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七單元]寫一篇讀後感> 精選名著讀後感作文7篇

名著讀後感作文

精選名著讀後感作文7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名著讀後感作文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名著讀後感作文 篇1

  歐也妮·葛朗臺是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和傑出代表--巴爾扎克創作的人間喜劇中的一部傑出作品。故事是在家庭內部日常生活中展開的,沒有聳人聽聞的事件,沒有絲毫傳奇色彩,正如作者本人所說,這是一出"沒有毒藥,沒有尖刀,沒有流血的平凡悲劇",而其慘烈的程式卻不亞於古典悲劇。

  慳吝精明的百萬富翁,有位天真美麗的獨生女兒,她愛上了一個破產落魄的親戚,為了資助他"闖天下",不惜傾囊贈予全部私蓄,從而激怒愛財如命的父親,父女間發生激烈的衝突,嚇得膽續賢淑的慈母從此一病不起;可是在期待中喪失父親、損耗青春的痴情姑娘,最終等到的卻是發財歸來的負心漢。

  這類痴情女子負心漢的故事我們並不少見,但是為什麼巴爾扎克的這本小說會成為一部傑作呢?除了由於巴爾扎克為情節提供了一個真實的行動背景外,由小說作者創造了一群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據安德烈·莫洛亞考證,其實巴爾扎克只去過索繆一次,而且僅僅停留了幾個小時;有人還找出小說中的破綻,證明故事更像發生在圖爾。這些都無礙於作品的真實性。巴爾扎克對索繆的描寫,無非是為了提供一個人物活動所需的典型場所,它可以是索繆,也可以是別處,但必須是法國在那個時代的內地社會的縮影。同樣,到索繆去尋訪小說人物的原形也是徒勞的。他們是巴爾扎克心目中的一群內地人物的典型。在巴爾扎克的作品中,藝術真實的感染力來自他對觀察所得的提煉和加工,來自他以此塑造的人物在讀者心目中獲得的認同。老葛朗臺的性格是顯然與守財奴的傳統形象大不相同。莫里哀的阿巴公

名著讀後感作文 篇2

  同學們,你看過《西遊記》嗎?《西遊記》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故事裡唐僧師徒四人的離奇經歷,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故事向大家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歷盡艱辛,降妖除魔,最後到達西天取得真經的精彩神話故事。作者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誠心向佛,頑固執著;孫悟空----正義勇敢,本領高超;豬八戒----好吃懶做,貪財好色;但最通人性;沙和尚----心地善良,任勞任怨。

  最討人喜歡的要數孫悟空,這隻神通廣大的猴子,能上天入地,獨來獨往,無拘無束。在取經的路上,不怕困難,百折不撓。我們碰到困難時,應該學習孫悟空這種百折不撓的精神。

  同學們,你也來談談自己的高見吧。讓我們相互交流,共同學習。這樣,讀書節就會變得更加有趣,更加有意義了。

名著讀後感作文 篇3

  中學生的成長離不開書籍,書籍是我們的精神食糧,沒有它們的哺育滋養,我們的生活是不完美的;沒有它們的意味深長,我們的人生是缺憾的;沒有它們的充實誘導,我們的精神是虛無的。讀書,特別是文學書籍,猶如春雨哺育著大地,使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如夏風涼爽著世界,讓我們享受著人生;如秋果掛滿了枝頭,叫我們精神飽滿,文學名著的奧妙潛移默化的感染著我,塑造著我,成就著我,"雪中送炭",無疑我們對文學名著的真實體驗!

  我國的四大名著,可謂是博大精深,我對四大名著也情有獨鍾。《西遊記》,小時候的我讀起它來總覺得既過癮又有趣,那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令我留戀忘返,回味無窮。但今日今時,再次拜讀《西遊記》,我的領悟卻變了。《西遊記》是我國古代文學百花園中一朵怒放的奇葩。自問世以來,不脛而走,風靡文壇,故事流傳,廣及民間,真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雅俗共賞。每當我翻開《西遊記》時,總有不同的心情。此時此刻我又有了新的領悟,他那曲折的情節中暗藏著人們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在經歷了長時間個性受約束的日子,新世紀的人們都格外向往自由,嚮往那個自由的化身:孫悟空。孫悟空破石而出,"不伏麒麟轄,不服鳳凰管,又不服人間王位所約束",闖龍宮,鬧冥司,花果山上稱王。可以說已經達到人性擺脫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中最突出的就是嚮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鬥爭也是為了爭取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讀者一種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然而,每個人都明白,在現在,即使是將來,完全的自由終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終要受到這般那般的約束。儘管包圍著我們的是個受約束的世界,但我們可以讓內心儘量變得廣闊而幽深,讓它能夠無邊無際,包容天地。

  然而,目前社會上還有許多人被一些價值不大的東西所束縛,卻自得其樂,還覺得很滿足。經過幾百年的探索和發展,人們對物質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對於精神自由的需求卻無端被抹殺了。總之,我認為現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種開拓進取,尋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厲盡時間錘鍊的《西遊記》中,竟深深蘊含著新世紀人們最渴望的自由精神……這是我此次閱讀《西遊記》體會最深的,以前的熱鬧已煙消雲散,我就是孫悟空,去尋找我的自由,我的精神帶著意味未了的心情我又邁入《水滸傳》中那忠義的世界,從中我有體悟到忠義背後的愛的精神。

  不必說晁蓋和小旋風柴進的仗義疏財,也不必說戴宗的飛行腿,吳用的足智多謀。單說打抱不平的魯智深,他頗有些野,一身魯莽莊稼漢和無業遊民的習氣,動不動就發火,遇事不問青紅皂白,總是一說二罵三打。結果不是吃虧就是後悔,但是卻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種英雄氣概,有一種願意為兄弟兩肋插刀的仗義,他這一點讓我尤其感動。

  我試想,假如讓他來到我的身邊,相信沒有多少人能有他這樣的魅力。這不是因為他的相貌,也不是因為他有所麼魁梧的身材,更不會是他有大把的財富,就一點,就是他那在別人眼中芝麻大的優點。請不要小看他那芝麻大的優點,在這世界上就要滅絕了。

  我總覺得我們在生活中對於朋友甚至親人少了一份親情,少了一份哥們兒女情。我清楚的記得,以前在我們農村,吃百家飯,喝百家湯,最尋常不過,我經常毫無顧忌的到鄰居家吃飯,沒有禮節,沒有拘束,只有歡樂。鄰居家的哥哥現在和我還是和原來一樣好。在我哭著鬧著不上幼兒園時,我們和鄰居經常一起聊天,但是我們開始裝上了一扇木門。

  再看如今,我家的門也變成了三釐米厚的防盜門。這就像一條河,讓我們和鄰居的感情隔在天地兩岸。關愛,我們的社會很自然的少了一份愛,一份及其重要的愛——一份關懷。對於關懷,也許只需要一句簡單的問候,或者是一個會心的微笑,就能讓人喜笑顏開,就讓人感受母親般的關懷。不要太吝嗇,一句問候,一個微笑不會讓你失去什麼,只能讓你的人格得到昇華。

名著讀後感作文 篇4

  落花卸了春紅,葬了暗紅,葬了暗香,殘雪消,樓兒慌,琴兒歇揚,待她碾作塵泥夢斷腸。惹人怨,叫人憐,怎不教人闇然生惘!

  愛憎抹不掉,心愁不該消?膽怯,迷惘,不敢坦然的小女子,活一輩子,怎能老結愁腸。別如雨巷姑娘一樣彷徨,別如沾著淚珠的玫瑰羞答答的開放。

  生活中,總有一個瞬間扣人心魂,總有一靨微笑撓

  人心怦,總有一本書攬人痴顛。

  與《紅樓夢》邂逅的感受,猶如被遺失的羔羊覓見母親般,帶著唇嚅的呢喃,帶著欲滴的淚眼,帶著相依相偎的幸福。

  初見《紅樓夢》,嫌她篇幅冗長,認為她應該俗不可耐。乍翻,就叫人有一種置身於秋末沙場的疲憊感。有點畏懼,有點暈旋,有點心煩。

  可再這麼不經意的一翻,就那麼隨意地瞥了幾眼,縱有千隻琵琶也傾不完我心中的纏綿情思。

  一首《葬花吟》,埋了落紅,也解開了我心中那個系憂的鈴。

  與《紅樓夢》的邂逅,雖伴著花隨流水空憫嘆的殷憂,帶著虛度時錦的惆悵,但也巧得知已紅顏,爾與她同銷愁憐。

  與《紅樓夢》的邂逅,也許惱了葬花人,惹了落紅怨。引人暗生恨憐,亦領悟一番欣然。

  她的美,傾城難言,沉魚落雁。欲叫抽刀斷水複流返。叫人抿嘴咽嘆,叫人心慌意亂,叫人相思相眷。怪不得引人斟酌、爭相堪看。而不是留她闌珊。問孰憨,願與絕代經典擦肩?

  雖與她相識不甚久,但心中惘然已隨她的落花流水東逝,心底只剩下浮動的暗香。

  曾幾何時,與她共枕眠?頁扉,已翻了過半。

  讀《紅樓夢》,偶爾生了埋怨,又散。畢竟人生須盡歡。葬花人的悲慘,惹人憐,叫人怨,是否亦應該警醒,司一番?

  我捫心兒嘆:人生奈何許?不教人以樂相生,愁苦不應相隨,太苦人生不是滋味。

  哎,一本《紅樓夢》,惹得人鼻涕淚眼,叫人心繫魂牽。人活一輩子,難得有本鍾情的書被終夜枕著眠,我幸福得只能埋怨:與她相見恨晚!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相約她夢中亦相隨相伴。

名著讀後感作文 篇5

  記得初中時即在河南路科技書店買了《蘇菲的世界》,那時貝塔斯曼剛推出,自己完全是被那些嶄新的封面和包裝所吸引,興沖沖買了兩三本書,回家還寫了篇“買書,是因為封面精緻緣故”的“感悟”。小時候看書慢,一字字啃到23頁便覺費神看不下去,於是乎扔進書櫥,一擺十年之久。現在整書櫥,太多兒時買來未讀之書了。雖有仰望星空般看幾百年前過去的感覺,實則嘆息自己在青春年少時失卻了多少啟蒙良機,懵懵懂懂。蘇菲亦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女孩,如果當時能有幸讀完,想必那種親臨故事情節,所受震撼之感要比現在強上千百倍。可又會有所質疑,如果當時讀它,自己又能讀懂多少呢?因為專業之故,自己是帶著淺薄的西方文化背景來讀的,書中的涉獵,有些使我溫故知新,有些解答我的疑問,有些開啟了新的觀點和視角,才會有如獲至寶的感覺。可是小時候沒頭沒腦,嚼起來會否覺得生硬呢?未知。哲學是博大而深奧的,只怕此刻的我,也未能將這本啟蒙書如數讀懂吧?成長和讀書就是在不斷地探索中相輔相成,在矛盾中取進呢。

  Sophie是智慧的意思,書名取《蘇菲的世界》,將讀者從一個全新的角度,質疑這個世界,質疑自身,開始了一程奇幻之旅。作者巧妙的情節構思,使讀者不禁對自己的存在也產生了疑惑,彷彿我自己就是蘇菲,或蘇菲確實存活在我們的意念裡。每一個哲學派別的講述,我們都似親身活在那些哲學家眼中的世界裡,不能自拔。思索將我們帶入不同的宇宙觀中。智慧,源自於我們本身,發人深省。

  文史哲不分家,《蘇》將哲學概況的通俗演繹,解答了我許多以前唐唐課上似懂非懂的內容。從自然派,古典派,中世紀,到文藝復興,巴洛克時期,啟蒙運動,浪漫主義,自然主義,到現代的存在哲學,不僅僅是文學常識,歷史背景,藝術形式的介紹,還有自然科學,政治經濟等。其實,世界百科不分家,而哲學,就像百科的起源和索引,於是《蘇》能像行雲流水般在各個領域中自由過渡。

  我們每個人都能在哲學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我們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前因後果,稟性所帶來的喜怒哀樂,也都能從中找到對應。找到了原因,我們往往就能知道下一步如何走,如何保持和諧,如何追尋適合自己的生活。哲學將我們從兔毛深處中沉睡麻木的我們拉出來,試圖看清我們自身,看清這個世界。

名著讀後感作文 篇6

  《駱駝祥子》真實地描繪了北京一個人力車伕的悲慘命運。祥子來自農村,在他拉上租來的洋車以後,立志買一輛車自己拉,做一個獨立的勞動者。在強烈的信心的鼓舞和支援下,經過三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換來了一輛洋車。但是沒有多久,軍閥的亂兵搶走了他的車;迎著這一個又一個的打擊,他作過掙扎,仍然執拗地想用更大的努力來實現自己夢寐以求的生活 願望。但一切都是徒然:用虎妞的積蓄買了一輛車,很快又不得不賣掉以料理虎妞的喪事。在經過多次挫折以後,終於完全破滅。他所喜愛 的小福子的自殺,吹熄了心中最後一朵希望的火花,他喪失了對於生活 任何企求和信心,從上進好強而淪為自甘墮落:原來那個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盤輾得粉碎。這個悲劇有力地揭露了舊社會把人變成鬼的罪行。

  祥子是一個性格鮮明的普通車伕的形象,在他身上具有勞動人民的許多優良品質。他善良純樸,熱愛勞動,對生活具有駱駝一般的積極和堅韌的精神。他一貫要強和奮鬥,也正是不安於卑賤的社會地位的一種表現。這是一種個體勞動者雖然卑微、卻是正當的生活願望。他的悲劇之所以能夠激起讀者強烈的同情,除了他的社會地位和不公平的遭遇外,這些性格特點也起了無法磨滅的作用。象這樣勤儉和要強的人最後也終於變成了頭等的“刺兒頭”,走上了墮落的道路,就格外清楚地暴露出不合理的社會腐蝕人們心靈 的罪惡。作品寫道:“苦人的懶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結果,苦人的耍刺兒含有一些公理。”又說:“人把自己從野獸中提拔出,可是到現在人還把自己的同類驅到野獸裡去。祥子還在那文化之城,可是變成了走獸。一點也不是他自己的過錯。”老舍正是從這樣一種認識出發,懷著對於被侮辱與被損害者的深切同情,寫下這個悲劇的。這就使這部作品具有激憤的.控訴力量和強烈的批判精神,深深地烙上讀者的心坎。

  全書充滿了北京地區的生活風光,不少描寫點染出一幅幅色彩鮮明的北京風俗畫和世態畫。老舍十分熟悉作品所描寫的各種人物,他用一種樸素的敘述筆調,生動的北京口語,簡潔有力地寫出了富有地方色彩的生活畫面和具有性格特徵的人物形象。在寫實手法的運用和語言的凝鍊上,都取得了成功。《駱駝祥子》是一部優秀的現實主義的小說。

  寒假我就看了一本老舍的代表作《駱駝祥子》,講的是一位舊北京人力車伕祥子的故事。祥子有一個理想:擁有自己的洋車。於是他憑著勤勞和堅忍省吃儉用,終於如願以償。然而好景不長,沒多久他的洋車就被士兵搶走。但他沒有灰心,靠自己的努力又買了一輛洋車。不過他實在太倒黴了,辛辛苦苦的積蓄又被洗劫一空。就這樣反覆了三次,祥子再也無法鼓起生活的勇氣 。他開始遊戲生活,吃喝嫖賭,徹底墮落為城市的垃圾。

  這故事是一個悲劇,徹徹底底的悲劇。一個曾經勤勞堅忍,有著自己目標的人最後卻淪為了社會垃圾。從前的祥子善良淳樸,正直誠實,對生活有著像駱駝一般積極和堅韌。周圍的人都是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鍾,而祥子卻不安於現狀,他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而奮鬥,他寧願冒著極大的風險去賺多一點的錢,來達到自己所想要的生活。他不斷地追求,追求成功,追求幸福 。然而即使是這樣,也終究沒有改變他最後的悲慘結局。

  也許這才是現實,殘酷、悲哀、無可奈何。理想和現實總是充滿了矛盾,它們往往不能調和,然而它們卻又同時存在。社會是現實的,它不會為了一個人的理想而改變,也不會是完美無瑕的。人們為了自己的理想不斷奮鬥,最終卻不一定能夠真正獲得成功。就像祥子一樣,他努力,就是為了尋求美好的生活,但是結局卻是那樣得悲慘。

  對於駱駝祥子,我感到遺憾,感到惋惜,也感到無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從前的堅強,他的上進。然而他最終沒能戰勝自己,沒能戰勝社會,終究還是被打敗了。也許是因為社會的極度黑暗,也許是因為個人的因素。不管怎樣 ,環境對人的改變至多至少都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如果當時的社會治安好一點,祥子也許就能實現他的理想,也許就不會變成一具行屍走肉。人離不開社會,而社會又決定著人,如果無法處理好現實與理想、社會與自己的關係,很有可能就會失去原本的自我。

  人是有思想的動物,應該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標。但是要因人而異,因社會而異。如果總是無法實現理想,那麼就有可能變成“祥子”,墮落、衰敗,厭惡生活。畢竟能夠一生都堅忍不拔的人是少數。追求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改變的過程,然而這一過程會很複雜,人很容易失去自我,失去自我就會迷失方向,甚至墮落。

名著讀後感作文 篇7

  “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謹以此句獻給林黛玉。

  當看見殘花落盡,碎了一地的哀愁,我便回想起油墨書香裡韻致纏身的她。

  我看見的黛玉很美,美至心醉。

  我看見的她不是行事惹人惱,而是強烈的自尊心。

  往往在思考,不懈的努力終究在為了什麼。黛玉告訴我,為的是自己,為的是自己的自尊心。我不曾寄人籬下,不懂黛玉如何小心行一步路,小心說一句話,我只知道從她口中掉落的文字不是別人眼中的尖酸刻薄,而只是維護自己,不願受傷害的自尊。黛玉不在意宮花的美麗,卻在意人們對她的在乎,哪怕是再美的花兒在她心裡也已不足惜。甚至無法想象倘若是自己,該是怎樣的一種滋味。我不是誰,不會偉大到不在乎別人對我的不在乎,所以,黛玉告訴我一樣,要做到最好,給自己理由抬頭,然後微笑。

  我看見的黛玉很美,美至心醉。

  我看見的她不是乞人憐憫的流淚,而是真實的自我。

  黛玉愛落淚,哀怨自己亦或賈寶玉。有人說她惺惺作態,為了摔玉而哭;有人說她無中生有,為了猜忌而哭……可是,誰又曾看到這落淚後的真實呢。她可以在難過的時候流淚,用眼淚自憐;她可以在生氣的時候流淚,用眼淚解氣。我心醉於她的真實,把一切的情感表達出來,縱使這種種與淚水融在一起,落出眼眶,卻落進我們的心裡。複雜的生活讓我們似乎都忘記了要怎麼活的真實,無論是難過還是開心都把自己偽裝的很好。黛玉告訴我,記得做最真實的自己,不要讓城市的喧囂和繁華打亂我們的年輕而又單純的心。

  我看見的黛玉很美,美至心醉。

  我看見的她不是含淚病逝,而是完美的離開。

  有多少人在意多完美的結局,卻往往忽略了過程。乘在城市的公車上,偏頭看向後奔跑的風景,它們離開的速度是有多快,快到不睜大眼睛它們就已經與我擦肩而過,等到到了終點時,回過頭去,多希望是沒有遺憾,因為把那一切已經盡收眼底。黛玉最後離開了,誰說她是悲劇的含淚逝去,她很幸福不是嗎。她有賈寶玉對她的真愛,也有紫鵑對她的悉心照料,更有史湘雲的坦蕩相對……黛玉的離開,很完美。旅途上的過程往往勝過目的地,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們從來不知道未來的自己會在哪裡,會活的怎樣,但黛玉告訴我,要看盡現在的每一道風景,不讓那些美好消逝在指縫。

  我看見的黛玉很美,美至心醉。

  曾經,我也痛過恨過怨過放棄過,但是我想我要,像黛玉一樣,活的漂亮。

  “山迢迢兮水長,

  照軒窗兮明月光,

  耿耿不寐兮銀河渺茫,

  羅衫怯怯兮風露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