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師演講稿> 四有教師演講稿範文彙編6篇

四有教師演講稿

四有教師演講稿範文彙編6篇

  演講稿以發表意見,表達觀點為主,是為演講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演講稿應用範圍愈來愈廣泛,寫起演講稿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有教師演講稿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四有教師演講稿 篇1

  還記得上中學時,老師佈置作文“我的理想”,我是這樣寫的,在藍天白雲下,在蔚藍的大海邊,我帶著一群天使般可愛的孩子,像蝴蝶一樣翩翩起舞,像百靈鳥一樣盡情歡暢。如今,我的理想已經實現了,我選擇並深深愛上了太陽底下最神聖的職業—平凡而又光榮的幼兒教師。多年來,我用無私的愛滋潤了許許多多的孩子的心田,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健康的孩子。不過,我也時常陷入沉思,幼兒教師,我們該以怎樣的奉獻去不負“春蠶”、“紅蠟”、“人梯”的深泓內涵;我們該以怎樣的餞行去無愧“人類靈魂工程師”的崇高讚譽!

  為了這份責任,我總是默默無聞地奉獻著,扔下繁雜的家務,扔下了春日的踏青、秋天的效遊,扔下了家人的埋怨,扔下了嬌兒的哭泣,用平凡的付出為孩子們精心編織著一個個美麗的夢想;用知識為孩子們架起騰飛的橋樑。

  “在教育中沒有小事”這是我從教十多年來最深刻的體會。孩子雖小,但發生在孩子們身上的一些小事和這些小事對他一生所產生的影響卻是無法估量的。一次健康課上,當講到不要塗抹口紅,指甲油等化妝品時,張璇小朋友悄悄的說:“看,老師還塗指甲油呢。”當是我批評她不遵守課堂紀律。我手上的指甲油是週日參加朋友聚會時才塗上的,回來後忘了洗掉。事後我深深的體會到言行一致的重要性,更深的理解了平等與尊重的含義。第二天我非常誠懇的在大家面前向張璇賠禮道歉。我就是在這平凡而瑣碎的小事中啟迪幼兒智慧,教導幼兒學會做人,學會說話,自己的品格也在這師生中得到淨化和完善。

  在我的工作日記上寫著這樣一句話:“育者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不能稱之為池塘,而沒有愛也就不能稱為教育”。在實際工作中我努力為孩子創設一個充滿愛的池塘,用愛去滋潤孩子的心田。記得那次停電,幼兒園餐廳不好做飯,就通知家長自行準備。10:50離園時間到了,家長們都陸續的來接孩子了,最後班上就剩下李倩小朋友了,看著小夥伴都被接走了,她有些坐不住了,我在一旁安慰她:“再等等,也許媽媽有事吧,沒關係有老師陪著你呢。”從聊天中我知道她爸爸今天干活去了。她媽媽雖然不上班,但常去玩麻將,常因玩麻將忘了時間,今天又去玩麻將了。同事們對這樣的家長表現出強烈的反感,都說:“叫她餓著,哪有這樣的媽媽,給她一次教訓。”時針慢慢地滑向12點鐘,可還不見李倩的媽媽來,她櫻櫻的哭泣起來。我想孩子準是餓了,家長做什麼事,可孩子是無辜的,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我輕輕的擦去她臉上的淚珠,領著她來到我家,可能是頭一次到我家來,有些膽怯,我就叫鄰居家的孩子陪她玩,做了她愛吃的飯菜,看著她狼吞虎嚥的吃著,我想孩子是多麼需要溫暖與愛呀,在去幼兒園的路上,李XX小心的拉著我的手小聲的說:“徐老師,我真想喊你一聲媽媽。”

  工作中我先在村辦園後到中心園,分別擔任不同年齡段的各科教學工作,課前積極的備課,在備課的同時也考慮到每個幼兒的個體差異。在教具不足的情況下耐心細緻的自己動手製作,平時用心觀察幼兒,課上積極調動每個幼兒的能動性,課外活動時帶領他們參加勞動,組織遊戲時使幼兒能在體、智、德、美、勞等各方面都有所發展。

  不得記誰說過:給孩子一杯水,自已就要有一桶水,而且還要有一桶活水。為了給孩子活水及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我先後學習了幼兒中專和大專的課程,現正在進修本科,我深深地認識到只有不斷充實自己,才能有更多知識傳授給孩子。

  這就是我的工作,一份平凡而又光榮的工作,雖然我沒作出什麼驚天動地的事蹟,多年來的幼教工作使我和孩子們結下了難以割捨的情誼,幼兒園的孩子已成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摯愛這份職業。

四有教師演講稿 篇2

  最美的花,開在最安靜的地方

  有一種美妙的生物叫春蠶——春蠶到死絲方盡;

  有一種崇高的精神叫紅燭——蠟炬成灰淚始幹;

  有一種博大的情懷叫奉獻——莫問收穫,但問耕耘。 千百年來,多少人把教師比作春蠶,蠟燭,在他們的嘔心瀝血、無私奉獻中,又有多少祖國的花朵成為九州華夏的棟樑之材!誰又能知道,這其中包含著多少的汗水與淚水,也許老師那絲絲白髮,斑斑皺紋是最好的見證。在我眼裡,教師就是一朵花,一朵不嬌豔卻有著超強磁場力的花,總是靜靜地奉獻著自己。最美的花,不一定要有華麗炫彩的外表,不一定要有沁人心扉的香味,不一定要有常開不謝的毅力;最美的花,總是開在最安靜的地方,那麼的潤物細無聲,卻又時時刻刻讓你感受著他的存在,用他的磁場力影響著一波又一波的“賞花者”。

  武川縣特校教師張美麗、張秀麗姐妹,堅守崗位20多年,面對特殊的孩子們,她們傾其所有、日夜操勞、身體透支了,疾病纏身,可她們依然執著的堅守著,20多年來,這裡已經走出了150多名學生,一個個聾啞兒童走出了無聲世界,一個個智障兒童有了自理能力,一些殘疾學生的作品在國際比賽中獲獎,3名學生考入了聾人大學。如果沒有執著的理想信念,如果沒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如果沒有姐妹倆無私的`愛,怎會有學生今天的成就?!

  我校教師譚喜龍老師,家中有罹患重病的兩個女兒,生活困難重重,然而他並沒有放棄,勇挑重任,撐起了整個家,從教16年來,在學生面前永遠是陽光快樂、認真負責,他同時擔任初高中兩個年級兩門課程,整天奔波於各個課堂的譚老師,潛心鑽研,認真教學。他所帶領的學生先後兩次在全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中斬獲獎項。他雖然不高,但他是妻子眼中最偉岸的丈夫,他雖然相貌平平,但他是學生眼中最美的老師。

  只願一生育桃李,不問辛苦為誰忙。我們身邊奮鬥在教育一線的無數個教師又何嘗不是像他們一樣,在清貧而執著的歲月中,在辛勞而平凡的崗位上堅守著自己的承諾。他們以校為家,愛生如子。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紅顏老去,青絲漸白,孜孜不倦地追求著,默默無聞地奉獻著。

  他們不是演員,卻吸引著學生飢渴的目光;他們不是歌唱家,卻讓知識唱出迷人的歌曲;他們不是雕塑家,卻塑造著一批批青年人的靈魂。或許他講課的每個細節隨著時間的流逝會被學生淡忘,但他的熱情、勇氣、信念和慈愛會永遠保留在每個學生的心中。

  教師是辛勞的,可塑造靈魂的工作是偉大的;紅燭的燃燒是短暫的,可她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心卻是永恆的。身正為師,學高為範。教師用執著的理想信念播種,用高尚的道德情操耕耘,用紮實的學識辛勞澆灌,用博大而無私的仁愛默默滋潤。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朵最美麗的花,開在最安靜的地方。

四有教師演講稿 篇3

  剛記事的時候,父母教導我要待人真誠、與人為善,做一個善良的孩子;上學的時候,老師教導我要尊老愛幼,關心他人,做一個樂於助人的學生;畢業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工作很重要,做人更重要,要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的人。就這樣,“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成了我心中根深蒂固的一句話。幼兒教育是一個講良心的事業,孩子年齡小,需要老師的精心呵護;孩子的心靈是脆弱的,需要老師尊重和愛;孩子是成長的,需要老師用耐心和細心去等待。

  剛走上工作崗位,我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玩,他們常常喊我為“姐姐”,從孩子純真的笑臉裡,我看到了信任,看到了依賴。記得班上有一個小朋友,因為天生身體缺陷,腿不能伸直走路,常常受到班上小朋友的嘲笑,我不僅在班上及時對孩子們進行教育,更在生活上關心孩子,發現這個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較強的閃光點,便經常給予表揚和鼓勵,讓孩子樹立自信心。後來,這個孩子上了小學,也能用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自己所遇到的困難。有一次在路上,他看見了我,迎面走上來,高興地對我說:“老師,我還記得你!”這件事,讓我很感動,老師小小的舉動,卻能換來孩子大大的喜歡和信任,這就是幼兒教師的幸福!

  幾年後,我結婚了,還有了自己的孩子,身為母親的我,更能理解家長對於孩子的期待、對於幼兒園和老師的期待。我總能將心比心地對待孩子和家長,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把家長當成自己的姊妹,這樣,使我對幼教事業又多了一份領悟。

  我們班上有一個孩子,由於父母離異,他一直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剛入園的時候,他從不開口說話,害怕老師,害怕小朋友,害怕每一個陌生人,像一隻可憐的小蝸牛,蜷縮在小小教室裡。吃飯了,我一邊哄,一邊喂,他硬是一口也不肯吃,就更別提參加集體活動了。那時,他的奶奶幾乎都要放棄,準備接他回家了。我並沒有放棄,一點點耐心地接近孩子,喂他吃飯,教他穿衣服,睡覺的時候摟著他,抱著他……像媽媽一樣呵護照顧著他,慢慢的,孩子的眼神裡不再有恐懼,有的只是對老師的無盡的依賴。終於有一天,下午離園時間,孩子悄悄走到我身邊,輕輕地問:“老師,奶奶什麼時候來?”在幼兒園裡,這是孩子們再普通不過的一句話,但這卻是孩子在幼兒園裡的第一句話!我激動地一把抱住了孩子!我在心裡說:“沒有家庭溫暖的孩子,我們更應該用自己的行動去溫暖孩子的心!”

  其實,在實幼,師德之美幾乎無處不在。幼兒園的工作總是繁瑣的,一天裡,老師總在合作地忙碌著:一位老師在衛生間幫孩子擦屁股、提褲子;另一位老師組織孩子們開展豐富的活動;早晨來園,一位老師微笑著從家長手裡接過每一位入園的孩子,另一位老師活動室裡和孩子們開心地做著遊戲;午睡室裡,一位老師正在給孩子們掖好被子,並將孩子放在被子外的小手塞進去,另一位老師觀察著每一位孩子的身體狀況;放學時,一位老師為孩子們整理著衣服,另一位孩子和家長了解幼兒在家教育情況……雖然這些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正是由這些小事積聚在一起,才撐起了一片充滿了師愛的天空,才換來的是家長的認可和肯定,換來的是社會的讚譽,才換來事業的發展……因此,我們堅信:我們的付出是值得的!

四有教師演講稿 篇4

  在教育的路上,我們是一群追逐者;在成長的路上,我們是一群學習者。

  時代賦予我們新的責任與使命。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有思考力、有創造力、有執行力、有影響力的人。

  做一名有思考力的教師

  人與人的不同,在於思想的差異,而思想則主要來源於思考。一個人是否喜歡思考,做到常態思考,取決於他的思維習慣、問題意識和格局視野。

  教師的思考力,主要體現在對待問題的處理方式上,首先願意拿出一定的時間集中在這個問題上,思考選取最佳的方法達到目標;其次,常時間集中關注在某一主題的研究上,持續推進,儘量尋找創新點;還有就是在常態教學活動中融入自己的思考,為每一次的發言做準備,為每一節課做設計,為每一次閱讀做整理,為每一次實踐做反思。

  做一名有創造力的教師

  創造力是指產生新思想,發現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種創造性活動所必需的心理品質。思考不同,才能有創造。做為一名有創造力的教師,他所做的,都是經過思考的,他所使用的方法都是最簡單有效的。 不僅如此,他還要善於整合資源。他能夠認識到:智力、想像力及知識,都是我們重要的資源。但是,資源本身所能達成的是有限的,惟有“有效性”才能將這些資源轉化為成果。

  我們日常的工作,常常是缺少創造。一節教案講了五年,教材都變了,教案還在用。一篇講稿,反覆改了幾遍,聽眾都變了,還在講,內容仍停留在最初那個年代。經驗永遠是創造的

  羈絆,我們卻捨不得扔。我們的工作質量需要透過創造去改善,我們的生活境遇需要創造去點亮。沒有創造,就沒有不同,沒有創造,就沒有傑出的表現。

  做一名有執行力的教師

  任何事只有做,才會有結果。如果只停留在計劃和想的層面,永遠也實現不了突破。執行力,是推進事物進展的關鍵,是實現由質變到量變的飛躍。管理學家德魯克曾說,“我們應該將行動納入決策當中,否則就是紙上談兵。”

  執行力是一種行動意識,是主動發展的反應。如果時間還充足,我們常常是拖延,並不是先將事情辦好,然後最佳化質量。到了必須得乾的時候,然後再不得不做,整個過程的心理負擔都會很大。與其那樣,真不如早點將事情辦好。上級領導交待的事情,我們要第一時間完成,這就好比編輯約稿,早點完成大家都省心,更何況早完成對於後期改進有回還、修正的餘地。

  性急的人容易鍛造成具有執行力的人,但一定要克服“不思考”,要三思而後行。將時間安排得有條不紊,就可以變性急為執行力。性穩的人,也要有提前意識,要為後期完善爭取時間。

  做一名有影響力的教師

  一個教師的最大影響力在於給學生以人生的影響,幫助他們完善知識、塑造性格、關注成長、懂得貢獻、體味價值,要培養更多能夠超越自己的人。如果多年以後,教的學生身上隱約可見他的影子,那麼,他就是一個成功的老師!在一個地理老師的影響下,有一些學生畢業後選擇了地質、水文、旅遊等專業;一位語文老師的影響下,他的學生成為當代著名的作家、詩人;一位英語老師多年以後聽到了他的學生熟練標準的同聲傳異的聲音。我們說,這樣老師一定是幸福的,因為他的教學已經在學生中建立了影響,已經為學生髮展提供了建議。一位老師,在日常教學中透過自己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給學生以正向引領。一名有影響力的教師,懂得在方方面思考“人存在的價值與意義”,不讓時光虛度,一直在做好“有意義的事情”,一直在思考“有價值的人生”。

  教師的發展理念決定了他對別人的影響程度,一個視野開闊的人,絕不會犯低階錯誤,這就好比登高望遠。遠識是由站位決定的。當然,目光短淺者也很難看得遠,因為他既近視,又遠視,別人看著難受,他自己也遭罪。建立影響最簡單的方式是幫助別人,幫助別人你不僅會收穫友誼,更會得到同等份額的快樂!

  經營需要時間,成長需要過程。讓我們在“四有”的路上努力追尋,成長自己,堅信選擇,收穫快樂!

四有教師演講稿 篇5

  今天星期一,我要上班了。坐在同事董xx的車裡,打眼望去,窗外的兩行樟樹,鬱鬱蔥蔥,美極了。樹兒在輕風中靜靜搖擺,如那姑娘的髮絲,輕輕飄動。那無暇的太陽,就像一隻溫暖的手,將陽光賜予大地。再加上碧樹清風的襯托,顯得如此樸素、美麗。

  在這美景中不知不覺想起了20年前媽媽常常對我說的話:“孩子,當個老師吧!風吹不著,雨淋不著,還受人尊重。”這句話就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裡。也就是這句話,成了我一生追求的夢想。

  還記得十年前,我帶著豆蔻年華的激情,帶著稚氣未脫的臉龐,帶著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帶著對事業的追求和對生活的嚮往踏入教師崗位。從那時起,孩子們那一雙雙求知若渴的眼睛就成了我腦海中揮之不去的記憶,也是從那時起“用愛撒播希望,愛心澆灌智慧之花”便成了我無言的承諾。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十年的教學生涯,讓我的教師夢在喬樂中學開花結果。雖然我的夢很普通,但它給我一生足夠的慰藉。雖然我的夢很平凡,但在今後的人生中,它將繼續伴我一路同行。同時,我將在喬樂中學繼續播種我的夢想,我的希望。並且讓我的夢想,我的希望伴隨著孩子們健康地、快樂地成長。讓他們把每一個夢想,去放飛、去實現。

  彈指一揮間,十年過去了,十年中,工作上遇到過各種各樣的挫折,有來自家長的,有來自學生的,也有來自同事的,有過這樣那樣的苦惱。但是,伴隨著一屆又一屆學生的畢業,看到他們一天天的成長,聽到他們一聲聲真誠的呼喚,我苦在其所、樂在其中的成功滋味總是佔據上風,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我真正體會到了身為一名教師的幸福。

  剛開始走上三尺講臺,我就意識到:為師者,勵志當先,教師成長需要智慧,需要機遇,更需要鍥而不捨的毅力和求真務實,勇於創新的精神。直到今天,我才明白成功的教師要具備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對學生的仁愛之心。如果老師具備了這“四有”,那麼同學們一定理解老師對他們的一片深情。他們就會做熱愛學習、尊敬老師、崇拜老師、感恩老師的好學生。

  人們常說:教育事業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在璀璨的教師之河中,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學教師。

  涓涓細流歸大海。教師不需要譜寫高昂的讚歌,不需要樹起英雄的旗幟。只要我們爭做“四有”教師,xx中自然會輝煌。校衰我恥,校興我榮,這便是我們xx中教師灑滿了艱辛和汗水的真實寫照,寧讓青絲熬成雪,我們無怨無悔!

四有教師演講稿 篇6

  冰心說:“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題記

  師愛無痕,她如同千年流淌的涓涓細流,雖不宏大,但卻影響深遠;她好似蒼茫大海上的燈塔,雖滄海一粟,但明亮而溫暖;她彷彿是春夜裡的細雨,雖非風光無限,但潤物無聲。師愛不同於父母的慈愛,它肩負著社會、家庭所託付的重任。然而師愛不可偏頗,她是教師無私獻給所有學生的愛!

  一直以為愛學生便是教好那些成績好,品行優的學生,讓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翱翔萬里,鷹擊長空!然而······

  斈鞘巧細鱸碌囊惶歟在前往學校的路上,我與五年前的兩位學生偶遇。小a是我當時最器重的一名優生,也是我的語文課代表。因為喜歡,所以一直都對她特別關心。為了她能在作文競賽中勇奪佳績,我甚至放棄週末休息的時間給她進行個別輔導。小b是當時班裡的差生,印象當中,我所給予她的常常是批評、教育、訓斥……那天當她們倆同時向我走來,我以笑臉相迎。小b看見我就迫不及待地向我跑來,熱情地行禮:“老師好!”而小a似乎有點尷尬,然後橫了小b一眼,最後面無表情,目不斜視地與我擦肩而過。我停下腳步,轉身看著她倆離去的背影。小a在對小b說什麼,小b似乎有點不服拔高了聲音說了句:“我就是喜歡她…”。我轉身繼續向學校走去,臉上的微笑僵住了,心裡很不是滋味。

  敓斦庖惶炷歉鍪刮肄限蔚某∶孀蓯且荒荒壞夭歡系爻魷衷諼業哪院V校我實在是想不通。不是說“愛是陽光,可以把堅冰融化。”不是說“愛是春雨,能讓枯萎的小草發芽。”不是說“愛是神奇,可以點石成金嗎?”為什麼付出了真誠的愛,卻得到這樣的結果呢?過去我理所當然地認為:優生和差生同時向我走來,優生想到了昔日我們之間的感情,想到了我以前對她的格外關注和愛護,心懷感激地向我微笑並向我行禮打招呼;差生因為昔日被我批評得太多,應該對我愛理不理或者隨便地打聲招呼、敷衍了事的。然而眼前的一切,徹底的顛覆了我的“理所當然”。

  敓斈峭恚夜深人靜,我倍感困惑,睡意全無。於是我拿起電話,向從教30多年的姑父請教。聽完我的陳述,沒想到姑父卻淡然一笑,告訴我:其實這種現象很正常。他告訴我,斠殘硎搶鮮鈉諭值太高了。好學生是老師的心尖子,老師們就自以為在好學生心中自己的位置也要如何如何重要。這可能只是老師自身的一廂情願啊;而且有的優生往往把成績歸功於自己的,而有的差生卻喜歡把進步歸功於老師。優生把成績歸功於自己,所以她心不存感激,而差生把進步歸功於老師,所以她一輩子也忘不了你,這也可能是原因之一吧。甚至有些好學生反而比差生更愛記仇。好學生常常得到老師表揚,所以偶爾得到一次批評,他反而銘記在心,甚至心懷怨恨。差生就不一樣了,他們常受批評,偶得一次表揚,喜出望外,反而容易產生感激之情。

  敓斕了姑父的分析,我如夢初醒:是啊!對待學生就應該一視同仁,要在學生中把一碗水端平也需要一種境界啊!

  敓敗拔耷剎懷墒欏薄A礁魴瞧諍蟮囊惶歟我在市場買菜,沒想到又碰到了小b。“老師好.”小b依然很主動地和我打招呼,我隨即跟她聊了起來。“以前老師老批評你,你不恨老師嗎?”“怎麼會呢?我知道你批評我都是為我好。那一次,我沒吃早飯,是您給了我兩塊錢讓我去吃早飯,您忘了嗎?當時,我特別感動。”我點點頭,記憶中好像是有過這麼一件小事,可是我早就忘了。而小a的影子在我腦中一直揮之不去,我特別想知道其中的原因,於是我又問小b,“上次見到小a,她好像很生我的氣的樣子,你知道是為什麼嗎?”“哦,老師,你別介意,具體情況我也不太清楚,但是有次你找她談話,她從你辦公室出來後就一直生你的氣。到底你們談什麼了?”我早就忘得一乾二淨了,或許是嚴厲的批評,或許是真心的警告……

  敓斝b的話尤如醍壺灌頂讓我似乎明白了許多道理。是啊,姑父說得對:自己以前對優生期望高、付出多,認為優生回報自己是理所當然的,所以特別偏愛好生,在不自覺間已經忽視了對其他同學的關愛,一碗清水裡卻讓我混進了雜質。我暗自慶幸,是這兩位學生讓我明白了師愛的真正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