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實用】粽子的作文3篇

粽子的作文

【實用】粽子的作文3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粽子的作文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粽子的作文 篇1

  五月五過端午,家家戶戶來包粽子,我要寫的傳統文化是包粽子,因為我喜歡吃粽子,我真想看看粽子是怎樣做出來的——包出來的。

  每當五月五日過端午節的時候,很多很多人都會來包粽子,因為五月五日是端午節,那時候,人民會舉行包粽子大賽和吃粽子大賽,包粽子的人必須手非常光滑,包粽子必須要快不然就得不到冠亞軍了,吃粽子的人不能慢慢的吃必需得吃得很快,攪得很快,大口大口的吃,才能得到冠亞軍。開始比賽包粽子了大家不停地包著粽子,都想拿冠亞軍,他們的手不停地抱著粽子,連手已經累的不行了還繼續包粽子,看來他們真的都很想拿冠軍,都想著:我不能輸給別人,只要自己加油加油再加油,就能得到冠軍了。吃粽子的也大口大口地吃著香甜的粽子,最後好像有一個在1分零幾秒吃掉了兩個大粽子的人,他得了冠軍。人民都向他學習,想他教人民包粽子,那個人也毫無保留的把怎麼樣得冠軍的方法告訴了這些人。

  這次的端午節比以前所有的端午節都要有趣,以前的端午節都是自己買粽子,吃粽子而不是去舉行只粽子比賽和包粽子比賽,吃粽子和包粽子實在是太有趣了,我真喜歡這一天——五月五日,端午節。

粽子的作文 篇2

  端午節到了,我們去粽子之鄉——嘉興遊玩。一到嘉興,大街上賣粽子的比比皆是,火車站臺上還有人在叫賣呢,遠遠地就聞到粽子味,真香!

  端午節的風俗習慣可多了,佩戴香袋驅趕蚊蠅,吃粽子,門上貼艾草,撒雄黃酒,賽龍舟……一大早,我們就跑到百年老店——五芳齋。一進門,“一個人”挑著扁擔,前面有粽子和鹹鴨蛋,後面的爐子裡“燒”著許多粽子。一股股誘人的粽子味直衝著我的鼻子,饞得我直流口水。熱情的揚揚姐又帶我到了月河老街的.粽子博物館。我好奇怪啊,粽子也有博物館,進去看看吧。玻璃內,許多大人在包粽子,孩子們在一旁嬉戲,一群人在開心地品著粽子。往前走,這些蠟像可逼真了,向我們講述了百年前的人們如何用一團粘糊糊的白米和粽葉包粽子、用大鍋煮粽子、賣粽子的情形。粽子的歷史據說有幾千年了。嘉興粽子的品種可多了,有豆沙的、肉的,足足有十幾種,有甜的、鹹的,你吃了一定還要吃。我的胸前早已帶上了香袋,裡面放著中藥,用來驅趕蚊蠅。我屬馬兒,媽媽為我挑了一個小馬,紅紅的,可漂亮了。

  嘉興的端午節可真熱鬧。南湖上舉行了龍舟賽,賽龍舟是端午的又一個風俗,是紀念屈原的。昨天,我去南湖時,看到了五個賽道,龍舟上的人們喊著號兒,一個人在船頭敲著大鼓指揮,大家使勁地划著漿。回到家,樓下的阿公已在門上貼了艾草。

  一個難忘的端午節!

粽子的作文 篇3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划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我愛吃香噴噴的粽子,也看過別人包粽子,卻從未自己動手包過。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開眼界了。

  開始動手,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姥姥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卻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滿頭大汗。幸好姥姥替我“解了圍”——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

  我手忙腳亂的折騰了一會兒,終於到了最後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扎粽繩。姥姥說,粽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還自作主張地打了一個蝴蝶結,自認為包得不錯。可是當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碗中,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只聽得“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滾落下來。

  我不甘心,又試了一次,這次順利多了,我一連包了好幾個粽子。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裡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後,改小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於從鍋裡“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裡,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裡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

  品嚐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我不禁想,明年端午節,我還要包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