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活動教案> 藝術活動教案 15篇

藝術活動教案

藝術活動教案 1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藝術活動教案 ,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藝術活動教案 1

  活動目標:

  1、體驗用多種方法進行美術活動的樂趣。

  2、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3、創造性使用材料。

  活動準備:

  1、彩筆、畫紙、毛線、各色皺紋紙、膠水或漿糊、幼兒剪刀。

  2、未塗色的各種形狀的燈籠;各種形狀的彩旗;製作吊環用的各種不同顏色的圖形。

  3、提前訓練1名大班幼兒扮演小貓咪。

  4、歡快、喜慶的背景音樂。

  活動設計:

  一、以“小貓咪過生日”為由,為它裝扮漂亮的房間,進行談話。

  1、情景匯入:“今天是小貓咪的生日,它嫌自己的房間不夠漂亮,特別想要一個漂亮的房間,趁小貓咪不在家,我們去把它的房間打扮漂亮些,作為生日禮物,給小貓咪一個驚喜吧!”(音樂起,師帶幼兒開火車來到小貓咪的家)

  2、共同商討:寶貝們,我們用什麼方法來裝飾小貓咪的房間?(鼓勵幼兒大膽說、多說,及時表揚有創新想法的幼兒)

  二、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材料,製作想做的飾品來裝扮小貓咪的房間,教師巡迴指導(製作過程中配歡快、喜慶的背景音樂)。

  1、裝扮畫紙的幼兒:引導幼兒按自己的意願在畫紙上畫自己喜歡的東西。

  2、給燈籠塗色的幼兒:讓他們先觀察燈籠是什麼樣子的;幼兒塗色時,引導他們不要塗到輪廓外面去,順著一個方向塗色;幫助幼兒塗畫各種顏色的燈籠。

  3、做彩條的幼兒:鼓勵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皺紋紙,剪、撕成不同長短的長條。

  4、做彩旗的幼兒:啟發幼兒欣賞、觀察彩旗的色彩和形狀(彩旗的形狀可以多樣:長方形、三角形等),用剪刀剪出不同的彩旗。

  5、做吊環的幼兒:引導幼兒用漿糊(膠水)粘好圖形、並用毛線把各種不同顏色的圖形串起來,自由發揮,做成好看的吊環。

  (注:①也可引導幼兒根據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創造性地利用材料,製作不同的東西。②及時提醒幼兒在製作過程中應注意事項:在繪畫塗色時注意衛生,儘量不要塗在手上、衣服上;用剪刀時注意安全;在貼上圖形時,不要用太多漿糊,以免弄髒作品等)。

  三、教師同幼兒協商如何用自己製作的東西裝飾小貓咪的房間。

  幼兒自由討論:將自己製作的飾品,貼掛在合適的位置。(如:美麗的圖畫張貼在牆壁上;好看的吊環掛在天花板上;五顏六色的燈籠掛在房間繩子上等)

  四、“小貓咪出場了!”同幼兒欣賞裝飾好的房間、歡快地舞蹈。

  1、情景匯入:“咚咚咚,誰呀?(開門)小貓咪來了,我們請小貓咪參觀一下自己的新房間,變漂亮了嗎?”

  2、小貓咪向小朋友致謝,互說禮貌用語。(謝謝、不客氣等)

  3、小朋友唱著英語歌曲《HappyBirthday To You》,小貓咪圍在小朋友的中間,同小朋友歡快地舞蹈。

  五、活動結束後,注意提醒幼兒收拾好材料和用具,保持清潔。

藝術活動教案 2

  活動目標:

  1、感受京劇表演中的唱腔和身法,體驗京劇的魅力,萌發對京劇表演的喜愛。

  2、嘗試京劇表演,用自己的方式大膽表現。

  3、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重難點分析:

  重點:引導幼兒在感受和觀察比較中學習花旦和花臉的走路和亮相。

  難點:引導幼兒把已有的經驗初步遷移到京歌中。

  活動準備:

  環境準備:把有關京劇臉譜的裝飾佈置在活動室裡,供幼兒欣賞。

  知識經驗準備:與幼兒共同收集有關京劇的資料,並瞭解京劇的四大行當及各種京劇臉譜的代表人物。

  物質準備:

  1、教師準備材料:製作多媒體課件《說唱臉譜》,挑選京劇選段(有關花旦和花臉的音像資料),錄音機及磁帶。

  2、幼兒操作材料:在四個花籃裡放有絲巾若干、塑膠圈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符)。

  教學過程:

  一、營造京劇的氛圍,激發幼兒的興趣。

  1、幼兒在京歌《說唱臉譜》音樂伴奏下進入活動室。(背景是多媒體課件《說唱臉譜》,用來襯托京劇表演的氛圍。)2、教師用京劇四大行當中的"念"的語調向大家問好,與幼兒互動。

  3、引導幼兒講述有關京劇的已知經驗,幫助幼兒瞭解京劇的文化。

  小結:京劇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國粹,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不但受到中國人民的喜愛,也深受外國友人的歡迎,是中國人的驕傲!

  二、運用多種感官,學習花旦和花臉的動作特徵。

  我們一起走進京劇的世界,領略京劇中人物的風采。

  1、欣賞京劇《賣水》選段,學習花旦走路的動作。

  教師提問:

  1、花旦是怎麼走的?手部的動作是什麼樣的?

  2、為什麼花旦走路會這麼輕啊?你試試,怎樣走才會又快又輕呢?

  3、幼兒嘗試表演。(個別表演與集體表演相結合)小結:花旦走路快如飛,兩腿並緊邁小步,一步跟著一步走,挺胸走路真開心。這種步子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圓場步,演員進場和出場時會這麼走。

  2、欣賞京劇《鍘包勉》選段,學習花臉走路的動作。

  教師提問:

  1、花臉走路的感覺怎麼樣啊?(神氣)2、花臉的腳尖和花旦的腳尖有什麼不同?為什麼花臉走路的時候手要架起來?

  3、學花臉走路時腰應該要怎麼樣啊?(挺直了)4、幼兒嘗試表演。(個別表現與集體表現相結合,教師口唸:匡-採、匡-採……)小結:花臉走路真神氣,勾腳用力向前踢,前腳邁出,後腳跟緊,腰板挺直,兩手用力握。古時候當官的人都是這麼走的,特別神氣!

  三、欣賞京歌《說唱臉譜》,體驗小組表演的樂趣。

  1、請幼兒欣賞京歌《說唱臉譜》。

  教師提問:請大家說說聽了這段音樂,你有什麼樣的感受呀?

  小結;這首《說唱臉譜》把唱歌和京劇融合在了一起,我們就把它叫做"京歌"。

  2、欣賞京歌第二遍,引導幼兒分辨AB段內容。(重點找出AB段中間的間奏)教師提問:

  這首京歌的演唱分成了前後兩部分,你聽出那一段適合"花旦"表演?

  (個別、集體練習)那後面一段就比較適合誰表演呀?(個別、集體練習)3、鼓勵幼兒結合創編的亮相動作進行表演。

  4、分小組互動學習、交流,分享創編的快樂。

  5、小組成果展示。

  聽音樂,每組幼兒分角色展現合作成果。

  小結:剛才每個小組的孩子不僅分配好演員角色----誰演花旦,誰演花臉?還能商量好表演的先後次序。你們的表演真精彩!

  四、運用生活道具,提升表演經驗。

  1、出示絲巾和塑膠圈,引導幼兒選擇與角色相匹配的道具。

  2、幼兒展示完整的舞臺表演。(從候場到演員依次出場,直至演出結束。)五、活動延伸:

  繼續為幼兒創設與本主題活動相結合的區域環境,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樂",體驗京劇表演的樂趣!建議:

  開展角色遊戲:戲迷茶館創設表演區:快樂的小戲迷創設美工區:魅力臉譜

  活動反思:

  京劇藝術是我國傳統藝術寶庫中的一朵奇葩,被稱為國粹而揚名海內外。現代京劇唱段《說唱臉譜》,將臉譜人物和濃郁的京劇韻味結合起來,幾位人物性格一目瞭然。從京劇臉譜入手,更容易激發出幼兒喜愛京劇藝術的情感。在這個活動課上,我一開始出示了許多臉譜,使幼兒感到既新奇又有趣,對這些人物的性格特徵及姓名也利用了故事的形式作了簡單的介紹,為學習歌詞作了鋪墊,接著用兒歌的形式將歌詞內容朗誦給幼兒聽,並鼓勵大家一起朗誦加深了對歌詞的熟悉。接著老師就播放唱段《說唱臉譜》,讓小朋友說說與平時唱的歌有什麼不一樣。活動中的難點唱句進行了模仿練習,透過個別唱,小組唱,集體唱等多種形式,讓幼兒掌握歌曲。再觀看老師地表演,到嘗試用聲音動作表現歌曲,到最後帶上臉譜面具邊唱邊表演。活動中雖然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比較高,但對重點唱句的掌握和用合適的力度演唱每個樂句,用動作表現不同人物性格方面不是很理想。活動後我進行了反思,幼兒對難點的突破和重點的把握應利用簡單的圖譜來提示幼兒回憶歌詞,讓幼兒透過看節奏圖譜和聽老師的示範演唱學會演唱。活動中幼兒用動作進行表演,可以從網上下載一些有代表性的京劇圖片,鼓勵幼兒自己探索模仿;在集中進行創編展示中,老師應用鼓勵性的語言激勵每位幼兒展示自己的動作。這樣,能充分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使難點在幼兒的自主學習中得到了把握,而不是單純的模仿教師的動作,更尊重幼兒,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

藝術活動教案 3

  活動過程

  1.匯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今天是什麼節日?

  在老師的節日裡,小朋友想給老師畫張像嗎?

  2.引導幼兒觀察教師特徵。

  看一看呂老師的頭髮是什麼樣的?衣服是什麼顏色?什麼式樣?衣服上有什麼特點?宗老師又是什麼模樣的?

  看呂老師的胳膊在身體的什麼部位?腿在身體的什麼部位?胳膊和腿是怎麼動的?再看臉上眼睛的位置,眼睛上面是頭髮,現在每人用手摸摸自己的頭髮,是不是光長在頭頂上面呢?

  3.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教師:我們可以畫一位老師,也可以畫兩位老師。要把老師的頭髮和服裝的詳細的特點畫出來,先畫頭,再畫身體,最後畫胳膊和腿,大家都很喜歡老師,要把老師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注意幼兒掌握人體的結構關係和各部分的比例。

  4.評價作品,結束活動。

  我們來找一找,哪幾張畫畫的是呂老師? 哪幾張畫畫的是宗老師?你是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

  活動延伸:

  可開展照相館遊戲,為顧客照像(畫像)。

藝術活動教案 4

  活動目標:

  1、學習與教師或同伴進行有趣的歌唱問答,嘗試仿編簡單的歌詞。

  2、能跟隨伴奏有節奏地演唱,感受歌聲交流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事先教會一個幼兒演唱歌曲《小雞在哪裡?》。

  物質準備:小雞、小狗、小貓、小鴨等幾種常見小動物的頭飾各若干;親子手冊《領域活動·小雞在哪裡?》。

  活動過程:

  1、幼兒扮演各種小動物,隨音樂自由走入活動室。

  2、欣賞與學習。

  (1)教師戴上母雞的頭飾,以故事的方式匯入。

  教師:雞媽媽出去捉蟲,可回到家裡一看,小雞寶寶不見了。頑皮的小雞寶寶們都躲到哪裡去了?你們快來幫忙找找吧!

  (2)教師與已會演唱的幼兒合作表演,全班幼兒欣賞。

  ①教師扮演母雞,表演的幼兒躲在一椅子背後扮演小雞,教幼表演對唱。

  ②提問:"雞媽媽是怎麼找小雞的?小雞是怎麼回答的?"引導幼兒有節奏地回答:"嘰 嘰 嘰 嘰 在 這 裡。"

  3、教師當雞媽媽,全體幼兒做小雞,師幼用語言與歌聲互動。

  (1)教師說問句,幼兒說答句。

  (2)教師唱問句,幼兒嘗試邊唱邊用有節奏地動作表演回答。

  4、分角色演唱。

  (1)將幼兒分為兩組,一組唱問句,一組唱答句。

  (2)幼兒交換角色分組演唱。

  5、引導幼兒仿編歌詞演唱、表演。

  根據幼兒的音樂能力,鼓勵幼兒將"雞"改成"鴨"或其他名詞及對應的象聲詞,仿編歌詞。幼兒熟練後再將"在這裡"根據名詞仿編,如"飛機"對應的是"在天上","小魚"對應的是"在水裡"。

  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將頭飾投放在音樂區,讓幼兒自由演唱。

  2、家園共育:引導家長在家中利用親子手冊與幼兒對唱。

  戶外活動:

  1、體育遊戲: 網魚 見領域活動指導p14。

  2、分組活動:(見周計劃表)

藝術活動教案 5

  教材分析:

  本次活動是讓幼兒透過對"花木蘭"人物的回憶,將自己扮成花木蘭,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活動以闖關的形式呈現,以遊戲的形式讓幼兒進行走、跑、平衡、爬、跨越、跳等綜合活動。

  中班幼兒已有了初步的競爭意識和合作精神,孩子們應該非常喜歡參與該類活動。

  重點:

  提高幼兒的走、跑、平衡、爬等身體技能。

  難點:

  克服自己做不敢做的動作。

  活動目標:

  透過遊戲,提高幼兒的走、跑、平衡、爬等身體技能。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小棍子(可用竹棒代替)音樂活動過程:

  一、回憶"花木蘭"人物小朋友,你們知道"花木蘭"嗎?她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二、"花木蘭"闖關今天,我們有一個任務,要闖過很多關,然後會找到一個"寶藏",我們要學花木蘭,不怕困難去找到這個寶藏,有信心嗎?

  要找到寶藏必須按照我手上的"錦囊"做,讓我來看看第一個錦囊,看看我們要過的第一關是什麼?

  (1)過竹林:走將竹棒佈置成竹林狀(事先佈置)要用四種不同的方法穿過樹林,要求饒過每一棵竹子(中班降低難度,一行一行的穿,在穿竹林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幼兒按節奏變化的速度走)

  (2)過小溝:跳。將竹棒擺成小溝狀,要求幼兒雙腳併攏跳過小溝,(溝可逐步擴大距離,增加難度)(3)過旋渦:平衡。每人拿一根竹棒,原地正反方向轉各5圈,要求幼兒原地手持竹棒點地然後頭近竹棒頂端,正反方向各轉5圈。

  (4)騎竹馬:夾物跳。將竹棒夾於雙腿之間,向前行進跳,要求夾註竹棒向前跳。

  (5)過鐵絲網:爬。將竹棒放於兩把椅子上,然後從下方穿過,要求身體不能碰到竹棒。

  (6)團結協作。所有小朋友將竹棒放成平行狀,並要求按長短放,然後竹棒上出現寶藏所藏的位置,幼兒即可得到要找的東西。

  活動反思:

  整個教學活動緊扣教學目標展開教學。開始部分,透過幼兒自己嘗試,探索“鑽山洞”的各種玩法。創作了用自己的身體玩“側面鑽”的遊戲,為以後用多種物品玩闖關遊戲做好了鋪墊,幼兒在玩中興趣高,積極參與,幼兒也由易到難逐步展開,是個環節銜接更加自然流暢。幼兒之間存在著差異,因此他們的合作有一定的難度等。因此,針對實際情況,本學期將重點培養幼兒的良好的遊戲常規和合作交往能力。教師應是一個觀察者、引導者和鼓勵者,給幼兒留出充分探索、質疑的時間和空間,為幼兒創設一個安全溫馨的心理環境。根據幼兒的認知、情感、動作、語言、社會性等發展的需要,站在幼兒的角度,從孩子的心理出發,我們為孩子創設不同形式的活動,為幼兒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機會。

藝術活動教案 6

  活動目標:

  1.能隨音樂手腳配合有節奏地表現鳥飛的動作。

  2.願意與同伴共同舞蹈,體驗集體舞蹈與交流的快樂。

  活動準備:

  一群藍鳥在草地上空飛翔的圖片、音樂《藍鳥》。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引導語:圖片上有誰?可愛的小鳥是什麼顏色的?它們是怎麼飛的?

  二、範唱歌曲《藍鳥》,引導幼兒理解歌詞的內容。

  引導語:一隻只藍鳥飛過視窗、飛過草地,它們的翅膀搭在哪裡?它們見到小夥伴是怎樣問好的?

  三、學習鳥飛的律動,並隨音樂手腳配合有節奏地表現鳥飛的動作

  先引導幼兒坐著學習小鳥張開翅膀一上一下地飛,再帶領幼兒站起來學習小碎步,然後引導幼兒手腳配合隨樂表演藍鳥飛的動作。

  四、與個別幼兒完整表演整個舞蹈,其他幼兒觀察。

  引導語:剛才藍鳥是什麼時候找到小夥伴並停在小夥伴的前面的?(哦,朋友你好!)藍鳥找到小夥伴後,做了一個什麼動作?被邀請到的`小夥伴又是怎麼做的?幼兒聽音樂遊戲。

  第一遍遊戲:由教師當第一隻藍鳥去邀請三四個幼兒參加遊戲,音樂進行五六遍後結束,其餘幼兒觀察學習。

  第二遍遊戲:教師請已經參加過遊戲的幼兒當第一隻藍鳥,分別邀請不同的幼兒參加遊戲,儘量讓每個幼兒都能參加。

藝術活動教案 7

  活動目標:

  1、瞭解窗花的特點及內在含義。

  2、透過欣賞和了解窗花的多樣性後,嘗試用挖空、折剪法等技能剪出多種圖案的窗花。

  活動準備:

  1、影片:過年時家家戶戶剪貼窗花的情景。

  2、蒐集民間各式各樣窗花的資料。

  3、大小不同的紅色正方形紙、剪刀、膠水或透明膠。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播放影片:過年時家家戶戶剪、貼窗花的情景,讓孩子感受過節時歡樂的氛圍。並師幼一起討論:

  1、短片中的家人在幹什麼?為什麼要貼窗花呢?(要孩子瞭解窗花是我國所特有的民間藝術和民族文化,是人們迎接新年的吉祥物,是人們對新的一年美好祝願的象徵。)

  2、出示各種各樣的窗花讓幼兒觀察:說說上面是什麼圖案?(窗花雖然形態各異,但有著對稱的美,窗花的折剪法有很多,常見的有三角、四角、五角、六角、八角等折剪法。)

  二、中間部分:老師剪窗花,請幼兒仔細觀察剪窗花的過程

  1、(1)啟發幼兒描述剪窗花的過程。先將正方形的紙對角折,鼓勵幼兒在對摺時一定要將邊與邊對整齊,找好中心點,在兩邊剪出半圓、小三角等圖案,剪時不能從一邊剪到另一邊,否則會剪斷的。

  (2)介紹剪紙所用到的工具:剪刀—剪紙的主要工具,紙張—剪紙的基本材料。

  2、幼兒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嘗試剪窗花並總結剪紙經驗。(提醒幼兒在剪紙的過程中注意安全。)

  (1)幼兒嘗試對角三折,儘可能的對角對摺,做到邊對邊,角對角。

  (2)幼兒用剪刀大膽的在三角形的兩邊剪出半圓形、三角形,鼓勵幼兒剪出大小不一的圖案。

  (3)針對剪紙中出現的問題,一起思考。為什麼容易把窗花剪斷?探討怎樣才能把窗花剪得更漂亮,更好?

  3、幼兒結合自己的探索經驗,再次嘗試剪窗花。

  三、結束部分:共同貼上、欣賞窗花

  1、將自己的窗花貼上到窗戶上,共同裝扮教室,讓教室充滿喜慶。

  2、自由欣賞同伴的作品,體驗透過自己的雙手裝扮教室的喜悅,感受自己的成功感,讓幼兒更充分的感受到一些過年的民間習俗。

藝術活動教案 8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複習跑跳步、前踢步、後踢步等基本舞步。

  2、引導幼兒創編具有一定意義的短小快樂的舞蹈。

  3、激發幼兒積極參與舞蹈活動的願望,體驗舞蹈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鼓一面、鼓棒兩根、錄音機、音樂磁帶。

  2、學習各種舞步。

  活動過程:

  一、幼兒隨教師鼓點的變化而做動作,訓練幼兒節奏感。

  師:“小朋友,跟我一起敲敲鼓好嗎?”(幼兒走入活動室自由找空位站好,教師敲鼓,幼兒隨鼓聲的快慢,調整自己腳步的速度進行表演)

  二、遊戲“快樂的腳步”。

  1、師:“小朋友表演得真好,你們的腳步真快樂,下面我們一起來做個快樂的腳步的遊戲,好嗎?”

  2、師:“老師的兩根鼓棒表示小朋友的兩隻小腳,老師的鼓棒往哪邊敲,你的小腳就往哪邊跳。”(教師變換鼓棒位置敲鼓,幼兒隨鼓棒位置的變化及鼓聲速度的快慢變換舞步進行動作。)

  過渡:小朋友累了吧!讓我們坐下休息一會兒!快樂的腳步花樣真多,我們可以用各種各樣快樂的腳步,加上手和身體的動作,編出優美的舞蹈來。今天,老師就用快樂的腳步,加上手和身體的動作,編出了一則非常好看的舞蹈,下面請小朋友欣賞。

  三、教師示範舞蹈,幼兒模仿動作。

  1、教師聽音樂舞蹈,幼兒欣賞舞蹈。提問:

  ①你剛才看到老師跳了些什麼?

  ②老師是用快樂的腳步加上手和身體的動作編出了表現快樂小動物的舞蹈,那舞蹈用了哪些快樂的腳步呢?(幼兒說出一種動作後,教師針對較難的動作,讓幼兒集體練習。)

  2、幼兒隨教師學舞蹈。

  ①師:我知道你們也想跟隨我們一起跳舞了,對不對?讓我們一起來吧!(教師將口令與語言提示相結合帶領幼兒一起舞蹈。)

  ②讓我們再來一次。(師生再次舞蹈一遍,教師對有困難的幼兒變鏡面示範為同方向示範。)

  小結:剛才我們一起學習了一則表現快樂動物的舞蹈,這個舞蹈是用快樂的腳步加上手和身體的動作編出來的,下面老師還想跳一段舞,也是用快樂的腳步加上手和身體的動作編了出來的,這則舞蹈與剛才的一樣不一樣呢?請你們看。

  四、教師變換舞步舞蹈,啟發幼兒創編。

  1、教師變換舞步舞蹈。提問:

  ①剛才老師用快樂的腳步加上手和身體的動作編了一個什麼樣的舞蹈?

  [page_break]

  ②老師用快樂的腳步加上手和身體的動作,編了一個表現身體鍛鍊的舞蹈,老師用了哪些快樂的腳步呢?

  ③你們能不能開動腦筋變化一下快樂的腳步呢?行不行?讓我們聽音樂想一想。

  2、幼兒創編腳步動作。

  提問:“想出來了嗎?讓我們來聽著音樂試試看。”(兩遍)。

  3、請個別幼兒將創編的腳步表演給大家,並集體學一學。

  小結:你們想的真棒,老師有個建議,你們可以把剛才編的快樂的腳步加上手和身體的動作編成一個快樂的舞蹈,如果你想出來的辦法一個人不夠表現的話,可以請你的好朋友幫忙,幾個好朋友編一個快樂的舞蹈,好不好?下面我們去商量商量吧!

  五、幼兒創編舞蹈。

  1、幼兒聽音樂全體編舞。(兩遍)

  2、請個別幼兒表演。

  3、集體表演

  活動結束:

  師:小朋友真了不起,用快樂的腳步編出了這麼多快樂的舞蹈,讓我們一起去表演給其他的小朋友看吧!

藝術活動教案 9

  活動名稱:

  《小蝌蚪找媽媽》

  活動形式:

  棉籤繪畫

  準備材料:

  綠色青蛙頭形狀材料、底紙一張、墨汁、棉籤、摺疊形紙

  活動步驟:

  1、講述《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並幫助幼兒瞭解青蛙和蝌蚪的外形特徵。

  2、將摺疊形紙的一端貼上在綠色青蛙頭形狀的紙上,一端貼上在底紙上,使青蛙的頭具有立體感。

  3、用棉籤蘸墨汁添畫小青蛙和小蝌蚪,完成畫面內容。

  4、幼兒看圖複述故事內容,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延伸部分:

  青蛙頭形紙可變化成不同的形體,如:獅子、小熊、小豬、娃娃的臉等。

藝術活動教案 10

  【設計思路】

  我針對現在夏季的一個明顯季節特徵“天氣易變化”,從而選擇了“雨”作為本次活動的入腳點。同時歌曲擬人、俏皮的歌詞及旋律也可激發幼兒關注自然現象的興趣。歌唱與文學、音樂等息息相關,不僅在人的視覺上產生美感,而且給聽覺也帶來享受。我認為,在進行歌唱教學時,首先要選擇合適的歌唱教材,即要結構優美又要能深受幼兒喜愛的作品。我初次接觸《小雨滴》這首歌時,就被它形象生動的歌詞及輕快的旋律所吸引。其次,歌唱教學不僅是要求幼兒會唱歌曲,而是旨在讓幼兒透過音樂作品把握作品情感內容和思想內容,讓幼兒感受作品的意境,體驗藝術的魅力與力量。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意境,在學會演唱的基礎上進行仿編。

  2.樂於與同伴、教師互動,體驗多種形式演唱的樂趣。

  【活動準備】

  課件、骰子

  【活動過程】

  一、透過觀看影片和談話的方式,師幼共同回憶下雨天的情景。

  提問:快看,下雨了。下雨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下雨天的時候你會在哪裡玩?

  二、欣賞動畫課件,熟悉歌詞及旋律。

  (一)教師清唱歌曲,引導幼兒感受歌曲的旋律。

  引導語:下雨的時候,頑皮的小雨滴會去哪裡玩?一起來聽歌曲《小雨滴》。

  提問:小雨滴去了哪裡玩?

  小結:它去了葉子、小花、雨傘上面玩。

  (二)結合動畫課件完整欣賞,幫助理解歌詞內容。

  1.欣賞動畫課件,結合教師提問,幫助理解前半部分歌詞內容。

  引導語:它把葉子、小花、雨傘當成了什麼?在上面怎麼玩?一起來仔細聽認真看。

  提問:小雨滴在葉子上面玩什麼?它為什麼把葉子當成滑滑梯?小花上面呢?什麼是踢踏踢?它把小花當成了什麼?在雨傘上面又做了什麼?

  小結:滴答滴答小雨滴,葉子上面滑滑梯。滴答滴答小雨滴,小花上面踢踏踢。滴答滴答小雨滴,雨傘上面玩遊戲。

  2.分段欣賞,幫助理解後半部分歌詞內容。

  引導語:小雨滴最後還和誰玩了遊戲?讓我們再聽一遍歌曲。

  提問:是什麼?落在臉蛋上面怎麼樣?

  小結:滴答滴答小雨滴,臉蛋上面笑嘻嘻。

  引導語:歌曲裡還唱了些什麼?讓我們接著往下聽。

  提問:歌曲裡還唱了什麼?

  小結:原來這是一顆愛跳舞愛遊戲的小雨滴,它還喜歡和大家一起玩。小雨滴呀小雨滴,愛跳舞愛玩遊戲。小雨滴呀小雨滴,大家在一起真開心。

  三、結合

  引導語:糟糕,剛才老師在製作圖譜的時候,把幾張圖片落下了。它們應該放在什麼地方?誰能夠幫助我找一找?

  提問:有什麼辦法可以用最短的時間,把圖譜補充完整?

  小結:我們可以用一邊唱一邊找的方法,那樣應該最有效。

  引導語:讓我們來試一試。

  提問:圖譜擺好了,你們發現了歌詞有什麼規律?

  小結:原來歌詞的前半部分都是唱小雨滴,歌詞的後半部分都是唱小雨滴玩遊戲。

  四、結合圖譜,以多種演唱方式進一步激發幼兒演唱的興趣。

  (一)教師演唱前半句,幼兒學習演唱後半句。

  引導語:你們唱得那麼好聽,我也想要一起加入了。我們要怎麼樣合作?

  提問:我們合作得怎麼樣?有什麼辦法可以讓我們的合作更完美?

  小結:只要我們認真聽音樂、仔細看圖譜,就能唱好。

  (二)幼幼合作,鼓勵幼兒嘗試獨立演唱歌曲。

  提問:這次由我用碰鈴給你們伴奏,你們可以怎麼樣合作?

  引導語:讓我們認真聽音樂和節奏,再合作一次。

  提問:這次比上一次唱的更好聽了嗎?為什麼?

  小結:在合唱的過程中,要跟隨音樂的節奏,不搶拍不漏拍,唱出來的歌曲就會很好聽。

  五、玩翻牌遊戲,鼓勵幼兒嘗試對歌曲進行仿編。

  (一)師示範遊戲,引導幼兒理解遊戲玩法。

  引導語:你覺得小雨滴還會和誰玩遊戲?答案就藏在這下面的六張牌裡。我會把“點兵點將”的遊戲加進演唱當中,被我點到的孩子,就有機會透過擲骰子的方法來翻開這六張牌。讓我們來試一次。

  提問:我們剛才是怎麼玩的?

  小結:前四句一邊唱,我一邊用“點兵點將”的方法來選出四位小朋友,後兩句集體合唱。而被我選中的四位小朋友則可以用擲骰子、看點數翻開相應的牌來替換原來的圖譜。

  引導語:瞭解了遊戲玩法,我們的遊戲正式開始。

  (二)引導幼兒幼兒遊戲,並進行仿編演唱活動。

  引導語:你想翻開哪張牌?它可以替換哪個場景?那現在我們一起試著把這幅圖唱到歌裡去。

  引導語:讓我們把創編好的歌曲用輕快的聲音來演唱一遍。

  六、結束延伸

  小雨滴還落在了許許多多不一樣的地方,它還會在那些地方玩什麼遊戲,還有很多的可能。讓我們在區域活動的時候利用圖譜來擺一擺,唱一唱。(在樂曲聲中,自然出場)

  活動反思:

  這是一首旋律輕快、優美,又帶有一定情景性的歌,通俗、易唱。在活動中,我用清唱、視聽結合等方法讓幼兒不斷傾聽,然後根據填充圖譜的方法來記憶歌詞並學唱歌曲。再透過師幼互動、幼幼互動不同的形式來引導幼兒演唱歌曲,最後進行歌曲彷編。其實,我覺得這首歌曲的歌詞對於大班幼兒來說並不難,而且圖譜的設計更是巧妙地將刻板的歌詞變得更容易記憶,環節具有操作性,變得更好玩、有趣,使孩子在驗證、反覆感受的同時記憶歌詞。最後,透過遊戲將整節課推向高潮,整節課下來,孩子們的興趣還是較濃厚的。

藝術活動教案 11

  目標:

  1、喜歡中國工夫,體驗中國工夫的雄壯有力的氣概。

  2、激發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中國工夫。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逐步養成垃圾分類處理和珍惜、節約資源的好習慣。

  準備:

  中國工夫音樂磁帶、多媒體課件製作。

  過程:

  一、京劇表演:

  分男、女幼兒表演京劇中的人物,男孩面戴自己設計的京劇臉譜,女孩手拿手絹表演。

  二、學習武術表演:

  1、觀看武術表演。

  剛才,表演了中國國粹京劇,今天,再來看看中國的傳統武術吧。

  (幼兒觀看武術表演)問:中國的武術種類很多很多,你喜歡武術嗎?為什麼?

  武術有什麼用?(強身健體)2、瞭解中國武術。

  問:你還知道哪些中國武術?你能做做動作嗎?

  (根據幼兒的回答後播放多媒體軟體)(個別幼兒示範做動作,集體學做個別動作)3、欣賞歌曲《中國工夫》

  問:"聽了歌曲你發現了什麼?"4、表演中國工夫a、聽到慢的音樂時應該怎樣做動作?(動作有力、停頓)放第一段音樂幼兒表演。

  b、聽到快的音樂時應該怎樣做動作?(動作有力、連貫)放第二段音樂幼兒表演。

  c、下面,把動作組合在一起完整的表演。

  今天請你們做小小武術師把剛才你們表演的動作配上去,好嗎?

  請你們自己找幾個朋友一起給歌曲編動作,動作要有力、到位、精神。(表現出中國武術的特點)d、請多位幼兒上臺表演。動作要有力、精神。

  e、請幼兒做小老師,可以和他們做的動作不一樣,也可以一樣。

  再請部分幼兒帶領家表演,教師參與表演。

  三、打擊樂:拔根蘆柴花剛才表演了雄壯有力的中國工夫,下面小小演奏家聽著優美的江南民樂一起來表演。

  活動反思:

  透過活動讓們瞭解我們中國的偉和為自己是一箇中國人而感到自豪。在星期一有一個活動是學習歌曲《中國功夫》,這是一首歌曲。透過學習讓瞭解我們中國功夫以其形體、動作、力量的絕妙組合表現出中華民族剛毅挺拔的民族精神。

藝術活動教案 12

  一、回憶繪本,引發幼兒繪畫興趣

  引導語:大海里有各種各樣的生物,小黑魚都遇到了像彩虹果凍的水母、行

  走起來像機器的大龍蝦、像被線拉住了的怪魚、糖果般的海草、長長的海鰻、還有像粉色棕櫚樹的海葵。小黑魚和小紅魚是用什麼辦法戰勝大鮪魚的?這一群小魚是怎樣變成一條大魚的?你還發現了什麼?小結:這可真是一群聰明的魚,原來他們團結起來頭朝一個方向,緊緊地一起遊,就像一條大魚了,小黑魚來當眼睛,小紅魚當身體,一條大魚就變出來了!

  二、細緻觀察,感受大魚不同造型

  1、觀察感受小魚變大魚的各種造型

  引導語:小黑魚和小紅魚他們在海里面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我們一起來來看看,他們變成了什麼?小結:一會變成大鯨魚,一會變成食人魚,一會變成魔鬼魚,還變成電鰻。小黑魚和小紅魚們可真聰明!

  過渡語:來自大海深處的大鯊魚聽說小紅魚特別美味,它打算吃掉小紅魚他們來美餐一頓。這可怎麼辦呢?請小朋友們一起來幫助小紅魚和小黑魚它們趕跑大鯊魚吧!

  三、幼兒操作,嘗試合作拓印裝飾

  引導語:小魚們很聰明,變成了不一樣的魚,有大鯨魚、鰻魚、劍魚等。也請小朋友去變一變。

  1、介紹材料

  引導語:我給小朋友準備了紅色顏料,小魚印章,勾線筆,白色紙張,還有一些其他的輔助材料。(小魚印章蘸上紅色顏料可以變出小紅魚,白色的紙張可以用來設計大魚的造型,冰棒棍可以變成漂亮的珊瑚,綠色的紙條可以做水草等。)

  2、提出操作要求

  引導語:在趕跑大鯊魚之前,小朋友要記住一些小訣竅哦!

  (1)先與同伴設計大魚的造型,併合作用小魚印章將輪廓印出再填滿。

  (2)選擇合適的輔助材料進行裝飾海底世界,讓畫面變得更美。

  (3)保持畫面整潔,使用完印章放回盤子中。

  3、幼兒合作拓印

  引導語:現在請小朋友們去幫助小紅魚們把大魚變出來,把大鯊魚趕跑吧!

  重點指導:引導幼兒合作將大紅魚的輪廓先印出來,再印大魚身體裡面的小紅魚,且能使用合適的輔助材料進行裝飾畫面,增加畫面的美感。

  四、欣賞作品,感受畫面獨特美感

  引導語:海底世界這麼熱鬧,都有誰?小朋友們合作變出什麼樣子的大魚呢?你們的大魚美在哪裡?你們的海底世界美在哪裡?

藝術活動教案 13

  活動目標:

  1、 透過活動引起幼兒對畫畫的興趣。

  2、 引導幼兒大膽用幾何圖形和線條勾畫簡單的魚。

  3、 使幼兒感受色彩的美。

  活動過程:

  一、 開始部分。

  今天媽媽有事出門去了,把當家的任務交給了我們,快到中午時間了,拿什麼做菜呢?(放錄音“魚遊”)聽,這是誰的聲音,一起來學學小魚遊吧!(幼兒學魚遊)

  二、 基本部分。

  觀察分析

  1、 出示範例,“原來這是昨天爸爸釣回來的魚”。

  2、 這些魚像什麼形狀?看上去怎麼樣/

  3、 你吃過魚嗎?魚可以燒成什麼味道?

  4、 燒魚時要放些什麼作料?

  5、 如果能把這些魚燒成各種各樣的味道,等媽媽回家品嚐那該多好啊!

  6、 以“燒魚”形式,講解示範。

  把魚放入鍋內(畫畫並畫花紋)在魚的周圍澆上一層黃澄澄的油(在魚外圈塗上一圈不規則的黃顏色)加上佐料(塗畫點狀,線狀圖形)蔥油魚少好了。

  7、 出示塗色彩的魚,幼兒欣賞。

  8、 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1)、引導幼兒大膽地用幾何圖形和線條勾畫魚並畫上花紋。

  (2)、啟發幼兒選用與佐料相似的顏色塗畫點狀、線狀圖形裝飾畫面。

  (3)、提示幼兒剪去煎盤周圍的紙邊。

  三、結束部分。

  1、 媽媽回家了,應到幼兒將“燒好的魚”送到媽媽面前。

  以媽媽的口吻,從畫面、配色、勾畫等幾個 方面進行並給予鼓勵。

藝術活動教案 14

  活動前評析

  喜愛動物是幼兒的天性,愛模仿更是小班幼兒突出的特點。本次活動則在幼兒模仿幾種小動物走路的基礎上,初步的學唱歌曲,使幼兒體驗音樂活動的興趣,進一步激發幼兒熱愛小動物的情感,感受音樂的美

  活動目標

  1、在模仿小動物走路的基礎上,初步學唱歌曲,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2、引導幼兒能用語言大膽表達出動物走路的姿態。

  活動準備

  物質材料準備:課件、小兔子、小鴨子、小烏龜、小花貓卡片

  知識經驗準備:初步瞭解小兔子、小鴨子、小烏龜、小花貓的特徵、生活習性。

  活動過程實錄

  一、聽歌曲“走路”拍手入室

  師:寶寶們!讓我們聽著好聽的音樂拍著小手去找個你喜歡的座位坐下吧。

  二、教師引趣:

  師:寶寶們!剛才你聽到的這首歌曲裡面唱到了哪些小動物?(小兔子、小鴨子、小烏龜 、小花貓)今天老師把這些小動物都請到了我們班級。

  三、利用課件,幼兒看看、說說、學一學,理解歌曲內容。

  1、看!誰最先來了?(小兔子)小兔子是怎麼走來的?(蹦蹦跳跳)請個別幼兒示範後大家一起模仿並完整的學唱:小兔走路蹦蹦蹦跳。

  2、瞧!誰跟在小兔子後面來了?(小鴨子)它是怎麼走來的呢?(一搖一搖)(搖搖擺擺)

  師:原來小鴨子走路是搖搖擺擺的,讓我們來學學小鴨走路的樣子吧,(幼兒模仿小鴨走路的樣子),教師邊模仿小鴨子走路的樣子邊教唱:小鴨走路搖呀搖呀,幼兒學唱並模仿小鴨子的走路。

  3、小烏龜一大早天還沒有亮就從家裡出發了,可是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有來到我們班呢?

  幼:它找不到我們班。

  幼:它累了在休息。

  幼:因為它走路很慢……

  師:對了因為它走路特別慢所以到現在還沒有來到我們班,那小寶寶們一起來學學小烏龜走路的樣子吧(幼兒學小烏龜走路的樣子)。

  師:因為小烏龜走路特別慢,我們就可以用一個好聽詞來說:慢吞吞(幼兒學說兩遍)。快看小烏龜終於來了,讓我們快給它加加油吧!原來小烏龜走路真的是慢吞吞的啊,教師邊模仿邊教唱“小烏龜走路慢吞吞”(幼兒邊唱邊學小烏龜走路的樣子)

  4、咦!小花貓什麼時候來的,我們怎麼沒聽見他走路的聲音呢?

  幼:因為它走路沒有聲音。

  幼:小花貓走路靜悄悄。

  師:那它走路為什麼沒有聲音

  幼:因為它怕老鼠聽到後逃跑。

  幼:因為它腳上有肉墊。

  請個別幼兒學著小花貓的樣子到老師這裡來,再請全班小朋友靜悄悄到老師這裡來蹲下。

  師:聽,現在我們的班級裡一點聲音都沒有,那我們就可以說班級裡靜悄悄的。(幼兒模仿小貓走路靜悄悄)

  小結:小朋友我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應該像小花貓一樣靜悄悄的,不能打擾別人,做有禮貌的好孩子。

  四、利用動物圖片幫幼兒鞏固歌詞。

  師:瞧!小動物們聽到小朋友們唱的這麼好聽都從小電影裡走了出來,快讓我們歡迎它們吧!那現在就讓我們完整的把這首歌唱給小動物們聽。

  五、幼兒學唱歌曲

  1、師:小朋友這首歌曲好聽嗎?它的名字叫《走路》,讓我們一起唱一唱吧!

  2、幼兒表演唱歌曲。

  3、幼兒給老師們表演

  4、觀看影片集體演唱歌曲

  小結:小動物是我們的好朋友,讓我們都來做一個愛護小動物的好孩子吧!

  活動的開始部分能以欣賞為主,讓幼兒邊聽歌曲邊入室,前期鋪墊做的非常好。整個活動教師能做到以幼兒為主體,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地位,讓幼兒在理解歌曲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演唱歌曲,目標落實的到位,最後讓幼兒帶著愉快的情緒再次結合伴奏帶演唱歌曲,起到了首尾呼應的目標,幼兒接受效果很好。

  這是一節小班幼兒非常喜歡的音樂遊戲活動,幼兒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體驗到了快樂,學到了新的本領,將《綱要》中提倡的“以幼兒為主體”的精神巧妙的融入其中,激發了幼兒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

藝術活動教案 1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情景中大膽地學唱歌曲。

  2、藉助媒體,感受情景中不同的音樂,提高幼兒音樂欣賞能力。

  3、體驗幫助別人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

  電子白板、電腦、課件。

  幼兒準備:

  看過《智慧樹》節目。

  活動過程:

  一、媒體創設情景,匯入活動。(幼兒自由表演進場)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看智慧樹嗎?那讓我們跟著智慧樹的小朋友一起來跳個舞吧!

  1、播放媒體片段一:智慧樹歌表演一段,接著是紅果果開場白。

  師:這是誰呀?讓我們和紅果果打個招呼吧!

  師:紅果果告訴我,她的好朋友朋朋不見了,想請我們幫忙找找,你們願意嗎?

  師:紅果果說只要唱一首歌,朋朋聽到了就會出來的。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是怎麼唱的?

  二、完整欣賞歌曲,學唱歌曲。(幼兒自由安靜就坐)

  1、播放媒體片段二:主頁面上點選最大葉子,進入歌曲旋律。

  2、結合幼兒的回答,老師清唱一遍。

  3、鼓勵幼兒跟著學唱歌曲一遍。

  4、幼兒再次學唱歌曲一遍。

  三、媒體創設情景,大膽練唱。

  師:我們的歌曲練好了,下面就可以去找朋朋啦!讓我們起來一起出發吧!

  1、播放媒體片段三:山洞邊。

  分別點選紅色、綠色兩扇門,傾聽不同的音樂風格

  2、播放媒體片段四:小河邊。

  3、播放媒體片段五:森林裡。

  4、播放媒體片段六:朋朋出來了。

  5、播放媒體片段七:智慧樹歌表演《你好》,幼兒一起快樂地表演結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