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習俗> 過年習俗作文合集10篇

過年習俗作文

過年習俗作文合集10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過年習俗作文10篇,歡迎大家分享。

過年習俗作文 篇1

  今天是大年三十,終於要過年了,傍晚我和媽媽去超市,我們買了許多好吃的,還買了對聯和福字,最後又買了一大堆煙花爆竹,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回家後,我先幫著媽媽把對聯和福字貼在門上,然後又幫媽媽一起包餃子,餃子煮好了,媽媽把電視開啟,我們一邊吃著香噴噴的餃子,一邊看過年聯歡晚會,晚會很好看,尤其是劉謙的魔術表演,簡直太神奇了。

  不知不覺就到了夜裡十二點,外面鞭炮齊鳴,煙花照亮了夜空,我和媽媽也拿出鞭炮、煙花開始燃放,好熱鬧呀,新的一年終於來臨了!

過年習俗作文 篇2

  寒假開始了,轉眼間就要過年了,大人們都忙忙碌碌的準備年貨,而小朋友們也盼望過年。可大家知道過年有哪些習俗嗎?下面讓我來介紹一下吧。

  在全國各地,每逢新春來臨,家家戶戶都有打掃衛生、清洗各種器具、被子等,這種習俗被稱為“掃塵”因為“塵”與“陳”諧音,所以新春掃塵有“除塵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每逢新春,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在門上貼上一幅大紅春聯,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聽說這一習俗從宋代就開始了,一直傳到今天。在民間的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人們還喜歡在門、牆、窗花等地方倒貼“福”字。大家知道為什麼要把“福”字倒著貼嗎?因為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到了”,“福氣倒了”。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過年習俗之一。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著年夜飯,圍坐閒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

  小朋友們最喜歡的習俗就是放鞭炮和拜年。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小朋友們能收到好多的壓歲錢,不過在此提醒小朋友們:壓歲錢可不能亂花哦!要用在學習上!

過年習俗作文 篇3

  社會在進步,人們的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在忙碌之中,許多中國傳統節日逐漸淡出人們生活,就連最重要的新年也不例外,年味是一年淡過一年。其實,“年”自有它的獨特。

  廣義的春節包括除夕,大年三十和除夕是同一天。特定意義的春節是指大年初一,農曆新年的第一天。除夕是農曆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也就是大年夜。因常在夏曆臘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春節俗稱“年節”, 自漢武帝太初元年始,以農曆正月初一為“歲首”(即“年”),年節的日期由此固定下來,延續至今。

  過年時,又有很多習俗。

  先是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 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乾乾淨淨地迎新春。

  然後是貼春聯。春聯亦名“門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另一來源則是春貼。春聯真正普及始於明代。原來的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春聯又富吉祥,避邪的意思,人們在過年時貼春聯的方法為:面對大門時,上聯在右,下聯在左,橫批文字順序為從右至左。另一種常用的貼法,是在解放後由於橫式書寫格式改為由左向右,春聯也可以上聯在左,下聯在右,橫批順序也是從左至右,適合人們的閱讀習慣。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人也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還有放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人們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放爆竹又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但是在今天如果過量燃放爆竹煙花,不僅會破壞環境,也會帶來一定的噪音汙染,因此只要微微的表示下即可。

  最最重要的當屬 年 夜 飯。年 夜 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吃年 夜 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閤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多少喝一點。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 夜 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這就是守歲,俗名“熬年。守歲又象徵著把一 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最後就是拜年了。 “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或相邀飲酒、禮尚娛樂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直到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過年是我們的傳統節日,是其他節日都無法替代的。我們亦應該對所有傳統節日都留有幾分敬畏之心,因為它們是我們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因為那是中國人的習俗。

過年習俗作文 篇4

  期待了很久的除夕夜終於來臨了,今天我家來了許多親戚,奶奶、叔叔、嬸嬸、小哥哥、姑父、姑媽和二哥哥,頓時,家裡熱鬧非凡,歡聲笑語一片。

  媽媽早早地就開始準備年 夜 飯了,有年糕、螃蟹、大黃魚、蘿蔔、蝦、春捲……我在一旁看得口水直流。這桌上的菜有很多講究,比如:吃年糕,正所謂年年高,其中黃、白年糕還象徵著黃金白銀,給予了新年發財的願望;吃火鍋說明紅紅火火;吃魚意味著年年有餘,象徵著“吉慶有餘”;還有蘿蔔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鮑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

  年 夜 飯吃好後,就聽到外面到處都是“噼裡啪啦噼裡啪啦”的鞭炮聲。這邊的響聲還沒結束,那邊又響了。大過年的,為什麼要放鞭炮呢?據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種十分可怕的怪獸,叫年,在每年的除夕夜,都會出來吃人或家禽家畜,弄得民不聊生。後來人們聽說年害怕紅色和爆竹聲,就用放鞭炮來驅趕年獸。以後,人們年年在除夕都放鞭炮,年再也不敢來了。到現在,放鞭炮成為了一種新年習俗,示意舊歲平安。我家也不例外,不過為了環保,爸爸只象徵性地放了一串百子炮。

  新年習俗其實還有好多,祭灶、掃塵、貼春聯、門神、年畫、請神、拜神、送神、燒香、燃燭、掛燈籠、拜祖先、拜年、收壓歲錢等等。其中,收壓歲錢是小芽兒們最喜歡的。比如說我,爸爸、奶奶、嬸嬸和姑媽都每人給了我一個紅包,心裡面別提有多開心了。每次拿到一筆錢,我就想怎麼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比如幫助有困難的人,買學習用品,書等等。

  這就是我們的新年習俗,這些習俗使我知道了中國文化底蘊的豐厚,也讓我更加的喜愛過大年的習俗傳統。

過年習俗作文 篇5

  今年過年剛剛過去,過年期間我看到許多戶人家的門上都貼了倒過來的“福”字,我家也不例外。這是為什麼呢?我問媽媽,可媽媽也說不清楚,後來,我在書上看到,關於倒貼福字還有由來呢。

  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一個“福”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的人上街檢視,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侄了。皇帝聽取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璋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后。

  “福”字現在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過年貼“福”字,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過年習俗作文 篇6

  儘管很多地方過年的風俗各有不同,但是正月初二這天卻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這一天,嫁出門的女兒們紛紛帶著丈夫和孩子回孃家過年,古稱“回門”“歸寧”等,天津人俗稱之為“姑爺節”,河南叫做“請新客”,新客就是新女婿的意思,廣東、山東等地俗稱“迎婿日”……,儘管叫法不同,嫁出去的女兒要回家,夫婿要陪同這一點大致是相同的。

  過年習俗千差萬別,為什麼這一點卻驚人的雷同的呢?這讓我很是納悶,於是上網查找了資料,網上有這麼幾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民間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在初一這天不能回門,回門會把孃家吃窮,只有在年初二以後才能回孃家;第二種說法是已逝的老祖宗年底從天上回家享受供奉,如果看到家裡有“外人”,就不願進家了,已婚女人被認為是“外人”,所以已婚女人不能在家裡過除夕、初一,老祖宗享用供奉後,在初一晚上就回到天上了,初二女兒就可以回家了,這個規矩在舊社會特別是農村是很嚴格的,違反了就是大不敬;第三種說法是正月初一是一年之始,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嫁到夫家便是夫家的人了,大年伊始,要和夫家闔家團圓,自然不便回孃家去,所以一般都是正月初二回孃家。

  俗話說“丈母孃看女婿,越看越有趣”。其實何止是丈母孃,初二這一天,新女婿還是村裡所有人期待的風景,找樂的焦點。在我的家鄉一帶,就有“打女婿”的風俗。新女婿第一年上門,好酒好肉好規格的招待好,酒足飯飽之後,準備告辭回家,不成想家門外面一幫小年輕正在“恭候”呢,新女婿一露頭,就好一頓拳打腳踢伺候著,新女婿猝不及防,又不方便還手,往往被打的狼狽不堪,醜態百出,再斯文的女婿也難以保持形象了。尤其是遇到雨雪天氣,就更有熱鬧可看了,新女婿們在雪裡泥裡被追打的躲躲閃閃、踉踉蹌蹌,跑一步跌一跤,滿身泥滿身水,引起圍觀者一陣陣的鬨笑和戲謔,在村民眼裡,這可比電視電影上的“武打大片”還要生動有趣的多。新女婿們當天的表現,會被村民們津津樂道很長時間,成為過年期間親戚們的主要談資和笑料,表現“突出”的,有可能多年以後還會被人翻出來嘲弄一番呢。

  假如夫妻感情好的,媳婦通常會向新女婿們透漏一二,讓他有個心理準備,也會提前給“打手們”打個招呼,讓他們手下留情,不至於讓新女婿過於出醜;倘若夫妻感情不好,不知道有這種規矩,新女婿們不但出盡洋相,還會結結實實飽受一頓皮肉之苦,帶傷掛彩回家去也是常有的事兒。在出村口的時候,新女婿的“殘存形象”就是衡量夫妻感情的尺子,一目瞭然,如果恰好有同時結婚的幾對小夫妻,誰家對媳婦好、誰家對媳婦不好,那可就形成了鮮明對比。

  不過這場武打大戲,只會在新女婿第一年上門時才會隆重上演,如果年年如此,恐怕女婿們以後就不敢上門了。

  據說這種規矩是從很久以前流傳下來的,原因已經無法考證。竊以為這是孃家人保護自己女兒不受欺負的措施吧,因為古代婦女地位較低,在婆家常受欺凌,所以在結婚第一年先給新女婿一個警告,提醒她媳婦兒還有孃家人撐腰,不要太過分哦。

  當然這只是我的臆測,畢竟,作為女性,孃家人是自己一輩子的靠山嘛。

過年習俗作文 篇7

  大年三十到了,也就是新年快到了,老人說,三十是個重要的日子,在那天要包包子,做花糕,蒸豆包,吃年夜飯。今天我要講的就是――放炮!!!!

  有首歌唱的好啊,“新年到新年到,新年到,提花燈,看花炮。小娃娃,長一歲,走路不用媽媽抱。”放炮是兒童的本性,像我這樣的“宅女”肯定會找點樂子,放炮玩。

  今天啊,我就準備了,好多炮,畢竟我是老手了,拿著火機,點燃引線,在快速扔出去,三五秒後,就會響一聲,“黑旋風”煞是好玩,點燃引線後,扔出去,它先是旋轉幾圈,放射出彩色的光芒,然後才會響一聲。

  又一次,爍爍(老家的夥伴)點燃一支“黑旋風”,拿在手中,掄了幾圈,扔得高高的,剛扔到天上,就開始旋轉,散發光芒,好像來了一位袖珍的美麗仙女,帶著靚麗的花環,下凡而來。這個時候,大家都會拍手叫好。

  飛飛把炮的引火線部分堆在一起圍成一個圓,快速地把點燃後的炮的火花放到圓的中間,自然就把所有的抱住都點燃了,然後這些爆竹就會炸開來飛到天上,然後砰的一聲,爆炸!

  自然,我們這些調皮搗蛋的小精靈,會在晚上八點半的時候,聚在一起,看看那家的燈還亮著,如果亮著,我們自然就會進行“惡作劇”,把一個爆竹點燃,趁著夜黑,扔進這家人的院子裡,就等著那一聲,“彭”的一聲響。

  聽了這些,坐在電腦前的你是不是有些蠢蠢欲動了吧?不用擔心,不會點的,要知道,學習點炮才是王道!

過年習俗作文 篇8

  農曆12月30號,也就是大年三十——陸河人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

  早上一早起來,到處都是喜氣洋洋的景象,每家每戶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中午飯我們一般吃的是刀切粄,因為下午我們要準備祭祀的東西,怕到時候間不夠。

  到了下午我們要把甜粄、茶、米酒、鹹魚,雞等一系列東西準備好,之後我們就要開始祭拜祖先了,用客家話來說就是拜公太,過程就是:上香,請神,念文(讓公太保佑我們之類的文辦),燒紙錢,送神。我最喜歡的就是上香這一步,每每上香時都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門外的對聯和燈籠都被大人們前一天換成新的了。

  拜完公太以後,我們就要洗澡,穿上我們買的新衣服。趁我們洗澡的時候大人們就會把年夜飯準備好,年夜飯是有諸多講究的,比如:一定要較早的時候吃飯,吃飯的時候不能說一些不吉利的話等。

  年夜飯吃完後,等大人忙活好一切後,我們就要準備開始走親戚了。也就所謂的拜年。

  我們這邊有一個不成文的習俗,就是在年三十晚上最接近十二點的時候再拜一次公太。為什麼呢?因為十二點意味著第二天的早晨,也就是年初一的早晨,這個時候拜了公太,也就意味著明天不用早起,還有拜完公太后要吃素,也就是一些豆腐,飯甜棗木耳湯,醬油花生。我小時候問過爺爺問什麼要這樣,爺爺說這是祖先傳下來的規矩,要遵守。拜完公太后,父母要回老家和店裡開啟門炮,預示著新的一年開始。

  奶奶從一早就開始囑咐我們睡覺時不能關燈,而且要一直維持到年初二,整個房子的燈也不許關,要開著,表示著新的一年裡順順利。年初三不能通宵開燈,年初三開燈意味著老鼠多。

過年習俗作文 篇9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一年一次的春節馬上就要到了,“寒冬臘月”你們知道是什麼時間嗎?“寒”是十月,“冬”是十一月,“臘月”是十二月。春節有好多習俗,你們知道有哪些嗎?放鞭炮、吃餃子、貼窗花……你們快來跟我來看看吧!

  春節時家家戶戶都貼上了紅紅的春聯和窗花。有一年,爸爸把“福”字貼倒了,我著急地說:“爸爸,你把福字貼倒了。”爸爸卻說:“沒貼倒,因為把“福”貼倒是財神到我們家裡了。”

  春節還有放鞭炮這個習俗。傳說,“年”是一種居住在海底的兇惡猛獸。除夕的時候,“年”獸就會出來到處禍害人間,人們都嚇得跑到深山裡居住。有一年,“年”又來了,當人們收拾東西準備逃往深山的時候,有一個過路的老爺爺對一個老奶奶說:“可以讓我在你家住一晚嗎?我一定會把年獸趕跑。”老奶奶還勸老爺爺去深山居住。但是老人堅持留下,老奶奶見勸不住,便自己上山躲避去了。晚上“年”來到這裡老爺爺用春聯、鞭炮、打敗了“年”獸。第二天,大家回到村裡,發現村裡安然無恙。原來,那個老爺爺是一位神仙,看到大家的疾苦特意來幫助大家。而“年”害怕紅色和鞭炮,從此每到過年就會有貼春聯、放鞭炮的習俗。

  我非常喜歡美麗的春節,喜歡春節的習俗文化。每一個春節都給我一個美好的時光。

過年習俗作文 篇10

  隨著鞭炮得響聲,伴著禮花得炫彩,帶著春聯、福字得紅光,我們送走了馬年,迎來了20xx年——羊年。

  今天得晚飯特別得豐盛,有魚、有蝦、有肉、有菜,菜得形式也很多,從清蒸到油炸,從紅燒到白灼,冷盤熱炒山珍海味琳琅滿目,滿滿地擺了一大桌子。我們全家包括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叔叔、阿姨、黑豆和我,團團圓圓得圍著桌子開開心心地吃著年夜飯。

  早早得吃完了豐富得年夜飯,大家便不約而同地來到陽臺上,用放鞭炮得方式喜迎春節。黑黑得陽臺上頓時變得熱鬧起來了:地上得鞭炮如同一隻只小蝌蚪,跳起來優美得舞蹈;大大得“火棍”吐出一串串火焰,色澤華麗、五彩繽紛,就像天上得彩虹一般美麗;爸爸點燃了巨大得禮炮,就在那一剎那,寂靜得天空頓時變得生機盎然,各色得煙花佈滿了天空,紅色得比火還要鮮豔,黃得比金子還要美麗,藍得比大海還要透明,綠得比碧玉還要明麗……五彩斑斕。

  春節伴著我們得歡笑聲過去了,祝大家在羊年裡喜氣洋洋,洋洋得意,三陽開泰,羊年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