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議論文> 關於責任的議論文7篇

責任的議論文

關於責任的議論文7篇

  責任,似乎無處不在。家庭、學校、社會,到處都充斥著責任,那麼,關於關於責任的議論文怎樣寫?下面給大家分享關於責任的議論文,歡迎借鑑!

  關於責任的議論文1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青松在風雪中屹立不倒,生機依舊,因為它知道自己承擔著為寂靜的冬天增添一抹活力的使命,肩負著傳遞生命與信念的責任。正是責任的力量讓它成為花中君子,自然的智者。

  物如此,人亦然。責任沒有重量,卻賦予那些勇敢而真誠的靈魂以“重於泰山”的份量。它是人生價值所在,是生命存在於世界上所追逐的目標,是智者的選擇。

  責任如黑暗中的燈塔,為迷失的人指明成功的航向。他也曾經幻想昏庸的統治者可以帶給百姓安居樂業的生活,也嘗試以一人之力改變官場的腐朽黑暗,無情的現實冷卻了他的一腔熱血。終於,在責任的指引下,他化悲憤為力量,找到方向,完成“無韻之離騷”的史記。正因為記錄歷史的責任支援著那飽受屈辱的靈魂,讓他堅守偉大使命,完成理想。

  責任是人最簡單而純粹的目標,當繁華過盡,迷霧消散,責任的指引讓你在茫茫大海中,不會迷路。

  責任是為人的原則與底線,正因為它的存在讓無數有志之士不懈奮鬥,成就一番偉業。那在秦王殿上慷慨陳詞的藺相如,難道他不知深入虎穴的險惡與危難?難道他不知秦王的險惡與貪婪?他正是循著一條誓死捍衛國家尊嚴的路,來守護心靈的契約。因為他視國家命運為自己的責任,方有面對危險時的鎮定自若與慷慨激昂。

  責任是夢想的驅動力,它給有志之士以不竭的力量,讓他們乘風破浪,直濟滄海!

  人立於世,必懷不羈之才,抱不撥之志,方可成不凡之功!

  有一種鳥兒飛越高山,穿過汪洋,從未停歇,從不抱怨,因為他知道傳遞頑強不屈的信念是他的責任。

  於是,雄鷹為人所稱頌,智者得以常青!

  關於責任的議論文2

  人自從來到這個世上,就一直肩負著責任,古人常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訓,才會有一代代驚天動地的英雄人物,但責任也體現在其他的方方面面,所以說責任無處不在。

  責任,是失職後的勇於擔當;責任,是寧願自己付出也要承擔過失的決心;責任也是對失信、失職者的譴責。

  責任是失職後的勇於擔當。負責任和軍令狀也早已連為一線,人無完人,誰都會犯錯誤,但是一旦失職,就要勇於擔當,不能推諉責任。三國後期,蜀漢進入緊張狀態,諸葛亮派遣自己一向信任的馬謖去守街亭,卻因自己的失算,遭到了魏軍的襲擊,最終失守街亭,但馬謖沒有歸降,而是拖著傷痕累累的軀體跪在軍師面前,請求斬首,諸葛亮最終含著淚,扔下了斬首令。由此可見,馬謖之所以能成為一代名將,與他本身的勇於擔當、負責任的精神密不可分,這也告訴了我們,責任是一種傳統的中國精神,能體現一個人的品質,更是失職後的勇於擔當。

  責任,是寧願自己付出也要承擔過失的決心。在現代和諧社會,責任仍然處處存在,一旦有過失便要付出代價。一個美國男孩在踢足球時,不小心打碎了鄰居家的玻璃,但他沒有恐慌地倉皇而逃,而是“借”了父親的.錢,賠給人家。從此自己開始了艱苦的打工生活,終於在半年後還清了借父親的錢,這個男孩便是日後的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這件事告訴我們,只有從小學會承擔責任才能成就英雄般的人物,過失不可怕,透過勞動來承擔才是負責任的表現。

  責任是誠信的表現,儘管它有苦有甜,但是在責任面前,我們應該選擇肩負,就像丘吉爾說過“高尚偉大的代價就是責任。”所以讓我們扛起責任,爭做人上之人。

  關於責任的議論文3

  責任是什麼?責任是一個人對自我天生屬性的尋找與實現。可我後來慢慢地瞭解到,責任不僅是通俗意義上的理解,而是要設身處地去理解、感悟。

  責任是大愛。

  對於軍人們來說,責任是大愛;責任是保家衛國;責任是“苟利國家生死已,豈因禍福避趨之”;責任就是使命。一個個消防員為保護群眾安全,不幸犧牲;一個個警察在風雨裡堅守崗位,因為嚴格執法而離開我們;一個個戰士在戰場上奮勇殺敵,拋頭顱,灑熱血。他們不計報酬,而是要對得起肩上的一份責任,一份為人民服務的責任。軍人是一種很高尚的職業,只有他們才配得上“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只有他們配得上“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只有他們才配得上人民英雄!

  責任是包容。

  對於父母來說,包容孩子,無需解釋。但包容並不代表放縱。有一句話叫做:風裡雨裡,媽來陪你。在任何時候,父母都是給你溫暖給你依靠的人!包容是一種成全,成全你任何條件;包容是一種呵護,呵護著你快快長大;包容是一種放手,放開你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如果累了,別忘了停下腳步,回頭看看,母親永遠在那裡等著你……

  責任是教育。

  對於老師來說,教育孩子則是第一職責。除了親生家庭,學校應當為第二個家了。老師不光是教育,更是一種陪伴。老師嘔心瀝血地教會我們怎樣做人,用盡全力教會我們如何面對生活。老師透過教育的手段教會我們實現人生的價值。為什麼會有鄉村支教?這就是作為一名老師的責任,這也是老師的高尚職責所在。

  責任是理想

  對於我們來說,責任就是好好學習。梁啟超曾說過:“盡得大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責任,就得小快樂”。這使我有很深的感觸。作為一名體委,我的職責就是管理好大家,收穫的也是整個班集體的快樂;作為一名小組長,管理好這一小組的人,收穫的是這個小組所帶來的快樂。我們的責任,往大了說,就是一份對未來的理想的不懈追求與執著。責任承載著我們的理想,助我到達成功的彼岸。

  責任是什麼?我想現在你心裡已經有了答案。

  關於責任的議論文4

  責任,即我們對自己、對他人、對集體,及至對於國家的一種必須要盡的義務。每個人的身上都揹負著責任。它閃著冷峻的光,令我們傾盡的心血去揹負它、完成它,而回饋給我們的卻是靈與肉的陣痛。這樣一個沉重的十字架,我們又為何要揹負?因為它是人格與道德的象徵,是一個人成熟的顯現。正如劉易斯所說:“儘管責任有時使人厭煩,但不履行責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廢物。”

  小雨連綿,燈明桌前,吾獨危坐,兀自長嘆。我的腦中,責任正與友情輕鬆等物一同分置於我的心中的天平的兩端,天平正在劇烈地擺動,我也正在兩者之間猶豫不決。久不能決,只得長嘆一聲。

  一段往事忽然飛上了我的心頭。曾幾何時,我是那樣地羨慕班幹部的威風八面,並暗暗發誓:我一定要躋身為其中的一員。一次班會課上的毛遂自薦,令我順利地如願以償。也忘不了自己曾經的慷慨陳詞:“我魏XX,今後擔任數學課代表一職,必將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盡好自己的一份責任,若有半分相違,自革其職,且永不再起。”我曾對責任下過何等的決心。

  責任在我心中的分量不禁加重了幾分,天平的左端沉了下去。

  但此時,又是一段往事浮現在我眼前。直到順利上任,我才看到了繁華背後幾分“高處不勝寒”的落寞,與肩上責任的沉重,更是明白了我那段話的萬鈞分量。我競選前的諸多好友在我上任後要求我利用職權給他們謀取私利,我冷冷地吐出一句:“不行,這是我的責任。”儘管,我懷揣著堅定的決心,但當看到昔日好友的微笑逐漸轉為仇視,聽到他們刻薄的咒罵,明白這段友誼再也無法挽回時,我的臉上還是綻出了一個帶著幾滴眼淚的苦笑,信念之火也萎靡了許多。不由得質問自己:這樣真的值得嗎?用醇厚的友誼去換取沉重的責任?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責任之痛。

  天平復歸平衡。

  再看如今的現狀,在巨大的課業壓力下,許多班幹部選擇了敷衍,選擇了逃避自己的責任。而選擇堅持的我卻幾乎再無個人的時間。面對他人的不解與嘲弄,我的決心一次次被動搖,信念的火也已熄滅。責任之痛之苦終日折磨著我。

  此時天平的右端佔據了上風。

  正當我準備放棄履行責任,就此沉淪之時,一個聲音卻驟然在我的心中響起:你難道就要這樣放棄你的責任嗎?如果你不履行它,你便是一個儒夫,一個不折不扣的廢物;一個連自己的責任都無法履行的人,他又有什麼用呢?我一看,卻是我的道德正在控訴我譴責我,我驟然感到了道德上的一種負罪感,一種由內心深處直欲將自己撕裂的刺痛。

  天平的左端又一次沉下,且我自此決定了自己以後的方向。

  轉眼之間,數個月的時光已然逝去。這是我小學生活的最後一天,也同時是我盡完我作為數學課代表的責任的一日。當放學的鈴聲響起時,我由心到身瀰漫著輕鬆,感到如釋重負,那一刻海闊天空的美妙感覺簡直無法以言語表達。我起身向教室外走去,準備承擔更多的責任,並繼續履行它……

  責任,帶給我們的是苦與痛,但它卻也在苦痛中成就了我們人格與道德的偉大,令負責者的精神長存,令他們的心散發出淡淡的金色的光輝。同時從盡責也是一個集體乃至一個國家騰飛的必要條件。

  責任,在苦痛中成就偉大。

  關於責任的議論文5

  浩瀚夜空,因揹負著收納繁星皓月的責任,才越顯深邃神秘;莽莽大地,因揹負著收容嫩草綠樹的責任才呈現勃勃生機;潺潺溪流,因揹負著收留游魚細石的責任,而更顯其清澈可人;絢麗花朵,因揹負著招待忙蜂舞蝶的責任,才有秋日香甜碩果。人也一樣,因揹負著責任,才成其為人。

  揹負責任,使人獲得成功。唐太宗李世民因肩負拯救下天百姓的責任而推翻暴政,獲得了百姓的擁戴;鄧世昌因肩負保衛祖國的重任而駕駛著戰艦與敵人同歸於盡,光榮地被載入了史冊;劉翔因肩負實現國人夢想這一偉大責任而奮勇拼搏,獲得了我國在奧運史上田徑專案的第一金。從古到今這些事例都詮釋一個道理,只有肩負責任,才能獲得成功。

  揹負責任,使人彰顯偉大。王順友,一位樸實堅強的“傳奇”郵遞員,他在艱苦的條件下過灘涉水,翻山越嶺,用一個人的長征傳郵萬里,用20年的跋涉飛雪傳心,演繹了一段世界郵政史上的傳奇。為什麼他要這樣做?這是因為收信者與寄信者的期待化為了厚重的責任,時刻提醒激勵著他,才造就了投遞準確率100%的奇蹟。一位凡人,歷經艱難,揹負責任,而彰顯偉大。反觀三鹿奶粉事件,作為一家有影響的企業,他們沒有因為肩負寶寶們的健康成長這一重任而化為動力,反而因貪圖利益,拋棄責任而不顧,使數以萬計的小生命承受著痛苦。這種企業因沒有責任感,最終受到人們的唾棄和法律的審判。

  揹負責任,使人造福世界。袁隆平,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老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譽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專注于田間,淡泊名利。為什麼他要這樣做?這是因為在他的心中依舊揹負著讓人遠離飢餓的責任。一介農夫,播撒智慧,肩負責任,而造福世界。

  揹負責任,使人超越生命。桂希恩,一位溫和而堅定的仁者。他把溫暖傳遞,他讓愛心凝聚,直到更多的人向弱者張開雙臂,直到角落裡的人們看到春天。為什麼他要這樣做?這是因為仁者的責任讓他知難而上。他不懼怕死亡,因為他對世界有博大的愛。一位仁者,匯聚愛心,肩負責任,而超越生命。

  歌德曾說過“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這種愛使那些真正熱愛自己事業的人們獲得成功與榮譽,並受到人們的尊敬。讓我們肩負責任,並讓它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

  關於責任的議論文6

  “每個人都被生命詢問,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問題;只有以‘負責’來答覆生命。因此,‘能夠負責’是人類存在最重要的本質。”——題記

  “今天,你履行自己的責任了嗎?”偶然,聽到了這句話。責任,這兩個字,離我們似乎特別的遙不可及。但其實責任,就在我們的身上。

  初談責任,我只是以為,唯有犯了錯誤的人,才要負責任,因為做人要敢於擔當,要對自己所犯下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但是偏偏,我錯了。責任二字,意味著要做好自己不得不去做的事情,和必須要承當的事情。

  “春蠶到死絲方盡”春蠶結繭,是它生命結束之時,依然堅持要吐出包裹蠶繭的絲。這僅僅是因為兩個字——責任。醫生的責任,是盡全力,給病人治病;老師的責任,是把知識傳授給孩子……而我呢,我有自己的責任嗎?

  作為家裡的一員,我的責任有很多,作為班級中的一員,我的責任更多。在班級中,是一個英語課代表,英語成績是不錯的,但光要有拿得出手的成績,也是不夠的,還要有一份責任心。下課後,該去拿已經批改好的作業,以方便同學們可以快速的訂正,當同學問問題時,不能含糊著就過了,要努力地讓自己提供的思路給同學做大的幫助……

  作為一個學生,我的責任數不勝數,給予同學他們所需要的幫助……同時,我還要學會管理好自己,努力讓自己的成績給自己的辛苦學習一份交代,給老師的滿滿期待一個答覆,給爸媽一份安慰,讓他們知道他們的女兒,早再不是那個只知任性的孩子。這份成績,還能給同學們帶去一份激勵,更加努力的去學習。有一份向上衝的力量。

  我的責任是什麼?苦苦的思索,幾天的冥想,我終於知道了,原來就是做好自己。做好每一件大事小事,不論自己想不想做,願不願做,都要去做一做。雖然有時我會為了我有太多的事情,揹負了太多的責任而感到煩惱,不禁嘆氣,但是我依然不會放棄,因為我更享受我當付出了責任之後,我獲得的那一份快樂。

  關於責任的議論文7

  什麼是責任感?我們常常認為只要準時完成自己的任務就是負責,只要上班不遲到,下班不早退,就是責任,就可以心安理得的獲得自己的報酬。其實,責任與責任感不同。責任是指對任務的一種負責和承擔,這是一個行為過程。而責任感則是一個人對待某件事物所持有的態度。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是責任感。”,對工作、對家庭、對親人、對朋友,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肩負著責任感,一個人責任感的強弱決定了他對待工作或生活是盡心盡責還是渾渾噩噩,而這又決定了他做事的好壞程度。

  98年洪水氾濫的時刻,那些英勇的人民子弟兵手挽著手用身體抵擋著洪水的入侵,這是他們的職責,同時,也是對於人民給予信任的那股責任感讓他們無畏災難的恐懼,哪怕為之付出生命,一句“人在堤在,人亡堤亡”的口號,所展現出的不僅僅是對於抗災自身所必須承擔的責任,而是對於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無上的責任感。

  “責任重於泰山。”當我們對自己的事業充滿責任感時,就能從中得到,救助他人的同時也昇華自己,當然,這種習慣或許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當懶散敷衍不負責任成為一種習慣時,做起事來往往就會不誠實。

  舉國震驚的三鹿奶粉事件,反映出在利益和制度面前三鹿集團高層對於責任感的忽視,以及對於人民食品安全責任感的淪喪,而這種行為最終導致的結果是自身的垮臺。

  同樣都是中國人,有的人為了別人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有的人為了眼前的利益卻不顧別人的生命,這不是人與人有多大的差別,而僅僅是因為有些人失去了責任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處世哲學,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為人之道,只是,不管怎樣,窮也好,富也罷,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肩負著責任感,一個有責任感的人才會讓人敬重,一個有責任感的人才會得到別人的信任,一個有責任感的人才會步入成功的殿堂。

  人生在世,對待任何人或事物維持內心的責任感,這樣才能無愧於己,無愧於人,無愧於這短暫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