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文學常識> 文學常識之《論語》節選三

文學常識之《論語》節選三

文學常識之《論語》節選三

  大家對論語瞭解多少呢?《論語》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漢代成書。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與《詩》、《書》、《禮》、《易》、《春秋》等“五經”,總稱“四書五經”。今天小編節選了一部分給大家閱讀,歡迎查閱。

  【述而第七】

  7.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7.2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7.3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7.4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7.5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7.6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7.7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7.8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7.9 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7.10 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7.11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7.12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7.13 子之所慎:齊、戰、疾。

  7.14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7.15 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7.16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7.17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7.18 子所雅言,《詩》、《書》、執行,皆雅言也。

  7.19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7.21 子不語:怪、力、亂、神。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23 子曰:“天生德於予,恆 其如予何?”

  7.24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7.25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7.26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7.27 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7.28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7.29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已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7.30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7.31 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7.32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

  7.33 子曰:“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7.34 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7.35 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於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禱久矣。”

  7.36 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

  7.37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7.38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泰伯第八】

  8.1 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8.2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8.3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8.4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8.5 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8.6 曾子曰:“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8.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8.8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8.9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8.10 子曰:“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

  8.11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

  8.12 子曰:“三年學,不至於谷,不易得也。”

  8.13 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8.14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8.15 子曰:“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

  8.16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願,悾悾而信,吾不知之矣。”

  8.17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8.18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

  8.19 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8.20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於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8.21 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

  【子罕第九】

  9.1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9.2 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

  9.3 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

  9.4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9.5 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9.6 太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9.7 牢曰:“子云:‘吾不試,故藝。’”

  9.8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9.9 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

  9.10 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

  9.11 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之,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矣。”

  9.12 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病間。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無寧死於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

  9.13 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9.14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9.15 子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9.16 子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

  9.17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9.18 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9.19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9.20 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

  9.21 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

  9.22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9.23 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9.24 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9.25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已者,過則勿憚改。”

  9.26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9.27 子曰:“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9.28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9.2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9.30 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9.31 “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