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實用】走進端午作文三篇

走進端午作文

【實用】走進端午作文三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走進端午作文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走進端午作文 篇1

  今天,我們去萬江瞭解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內容豐富多彩,比如:包粽子、做風箏。其中我最喜歡的活動是包粽子了。

  包粽子是端午節的習俗,也是我國傳統之一,是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的。

  我們開始包粽子,先把兩片葉子交叉,再把一些糯米裝裡面一定要緊緊的抓好,不要漏出來。否則這個粽子就失敗了,然後,把其它材料放在米飯上面,再用米飯蓋住材料,這樣一半工程就完成了。

  接下來是最難的一部分,一不小心就會導致材料掉出來,先把葉子折在上面,再把右邊的葉子按照上面步驟折一折。然後把一頭的繩子咬住,另一頭在粽子上面捲起來,大約三圈,再把咬住的那一頭,又卷在粽子上,最後打一個結,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雖然我做的不夠漂亮,但是盡力就好。有人說過:自己做的吃起來是最香的。我記住了這句話,永遠把她放在我的心裡。這次戶外活動不僅讓我瞭解到端午節的由來,還學到許許多多的知識,這一天我真快樂。

走進端午作文 篇2

  昨天上午9點,精彩紛呈的舞蹈節目、悠揚的歌聲、老人們的掌聲和歡笑聲飄蕩在xx鎮敬老院裡。在端午節即將來臨之際,為了讓敬老院的老人們過上一個溫馨、快樂的節日,正餘鎮組織愛心人士、愛心企業家等數十餘名志願者來到xx鎮敬老院,舉辦端午節愛心敬老活動,大家包粽子、演節目,和這裡的老人一起度過了歡樂的上午。

  xx鎮敬老院有數十名孤寡老人,他們當中有無依無靠的低保戶,也有因身體缺陷無法生活的殘疾人。老人們聽說志願者來表演節目,陪他們過端午節,都高興地早早等在了院內。在敬老院裡志願者熟門熟路,有的為老人打掃衛生、有的為老人修剪指甲,有的陪老人們拉家常,瞭解他們的日常生活及身體健康情況,並把慰問品送到每一位老人手裡。志願者們又和老人們一起包起了粽子(見圖),一時間,敬老院裡其樂融融。“我們一輩子無兒無女,但是晚年卻享到了子女的福,我們現在住得好、吃得好、穿得好,逢年過節孩子們就惦記我們,陪我們一起過,真的非常高興。”今年80多歲的李大爺說。

  xx就是大爺口中的“兒子”,他是海門好人、xx鎮志願者服務站的一名志願者,多年來一直心繫著這些孤寡老人,每逢中秋、春節等重大節假日,他會帶上自己親手為他們採購的食品和鞋子到敬老院看望這些老人。老人都認他為乾兒子。昨天吳志勇又來到敬老院為老人們提供健康諮詢和量血壓服務。這次到敬老院一檢查,他發現有好幾位老人血壓都偏高。將這些資料資訊傳達給敬老院相關負責人,讓他們平時多留心這些血壓偏高的老人們,並囑咐老人們按時吃藥,平時行動多加註意和小心。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敬老院的老人多是無兒無女,常年孤獨寂寞,不能享受那份團聚的天倫之樂,我就把他們當做自己的父母一樣孝順,我們有責任盡一己之力為這些孤寡老人奉獻一份愛,關愛老年人。”正餘鎮樂一佳超市的董事長徐梅一邊把剝好的香棕送到每一位老人手中一邊告訴記者,關愛老人已經成為樂一佳超市員工生活的一部分,十多年來她帶領著員工們每月定期給老人們送慰問品、送關愛。

  半天的活動在愛心企業家周美英帶來的舞蹈隊的表演下結束,老人們真摯的笑容洋溢在臉上,激動的心情溢於言表。志願者們透過自己的努力,給老人們增添了一份喜悅之情,更在端午節前讓孤寡老人收穫了一份家庭的'溫馨。他們用真誠的行動換來了老人們的笑聲和掌聲,用實際行動傳遞著愛的接力棒。

走進端午作文 篇3

  今天我和同學們去萬江水蛇湧,我們今天的活動很多,有包粽子,做風箏,塗雄黃酒……等。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包粽子。

  我們先看阿姨做示範:拿兩片粽葉捲成漏斗形,再抓起一把小糯米放進裡面,然後往裡面放上幾塊用糖醃製過的五花肉,在上面鋪上泡好的脫了皮的綠豆和配好的香料,接著抓一把米放進裡面,最後蓋上“蓋子”,用線把它捆起來,一個青綠色的粽子就大功告成了!包好的粽子一個接著一個就像是一串青綠色的炮竹,又像一串綠色的辣椒,真是惹人喜愛!

  終於輪到我包粽子了!我學著阿姨的方法包,一開始以為包粽子沒那麼難,後來我才知道包粽子沒那麼簡單。我拿了兩片粽葉,把他們捲成漏斗形,又抓了一把米,再放上材料,在材料上放上一把米,我以為這樣就完成了,可是,糯米就像不聽話的孩子,一個接著一個跑出來。最後,我把糯米壓實了,把棕葉包實了,再把線捆好了,才把一個粽子包好。

  今天我不僅學會了包粽子、做風箏,最重要的是我從包粽子中體會到了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