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對聯> 對對聯的作文合集5篇

對對聯的作文

對對聯的作文合集5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對對聯的作文5篇,歡迎大家分享。

對對聯的作文 篇1

  今天是大年三十,我吃過早飯就去寫對聯。首先,我拿起書本,在拿幾張報紙,最後再拿筆墨,就照著書上的字,在報紙上練:“春”字。開始我雖然寫得不怎麼好,但是我還是在練,最後,我終於把春字練得非常好,爸爸媽媽都為我豎起了大拇指!

  到了下午,我開始寫對聯了。爺爺先給我裁紙,然後,我就寫了三幅,分別是:日出千山麗,花開萬里春。日出三春暖,花開四季春。景美年國瑞,春新日曆人歡。寫好了爺爺還把我寫的對聯貼在門上面,哈哈!我可真高興。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寫對聯嗎?有時間也寫寫看哦!

對對聯的作文 篇2

  臨近中午,我們一行遊客走在馬六甲河東岸如詩如畫的濱江路上。兩岸建築,造型別致、各具特色,古今東西,應有多有。古代荷蘭紅屋,葡萄牙城牆炮臺、哥特式針塔,宏大的天主教堂,近當代中式建築,若一本歷史書。碧藍清澈的馬六甲河不到百米寬,乃人工運河。據說,因為馬六甲港沒碼頭,過往大船隻能停靠海中,當地貨船卸下所需貨物,再從運河疏散馬來亞內地。

  西岸,有幾幢年代不久十來層高的中式建築,坐北朝南,火柴盒般聳立岸邊,靠河一側的白牆上,書寫著十餘幅華文對聯,繁體豎排,楷行兼之。紅字白壁,自頂貫腳,隔河相望,非常醒目。在滿是英文的馬國,見到漢字,分外親切,我們全神注視著它。同行中我們仨,也許稍有見識,一路走來,天南海北,談天說地,此刻,竟然同聲念著一條對聯:“人間富貴花……開露”。“開”字略草,部首“門”很清楚,“門”內是“開”是“日”看不清。我們稍作停頓,乾脆唸作“花開露”,可又覺不妥:“花開露”是花開後之露?與花開前有何不同?“人間富貴”與“花開露”有何聯絡?一時沒答案。我們暫且再讀下聯:“紙上功名水上……”尾字也看不清,很像“通”字,於是念成“通”字,又覺不對,寫在紙上的功名能在水上通行?既不工整,也不知意。沉思間,我發現下聯兩次使用“上”字,按照對仗規律,上聯亦應兩次使用“間”字,而且“上”和“間”都是方位詞。對了,上聯應讀“人間富貴花間露”。我衝口讀出,他倆滿口贊同。聯意再清楚不過了,是說人間的富貴如同花間朝露,雖然晶瑩剔透,賞心悅目,可是太陽一出就要消失,時光短暫。我們再念下聯,“露”與“通”,一名詞一動詞,一是自然現象,一是行為動作,怎可對仗?我如此一談,他倆再點頭。可又是什麼?三人怏怏不樂朝前走。我全然不顧眼前的異國景觀和獨特情調,邊走邊覓思苦想:可以肯定,這個字必須是名詞,也是自然現象,且水上自然現象,真實可見,還必須是平聲。那麼,是“水上船”?紙上功名可以是水上船暢通無阻?是“水上房”“水上家”?也不對,功名本是無形物,與船、房、家實物聯絡不上,何況,上聯是對富貴否定,下聯豈能用船、房肯定功名?是“水上風”“水上雨”?雖屬自然現象,可風看不見摸不著,而雨遇水則合,增加了水量,仍然存在,朝露卻消失矣,上下聯意應該統一。

  此刻,一快艇急駛而過,“噗噗噗”聲中,犁出兩條浪花長龍。可沒多久,銀浪逐漸消失,河面歸於平靜。我靈光一閃,莫非是“波”?對,“紙上功名水上波”! 自有科舉考試,紙上成就大量功名,紙跟功名總是緊連;大自然的水總是跟波緊連,風起則波湧,風停則波息。那麼,紙上功名不就似水波如朝露,不牢靠,不實在,很短暫,當不得飯吃。上下聯意完全吻合,皆嘲諷斥責追求功名富貴之人,世人不必把功名富貴看得太重太認真,不必為此一生拼搏啊!

  一時間,我激動難抑。為著證實,我匆匆趕回原處,兩眼睜圓。媽呀,左偏旁“三點水”雖連一起,可哪是“通”字!大概書者把三點連著,以似水流吧。老天爺,不折不扣之“波”也。

  他倆一聽,滿頭霧水,眼睜睜看著我。我笑了,重念下聯一遍,把平聲“波”讀的特高,聽來聲韻有致,流暢悅耳。我再指著水面說:“你們看水面的波浪,一個緊接一個,一個比一個高,好像一個比一個得意,但是,不怕它們如何顯耀,要不了多久,風平浪靜,統統消失,被世人忘記。紙上功名亦如此。史來,多少文人名士感觸頗深,指點迷津,連篇累牘啊!”哦!他倆終於明白,照念一遍。

  我說:“這副對聯對仗工整,平仄有致,書法也有功底,更重要的,是傳達了一個優秀的中華傳統人生哲理,叫你如何走人生之路,切莫為功名富貴枉費心機一生,是副完美的中華文化對聯。更可貴的是,海外華僑用心良苦,把如此對聯寫在遊客必經的馬六甲河岸,供遊人欣嘗濡染啊。”

  我們不由肅然起敬。

對對聯的作文 篇3

  年三十這天,是傳統節日裡最重要的一天。這天下午家家戶戶都忙著貼對聯。

  我、爸爸和叔叔先去奶奶家貼對聯,奶奶早已準備好漿糊和對聯等著我們。看到我們來爺爺也趕緊來幫忙,我看到了一副最長最寬的對聯就說:“爸爸,這是貼在大門上的吧?”

  “是的,趕快拿過來!”爸爸說。

  我拿著對聯,來到爸爸身邊,看見爸爸拿了一個小笤帚,端著漿糊,把笤帚抹上漿糊,在大門的門框上來回塗了幾下,然後,我把對聯遞給爸爸,爸爸把對聯貼上,最後,爸爸再用新笤帚掃一下門框上的對聯,這樣一幅嶄新的對聯就貼完了。爸爸說:“看著我貼了一個,你也學著貼一貼吧!”

  我說:“好的,這有什麼難的,看我的。”

  說著,我也學著爸爸的樣子,拿起帶漿糊的笤帚就往門框上抹,抹完之後就去找對聯,結果叔叔在一旁笑了,我說:“叔叔,你笑什麼呢?我做的不對嗎?爸爸不就是這樣做的嗎?”叔叔說:“做法對,只不過你還太矮,你抹的漿糊只能貼一半對聯。”

  “那怎麼辦?”我說。

  叔叔說:“你說呢?”

  “不知道?”我說。

  “來我抱你吧!”說著叔叔就抱起了我,我把上面的門框也塗好了,爸爸給我拿來對聯,我貼上,看著我貼的對聯我高興的跳了起來。剩下的對聯有我和爸爸、叔叔一起給奶奶貼完了。爺爺奶奶還誇我長大了。貼完之後,我們回家也把自己家的貼完,光等著吃年夜飯了……

  貼對聯真是一件快樂又有趣的事。

對對聯的作文 篇4

  “騎奇馬,張長弓,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單戈能戰”

  “襲龍衣,偽為人,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在旁,合手即拿”

  在現在的我們眼中,這是一幅對仗工整且構思巧妙的對子。它運用了博大精深的中國漢字,一一拆分,可謂是一個“好”對子。可又有誰知道,這副對聯是在八國聯軍攻打北京的時候,用來侮辱中國的:

  八國聯軍打敗了清軍,皇帝被迫簽訂了“恥辱條約”。皇帝見大勢已去,只能陪著笑臉為八國的將領們開辦了慶功宴。在慶功席上,一位英國將領給出了這幅上聯,寓意為:我們來到了你們中國,就是你們之上的大王。我們不是八個國打敗你們一個國,而是之中的任意一個國家都可以把你們打敗。大清之中,竟無人能應對,不知是無能還是畏懼。

  就在這時,一位大臣站了出來,對了下聯,意為:你們八國哪怕穿上了龍袍也不是人,你們來自四個大洲,就像古代的魑魅魍魎,你們侵我中華,只要中華民族合起手來,就一定能打敗你們。可是對子終究是對子,八國聯軍攻打北京仍成了歷史的一個汙點。

  現在的中國卻不一樣了,它猶如一頭睡醒的獅子,活力四射地出現在世界舞臺。

  相信南海爭端的事所有中國人都在關注著。自從1968年,聯合國猜測南海有大量石油資源之後,周邊的各國開始對它虎視眈眈:美國時不時就來這裡耀武揚威一番,更甚的是,有國家稱南海從古至今都是他們的。中國怎麼啦,竟然能容忍這些?不!中國就像一頭獅子,伏在草叢中迷惑敵人,時刻準備給敵人致命一擊。

  20xx年6月11日,中美兩國軍艦相撞,殊不知是有意為之還是無意之舉,最後以美國失敗告終,讓我們揚眉吐氣。更讓人覺得滑稽的菲律賓,一塊巴掌大的地方竟敢與中國爭國土,他就像《齊人攫金》中的齊人,只顧眼前的利益,卻忘了背後那個強大的中國。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如今的菲律賓,領導者更換,與中國友好看來是不得不走的正確之路。虎視眈眈的日本,也正在失去民心,他們的陰謀也難以得逞。

  中國人民受欺凌的日子早已過去了,我們中華是一條騰空飛起的巨龍,將領導著世界的經濟,朝著和平繁榮的大道闊步前行!

對對聯的作文 篇5

  小時候,一到元宵節,博物館、圖書館都會有猜燈謎、對對聯的活動和一些趣味遊戲。也頗吸引了我幾年。猶記得有一年,聽得將軍廟二樓的博物館裡在那日晚間有對對聯大會,就同姐妹們熱熱鬧鬧地趕了去。會場上人真不少,有象我們一樣大小的孩子,有中年男女,也有鬍子已花白的老爺爺。一個個看著壁上掛著、桌上放著、地上鋪著的上聯,凝神苦思,且戰且走。在有一個拐角,竟見到一幅長達五六十字的上聯,那後來被一位老爺爺對上了,獎了一把傘。我對對聯深感興趣的,可也只略微知些平仄,曉得幾幅諸如“京闕人家驚地動,湖南童子破天荒”之類的樣聯,正在一幅對聯前搖頭晃腦比比劃劃,一位老爺爺饒有興味地看著我,問我想怎麼對,我試著對過了幾次,都沒有他覺得很契合的,但著實地鼓勵了我一下。後來倒是一位堂姐對出了一幅,當即有書法極好的人把她吟詠的下聯填了上去掛起,我們一群人,就攜著那把獎來的傘興致勃勃地踏著夜色回家。

  現在想來,已不太記得是怎樣與對聯有了最初的接觸,又在何時喜歡上它了,可是,生命中確實自有它以來,對它的關注從未稍減。

  一部《聯林珍奇》同《茜茜公主》一樣,是我和弟弟眼裡影視精品當中的精品,每次放都不能錯過的。男主人公在一隻烏篷船的船頭負手吟哦,看船如箭劃破將晚的江心,那樣的情景可以入畫了。他就這樣離別了自己的家鄉,帶著滿腹經綸一身巧思為自己贏出一個未來。當那部電視中有對聯出現時,字幕顯現,我和弟弟便分工合作,我記上聯,他記下聯。重播得幾次,裡面的聯句,我們姊妹倆也都記得全了。當時把一幅“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萬年月影萬年”當兒歌吟唱。

  後來,年節裡,總愛對著他人家的門口張望,見著感興趣的聯句,便記到腦子裡。有一次去外婆家,在一家人家的門口呆了半晌,紅紙兩張,瓦屋生輝,為著那樣的一幅聯“高山鎖黑石,魚遊比目水中樂;雙江匯澄清,梅開並蒂幽谷香”,黑石是黑石邊,澄清是黑石邊附近的.澄清塔,此聯寓地名又寓祝賀姻緣之意,估計夫婦雙方一個是黑石邊澄清塔附近的,一個是雙江一處地名叫“高山”的地方的。輕快活潑,喜氣四溢,好字,好景,好聯,好巧心思,好人家。

  年復一年,看對聯看得越發多了,被更多的巧思折服過,也曾為一些諧趣的聯句莞爾,或者,一幅對聯讓你想那樣不經意地推開一道虛掩的門去尋訪屋子的主人或是屋內的一番勝景。也有的,讓人感慨莫名。

  “青山原不老,為雪白頭;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這樣的景緻,或寧靜或舒緩。都被十八個字寫盡!

  “竹影掃塵塵不動;月光穿水水無波。”呵,你能說不是嗎?

  “北斗七星,水底連天十四點;南來孤雁,月中浮影一雙飛。”上聯更寫盡天宇的清澈,水面的黑寂,更見清幽;下聯看似給孤雁配了影子作伴,卻讓人更為憐惜它的踽踽前行。

  “籠雞有食湯鍋近,野鶴無糧天地寬”寫出自由與不自由之間的得失和取捨,多麼貼切!

  對聯,好吸引人的東西啊!如此凝鍊的智慧!

  它們不僅僅在文人高會時作為鬥巧思測智謀的試金石,也成為了一些行業用來打廣告的妙品,還是平常人家節慶時的節目,是一些建築的裝飾……它流傳了數千年,到今天,仍有著巨大的魅力和相當的活力。

  看!“缺山珍少海味就是便宜;無名師非正宗圖個方便”,這樣的餐館,你想不想去?憨直可愛溢於字面,怎麼不去?

  瞧!那前頭有了個歇腳的酒肆,酒旗招風,對聯攬客:“七不管八不管酒管,醒也罷醉也罷喝罷”,咋不喝?

  那一些平平仄仄鏗鏗鏘鏘的韻調啊,可以讓人數千年醉死在裡面,驚歎一聲復一聲。那一重重層出不奇的巧思啊,叫人為這樣一種中國獨有的楹聯文化自豪。

  歲月悠悠,我與對聯的情緣未老。

  “花開花落園常灌,月缺月圓詩自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