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數學說課稿> 一年級數學《小兔請客》說課稿3篇

一年級數學《小兔請客》說課稿

一年級數學《小兔請客》說課稿3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年級數學《小兔請客》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數學《小兔請客》說課稿1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小兔請客》,《小兔請客》選自北師大數學教材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加與減》(二)的第一個內容,這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20以內加減法和100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安排的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一節課,本節課從學生感興趣的小兔請客這一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法算式,體會加減法的意義,學習掌握計算的方法理解算理。這節課為學生繼續學習加減法計算起著重要的鋪墊作用。

  二、說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2、探索並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體會演算法的多樣性。

  3、認識加減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4、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說重點、難點

  重點:計算是低年級教學的重要內容,探索並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理解算理則是本節課的重點。

  難點:在實際情境中透過動手操作,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四、說教法、學法

  教學中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三維目標?新課標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不能單純的依賴記憶和模仿,而要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才是學習的重要方式,本節課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年齡特徵我運用多媒體,採用實際操作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直接感觸的基礎上,體會算理,掌握多樣的計算方法,體會加減法的意義。具體設計了以下環節:

  溫故、知新、鞏固、拓展,體現了我校“一二三四”教學模式中的四個步驟,從複習到作業的佈置展示了課前、課中、課後的三個環節。

  五、說教學程式

  引入情境、仔細觀察、尋找數學資訊、提出數學問題、列式解答、進行小結這樣一個流程完成知新這個環節。在突破重難點的過程中我設計了“想一想”、“數一數”、“撥一撥”三項活動,讓學生積極動手、動腦。採用探究、交流的形式掌握新知,突破重點難點。接著設計了闖關活動進行鞏固練習,最後一關進行了拓展讓學生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最後進行了總結,並且對學生進行了思想教育。

  六、說反思

  時間安排上不夠合理,拖了幾分鐘;總結計算方法時語言不夠精準,忘了佈置作業。

一年級數學《小兔請客》說課稿2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是來自連山區世紀小學的李娜。我說課的內容選自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題目是:小兔請客。

  在新的教學理念下,對於本課的教學,我將從以下三方面談談我的設想。我將本次說課分為設計理念、設計思路、教學程式三部分。

  第一部分: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在新的教學理念下,對於本課的教學,我將從以下三方面談談我的設想。

  1、創造利於學生成長的課程環境,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經歷數學化的過程,讓學習數學、探索知識成為學生的需要。

  2、提供小組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不斷適應新的學習方式,學會與他人合作學習。

  3、鼓勵演算法多樣化,使學生在課堂上得到應有的尊重。

  因此,在現實情境中,有意識地採用操作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積極思考等活動方式,讓學生從中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嚐到發現數學的滋味。

  第二部分:設計思路

  1、教材特點

  小兔請客的教學內容是100以內的整十數加減法,是本冊教材計算教學的起始,也是進一步學習10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它是在學生認識了100以內的數和熟練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透過小兔請客的童話故事,創設加減法的具體情境,從中引出問題:①一共有多少個果子?②草地上還剩下多少個果子?然後讓學生用小棒代替果子擺一擺,幫助學生建立加減法的表象,最後鼓勵學生列出抽象的算式,再讓學生嘗試解答。透過交流,體會演算法的多樣化,同時結合算式引導學生認識加減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稱。

  本單元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根據《標準》的理念,在教學中,把計算教學與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2、學生分析

  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差,有意注意時間短,他們只對數學學習的過程和外部活動感興趣,他們更樂於在動口、動手、動腦等多種形式的活動中學習。那麼,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形象具體的直觀演示,豐富多彩的'遊戲容易吸引他們的注意,激起他們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

  3、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的認識,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在實際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探索並掌握整十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並能正確計算。

  (2).透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經歷在具體情境中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發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探索的意識。

  4、教學重難點

  根據新課標、教材、以及學生的認識規律,我確定的教學重點難點:理解加減法的意義。熟練地口算100以內整十數加減整十數。

  第三部分:教學程式

  依據這節課的教材知識結構,為最佳化教學過程,實現尊重學生、注重發展的課堂教學要求,這節課的程式安排如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同學們,現在是什麼季節?透過課件顯示情境圖:春天來了,小草綠了,森林裡的小動物也該出來活動了,你們看這些小動物在幹什麼呢?請同學們把這幅美麗的畫面編成一個故事講給大家聽。透過讓學生講故事來了解圖意,然後揭示並板書課題:小兔請客。

  [以談話的形式自由交流,並正確靈活地運用情境教學,使學生融入想像的世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二)合作學習,探索新知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特點,我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用學生感興趣的連環畫,創設了小兔請客情境。

  1. 探索加法的計算方法

  (1)出示第一幅圖並提問:你能根據這幅圖,提出數學問題嗎?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指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自己去提出問題,更能激起學生的探求慾望。

  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仔細觀察,積極思考,會提出許多問題。比如說:①一共有幾盤果子?②一共有多少個果子?其中解決較難的問題一共有多少個果子?視為重點。

  (2)提問要求一共有多少個果子怎樣列算式呢?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不但要學會提出問題,還要學會解決問題。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20+30=或30+20=

  (3)那麼20+30等於多少呢?你是怎麼想的? 教師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學具,先自主探索計算方法。之後,教師再組織學生小組合作,交流演算法。

  [這樣的教學安排,是依據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好數學的重要方式這個理念設計的。作為教師要深入每一個學習小組,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並與同伴交流,讓每一位學生學會相互傾聽、相互質疑。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懂得尊重別人,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知道如何吸取和採納別人的建議。]

  反饋計算方法。

  學生在充分交流的基礎上,可能得出不同的計算方法。

  這時,可能出現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①用擺小棒的方法計算,先擺2捆小棒,再擺3捆小棒,合起來是5捆,也就是50根小棒,所以20+30=50;

  ②因為2+3=5,所以20+30=50;

  ③因為2個10加3個10是5個10,所以20+30=50;

  ④用數一數的方法10,20,30,40,50;

  ⑤在計數器十位上先撥2個珠子,再撥3個珠子,合起來5個珠子表示50,所以20+30=50。

  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並把它說給你的小夥伴聽一聽。

  [新課標倡導鼓勵學生根據具體問題的需要選擇演算法,教師要特別尊重每個學生的思考,注意保護每個學生探索的積極性。學生在實踐與交流中,基礎好的學生可以自主探索出新方法,基礎較差的學生也可以從眾多方法中,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教師不要限制學生用哪一種方法,而是讓學生在實踐與交流中,自己去體會、理解、選擇。這樣既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差異,又滿足了學生的不同需要,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思維能力都得到了發展。]

  2.探索減法的計算方法

  課件顯示第二幅情境圖,指導學生說出圖意,重點在於同第一幅圖相區別。根據這幅圖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把你的問題在小組內說一說,並試著自己解決提出的問題。有了上面的學習和引導,學生對於這些問題應該會很容易的解答出來。以小組為單位共同解決問題,又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小組交流後,進行全班交流。並根據學生回答板書:50—10=40或50—40=10。

  [ 在學生已探索出加法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讓學生探索減法的計算方法,學生很容易由加法類推到減法,由此培養學生初步的知識遷移能力。]

  3.學習加、減法算式各部分名稱

  在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中,每一個數都和你們一樣,有自己的名字,想知道它們的名字嗎?這時如果有的學生知道,就讓學生介紹。並邊說邊板書如下: 20+30=5050—10=40

  加 加 和 被 減 差

  數 數 減 數

  數

  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教師可再次舉例說明。

  [運用兒童化的語言,再次激起學生求知的慾望,充分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計算。做完後組織學生口答,並說出計算過程。用你喜歡的方法算,學生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充分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透過這道題也加深了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理解。

  2、 過課件演示小猴子、小兔子、小刺蝟在快樂的做遊戲,這時又來了幾隻小動物,他們做起了找朋友的遊戲,你能幫他們找到自己的朋友嗎?透過找出得數相同的算式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

  3、 幾個小動物做完了遊戲,高高興興地去參加森林聯歡會,許多小動物都來參加了。看!它們正在佈置會場呢!(課件顯示情境圖)指導學生敘述圖意,並解答。這時可能出現的演算法有:80—30=50(張);30+(50)=80(張)。兩種方法都是正確的。

  4、 課件顯示小動物們參加完聯歡會,都要回家,可是該怎樣安排坐車呢?先讓學生先思考過程,然後說出自己的想法,只要說得合理,教師都應給予肯定。把加減運算的學習和解決問題結合起來,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絡。

  [以故事的形式貫穿練習,生動、有趣、層次分明。這樣設計既符合兒童的特點,又為學生的思維提供足夠的素材、足夠的空間,使每個學生的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得到發展,特別是乘車這個開放性的問題,培養了學生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全課總結:同學們,這節課你們學得高興嗎?你學會了什麼?

一年級數學《小兔請客》說課稿3

  一、說教材。

  《小兔請客》是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加與減(二)》的第一課時,學生在一年級上冊已經學過20以內的加減法及其應用,在後面還要學習100以內的不進位加法、不退位減法,這節課的教學內容不僅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又是進一步學習運算的基礎。

  “小兔請客”的教學內容是100以內的整十數加減法,是本冊教材計算教學的起始,也是進一步學習10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它是在學生認識了100以內的數和熟練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透過“小兔請客”的童話故事,創設加減法的具體情境,從中引出問題:

  ①一共有多少個果子?

  ②草地上還剩下多少個果子?

  然後讓學生用小棒代替果子擺一擺,幫助學生建立加減法的表象,最後鼓勵學生列出抽象的算式,再讓學生嘗試解答。透過交流,體會演算法的多樣化,同時結合算式引導學生認識加減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稱。

  本單元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根據《標準》的理念,在教學中,把計算教學與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二、說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在實際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探索並掌握整十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並能正確計算。

  (二)過程與方法:

  透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經歷在具體情境中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發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探索的意識,也培養學生初步的遷移類推能力。

  三、說重點、難點。

  1、重點:計算是低年級教學的重要內容,探索並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理解算理則是本節課的重點。

  2、難點:在實際情境中透過動手操作,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四、說教法、學法。

  本節課我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年齡特徵運用了情境創設法、比較、遷移、歸納法及練習鞏固、拓展延伸等教學方法。並對學生進行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學法指導,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學法指導及合作、交流、探究學法指導。讓學生在直接感觸的基礎上,體會算理,掌握多樣的計算方法,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五、說教學程式。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複習鋪墊。

  2、故事匯入。

  在一個很美很美的森林裡,住著一隻勤勞善良的小兔子……講故事的過程中揭示並板書課題:小兔請客。多媒體出示主題圖。本環節透過創設學生喜歡的故事情境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探索加法的計算方法。

  (1)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教師提問:從這幅圖中,你能發現哪些有關果子的數學資訊呢?學生思考後回答。再進一步引導學生根據數學資訊提出用加法解決的數學問題。

  在這個過程中透過師生互動培養學生髮現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2) “一共有多少個果子”怎樣列算式呢?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不但要學會提出問題,還要學會解決問題。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20+30=或30+20=

  (3)那麼20+30等於多少呢?你是怎麼想的? 先自主探索計算方法。之後,教師再組織學生小組合作,交流演算法。(反饋計算方法。)

  學生在充分交流的基礎上,可能得出不同的計算方法。

  這時,可能出現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①用擺小棒的方法計算,先擺2捆小棒,再擺3捆小棒,合起來是5捆,也就是50根小棒,所以20+30=50;

  ②因為2+3=5,所以20+30=50;

  ③因為2個“10”加3個“10”是5個“10”,所以20+30=50;

  ④用數一數的方法10,20,30,40,50;

  ⑤在計數器十位上先撥2個珠子,再撥3個珠子,合起來5個珠子表示50,所以20+30=50。

  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並把它說給你的小夥伴聽一聽。

  2、滲透應用題中的簡單數量關係

  教師對學生的表現予以表揚和鼓勵,同時提問,你們知道在這個算式中每個數字都表示什麼含義呢?鼓勵學生嘗試回答,透過這個問題,使學生對應用題中的數量關係建立初步的簡單印象。

  3、學習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稱。

  在加法算式中,每一個數都和你們一樣,有自己的名字,想知道它們的名字嗎?這時如果有的學生知道,就讓學生介紹。並邊說邊板書。

  4.探索減法的計算方法。

  老師繼續講故事了,就在他們正要享用這些果子的時候……,前面計算的講解和練習,學生難免疲憊,老師透過繼續講故事,一方面是讓學生得到短暫的休息,另一方面是為了引起學生的好奇心,為後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課件顯示第二幅情境圖,指導學生說出圖意,重點在於同第一幅圖相區別。根據這幅圖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並試著自己解決提出的問題。教學過程與上面大體一致。

  5.學習減法算式各部分名稱。

  (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計算。做完後組織學生口答,並說出計算過程。“用你喜歡的方法算”,學生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充分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透過這道題也加深了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理解。

  (四)全課總結:同學們,這節課你們學得高興嗎?你學會了什麼?

  (五)思想教育:老師知道你們不僅聰明,而且者是懂事的好孩子,對嗎?小白兔有好吃的要與好朋友們一起分享,誰能說說你們在生活中有好吃的是怎麼做的?

  生:我分給爸、媽媽吃。

  生:我要分給小朋友們吃。

  生:我要和老師一起吃。

  意圖:使學生把本課的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的聯絡在一起,使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六、說課堂評價。

  本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運用多種方式探究整十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並能熟練計算。在探究過程中,學生的參與遠比結果重要的多,所以只要學生動手操作,積極參與,教師就要予以肯定和表揚,在小組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傾聽同學的意見,對於同學與自己相同的看法要肯定,不同的看法要討論,在交流與探討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