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 關於青春閱讀作文合集8篇

青春閱讀作文

關於青春閱讀作文合集8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青春閱讀作文8篇,歡迎大家分享。

青春閱讀作文 篇1

  雨淅淅瀝瀝地下著,如同千萬縷銀絲,編織著天空的夢。

  這是暮秋最後一場雨,也是初冬最初的一場雨。雨是冰涼的,它沒有什麼留戀,不像雪那般洋洋灑灑,而是從容地落向地面,與萬物做的最親近的接觸。沒有什麼是永存的,一如雨的逝去。比如說,我無憂無慮的童年。

  玻璃窗上凝結著一層水汽,透過朦朧的鏡面,我看到了自己的輪廓。

  十三歲,稱得上是豆蔻年華了吧?我似乎在不知不覺中,走向了青春。

  什麼是青春?我常常問自己。

  席慕容筆下的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郭敬明眼中的青春,是一道明媚的憂傷;九把刀心中的青春,是一場淋過後卻還盼望再淋一回的大雨??

  有人說,青春是無言的歌。那一個個跳動的音符合著心跳的節拍,奏出生命的輝煌樂章。

  有人說,青春是醇香的酒。存放的時間越久,香味就越濃郁。閒暇時斟上,細細品味,未飲先醉。

  還有人說,青春是嫵媚的花。春風中綻放出萬紫千紅,爭奇鬥豔,點綴出別樣景緻,讓蝶兒陶醉。

  剛步入青春的我則要說,青春是五彩斑斕的調色盤。可以說它是鮮紅的,熱情似火;可以說它是碧綠的,生機勃勃;可以說它是雪白的,純潔爛漫;也可以說是金黃的,璀璨輝煌。 旭日東昇,雲蒸霞蔚。長空為青春而讚歎,大地為青春而震撼。

  青春是人生旅程中絢麗多彩的時光啊。這一生只有一次的美好時光,只有真正地把握住它,才有幸福,才有前途。我們要愛惜自己的青春,世界上再沒有比青春更美好的了,再沒有比青春更珍貴的了。“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趁我們正值年少,要全力以赴,追逐心中的夢想,這段有笑有淚的光陰,終會化作成長途中一道道亮麗的風景,久久不能忘懷。

  或許在多年以後,我會翻看著老照片,一邊流淚,一邊輕聲感嘆:“這,就是我的青春啊??”

青春閱讀作文 篇2

  青春是人生的春天。----題記

  我愛青春,因為他給予了我如風,如花,如草充滿活力的性格。

  時間如同一個活潑可愛的音符,正編繪著一支歡快而美的青春歌曲,向我們迎面吹過。它如同一支竹笛,吹動我們的夢想;如同一把二胡,拉開希望的一天……所以我們必須為我們的夢想而奮鬥,拼搏來打造充滿生機的舞臺。

  青春是一隻自由自在的鴿子,向著自己的理想方向飛翔,向著自己渴望的美好生活飛翔……

  青春也是被關在籠中的鳥,想要飛卻怎麼也飛不高,因為他被一個牢固的籠子困住。就在這青春年少的時候,有些家長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過上美好的生活,就採取了不讓孩子玩耍,獨自一個人把所有的精力投於學習中,使自己的孩子成為籠中鳥,溫室花,永遠不會長大。所以家長們應該認識到管教方法的重要性,不要使自己的孩子用五顏六色,生機勃勃的青春來換取一些不想要的東西。

  太陽下去,明朝依舊爬上來,花兒謝了,明年還是一樣的開。但是青春是一去不復返的,所以我們要把握這美好的青春,不讓這一支歡快而又充滿希望的歌,就這樣來匆匆,去匆匆。

  把握青春,為夢想創造可能!青春雖然有苦澀但是也有甘甜,所以青春也有味道,只是看看你自身會不會品嚐,如果不會那將是一杯無色無味的白開水。

  把握青春,為夢想創造可能……

青春閱讀作文 篇3

  【作文題目】

  請根據下面的材料,寫一篇文章。

  在閱讀方式多元化的今天,你可以透過手機、電腦等電子裝置,在寬廣無垠的網路空間中汲取知識;你可以藉助多媒體技術,“悅讀”有形有色、有聲有像的中外名著;你也可以繼續手捧傳統的紙質書本,享受在墨海書香中與古聖今賢對話的樂趣……

  當代青年渴求新知,眼界開闊,個性鮮明,在閱讀方式的選擇上不拘一格。請圍繞自己的閱讀方式,結合個人的體驗和思考,談談“我的青春閱讀”。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 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徵鮮明;

  ③不少於800字; ④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審題】

  今年天津高考語文卷作文題是一道針對當下青年人閱讀方式命制的材料作文,要求考生結合自身體驗與思考,談談“我的青春閱讀”。作文題切合青年學生的學習生活,導向積極,易於引發考生的聯想與思考。

  構建書香校園、書香社會是當前社會的共識,閱讀是青年人學習生活的一項重要內容,而閱讀方式的選擇關係到閱讀效果。年青人富有朝氣,自主性強,更願意嘗試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但也可能有率性的一面。在閱讀方式多元化的e時代,總結和思考“我的青春閱讀”,具有比較鮮明的時代性、現實性和針對性。

  某中學一線教師認為,“閱讀”這一話題對學生來說並不陌生,但圍繞“閱讀方式”設題,引導學生反觀自身的閱讀行為,卻頗具匠心。該題立意明確,角度多元,考生可寫傳統的書本閱讀,也可寫時尚的網路閱讀;可寫精讀的深入,也可寫速讀的實用;可寫傳統閱讀方式的侷限,也可以反思快餐式閱讀的不足;還可以寫自己在閱讀方式選擇上的心得或困惑……

  有專家指出,今年的天津卷作文題是時代與青春的約會,科技與閱讀的邂逅,思辨性較強。考生可調動自己的閱讀經驗,多維度地展開寫作。同時題目聚焦在“青春”和“閱讀方式”上,開放有度,有利於防止宿構與套作。另外,作文題在文體的選擇上較為自由,可議可敘,便於學生展示個性,寫出好文章。

  【優秀作文】

  多元閱讀方式我的青春閱讀

  我看到了,青春是一輪紅日,那麼溫暖而耀眼,讓我想到如陽光般刺眼的微笑;我聽見了,青春是一陣短暫卻永恆,優美婉轉而氣勢恢宏的歌聲,讓我想到我們都喜歡的Jay。Chou。有時,沙啞地深情地唱著《彩虹》,有時,帶給我們的卻是令人振奮的《黃金甲》,可是我們閱讀過青春這本書嗎?

  翻開青春這本裝幀精美的書,直接翻過目錄、序言,青春的我們總愛迫不及待,從正文第一頁開始……

  青春是“A”,是一座閃動著太陽般金色光輝的金字塔,那麼高大,雄奇,偉岸,太陽似乎就在它的頂端,毫不吝惜地大把大把地把陽光傾瀉在大地上,溫暖著每個人的心,那耀眼的光輝吸引著我們向上不停地攀爬,向上向上!

  青春是“B”,是兩顆心連在一起,兩個人靠在一起,不分彼此,不論性別,友誼就只是兩個人之間沒有任何牽絆沒有任何阻礙的事,無關於他人,只是事關兩人的單純而美好的事。

  青春是“C”,是一輪殘缺的彎月,掛在湛藍的天空上,傲視著一切。青春不得能完美無瑕,任何一塊美玉上面都會有些許瑕疵,青春的殘缺是一種美好的記憶,是一種銘刻在心底的記憶。青春有殘缺、遺憾也沒什麼不好。

  青春是“D”,是一把豎琴,一把歌頌正義、美好、善良、友誼,甚至歌頌我們現在還無法面對的複雜的事——愛情的豎琴。我們可以盡情地高歌,我們可以大聲地說,我喜歡藍天,喜歡藍天藍得淋漓盡致的單調;我喜歡紅花,喜歡紅花紅得O;我喜歡綠葉,喜歡綠葉溢滿氾濫精力的徒勞;我喜歡黑暗,喜歡黑暗讓人恐懼和頹廢的感覺!

  青春是“E”,是書架,滿載著知識的書架,等著別人來查詢、翻閱的書架。青春多神秘,書架的書好像好多好多,怎麼也讀不完;書架的書好像好難好難,怎麼也讀不太懂。

  ……

  關上書,青春的我們總是那麼害怕冗長的篇幅,我看到的、聽到的就是青春嗎?不知道,青春就像一本華麗而憂傷的書,等著我們細細地閱讀。

青春閱讀作文 篇4

  每一次我從書店出來,手捧墨香陣陣的書籍,總覺得那是世上最幸福的事,那種與書籍的熟悉和親近感伴隨著我一路走來,經年不變。

  想來,我閱讀的興趣似乎沒有受到像現在父母那般刻意的培育,卻在無意間養成了。那時,父母工作繁忙,沒時間照顧我,只能丟幾本小人書連環畫,這樣就能讓我獨自安靜地在家裡呆上一整天,慢慢地,隨著積累下來的小人書慢慢地溢滿了小木箱,我的閱讀興趣也逐漸破土發芽了。話說起來,那時的我因看小人書,還得了個“大閨女”的外號。因為常常手捧著一本小人書看入了迷,在家小板凳上呆上幾天、十幾天幾乎足不出戶,隔壁鄰居因常常不見我出門,剛開始不知道我們家還有我這個人存在,後來時間長知道了,也就戲稱我是不出門的“大閨女”了。堂堂小男子漢被人說成是“大閨女”,是我不願意的事,但閱讀的興趣也就這樣伴著“大閨女”的叫喚聲中慢慢生長了出來,並日漸濃厚。

  上學之後,父母親一心想讓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對課外書閱讀也慢慢有了限制,而且當時的條件要看到書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父母的工資柴米油鹽都應付不過,買書是一年才可能有一次的最高獎勵,所以平時要看書還是借,到父母單位閱覽室借、到縣圖書館借、問同學借、向小夥伴借,總之到一切能借到書的地方借。那時,單位閱覽室或縣圖書館的藏書少,也基本沒有專門的兒童讀物,一些書只能硬著頭皮看,不像現在《三國演義》也有兒童版的,僅有的幾本好書也多被別人先“搶”走了,所以,只要稍稍上眼的書都會借來看,什麼《野火春風斗古城》、《紅巖》、《戰鬥的青春》……閱讀可謂“雜”來形容,也許就是當時閱讀的“雜”,使得現在的我對閱讀沒有特別的要求,只要是好書,拿來就是。父母因怕我耽擱學習,規定只有休息天才可去借書,所以一到休息天我作業做得特別快,一做完就跑去圖書館看(借)書,無論烈日還是風雨,所以直到現在,一些老鄰居說起少時的我,當時印象最深的就是看我常常被一件大大的雨衣裹著瘦小的身軀,行走在去圖書館的路上,或是回來時懷裡抱著沉沉地的書,人更顯費力。那時特別羨慕班裡一些擁有課外書的同學,看到他們從書包裡拿出或厚或薄、或舊或新的書來,恨不得一把奪下先睹為快。只要發現哪位同學有書,那整個下課時間都會有意無意地蹭到他桌邊,放下臉面,低三下四、好話說盡,才能跟他要來,匆匆瞄上幾眼。但要真正借到此書,那是要看運氣的,運氣好的話,拿來便是,但這種機率很小,一般都是要“登記排號”的,因為“僧多粥少”,想看的同學多了,等書真正輪到手中,可能已是十天半個月過去了。即便等了這麼久拿到書,同學有些也不讓你將書帶回家,一怕你路上丟了,再怕被你家長“查收”。於是,只能充分利用在校時間,要麼下課時憋著尿急急地翻,要麼只能“擠佔”上課時間了。(上課看書,若被老師發現,那沒收是肯定的,所以那時每個任課老師那裡常常會有一大摞時下流行書籍,看上去舊舊的,被翻得又破又髒,估計已被傳閱過無數遍了,但也饞得我們這些人直流口水。等學校放假時,有的老師偶爾會想到把書還給我們,那是大家最開心的事,看來老師對看課外書的人還不是那麼絕決的。)可想而知,那時每天能看上書的時間特別短暫,所以時刻都會惦記著。人可能就是這樣,越看不到,閱讀興趣就越高,閱讀速度也就越快,閱讀能力反而在重重“阻力”中蓬勃生長起來。現在所知的各類武俠類、言情類的小說也大都在這個時期閱讀完成的,知道了金庸、梁羽生、瓊瑤……那時的自己對書真是如飢似渴,可能“餓”怕了,所以一直到現在,看到書都是“如狼似虎”的“饞樣”。

  記得我看的第一部小說是金庸的《射鵰英雄傳》,它是薄薄的七本,好像是某類雜誌的附刊,還是從一同學手上借來的。說來還有段故事,因為當時已經小學五年級了,面臨小學升初中。老師讓同學間一對一幫扶,我幫的是我的同桌。開始時不太樂意,因為覺得比較耽擱時間,但自從發現他家裡有一整套《射鵰英雄傳》後,去得就特別勤快了。至今都記得當時看過的那一版《射鵰英雄傳》,封面印著優美的人物素描,後來發現這種素描畫一直是金庸小說的特色,可以說已然成為金庸小說的一部分,一直延襲至今,因為看過這一套書,繼而開始對武俠小說痴迷不已。直到工作後也沒忘及時買了一套金庸全集來收藏,上面也還是這種畫,很有當年的感覺。前些日子和一個友人談到閱讀金庸小說的這個細節,他竟然對此也印象深刻,我們很有共鳴。

  在我的印象裡,小時候讀過課外書大多是戰爭類、武俠類的,言情類也是稍稍大一點後的事,其實想想不是我們特別喜歡武俠小說,而是當時可閱讀的書籍實在少得可憐,能借閱的途徑也實在有限。而且那時的父母和老師與現在大力提倡孩子閱讀的觀念不同,不贊成孩子讀太多課外書,怕影響學習。現在,我幾乎每週都要給女兒買書,她的房間裡也有自己的一個書架和藏書,現在去書店或上網給女兒選書的時候,看見琳琅滿目的少兒讀物,真是心生感嘆——現在的小孩真幸福!父母鼓勵孩子閱讀的理念以及文化產品生產、傳播能力非以前所能及的啊!

  想想也特別慶幸,即使在當時非常有限的閱讀資源和父母老師不支援的態度下,閱讀帶給年少的我以無以倫比的快樂,繼而慢慢成為讓我受益終身的習慣,有書作伴也真是不枉了一場青春少年。

青春閱讀作文 篇5

  人的生命中,寶貴而美好的東西很多。有一種美好,夢幻絢爛,五彩斑斕,像漫天遍野的原上草般生機勃勃,卻又轉瞬即逝,稍不把握便如流沙從指尖滑過,消逝得無影無蹤。這種美好,就是青春;青春,有無限的可能。

  我的人生,註定與常人不同。從我出生甚至是未出生的某一刻開始,我就有了“殘疾人”這個身份。這身份讓我不能到學校接受系統的教育,讓我與這個社會好像無法產生接觸和關係,讓許許多多夢想、精彩、收穫都與我無關。但,我也有青春。雖然我肌肉萎縮、脊柱側彎,不能走路和坐立,日復一日地躺在同一張床上;雖然我寫本文時還不到十九歲,年紀輕輕,但在我的記憶和感覺中,我去過很多地方,有過很多非常豐富的經歷。

  我記得,有一次,我站在一望無邊的大森林裡。這古木參天的大森林是在山間的,空氣清新,花果飄香。養眼的綠色隨處可見,四周幽靜,微風送爽。在這大自然的環境中,我不時看到幾隻鹿出沒,它們頂著美麗粗大的鹿角,朝我這位來客望了一陣子,眼睛裡充滿天真,似乎在想為什麼以前從沒見過我。鹿走遠後,又有幾隻小兔子從自己的窩中爬出,極其快速地爬到另一個窩中,像跳動的小球讓人看不清,要知道,兔子可是有三個窩呢。鮮花芬芳嬌豔,各色花朵都在綻放,讓賞花的我心醉。靜下心來,我聽見嘩啦啦的聲音,那聲音讓聽覺受到滋潤。我循聲走去,發現一條清泉,從黑黑的大石頭上緩緩流過。

  我想,如果從遠處看,我一定像一顆小點,身處大寫意的山水之中,活在高遠的天與廣闊的地之間,與清秀又豪邁的大好河山為友,與自然融為一體,一片清雅。這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啊。

  我蹲下身,用雙手捧起泉水,仰頭喝了下去——啊,好甘甜!忽然,我聽見風旋轉的聲音,知道有人來了,便趕緊躲在一旁的樹後,悄悄地觀察著。只見一隻活蹦亂跳的猴子,頭戴金箍、腰圍虎皮,揮動著手中金色的棒子,向這邊走來。風旋轉的聲音就是他揮動棒子帶來的。在他確定前方沒有危險後,一匹白馬馱著一位面容慈祥的高僧,也走了過來,白馬旁邊還有一隻直立行走、肩扛釘耙的豬;一個滿面鬍鬚的和尚。我想知道他們會經歷什麼,於是開始跟蹤他們。

  他們發現樹上綁著一個小孩兒,小孩兒向他們訴說自己悲慘的遭遇,並請求解救。白馬上的高僧一聽便要救,可那猴子卻極力阻止,然後他們走遠了。可過了一會兒他們又回來了,我也只好跟著他們原路返回。高僧還是救了小孩兒,誰知小孩兒是個妖精,把高僧抓走了。怎麼辦?我怎樣才能幫助高僧脫險呢?我來到妖精的住處,差點就把妖精打敗了,只是妖精一噴火我就無能為力。

  後來,我就隨著那猴子,去了天上的很多地方。天上真是仙氣飄飄,美輪美奐!雲海不斷翻滾,宮殿大氣輝煌。我感到十分逍遙自在。我跟猴子請來各路神仙,但都沒能打敗妖精。最後,還是觀音菩薩厲害,讓妖精動彈不得。妖精也棄邪歸正,成為了善財童子。我的這段經歷,真美妙呀,它是我在閱讀小說《西遊記》時進入我的記憶中的,就好像我真的經歷過一樣。

  透過閱讀,我體驗到了許許多多不一樣的人生。我覺得,我經歷了無數次輪迴轉世,每次看一本新的書,我都宛如脫胎換骨,變成了一個新的人物,擁有了一個新的視角。我不僅閱讀小說,還閱讀文章、詩詞等體裁,感受了“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優美意境,擁有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赤子情懷。我最喜歡的書是《道德經》,這本書給人智慧啟迪,也帶來審美愉悅。前人的經驗以文字的形式傳遞給我們,讓我們想前人之所想、感前人之所感,讓我們不走或少走彎路,讓我們瞭解更多人的故事、痛苦與快樂,而不是隻知道發生在自己和周圍人身上的事。但我們也不能讀死書,我們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書上的內容,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做書本的奴隸。我的閱讀方式,是網上閱讀,而我上網的方式又與眾不同:讓別人在我的床上放好便攜桌,將顯示屏放在便攜桌上,用幾本書把顯示屏墊高,再把滑鼠放在我的手邊。我用一根右手食指點選滑鼠,點開一本又一本書,點出一段又一段旅程。

  而我的盲人網友,他們閱讀的方式與我又不一樣了。他們在網上看的東西,都是讀屏軟體念給他們聽的;而他們在現實中看書,則需要觸控盲文,也就是那些凸起的點。我與他們雖不是一種殘疾,但都失去了很多健全人與生俱來的東西,也都得到了珍貴的閱讀文字的能力。這能力既基礎又高階,讓我可以演繹屬於我的青春,呈現屬於我的精彩,散發屬於我的光芒。所以,我的青春也是夢幻絢爛、五彩斑斕的。

  這就是我的青春閱讀,像漫天遍野的原上草般,充滿著生機和力量。你的青春閱讀呢?

青春閱讀作文 篇6

  秋風掃不盡落葉,這使我們想到久違的好友,想到飛逝的時光,也想到撲朔迷離的未來。自古逢秋悲寂寥啊!劉禹錫卻高唱:“我言秋日勝春朝。”進而詩情大發,吟唱出千古經典,流芳百世。是什麼讓他在蕭索中找到希望?樂觀的心態?抑或是豐厚的人生歷練?或許都是吧!然而能淋漓盡致的表達自己的情感,離不開他淵博的學識,開闊的眼界,高尚的情操,而這些都離不開讀書!於是我明白,人因讀書而境界不同,讀書能使我們充分的表露自己的思想,讀書能使我們的靈魂得到昇華。

  小學的我,總徘徊於作文大全和教科書之間,每次考試都能取得良好的分數,在同學們羨慕的`眼光中安靜的度過了六年的時光。懵懵懂懂的進入初中後,當老師在課堂上朗讀同齡人的優秀文章時,我被那澎湃的思想深深吸引了。相比之下,自己又是多麼的蒼白而平庸。於是我痛下決心,要書寫一段與書的故事。

  我接觸的第一本書是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那是一段怎樣激情燃燒的歲月啊!我被深深的吸引了!當主人公保爾遇到挫折,迎接挑戰時,我心裡也充滿緊張和期待。我能感受到保爾內心深處刻骨的掙扎,那般真切!我和他彷彿同呼吸共命運了,多麼奇妙!當我吟誦著“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我的心也燃燒了!這就是閱讀的魅力嗎?我信服!此後,我對閱讀的興趣逐漸濃厚了,對生活,對自己的認識也分明深刻了。當我跟著每一位作家腳步的拍子,走進他們用靈魂和情感書寫的天地時,便是我人生最幸福的時刻!

  後來,當老師把五彩斑斕的詩詞世界介紹給我的時候,我再一次被征服了!中國五千年的古典文學是如此的浩瀚,如此的美麗,教我如何不拜倒在她的腳下呢?詩詞不僅陶冶了我的情操,更是為我的人生點亮了一盞指明燈。失望時,蘇軾的“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讓我明白了人生的起伏、心態的重要;鬆懈時,岳飛的“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讓我知曉了青春的可貴、努力的必要;煩躁時,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讓我領悟了生命的平和、心安的需要……的確,古典詩詞已然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了,因她,我的人生變的豐厚。

  “沒有一艘船,能像一本書;也沒有一匹駿馬,能像一頁跳躍著的詩行那樣,把人帶往遠方……”我堅信狄金森的話。書能承載我們的靈魂,讀書能豐盈我們的生活,而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熱愛讀書呢?朋友們,就讓我們行走在書的宇宙,青春作伴好讀書吧!

青春閱讀作文 篇7

  閱讀,這是一條漫長的道路,似乎跨過林木蒼蒼,斬殺萬般蛇獸才可到達彼岸。我開始懷疑別人的灌輸,開始建立屬於自己的思想。就像滿樹楓葉終於匆匆落下,新芽初成。

  不知什麼時候,窗外埋下一粒種子,那是還不識字的年歲,只記得每晚入睡前,我都會坐在床上,翻著手裡的故事書,看著裡面色彩鮮豔的插畫,選一幅最喜愛的,用手指指著,用稚嫩的嗓音對媽媽說:“講這個,我要聽這個!”在我睜大眼睛,聽著媽媽講完一個又一個故事時,窗外月光漸漸在抽芽,心中春風煦煦正溫和。

  一年又一年,窗外小樹已長出枝條,我讀著手中的書,手中的書伴著我的靈魂,它勾勒了別人的思想,卻鑄就了我的胸懷;它描繪了別人的青春,卻雕琢了我的未來。當書不是一個具象的東西,而成了身邊的人、身邊的事時,就已經不是感觸而是震撼了。

  席慕蓉說:“青春是一本太過倉促的書。”我曾深以為然,但或許又不盡然。人生是一本被我們恣意編撰的書,它的故作文事就如此千篇一律,但就看我們如何濃墨重彩。

  小樹越長越高,長出一片片綠葉,使那抹清雅入人心扉。我停留在書架前,像是鳥兒飛回森林,魚兒遊入大海。知識教會我成長,就像鳥兒學會飛翔,魚兒學會遨遊。看著面前一本本圖書,就如處在一片寬廣的溼地;而閱讀,就像看岸邊蘆葦生長學會的堅強,就像看白鶴離去與歸來懂得的感傷。於是,成長中如書般現實而又懇切的那些東西,就像白鶴從天際飛過,雖平平淡淡,卻劃破了韶華流年的碧藍長空。

  因為閱讀,我明白了青春年少的我應有熱血與拼搏。我讀著書,書伴著我,我與它一起成長。

  在閱讀中,我見證了青春的靈魂,憧憬了似乎觸手可及的夢想,我大步走在青春的朝聖路上,沒有夢想的盡頭,我不知會不會走到一個理想的地方。僅憑信仰,走著走著,我們老了,只剩下泛黃的紙張與當年在上面提筆寫下的輝煌。

  斜椅熏籠,黃昏殘霞,窗外高大的樹下積滿火紅的葉。我坐在窗邊,翻閱當年讀過的書,撫著上面細緻的紋理,想起曾經的拼搏,即使鬢角的白髮已不如當年的青絲,可我無悔,無悔讀過的每一本書,無悔拼搏過的每一秒青春。

青春閱讀作文 篇8

  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數學使人精密,哲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學使人善辯。”只要閱讀,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也許你見過斜紅疊翠,也許你賞過耀陽鎏金,也許你行過南水北山,也許你經歷過太多的浮華、太多的奇幻……在我看來,這些都不過是一本書的厚度。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沉澱了多少喧鬧與浮華,化為我青春最好的陪伴。

  有人問我:“整天捧著一本書,不覺得很枯燥嗎?”我想說:我喜歡讀書,我喜歡經歷書籍中那些不一樣的人生——可以在《紅樓夢》中和金陵十二釵一起吟詩作對,可以在《水滸傳》中和梁山好漢一起劫富濟貧快意人生;可以在《飄》中與樂觀、堅強、美麗的郝思嘉一起度過艱難的南北戰爭……讀書讓我思接千載,視通萬里;讀書讓我拓寬視野,增長見識;讀書讓我提升素養,改變氣質……

  小時候,我覺得最快樂的事莫過於捧本圖書,與書中人物對話。到後來,我有了自己的第一部手機、第一臺電腦,它們讓我與世界的聯絡更加緊密,讓我與書籍的距離更近;它們讓我的“書籍”更便於攜帶,讓我與“書本”的親近更為便捷……它們讓我的閱讀方式發生更新:不僅可以“讀書”,還可以“聽書”;不僅可以閱讀文字,還可以聆聽音響觀看影片……我的閱讀變得種類多樣、豐富多彩;它們為我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我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閱讀任何我喜歡的書,從中外名著到名人傳記,從網路優秀小說到名家散文隨筆……我樂見電子閱讀帶給我們的便利,我同樣喜聞紙書閱讀時那幽幽墨香……

  無論哪一種閱讀方式,都在潛移默化地浸潤著我,改變著我——讓我從一個懵懂無知的孩童成長為知書達理的青年,從一個孤陋寡聞者變得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從一個胸無點墨人云亦云者變成了“一株有思想的葦草”……這一切,全賴讀書之功!

  我堅信,每一個腹有詩書的人,既可以抬頭仰望浩渺的星空,也能夠俯首腳踏堅實的大地。他們能憑自身素養來處理萬事的紛擾,能憑不凡的毅力與勇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能以悲憫的情懷和博大胸襟面對芸芸眾生和世間萬物……

  也許以後,人們的閱讀方式會不斷創新,不斷進步,但我相信,不變的是我們對閱讀的熱愛!感謝閱讀,浸潤了我的青春,我的青春因閱讀的相伴而如此精彩。有書香陪伴的青春,才不算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