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活動教案> 實用的科學活動教案合集7篇

科學活動教案

實用的科學活動教案合集7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透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程序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活動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1、年齡段:大班

  2、課題名稱:滾動的物體

  3、課題來源:日常生活中,物體的滾動現象是常見的,也是幼兒樂於探索的。如:幼兒在玩皮球的時候,總喜歡把球放到滑梯上讓它自由滾落,又或者用手推、用腳踢等,在玩的過程不自覺地進行無意識的嘗試,在嘗試中去發現其中的“奧妙”。平時在玩積木和筆及其它東西時常會不自覺地讓它們去滾動,這種無意識的嘗試讓我想到有必要引導孩子去發現一些科學原理。

  4、活動目的:

  a、透過讓幼兒自己探索問題,學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b、透過對生活題材的挖掘,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及探索的興趣。C、在活動中注意幼兒自己的動手實驗與嘗試,培養孩子自我

  價值的肯定能力與發現問題的自豪感,樹立自信心。

  5、設計框架:

  一、師(提供操作物體若干):有什麼辦法能使物體滾動?幼兒討論。

  幼兒嘗試操作,自由探索,交流。

  二、為什麼物體開始不動,後來滾動了呢?討論,小結:因為對物體施加了力。

  三、幼兒嘗試操作同樣的物體在不同的情況下滾動的差異。

  1、當物體在平地時的滾動。

  2、同一物體在滑坡度不同的板上滾下來的差異。

  3、同一物體在坡度一樣,但質地不同的板上滑下來的差異。

  4、討論原因。

  四幼兒嘗試操作不同的物體在同樣的條件下滾動的差異。

  1、大小不同或形狀不同的物體,在平地上施於相近的作用力看它們的結果有什麼不同。(圓柱體|、球體、不規則形狀或同樣的形狀不同的大小的物體等)

  2、同理使不同的物體在同樣的坡度上滾動。

  3、使不同的物體在不同質地同樣的坡度上滾動的差異。

  五、交流小結:物體的滾動是有條件的,並不是所有的物體都會滾動;物體的滾動與物體的重量、形狀、坡度、作用力及物的質地都有關係。

  六、啟發思考:為什麼有的物體在坡上只會滑下來,而不會滾動?

  七、延伸活動:到生活中去尋找“滾動”的現象,並思考。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積極探索頂起紙板的有趣現象。

  2.探索不規則圖形紙板只有一個能被頂起來的點,立體紙盒有很多個面,每個面都一個能被頂起來的點,提高手眼協調的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套不規則圖形紙板、各種立體空紙盒、一根吸管。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引發幼兒回顧經驗。

  引導語:上次小朋友試過頂規則圖形紙板,你發現了什麼秘密?

  二、不規則圖形活動探索。

  1.幼兒初步探索頂不規則圖形紙板,如果也用吸管頂,請你們猜猜紙板有幾個地方能被頂起來?在什麼位置?

  2.教師提出探索記錄的要求:在紙板能頂起來的地方用筆做個幾號。

  3.幼兒操作探索頂不規則圖形紙板的方法,並記錄。

  4.結合記錄,師幼分享交流。

  引導語:你們都試成功了嗎?在每個圖形上可以找到幾個能把它頂起來的點呢?在圖形的哪個位置上吸管能頂起紙板?

  師幼共同梳理,幼兒獲得有關使不規則圖形板平衡的經驗。

  三、立體圖形探索。

  1.出示立體紙盒,提出問題,引導繼續探究引導語:這裡有許多立體紙盒,你們能將他們頂起來嗎?到底能找到幾個地方把它頂起來呢?

  2.教師介紹材料,提出探究要求探索要求:頂立體紙盒是不是和頂不規格圖紙紙板一樣,也只有一個地方頂起來?請你們試一試,試完後,就在能把紙盒頂起來的地方做個記號。

  3.幼兒探究頂立體圖形紙板4.師幼分享交流:從中獲得立體紙盒有多個面,每個面都有一個能被頂起來的點。

  活動延伸:

  我們身邊還有很多東西,不知道到能不能也被頂起來呢?我們區角的時候,可以去試一試。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內容:科學活動——雨

  活動目的:

  透過實驗讓幼兒初步瞭解雲、雨的形成,培養幼兒觀察和探索自然變化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多次組織幼兒觀看不同的雲和雨。

  2、準備兩瓶開水,一個較大的燒杯和一塊玻璃片;為每組幼兒準備一個杯子和一塊玻璃片。

  活動過程:

  1、猜謎引題:

  雲:身體輕又輕,空中來旅行。有時象棉絮,有時象魚鱗。

  雨:千條線,萬條線,數不清,剪不斷,落在水裡就不見。

  提問:你見過的雲、雨是什麼樣子的?

  2、幼兒實驗:教師為每組幼兒的杯子裡倒入開水,重點引導幼兒觀察水蒸氣上升現象及蓋上玻璃片後,水蒸氣產生的變化。

  3、教師在大燒杯裡演示邊提問幼兒操作結果,幫助幼兒小結雲、雨的形成

  4、討論:雨給人們帶來哪些益處和害處。

  5、教師講述故事《小水滴旅行記》

  6、延伸活動:讓幼兒結合日常生活進一步觀察雲和雨。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樂於探索,能積極參與、大膽創新。

  2、透過動手操作,探索紙桌能站起來、站得穩的方法。

  3、在討論交流中積累和提升經驗,並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見解。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樂於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每人三張紙,雙面膠若干,積木。

  活動過程:

  一、幼兒利用自身的經驗,嘗試製作紙桌,探索紙桌能站起來的原因。

  1、教師提問:紙可以做什麼?引出製作紙桌的課題。

  2、教師簡單介紹紙桌的製作方法

  3、幼兒製作,教師在活動中鼓勵幼兒積極動腦,大膽製作。

  A、教師提問:你的桌子站起來了嗎?引導幼兒給站不起來的桌子尋找原因。

  B、透過向紙桌吹氣的小實驗,引導幼兒觀察、比較、探索桌腿高矮、粗細對桌子站得牢的影響。

  二、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並吸取同伴的長處,探索製作一張站得穩的桌子的方法。

  1、教師簡單小結桌子能站得穩的方法(桌腿要粗,矮),並啟發幼兒再做一張站得穩的桌子。

  2、幼兒第二次製作,教師在活動中鼓勵幼兒大膽創新,想辦法把桌腿做得矮一些、粗一些。

  3、教師提問:你的桌子站得穩嗎?為什麼?讓幼兒簡單介紹自己的製作方法,並加深對桌子站得穩的認識。

  4、教師提問:你的桌子上能放東西嗎?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索。

  三、引導幼兒在自己的桌子上放積木,體驗成功的快樂,探索不同桌腿的承重能力。

  1、教師提問:你的桌子能放東西嗎?讓幼兒在桌子上進行放積木的嘗試。

  2、教師以比賽的方式,引導幼兒儘量多地放積木。

  3、透過比賽,以誰的積木放得多他的桌子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等問題引導幼兒探索不同的桌腿對桌子承重能力的影響。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氣氛活躍,幼兒的參與性很高,體現了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特點。在活動中注重孩子對經驗所得的表達與梳理,合作意識的培養。幼兒積極的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能把操作所得到的經驗用語言準確的表達出來。但是在遊戲放積木環節,材料的設定上考慮不夠成熟,所選的積木太輕,導致在瞭解承受能力時,幼兒不能直接,形象地進行觀察操作。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冷和暖。

  2、發展感知和分類能力。

  活動準備:

  1、分別裝冷水和熱水的杯子(數量多於幼兒人數)

  2、紅、藍標記若干,太陽和雪花的.大標籤各一張。

  活動重點:

  感受冷和暖。

  活動難點:

  能將冷暖分類,貼上標記。

  活動過程:

  1、 感知體驗:

  提出活動要求:

  ——“老師在許多杯子裡放了水,等會寶寶們摸一摸,把你們的發現告訴大家。”

  幼兒操作。

  小結:這些杯子摸上去有的冷,有的暖。

  2、 區分冷暖杯:

  教師提出要求:

  ——“請你們給摸上去暖的杯子貼上紅色標籤,給摸上去冷的杯子貼上藍色標籤。”

  幼兒操作。

  3、 冷暖杯找家:

  分別出示太陽、雪花的標籤,讓幼兒辨別冷暖。

  幼兒將冷暖杯送到合適的標籤處。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探索並感知球的基本特徵。

  2、瞭解球的種類,體驗玩球的樂趣。

  3、透過動手製作球,激發幼兒的探索慾望。

  二、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球:如:籃球、足球、;乒乓球、鐵球、氣球、網球、壘球等。

  2、裝有水和吹起來的氣球若干。

  3、製作球可選擇的材料:報紙、海綿、棉花、泥土、沙土、布、橡皮泥、膠帶、塑膠袋、水、藥丸殼等。

  4、木板做成的斜面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玩球,探索球的特性。

  1、提供各種球,請幼兒自由玩球。

  2、提問:球是什麼樣的?(幼兒自由討論回答)

  3、教師在幼兒探索的基礎上小結:球大多數是圓的,能滾動,能跳起來,有的輕有的重,有的大有的小。

  二、幼兒動手操作,探索空心和實心球的不同。

  1、提供裝有水和吹起來的氣球若干個,請幼兒試著玩一玩。

  2、提問:這些氣球有什麼不同?

  3、幼兒討論回答:一個裝了水,一個沒裝水;裝水的沉,沒裝水的輕;一個軟一個硬;裝水的彈不起來,沒裝水的能彈起來。

  4、教師在幼兒討論的基礎上小結:裝有水的氣球是實心的,沒裝水的氣球是空心的。

  5、請幼兒嘗試將教師提供的各種球按空心和實心分開。

  三、提供多種材料,請幼兒動手做一個球。

  1、教師為幼兒提供多種材料,請幼兒尋找自己認為最適合做球的材料,動手做一個球。

  2、請幼兒說一說自己使用了什麼材料,是怎麼做的。

  四、遊戲:看誰的球滾得遠

  教師提供斜面若干,請幼兒嘗試滾動自己的球,比一比誰做的球滾得遠。

  五、討論: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球?它們都是圓形的嗎?

  六、延伸活動:請幼兒找一種材料,做一個跳得最高的球。

科學活動教案 篇7

  設計思路

  幼兒經常把物品放在塑膠袋裡帶到幼兒園。我把塑膠袋放在玩具櫃裡,發現塑膠袋有時被孩子拿出來當玩具,有的放在頭上當帽子、有的當手帕折,成了孩子的寶貝。捕捉到這個興趣點後,我開始有目的的觀察,發現他們對塑膠袋的玩法顯得比較侷限,興趣卻依舊濃厚。當孩子遇到困難難以跨越障礙或困難時,教師的幫助性介入可以大大促進其發展。根據以上情況,便生成了會飛的塑膠袋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利用自然材料,引導幼兒發揮想象進行裝飾,讓塑膠袋飛起來體會遊戲活動的樂趣。

  2、引導幼兒在遊戲活動中學會觀察,進一步培養幼兒大膽嘗試探索能力。

  3、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個塑膠袋,各類裝飾紙:皺紙、彩紙,剪刀,雙面膠,透明膠,線,籮筐。

  2、創設較為寬敞的場地,便於來回跑動。

  活動重難點

  重點:裝飾塑膠袋,探索能讓塑膠袋飛起來的方法。

  難點:根據幼兒的不同情況,培養他們探索和嘗試的能力。

  活動過程

  1、故事匯入

  師:塑膠袋有一個心願,它想和小鳥一樣,穿上漂亮的衣服,飛上藍天。想請小朋友動動腦筋,幫幫它。你有什麼好辦法讓塑膠袋飛起來呢?

  2、幼兒操作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動手製作漂亮的塑膠袋。探索讓塑膠袋飛起來的方法。要求幼兒自由結合,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觀察同伴是怎樣完成的或向同伴尋求幫助。

  3、交流及認識塑膠袋的不同玩法。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設計源於幼兒生活,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主要從幼兒愛好、興趣人手,在師生平等、和諧的氛圍中,展開了幼兒的學習製作活動,透過直觀的看錄影、談話,啟發幼兒觀察、發現、創造。引發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體驗到勞動帶來的喜悅,並使幼兒的能力在活動中得到提升,達到了一定的教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