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敘事>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徵文1500字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徵文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徵文1500字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徵文_第1篇

  退休後,爺爺成了個“電視迷”。中午飯後和晚上洗漱後這兩個時間段,爺爺會雷打不動地坐在電視機前,手持遙控器,身體微微向前傾,眼睛不離螢幕,好像這個世界只有他和電視,而旁人,休想邁進一步。

  時間久了,就引起了我的好奇:究竟是什麼節目,能讓爺爺如此痴迷?於是在爺爺看電視時,我也湊上前觀察。我發現爺爺看的電視大多是連續劇,劇名如《潛伏》、《馬上天下》、《和平戰士》之類,隱約散發出硝煙的餘味。聽聲音,槍炮、廝殺聲不絕於耳;看人物,大多是軍裝嚴整,武器不離身。再細細琢磨,這些電視劇的主題都驚人的相似:抗日戰爭。從游擊隊到新四軍、八路軍,從地道戰、地雷戰到間諜戰、細菌戰,描述的都是中國人民團結一致、奮力頑強與萬惡的日本帝國主義抗爭到底的感人故事。

  爺爺是一個老兵,1968年入伍的炮兵,對軍隊有深厚的感情並不以為奇。可反映戰爭的電視節目很多,爺爺為什麼偏愛抗日系列劇呢?

  有一天中午,爺爺沒有像往常那樣看連續劇,看的是中央國際頻道的新聞。播放的內容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的活動有關,我似懂非懂。但爺爺邊看邊說的一番話卻讓我記憶猶新。爺爺說:“抗日戰爭的勝利,就是告訴世界——中華民族不可欺不可侮!我們現在要紀念這個偉大的日子,更是要告訴全世界——中國人民沒有忘記血淚史,我們國富民強的夢想實現啦!”

  我恍然大悟,原來爺爺時刻銘記抗戰歷史,是因為他心中有一個“強國夢”!這位白髮蒼蒼的老兵,在濃濃的抗戰情結中,還蘊藏一份炎黃子孫的博大情懷,這份情懷牽繫著國家與人民,牽繫著歷史與未來!我不禁對這位老兵肅然起敬。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徵文_第2篇

  “紅旗飄,軍號響,歌聲亮!鐵流兩萬五千裡,紅軍威名揚天下!”耳畔鏗鏘熱血的朗誦,喚起了屬於祖國母親,屬於中華兒女七十年前的記憶。七十年前,九月三日的輝煌,七十年後華夏再寫新篇章。七十年,七十年,怎能說彈指一揮間?抗戰勝利的七十週年,中華兒女再啟航,再啟航!

  一九四五年的九月二日,參加對日作戰的同盟國代表接受日軍投降簽字儀式在停泊於日本東京灣的美軍軍艦“密蘇里”號上舉行。日本代表在無條件投降書上簽字,中、美、英、蘇等九國相繼簽字。至此,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結束,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也落下帷幕。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人民近百年來第一次取得反對帝國主義的完全勝利,是中華民族由危亡走向振興的歷史轉折點。抗戰勝利增強了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這一切都為民主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沒有革命先烈們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的英勇何來如今這片天?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朱德元帥所著《太行春感》尾聯“從來燕趙多豪傑,驅逐倭兒共一樽”唱出了作者對中共產黨領導下的根據地抗日軍民,堅持抗戰,驅逐日寇,爭取勝利所滿懷的.戰鬥豪情。可以說中國共產黨就是英雄豪傑、所有抗日軍民就是英雄豪傑。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脊樑,他們是中華兒女不忘的紅色記憶!

  即使抗戰結束了,中國也未必和平。抗日戰爭後國內又不斷髮生內戰,戰火硝煙久久不散。戰爭是殘酷的,敗了就敗了,勝者卻未必真的勝了。就算是勝利了,面對的依舊是屍橫遍野。試問,又好的了多少?戰場上的滿目蒼夷,雖是“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可是對連孩子最後一面都見不到的父母是否過於殘忍?千萬句叮囑,日日夜夜的思念換不來一個健康的孩兒了。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楚又豈是兩個老人能承受的?戰爭啊戰爭,你帶走了多少年輕的生命?和平啊和平,你又離我們有多遠?終於,和平來了。七十年來,祖國的領導人改善著人民生活,讓我們過上了安定的日子。如今是抗戰勝利的七十週年,七十年一終點,一起點,七十年後到現在,中華兒女一定能做得更好!

  “鐵流兩萬五千裡,直向著一個堅定的方向。苦鬥十年,鍛鍊成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一旦強虎寇邊疆,虎寇邊疆,慷慨奔戰場,首戰平型關,威名天下揚!”如今七十週年後,中華揚帆,再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