彌補缺憾的藝術,賈玲藉助電影復活了母女情深,致敬了偉大的母愛。而我,與母親同去觀影,哭笑之間,我們的心應該更近更默契了吧。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800字小學生12

  《你好,李煥英》這部春節熱播電影,引起了大家的熱議,我是正月初四看完的,說實話,故事很普通,並未戳中我的淚點,但看了大家的一些影評後,我也想來談一談我的感受。

  這部電影講的就是母親與孩子之間的愛。我首先要講講母親對孩子的愛,我是一個擁有母親與孩子雙重角色的人,我曾和我的同事、同學都表達過我對母親這個角色的深切感受,我說一個女孩要想成為一個女人,必須擁有一場愛情,一次婚姻,而要想成為一個真正完整的女人,她必須當一次母親。也許這話說得有點誇張,但我確實是這樣在享受著我的生活。在我的婚姻和生養孩子的過程中,我學會了妥協,懂得如何去愛護一個人。和孩子一起成長,陽光下我比孩子還要孩子氣,我會和她爭風吃醋,會和她搶東西,和她一起臭美。風雨裡,我又是那個能為她遮風擋雨,能承擔起責任的大人。對於孩子,我曾經也不明白為什麼上帝要交給我一個如此責任重大的任務-----叫我牽著一隻蝸牛去散步?現在我終於懂得,上帝將這隻小蝸牛帶到我的身邊,是來磨鍊我的心性,是讓她來教會我成長,與其說,是上帝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不如說,是上帝叫小蝸牛牽著我去散步更為貼切。我想告訴大家,母親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不帶任何功利的;孩子不是母親的負擔,她是母親的天使,是母親成長路上的導師,是母親快樂的源泉。如果硬要說母親有私心的話,她的私心就是她想從孩子那裡得到快樂,因為孩子健康、快樂就是母親最大的快樂!至於孩子對母親的愛,我們從小就聽過黃香溫席、漢文帝侍母、陸績懷橘等孝順父母的感人故事,但比起母親對孩子的愛,那都微不足道,不足掛齒。

  世間沒有永恆的輪迴,人只能活一次,個人的生命和歷史一樣輕,不能承受地輕,輕若鴻毛,輕若飛揚的塵埃,輕若明日即將消失的東西。我只希望作為孩子的我們,在父母在世時,好好的陪伴年邁的父母,不要總以“等我有空了,再...”作為自己不做某事的萬能理由。我們年輕,可以等,但父母不能等。我希望我們在面臨只能做一個決定的選擇時,能做出不給自己人生留遺憾的決定。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800字小學生13

  這件事要從年三十開始說起,我聽朋友說“抖音”有免費抽影票的活動我就打算參加這次活動,我先和我的家人說這個活動可除了姥爺以外的所有人都不相信,我心想不信你們早晚會後悔的!很快抽獎的時間到了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按下了抽獎按鈕3。2。1,我緊張的把眼做做睛眯上!可惜我並沒有抽到。我生氣把手機丟到一邊,就在這時姥爺說:“孫子你看看我這個是不是中獎了。”我湊到姥爺的手機邊仔細一看。天啊!居然中獎了還是兩張。我興奮的和全家人分享這件事。他們的眼神也從難以置信轉變為深信不疑。

  第二天一大早便開始在“淘票票”訂《你好,李煥英》的門票,還好,總算搶到了兩張。我們9點到影院看電影。

  賈玲是主演也是導演,她的媽媽名子叫李煥英,本是一個慈愛的母親,卻在賈玲考上大學的那一天因車禍而去世,賈玲也穿越到了1981年,那時的李煥英還是個少女,但賈玲從小就沒有幹過一件值得媽媽高興的事情,終於長大了考上大學,有機會報答母親了,可惜母親已經不在了,這就是真實的“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體現,賈玲也想透過穿越這段時間,從而讓媽媽高興一回。

  這真算是一個遺憾吧,好不容易考上一個大學,還沒來得及為母親掙錢就發生了意外,賈玲趴在李煥英病床上哭著說出這些話,李煥英只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就好,這也許是做為一個母親對孩子最基本的要求吧。其實,李煥英也是穿越到1981年的,在賈玲從天上掉下來時,是李煥英跑過去墊在她身下;而在賈玲和沈光林跳二人轉時,她在臺下邊哭邊拍手;在賈玲坐車去學校時,她不捨坐車返回而冒著大雪步行回家......這一舉一動都是為了賈玲的幸福快樂,所謂親情就是如此簡單而重要。

  看完這部電影以是下午出了影院我問姥爺哭了沒他說沒有的事。可我卻看到他那紅了的眼角。

  看過這部電影我發現,每個孩子的母親都是如此,讓孩子健康快樂是母親最大的願望,而我們眼中不僅要有自己,還要顧及著父母,請珍惜與父母一起相處的時光吧!有時,只有真正失去時,才能更深的感到她對你有多重要,我能夠理解賈玲內心的那份孤寂和難過,痛失母親,誰不是如此呢?母親真偉大。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800字小學生14

  寒假的最後一天,帶周舟看了最近很火的電影《你好,李煥英》。賈玲、沈騰、陳赫讓這部電影一開始就充滿了喜劇色彩。電影的前大半部分,一直讓我在笑著:為了讓英子買上電視賈曉玲裝瞎;為撮合沈李曉玲買錯電影票;看電影時英子旁邊那個花痴觀眾;公園划船沈光林吃毛豆拉肚子;曉玲為光林排練二人傳;曉玲用狗毛給桂香當假髮,又一球把假髮打掉……後小半部分,當賈曉玲看到褲子上的補丁突然意識到“可是我的媽媽現在不會縫呀”,一下子讓電影變換了節奏,曉玲終於明白母親也穿越到了這個八十年代,曉玲哭著跑回去找媽媽,母子之間種種往事浮現在腦海裡,一部喜劇片一下子轉為一部溫情脈脈的文藝片。

  我開始以為這是一部女兒穿越回去改變母親命運的電影,到後來才明白,這原來是一個母親在臨終前為安慰女兒做的最後努力,她怕女兒傷心難過,她怕女兒自責。她一直在告訴曉玲:媽媽這一輩子很幸福;我的女兒,只要健康快樂就好。女兒穿越一直是想讓媽媽更高興,以為成全了母親,其實是母親在成全女兒。你以為你很愛媽媽,而媽媽永遠比你想象中更愛你。

  想起這個春節回家,早上起床,爸爸問我:吃蛋炒飯好不好?我說好。等我洗漱完,卻看到媽媽在煮餃子。我問:今天不是吃蛋炒飯嗎?媽媽說:你不喜歡早上吃飯啦!

  初一的早上,開車回去,在轉彎的時候太急,一下撞到門前的大樟樹上,怕爸爸看見,回來的時候把車撞壞的一面故意朝著菜園,誰知鄰居早就告訴爸爸,看到我回來,爸爸馬上去看我的車,把我罵了一頓。一轉身他就和鄰居討論怎麼砍掉那棵樹,怎麼把路加寬。

  還記得有一次回家,爸爸不在家,媽媽打電話讓他回家做飯,爸爸說讓她自己做,媽媽說,她工作這麼辛苦,輕易不回來,你還讓她自己做。爸爸馬上就回來了。

  每一次爸媽來學校,我請他們吃飯,他們都會說,你不要做這麼忙或者說不要到外面去,去食堂吃點就好。

  今年媽媽生病住院,我陪了她兩天,她稍微好一點就催著我回去,說:這裡不用你陪,我自己能行……

  在父母的眼裡,我們永遠都是小孩。

  去看電影時,下著小雨,我和周舟撐著一把傘,周舟想喝奶茶,我說你等奶茶,我去取票,周舟遞過傘,說媽媽你帶傘去,我說你呢?他說我有帽子。小小的舉動,讓這個飄著細雨寒冷的夜溫暖起來。其實想想,父母為孩子做的,遠遠多於孩子,可是孩子的一個小小的舉動就會讓你覺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有一句這樣說:父母為孩子擔心路路長,孩子為父母擔心扁擔長。現在想起這句話,一點不假。先前認為父母做的一切都是那麼的理所應當,直到自己也成為父母,才會感受到父母付出的真的太多太多。長大後,工作、家庭,讓你忽略了父母的感受,有時候覺得他們刻板,嚴厲、不懂道理。後來才慢慢發現,有時看似的刻板、嚴厲、甚至不可理喻,其實歸根到底全是給予,全是包容,全是承載,全是愛。

  珍惜當下的歲月,愛身邊愛我們的親人吧,因為世上唯獨父母之愛,樸素無求!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800字小學生15

  當電影院的燈光亮起,熒幕上的字幕全部飄完,觀眾紛紛起身離去。我依然坐在座位上,藉著口罩的遮蓋,已泣不成聲。慶幸只是一個人,可以無所顧忌的淚眼婆娑,無所顧忌的釋放著內心深深的感動。

  世上最深的愛勢必源於最深的情,只有相處時深深的牽掛、深深的快樂,才能令分別深深的不捨,深深的羈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來到這世界上,後來生命裡出現的每一個人,不管是至親摯愛還是一面之緣,都是上天賜予的最寶貴的財富。他們的出現,使我懂得了愛人和被愛,懂得了關心和感動,懂得了活著的意義。在活著的生命裡,不僅僅是一個人,還有他們。

  生命線尚有深淺長短,於是註定有人先離去。無論誰先離開,我們都要記得,在他/她還沒來之前,我們本來就是一個人生活。忘記一切難過,一切失望、一切坎坷。這是我們通常並且擅長的自我保護的釋懷招數。忘卻,代表過去、未來一切都沒有發生,往昔或美好、或糾結、或快樂、或遺憾,一朝變得毫無意義,倒不如從開始就不要經歷。逃避自古以來就是這個世界療效最好的毒藥。

  可忘記了又怎樣,解脫了又怎樣。那些實實在在經歷的快樂過往也將一併被埋在了永遠都不會開封的記憶深處。於是,就變成了一個空心的人,回憶模糊、過往虛度、沒有留戀,什麼都是一片虛無。終究會有一天,當我再也想不起曾經騎著腳踏車帶我兜遍整個城市的她;再也想不起手裡拿著冰棒等我從少年宮出來的她;再也想不起坐在書桌前給我講解除法的她.......

  死亡太可怕了。它讓相依為命的一家人,變成了孤孤單單的一個人。當母女一起穿越回過去相聚。剎那間我明白了,即使生命不存在了,親情也依然羈絆著,與生俱來、揮之不去。親情深入血液,和靈魂糾纏在一起,無法分離。有家的人是幸福的。當衣服破了有人幫你縫補;當為了實現排球奪冠的願望為你默默的奮鬥;即使再活一回,也不會為了更好的未來,而放棄最初的愛。即使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也—直沒有放棄愛。

  命運多是坎坷且有豐富多彩,一路走過,生人樂活,不輕言放棄便是對親人摯愛最好的交代。又或許,在迷茫和糾結的時候,偶爾對逝去的人說說心裡話,問問他們的意見,說不定藍天白雲間出現的絢麗彩虹,會讓難下的決心變得輕而易舉。

  因為,他們一直都在,從未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