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活動教案>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模板四篇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模板四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生活活動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在欣賞活動中,引導幼兒感受臉譜藝術的美,激發創造性。

  2、嘗試用線條、色彩對稱的方法誇大表現臉譜特徵。

  二、活動準備:

  臉譜、畫筆、紙等

  三、活動過程:

  (一)觀察討論

  匯入:你們知道以前的臉譜可以分幾種?(4種)哪4種?(黑臉、白臉、紅臉、藍臉)臉譜是一種神奇的化妝,你們知道臉譜是什麼時候化的妝?(唱京劇的時候)

  討論:

  1、臉譜非常的漂亮,一些大畫家把它做成藝術品掛在家裡,所以現在的臉譜有非常多的顏色。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些,你們根據它的顏色給臉譜取個名字。

  2、師逐一出示紅臉、藍臉、綠臉、黃臉。臉譜是一種化在臉上的妝,我們來找一找臉譜與臉哪些地方是一樣的。(左右對稱,都有眼睛、嘴巴、鼻子、眉毛)哪些地方不一樣(顏色不一樣,臉分成幾個塊面,五官有了變化)。(引導幼兒討論顏色如何變,五官有些什麼變化,臉上的塊面是如何分的,為什麼要這樣分?)

  3、教師示範,幼兒參與。

  (二)聯想創作

  今天我們一起來當藝術家,設計一張漂亮的臉譜。

  提示:

  1、心裡先想好,今天你要畫一張什麼顏色的臉。

  2、化妝的時候要仔仔細細,千萬不要把臉畫得兩邊兩樣。

  3、臉譜上還有許多彎彎的線,什麼地方要塗眼影,什麼地方要塗胭脂要告訴大家。

  4、你的`五官變了沒有,變成了什麼?(相互欣賞幼兒作品,促進生生互動)

  5、顏色要有深有淺,找一找誰是大藝術家?

  (三)引導講評

  教師隨機抽取幼兒作品,請幼兒介紹你畫的是什麼臉,請其他幼兒說說同不同意,為什麼同意,為什麼不同意?(從主要顏色上進行講評)

  語言活動:不亂扔垃圾

  語言活動: 不亂扔垃圾 (小班)

  目標:

  1.在遊戲的情景中,激發幼兒說話的興趣。

  2.透過活動懂得不亂扔垃圾。

  準備:木偶(小兔,小猴)糖若干

  過程:

  (一)匯入部分:

  1. 寶寶:你想到那裡去玩?媽媽帶你去(幼兒自由講)

  2. 律動:跟著媽媽走走(邊開邊自由講講看到了什麼?可講教室環境)

  公園到了,我們到草地上坐會。

  (二)基本部分

  1. 小朋友猜猜,今天會有什麼小動物到公園裡玩?幼兒自由講各種動物

  2. 木偶表演

  a.小猴“今天,天氣真好,到公園去玩,這個香蕉真好吃”(吃香蕉,隨手一扔,下場)

  b.小兔“公園真好玩,唉呦!誰扔的香蕉皮呀?摔交

  提問:a 小兔怎麼了?

  B 怎麼會摔交的?

  (快幫小兔揉揉)幼兒自由對小兔講講安慰的話

  C 是誰扔的香蕉皮?

  D 那,香蕉皮應該扔那?

  快把小猴叫出來對他說(小猴,不要亂扔垃圾,要扔到垃圾箱裡)幼兒學說。

  木偶表演

  現在小猴怎樣了?(不亂扔垃圾了)

  3. 分糖 幼兒每人一顆 觀察是否有幼兒將糖紙扔到地上

  (三)結束部分

  不早了,我們開汽車回家了

  音遊《汽車開來了》。

  中班語言活動:讓座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 篇2

  如廁公約我來定

  目標:

  1、嘗試制定班級文明如廁公約規則,並用繪畫的方式表徵。。

  2、知道公約人人要遵守,由自主準守公約的意識。

  準備:紙、筆、卡;幼兒如廁時的照片。

  過程:

  一、分享:

  說一說,你知道的文明如廁的有關規則有哪些?

  二、觀看照片,引出主題,激發討論。

  (1)小朋友上廁所時不文明的行為有哪些?

  (2)屁股擦不乾淨是文明行為嗎?

  (3)看到便池周圍有尿液、大便時應該怎麼做?

  三、自額上制定班級文明如廁公約,並引導幼兒記錄公約內容:

  (1)如廁時文明的行為有哪些?同意制定這項公約嗎?

  (2)不推人這一條怎麼記?為什麼這麼記?誰願意來試一試?

  (3)大小變大後整理衣服又怎麼表示?

  (4)洗手後不要將水滴到地上又怎麼表示?等。

  四、記錄後,幼兒集體說一說公約內容。

  五、 活動延伸

  完成如廁公約,制定保護環境宣傳畫,張貼在班中合適的地方。

  2、教師與與幼兒一起協商建立班級公約。

  (1)討論:活動室哪些地方更要保持整潔?小朋友怎樣做才能保持整潔?

  (2)幼兒分組繪畫,逐條把公約畫下來。教師引導幼兒協商分工,有人畫,有人出主意等。

  (3)、教師幫助各組將制定的“班級公約”張貼到黑板上,每組請一名幼兒介紹,第一組介紹完後,其他組介紹時,如有與第一組內容重複的就畫掉,內容不一樣的就保留。

  (4)形成班級公約。

  教師與幼兒協商,以第一小組內容為主,其他組內容作為補充,所有內容合起來形成“班級公約”。

  3、教師帶全班幼兒一起承諾:我是大班的小朋友,我要自覺遵守班級公約,做一名愛護環境的好孩子。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牛奶,豆奶及各種水果、點心的名稱和營養,懂得它們對人體生長髮育的重要性。

  2.學習評價記錄自己的行為,培養初步的自我評價的能力。

  3.能細緻觀察,做事積極主動。

  活動準備

  加餐情況評價表若干張,闢一空間為加餐區(只能同時容納8個孩子)。

  活動過程

  1.和幼兒一起討論如何記錄“加餐情況自我評價表”

  先讓幼兒討論,最後達成共識:(1)按時吃完,不掉渣渣,不挑食,能主動收拾餐具的用“☆”表示。(2)需要別人提醒,不主動,掉渣渣,但也能吃完的,用“△”表示。(3)挑食,不按時吃完的,用“○”表示。(4)自己的名字自己寫,每天還要寫上日期,畫上加餐的食品,筆的顏色自己選。

  2.張貼表格

  (1)啟發幼兒討論表格應貼到哪兒,最後達成共識:將表貼到一面牆上,大家可隨時觀看。

  (2)幼兒貼表格,教師指導幼兒將表格貼平整。

  3.引導幼兒評價記錄自己的加餐情況

  (1)分發加餐:教師協助值日生把加餐放在“加餐區”中。

  (2)值日生分別通知正在區角活動的幼兒開始加餐。

  (3)孩子們陸續盥洗後加餐。

  (4)自己評價記錄加餐情況,教師細心觀察幼兒的記錄是否和表現一致,指導幼兒正確評價記錄。

  4.講評

  全部加餐完畢後組織幼兒觀看“評價表”,討論誰記錄得最真實。教師重新把“☆”“△”“○”所表示的不同含義強調一遍,鼓勵幼兒按規則實事求是地記錄。

  活動延伸

  每週進行一次總評,看誰得的“☆”多,獎勵給孩子一張紅五星貼上以示鼓勵。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透過討論和教師的引導知道漱口可以清潔牙齒。

  2、掌握正確的漱口方法。

  活動準備:

  芝麻糖、調羹、鏡子、杯子、水、臉盆等。

  活動流程:

  請客吃芝麻糖 --〉送禮物照鏡子 --〉討論清潔牙齒的方法 --〉教師總結 --〉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嘗試漱口--〉讓老師看看誰的牙齒最乾淨

  重點難點:

  讓幼兒掌握正確漱口的方法

  活動過程:

  1、請客吃芝麻糖:過新年的時候,我買了許多好吃的東西,今天請你們吃好嗎?(幼兒品嚐芝麻糖)

  2、送禮物,照鏡子:我還準備了小禮物送給你們,你們看看是什麼?(鏡子) 今天我們來照照嘴巴里面有什麼?(牙齒)牙齒是什麼顏色的?(引導幼兒發現牙齒上的黑芝麻)黑芝麻爬到牙齒上去了,牙齒變髒了,你有什麼辦法把黑芝麻從牙齒上趕走呢?

  3、幼兒自由討論清潔牙齒的方法。

  4、教師總結:牙齒髒了可以用牙刷刷牙,也可以用漱口的辦法,可是幼兒園裡沒有牙刷,就讓我們來漱口吧。 5、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

  (1)教師演示: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抬起頭,閉起嘴,咕嚕咕嚕吐出水。

  (2)幼兒邊念兒歌邊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空手模仿) 請個別幼兒聽口令做動作。 集體聽口令做動作。

  6、漱口:幼兒拿好杯子喝水漱口,吐在臉盆裡。

  7、讓客人老師看看誰的牙齒最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