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計劃> 【實用】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4篇

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實用】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4篇

  時間稍縱即逝,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著,在喜悅中收穫著,寫好教學計劃才不會讓我們努力的時候迷失方向哦。那麼一份同事都拍手稱讚的教學計劃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篇1

  一、學生現狀分析:

  一年級共有20人,男生5人,女生15人。整體看他們活潑好動,大多數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對人有禮貌,熱愛關心班級集體,學習勤奮。但大多數同學都是獨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習氣,部分同學對他人的尊敬,對集體榮譽的珍惜趨於表面化,為了做給別人看而做,行動上缺乏自主性,在處理人際關係中意識狹隘。在新學期中應注意理論聯絡實際,讓學生思想不斷提高,自覺行動,形成良好的習慣。

  二、本冊教材特點

  1、生活性

  本課程遵循兒童生活的邏輯,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聯絡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或遊戲為載體,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2、開放性

  本課程面向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重視地方、學校、教師與兒童的創造性。課程內容從教科書擴充套件到所有對兒童有意義、有興趣的題材,其課堂從教室擴充套件到家庭、社群及兒童的其他生活空間,其時間可以在與學校其他活動或學科的配合和聯結中彈性地嚴展,其評價關注兒童豐富多彩的體驗和個性化的創意與表現。

  3、活動性

  本課程的呈現形態主要是兒童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遊戲和其他實踐活動。課程目標主要透過教師指導下的各種教學活動來實現。活動是教和學共同的中介。教師的主要作用是指導兒童的活動,而非單純地只講教科書,兒童更多的是透過實際參與活動,動手動腦,構建知識和能力,形成內化的道德品質,而非僅僅依靠聽講來學習。

  三、教學目的和重難點: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構成以及家庭成員間的關係。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達對家人的感謝。

  3、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春天的美。

  4、透過各種活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

  5、初步瞭解牙齒和眼睛保護健康常識,學會自我保健的方法,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6、透過觀察感受炎熱的盛夏,體會他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的利與弊。

  教學重點:

  1、學文明理,培養學生正確做人的意識及能力。

  2、培養學生關心、愛護同學的品質。

  教學難點:

  形成正確的行為習慣。

  四、教學中的主要措施:

  1、充分利用電教手段,以直觀的形象激發學生情感。

  2、按照激情——明理——導行——反饋的思路教學。

  3、適當補充教材,豐富教學內容,強化觀點形成。

  4、採取跟蹤調查,聯絡家長等措施,促進學生良好意識、習慣的形成。

  五、教學進度:

  周次教學內容課時安排

  二教室裡的悄悄話2

  三班級也是我的家2

  四班級小公約2

  五春天在哪裡2

  六打扮春姑娘2

  七和春姑娘一起玩2

  八春天裡的保健2

  九我們多麼幸福2

  十期中考試

  十一手拉手過“六一”2

  十二快樂的一天2

  十三我的身體2

  十四我們進步了2

  十五我的成長記錄2

  十六炎熱的夏天2

  十七夏天裡的科學2

  十八健康安全過夏天2

  十九放暑假了2

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篇2

  一、學生現狀分析

  一年級的小學生,整體看他們活潑好動,大多數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對人有禮貌,熱愛關心班級集體,學習勤奮。但大多數同學都是獨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習氣,部分同學對他人的尊敬,對集體榮譽的珍惜趨於表面化,為了做給別人看而做,行動上缺乏自主性,在處理人際關係中意識狹隘。在新學期中應注意理論聯絡實際,讓學生思想不斷提高,自覺行動,形成良好的習慣。

  二、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和結構

  (一)我的家人與夥伴

  (二)走進大自然

  (三)健康生活每一天

  三、教學目的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構成以及家庭成員間的關係。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達對家人的感謝。

  3、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春天的美。

  4、透過各種活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

  5、透過觀察感受炎熱的盛夏,體會他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的利與弊。並學會看天氣。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學文明理,培養學生正確做人的意識及能力。

  2、培養學生關心、愛護同學的品質。

  教學難點:形成正確的行為習慣。

  五、教學中的主要措施

  1、認真備課,注意教學方法,加強課堂教學,切實上好每一節課。

  2、按照激情——明理——導行——反饋的思路教學。

  3、適當補充教材,豐富教學內容,強化觀點形成。

  4、採取跟蹤調查,聯絡家長等措施,促進學生良好意識、習慣的形成。

  六、教學內容安排及進度

  周次

  教學內容

  課時

  第1周

  準備課

  1課時

  我的家人與夥伴

  第2周

  我的一家人

  1課時

  第3周

  家人的愛

  1課時

  第4周

  我為家人添光彩

  1課時

  第5周

  我和小夥伴

  1課時

  走進大自然

  第6周

  春天來了

  1課時

  第7周

  小苗快快長大

  1課時

  第8周

  我們和太陽做遊戲

  1課時

  第9周

  風兒吹呀吹

  1課時

  健康生活每一天

  第10周

  我換牙了

  1課時

  第11周

  我有一雙明亮的眼睛

  1課時

  第12周

  小心,別傷著

  1課時

  第13周

  夏天,我們注意些什麼

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篇3

  第一單元教學要求

  1、 愛護家庭和公共環境衛生

  2、 能在成人的幫助下控制下和控制調整自己的情緒。

  3、 願意有計劃、有目標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4、 學習與生活中遇到問題時願意想辦法解決。

  5、 能用自己的方式愛父母長輩,積極主動做家務,樂於幫助他人。

  6、 懂禮貌,守秩序,行為文明。

  7、 初步認識規律的作用,遵守學校紀律。

  8、 對自然現象或生活中的問題有探究的興趣。

  第二單元教學要求

  1、 瞭解天氣、季節變化對生活的影響,學會照顧自己。

  2、 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自然的美。

  3、 學習與生活中遇到問題時願意想辦法解決。

  4、 愛護花草樹木。

  5、 知道家鄉的風景名勝和資源,關心家鄉的發展變化。

  6、 為保護周圍的環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態意識。

  7、 會正確使用簡單的工具。

  8、 學習用觀察、比較、小實驗等方法進行簡單的探究活動。

  9、 透過各種活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和其他科學常識。

  第三單元教學要求

  1、 按時作息,做事用心。

  2、 熱愛勞動,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3、 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自然的美。

  4、 能欣賞自己和別人的優點與長處。

  5、 能看到自己的成長和變化,併為此而高興。

  6、 有勇氣嘗試富於挑戰性的活動,不怕苦,不怕難,不膽怯。

  7、 有好奇心,喜歡提問。

  8、 能用多種方法收集資料,並進行簡單地整理和運用。

  9、 透過各種活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和其他科學常識。

  第四單元教學要求

  1、 熱愛勞動,具有料理自己的生活能力。

  2、 在學校裡情緒安定,心情愉快。

  3、 能欣賞自己和別人的優點與長處。

  4、 能看到自己的成長和變化,併為此而高興。

  5、 心中有榜樣,並以此激勵自己不斷進步。

  6、 學習與生活中遇到問題時願意想辦法解決。

  7、 能用自己的方式愛父母長輩,積極主動做家務勞動。樂於幫助別人,特別是老人和殘疾人。

  8、 能與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動成果。

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根據教學大綱對低年級的最基本要求和初入學兒童的年齡特點,著重對學生進行最基礎的社會公德教育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深入淺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為習慣要求與於生動活潑的具體形象之中。

  二、學情分析:

  本班共有56位學生,其中男生25人,女生31人。一年級小朋友剛剛上學,對學校、老師、同學以及學習都很陌生。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學校這些陌生的事物對於他們都有一種新鮮感,能引起他們強烈的探索欲。在這個過程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透過學習,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

  三、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自己是小學生了,喜歡上學;初步熟悉學校的`環境,學習利用學校中的設施解決自己的問題;遵守學校生活常規;知道要講禮貌,守秩序。

  2、瞭解學校的環境、設施及其作用,知道校園環境中一些標誌性的建築,瞭解學校的美,能夠主動愛護學校的花草樹木,能愛護學校以及城市周圍的優美環境。初步培養學生環境素養。

  3、形成初步的時間概念;按時上學,不遲到;放學後,不在路上逗留,按時回家;上學和放學途中注意安全;學習自己照顧自己。

  4、讓學生主動把自己介紹給同學和老師,相互認識好朋友,然後分別從不同的方面來讓學生體驗與同學在一起玩耍、學習、活動的快樂以及感受老師的關心和朋友般的情誼,從而讓學生體驗到學校生活無處不充滿快樂與愛,激發他們喜愛學校生活的情感。

  5、使學生學會自己穿衣、繫鞋帶、整理書包等自理勞動,學著幫助家人做擇菜、洗菜等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學會關愛家人,能夠以優異成績、良好表現等形式向爸爸媽媽表達自己的愛意,嘗試自己製作心意卡向家人表達心意。透過這些實踐活動和切身體驗,引導學生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促進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和智力品質的提高。

  6、引導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並初步培養探究自然的興趣和愛護自然的情感。

  四、教法設想:

  a)寓道德概念和行為要求於生動、活潑的具體形象之中。

  b)利用插圖,圖文對照,邊看邊說邊想,幫助學生理解。

  c)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

  d)結合大隊部的各項活動進行教育。

  e)充分利用教學用書中的兒歌及小故事穿插於課堂教學中。

  f)領略大自然的美,瞭解社會的繁榮,培養學生的環境素養。

  五、各單元教學內容與措施:

  第一單元:我上學了共6課時

  主題:《我上學了》《看看我們的學校》《在學校的一天》

  第二單元:上學路上共7課時

  主題:《看看時間》《好好走路》《平安回家》

  第三單元:我的同學和老師共7課時

  主題:《認識好朋友》《我喜歡和同學在一起》《我們的老師真好》

  第四單元:家裡的我共6課時

  主題:《我的家》《我是家裡的開心果》《這是我的心意》

  第五單元:大自然真美麗共7課時

  主題:《親親大自然》《美麗的小問號》《想個好辦法,留住大自然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