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重陽節> 【精選】九九重陽作文彙總7篇

九九重陽作文

【精選】九九重陽作文彙總7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九九重陽作文8篇,歡迎大家分享。

九九重陽作文 篇1

  時光如梭,不知不覺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到了,九九重陽,代表著天長地久,更代表著我們應該敬老、愛老、尊老。

  這個節日裡面,不止這個節日裡,無非就是給老人捶捶背,斟一杯茶,幫他們洗洗衣什麼的,多多孝敬他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們除了做做些家務,做做一些菜,也不會為我們做些什麼了。平常,老人們最疼我們了。我沒見過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好吃的留給自己吃,沒見過他們大手大腳地花錢,沒見過他們很少給自己添過新衣。他們都省的省的,拿好的給我們,那衣服補了又補,看著心酸……

  秋風起,天氣涼。奶奶總問我:“穿這麼少,冷不冷啊?”這時,我便變得不耐煩的轉過頭去,很煩躁的說:“不冷不冷!”。心想:奶奶可夠囉裡囉嗦的了。有時往往沒等奶奶說完,我就會不耐煩的說上一句:“行了行了,整天說這句話,耳朵都快長出繭子了。”“誒誒”奶奶邊說邊吸著鼻子,好像有什麼纏著她的鼻子一樣。這時,我終於忍不了了,說出了我這些年對她的意見像苦水一樣倒了出來:“吸什麼吸,不覺得難聽嗎?還有,您能不能洗手別那麼省水,現在又不是不給你洗手,就是您的節約,就讓我覺得心酸,衣服為什麼要補了又補,您可以叫爸媽買啊……”

  所有難聽的話都說出來了,奶奶聽了,沒有罵我,只是眼中閃著淚光,走開了。這時,媽媽聽見了,馬上下樓扇了我兩巴掌,拉我到房間,開始教育我:“你不可以這麼沒禮貌,她是你奶奶,你爸爸的媽媽,你不可以說你自己的奶奶壞話,這麼多年來,你都不知道她為你付出了多少……”跟著,媽媽說了奶奶為我做的那些感動的事情,我聽了,眼淚不聽話的落下……回到過去想想,都是我的臭脾氣作怪,我在這對我親愛的奶奶說:“奶奶,對不起!”

  歸根到底,也就是要尊敬老人、關愛老人,讓他們在享受天倫之樂時,也能感受到我們的重陽敬老的美德!古代有孔融讓梨,現代有許多敬老楷模,就讓我也加入進去這個美德行動中去吧!

九九重陽作文 篇2

  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一年一度秋風勁"的重陽節。關於重陽節的名稱,據魏文帝曹丕說,我國古代以“六”為陰數,“九”為陽數,九月初九日正好是兩個陽數相重,故稱之為“重陽”,也叫做“重九”。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在皇宮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zhūyú),以求長壽。重陽節民間還重陽節之所以有名,是因為這個節日和歷史上許多有名的文學家有關。唐朝詩人王維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看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一首最為膾炙人口的重陽詩。其他詩人,凡寫重陽,大多要提到登高和插茱萸這兩件事。

  茱萸是一種可以做中藥的果實,《本草綱目》說它氣味辛辣芳香,性溫熱,可以治寒驅毒。重陽插茱萸,目的在於除蟲防蛀。因為過了重陽節,就是十月小陽春,天氣有一段時間回暖;而在重陽以前的一段時間內,秋雨潮溼,秋熱也尚未退盡,衣物容易黴變,這時必須防蟲。茱萸有小毒,有除蟲作用。

  至於登高,重陽節期間秋高氣爽,適宜於登高望遠,這大概也是後來重陽登高發展為以遊覽活動為主的重要原因。除此以外,民間恐怕還有生產上的原因。重陽時節,秋收已經完畢,農事比較空閒,這時山野裡的野果、藥材之類,正是成熟的季節,農民紛紛上山採集。農民管這種採集叫“小秋收”。登高的風俗最初可能就是從這上面來的。

  因為“登高”除了避禍消災之外,也有步步高昇的含意。這就是舊時人們非常重視重陽節登高的一個重要原因。

  “登高”受人重視,特別是受老年人重視的另一個原因,是“高”有高壽的意思,因此人們認為“登高”可以長壽。今天我們在重陽節開展敬老活動,把重陽節稱為“老人節”或“敬老節”,多少也有這個意思。但除了祝願之外,還注入了許多敬老尊老的實質內涵。

  每逢重陽,母親都會囑咐我去市場買重陽糕說吃了糕節就算過了。是的,重陽接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當中秋節,端午節進入法定節假日時,蟲陽節還在頂點次頂點次受深秋冷。

九九重陽作文 篇3

  十月,丹桂飄香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如期而至,終於來臨了! 在放學的路上,我一邊走,一邊想,該為爺爺,奶奶,作些什麼.我安靜的坐在長石凳上,雙手搭在下巴下,東想想,西想西,抓耳撓腮,可還是想不出來------ 走到家門口,我一拍腦門,想出來了,做一張賀卡,雖然不是一個很好的辦法,但同樣能代表我的孝心.

  我選了一張顏色鮮豔,同時也代表了青春活力陽光的紙,我在紙上工工整整寫了5個大字:"重陽節快樂!"我還寫了對老人的祝福與希望.做完以後,我將紙悄悄的塞進書桌的縫隙裡。我慢慢的走進書房裡,靜靜的聆聽書房裡的聲音。 爺爺很快就發現了我的賀卡,把我叫進房裡。我的心“撲通撲通”地之叫喚,爺爺深了一口氣,說:“這個賀卡是你做的吧,記住,你爺爺喜歡實際的,比如幫我掃掃地之類的。”我瞬間發現了爺爺身上,有著一種濃濃的樸實無華的味道,這種味道,在我的眼裡,也就是老人的象徵,默默無聞。

  在今年,九九重陽,使我認識到了老人那默默無聞的精神。在此,我向各地老人表示祝福,希望你們快樂,幸福,健康!

九九重陽作文 篇4

  今天是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這讓我想起了昨天發生的一件事:吃午飯時,奶奶要我喝白菜湯,我不耐煩地說:“我不喝,難喝死了!”媽媽當時就狠狠地批評我,說我怎麼能這樣和奶奶說話?太不尊敬老人了!當時我還不以為然,現在想想才覺得自己做得太不對了。

  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特別是到了“九.九重陽節”,這是我們孝敬老人的節日。我在這衷心祝願全世界的老人節日快樂!

九九重陽作文 篇5

  “酥糕美酒細品嚐,賞完桂花賞菊黃,親友同登清涼閣,忘斷晴空雁一行”,重陽,是一個蟹肥菊黃、丹桂飄香的季節,也是一個吃螃蟹、登高的好時節。

  重陽節這天,我和爸爸媽媽插上茱萸,登上了一座高山,站在山頂上,真有一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空氣中瀰漫著茱萸的奇香和重陽節節日的氣氛。下山時,路旁的楓葉紅的像火一樣,還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花,這一簇,那一團,美麗極了!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央求爸爸蒸螃蟹給我吃,爸爸只好答應了。哇!我揭開鍋一看,一股噴香撲面而來,我顧不上燙,拎著螃蟹就吃了起來,蟹黃吃進嘴裡的的感覺真棒!滑溜溜的,香噴噴的,蟹肉嫩嫩的,沾上薑汁就更棒了,我一連吃了三四個,直到爸爸出面阻止,我才依依不捨地放下“心愛”的螃蟹。

  突然,我想起重陽節可是敬老節呀!我應該給長輩寄點東西啊呀,我捉摸著:該寄點什麼呢?重陽糕?螃蟹?都不好,要不,寄一封信過去?好主意!我連忙翻箱捯櫃地找出兩張漂亮的信紙,咦?我突然想起:公公說他們夏天沒有電風扇吹,都熱死了!我趕緊用我的零花錢買了一個小電風扇,我用了一個大盒子吧禮物和信裝了起來,當然,還有我對長輩深深的祝福,我相信長輩們收到我的禮物一定會開心的!

  重陽節,是一個五穀豐登、瓜果飄香的節日,同時,也是一個兒女盡孝的好時機,我們應該關愛老人,幫助他們,只要心心相印,距離永不會阻隔真情,其實只要真情恆久,天涯也不過咫尺比鄰。

九九重陽作文 篇6

  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又到了,外婆領著我去看望生病住院的姨婆。

  我們剛上到公交車上,就有一個叔叔從座位上站起來,對外婆說:“您坐這兒來吧!”外婆謝過叔叔後便坐下。這看到這場面非常高興。我想起有一次,車上的人也象今天一樣擠得滿滿的,我身邊站著一個瘦瘦的、顫顫老爺爺,我看著他疲憊的樣子,四處張望著是否有人會給他讓座,非常讓我失望的是,大家都像沒看見一樣,老爺爺面前坐著那位乘客,似乎有意識地把臉轉向另一邊,裝著不知道的樣子。我想到這兒,售票員來了,只見外婆從口袋裡拿出一個什麼證件,售票員就不要外婆購票了。外婆沒有月票,這是什麼東西呢?我向外婆詢問,她說:“這是老年優待證,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就可以憑證免費乘車,現在剛開始實行不久。”這可是給老年人做了一件大好事,我得替老年人感謝政府的這一決策。外婆又說:“但這個優待證只能乘坐月票線路車,乘車線路少,上下班高峰期乘車還很困難。”我想,要是能讓更多的車都能使用優待證,老年人出行就更方便了。

  下了車,外婆一路上還給我講起了老年人能享受的其它優待政策,如看病時可優診、進公園可免票等。隨著社會的進步,人的壽命越來越長,老年人增加。除了政府出臺的各種優待政策以外,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更多的關心和幫助老年人。正如歌中那樣,“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多關心一下老年人吧,讓世界充滿愛,讓愛無處不在!

九九重陽作文 篇7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又是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陽節了,因此學校組織了去敬老院慰問老人的活動。在李老師的帶領下,我們興致勃勃的出發了,一路歡聲笑語。金色的陽光溫跟的灑下了大地,太陽公公笑眯眯也跟隨我們來到敬老院。

  我們帶著買來的水果、點心等來到敬老院,剛一進去,跟我想象的有天壤之別,沒有高樓林立,沒有五彩繽紛的花朵,也沒有幽美的環境……只有一排排整齊的平房,裡面比較簡陋,甚至有點發黴的味道,看著心裡面泛起一種酸溜溜感覺。

  看著老爺爺、老奶奶一縷縷銀絲跟滿臉的皺紋,它們透露出歲月的痕跡,看著他們一個個身體健康的模樣,這會有了稍許的安慰。我正想把帶去的香酥跟麵包遞給了一個帶太陽帽的老爺爺,正要遞過去的時候,一瞬間,突然出現了一個帶竹帽的老奶奶來接過禮物,哈哈,有那麼點小意外。他們滿臉笑容的說:“謝謝,小妹妹,你真可愛”,我說了聲“不客氣,老爺爺、老奶奶祝你們身健康,萬事如意”,然後我們都開心的笑了。

  今天的活動讓我知道了尊老愛幼的重要性,懂得了要關心身邊需要幫助的人,要發揮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