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獨立> 關於獨立的作文14篇

獨立的作文

關於獨立的作文14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獨立的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獨立的作文1

  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標誌著我們已經獨立了,我也不知道我們什麼時候可以結束對別的依靠。到底有沒有這樣一個清晰的標誌可以證明我們已經獨立。是那個標誌成人的18歲嗎?不,我已經18了,可我不能獨立,或許我會感到一些自卑,一些悲傷,可同時心中也有一種莫名的不滿油然而生。

  為什麼在父母面前我們永遠都長不大,永遠都要活在父母的牽掛當中,永遠都的不到完全的獨立。我想那些在自己孩子身上傾注了太多感情的父母,是不是就真的可以讓孩子獨立健康的成長呢?或許,父母們在這一點應該學習大鳥的教育方法。

  大鳥在教小鳥飛翔的時候,它在小鳥面前一便一便地飛,誘發小鳥的飛翔本領。剛開始小鳥會感到畏懼,不敢把它們的小翅膀振動一下,而大鳥就會毫不猶豫的將它們趕出鳥巢,小鳥們迫不得已驚慌的在空中拍打著稚嫩的翅膀,即而是快樂地穩穩地在屬於它們的天空中飛翔,好自在,好幸福,最終它們學會了轉彎,學會了停落。大鳥強迫小鳥們必須勇敢地飛是不是就標誌著小鳥們獨立了,最起碼大鳥不必為小鳥找不到食物而著急急。是的,小鳥們獨立了。大鳥選擇了一種我們人類的父母不大願意的方式教小鳥學會獨立,那才是完全意義上的獨立,它們是那麼的決絕,那麼的堅定。它們決不會給小鳥一個撒嬌的機會,面對生存它們別無選擇。可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毫不留情,小鳥才擁有了生存的本領不斷的繁衍生息。在天空我們會看見那些堅強的鳥兒勇敢的飛翔。

  然而,多數的父母門在孩子面對獨立生活是,就沒那麼幹脆,那麼堅決了。他們總認為讓孩子獨立生活就是別離,總要千叮萬囑,多麼的不捨。或許這是父母對孩子天生關愛的本能,可這不能讓時兆2獨立啊!父母的不捨會讓孩子對他們更加依賴,這樣就不會有徹底的獨立生活擺在孩子面前。孩子們的依賴與父母付出的關愛是成正比的,所以在孩子該獨立時,父母們是不是也該堅決點,乾脆點。

關於獨立的作文2

  以前,我一直認為我的父母親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你瞧——

  “爸爸,這道題目太難了,我做不出!指導一下!”“來了,這到題目應該這樣解……”“媽媽,作文想不出題材,幫我想想!”“可以用這個題材啊……”“爸爸,明天就要考試了,幫我複習一下!”“你把《一課四練》的‘動腦筋’做一做,待會我過來批…..”在爸爸媽媽的輔導下,我的作業全對,作文當眾朗讀,測驗都是班裡前幾名……

  可是最近,爸爸媽媽退步了!你聽,“爸爸,這道題目做不出,指導一下!”爸爸用陌生的眼光看著我,彷彿不認識我似的丟下一句話:“自己做!”要寫作文了,真不知該寫什麼,我習慣性地衝著媽媽大喊:“媽媽,沒有作文題材,幫我想想!”誰知媽媽也像變了個人似的,頭也不回地回答了三個字:“自己想!”

  爸爸媽媽為什麼這樣對我呢?漸漸地,我習慣了。題目做不出,我咬咬牙命令自己,筆在草稿紙上不停地寫著,算著……哈哈!難題終於被我解決了。作文想不出題材了,我努力地回憶著最近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一個細節想電影鏡頭一樣閃過我的腦海,嘿,有了!刷刷刷,作文字上洋洋灑灑留下了我的筆跡。要測驗了,我拿出書本看看爸爸媽媽,“咳,還是自己複習吧!”重點、難點、要點被我各個擊破,對付第二天的考試絕對是十拿九穩。

  慢慢地,我發現,爸爸媽媽不輔導,我照樣可以做得好,我的作業本依舊全隊,作文仍舊當眾朗讀,測驗依舊名列前茅……。

  我驕傲地告訴他們:“你們退步了,但我進步了!”爸爸媽媽若有所思地回答“用我們的退步換你的進步,很值啊!”

  我發現了其中的奧秘,原來爸爸媽媽在鍛鍊我的自立能力啊呀!我激動地摟著爸爸媽媽“原來你們還是愛我的!”

  現在,我已經學會自主學習,還真是爸爸媽媽的功勞,培養了我的自信心,讓我學會了自立。

關於獨立的作文3

  瀋陽的申女士和丈夫都有著一份不錯的工作,家境非常殷實。她怕女兒在這樣的環境中被寵壞了,就騙孩子說“不是親生的,你媽早死了”,此後女兒變得十分獨立,學習成績突飛猛進,驕嬌之氣消失殆盡,等到女兒成家立業、事業有成,她才告訴女兒實情。

  告誡:“我不是你親媽”

  “你媽已經死了,我不是你親媽。”十幾年前,申女士告訴剛上小學四年級的女兒程程。“我只供你讀書,供你上大學,以後別想指望我!”

  孩子不信,笑著對申女士說:“媽,不會是真的吧?你開玩笑的吧?”但申女士的話斬釘截鐵,讓程程一頭霧水。

  打擊:女兒彷彿變個人

  從此之後,程程彷彿變了一個人,刻苦學習、吃苦耐勞,學習成績也突飛猛進。原來也只是中上等的成績,竟然一躍衝進班級前五名,身上的驕嬌之氣也消失殆盡,既懂事又聽話。

  中考前,程程填報志願,填寫了20中學。申女士問她原因,她說:“20中學可以住校一年,我想獨立生活。”

  高考那年,正好趕上非典,學校裡上課斷斷續續的,但程程一天課業也沒耽誤,當年以519分的成績考上了大連鐵道學院。

  大學四年間,程程刻苦學習,一直是獎學金獲得者。她從來不出去打工,說怕打工影響學習。因為成績優異,大學畢業後被上海一家軟體公司聘用。

  驚訝:女兒不相信“實情”

  女兒事業有成,獨立性也強,申女士感覺應該說出實情了。“其實,你媽沒死,我是你親媽!”可是,程程半信半疑地問:“是真的嗎?”

  申女士說:“我當初說你不是我親生的,就是為了激勵你學習,讓你改掉缺點,學習好了,將來才能找到好工作,你要知道我的良苦用心啊!”

  在和記者通電話的過程中,申女士十分自豪:“我的女兒長得漂亮,現在事業有成,剛上班月薪就能達到6000多元,又嫁了一個好老公,別說有多幸福了!”

  採訪結束時,申女士說:“可能會有一些人不認同我的教育方式,但是如果當初我不那樣激她,她就會滿足於現有的家庭環境,不知上進,也不能像現在這樣出息了。”

關於獨立的作文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一道閃電劃過天空,好像要把天空撕裂一般。隨之而來的雷聲震響大地,打破了近幾個月來的寂靜。春雨便緊跟著淅淅瀝瀝地下了起來。春天來了。

  在春雨的滋潤下,竹筍紛紛破土而出,近一個冬天的醞釀,他們生長得很快。但是有一種竹子,在長到一定高度時,便不再生長。它們沒有跟隨別的種子,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別的竹子都長得高高的,低下頭來,輕輕地搖動葉子,顯得很美麗,彷彿在嘲笑低矮的他們,人們也很不屑,認為他們太沒用,路過時還用腳踢他們。但是他們毫不在乎。

  終於,很久以後,在一個下雨的夜晚,他們開始奮力地生長。第二天,人們便震驚了。他們彷彿在一夜之間便頂天立地,在這片竹林裡顯得鶴立雞群。人們這才明白了他們的想法。它們用了很長的時間在地下紮根,等到根扎穩固了,長高了才不會倒。他們是毛竹,一種很名貴的竹子,有自己獨特的想法,是獨立地思考者。

  我突然想起了那段恐怖的交通事故。曾經在一條公路上,一輛電動車因闖紅燈被一輛急速行駛的車撞出幾米外,電動車車主當場死亡。這樣的事情,現在已經很常見,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每年都在增加。一次電視臺記者在一個十字路口做的採訪。在路口,電動車,腳踏車幾乎沒有不闖紅燈的!記者採訪了闖紅燈的那些人,沒想到他們的回答幾乎全是,“別人都在闖紅燈啊!”當記者告訴他們不要再闖紅燈時,他們則快速點點頭,敷衍了事,然後揚長而去。

  想到這裡,我不禁疑惑了。難道他們都是不會思考的行屍走肉嗎?自己闖紅燈的理由竟是別人在闖紅燈?!這些隨波逐流的人,比植物都不如!

  在十字路口的紅燈處,人們都闖紅燈時,我收住了將要盲從的腳步。在一片闖紅燈的人群中,我堅決地站定,我想我做到了,我是個獨立的思考者。

關於獨立的作文5

  “獨立”這個詞在生活中非常普遍,有的出自父母之口,交談中,說孩子獨立;有的出自老師之口,課堂上,教人獨立;有的出自孩子之口,互相比較,說能獨立。但是真正能做到獨立的,卻很少。

  有過這樣一例:每天父母為孩子備好一切,只求孩子認真學習,生活中為他做這做那,只要孩子以學習為主,孩子在這樣的情況下久而久之便養成了惰性,有時雖會說:“我要自己來!”但實際行動卻是:手一張,腳一身,衣服和鞋都有父母來“幫”穿。有的孩子甚至認為父母為我們做這些理所應當,就該做這些……

  生活中,父母雖會幫我們很多,但卻不能幫我們一世。他們終會老去,離開。我們也會有自己的生活,到那時,我們自己還能否自理?有的可能會說:能啊!我會掃地,會洗碗……有這些本事當然,但如果什麼都不會,在生活中,就只有吃虧!只有自己獨立才能是的出境……

  母親常對我說:“孩子就不能慣!就該做自己可以做的事,現在不做,長大還得了?”所以只要有什麼掃地,洗碗,煮飯,端茶之類的小活,就會是我做。父母從不幫我一下,也不提點幾句,只會說要自行領會,體會。

  雖然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都只是幾分鐘便能完成的事情,但如果用心,細心的做,你會有成長的。做事不是完成任務,也不是為了誰做事,只是讓你自己從中體會,自己收益的小文章。獨立就是做一些無意義的事嗎?不是的。這些事雖小,但並不是無意義的。小事成大事,大事成獨立,獨立是為自己好,不是為了誰。就算為誰,也是為你自己好!老做小事,可能會枯燥無趣,但你有沒有想過多做便會熟能生巧,便會越來越熟練快速呢?

  學會做小事,認真做小事,才會幹好大事!因為注意了細節!

  只有生活獨立了,自主了,才會在學習上,工作上有成就。小事雖小,但小事多了就會是大事。做多了生活小事,才能遇到大事時不亂,不慌。

  獨立不是口頭說,不是在課堂上左耳進右耳出的聽老師講,也不是與朋友較真的說自己能獨立!而是要用實際行動證明我要獨立,我能獨立,我是獨立的!

關於獨立的.作文6

  父母是我們一座強大的靠山,但是這座山始終會倒的。

  十三年前的某天早上,我便悄然問世了,一出生就生活在一個充滿許多愛中,有爸媽的關愛,還有爺爺奶奶的疼愛。向來都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美好生活。

  在這源源不斷的溺愛中,讓我感到了這個世界是多麼的美好。衣服髒了,有媽媽洗;吃飯時,奶奶早已經為我準備好了碗筷;犯錯誤了,有爸爸出面承擔……讓我沉醉在這個溺愛河中不能自拔,如痴如醉。但我也清楚地明白,如果爸媽老了呢?我們又該怎麼辦?所以我想我應該學會獨立了,我要扔掉這阻礙我成長的柺杖。

  一個人長大了,就要學會獨立,因為爸媽不是我們永遠可以依靠的,因為隨著時間無情的消逝,這座大山逐漸變小。而我們又要儘早地學會獨立,一個人獨自處理所遇到的苦難,獨自解決。而又不是像小時候一味地去叫爸媽幫忙解決。

  我認為呢,一個人越早學會獨立越好,不要等到這隻柺杖已經被你牢牢抓住時你才想丟棄,那時候也許已經很晚了,因為它已經融入到你的生活中去了,成為了你自己的一部分了,想丟也丟不掉了,這似乎是長年來而養成的習慣,是放不下的。而我們如今應該趁早丟掉,因為它還沒讓我們緊緊抓牢,我們可以丟下去展開我們自己青春的翅膀,在生活中無盡地翱翔。

  而如果說孩子想獨立自主了,但是他們的家長又擔心他還沒能力而不放棄丟他的溺愛呢?那麼那個家長卻特錯大錯了。

  當幼鷹到足夠大的時候,鷹媽媽便把巢穴裡鬆軟的鋪墊全部扔出去,這樣,幼鷹們就會被樹枝上的刺扎到,不得不爬到巢穴的邊緣。而此時,鷹媽媽就把它們從巢穴的邊緣趕下去。當幼鷹開始向谷底下墜時,它們就會拼命拍打自己的翅膀來阻止自己繼續下落。最後,它們的性命保住了,因為它們掌喔了作為一隻鷹必須具備的本領——飛翔。

  而那些做父母的也應該像鷹媽媽那樣,懂得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因為獨立自主是作為一個人必須具備的東西,也是我們人生之路的必修之課。讓我們學會獨立吧,長出一雙青春的翅膀,自由自在地在空中翱翔吧!

關於獨立的作文7

  我難道不能經過第二次斷乳期?難道我不可以自立?

  那一次,我將垃圾丟入未套垃圾袋的垃圾桶,爸爸板著臉,對我說:“要先套垃袋才能丟。”我一下子知道了原因,免得不方便丟垃圾、倒垃圾。我飛一般地衝出了房間,衝入廚房翻箱倒櫃地找著垃圾袋,了九牛二虎之力,搞得廚房凌亂不堪,終於找到了黑色的垃圾袋。一抖,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進了房間,小心翼翼地將垃圾袋套上了垃圾桶。

  我手舞足蹈,慶祝著可以順利丟垃圾。我興奮得合不攏嘴,臉上洋溢著成功的喜悅。

  爸爸的一盆冷水即刻將我打入冷宮:“你為什麼這樣做?這不該你做!”“為什麼?”我疑問的話語脫口而出。

  “沒有為什麼,就是不要做,搞好學習就行了!”爸爸的臉由原來的風平浪靜轉為一絲慍怒。

  我臉上一陣紅一陣白,但還是鼓起勇氣質問了一句“為什麼我不能套垃圾袋?”

  “你用不著套!”爸爸又一次回答,“管好學習就行!”這次,他放大音量,開始警告我。

  我心中百感交集,既生氣,又委屈,還有一種不甘,“為什麼我只用管好學習?未來,你們不在了,我怎麼辦?再豪華的家也會一塌糊塗,到時候該怎麼辦?”爸爸大吼道“可以請保潔員!”

  我的淚水從眼睛裡流了出來,越湧越多。我跑到外面,大聲大叫起來,發洩著不滿,希望能止住哭。但最終我還是沒能忍住,大哭起來。豆大的淚珠滾落到唇邊,我舔了一口,是不甘的味道,是委屈的味道,好像在說,“為什麼我不可以自立,為什麼我不可以……”

  每當我去電視機旁抹灰時,您總是一臉生氣說我多管閒事;每當我跑到廚房想洗碗時,您總會堅持趕我出來;每當我想收飯桌時,您總推說作業沒做完要抓緊時間寫作業;每當我興沖沖地想跟植物澆水時,您總說我沒掌握方法有可能會把植物弄死;每當我想去倒垃圾時,您總會說這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不值得去做……

  願天下所有小學生願意獨立。

  願天下所有家長同意小學生獨立。

  願社會可以輔助小學生獨立。

  人能夠獨立,才可以長大;人能夠獨立,才可以勝利;人能夠獨立,才可以成功。

  獨立,才可以在社會中撐下去;獨立,才可以在世界裡興旺;獨立,才是天下。那一次的眼淚,使我明白了自立的重要性。

關於獨立的作文8

  “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桃花心木》。

  在我的課本中,我最喜歡讀《桃花心木》這篇文章。每次讀到這篇文章,特別是這段話,我都頗受啟發。

  《桃花心木》一文講述了年青時的林清玄先生遇到了一個種桃花心木的老人,他每次來給樹澆水的時間都沒有規律,引起了林清玄的好奇,透過聊天,林清玄終於明白了原來這位老人的用心良苦。也懂得了不只是樹,人也一樣的道理,正如開頭中的那段話,一直影響著林清玄先生的一生。

  在人生的道路上,並不是每個人都能一帆風順的,有時候佈滿了荊棘,有時候伴隨著狂風暴雨,無論遇到怎樣的挫折和困難,堅強的人終究能夠站起來,勇敢地和困難搏鬥;懦弱的人只會選擇放棄和退縮。要想戰勝人生中的每一個困難,讓自己漸漸強大起來,就必須要學會在逆境中鍛鍊和成長,擁有一個獨立自主的心。

  林清玄先生正是這樣的人,他的一生也充滿了坎坷,可是他從未放棄過自己寫作的夢想,正是因為有了像桃花心木一樣的堅定,他才成長為臺灣乃至亞洲最著名的散文家。我還想起了安徒生,想起了這個在破舊閣樓裡,窮困潦倒的年輕人,正是因為懷揣著這樣一顆獨立自主的心,他先後完成了《醜小鴨》、《美人魚》、《拇指姑娘》等聞名於世的童話,成為了世界上最有名的童話大王。

  其實,我也是一個夢想的孩子,可是在優越的物質生活裡,我有些懶惰、有些依賴,不大願意自己一個人去面對一些困難,也經不住一些考驗。記得剛學長號時,每天都要進行長時間的枯燥練習,吹得嘴都發麻,我實在是受不了了,最後選擇了放棄。今天,當我看到這段話時,我的臉不由自主地紅了,我為自己的不堅定、不努力而感到慚愧,我想,我一定會珍惜每一次挫折和困難,鍛鍊自己的意志,不斷地改變自己,努力成為一個堅定的、獨立的男孩。

  人生的路還很長很長,我們要遇到的困難和挫折還會有很多很多。我不禁想起了一首歌: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單中堅強,每一次就算很受傷也不會閃淚光……讓我們擁有一顆獨立自主的心,架起人生最美的彩虹。

關於獨立的作文9

  如今,家長過於溺愛孩子,這在許多家庭中已經不覺得新鮮了。大多數家長認為,這是見怪不怪的小事,不值得注意。可他們卻沒有意識到,過於溺愛孩子的危害有多大,那樣會使孩子變得自私、無禮、蠻橫、懶惰。說到這裡,我們不得不想一下古今中外一些大家的生平和環境:他們經歷了什麼樣的教育,他們是在怎樣的環境中長大的。

  宋濂,小時候家裡窮得沒有一本書,他為了學習,向別人借書。他不怕累,甘願跑到百里之外去借;他不怕苦,頂著寒風,在冰天雪地裡抄書。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的知識大有長進,但他沒有停止。他羨慕聖人的才學,於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親自去聖人家求學,多次冒著大雪前往。在學舍中,他並不羨慕周圍同學的華麗穿著,只為自己學習成績的優秀而高興。他最終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成為一代大學問家。

  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小時候家裡很窮,只讀了三年小學,便去給人家打工,賺錢生活。他把打工賺的錢積攢起來,租了一節火車車廂,又去買了許多實驗器材,在火車車廂裡做實驗。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愛迪生堅持了很長時間,他不怕辛苦,努力學習,認真思考,最終成為一名享譽全球的發明家。

  其實中外的許多名人哪一個不是從小就受到艱苦環境的磨練,意志變得堅強,才做出一番大事業的呢?如今,溺愛孩子只會對孩子的成長有害,使他們具有依賴性,不能獨立自主地生活,對孩子將來在社會上的發展有很大害處。 所以,家長們應放開孩子,讓他們自己面對這個世界,面對困難,經受磨練,這樣才能使他們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流水有太多的無情,總不顧及落紅的心願;而歲月也將無情,不顧我們的留戀,偷偷帶走青春的背囊。父母,請不要讓我們的青春黯淡。不要讓青春悄悄地走,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父母的懷抱是平靜的港灣,但我們終究要駛向廣闊的大海;父母的懷抱是安全的機場,但我們終究要飛向萬里雲天!如果——父母的溺愛少一點,我們的成功就會多一點!

關於獨立的作文10

  俗話說:溫室裡的花朵永遠沒有山上的野花開得燦爛。在我們周圍,有不少同學就像溫室裡的花朵,父母幫他們安排了一切,遇到什麼狂風大雨都是父母替他們擋,久而久之,他們便認為父母是一堵結實高大的牆,但是,牆也有風殘倒塌的一天,孩子也不可能永遠不長大,踏進人生,離開父母的港灣,是人成長的必經之路。

  媽媽為了讓我獨立,讓我跟著學校去美國一次,這樣既可以讓我增長見識,也可以讓我學會獨立。

  本來我覺得這次美國之行一定很有趣,可是當我登上飛機,我就開始害怕起來了,這是我第一次沒有親人的陪伴,一個人坐飛機,而且還要做16個小時,雖然我旁邊有我的同學,但是畢竟不是我的親人,不能照顧我,呵護我。好不容易熬過了16個小時,我馬上又要到陌生的美國人家去,我再次害怕起來了。剛來到他們家,我不敢說話,他們卻很熱情的招待我,這使我高興了起來,就大膽的和他們做朋友,在他們家,我雖然獨立,卻自由,這使我很快樂。到了要離開的時候了,美國人帶我去買禮物給我的爸爸媽媽,我精挑細選,獨立的買了禮物,當時我快樂極了。

  一個人生活在獨立中,我覺得應該很快樂。雖然很累也很苦,但是至少有自由空間。對我來說,我向往自由,哪怕是給我一點點的自由,我也很開心,很滿足。

  在獨立生活中,我領悟到什麼叫寂寞,那就是熱鬧的開端!在獨立生活中,我領悟到什麼叫難過,那就是幸福的開始!在獨立生活中,我領悟到什麼叫辛苦每那就是享受的開啟之門!

  鳥兒長大了,就應該學會在碧藍的天空展翅翱翔;魚兒長大了,就應該學會在廣闊的海洋裡無邊暢遊;人長大了,就應該學會在坎坷的道路上獨立面對困難。孩子終究要離開父母,走自己的路,要想自己將來過得比上一代更精彩、更幸福、更出色,就應該從現在開始,拒絕依賴,學會獨立,把獨立當成自己人生中一大快樂的事。

關於獨立的作文11

  奔流的長河是一道風景。它發源於林間汩汩的清溪,又豪邁地朝著浩瀚的海洋跋涉。它在旅途中變得強壯,呼嘯著穿過峭壁,壯闊地流紅坦蕩的平原,心平氣和地一瀉千里,它能夠釋放出讓我們驚歎的偉大力量,徑自去實現一個更遠大的理想。

  寧靜的幽蘭是一道風景。它從峭壁的石縫裡萌發出來,把單薄的形體和清淡的香氣獻給了空寂的山谷,它是花中的隱逸者,它在遠離了塵囂的世界裡獨自生長,獨自開放,獨自思索著生命的奧秘,獨自沉澱著自己飄蕩的種種思緒。它被人們奉為“君子”,是因為它耐得住寂寞,也因為一種特立獨行的勇氣——不論有沒有注視的目光,都開放出最柔美的花朵,釋放出最清馨的氣味。

  正午的太陽是一道風景。你看它,奮力地發著光、放著熱,看不出絲毫疲憊。沒有霞光的映襯,沒有云彩的廕庇,它獨自懸在中天之上,把壓抑在胸中的無限能量播散到大地的任何一隅。我們不敢直視正午的太陽,我們敬畏它,是因為它擁有獨自衝破全世界黑暗的豪氣。

  我崇敬高山的偉岸,感嘆長河的不息,仰慕幽蘭的氣節,敬佩太陽的豪氣,縱然我不能搖身變作彼樣的風景,我依舊擁有它們追求獨立的心,我依舊以自己的節拍,邁開了走向獨立的步伐。我想,在走向獨立的路上,我該是一道獨一無二的風景了。

  我想追求高山所追求的天空,達到長河所到達的海洋,擁有幽蘭所擁有的氣節,獲取太陽所獲取的豪氣。於是我振臂高呼:“我要獨立!”走向獨立,我是不繫之舟!走向獨立,我是不羈之馬!走向獨立,我是不群的鷹隼!

  在走向獨立的道路上,我為我勇敢的抉擇而驕傲,縱然市肆的喧囂不絕於耳,城市的繁華引人流連;縱然有路人的談話令我好奇,有街巷的軼事使我側目,我將不會駐足,我要大步流星走向獨立。

  因為我知道:走向獨立,我就是一道風景!

關於獨立的作文12

  某自然保護區出臺的嚴禁給野生動物餵食的規定看似不近人情,實則用心良苦。我想,此舉旨在防止動物對“嗟來之食”過度依賴,意在培養動物獨立覓食的能力。其實,在自然界,無論是被老鷹摔下懸崖才得以學會飛翔的雛鷹,還是隻有掙扎後破繭而出才能夠擁有美麗翅膀的蝴蝶,動物們無不都是在獨立面對並解決困境後才得以成長從而更加強大。

  但反觀人類社會,太多的孩子在親人無微不至的“周到服務”下散失了獨立生活的能力;太多的學生在老師“填鴨式”的教學中散失了獨立思考的渴望。泰戈爾說:“我把花熱烈地放在我的心上,結果花謝了。”老師與家長對孩子的愛毋庸置疑,但正是這種過度的關愛將原本應在廣闊天地中接受風雨洗禮的“花兒們”束縛在了溫室。而一旦他們所依賴倚仗的條件不再存在,那些喪失獨立能力的“祖國花朵”又該如何面對烈日驕陽,冰雪冷霜?恐怕,他們難逃凋謝的命運。

  當你享受著親人朋友的庇護不願獨立時,請不要忘了,世界是一片海,命運是風,所有的相遇與離別,不過是瞬間的波濤。那個供我們安逸的小舟總有一天會分崩離析,而我們最終只有也只能靠自己與命運的風浪搏擊。正如海子所說:“我們最終都要遠行,最終都要跟稚嫩的自己告別,也許路途有點艱辛,有點孤獨,但熬過了痛苦,我們才能得以成長。”儘管那段拒絕依賴,通往獨立的旅途並不平坦,但唯有經歷過我們才能收穫成長,而這一路上的磅礴與宏偉,也定會滲入我們的骨髓,讓我們自此擁有在天地間傲然挺立的根基。

  用獨立擁抱成長,我們需要如沈尹默所說的“同一株頂高的樹並排立著,高考滿分作文卻並沒有靠著的”魄力,亦需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追求,需要如羅蒙諾索夫一般14歲就一人步行幾千俄裡求學的執著,亦需要像平凡女孩孟佩傑一樣十幾年如一日照顧癱瘓養母的責任與擔當。讓我們勇敢地邁出獨立的步伐,在艱難困苦中體味生命在砥礪自我中收穫成長。

  滄溟先生在詩中寫道:“你如不勇敢,誰替你堅強/你若不潛心,誰替你思想/你若不投入,誰替你幸福/你若不振翅,誰替你飛翔。”獨立使人成長,獨立讓人堅強,讓我們做自己的光芒,在這浩渺的天地間倔強發光。

關於獨立的作文13

  成長,猶如一條通往成功的道路,而在這條充滿危險和挑戰的路上,又蘊含著無數的人生哲理……在我成長之路中,獨立,使我變得更堅強。

  小學畢業考後,媽媽為了鍛鍊我,幫我報了個啥——科技夏令營。我聽後,心裡真是叫苦連連。

  炎炎夏日,蟬鳴聲佈滿整片土地,彷彿為夏日的來臨而演奏出優美的樂章。“微,準備出發啦,再不走就遲到咯。”媽媽邊幫我收拾行李,便打趣道。“哦,好,馬上來。”我悶悶不樂極了,應付著媽媽。

  坐上開往夏令營的大巴,身邊坐著全然陌生的人兒,他們像童話中走出來似的,擾亂了我心神。我託著頭,看著窗外快速後退的景色,我也覺得更索然無味了。

  到了。哎,不得不說,這兒景色真是美麗極了,絲絲涼意從園子裡散出,陽光照在清澈的河水上,顯得那樣耀眼。集合完畢後,我被分到了一間宿舍裡。“叩叩叩”我敲響了宿舍的房門,輕聲地問道“有人嗎?”不久,門被人打開了。哦?會是誰呢?我也些許好奇。映入眼簾,是一張楚楚動人的小臉,那一雙乾淨純澈的眼睛腫,彷彿如漫天的星辰,霎那間,刻在我心…“啊,進來吧。”

  她連忙接過我手中的行李。我有些不好意思,也不知道該說啥。“噢,對了。”她指了指床板上的被單“那個,要自己鋪。”我撓了撓頭,不知所措。

  於是,我和她一起,鋪好了我們的被單。突然,一聲鏗鏘有力的哨聲從室外傳來。

  “呀,要集合了。”她拉著我的手,像一個姐姐似的,呵護著我。嚮導帶領著我們參觀這兒,一想到要待上三天三夜,我不禁有些疑惑:我能堅持嗎?上完課程,我們便去食堂打飯,然後又繼續上課,週而復始。晚上,我坐在床頭,望著窗外那皎潔的月光,不禁想起了父母親,想起了朋友,想起了家。心中總覺得空蕩蕩的,好像見不到他們似的,我不禁眼泛淚花,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卻,將它抹乾,告訴自己:要堅強。

  小小的身影在陽光中奔跑,猶如脫了線的風箏,隨處飄蕩……我們啊,要獨立,要堅強,父母不可能永遠保護我們,我們需要獨立起來,要成長起來,給予自己力量,從而變得愈加堅強!奔跑吧,少年!

關於獨立的作文14

  箭依靠弓飛了起來,卻無法像鷹一樣飛得長遠,僅能勉強呼吸藍天的片刻清新,而後就一頭栽於地上這樣看來,別人的幫助只是暫時的,幫人一時並不能幫人一世。依靠別人不是久長之計,成功必得靠自己。

  有這樣一則故事:一日,拿破崙在行軍途中遇一落水者那人不停呼救,甚是可憐。拿破崙不但沒派人去解救,反而舉槍對準那人:“快自己游上來,不然我打死你!”那落水者求救無望,只好自己拼命掙扎著爬上岸來。在苦難的深淵中,大家都想抓住那根救命稻草,而從不在乎它是否堅韌。看了這則故事,大家該明白了,“人多不足以依賴,要生存只有靠自己”。

  前人曾這樣告誡:“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別人,甚至交給某一兩個人,自己一點也不動腦筋,只是相信別人,那太危險了。”是啊,不管多大的樹都有倒的一天,如果不想“樹倒猢猻散”,就必須自立,靠自己的力量掙得光明前途,而不待什麼“救世主”、什麼“神仙皇帝”的垂青。

  如今,在異常殘酷的社會競爭中,難得有人真心誠意地拉你一把,“拉”你的恐怕一般都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要想在社會中立住足,就必須仰仗自己闖出一片天!

  《伊索寓言》中那個小毛驢的傳奇經歷大家還記得吧。那頭小毛驢不幸落入枯井,因是大年三十,主人無暇顧及,就派人把它埋在井裡。第一剷土落下去,小毛驢不停地哀鳴;第二剷土落下去,它不再號叫了,而是抖掉背上的泥土,在腳下踩實……最後,奇蹟出現了,小毛驢竟在人們驚異的目光中瀟灑地走出了枯井。果真是“求人不如求己”呀。愚笨的驢尚且能依賴自身的力量求得生存,而作為“萬物靈長”的人,不更應該發憤自強、謀求最大限度的發展嗎?

  自立自強是大家成功的基石,是大家安身立命的根本o在苦難的深淵裡,要做自己的救世主,不要妄想別人成為大家的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