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淺談現代文學論文

淺談現代文學論文

淺談現代文學論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論文吧,論文是學術界進行成果交流的工具。為了讓您在寫論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淺談現代文學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淺談現代文學論文1

  一、科爾沁草原的文化養成

  端木蕻良之所以能將草原文學率先引入現代文學與其長期受科爾沁草原文化的浸染,從而形成了具有草原文化特點的思維方式密切相關。端木蕻良早年在故鄉科爾沁旗草原的生活經歷對其思想發展與文學產生了重要影響。他將自己的出生地描述為科爾沁旗草原上一個叫鷥鷺樹村的屯子(端木的出生地遼寧昌圖在歷史上劃歸科爾沁旗)。端木的祖父曹太曾經為官,是公認的遼北首富。父親曹銘曾任清末昌圖縣稅捐局官員,年輕時熱衷兵法,曾在江南遊歷數年,見多識廣,思想也較為開明。端木生長在草原上,這裡有他兒時的記憶和青春的足跡,這裡也有熟悉的父老鄉親和獨特的風土人情,草原給予了端木創作的靈感,也是他的情感寄託。他的長篇小說《科爾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大江》以及《遙遠的風沙》《鷥鷺湖的憂鬱》《憎恨》《爺爺為什麼不吃高粱米粥》等許多小說,都以草原和故鄉東北的土地為背景,展現出在民族與階級的雙重壓迫下人民的災難和戰鬥。作家懷著憂鬱的心情眷戀故鄉的土地,為人民所遭受的苦難而憤怒。在他的作品中大草原遼闊壯麗,充滿著原始和野性之美。在長篇小說《科爾沁旗草原》中,端木以草原為背景,透過敘述草原首富丁家的發家、衰敗過程展開了草原上二百年間圍繞土地開發爭奪演進的歷史畫面,凸顯了土地在人的生存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土地主宰著人的命運,土地的歸屬決定了人的地位和生活狀態。丁家依靠土地發跡,又倚仗土地剝削農民,使本應是土地真正主人的農民淪為土地的奴隸。端木把土地和人類社會、歷史與文化緊緊聯絡在一起。他們都生在土地上,都是土地的兒子。只有土才是兒子真正的母親。人們把自身和母親共同呼吸的血管,在降生的第一天割斷,埋在地上,這就可作為人與地立約的記號。端木試著從生產關係,以及物質的佔有與分配方面,來看待在這片大草原上所反映出的許多人物和事物。土地是地主與農民生產關係矛盾的癥結,正如端木在《科爾沁旗草原後記》中所說:這裡最崇高的財富是土地。土地可以支配一切,官吏也要向土地飛眼的,因為土地是徵收的財源,於是土地的握有者,便作了這社會的重心。地主是這裡的重心,有許多的制度、罪惡、不成文法,是由他們制定的、發明的、強迫推行的。用這重心作圓心,然後再伸展出去無數的半徑,那樣一來,這廣漠的草原上的景物,便很容易的看清了罷。在幾百年的歷史中,土地制度極為不合理,地主想方設法拼命兼併土地,然後再以土地為資本不擇手段地剝削農民;農民由於沒有或失去土地,則遭受著無窮的屈辱和苦難,農民與地主較量,與強盜鬥爭,揭竿起義,以土地為軸心展開歷史的廣闊畫面;以一個家庭的興衰濃縮了時代的變遷,表現出一種波瀾壯闊的宏偉氣勢。

  二、個性人物與地方特色

  端木蕻良對於現代文學的貢獻在於將草原文化以個性鮮明的人物和獨特的地域色彩呈現給世人。端木善於塑造個性化的人物形象,小說的主人公丁寧和大山,一個是坐擁土地的地主後代,一個是寸土全無的無產農民。圍繞土地,他們之間存在著深刻的人格對抗和尖銳的階級對立。丁寧受過現代教育,想回鄉作一番事業,但他習慣了驕橫放縱的生活,性格中的懦弱乖戾使得他並沒有能力把現實變得更好,反而與土地更加疏離。大山是草原之子科爾沁旗的鵰鶚,他的號召力和同情心,做事果斷的性格,都與土地有著天然的親情。丁寧的矛盾與困惑使他漸漸陷人絕望,而大山成為土地真正的主人。端木的小說充滿著濃郁的地方特色。東北幅員遼闊,民風淳樸粗獷在他的心底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於家鄉,他這樣描述:跟著生的艱辛,我的生命,是降落在偉大的關東草原上。那萬里的廣漠,那紅鬍子粗獷的大臉,哥薩克式的頑健的僱農,蒙古狗的深夜的慘陰的吠號,胡三仙姑的荒誕的傳說這一切奇異的怪忒的草原的構圖,在兒時,常常在深夜的夢寐裡闖進我幼小的靈魂,小說充滿了東北農村的風土民情的描繪。小說中寫到了丁家以薩滿教作為護身符,掩蓋了土地兼併的陰暗手段,在神秘的跳大神儀式中,胡三仙姑的一番譖言讖語讓愚昧的人民相信了神祗庇佑的丁家不可侵犯。村民也只能透過神秘的宗教形式來排遣現實的苦難,以此求神祛病除害,保佑土地的收成。這些帶有時代與地方特色的民俗都在更深層面上觸及了民族心理與文化特徵。

  三、對待草原的複雜情感

  端木蕻良的草原文學創作在現代文學之中的獨特之處還在於作家主體複雜的文化交流與融合在對待寫作客體草原上表現出複雜的情感線條。端木出生於1912年,正值清末與民國初年的時代交替。作為清王朝的祖宗發祥之地,東北最初是封禁的,後來受闖關東的移民潮的驅動,禁墾區陸續開放,土地的買賣與兼併逐漸形成高潮。草原上的農耕的生產方式已經根深蒂固地存在於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然而由於歷史的原因和階級的壓榨,使原本雄邁、超人的、蘊蓄的、強固的暴力和野勁的草原兒女承受了過多的苦難,一面是畸形、動盪、病態的社會與人生,而另一面是草原的原始富饒與生機盎然,兩者構成了極大的反差和不和諧。端木最終還是抱著樂觀主義的`態度,認為東北農民乃至整個中華民族必然崛起,煥發出粗獷強韌的靈魂。在小說的結尾,九一八事變後,農民、土匪、馬賊統統加入民族反抗鬥爭的洪流。端木內心深處對草原有著複雜的情感。一方面,草原的遼闊天然,它所孕育的原始生機、自然和諧是端木非常向往和崇拜的,草原常常帶給端木生存的意志和力量的支撐。我每一接觸到東北的農民,我便感悟到人類最強烈的求生的意志。我覺得我自己立刻地健康起來,我覺出人類的無邊的宏大,我覺出人類的不可形容的美麗。而另一方面,草原本身所代表的原始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習俗與現代文明的程序難以避免地發生碰撞。端木希望改造草原的原始面貌,調和草原人與土地之間的關係,使草原重新煥發生機。在《科爾沁旗草原》中,丁寧認為原始野力與現代文明只有互為鏡子才能認識彼此的優勢和缺陷。丁寧對春兄說,他(大山)也和你一樣,缺乏一面鏡子,也可以說缺乏一種教育,教育你們認識你們所代表的這雄闊的草原的力量。另外,在看待草原上特有的傳統文化與民間風俗上,端木也是以批判與反省的眼光看待其中蘊含的民族性格的消極方面,以此揭示出民眾在走向反抗之路時的精神重負。端木從內心中希望草原兒女在不斷地珍視美好與面對現實中改造草原文化,使草原恢復生機,變得更健康更美麗。

淺談現代文學論文2

  【摘要】文字細讀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學術能力,是克服現代文學教育中片面注重文學史弊端的重要手段。高校現代文學教育應該透過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注重學生閱讀的直覺經驗,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形成以問題為導向的閱讀習慣;堅持審美批評和社會批評相結合,提升學生直覺閱讀經驗後的理論深度;從外部創新課堂形式,樹立學生課題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課題形式中培養自覺閱讀的習慣。

  【關鍵詞】文字細讀高校現代文學教育地位與方法

  自1929年春,朱自清在清華開設中國新文學研究至今,現代文學教育走過了近90個春秋,並逐步形成了一整套以文學史為中心的學術體制和教學體系。文學史教育在建構學生的理論體系、培養學生史的意識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主要體現在學生輕視文字細讀,以至於學生文字解讀能力下降,文學審美趣味減弱,進而影響到學術研究風氣:對於宏大闡釋和宏觀把握的熱衷,喜歡製造宏大課題,其害大焉。因此,我們必須反思文學史中心論教學體制的弊端,重視文字細讀在現代文學教育中的基礎性地位。

  一、文字細讀在中國現代文學教育中的地位

  對於文字與文學史之間的關係,陳思和先生曾有這樣生動的比喻:二者類似於星星和天空之間的關係。構成文學史的最基本元素是文學作品,是文學的審美構成天幕下一幅壯麗的星空圖。2試想,我們如果天空沒有星星,只有幾個符號,說這是月亮、這是太陽,那麼估計我們都沒有看星空的興致了。因此,文字是文學史的核心,在以文學史為核心的現代文學教學體制中具有基礎性地位。其價值主要體現在:首先,文字細讀是調動學生閱讀興趣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興趣是如果我們的課堂,一開始就是大談文學史關於某段時期的基本概況,談某位作家的基本特色,舉幾個老調重彈的例子,那麼學生如聽天書,不知所云,甚至會輕視現代文學,以為現代文學不過就是反封建,追求自由平之類的枯燥名詞。如《狂人日記》,按傳統講法,先分析魯迅生平,揭示其思想是講禮教吃人,藝術成績,簡單枯燥,理論先行。但是,如果我們帶著學生去讀《狂人日記》讓學生去體會,提出問題。如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見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見了,精神分外爽快。學生也許會問:為何見了月光,就爽快,覺得以前全是發昏引發思考。接著就是我怕得有理!為何既有對過去的害怕,三十年來一直吃人和被人吃,也有對未來的恐懼,夢醒了,不知路在何方。這恰是一個剛覺醒者的心理寫真。接著引導學生讀吃人的意象演變,辯證吃人與封建意識形態的關係,將抽象的吃人變為豐富的審美的存在,從而引發閱讀興趣,調動他們課後閱讀的積極性。其次,文字細讀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和學術修養的基礎。在當今社會,大學教育已經成為基礎教育。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高雅的趣味、理性的精神是大學特別是綜合性大學基本功能,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那麼怎麼樣才能提高學生的人格修養、審美趣味和理性精神呢閱讀是重要手段。陳思和先生曾說:在大學本科生階段,甚至是碩士研究生階段,能夠指導學生細讀文學名著,提升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透過文學名著的閱讀提高他們對文學史的基本理解,要比言目的理論鼓吹或者死記硬背一些文學史知識有益得多。現代文學是既具有文學的一般特性,也有其特殊性,即現代性,既是語言的現代性,也是人學的現代性。如讀宗白華的《流雲小詩夜》。將自我瞬間的感覺融入宇宙中。看似物我相融,其實早不是古典的意境,而是現代人的情懷,人不是自然的附庸,而是理性的存在。情緒的瞬間變化,就在星與宇宙的意象的關係中得到轉化,節奏雖情感而起伏跌宕。如果我們帶著學生朗誦體味,一字一句地分析,慢慢地欣賞,在這種體味到人的渺小與偉大,對於我們理性地看待自己,理性地看待社會,不是善莫大焉嗎亦能讓他們分辨出詩歌的美學,提高欣賞的趣味,或許可以對網路語言起到淨化作用。

  二、文字細讀的方法

  首先,以人為本,注重直覺體驗,不斷設問,追尋問題進行思考,形成以問題為導向的閱讀習慣。文學即是人學。文學閱讀是讀者和作者之間的心靈交匯的過程。因此我們在讀文學作品時,應該直面作品,注重直覺體現。特別是現代文學,寫的是現代人的境遇,更容易與讀者產生心靈的碰撞,碰撞之後,我們就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了問題,就有了閱讀的起點,也就逐步找到進入作品的切口,進而一步步觀照作品,反觀自身。譬如說,讀魯迅的《過客》,我們現代讀者第一印象就覺得這個人在路上,而且堅持在路上,那麼他為什麼要一直在路上。我們也一直在路上,我們會是為鮮花而活嗎抑或是看到墳墓就不走呢我們是否思考自己是誰這些直覺體驗後的思考,讓我們一步步解開他所拒絕的事物的喻指,進一步思考過客的生命狀態和人生哲學,鮮花是希望,放棄,墳墓是絕望,亦放逐,就連我是誰都不思考,只為我還得走的絕對命令而活著,這恰恰是最強大的意志力,在反覆的疑問和解疑過程中,我們一步步切近魯迅反抗絕望的生命哲學。其次,堅持文史結合,堅持審美批評與社會批評相結合。文字細讀,要堅持論從史出,文史相合,堅持審美批評與社會批評相結合,切記陷入新批評形式主義批評的窠臼。具體方法,我比較贊成王卓慈所言的教師透過文木細讀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從文學作品的閱讀中上升到理論思考,再運用相應的文學理論對作品進行剖析和評論,從而使其能夠對接觸到的文學作品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具體說來,即先直覺體驗,再結合文學史、作者生平及相關的文學理論使學生的閱讀理論化,最後再回來文字,加深印象,總結方法,積累經驗,指導今後的閱讀。如徐志摩的詩歌,我們先透過直覺讀出《雪花的快樂》的歡快,《再別康橋》中淡淡的哀愁,《火車擒住軌》中發憤,我們在結合徐志摩的生平、思想,聯絡中國現代詩歌史,加深理解,會發現,這是徐志摩愛情、人生和思想一步步發展的寫照,更是徐志摩詩歌從浪漫主義到現代主義嬗變的軌跡,然後我們再結合這些理論、知識讀徐志摩詩歌,理解即更深刻。最後,打破老師在教學中的中心地位,透過引導,使學生成為作品閱讀的主體。老師先示範,帶領學生進入閱讀的情景,引導學生設問,逐步深入思考,負責解釋難點。例如,我們在講解小說時,可以讓學生透過閱讀體悟,將小說改編成劇本,並進行排演,改編的過程既是閱讀深入以至再創造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無論是對思想內蘊,藝術手法,都會作深入的思考,應用到實踐中去;排演的過程,既是加深學生閱讀理解的過程,又是陶冶學生人格、提升學生審美情趣的過程。此外,還可以讓學生來主導課堂,設計問題,分組研討,集中評點,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強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總之,實現課堂形式的多樣化,也是從外部培養學生文字細讀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結語

  文字細讀是調動學生閱讀興趣,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培養學生學術能力的重要途徑,在現代文學教學中具有基礎性地位。為了更好地開展現代文學教育,糾正文學史中心主義的現代文學教學體制,我們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重視文字細讀中學生的直覺作用,在直接中設疑,建立問題意識,形成以問題為導向的閱讀習慣;需要堅持審美批評和社會歷史批評相結合的閱讀方法,培養學生文字細讀中的思辨能力和理論深度;需要透過創新課堂教學形式,打破老師的中心地位,引導學生成為文字細讀的主體,自覺地在豐富多樣的閱讀形式中培養文字細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