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經典美文> 靰鞡草的寫景美文

靰鞡草的寫景美文

靰鞡草的寫景美文

  東北冬天的寒冷是人所共知的。為了禦寒,人們在穿戴上除了棉襖棉褲以外,還有棉大衣、棉猴、皮襖、皮褲、棉膠鞋、棉皮鞋、大頭鞋、狗皮帽子、手悶子等。後來發展變化很大,新式的禦寒衣物接踵而來,像羽絨服、皮夾克、保暖衣、皮靴子、二棉鞋等,種類繁多,既保暖又輕便,用棉花做的棉襖棉褲幾乎就很少有人穿了。

  過去的禦寒衣物雖然比現在要少要單一些,但是卻非常具有特點。不說別的,只說腳上穿的吧,除了很普遍的棉膠皮鞋和棉布鞋之外,還有氈靴子,尤其是那種叫作靰鞡的鞋,非常獨特。靰鞡來自於滿語,就是皮鞋的意思,也叫土皮鞋,跟現在的皮鞋在形狀上完全不同。這種鞋不是一般的皮鞋,也不是一般人能穿上的,更不是誰都能做的。我記得農村裡趕車的老闆子常穿這樣的鞋。這種鞋的特點一是大、長。所謂的大,是說鞋底鞋面寬大,平底無根,穿在腳上有船一樣的感覺;所謂的長,是說這種鞋前面撅出個尖來,比一般的棉鞋長出半個還多。二是製作麻煩。靰鞡一般選擇牛皮、馬皮或豬皮作為原料,一般人家的手工做不了,需要專門的工具、模具,而且選擇的皮質要好,製作過程比較繁瑣,需要透過烘、烤、焙、制等諸多環節。三是有獨特工藝。這種鞋也和其他的鞋有共同之處,就是也有鞋底鞋幫鞋舌頭,有孔有帶,不同之處是它有獨特的褶兒,這種褶不僅讓軌靴美觀,也起到一個伸縮作用,腳大腳小都可以穿。四是冬天穿的,其主要作用是禦寒。五是要有特定的內建物來相配,這特定的內建物就是靰鞡草,後來也俗稱烏拉草。

  靰鞡草是東北草原和山裡的特產,多生長在低窪地帶和沼澤之中,那沼澤地帶的塔頭墩子上長著的一叢叢的草就是靰鞡草。草的形狀也很獨特,頸葉細長,呈稜狀,高度大概在六七十釐米上下。一般是在秋天割取,拿回家後,捆成小捆,掛在牆上或者木杆上曬乾。使用時,用木頭榔頭反覆槌打,把軌靴草槌軟,以不喇手為宜,然後絮進軌靰鞡裡,再伸進腳,就可以體會靰鞡草的溫暖了。

  軌靴草的`特點是柔軟暖和,對皮膚無刺激,抗寒能力強,保暖時間也長,且耐汗。腳被包在裡面很舒服,尤其適合趕遠路。農村裡車老闆趕車出遠門,都會穿絮上靰鞡草的靰鞡,晚上回到家,再把靰鞡草拽出來,放在炕上熱乎的地方炕幹,第二天再用。一般不是汗腳的人,絮一次靰鞡草能用三五天,甚至一個禮拜。

  晚上睡覺,到後半夜3點多鐘的時候,夜闌人靜,就會聽到鎮子西北傳來馬蹄敲打柏油路面的聲音,其間也會有車老闆吆喝馬的聲音,還可以聽得見車老闆甩鞭子發出來的清脆的鞭哨聲。有時候,車老闆在車上坐久了坐累了,或者是腿被凍木了,就會下車來跟著車小跑一會兒,腳下靰鞡的鐵掌敲打路面的“嗒嗒”聲非常有節奏感。聽到那個好聽的聲音,我常常再無睡意,一直將那個聲音從鎮子的這頭兒送到鎮子的那頭兒。在鄉村冬天的夜晚裡,這樣的聲音似乎就是那種天籟般的,清脆而又悠揚。

  我雖然沒有靰鞡也沒有穿過靰鞡,但是我用過靰鞡草,學著大人往靰鞡裡絮靰鞡草的樣子,往膠皮鞋裡絮。秋天,我和小夥伴兒們到草甸子上,踩著塔頭墩子,割來靰鞡草,掛在繩子上曬乾。冬天的時候,用榔頭槌打,但是由於不得要領,我槌的軌靴草沒有大人槌的軟乎,往膠皮鞋裡絮的時候,絮得不勻稱,不是弄出個洞來就是趕出個包來,腳伸進去十分不舒服,常常會有刺腳的感覺,而且穿著穿著,那靰鞡草有時還會全都滾到腳面上來,於是,腳底下就會冰涼,凍腳。再加上我的腳愛出汗,靰鞡草溼乎乎的,用過一次保暖功能就下降了。因此,我常常為使不好靰鞡草而苦惱。

  如今,再也見不到有人穿靰鞡了,也沒有人再使用靰鞡草了。但是,在我的心裡,靰鞡草依然是那麼充滿了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