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中考滿分作文> 中考滿分作文:這句話我要說給你聽

中考滿分作文:這句話我要說給你聽

中考滿分作文:這句話我要說給你聽

  “背影,不只是離去的悲傷,而是一種刻骨銘心的情懷。”小編收集了這句話我要說給你聽,歡迎閱讀

  第一篇:這句話我要說給你聽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恬然歸隱於青山綠水,固然可以獲得精神的超脫與自在,但這世界需要的是以天下為己任的胸懷與擔當!以此鏗鏘六字便勢如破竹破土而出:莫隱逸,勇擔當!

  縱觀中國古代文化史,恬然歸隱的思想貫穿始終,“式微式微,胡不歸”,歷代文人騷客,每逢官場受挫,便小舟輕搖,沉湎於湖光山色,朗月當空,青松如蓋,他們在繁花叢中流連忘返,在皓月清風中吟詩作對:“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他們在自然中一展才情,然而剖析他們的心路歷程便不難發現:“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的氣節背後,是懷才不遇的悲傷,他們無法在社會上施展才華,便躲進自然天地中自娛自耗,他們因一時的挫折便放下了心懷天下的氣魄,絕塵遠去,將才華埋進一座座孤山。

  歷代隱逸之風,與其說是安逸樂進,高風亮節,不如說是消極避世的狡黠與懦弱,黃鐘盡棄,瓦釜雷鳴都不是逃避的理由:“事修而謗興,道高而毀來”自是人生常態,但真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敢於以擔當精神扶狂瀾於即倒。

  報人邵飄萍,微若薔薇卻不懼龐然猛虎,以其銳不可當的筆尖劃破陰霾。他時刻保持著記者的敏感與正義,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他公開諷刺張作霖是一世之梟,不懼即將面臨的狂風暴雨;他宴請重要議員,套取機密昭告蒙在鼓中的民眾;他直言攻訐,或婉轉披露,如一面明鏡反射出世間的滄桑,是中國當之不愧的著名報人。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血色一九二六年,“三·一八”慘案,愛國學生被屠,三十八天後,邵飄萍被屠,此後不到百日,《社會日報》主筆林白水被屠。

  後人說,“萍水相逢”四字,擔得起中國報人最光榮的詮釋!

  此身已死,此心尚存。邵飄萍,一個本該刻在文人榜上的名字,然而,他名字的前面是正義的勳章,他名字的反面是擔當精神的凜然和熱切。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吾輩,當力挽狂瀾於中華,我們應把所有的光和熱都投入到我們不懈的追求中,何時也能如譚嗣同般豪氣凌雲:“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或許在田疇間,或許在古棧旁,隱士們正帶月荷鋤歸,前方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希望他們能為此而感到觸動:莫隱逸,勇擔當!

  第二篇:這句話我要說給你聽

  “舉世皆濁我獨清,世人皆醉我獨醒。”這句話,我想對你說。

  ——題記

  何處招魂·汨羅清流漂白衣

  他,仍是一襲白衣。

  在那個斑駁如鐵鏽,流離如飄絮的時代,他是那樣的清高,披髮行吟,形容枯槁,白袖飄飄於江畔。“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他忍受著“舉世皆濁我獨清”的痛苦,在這條漫長的路上苦苦求索。南行九年仍不知歸宿何處,任滿腹經綸無處施展,一身正氣卻無法頂天立地。撫著漸白的鬢角,嘆自己一生顛簸,如這滔滔江水,不是被擊上岩石粉身碎骨,便是順著河道彎腰屈膝……

  他,累了。

  不願與黑暗同流合汙,他無處可棲。汨羅江的清流接納了他,那白衣隨著高潔的靈魂徜徉在心上令我心動,亦想隨他在汨羅江中任意東西……

  那個清高的詩者令我傾心!

  何處招魂·竹林清閒奏《廣陵》

  我想,他應該是天上專司打鐵的神,誤入了凡間。

  你聽見那清脆的打鐵聲了嗎?循聲望去,洛陽城外的林蔭下,你可看見了一個鐵匠,那麼他是否又赤裸著上身,雙手抬高,收緊的手臂如兩條傷痕累累的河,砸下去的那一刻雙眼中不單是兇狠還有一絲柔情?他便是嵇康了。不夠剽悍但卻肅穆凌厲,完全符合我心中神的形象。但一代才子嵇叔夜卻過著鐵匠的生活,與竹林七賢,鄴下放歌,輕撫琴絃,指尖流出《廣陵散》那無與倫比的'妙音。可人們對他的期望又是多高呀!可你敢勸他入仕嗎?那《與山巨源絕交書》飽含著多少他對世俗官場的不屑啊!居於林間,衣著樸素也掩不住他的英氣逼人,那炯炯的目光似要看穿一切。他那高遠的境界令我心動,亦想讓自己隨他於竹林對酒當歌……

  何處招魂·筆墨為刀天下白

  他依舊穿著那身樸素的灰袍,卻散發出月亮般銀色的光輝。

  在那風雨如晦的日子裡,是他撐起了民族傷痕累累的脊樑,上天給了他黑色的雙眼,他便用來尋找光明。凌厲的語言如針,扎醒麻木的國人,手執一筆如刀,斬盡中華民族的劣根。

  他是魯迅先生。

  他的骨頭是最硬的,沒有絲毫的奴顏媚骨,樸素的舊袍下是不屈不撓的身軀,冷靜的嘴角邊是浸著血的蔑視與嘲諷……

  他那錚錚鐵骨令我心動,我亦想同他一起揮起刀斬向醜陋!

  ……

  汨羅靜靜淌,竹林輕輕搖,筆墨緩緩書:“舉世皆濁我獨清,世人皆醉我獨醒。”這句警世,我想對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