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 精選閱讀與作文合集10篇

閱讀與作文

精選閱讀與作文合集10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閱讀與作文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閱讀與作文 篇1

  在我三年級的時候,我曾經與閱讀發生了一個小故事。

  有一次週末,爸爸媽媽出去加班,只有我獨自在家裡看電視。我無意間打開了一個頻道,看見裡面講了關於一些星座的知識。從那時候起,我便對星座有興趣了。

  第二天,媽媽帶我去新華書店買書。我心想:這真是一個好機會,說不定我還能找到跟星座有關的書呢。我左翻翻,右翻翻,翻得滿頭大汗都沒有找到。這時,我忽然看見媽媽手裡拿的那本書正是我要的那本天文星座觀測大全。真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媽媽把那本天文星座大全拿給我,說:“孩子,我覺得這本書不錯,要不媽媽就買這本書吧。”“好啊,好啊!”我激動地說。“但是不能為了看這本書而耽誤了學習,知道嗎。”“知道知道。”我一邊拿著那本書,一邊回答媽媽。

  回到家後,我廢寢忘食地看那本書。儘管媽媽叫了我十來次吃飯,我仍然沉迷在書中的世界裡,看得津津有味,沒空理睬媽媽。這時媽媽徹底發怒了,大聲吼道:“不就為了一本書,看得這麼入迷,還廢寢忘食。你作業都沒做完就這樣。這本書我先沒收,以後你做完作業了才能看這本書。”說完,那本書立刻被媽媽拿到書櫃裡藏了起來。平常我看書時,媽媽從來沒有沒收過我的書,而且她也沒有發過這麼大的火。她每天都是忙她自己的事,也從來都沒有限制我看書。沒了書,我就沒了精神糧食一樣。

  從那天開始,我的作戰計劃便啟動了。每天晚上媽媽做飯時,我都會偷偷溜進媽媽房間裡把那本書放進書包裡,帶到學校去看。直到看完為止,我才把書放回去。但是,這樣偷偷摸摸的心裡不是滋味。我便去向媽媽“約法三章”。我對媽媽說:“媽媽,我想和你“約法三章”,一是我會保證我只有每天做完作業了後才會看書。二是在週末的時候我不會看到廢寢忘食的程度。三是如果以上哪一條沒遵守那本書你可以沒收三天。”媽媽思考了很久,最後終於說了“好,你說的哦。”我終於可以光明正大的看那本書了,心裡的那塊大石頭已經落了下來。

  書對我來說,是生活中必不可缺的營養品。仔細想想,高爾基也曾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閱讀與作文 篇2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這話說的我的心坎裡了,誰家不是呢?中午放學了,我急衝衝的回家,回到家,我往沙發上一坐,拿出了遙控器,“嘀”的一聲,電視打開了,我興致勃勃的看起了精彩的動畫片。

  突然,電視黑屏了,我還沒反映過來是怎麼回事,我就被一個人殘忍的一把揪了起來。我一看,原來是老媽大人來也,她得意洋洋的說:“哈哈,我的“擒拿手”厲害吧,你這不聽話的皮猴,還不束手就擒!”“我。”還沒等我說完,就被老媽給拎到了我的書房,又像一位魔法師一樣變出來一樣東西。 然後神神秘秘的說:“寶貝,猜猜我拿的是什麼”“我一下子跑過來看看是什麼,但是隻看到一本書,沒看清書名。

  於是,老媽就把書高高舉起,我往上一跳,像“猴子摘月亮”一樣抓在了手裡,我興奮的說:“老媽,你輸了!”我趕緊開啟一看,原來是我期待已久的《哈利.波特》,我立刻翻開書,津津有味的讀著。 神奇的是,經過媽媽這一折騰,我開始愛上了讀書。從此,我就養成了閱讀的好習慣,閱讀也讓我體會到了快樂!

閱讀與作文 篇3

  說起書籍,那可是我從小到大最好的朋友。

  大概是受爸爸的影響,我從下就喜愛閱讀書,那時不識字,我就天天纏著大人念給我聽。識字了,我就更愛閱讀了,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我就開始訂閱雜誌,每一本書,我都反覆地看,直至把書翻爛了才罷休,學校發的報紙,書,每次我看得最認真。上了中學,媽媽怕我影響學習,就不給我訂雜誌了,我只好省吃儉用,攢下錢買書,這樣買來的書,我就更認真看了,但為防止被媽媽發現,只好在睡前看一會,後來養成了習慣,不看書還睡不著呢。每當我一看書,所有煩惱都拋至腦後,沉浸在書中。

  你別看我看書那麼瘋狂,好像有點不務正業的樣子,其實,閱讀有許多好處呢!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高爾基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有人說:閱讀的過程就是我們穿越時空與古今中外作者交往的過程。”每一本書都會引領你踏上一條充滿喜悅的教友之路。閱讀,還是關係到每個人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的大事。從一定意義上講,學生熱愛閱讀是教育成功的重要標誌。整個義務教育階段,每個學生課外閱讀要在400萬字以上。閱讀還可以使人開拓視野,豐富知識,增長才幹,可以淨化心靈,陶冶情操,充實精神世界,提高學習成績與作文水品。

  好了,說了那麼多閱讀的好處,你是否也想閱讀了呢?我再來說說我的閱讀趣事吧。

  趣事之一:有一天,媽媽叫我去買鹽,我走著走著突然看見書店門口的廣告DD《作文精選》大降價!天!終於來了!我盼望已久的《作文精選》終於來了,我衝進書店,立刻買下了這本書,買鹽的事早已丟擲腦後,就興沖沖的回了家,結果當然是遭到了媽媽的一頓罵,不過我心裡仍是美美的。

  趣事之二:放假了,我馬上把作息時間改為每天看書6小時。美滋滋地陶醉在書裡,這事被媽媽發現了,說我應該先寫作業,把書全部沒收,怎麼辦?沒有書的日子,怎麼辦?對,藏起來我可以找呀,於是,媽媽出去時,找書行動開始了,我先把書房翻了個底朝天,又把客廳的每個角落看了一遍,然後去他們的臥室。什麼聲音?不好,媽媽回來了,慘了,我把家裡翻得象被盜了一樣,媽媽看到了這情景,沒有說我,卻對我說:‘到書櫃裡去拿吧!”拿什麼啊?我走到書櫃前,開啟櫃門,那不是我心愛的書嗎?,媽媽似乎被我愛讀書的精神打動了,同意我讀書了,從此,我更加喜愛讀書了,書一直伴著我成長……

  好了,說了那麼多閱讀的好處與我的趣事,你動心了嗎?,來吧!與我一起,遨遊書的海洋吧!

閱讀與作文 篇4

  今天預習了第九課《老人與海鷗》,講述了一個平凡又打動人心的故事:一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餘里,從城郊趕到翠湖,給海鷗送食,透過老人呼喚海鷗的一個個即樸實又有個性的.名字,我們不僅看到老人對海鷗是那麼熟悉,更看出老人對海鷗的親暱,對海鷗的愛,視海鷗為自己的親人、兒女。 老人去世後,海鷗們在老人的遺像前翻飛盤旋,大聲鳴叫,像是為老人守靈的白翼天使。它們也許已經明白老人已經死了,擺在自己面前的所謂的“老人”其實是一張遺像,真正的老人已經不在了……但它們依然在用聲聲的鳴叫呼喚著老人,它們一定是認為自己的呼喚能把老人叫回來。海鷗在老人遺像前翻飛、盤旋、啼叫、肅立、送別,湖畔呈現出一幅悲壯的畫面。 透過生動、真實的描寫,告訴我們:動物和人一樣,它們有靈性,有感情,只要對它們有真情的付出,它們也一定會用真誠來回報!如果說老人對海鷗的愛是無私的愛,那麼海鷗對老人的情是震撼的情。 老人走了,海鷗在飛,海鷗飛在老人的心裡,老人留在海鷗的生命中,那是一群潔白的重情重義的精靈…… 透過這篇課文,使我感受到:動物和人一樣,有自己的愛憎,自己的情懷,更感受到人與動物之間真摯的感情! 動物是有靈性的,它們是人類的朋友!

閱讀與作文 篇5

  有人會問,夢想是什麼?是當一名醫生,還是當一名軍人,有人還會問,如果你一直堅持夢想,夢想就會像雄鷹一樣,飛翔在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句人人皆知的哲言,曾給予了多少為了夢想而努力奮鬥的人們,又讓多少受到過挫折的人而感到希望與依靠。

  雙耳失聰的貝多芬老先生,他是我的偶像,因為—他堅持著自己的夢想,不顧先天缺陷的阻繞,斬釘截鐵的走上了音樂的道路。因為他對夢想的執著和自己的信心,《月光曲》這天籟之音,讓人們震撼。那柔和的鋼琴旋聲仔細的摩擦著這曲子的曲調,那令人沉迷的真摯感情,使每個路人停下繁忙的腳步,對其刮目相看,使每個行人為之感動。他的雙耳失聰了,但他的信念告訴自己,他不能屈服,因為——他要成功。因為追逐夢想的腳步和過程,讓他沉迷,讓他感到無限的快樂和滿足。如果你閱讀中國四大名著,又怎能不知到《三國演義》裡有一個人用自己的青春去展現自己,演繹智慧。他就是——諸葛亮,諸葛亮憑著自己的才華讓劉備不惜三顧茅廬,讓一向趾高氣揚的曹操以及天下的諸多好漢,不得不對其刮目相看。三氣周瑜,你面不改色,七情孟獲,足以彰顯你的風采,你的三寸不爛之舌使百官無以為辯,你的膽識是你在行走天下時遊刃有餘。我想,這都是和你的文采、你的閱讀,你的執著追夢是分不開的。追逐夢想的不一定就是眾所周知的人,比如我吧,只是一個普通的小學學生,我喜歡寫作,但是文采不是非常出眾,引人注目。我有勇氣來寫,雖然有人諷刺我,說我連她都不如,怎麼可能寫出好的文章呢,但是我想說:光在勇氣和行動方面,我比你強,因為我肯付出勇敢和汗水,我敢行動,我要證明自己有這個能力,我不怕失敗,因為——我要成功,我要放飛夢想。

  “天才是以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這句話看似輕而易解,實際卻讓你捉摸不透。面對夢想,我們首先要有自信,面對閱讀,我們要不斷學習,去充實自己,這樣才能在以後的生活道路以及學習道路上游刃有餘,才能使我們面對夢想的方向更勝一籌。

閱讀與作文 篇6

  一顆流星劃破了夜空,溫暖明亮的燈光照射在桌面上,映出了我的身影。此時此刻,我正沉浸在書中,與主人公風雨同舟、同悲同喜,享受著閱讀的快樂。

  因為閱讀,我懂得了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灑脫,懂得了他“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狂傲,懂得了他“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豪情。

  因為閱讀,我懂得了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的歡喜,懂得了他“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的憂國憂民,懂得了他“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的鄉愁。

  因為閱讀,我懂得了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的孤獨,懂得了她“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氣魄,懂得了她“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的悲傷。

  閱讀,使我明白了秦始皇統一六國的雄才大略,使我明白了劉備“三顧茅廬”的愛才之心,使我明白了岳飛“精忠報國”的愛國情懷,使我明白了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一心為民,使我明白了“戊戌六君子”的愛國之情。

  閱讀,讓我感受到《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保爾·柯察金的堅強意志,讓我感受到《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海倫·凱勒的頑強毅力,讓我感受到《西遊記》中孫悟空的機靈與忠心,讓我感受到《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將的沖天豪氣,讓我感受到《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聰明機智,讓我感受到《紅樓夢》中林黛玉的多才多藝,讓我感受到《阿Q正傳》中阿Q的愚昧。

  同時,閱讀也教給我做人的道理,使我瞭解了商紂王酒池肉林的荒唐,使我瞭解了秦檜陷害岳飛的卑劣可恥,使我瞭解了鰲拜飛揚跋扈以致自取滅亡,使我瞭解了清末統治者閉關鎖國的悲哀可嘆。

  閱讀亦給了我很多人生感悟。當我與朋友惜別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使我不再悲傷;當我不努力學習時,“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使我懂得珍惜時間;當我被他人誤解時,“錯解分歧拂耳過,心開下日還笑來”使我重展笑顏;當我浮躁不安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使我安然沉靜。

  閱讀,為我在迷途中指引方向,帶領我走向成功的彼岸。

閱讀與作文 篇7

  有一天,我好奇的問媽媽,一天之中為什麼會有白天和夜晚的變化呢?媽媽告訴我說,這是因為地球自身的轉動和在太陽系中圍繞太陽旋轉而導致的……於是,我對大自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便去翻閱了許多關於大自然和宇宙世界方面的書,發現了許多奧秘,漸漸地我又看了許多書,都是那樣的豐富多彩,從此我便喜歡上了閱讀。

  課外和業餘時間我都喜歡徜徉在閱讀世界中,特別是智慧書、含有深奧哲理的書、幽默笑話的書等等,各類各樣,酸甜苦辣我都愛讀,它們給了我豐富的知識:比如說正常人的眼部肌肉一天要跳1萬次到1。5萬次,一條毛毛蟲身上超過兩千條肌肉……智力書也很不錯哦!走迷宮、數奧題、腦筋急轉彎、離奇斷案的……在我身邊的幾乎都看過了。

  要說我看過的比較嚴肅的書,都蘊含深刻的道理:比如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還有一些恐怖的故事裡面藏有大道理,也很有吸引力哦。

  我看到科學書時,還會自己去做實驗,比如說自己製作動畫片;在下雨的天氣裡,製作量雨器;在陽光下,怎樣讓火柴頭自己燃燒起來,科學實驗真的很神奇!

  當然了,我也很愛看漫畫書,搞笑有趣,我看的自己都可以寫漫畫了。你不知道吧,最能吸引我的要數童話書。我看童話書時,甚至能忘記我自己在哪兒了,就像去了天堂做仙女了。我讀了這麼多書以後,就感覺像擁有了魔力棒,甩都甩不掉,那種感覺快樂極了,我想這應該是很幸運的事。

  我為以後的閱讀已經做好了準備,我要做到精而廣。有些書我只看一看目錄或者只是看主要內容,有些書我一定要細細地讀,甚至把一部分東西背到腦子裡,遇到精美的詞句還要摘抄下來,這樣我又可以擁有更大魔力的魔力棒了。如果要廣泛閱讀,我要做到只要適合我看的書我都會去看,並且和同學們一起分享好書,做了這些是不夠的,還要去寫,寫人物、寫事情、寫景、寫童話等等。這樣既能體現我的閱讀效果,又能提高我的寫作水平。

  最後,我要引用高爾基的一句名言“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來鼓勵同學們一起加入到閱讀的行列中來,相互學習,豐富知識,開闊視野。

閱讀與作文 篇8

丘索維金娜給予我鼓勵

  每當我看到運動員在賽場上拼搏的時候,我就會想起那位為了自己患有白血病的兒子奮力奪得獎牌的母親——丘索維金娜。

  那 天,我們全家來到鳥巢看體操比賽,鳥巢裡面人聲鼎沸,觀眾席上坐滿了人,大家都在為即將出場的中國隊員打氣加油。終於,運動員出場了,一群小姑娘走向賽 場,我立馬舉起望遠鏡,一個挨一個地看了又看,咦?怎麼有一個人年紀那麼大呀,在一群年輕運動員當中非常引人注目。爸爸說:“她叫丘索維金娜,是代表德國 來參加比賽的。她今年35歲,有一個身患白血病的兒子,她要奪得獎牌,用獎金來給兒子治玻”聽了爸爸的一番話,我深深地為這種無私的母愛而感動,心情十 分激動。只見丘索維金娜上場了,她開始壓腿、360度轉……一套動作馬上就要做完了,我期待著她取得好的成績。在她最後一跳的時候,身子向右斜了一下,我 嚇得從坐位上站了起來,幸好,她站穩了,我也為她鬆了一口氣。

  最終,丘索維金娜獲得了銀牌。一個母親為了自己的兒子可以犧牲一切。丘索維金娜在訓練時不可以去看她的兒子。銀牌的獎金並不多,只有3000歐元,但在丘索維金娜心目中,那就是她兒子的救命錢。她站在領獎臺上,大汗淋漓,但卻欣慰地笑了。

  丘索維金娜給予我鼓勵。她的愛心、她的不向命運低頭的堅強,她永不服輸的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去面對人生。

閱讀與作文 篇9

  怎樣讀書最有效果?作為青年,卻沒苦心思索過此問題。閱讀經驗表明,處理好閱讀中的“入”與“出”最為關鍵。南宋陳善雲:“讀書須知出入法。用得親切,此是入書法;用得透底,此是出書法。”此論表明讀書之精髓所在。

  讀書之“入”,來讀書應全身融入,且對其進行研究與探索。讀者透過文字去感悟作者內心以其心靈對話。這就是閱讀之“入”,此過程實現了雙方心靈的契合。

  葉聖陶認為:“文字是一道橋樑,橋這邊站著做讀者,橋那邊站著作者。透過這一道橋樑,讀者才能和作者會面,不但會面,而且瞭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故此為是“入書”之妙訣。陶淵明在《飲酒》“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細細品味,因採菊而見南山,境與意會,此句最有妙處。最能體現出它的悠然自得。從“悠然”來解讀詩人的因見南山而抒發情感是不期而遇。而心與南山融為一體,則顯得悠然自得。筆者認為,此乃全詩之“入”。

  在熟讀基礎上精思,確為“入書”之妙訣。如讀李清照的《武陵春》,開始並不明白“日晚倦梳頭”,“欲語淚先流”。二者為後文展寫而抒發情感的細節有何用意,後經反覆思索,終領悟到是作者以二者有外在形為具體表達內心的濃重哀愁。這也證明了一句俗語:“書讀百遍,其意自現。”

  朱熹認為,“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有得爾。”其意為閱讀應細嚼慢嚥,學會思索和揣摩。

  閱讀之“出”,乃讀書應站在最高層次,對所讀之書作出分析判斷,能從新的角度進行評價和質疑。哲學家叔本華就主張讀書要拉開距離,不要“入”書過度,要敢於從書本中走出來。這樣讀書,方可避免:“是別人在代替我們的思想,我只不過是在反覆重複別人的思想活動而已。”這樣,方可讀後解其意,知其旨,更其也,才真正做到“用得透底”。

  魯迅在早年從醫,曾一度認為就醫可救人。在此之後,他赴日本留學,在生活中發現,“中國百姓需要拯救的不是他們的身體,而是他們的大腦。”以至於最後他放棄從醫,而是將思想轉觸於筆尖上。他創作伊始,喚醒國人,激勵國人。以此摒棄思想上的舊識,舊觀點。他的這段經歷和思想轉化過程。對於閱讀之“出”,怎樣“用得透底”很有啟示意義。

  讀書,要入得去,也要出得來。書呆書呆,呆就呆在鑽進牛角尖裡,讀而不化,成為書奴,書蠧,兩腳書櫥,也不由得有“百無一用是書生”殘酷說法。“紙上得來終覺淺,皆知此事要躬行。”“鏡花雪夜終虛話”,乃指讀書需將理論以實踐相結合,方能讓讀書真正達到有用的目的。

  閱讀,要“入”,也要“出”。不能“入”,則無法融入閱讀,不能“出”,則失去閱讀的價值與意義。

  既能“入”,又能“出”,方才能使讀書最有效果。

閱讀與作文 篇10

  書籍蜿蜒伸入我們的心靈,陶冶我們的情操,豐富我們的情感,滌盪我們的靈魂。穿梭在教室裡,總會看見有同學在看書,書似乎不會離開我們的生活。那麼,書的魅力何在?

  我小的時候便領略到了古人思鄉的感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的詩,我很欣賞。他的詩中,我最喜歡《望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誇張手法盡顯廬山瀑布的壯觀、瀟灑。“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古人的文筆細膩、靈動,與現代文學相比,不相上下。

  高爾基的《童年》是他“自傳體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作品,這本書是我三年級時的最愛,作者濃厚又色彩斑斕的筆墨深深地吸引著我。這本書給我的感觸很深,我對書中的主人公表示同情,同時敬佩他的堅強。

  我最喜歡的,是小學六年級語文課本上的《匆匆》。朱自清的這篇散文代表了他當時的心情——“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是啊,時間都去哪兒了?吸引我的,不僅是作者清新的語句,更是其所要抒發的感情。

  任何人都不能缺少文學的薰陶。閱讀是我們求學獲知的重要途徑,我們與閱讀同行。

  閱讀是一種文學的欣賞,如今的我們,更應該懂得欣賞文學作品。漫漫文學路,閱讀伴我們左右。

  書香橫溢,我與閱讀從不分離,閱讀伴我成長,直至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