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錦集5篇

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錦集5篇

  時間真是轉瞬即逝,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該寫為自己下階段的教學工作做一個教學計劃了,那麼一份同事都拍手稱讚的教學計劃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計劃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音樂教學需要師生共同來塑造、表現、創造音樂美,創設充滿音樂美感的課堂環境。在新課標教育思想的指導下,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徵,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內容應重視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加強音樂課與社會生活的聯絡。音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重視學生的音樂實踐和音樂創造能力的培養。

  二、學校教學環境分析:

  音樂是一門情感的藝術,在音樂的教學過程中要以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讓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絡、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我校的音樂教育目標是:努力發展創造性教學,豐富學生想象力和發展思維潛能,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可我們學校有專用的音樂教室,可音樂教學裝置不齊全,如:鋼琴只有一臺,打擊樂器幾乎都沒有。說真的,要想把音樂課堂上的豐富多彩是很難的,只能進行了“互動式”教學實踐,提高了音樂教學的質量,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一(3)班的音樂老師。他們活潑好動,對一切新鮮事物都有著濃厚的興趣,對音樂也不例外,因此,每週音樂課都被他們期待著。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學生對於學校的規章制度,小學生守則都有了大概的瞭解。因此,在上課的時候他們都比剛來時做的更好了。歌唱方面也許是以前經常鍛鍊,表現非常好。小朋友情況大同小異,有一小部分雖對樂理知識掌握的不夠,但是模仿能力比較強,而且也能熟練掌握。其中主要原因是沒有接受過長期的訓練,還不能很好的表現自己,性格內向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利用音樂課及課外活動,培養他們良好的興趣,打好基礎是當前首要任務之一。

  四、教材分析:

  作為全新的教材,在編寫中體現了已下基本理念:1、強調“以學生髮展為本”,注重學生個性發展;2、以審美為中心;3、以文化為主線;4、加強實踐與創造。

  一年級下冊共編成10個主題單元,基本內容包括:聆聽、表演、編創與活動,新教材的曲目選擇,考慮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與欣賞曲的可聽性,降低過難的識語要求和過高的技能技巧。一年級採用圖譜為主,在創造與活動中,開展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評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豐富多彩。如:1、凸現了“以學為本”的教學思想,根據小學低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從教材內容與色彩都採用趣味化,鼓勵和啟發學生去學習。如第六課《我有一雙萬能手》中歌詞從我是一個誰?還會有什麼本領?讓學生自由想象。2、降低了音樂知識的學習難點,如聲音的強和弱(f強、P弱)讓學生到生活中尋找、比較,再如利用烏龜和小兔子的特點,讓學生區分高音、低音、快速、慢速,這樣學生就能很快區分。3、發揮了音樂教學的創新優勢,在呈現上,給師生留出足夠自由想象和隨意發揮的空間。4、建立了發展性綜合評價體系,課後——“音樂小花在開放”包括:今天表現真棒、音樂的感覺真好、我們班的小明星、老師對我說、爸爸媽媽對我說。

  五、教學目標

  在音樂教學中,德育因素無處不在,它需要教師善於發現,善於挖掘,它就會像“和風催物、春雨潤田”那樣在潛移默化中深深地植根於學生的心靈。

  學段目標

  1、激發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2、應充分注意這一學段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力強的身心特點,善於利用兒童自然的嗓音和靈巧的形體,採用歌、舞、圖片、遊戲相結合的綜合手段,進行直觀教學。聆聽音樂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鮮明。

  3、開發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

  4、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樂於參與其他音樂表現和即興創造活動。

  5、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精神。

  具體目標

  1、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

  透過音樂學習,使學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薰陶,在潛移默化中建立起對親人、對他人、對人類、對一切美好事物的摯愛之情,進而養成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與追求。

  2、培養音樂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願望。

  透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式引導學生走進音樂,在親自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喜愛音樂,掌握音樂基礎知識和初步技能,逐步養成鑑賞音樂的良好習慣,為終身愛好音樂奠定基礎。

  3、提高音樂審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透過對音樂作品情緒、格調、思想傾向、人文內涵的感受和理解,培養學生鑑賞和評價的能力,養成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使學生在真善美的音樂藝術世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培養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透過音樂作品中所表現的對祖國山河、人民、歷史文化和社會發展的讚美和歌頌,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在音樂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寬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

  5、尊重藝術、理解多元文化。

  尊重藝術家的創造勞動、尊重藝術作品,養成良好的欣賞藝術的習慣,透過學習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時代的作品,感知音樂中的民族風格和情感,瞭解不同民族的音樂傳統,熱愛中化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樂。

  六、教學重點、難點、思路分析

  教學重點:

  以審美體驗為核心,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創造思維。

  教學難點:

  審美情操的培養,實踐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合作精神的能力。

  教學思路:

  1、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按節奏和曲調有表情獨唱或參與齊唱,每學年能背唱4~6首。

  2、能感受樂器的聲音,聽辨打擊樂器的音樂,能聽辨童聲女聲和男生,用自己的聲音或打擊樂器進行模仿。

  3、體驗不同情緒的音樂,能夠自然流露出相應表情或做出體態反應。

  4、聆聽兒歌、童謠、進行曲和舞曲,能夠透過模唱、打擊樂對所聽音樂做出反應,隨著進行曲、舞曲音樂、走步,跳舞。

  5、能夠用打擊樂器或自尋音源探索聲音的強弱、音色長短和高低。

  6、能夠運用線條、色塊、圖形記錄聲音或音樂。

  七、主要教學措施

  1、面向團體,因材施教;

  2、以審美為核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師生互動,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

  4、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透過對音樂進行表演,使學生得到合作的體驗。

  5、音樂教學領域之間的有機聯絡;透過遊戲活動來感知、體驗、創造音樂,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

  6、改革評價機制。

  7、完成教材任務的同時,為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活動能力,且配合學校的中心工作,豐富校園生活。

  八、提優補差的途徑:

  (1)透過課堂教學。(2)透過藝術節活動。

  方法:示範:教師示範、學生模仿。

  鼓勵、表揚法:透過鼓勵表揚大體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因材施教法:針對不同學生採取不同的方法,揚長避短,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長。

教學計劃 篇2

  一、教學分析:

  本學期在上課同時我要注意加強鞏固音高概念、鞏固學生對音的高低、強弱、長短的感覺。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累積樂理知識。教材中根據低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音樂教育本身的性質和新課程要求的學段目標及教材特點,我特制定如下教學計劃: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學生開始正式系統化的學習音樂,應注意引導學生正確對待,使學生愛學、願學。學生的整體情況預計不均衡,情況參差不齊。所以,對不同學生應用不同教法,學生年齡小,生性活潑,我會在這一點下功夫。重點發展舞蹈、律動的學習。讓學生可以漸漸增強身體的協調性、節奏感。

  教學總目標

  1、激發和培養對音樂的興趣。

  2、開發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

  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演出,參與其他音樂表現和即興創編活動。

  3、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淨勝。

  教學進度安排表

  單元/周次/日期

  教學內容

  單元目標

  第一週

  9.1----9.7

  1、課堂紀律訓練

  第一單元:《有趣的聲音世界》

  1、能夠牢記音樂課紀律

  2、透過歌曲的學習,提高學生愛校思想。

  3、尋找生活中的聲音,學唱歌曲《大雨和小雨》培養對聲音的感受能力,模仿各種聲音,進而能創造聲音

  第二週

  9.7----9.13

  1、《校歌》

  2、《牢記核心價值觀》

  第三週

  9.14----9.20

  1、唱歌《大雨和小雨》

  2、複習《愛國歌曲》

  第四周

  9.21----9.27

  1、唱歌:《大鼓和小鼓》

  2、知識:聲音的強弱

  第五週

  9.28----10.4

  1、紅歌唱響十月合唱比賽

  2、國慶放假

  第二單元:《我愛家鄉,我愛祖國》

  1、透過聽唱歌頌祖國國旗的歌曲。

  2、培養兒童聽音樂的習慣和興趣

  3、在欣賞歌曲的過程中,使學生逐步養成安靜聽音樂的.習慣

  第六週

  10.6----10.12

  1、唱歌《國旗國旗真美麗》

  2、學樂器:響板和碰鈴

  第七週

  10.12----10.18

  1、欣賞《我愛北京天安門》

  2、歌表演《娃哈哈》

  第八週

  10.19----10.25

  1、唱歌《好朋友》

  2、學樂器:三角鐵和鈴鼓

  第三單元:《我們都是好朋友》

  1、激發和培養小朋友對音樂的興趣。

  透過音樂遊戲開發小朋友的音樂感受力。

  3、培養小朋友樂觀的生活態度和團結友愛的合作精神。

  第九周

  10.26----11.1

  1、唱歌《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第十週

  11.2----11.8

  1、欣賞《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2、集體舞《拍手唱歌笑呵呵》

  第十一週

  11.9----11.15

  1、唱歌

  2、知識:聲音的長短

  第四單元:《音樂中的動物》

  1、透過遊戲、模仿、歌唱、繪畫等教學,培養小朋友感知能力。

  2、能引發小朋友對動物的興趣和喜愛。

  第十二週

  11.16----11.22

  1、欣賞《引子與獅王進行曲》

  2、唱歌《小蜻蜓》

  第十三週

  11.23----11.2

  1、欣賞《一個師傅三徒弟》

  2、學樂器:木魚和雙響筒

  第五單元:《動畫城》

  1、透過對歌詞有節奏的朗讀隨音樂按節奏走步。

  2、分組做遊戲,是小朋友在活動中感受對音樂的認識。

  3、透過用打擊樂為樂曲伴奏,進一步熟悉打擊樂器的演奏,啟發小朋友對樂器的興趣。

  第十四周

  12.1----12.7

  1、欣賞《快樂的小熊貓》

  2、情景劇《三隻小豬》

  第十五週

  12.7----12.13

  1、唱歌《新年好》

  2、學樂器:堂鼓和鈸

  第六單元:《迎新年》

  1、本學期最後一個單元,透過歌唱,欣賞和音樂實踐活動使小朋友感受春天的美好景色。

  2、透過歌曲的學習體驗新春來臨的歡快情緒。

  3、注意加強鞏固音高概念,鞏固學生的高低、強弱、長短的感覺。

  第十六週

  12.14----12.20

  1、唱歌《龍咚鏘》

  2、欣賞《新春樂》

  第十七週

  12.21----12.27

  1、選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2、複習本學期音樂知識

  複習考試

  1、透過歌曲的複習,學生達到背唱所學歌曲。

  2、所學歌曲同過表演唱的形式進行考試

  3、把所學歌曲回家表演給家人聽。

  第十八週

  12.28----1.3

  1、複習本學期音樂知識

  2、複習一至三單元歌曲

  第十九周

  1.4----1.10

  1、複習四至六單元歌曲

  2、考試

  第二十週

  1.11----1.17

  1、考試

  2、安排寒假作業

教學計劃 篇3

  一、情況分析:

  音樂方面:

  我班孩子喜歡唱歌、跳舞,能用自然、正確的聲音唱出自己熟悉的歌曲,還能隨音樂做簡單的舞蹈動作,能感受二拍子和三拍子歌曲的不同節拍感覺。孩子們認識簡單的樂器,如碰鈴、鈴鼓,並能在老師的引導下初步進行演奏,但大部分孩子不能集中看指揮,按指揮進行演奏。

  美術方面:

  孩子們能認真欣賞哥哥姐姐作品,能在欣賞過程中形成和表達自己的看法,大部分能認識和區分顏色,能畫出圓形以及圓形圖畫,但孩子們在操作過程中,持續的時間不長,還有部分年齡偏小的幼兒不能很好的區分顏色,也不能按老師的要求進行繪畫。

  二、教學目標:

  音樂目標:

  (1)唱歌:學習使用不同的速度、力度、音色變化表現歌曲的不同形象、內容與情感,感受和表現二拍子歌曲的不同節拍感覺,學會在歌唱過程中等待和正確地表現出歌曲的前奏、間奏和尾奏;學習自然地與他人接唱和對唱,體驗在歌唱活動中進行交流、合作的快樂。

  (2)舞蹈和音樂遊戲:能根據音樂的節奏做簡單的上、下肢聯合的基本動作、模仿動作和舞蹈動作;隨音樂的變化改變動作的速度、力度和難度;學習利用已經掌握的動作、知識和技能,進一步學習創造新的動作;在不按規定隊形運動的情況下,注意與他人的協調、交流與合作。

  (3)音樂欣賞和表現:學習分辨音樂中比較明顯的高低、快慢、強弱、音色變化,體驗這些變化所表達的情感;學習使用肢體動作,感受和表現二拍子和三拍子音樂的不同情趣;在初步掌握前奏、間奏、尾奏的基礎上,進一步感受和表現樂句、樂段的開始和結束,初步瞭解音樂結構中的重複與變化的規律;體驗傾聽和觀賞活動的快樂。

  (4)打擊樂器:使用固定節奏型,隨熟悉的歌曲或樂器演奏,在集體中學會保持與音樂、他人協調一致,為歌曲或樂曲選擇合適的節奏型和音色,進一步養成集中注意看指揮,並對指揮的要求作出積極反應的習慣,體驗創造性參與演奏活動的快樂。

  美術目標:

  (1)繪畫:能感知周圍環境和美術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內容美,喜歡欣賞美的事物;積極投入美術活動並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願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發展審美和創造能力;在小班的基礎上學習繪畫和手工製作的多種方法,養成良好的美術活動習慣。

  (2)手工:嘗試運用多種工具和材料進行操作,初步運用造型、色彩、構圖等藝術表現自我和事物的變化;嘗試用自己的作品美化環境或開展遊戲活動。

  (3)美術欣賞:①欣賞一些名畫家的美術作品,學習欣賞畫面的色彩對比和造型規律。②欣賞幼兒能理解的節日裝飾、日用工藝

  品,欣賞及評價同伴的作品。

  三、具體措施:

  音樂方面:

  (1)唱歌:選擇一些貼近幼兒生活,內容與文字有趣,歌詞內容能用動作表現,且有重複、發展餘地的歌曲;選擇一些適合幼兒音域範圍的歌曲,選擇一些帶有前奏、間奏、切分節奏及附點音符的歌曲;選擇一些不同題材、不同性質、適應多種演唱形式的歌曲。

  (2)舞蹈和音樂遊戲:選擇一些簡單的、易被幼兒模仿的內容,讓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合拍的做動作;選擇一些適合幼兒年齡階段的基本動作和舞蹈動作;多讓幼兒進行其他的節奏活動,如拍出唱過的簡單歌曲的節奏、拍出語言的節奏感。

  (3)音樂欣賞:選擇一些幼兒喜歡聽的歌曲;選擇一些有標題的、性質鮮明、結構適中,且有一定內容和情節的器樂曲供幼兒欣賞;多讓幼兒欣賞各種具有“音樂性”的自然聲音,以及結合生活專門創編的樂曲與歌曲,供幼兒感知音的高低、節奏與速度,音的強弱及音色等。

  (4)打擊樂:選擇一些中國民間樂曲和簡單的世界演奏樂曲,分析這些樂曲的內容、形象和情感;提供多樣化的樂器,讓幼兒喜歡參與打擊樂活動。

教學計劃 篇4

  一、基本情況

  1課程名稱: 音樂鑑賞 教材使用情況:

  2任課班級: 高一段

  3計劃教學時數: 18課時

  二、教學目標及任務:

  1) 課程教學主要目的要求: 本學期的音樂欣賞主要包括了中國民間音樂中國創作音樂亞非拉民間音樂三個方面.讓學生學習我國的民族音樂文化和了解學習世界音樂文化同時也瞭解了音樂文化與其他藝術形式其他人文文化的同構關係有益於學生開闊文化視野.

  2) 教學重點、難點: 透過對音樂作品的聆聽培養學生的鑑賞能力,以達到素質提高的目的。

  三、教學內容及計劃安排:

  第一單元 學會聆聽 ( 2課時)

  第二單元 明天更輝煌(校歌) (1課時)

  第三單元 腔調情韻---多彩的民歌 ( 4課時)

  第四單元 鼓舞絃動---豐富的民間器樂 ( 2課時)

  第五單元 國之瑰寶--京劇(傳統 現代) (2課時)

  第六單元 亞洲音樂神韻---大自然 和諧 和平 ( 2課時)

  第七單元 歐洲民間音樂--(歐洲 拉丁美州)( 2課時)

  第八單元 宗教復調音樂的頂峰--巴赫 ( 2課時)

  第九單元 複習考評

  四 、音樂器材室管理制度

  一、音樂器材室必需有專人管理。 未經許可,外人不得擅自進入音樂器材室。

  二、按配備標準和教學要求,管理人員應及時申請購買音樂器材和裝置,以保證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

  三、要建立音樂器材管理總帳、分類帳和低值易耗品賬。音樂器材的配發、自購、自制、調撥、饋贈、破損、丟失、報廢等,要憑單據及時登記,做好帳冊管理,所有器材每學期盤點一次,做到帳目相符,帳物相符。

  四、根據學校教學的實際,部分音樂器材可在學期初由教研組(教師)向音樂器材室辦理出借領用手續,音樂器材領用和歸還時,管理人員應仔細檢查儀器完好情況,並做好相應記錄。如有損壞,按學校相應的規章制度報主管部門處理。

  五、儀器裝置管理科學合理。儀器裝置必須全部入櫥或上架,按儀器的效能分類存放,合理排列,定櫥定位;並根據重下輕上、水平或豎直放置的原則作適當調整,做到科學合理、美觀大方、取用方便。

  六、要加強對音樂器材的保養和維護。根據不同器材各自的特點,做好防塵、防潮、防鏽腐工作,確保音樂器材始終處於完好狀態。

  七、做好安全防範工作,定期檢查電源、滅火器等安全裝置。

教學計劃 篇5

  一、教學目標

  1、按照課程計劃,完成好六年級上學期思想品德的教學目標任務。

  2、創造條件,積極開展中學生心理健康、道德教育等實踐活動。

  3、根據我校學生實際,開展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冊書包含三個單元六課的內容,以珍愛生命、熱愛生活、適應新的學習生活和認識知識、受教育的重要性、建立和諧融洽的同學關係和師生關係,以滿腔的熱情投入中學生活為主題,圍繞學生生活圈的擴充套件,分別是生命最寶貴、讓我們的生命更有價值;不一樣的環境不一樣的我、知識讓人生更亮麗;友誼伴我同行、師愛助我成長。

  教學的重點難點是: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熱愛生活從點滴做起、新集體新面貌、受教育——法律賦予的權利和義務、讓友誼之樹常青、我與老師交朋友。

  三、學情分析

  我們初一級部的學生剛剛從小學升入初中,面對新的學習生活會有很多的不適應,同時初一學生好奇心強、思維活躍、樂於參與,但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所以初一思品課要適應學生的這些心理特點,興趣是推動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內在動力,只有給他們提供趣味性、可讀性、可視性強的學習資源的學習資源,才能促使他們更好地實現學習目標。

  教學工作的難題是:一是如何用新穎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二是如何具體落實教學目標裡的能力目標任務,使學生知行統一。

  四、教學重點難點

  第一課:重點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

  難點 人的生命是獨特的

  第二課:重點 生命的價值在於創造和奉獻

   難點 讓青春更美麗

  第三課:重點 適應新的學習生活

   難點 適應新的學習生活

  第四課:重點 珍惜受教育的權利 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難點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 又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第五課:重點 讓友誼之樹常青

   難點 慎交友;交友講原則

  第六課:重點 師愛濃濃

  難點 我與老師交朋友

  五、教學措施

  1,每週三上午(初一課表確定後再定集體備課時間)集體備課,加強備課組共同合作教研,教師要反覆學習新課標,深入理解新課改的基本精神,加大探索創新的力度,儘快摸索出一條既適應新形勢要求又切合我校教學條件和教學物件實際的教育教學的新路子。

  2,教師課前要深入鑽研教材,深入分析學生情況,確定好教學環節的重點難點,科學安排教學過程。

  3,嚴格按照備課流程上好新授課,確定好每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並切實達成和突破。

  4,規範化管理課堂,監督學生做好課前準備、課中聽講、課後複習等,重視學生習慣的養成教育。

  5,協調好學校領導,班主任,其他教師,家長的關係,努力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